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第1张

中国古代迎娶新娘都是在黄昏以后。“结婚与黄昏”中“婚、昏”同音,也是古代人在晚上结婚的例证,说明女人在黄昏结婚后改变了自己的姓氏。

1、据史料记载,“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也就是说,晚上举行婚礼才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婚礼习俗。读古书时,常见古人对婚礼的描述,虽说自西周以降,古人婚礼基本形成定式,如《仪礼》中专有“士昏礼”,《礼记》也专辟“昏义”一章,但由于中国社会的变迁,加之不同民族的不断融合,民间婚俗的差异其实一直存在。

2、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就有这样的记载:“北朝婚礼,青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卢,于此交拜。迎妇,夫家领百余人,或十数人,随其奢俭,挟车俱呼新妇子,催出来,至新妇登车乃止。婿拜阁日,妇家亲宾妇女毕集,各以杖打婿为戏乐,至有大委顿者。”“青布幔”云云固与汉人传统的婚屋不同,其仪式也与汉人传统大异其趣。

3、《礼记昏义》载亲迎之礼云:“父亲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婿执雁入,揖让升堂,再拜奠雁,盖亲受之于父母也。降出,御妇车而婿授绥,御轮三周,先俟于门外。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从《酉阳杂俎》的记载看,似乎北朝的婚礼中,交拜的仪式在女方家门外即告完成,其后的迎妇仪式,更多的是原始社会抢亲的遗迹。这一点从其后“婿拜阁日,妇家亲宾妇女毕集,各以杖打婿为戏乐”中可以得到印证。“拜阁”大概就是婚后婿携妇回门(回岳父母家)之义,此日,妇家亲朋杖打婿,义在泄愤。

4、《礼记》所载,婚姻之事,前已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诸环节,结婚日,子承父命往迎妇,妇之父(主人)筵几于庙(祖庙)以告祖并拜迎准婿于门外,婿执雁(如今日鸡)入,“执雁”,王船山先生说是“摄大夫之盛礼也”,可见隆重,至于“再拜奠雁”,表示婚约受之父母,当然不会如原始时代之抢婚。迎新妇出门上车后,准婿需先亲驾车并“御轮三周”,即让车轮转三圈。据王船山先生说,“轮三周”的距离约为五丈六尺四寸。然后男方先行回家在门外迎候,然后便是行合卺(剖瓠而各用其一)之礼。

5、由上引材料可知,至迟至北朝时,野蛮时代的婚俗,至少在仪式上仍存,以至于有时,“杖打婿至有大委顿者”,听之骇然。

到了唐代,“当迎妇,以粟三升填臼,席一枚以覆井,三斤以塞窗,箭三只置户上。妇上车,婿骑而环车三匝。女嫁之明日,其家作黍霍。女将上车,以蔽膝覆面。妇入门,舅姑以下悉从便门出,更从门入,言当躏新妇迹。又妇入门,先拜猪霍枳及灶。娶妇。夫妇并拜,或共结镜纽。又娶妇之家,弄新妇,腊月娶妇,不见姑。”(见《酉阳杂俎》)于北朝时又不同,与《礼记》所规也大有差异。

6、古礼婚姻成礼要复杂些,《礼记·曾子问》说:“女未庙见而死,归葬于女氏之党,示未成妇。”诸侯嫁女,亦有致女之礼,于三月之后,遣大夫操礼而往,见《公羊》成公九年。何《注》说:“必三月者,取一时,足以别贞信。”然则古代的婚礼,是要在结婚三个月之后,才算真正成立的。若在三月之内分离,照礼意,还只算婚姻未完全成立,算不得离婚。由此可见,婚礼一直在变化。

其实,传说成书于西周的《仪礼》所载之“士昏礼”也还算不得太古老,在远古时,婚嫁简直就算不得喜事,这也是为什么直到后代一直将昏仪列阴礼的缘故。古时迎亲只能在夜里,车马服饰都必须是黑色。所以结婚的婚写作“昏”,必须在日头落下才可行礼。

7、昏时行礼,故谓之“婚”;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古人有“昏事不贺,人之序也”的说法,可见其来有自。到了周时,这种情况已有改变,“士昏礼”被列入“五礼”中的嘉礼,到了汉朝,皇帝竟要下诏书,禁止民间嫁娶备酒食相贺了。

8、到了唐代,“婚礼,纳采有合欢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绵絮、长命缕、干漆。九事皆有词:胶漆取其固;绵絮取其调柔;蒲苇为心,可屈可伸也;嘉禾,分福也;双石,义在两固也。”予婚礼以许多美好的象征,皆表现与远古时代的意趣已完全不一样了。

扩展内容:

古代婚礼的礼仪顺序:

1、议婚:男家请媒人向女家说明缔婚的请求,以雁作为礼物,叫做纳采。所派遣的执雁,向女家父母请问女子之名,叫做问名,这时女家要设酒进行款待。

2、纳吉:男家得知女子之名,即进行占卜,看婚姻是否吉利。获得吉兆,要告知女家,仍用雁作礼物,叫做纳吉。

3、订婚约:男家要送给女家束帛,鹿皮(两张)等礼物,叫做纳薇。最后,,男家再用雁向女家请问合婚日期,叫做请期。

4、迎亲:到了婚期,新郎亲往迎接新娘,乘黑漆的车,前面有人执烛前导,后面有两辆从车。到女家,新娘已打扮好,立在房中。新娘之父迎于门外,把新郎接进家中。这时男方仍有雁给女方,新郎行礼而出,新娘随行,她的父母不送出。新郎亲自驾车,请新娘上车,然后由专门的驾车人代替新郎赶车上路。新郎便乘上自己的车,先到自己家门外等候。

5、礼成:新娘到达,由新郎接进家门,设宴共食。宴后,新郎,新娘脱去礼服。新郎入室,亲手摘下新娘的缨饰,这时撤出室内的烛,婚礼遂告完成。

参考资料:

婚礼(人生仪礼之一)_

六礼_  

求婚的方式多种多样啦~

No1:暖男烛光晚餐求婚

       提前准备一顿浪漫的晚餐(没实力也可以外卖,哈哈哈),然后把蜡烛、打火机、戒指、玫瑰等准备好,放在阳台或者其他房间,关上窗帘。晚上你们共同回家后,蒙上她的眼睛,点亮蜡烛,打开窗帘,送上鲜花,下跪求婚啦~

No2:冰箱惊喜求婚

       提前准备好一束玫瑰花、一支单支玫瑰、钻戒、小蛋糕、信纸,信纸上写满你对她说的话哦,能肉麻就肉麻,别怂!把冰箱整理干净,然后依次放入单支玫瑰、小蛋糕、钻戒、信纸,等她回家打开冰箱,就会看到你为她准备的惊喜。然后你悄悄的拿着玫瑰花束站在她的身后,等她看完信纸转身的那一刻,赶紧下跪求婚吧!

       No3:汽车后备箱求婚

       在后备箱精心布置好浪漫后,回家假装说自己东西掉在汽车后备箱了,麻烦女朋友去后备箱拿一下 。然后尾随女朋友下去,女朋友打开后备箱后肯定会非常激动。你拿着戒指出现在她身后,跪下,开启你浪漫的表白吧!~

     NO4:假扮公仔求婚

找一套公仔服穿,制作几张印有“嫁给我”“我爱你”等字样的大型KT板。在女朋友必经之路上给她发传单,做出奇怪动作吸引她的注意,然后在朋友的配合下举起巨型KT,你摘下头套手捧玫瑰出现在她身边,跪下~

     No5:**院求婚

     制作一则告白的视频,然后包下影院。当天女朋友和闺蜜一起去看**,看半个小时后**播放失灵,紧接着出现你的告白视频。视频完毕你拿着玫瑰花出现在她的面前,跪下~

以上就是forlove致爱为你呈现的五种求婚方式,赶紧学起来吧

匈奴冒顿单于曾经给吕后写过书信的事,在《汉书》里有记载,可并不是所谓的“求婚”,而是挖苦和侮辱,当然调戏吕雉的意思肯定也是有的。

冒顿浸骄,乃为书,使使遗高后曰:“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匈奴的冒顿单于可是个狠人,趁着狩猎的时机将他老爹头曼单于杀了,然后自立为匈奴单于,匈奴经过冒顿的经营,匈奴国力达到鼎盛期。

冒顿不仅是狠人,也是浑人,是流氓,在刘邦死后,冒顿见南边汉朝的小皇帝和吕后成了孤儿寡母,匈奴人好烈马。

于是冒顿忍不住起了痞性,笑呵呵地给吕雉写了封信:“唉,我很孤独啊,在这无边无际的草原里好无聊啊,真想去中国散散心啊!你家刘邦死了,难道你不曾感到寂寞感到空虚感到冷吗?我们这两个孤苦的灵魂呐,又如何获得快乐呢?不如我们可以用各自所拥有的东西换取彼此的所没有的吧。”

这又怎么算得上求婚?冒顿信里的关键应该是“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冒顿“所有”是什么,“所无”又是什么?

冒顿是匈奴单于,匈奴的版图是汉朝北方的沙漠和草原,匈奴觊觎中原并不是什么秘密,冒顿自然也希望能够入主中原。

冒顿说这话的意思极可能是你们汉朝高皇帝死了,小皇帝又年幼,你吕后行不行啊,不然你把中原给我吧。

吕雉会如何应对冒顿的侮辱和欺负?高后大怒,召丞相平及樊哙、季布等,议斩其使者,发兵而击之。

古人是很在乎名声的,女人尤为如此,如果冒顿的信仅仅只是为了调戏吕雉的话,吕雉作为寡妇为了自己的名节,她即使再生气也绝不会召集朝中重臣商量这件事的,最多也就是红着脸儿将信撕了,然后骂声登徒子。

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问季布,布曰:“哙可斩也!前陈豨反于代,汉兵三十二万,哙为上将军,时匈奴围高帝于平城,哙不能解围。天下歌之曰:‘平城之下亦诚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今歌吟之声未绝,伤痍者甫起,而哙欲摇动天下,妄言以十万众横行,是面谩也。且夷狄璧如禽兽,得其善言不足喜,恶言不足怒也。”高后曰:“善。”

樊哙在看过信后也怒了,这汉家江山可是我们这些人跟着高皇帝辛辛苦苦打下来,高皇帝才死了没多久,你冒顿只是区区匈奴单于竟敢写信来威胁我们?

于是樊哙对吕后说:“让我领兵去灭了他!”

吕后沉吟片刻又问季布,季布却说:“将樊哙杀了,当年匈奴兵围高皇帝,樊哙救不了。如今我汉家江山刚刚稳定下来,百姓还没忘记曾经的创伤,樊哙又想搞事了,这不是置汉家江山的安危于不顾嘛。再说了,匈奴只是没有开化的禽兽,不管他说什么你都当成屁话就行了,用不着生气的。”

吕后最后听取了季布的意见,有人调戏说明我有魅力,这事我忍了,于是给冒顿回信说:“冒顿老哥啊,我已经老了,头发和牙齿都掉光了,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老哥别听人乱说了,以免玷污了您的名声啊。我也折腾不动了,我让人给您送点礼物过去吧。”

因献马,遂和亲。

冒顿在收到吕雉的回信后,老脸倒是有点挂不住了,于是冒顿只好又回书向吕后认错说,我不懂中国礼仪,让老妹看笑话了,谢谢老妹能够原谅我的孟浪。

冒顿接受了吕雉的礼物后,又给她送了马,然后汉朝和匈奴便和亲了。

不会,会直接碎掉。

婚戒是指结婚时新郎新娘互相赠送的戒指,要戴在无名指上,作为公开宣布结婚盟约的信物。戒指上多镶嵌宝石等饰物,而且是没有缝隙的指环,其寓意是双方的爱情纯洁无瑕,使他人无缝可钻。

订婚礼上以钻戒象征爱情的传统源于16世纪的欧洲。第一枚作为婚姻承诺的钻石订婚戒指大概要追溯到1503年的威尼斯,从此婚戒成为了结婚传统内容。

另一种说法是奥地利大公马克西米利安(Maximilian)赠给新娘勃艮第玛丽(Mary of Burgundy)的戒指据说也是世界上第一枚订婚戒指。西方传统做法是,选定戒指后要在圈内刻字,最早使用拉丁文“上帝所赐予的结合无人能分离”。

对我们来说,漫而忠贞的,是刻上对方的名字以及结婚的日期,让这枚婚戒无论是Cartier还是Tiffany’s &Co,都是独一无二属于你们自己的。根据传统,订婚戒指与结婚戒指佩戴于右手与左手的不同手指上。带有浪漫色彩的解释是无名指的静脉血管vena amoris直达心脏,也就是传统的爱之来源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97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4
下一篇2023-06-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