古人结婚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呢?

古人结婚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呢?,第1张

古人认为,家族和血统的延续,是做晚辈不容推卸的重任,即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把交合男女阴阳、产生子嗣的婚姻之礼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婚礼和婚姻制度有密切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文明教化程度。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祖先和世界各民族一样,在原始时期经历过乱婚、群婚的阶段,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则基本采取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 最初的婚礼形式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从相传始于伏羲时代的定婚“以俪皮(成对的鹿皮)为礼”逐渐演进,到夏商时的“亲迎于堂”,再到周代所具备的完整的“六礼”,已初步奠定了我国传统婚礼的基础。又经历代的发展,使各种各样的婚礼仪节更趋繁缛、热烈。 概略而言,我国传统婚礼大约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个阶段。 婚前礼是在婚姻筹划、准备阶段所举行的一些仪节。 先秦时,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五种(加上正婚礼时的亲迎,即所谓的“六礼”),后代又逐渐演变出催妆、送妆、铺房等仪节。 在古代封建社会,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婚前礼的一切仪节,包括从择偶至筹备正式婚礼的一系列环节,几乎都由父母双方的家长包办,真正婚姻的当事人反而被排除在外。 又因为男子的社会地位比女子尊贵,因此,求婚也多以男方为主动。男方家长想为儿子娶亲使,先请媒使向女家提亲(称“下达”),如果女家接受了这门亲事,就开始进行纳采、问名等一系列仪节。纳采:是男方向女方正式求婚的第一步。 在双方约定进行“纳采”礼的这一天,男家派出的媒使手捧一只活雁作为贽见礼物(最初用活雁作为贽礼,即取雁为候鸟,秋南飞而春北归,来去有时,从无失信来作为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的象征;又取雁飞成行,止成列,以明嫁娶必须长幼有序,不能逾越的意思。 后来也用羔羊、白鹅、合欢、胶漆等作为贽礼的),来到女家大门外,对女家摈者(辅助行礼的人)说:“您家主人非常盛情,赏给某某(婿名)一个妻子,某某(婿父或兄)根据祖先遗下的规定,让我来向您家主人请求举行选择贵府**的仪节。” 女家主人得到通报后亲出大门迎接,宾主互作一揖让之后,媒使再次向女主人表达前来行纳采礼节的意思。主人答礼,收下活雁并谦让一番。媒使见婚事得到女方家长的正式应允,就告辞回去复命了。催妆 送妆铺房:这三项仪节在先秦文献中未见记载,是后代在婚礼的演变中发展出来的。 催妆,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宋代,亲迎前三日,男家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则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绿袍、靴等物。送妆,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仪节。嫁妆往往用箱笼装着,也有人家为炫耀陪嫁,将嫁妆用方桌一一铺开,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至男家。嫁妆通常有箱柜、被褥、首饰、衣服、绸缎、文房四宝及金银器皿等,还有以田地房屋、店铺、当铺作为陪嫁的。浙江一带,嫁妆中有一种叫做“子孙桶”的(大桶上有一大盖,为新娘生育时用),桶中盛有红蛋、喜果、谓之“送子”,有祝福之意。绍兴一带,还有送“女儿酒”作为嫁妆的,即在女儿满月或数岁后,即酿酒数坛埋入地下,待女儿出嫁之日,取出作为嫁妆礼品送至男家。 铺房,是女家派人至男家铺设新房的仪节,有时和送妆同时进行。宋代,亲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铺设帐幔、被褥及其它房内器皿,并且备礼前来暖房。然后以亲信妇人或从嫁女使看守房中,不许外人进入,以待新人。铺房人必须是福寿双全、家境富裕的“好命婆”,以取吉祥。现代有些地方还流行此俗。亲迎: 是新郎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节,也是古今婚礼中最为繁缛隆重的仪节。 椐《仪礼士婚礼》记载,结婚那天傍晚,新娘穿上结婚礼服——系有浅红色花边的纯衣(丝质衣服),头上戴着“次”(编好的假发套),向南站在房中,身右站着保姆,新娘的女随从则披着白黑色相间的外衣,站在后面。当新郎穿着礼服,带领着墨车(新郎坐车)、彩车(新娘坐车,设有帏帘)、从车、仆人等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大门外时,女家主人亲自出来迎接,经过一番揖让,双方来到堂上,新郎向岳父行过稽礼(古代跪拜礼中最重的一种,需磕头至地多时)的大礼之后,新娘就从房里走到东阶上她父亲跟前,父亲告戒她道:“今后要时刻小心、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公公婆婆的意愿。”同时,将一件衣服给她,作为告戒的证物。接着,新娘再来到西阶上她母亲跟前,母亲给她在腰间系上一条带子,并接上佩巾,然后告戒她道:“勤勉、恭敬,好好完成你公公婆婆吩咐你的家务。” 随后,新娘随新郎下堂来到大门口,新娘披上御尘的外套登上彩车,并从新郎手中接过驾车的带子。于是,新郎驾着彩车往前走,在车轮转了3周后,新郎将车子交给驾车的,自己则乘坐墨车先走,因他还要到自己家门前迎候新娘。 亲迎流传到后世,多以花轿、喜车、彩船等迎娶新娘,新娘的结婚礼服多为绣有龙凤图案和彩饰的凤衣凤冠,垂下丝穗以遮面,也有以红巾一帕、纸扇一把以遮面的。当新郎亲迎来到女家时,新娘往往哭哭啼啼不肯上轿,新娘的亲友则要当众试才——请新郎赋诗,新郎在当场吟诵了“催妆诗”后,新娘方始起身上轿。上轿前,女家先使一妇人手持灯或镜子向轿中照一下,谓之“照轿”,认为这样可以压邪。近代,花轿起轿后,女家在门口泼上一盆水,原意是认为水可以涤除污秽,当然也可以压邪治鬼,后来演变成“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祈祝女儿出嫁之后和婆家关系融洽,不要被斥退回。 花轿在迎归男家的路上,前呼后拥,好不气派:最前面的是开道的,紧随的是执事的、掌灯的、吹鼓奏乐的,然后才是新娘的花轿。沿路吹吹打打,呈现出一派喜庆景象。花轿迎至男家,邻人乡亲还要索取吉利钱,谓之“拦门”:送亲者以铜钱向空中扬撒,儿童争着去抢,叫做“撒满天星”,另有一个手执花斗,将所盛之谷物、豆子以及金钱、果子等物望门而撒——据说是用以禳避阻挡新妇进门的煞神——称为“撒谷豆”。新娘要下轿了,但双脚不能履地,只能履青布条、毡席或麻袋。因古人认为,地与天都是神圣的境界,不得侵犯,而新娘的脚一旦与土地接触,难免会触犯地神,因此,必须铺上毡或席来避免。唐代白居易《春深娶妇家》诗记叙了这一习俗:“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宋代改毡为席,称做“传席”或“传袋”,即以席或麻袋辗转传递,直到洞房前,席谐音“息”(即小儿、后代),袋谐音“代”,都是传宗接代的意思。后来也有使女家亲戚中力气较大者抱新娘下轿登床的,演变至今,已成为娘家小舅子抱新娘上轿、下轿的了。 当新娘来到新房门前时,还要从马鞍上跨过去,以示平安,也有跨火以压邪的。 拜堂:是新娘过门后拜见天神地祗、男家祖宗、公婆亲戚及夫婿的仪节。 先秦时,新娘拜见公婆是在新婚的第二天清晨。新娘沐浴后,由赞者引带着去见公婆。新娘双手捧着盛有枣子和栗子的竹盘,走到公公的坐席前,脸向东行拜礼,然后上前一步,跪坐下,把竹盘摆在席上,公公用手抚了一下,站起来回拜,新娘再行拜礼,然后下堂,从女随从手里接过盛有肉干的竹盘,走到婆婆的坐席前,进行如同刚才一样的仪式。 接着,赞者代替公婆向新娘行一种以甜酒赐给新娘的礼节,然后,新娘再用根据规定准备好的食品向公公婆婆行“馈食礼”,以表示公公婆婆的生活,今后要由她来照料。第三天,公公婆婆再以“一献之礼”赐还给媳妇。 再公公婆婆和媳妇相互敬酒之后,公公婆婆由西阶下堂,新媳妇由东阶——这是主人的方位——下堂,显示新媳妇已取得了接替婆婆做家庭主妇的资格。再拜见公婆后第三个月的某一吉日,新媳妇要到夫家的祖庙行“庙见之礼”——即拜见夫家的列祖列宗,以慰先祖在天之灵。经过这一系列仪式,新媳妇才算正式成为夫家家族中的一员。 从汉魏到唐代,北方一带,拜堂有在“青庐”中举行的。所谓“青庐”就是在住宅的西南角“吉地”,露天设一帐幕,新娘从特备的毡席上踏入青庐,公公婆婆则踏着新娘的脚印随后而入,以压媳妇的锐气。新娘入门后,先拜猪圈及灶,然后夫妻交拜,第二天再拜见公婆及亲戚。 后来,逐渐把拜堂这一仪式改在新婚之夜进行。新郎迎请新娘进门后,各执一端用红绿彩缎结成的同心结,并立在高烧大红龙凤喜烛的堂前,请男家福寿双全的太太,以秤杆或机梳挑去新娘的蒙面巾。新郎新娘先拜天地,然后依次拜见公婆及尊长亲戚。这时,拜与被拜的双方往往要互赠礼物。最后夫妻交拜,礼毕之后,新人由亲友送入新房 酒筵合酒:古往今来,酒筵几乎是每对新婚夫妇行婚礼时必不可少的仪式,流传到今天,“吃喜酒”已成为民间行婚礼的简称。 当然,酒筵有蘩有简,规模不等,但最主要的意义,则是新郎新娘的婚姻得到了亲朋好友的承认。因此,酒筵也是婚礼中最具有社会意义的环节。先秦时代,新郎新娘的酒筵并不和众人在一起,而是在新房中专设一席,新郎新娘在司仪的指挥下,相对而坐,按照一定的程序服用一些饭菜酒食之后,即告撤席,时间不很久。在酒筵上,最具有意义的仪式无过于“合酒”了。 “合酒”,是以线相连,新郎新娘各执其一,相对饮酒的仪式。酒杯一分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以线连柄,则象征两人通过婚姻而相连;合之则一,象征夫妇虽两体犹一心。新婚夫妇在酒筵上共吃一鼎所调制的菜肴,同喝一杯,象征夫妻间互敬互爱、亲密无间。由于这一仪式意义深远,所以后来的婚礼中都少不了这一节目,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名称有所不同(“饮交杯酒”)、器皿也有所变化、饮酒的形式也不一样。 秦汉以后,在婚礼酒筵前后,又增加了“撒帐”、结发等仪式。当新郎将新娘迎入新房后,两人一起在婚床帐中女左男右对坐,随后由前来参加婚礼的女宾或司仪边唱边向帐中抛洒金钱彩果,即所谓“撒帐”。接着,将一些预先从新郎头上取下的头发交给新娘,让她和自己的头发梳结在一起,称为“结发”。这以后,新郎就从床上下来,到外室接受亲友道贺,招待众人参加酒筵,而新娘则仍然在帐中继续安坐,直到酒筵结束,新郎再度回房为止。 闹房:在近代,这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 在先秦时代,新郎新娘酒筵的结束,标志着婚礼之夜仪式的基本结束,接下来,新郎新娘就安寝了。大约在汉代时,参加婚礼的宾朋不甘就此罢休,于是就有了“听房”的做法:新婚之夜,爱看热闹的人悄悄来到新房窗外,偷听新郎新娘的言语及举动,以此为笑乐。 传衍至晋代,民间已有戏弄新娘的习俗:于大庭广众之前,以各种怪问题来难新娘,甚至对新娘施以种种恶作剧。 后来流行的“闹房”,可能就是这一习俗的演变。各地的“闹房”有不同的方式、方法,闹的程度也有文雅和粗俗之分,有时闹过了头,往往给主宾双方带来尴尬和不快,但因为它给婚礼增加了热烈的气氛,所以后来的婚礼中往往少不了这一节目。

从爱情走向婚姻,对有些人而言是修成正果,亲友们会兴高采烈地祝福他们早生贵子,白头偕老;而对另一些人而言,则可能意味着浪漫快乐的终结,“婚姻是爱情坟墓”的名言,妇孺皆知。无论是何种情形,从爱情通往婚姻的关隘——结婚仪式——都格外引人注目。 当今普通百姓的结婚仪式,即使您不曾身披婚纱,充当主角,大约也有过耳闻目睹他人婚礼情形的经历,无需我多说。但是,古代皇帝的女儿是怎样出嫁的,您大约无缘亲临现场,见识一番,或许,就有必要听我来介绍一下。 我当然也不曾亲临古代皇帝女儿出嫁的盛典,因此不可能给大家做现场直播,我只是通过古代文献的记载,给大家做一次书面的转述。 今天,我转述的是南宋时期一位公主的婚礼情形。 宋高宗赵构仓皇南渡,跑到杭州建立南宋之后,不知道是偏安小朝廷医药卫生事业不够发达,还是赵家遗传因子存在什么缺陷,孝宗、光宗、宁宗,也许还有度宗等,几任皇帝的女儿——公主——都等不到出嫁就夭折了。只有理宗赵昀的公主周汉国公主,结了婚。从她的封号就可以一眼看出,这位公主的地位非同寻常:封了周、汉两国。宋代公主,只有特别受皇帝宠爱的公主,才会有此待遇。原来,她是理宗的独生女儿,掌上明珠。这位公主嫁给谁前朝皇帝宁宗的皇后、当朝太后(慈明太后)的侄孙杨镇是也。其实,起初理宗给宝贝女儿选择的夫婿不是赵镇,而是状元周震炎。公主嫌弃周震炎相貌不佳,这才改为杨镇的。由此可见,古代,即使是皇帝家,女子也可能是有选择婚姻对象的权利的,并非传说中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么可怕。

结婚仪式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十分重视仪式,而婚礼仪式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在未开化时期,性行为十分随意,没有封建时期的禁锢,其实就是原始杂交,那时还没有结婚仪式。后来慢慢从愚昧向文明发展,有了抢亲、族婚等习俗。这种发展是人类从原始迈进古人的进步。

而抢婚时留下的一些图画慢慢发展成了后代的婚礼,比如女子出嫁时戴头巾,前面有武器开路,后面有亲人随护,这其实是一副抢亲图。女子所带首饰是被抓后禁锢他们的刑具,头巾是为了防止抢来的媳妇跑回家,之后后代还有哭嫁的习俗,就是当时新娘被抢后留下的哭声演变而成。现在我们从中国古代各朝的婚俗发展来讲一下结婚进行时的丰富文化。

结婚当天各种礼仪,玩的很嗨

中国古代的婚礼都是有规制的,自周代完善婚姻礼制以来,中国历朝历代大多遵循该礼制,统称为周礼,周礼中包含结婚的有“六礼”,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亲迎礼是六礼中最复杂的一步礼节,就是结婚当天的礼节、习俗、步骤等,也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

唐朝孔颖达于《礼记正义》载:“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俪”有双之意,因而成双的鹿皮是聘礼之一。之后,在夏商时期,有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习俗。中国自在周代在婚姻上有了明确的规制以来,大体上可以将中国的婚姻礼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先秦、秦汉、唐宋明清。在唐宋时期婚礼除了少部分内容的添减,大体上依然遵循周代礼制。

周代时在晚上结婚,婚与“昏”同音,婚礼称为“昏礼”,古人认为黄昏时是吉时,因而在黄昏时举行婚礼。婚姻在古时又称“昏因”,有男在昏时迎娶女方,女方因男方而嫁。早期婚姻,是在黄昏时候围绕篝火跳舞,就算礼成,春秋时期男女结婚,娶亲也是在晚上,但娶亲习俗有增加,迎亲的人和车马需穿黑色衣服。到唐朝时,迎亲改为早晨,之后延续至今。

洞房之夜

1、全福开脸

古代女子十四岁行“及笄礼”之后,即为成年,代表已到婚嫁年龄,许了婚姻之后,整个头部的装扮都要有所改变,代表是要成婚的妇人,而不是小姑娘了。婚礼当天,首先要做的就是“上头”,指的是梳头挽发。

给挽发之人必须是全福妇人,各家对全福妇人的标准非常严格,需要的是一位阖家幸福、家庭美满、家中老人全在且儿女双全之人。梳头发的要用新梳子,边梳头时要边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意味着对新娘子婚姻的美好祝福。

全福妇人用棉线或者铜线为新娘子开脸,首先需要在新嫁娘脸上或鬓角处涂上香粉,这种方法能把脸上的汗毛、绒毛清理干净,使脸部更加的顺滑、靓丽,算是古代的一种美容方式,这就是开脸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容业的出现,现代人结婚已经很少有开脸这项习俗了,现在几乎已成绝技。

女子梳妆

挽发开脸完毕,新娘子会把一红色围巾蒙于头上,俗称盖头,引言中所说上古未开化时期,有一种习俗称为抢亲,抢亲时女子所带头巾就成了后来的盖头。也有说是为了遮羞。到了吉时,新娘子需由兄弟背上轿子,为了使新娘能够脚不沾地,据说新娘若是双脚着地会带来不幸。还有出门时嫂嫂不可以相送,因为嫂字同“扫”谐音,所以人们认为嫂嫂若出门想相送会不吉利。

2、男方做催妆诗

男方亲迎,婚礼当天,由媒人带领男方家的迎亲队伍,八抬大轿向女方家迎娶新娘,抬轿的必须身体强壮,若在路上遇到别人家花轿,不可以碰头,需要绕着走。如果碰到出殡的队伍,迎亲人需要说点吉祥话,为了图个吉利。

新郎官高头大马在前,之后是仪仗队,中间是轿子,男方至女方后要先以雁为礼,花轿到达女家门前时,女方家里人会拦住新郎官称为拦门。女方兄弟在外拦门,像新郎官出难题,考一考新郎官,只有拦门到了一定时间或者男方答出问题,男方方可进门。男方会做一首诗,催请新娘上轿,名为催妆诗。

进门后男方要送上礼品,不论什么礼品,皆有表达喜庆之意。男方迎接上轿,一般是有女方的兄弟背上轿子,娶亲归途,必须走另外一条路,表示“不走回头路”,路上尽量避免宗庙、坟墓等地,如若遇到,需要把轿子遮起来,为的是辟邪。结婚途中,轿夫要颤动花轿,目的是闹新娘。

到得男方家中后,花轿抬进庭院,要先过火盆,送亲人和新娘的兄弟到宴席上款待。新嫁娘下轿时辰一到,要把花轿抬至拜堂大厅门口,此时新郎官需要用手掌在轿顶轻轻一拍,用来提示轿内的新娘我要踢轿门了,接着使劲向轿门踢去,用来表示婚后能够振夫纲,不惧内。女方轿内需要回踢一脚,用来表示不示弱男方,要求平等。

3、上三箭、下三箭,跨火盆除晦气

接着新郎官在轿前约三步之遥的位置,深鞠躬,请新娘出轿,新娘出轿,也有新娘出轿之后,新郎官会轻射三只红箭的习俗,第一箭射天,第二箭射地,第三箭射轿,分别射的是天煞、地煞和轿煞,用来祛除身上可能沾染的邪气。

新娘下轿之后脚下要铺有红毯,新郎官和新娘在前面走红毯,一般是男方在右,女方在左,金童玉女在后撒五谷杂粮,之后抬玉脚,跨火盆,意味着趋吉避凶,远离不详未来能够兴旺蓬勃。之后跨马鞍,能够岁岁保平安。跨米袋能顾有吃又有穿。

跨完马鞍走盆之后,就到了拜天地之时,是婚礼中最重要的一个仪式,据记载,拜天地这个习俗在宋代时流行,先是一拜天地,是对天地神明的敬畏,二是拜高堂,是孝道的体现,三是夫妻对拜,是指能够相敬如宾。拜堂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得到亲朋的认可,巩固家族制度。拜天地之后,才算真正的礼成。

拜堂成亲

新房内也“别有洞天”

礼成之后,送入洞房,新郎新娘进洞房,在喜帐中撒上枣、栗子、花生等,意义为早生贵子。接着新郎官在一同进来的亲戚中掀盖头,用来掀盖头的称人们称为“喜称”,取“称心如意”之意。据说喜称上有标明斤两的星星,恰好能够凑够十六个星星,以前十六两为一斤,用来掀盖头则大吉大利。掀了盖头之后,男方长辈亲戚(女性亲戚)开始闹喜,说一些夸赞的话逗新娘子。

1、 闹洞房

新郎官这时出门宴请宾客,富贵人家会备有上等佳肴,良酒佳酿。新郎官喝酒回来之后,本该休息了,却还有一项没有完成,那就是闹洞房,一般是在新郎新娘房外闹腾,让他们不能安寝,其实本意就是逗乐,是使新人丢掉羞涩,能够尽快适应新婚生活,也同时丢掉新婚之夜的恐惧与不安。也是把洞房闹得热闹一些,驱除冷清,增加新婚的欢乐气氛。

2、交杯结发

之后吃长寿面、喝交杯酒,称为“合卺”,也叫“合欢酒”。就是将酒杯绑在一起,新郎新娘各喝其中半杯,再交换杯子饮下剩余半杯。或者是新人手臂交叉,共同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寓意新人共甘共苦的意思,在之后的生活里能够患难与共且之后荣辱平安寄于一身。也希望之后夫妻双人能够琴瑟和鸣。关於合卺的意象,可能是模仿了两性交合。

之后是结发,在开始时,结发的意思是女子在许下婚姻后,用发绳一直束着头发,在结婚当天洞房之时,由新郎亲自从她头发上解下来。之后,这种仪式发生了转变。变成了新婚男女各剪下一缕头发,绾在一处放于荷包里,之后再放于枕头底下,称之为“合髻”。无论结发或合发,都有对婚姻的期盼,期望婚后夫妻二人相亲相爱,齐心协力。

掀盖头

总结

自周代对于婚姻有了明确的规制,之后各朝都沿袭周代之礼,也就是“六礼”。尽管各朝对于婚姻的制度于细节处有所不同,但大体内容上都是遵照六礼的。比如汉朝时皇太子无亲迎礼,其他习俗按照“六礼”。

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荡不安,原先的婚礼习俗遭遇冲击,北方地区被胡人侵入,大量未被汉化的鲜卑族、匈奴涌入中原,北方婚礼“胡化”明显,南方婚俗更注重“六礼”,但被胡化的风俗持续时间较短。到隋唐时,又恢复迎亲礼,依旧按照六礼行事。宋期间又觉得六礼繁琐,只行其中四礼。

不管是六礼还是四礼,亲迎都是结婚礼仪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不管是贫穷人家还是富裕人家,必须有了亲迎这一项之后才算正式成婚,没有这一项,会被认为是私通之人,在当时与礼法不合,是会被人看不起的。

参考文献:

1、婚姻礼制和社会生活中的春秋妇女——对《春秋经传》与《仪礼·士昏礼》的初步比较研究

2、《中国古代的婚嫁研究》

第一章 婚礼准备流程

一、 婚礼先期筹备工作 (此项工作在结婚前至少提前半年执行):

1. 与亲友(特别是双方父母)讨论婚礼计划(此项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2. 向婚庆公司或有关专业人士进行咨询 (此项从婚礼的专业角度出发)。

二、 在上述两点的基础上,结合新人的实际情况和婚礼的专业角度,进行如下操作:

1. 定婚礼日期、地点及婚宴方式;

2. 草拟客人名单(此项工作比较复杂,因此尽早执行);

3. 确定伴郎、伴娘、证婚人,以及所有与婚礼仪式有关的人员(非工作人员);

4. 根据上述情况确定婚礼预算。

注意事项:如果希望婚礼的品质较高,婚礼的部分工作人员也必须在半年前确定,例如司仪、化妆、摄影、摄像及车辆等,否则将很难预订到高品质的工作人员及配备。

三、 婚礼三个月前的准备工作:

1. 与司仪及策划人员进行沟通,必须考虑其间的修改的时间,并敦促其在婚礼的一个月前,制定出相应的婚礼仪式流程;

2. 联系化妆师进行试妆,必须考虑其间如对妆面不满意,更换化妆师的时间;

3. 联系摄影、摄像,提出拍摄要求,并观看他们以前拍摄作品的质量。

注意事项:如果上述人员不是有婚庆公司组织,而是由新人自行组织的话,建议新人与上述人员签订书面协议,以备不测。

4.定购或租借新郎新娘婚纱礼服

5.定购结婚戒指

6.定购新娘化妆品

7.定购鲜花、喜贴、红包、喜字、红绸带、彩带、拉花、易拉炮以及花瓣、彩色气球、蜡烛、阔双面胶及透明胶带、喜庆用品、全套喜字、冷焰火、胶卷(根据需要视情况决定购买与否)、签到簿(建议其中部分可以由婚庆公司提供,自购部分至人民路、城隍庙购买,有部分由酒店免费提供)

8.定购喜糖、香烟、酒类、饮料、花生、瓜子、茶叶等

四、 婚礼两个月内准备工作:

1. 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

(1) 制定工作人员名单;

工作人员名单一般为三栏,第一栏为工作人员姓名,第二栏为其具体负责的工作项目,第三栏为工作人员的手机号码或BP机号码(详见图例1)

(2) 制定婚礼当天的流程表:

当天流程表,根据新人的实际情况和当地风俗相结合而制定,其中最重要的是时间上的安排越细致越好。(详见图例2)

(3) 邀请全体工作人员开会

这里所指的“工作人员,主要是朋友和亲戚,他们负担新人在婚礼当天的的各项工作,由于非专业人员,因此有必要进行工作交代,并提高他们的责任心,一般不建议用电话联系。

制定好上述两张表格之后,约请全部工作人员在结婚前的一个星期见面,并将两份表格交与每个工作人员,并当面安排各项事宜,各司其职,如有问题在“见面会上沟通完成。

五、 婚礼一个月内准备工作:

1.发喜贴给亲友

2.电话通知外地亲友

3.亲友出席确认

4.再次确定婚礼当日辅助人员、明确分工(男女双方协调、酒店协调、爆竹燃放、酒店迎宾、婚礼签到,喜糖发放、婚礼现场及酒店洞房布置、婚车、摄影、摄像)

5.绘制喜筵现场草图,标明各桌亲友

6.男女双方迎宾及新郎新娘熟悉喜筵现场草图及各方亲友就座方位

7.制作喜筵席卡

六、 婚礼前一周内准备工作:

1.新娘开始皮肤保养(可以到美容院进行专业皮肤护理,亦可在家中自行护理);

2.新郎修剪头发 (一周前修剪,可以使头发在婚礼当天显得比较自然);

4. 整理新房(对新房进行全面的打扫、整理,特别要将比较有价值的小件物品收藏好,也许当天有较多亲朋好友到来,以免遗失);

5. 预定在家附近的熟悉的理发店,请理发师在结婚当天上门为父母及有关人员吹发(不要到理发店理发,以防排队耗费时间);

七、 婚礼前一天内准备工作:

1.就准备情况和婚礼当天分工与筹备组作最后沟通、确定;

2.就婚礼准备工作完成情况与父母沟通;

3.根据准备情况就婚礼当天仪式进程与主持人作最后沟通、确认;

4.与伴郎伴娘再次沟通;

5.最后确认婚宴、车辆、摄影像、化妆等细节准备情况;

6. 晚上九点前必须就寝,以免结婚当天状态不好(如果睡不着,亦可在床上闭幕养神,切不可熬夜)。

我在秦皇岛婚庆网上看见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

1 中国古代服饰发型演变

  1商代的发式 辫发局部(河南安阳股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商代男子发式,以梳辫发为主。从形象资料来看,这个时期的男子辫发样式较多,有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有左右两侧梳辫,辫梢卷曲,下垂至肩的;有将发编成辫子盘绕于顶的等等。本图为总发至顶,编成一个辫子,垂至脑后的。

  2东周男子服饰 矩领窄袖长衣展示图。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宽松。衣袖有大小两式,领子通用矩领,如图所示的样式。这个时期的服装还没有扭扣,一般在腰间系带,有的在带上还挂有玉制的饰物。当时的腰带主要有两种:一种以丝织物制成,叫“大带”或叫“绅带”。另一种腰带以皮革制成,叫“革带“。本图所系的为绅带。

  3春秋战国贵族冠帽与服饰 战国白玉人像,头戴冠,两侧有组缨下垂系于颌下,脑后辫发上挽,包入冠内;身穿窄袖长袍,腰系带,足穿鞋。春秋除胡服之外,还有一种服式,叫“深衣”。深衣不同于上衣下裳,是一种上下连在一起的服装,这种服装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不论贵贱男女、文武职别,都可以穿着深衣。本图为戴冠、穿宽袖服装的官员(战国玉人,传世实物,原件现藏故宫博物院)

  4汉代长冠 戴长冠、穿袍服的官员(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着衣木俑)。长冠,汉高祖刘邦先前戴之,用竹皮编制,故称刘氏冠,后定为公乘以上官员的祭服,又称斋冠,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衣木俑所戴即为此冠。秦汉时期的男子服装,以袍为贵。袍服一直被当作礼服。它们基本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有明显的收敛,领、袖都饰有花边。袍服的领子以袒领为主,大多裁成鸡心式,穿时露出内衣。这种袍服是汉代官吏的普通装束,不论文武职别都可穿着。本图为戴长冠,配黑色绛缘领袖的袍服及绛色裤袜。

  5 汉代皇帝冕服图、冕冠图、赤舄图(参考文字记载及山东济南汉墓出土陶俑、沂南汉墓出土画像石复原绘制)。本图根据文献记载及图案资料复原绘制,服装上的纹样大多采用同时期的砖画、漆画、帛画及画像砖等。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

  冕旒依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贱尊卑的重要标志。汉代规定,皇帝冕冠为十二旒(即十二排),为玉制。冕冠的颜色,以黑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后世的“允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按规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这种服制始于周代,历经汉、唐、宋、元诸代,一直延续到清代,绵延两千多年。

  6汉代妇女服饰实物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实物中,服装的款式是典型的西域民族样式,但质料和纹样有汉族特点,还织着富有吉祥如意的汉字,是东汉时期各民族人民相互交融的产物。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实物资料异常丰富,尤其是服装,经历二千多年,质地仍然坚固,色泽依然鲜艳,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术和高超水平。本图为“信期绣”茶黄罗绮绵袍(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实物),身长132公分,两袖通长228公分。

  7汉代妇女的曲裾深衣 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形象资料中有很多反映。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本图为穿三重深衣的妇女(陕西西安红庆村出土加彩陶俑)。

  8汉代妇女的曲裾深衣 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为曲裾深衣,形象资料中有很多反映。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另外,汉代宽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本图为汉代宽袖绕襟深衣图(参考湖南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帛画复原绘制)。

  9隋代女服 隋代时期妇女的日常服饰,大多以上身着襦还、袄、衫,下身束裙子。短襦长裙是最为基本形式。它的一个特点是裙腰系得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本图为隋朝时期的短襦、长裙及翻领窄袖女服穿戴展示图。

  10唐代大袖衫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本图为中晚唐宽袖对襟衫、长裙、披帛穿戴展示图。这是中晚唐之际的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如朝参、礼见及出嫁等。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此图为大袖对襟纱罗衫、长裙、披帛穿戴展示图。

  11宋代贵妇礼服——宋代大袖衫、长裙、披帛是晚唐五代遗留下来的服式,在北宋年间依然流行,多为贵族妇女所穿,是一种礼服。普通妇女不能穿着。穿着这种服装,必须配以华丽精致的首饰,其中包括发饰、面饰、耳饰、颈饰和胸饰等。本图为戴冠、穿大袖衫、长裙、披帛的贵妇。(敦煌莫高窟壁画)

  12明代服饰 明代妇女下裳多穿裙,穿裤的少见。其中用绸缎裁剪成大小规则的条子,每条都绣以花鸟图案,另在两畔镶以金线,碎逗成裙,即为“凤尾裙”。更有用整缎折以细褶的,为“百折裙”。上图为 凤尾裙(传世实物);下图为布制女鞋(出土实物)。

  13明代比甲 比甲展示图。明代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为右衽,恢复了汉族的习俗。比甲的名称,见于宋元以后,但这种服饰的基本样式,却早已存在。比甲为对襟、无袖,左右两侧开衩。隋唐时期的半臂,就是与比甲有着一定渊源关系。明代比甲大多为年轻妇女所穿,而且多流行在士庶妻女及奴婢之间。到了清代,这种服装更加流行,并不断有所变革,后来的马甲就是在此基础上经过加工改制而成的。

结婚是很多人一生中的大事。虽然现在不想结婚的人很多,但是也挡不住家人的催促。毕竟长辈的想法总是和年轻人不一样。但是,即使想结婚,现代人想结婚也是很难的,在结婚的路上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路障。但是,古人结婚不一定那么简单,尤其是在宋代。为什么?他们有和我们一样的问题吗?

1同姓不婚,甚至上升到法律层面。

同姓男女不能结婚,这是中国的传统禁忌。从周朝到秦汉,从魏晋到唐宋,中国一直有不得同姓通婚的习俗,甚至把这种习俗上升到了法律层面。比如宋朝的法律规定:“凡同姓之人结婚,各两年。”如果一男一女同姓结婚,被政府发现,要判两年监禁。

当然,法律和现实往往是脱节的,纸面上的规定在现实中也不一定都能执行。

查:“君有爱妾,钱塘妓女,知书,君人品,等等。”相传南宋大将张浚娶了杭州妓女章农为妻,而章农学识渊博,受过良好的教育。张浚的日常公文和信件由章农处理。

张军姓张,姓张。他和她同姓,但他已经结婚了。

你可能觉得同姓结婚仅限于娶妻,不仅限于嫔妃。张君娶同姓小妾并不违反传统习俗。但被儒家视为传统习俗的《圣经》《三朝北盟会编》明确规定:“娶妻不同姓,不知其姓,可买妾。”不能娶同姓的老婆,不能娶同姓的小妾。如果你在战乱风化之时娶了一个妃子,而你又无法知道她姓什么,那你就要请神仙帮忙,好好占卜一下。如果占卜结果显示虞姬与你同姓,那她还是不能结婚。

宋代的文官武将多如牛毛,违反不娶同姓习俗的更是凤毛麟角。到目前为止,只发现了一例张军。但是,在普通人中,有很多已婚同姓的人。宋哲宗在位时,礼部官员魏说:“同姓通婚是法律所禁止的,但闽中愚民不知礼仪,同姓通婚者甚多。”虽然政府禁止同姓结婚,但在福建违反禁令的人很多。

2表亲通婚可以提升宗族利益。

中国古代反对同姓通婚,但不反对堂兄妹通婚。在这里,你可能会认为贾宝玉娶了他的表妹薛宝钗,陆游娶了他的表妹唐婉。事实上,虽然在古代表亲之间通婚非常普遍,但陆游和唐婉根本不是表亲。

很多朋友认为陆游的母亲姓唐,唐婉也姓唐,所以唐婉应该是陆游的叔叔和表哥。陆游母亲姓唐,但唐婉与陆游母亲娘家没有血缘关系。陆游的母亲是北宋大臣唐杰的孙女。他是一个懂政治的官员,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籍贯湖北江陵。唐婉是唐红的女儿。这个唐红决不是陆游的叔叔。他是浙江绍兴人,陆游老乡,北宋末年一个小京官的儿子。他和唐杰的家庭没有任何关系。

许多历史学家误认为唐婉与陆游关系肤浅。其实这是误读史料的结果。唐婉与陆游离婚后,改嫁给了一个叫赵士程的男人。是皇族的儿子,的第六代孙子,的第十个女儿秦公主的侄子,

中国古代不反对表亲通婚,反对同姓通婚,与优生优育无关,只与宗族利益有关。

表亲联姻可以增进宗族利益。使得这个家族和那个家族的联系更加紧密,扩大了宗族规模,稳定了宗族网络。

结婚同姓怎么办?是在部落内部进行的,不能从外部关系上对部落作出贡献,所以古人支持表亲通婚,反对同姓通婚。春秋时期,人们认为“同姓通婚不是好生活”,说同姓通婚会导致庄稼歉收,牲畜死亡。这是一种迷信的观点,是通过鬼神禁忌来限制同姓通婚,从而促进部落间通婚。

3姑娘难嫁,苏辙“破家娶女”

俗话说,没有嫁不出去的姑娘。不管女儿是鱼是鹅是蛤蟆眼,只要到了适婚年龄,就会有成群结队的媒人来提亲。男生可苦了。在广大的农村,任何一个文化程度低、技术差、外出打工挣不了大钱、父母不是商人也不是村干部的年轻人,都难免要为自己的婚姻发愁。

即使是那些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村小伙子,娶个媳妇也没那么容易,因为这几年彩礼越来越重。比如我老家,订婚的时候不出30多万红包,女方和父母肯定不同意。女方进门的时候带一张大床,一台电视,一辆电动车,一个红漆的马桶,一个梳妆台,花不了多少钱。所有嫁妆捆绑在一起,上限两万。

然而到了宋代,情况完全相反。那时候娶个媳妇不需要多少彩礼,娶个姑娘却要一大笔嫁妆。

在宋徽宗的最初几年,苏辙的女儿要出嫁了。为了给女儿准备嫁妆,苏哲特意把自己在开封郊区购买的一块地卖了,卖了9400元,全部让女儿带进婆家。此时已是北宋后期,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但一致购买力仍相当于现在的300元。9400元相当于现在多少钱?三百万!苏辙在日记里说自己是“破家娶女”。也就是说,为了给女儿拿嫁妆,他差点破产。

南宋人袁彩说,一个平民家庭,如果不是特别有钱,必须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为女儿的嫁妆做打算。也就是说,你要趁早攒钱,不能等到女儿出嫁了,才发现积蓄不足,拿不到像样的嫁妆,只好把房子卖了。但是袁彩并没有说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给儿子准备彩礼,这说明相对于女孩的婚姻,男孩的婚姻并不会给父母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

宋朝很多平民家庭都出不起嫁妆,只好把女儿留在家里待嫁。例如,南宋初年,四川花城县的柯发现,在他的统治下有数百名未婚的老姑娘。这些老姑娘之所以嫁不出去,不是因为长得丑,而是因为“娶了女人就要对自己的财富负责,穷女人老了才能嫁”。男方父母一定要让女方出厚厚的彩礼,穷人不行,所以他们的女儿嫁不出去。

为什么宋代会有浓浓的婚姻之风?因为宋代女性有一定的财产权。

按照大宋的法律和社会习俗,女人有财产权,但只有嫁妆。也就是说,对于婚姻期间的财产,妻子不能和丈夫平分,只能支配自己的嫁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使用衣服、珠宝、家具、房契、地契、女仆和女佣、她的姻亲、她的丈夫和她的家人。如果她和丈夫合法离婚,可以把这些新娘都抢走,这对公婆来说自然是个不小的损失。为了财产,聪明的公婆绝对不会虐待儿媳妇ea

宋朝的女孩子陪嫁那么多,结婚那天甚至给迎亲队伍发红包。宋剧本《华阴侯老师墓志铭》描绘了迎亲队伍讨要红包的场景:

迎亲队伍到了门口,男傧相先念了一首诗:“玉钩挂在高滚珠帘上,香车宝马到门口。李鸿城赏多,富贵荣华过百秋。”红利市场是一个红包。伴娘、媒人和轿子的份额是每个人的。谁会寄给他们?新娘那边。

好在新郎躲不清闲。当轿子抬到新郎家时,司仪、乐队和端茶送酒的执事会在大门口拦住轿子,不让新娘进来。他们必须等到男方给他们红包后才放行。年:“迎客到男家门口,时候到了。乐官、妓女、茶、酒等。会互相念诗,拦门逐利。”新郎见此,便叫人念《窦娥冤》:“君子从来不差钱,此意更深。欲亲广谈,不厌其烦介绍半天。”我们一边读诗,一边发红包,在门外撒小米、豆子、糖果、铜钱,供围观的人争抢。

新娘上门,新郎撒豆谷,可见宋代高成编《答拦门诗》。据说婚礼当天,门口会有三个恶魔拦住新娘。哪三个恶灵?乌鸡、青羊、青牛,三种动物成神。鸡吃五谷,牛羊吃草,汉唐古人结婚,播种五谷和草料。粮食尚可,草料太寒酸,宋人改撒豆谷、糖果、铜钱,就像现在的喜糖一样。

新娘的轿子抬进门,伴娘念诗,执事放鞭炮,号手吹曲子,媒人扶新娘下轿子。按照北宋中原的习俗,新娘的脚不能着地,所以要踩着蓝地毯进新房,坐在床上等待结婚仪式。大嫂、孩子、上了年纪的邻居都挤进新房,观看、评论新娘的坐姿。但是他们看不到新娘的脸,因为新娘的头上已经蒙上了一层红色的面纱,只有拜天地之后新郎才会揭开。

拜天地没什么可说的,只是新郎新娘一身红衣,手拿同心结,在男女傧相的带领下,第一次拜家庙,第二次拜高堂,夫妻参拜,送进洞房。在祭拜家庙时,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重,伴娘们会用秤杆轻轻挑起新娘的面纱,让死去已久的祖先看到新媳妇的脸。

拜完天地,新娘在新房等候,新郎要出来答谢客人,参加婚宴,向长辈、亲友、女客敬酒。欧阳修《事林广记》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新婚之夜,两把椅子背对背,放一个马鞍,丈夫奉命坐在上面,妻子发三张请柬才下去。是结婚典礼,意味着高座。”婚宴上新郎的座位很特别。它是两把背靠背的椅子,上面有一个马鞍,这样新郎就可以跨坐在马鞍上,喝三杯酒。之后,女方客人三次邀请,他才能下来。

马鞍平放在椅背上,寓意“平安”;新郎跨坐在椅背上,表示“升官”。事实上,道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趣和刺激。当大家都捉弄新郎的时候,婚礼的气氛就会变得非常热闹喜庆。这和现代婚礼完全一样,主持人拿着一根细线,在线的末端系上一个苹果,让新娘和新郎一起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5973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