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女儿的故事2500字作文

我和我女儿的故事2500字作文,第1张

说来奇怪,别人的小伙伴差不多是和自己同龄的小朋友,可我的小伙伴却是比我小两岁的妹妹。

例如暑假吧,在做奥数的时候,我总是比妹妹表现得差。奶奶总是表扬妹妹而不表扬我,总要我向妹妹学习。所以,我总是挨批评。我都依然每天笑嘻嘻的。可是,有一件小事,却让我和我的“小伙伴”争吵了起来。

有一次,我正在做作业。突然,妹妹不知怎么回事,碰了一下我的手。顿时,手向一边一拐,作业本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划痕,破坏了作业本的美观,使整个作业本显得根本就不和谐。我愣愣地看着作业本上的痕迹,半天才回过神来。

就是这时,我冲妹妹生气地大喊到:“你的眼睛瞎了?没看见我在做作业吗。”

妹妹一脸茫然:“什么?”

“你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我怒气未消的说,“我的作业本怎么办?你自己说!”

“对不起嘛,我不是故意的。”妹妹一脸无奈。

“你就是故意的,你想让奶奶多多表扬你吧?所以,你才让我的作业本书写这么难看吧。对不对?!”我又拿语言攻击她。

“不是这样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妹妹急得快要哭出来,“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对不起!”

“没用的!”我大喊道。其实,我早就知道妹妹不是故意的,只是,不知为什么,我就是想找妹妹的茬。

“呜……呜,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嘛!”妹妹的眼泪在那一瞬间决堤,涌了出来。

我竟然无动于衷,却心生一计。妹妹哭了一会儿也不哭了,安静了下来,拿出作业做了起来。哈哈,正好和我的预测一样。我喜出望外,于是也没说什么,也做起了作业。做了一会儿,看见妹妹做得认真了,便故意碰了妹妹手臂。妹妹手臂一歪,和我一样,在作业本上留下了一道清晰的划痕。我原以为妹妹会说什么,结果,妹妹咬了咬嘴唇,把那一页本子撕了。

我原本以为自己要高兴得跳起来,可是,我却皱了皱眉。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是怎么了?我坐下来,沉思着……不知不觉间,我发现,我的怒气早已随那张被撕碎的纸烟消云散。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的脑海里一直浮现着这个问题。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我是被感动了,被妹妹的宽怀的胸膛感动了。但值得庆幸的是,那件事后,我和妹妹依然在一起玩耍,学习。这就是我的小伙伴,我的妹妹。

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不让孩子掉队作文

女儿一起成长

“我白天在学校

教学生,晚上回家还得教你,我累不累呀!你还不知好歹,不认真学习……”我像往常一样一边检查着女儿的数学作业,一边给她上课。

正说着,检查出了一道错题,我不禁有些生气,嗓门也随之提高了:“这道题我给你讲过几遍了?至少也有三遍了吧?你怎么还做错了?”我越说

嗓门越高,但还是耐着性子,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继续检查着女儿的作业。可是女儿把同一类型的题目全做错了,顿时只觉

得一股怒火从心底直冲向脑门,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把身边早已吓得不敢吱声的女儿拖

过来,就是几个巴掌,随着“叭、叭”的清脆的响声,女儿小小的屁股上立时留下了几个红红的手

掌印。女儿脸憋得通红却不敢出声,我看到女儿的样子和屁股上跳起的红红的巴掌印,怒气消了,剩下的只有

懊悔和心疼。

这是女儿上小学以前,在我家经常发生的一幕。去年,开书店的朋友托人给我捎来一本书

,是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还说让我好好读一读。说实话,参加工作二十年来,特别是有了家庭、孩子之后,每天除了工作就

是孩子、家务,很少有时间和心情坐下来读书。女儿也说:“妈,你应该好好读读这书,我觉得你做老师比做妈妈更合适。”女儿的话让我既感

到意外,又在情理之中。这话从女儿的嘴里说出来,可见我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已在女儿的心里留下了阴影;面对自己的学生时,我也不曾这样粗

暴的对待他们,可对女儿我却失去了耐心……于是我开始每天晚上给女儿检查完作业之后,便坐下来读书。师将自己16年来教育女儿的成功经验用故事的形式展现给我们,读后我真是受益匪浅。特别是“打骂孩子可能会解决眼前的一个小问题,却

给孩子的成长留下大隐患,创痕会伴随孩子一生!”一语惊醒梦中人!虽然每次打孩子之前都曾努力的控制自己,虽然每次打后都曾后悔自己下

手太狠,但最终女儿的屁股上还是留下了红红的印记。唉!自己真是枉当了二十年的老师,教会了别人的孩子,却伤害了自己的女儿……

此后的一段时间

,我都陪女儿读书,书桌旁,一边是女儿津津有味地读着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一边是我心悦诚服地向尹建莉等家庭教育专家讨教。这一年多来

,我再没有打骂过女儿,在对女儿的教育上开始讲究策略,而12岁的女

儿也出落的亭亭玉立,成绩也稳定了。

今后我将陪女儿一起走过她的花样年华,同女儿一起健康成长!

  ——之“我教女儿写作文”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这句话是在网络上流传已久名言。我没有看过他们写过的教育心得和教育札记,但偶然买到一本李镇西写的《做最好的家长》,细细读来,不仅是深深的共鸣不已,还有对李镇西老师真诚的景仰和佩服。

 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从家长的角度,兼从老师的角度,告诉我们怎么样培养自己的孩子。他为了让女儿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一起和女儿快乐的成长。他告诉我们:“从人才学的角度讲,越有个性的人,将来越有成就。”他用自己的“童心”,与孩子“一同哭泣一同欢笑”,以积极的态度辅助孩子完成“精神生命”的诞生。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李镇西老师在每一届新生入学第一次家长会上,都会对家长们说:“我们是同事关系。我们也许在社会角色、专业知识、性格特征、气质修养等等方面都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使命——教育,而且我们的教育对象完全一致——那就是你的孩子!”他还告诉我们,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伴随终身的老师。权威不属于年龄和辈分,只属于真理。孩子在学习我们,我们也在学习孩子;我们在教育孩子,孩子也在教育我们;我们在培养孩子,孩子也在培养我们;我们在成就孩子,孩子也在成就我们;我们让孩子成为了好孩子,孩子也让我们成了好父母。我们都在共同完成一门永无止境的功课——学会做人。他还说道:“我给了女儿以生命,女儿则延续着我的青春,然后我们的生命和青春在成长的过程中交织在一起,燃烧。”

 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但书中的激情已经也把我燃烧起来,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其中的“手记十七”分享给大家,也就是李镇西老师写的“我教女儿写作文”。

 从想象到文字

 李镇西老师教女儿写作文,是从培养她的想象力开始的。孩子越小想象力越丰富,作为教育者,应该引导孩子面对眼前的事物展开想象,然后把想象用文字表达出来。

 他女儿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直接写作,先是写“悄悄话”,然后是“日记”,再到“作文”。从身边看到的,听到的,感悟到的写下来。大家一定要注意,是“写”而不是“说”,这也和我们作文连线小城说雨老师倡导的“好文章自己写”如出一辙,都是鼓励孩子从小动笔去写,而且一定是自己去写。

 从想象力开始培养孩子的作文能力,核心是“我手写我口”,就像我们班主任李宗英(荷塘清清)老师曾经在《与日记交“朋友”》里写到:“把日记当成朋友,那就无话不说,有事没事与它谈谈心,有了烦恼向它倾诉,有了高兴事可以向它抒发心中的喜悦,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串记下来。”也正如树叶飘飘老师在原创乐园里提出的口号:“我口说我想,我手写我心,我文表我情”,都属于宝贵的经验之谈。

 让女儿坚持写日记

 李镇西老师在女儿六岁的时候,开始让女儿坚持写日记,先从老师要求的“悄悄话”写起来,先是一句话,然后慢慢过渡到一二百字,后来逐步写到三四百字。

 内容大多是鸡毛蒜皮的“流水帐”,最后往往是“今天过得真愉快”之类的`话。但他高明在于女儿无论怎么写,都给予表扬。因为在他看来,对于刚刚开始写作的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写得怎样好,而是需要坚持去写。

 决不在作文中说假话

 李镇西老师认为,作文首先不是技巧的施展,而是真情实感的自然体现。他对自己的女儿不断强调,作文应该是心灵泉水自然而然的涌动,决不能说假话。

 他还说:“日记的生命在于真实。儿童日记的魅力更在于其质朴、纯真。除了科幻、童话之类的‘想象日记’以外,孩子们的日记应该忠实于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只要写出了童趣、童真、童心,就是好日记。”

 他对女儿日记的要求,只有八个字:“真情实感,随心所欲。”哪怕他女儿日记或作文里流露出一些幼稚的想法,甚至消极的情绪,他也予以理解和尊重。他就是让女儿在写作时有一种心灵的安全感,愿意向他和老师敞开心扉!他还强调所有“真实的消极”都比任何“虚假的积极”珍贵一百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文的确就是做人的体现。

 在博客里,曾经有梦老师在她的《童真不可缺失》里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孩子的‘成人化’呢?”她总结原因的时候也说道:“首先,在当今的社会,在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背景下,我们成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也逐渐商业化了,价值取向的变化改变了我们对事物的判断标准,功利性和目的性更强了。其次,环境也是造成孩子们失去童真的主要因素。再者,应试教育也是孩子们失去童真的罪魁祸首之一。”

 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作为家长和老师都把“真实的文章”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可见怎样去用“真实的笔触”描绘生活,很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思。

 指导女儿把作文写出新意

 在具体的写作上,李镇西老师不断鼓励女儿写有新意的文章,在构思上竭尽可能“与众不同”,主要从“立意新、题材新、语言新”三方面入手。

 立意新,就是在忠于生活和自己心灵的基础上,勇于突破陈旧的思路和思维模式,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题材新,就是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普通但又真实反映生活本质的一些素材。

 语言新,就是摒弃作文中的一些公式化、套路化语言描写,取而代之的是富有生活化、新鲜感和时代气息的语言,用最质朴的一面反映真实的生活。

 他告诉我们,写文章绝对不是惊心动魄的大场面和胡编乱造的离奇故事,只要真正忠实于自己的生活,就不会和别人雷同,就能保证写出独一无二的文章,就能表达独特的生活感受。

 《做最好的家长》绝对是一本值得我们家长阅读的好书。李镇西老师在他的书里,也明确的告诉我们写文章的基本要求应该是:“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我们也将按照李镇西老师的建议,从想象力开始培养孩子的作文能力,教育孩子写作一定要用“真情实感”,让孩子坚持写文章。让我们一起引导孩子,用自己独一无二的眼光打量世界,用自己“天生我才”的思维记录生活吧。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海上风平浪静,晨昏瑰丽的云霓交替出现。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父亲摔倒时,刀子扎在他胸口。人全身都在颤,嘴唇瞬间乌青。 6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他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却没有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看向海平线的眼光那样忧伤。 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尖刀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头上深深刻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在喊着:“妈妈!妈妈!” 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刹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比被任何人知觉。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 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它神迹…… “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 改写海的女儿结局300字

王子在他新婚的第二天,才知道美人鱼已化成泡沫。王子很思念美人鱼,每天晚上,他都望着大海,想着与美人鱼在一起的时光。

一天晚上,他坐在窗边,望着大海,想着与美人鱼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突然,一段优美的歌声传到了他的耳边。他循着优美的歌声,来到了海边的一块礁石,美人鱼的姐姐就在这里。王子发现了美人鱼的姐姐,美人鱼的姐姐惊奇地望着王子,王子也认出了她。

“请问你是美人鱼的姐姐吗?”王子微笑着对她说。

“是的,我是。”美人鱼姐姐痛恨地对他说。“不知道,妹妹是怎么想的。竟然为你死。”

“我很对不起,我怎样才能看到美人鱼?”王子说道。

“这很简单,你为她而死,这样你们才能相见,并且你们能一直在一起。”她望着他。

王子不语,回到了房间。第二天早上,王子真的为美人鱼而死。他们在天堂上嬉笑着,跳舞着。

2 改写海的女儿结局300字

王子在他新婚的第二天,才知道美人鱼已化成泡沫。

王子很思念美人鱼,每天晚上,他都望着大海,想着与美人鱼在一起的时光。一天晚上,他坐在窗边,望着大海,想着与美人鱼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突然,一段优美的歌声传到了他的耳边。

他循着优美的歌声,来到了海边的一块礁石,美人鱼的姐姐就在这里。王子发现了美人鱼的姐姐,美人鱼的姐姐惊奇地望着王子,王子也认出了她。

“请问你是美人鱼的姐姐吗?”王子微笑着对她说。“是的,我是。”

美人鱼姐姐痛恨地对他说。“不知道,妹妹是怎么想的。

竟然为你死。”“我很对不起,我怎样才能看到美人鱼?”王子说道。

“这很简单,你为她而死,这样你们才能相见,并且你们能一直在一起。”她望着他。

王子不语,回到了房间。第二天早上,王子真的为美人鱼而死。

他们在天堂上嬉笑着,跳舞着。

3 仿写《常读常新的海的女儿》作文300字

童话,并不只是给儿童读的。

我在成年之后,还常常读童话。每当烦心的时候,从书架上随手扯出的书,必是童话。

比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我就读过多遍,它也被翻译成“人鱼公主”。比较起来,我更喜欢“人鱼公主”这个名字。

海的女儿,好像太阔大太神圣了些。人鱼呢,就显得神秘而灵动,还有一点点怪异。

大约 8 岁的时候,每一次读到人鱼公主的故事,读完后泪流满面,抽噎得不能自已。觉得那么可爱和美丽的公主,居然变成了大海上的水泡,真是倒霉极了。

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看到了湖面上河面上甚至脸盆里的水泡就有些发呆(那时没有机会见到大海,只有在这些小地方寄托自己的哀思),心中疑惑地想,这一个水泡,是不是善良的人鱼公主变成的呢?看到风把小水泡吹破,更是分外伤感。读的过程中,最焦急的并不是人鱼公主的爱情,而是最疼她的哑。

认定她无法说出话来,是一生未能有好结局的最主要的根源。发奇想,如果有一个高明的医生,拿出一剂神药,给人鱼公主吃下,以对抗女巫的魔法,事情就完全是另外的结局了,而且还想出补救的办法,觉得人鱼公主应该要求上学去,学会写字。

就算她原来住在海底,跟陆地上的国家用的文字不同,以她那样的聪慧,学会普通的表达,也该用不了多长时间吧?比如我自己,不过是个人类的普通的孩子,学了一二年级,就可以看童话了,以人鱼公主的天分,应该很快就能用文字把自己的身世写给王子看,王子看到了,不就真情大白了吗! 大约 18 岁的时候,又一次比较认真地读了人鱼公主。也许是情窦初开,这一次很容易地就读出了爱情。

喔喔,原来,人鱼公主是一篇讲爱情的童话啊。你看你看,她之所以能忍受那么惨烈的痛苦,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

她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在刀尖样的甲板上跳舞,她是宁肯自己死,也不要让自己所爱的人死。这是一种多么无私和高尚的不求回报的爱啊!我心里也在琢磨,那个王子真的可爱吗?除了长得英俊,有一双大眼睛之外,好像看不出有什么太大的本领啊。

游泳的技术也不怎样,在风浪中要不是人鱼公主舍身相救,他是必死无疑了。他也没啥特异功能,对自己的救命恩人一点精神方面的感应也没有,反倒让一个宫殿里的女子,坐享其成。

当然啦,那个女孩子不知道内情,也就不怪她。但王子怎么可以这样的糊涂呢?况且,人鱼公主看他的眼神,一定是含情脉脉,他怎么就一点“放电”的感觉也没有呢?好呆!心里一边替人鱼公主强烈地抱着不平,一边想,哼!倘若我是人鱼公主,一定要在脱掉鱼尾变出双脚之前,设几个小计谋,好好地考验一下王子,看他明不明白我的心。

因为从鱼变成人这件事,是单向隧道,过去了就回不来的。要把自己的一生托付出去,实在举足轻重。

不过,真到了故事中所说的那种情况——由于王子的不知情,没有娶人鱼公主,公主的姊妹们从女巫那儿拿了尖刀,要人鱼公主把尖刀刺进王子的胸膛,让王子的鲜血溅到自己的双脚上,才能重新恢复鱼尾……局面可就难办了。思来想去,只有赞同人鱼公主对待爱情的方法,宁可自己痛楚,也要把幸福留给自己所爱的人…… 到了 28 岁的时候,我已经做了妈妈,这时来读人鱼公主,竟深深地关切起人鱼公主的家人来了。

她的母亲在生了 6 个女儿之后去世了,我猜这个女人临死之前,一定非常放心不下她的女儿,不论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她一定是再三再四地交代给公主的祖母——老皇后,要照料她的孩子,特别是最小的女儿。老皇后心疼隔辈人,不单在饮食起居方面无微不至地看顾孩子们,而且还给她们讲海面上人类的故事。

可以说,老皇后一点也不保守,甚至是学识渊博呢。当人鱼公主满 15 岁的时候,老皇后在她的尾巴上镶了 8 颗牡蛎,这是高贵身份的标志和郑重的成人典礼啊。

当人鱼公主遇到了危难的时候,老皇后的一头白发都掉光了,她不顾年迈体弱,升到海面上,看望自己的孙女……我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位老奶奶的慈悲心肠和对人鱼公主的精神哺育。人鱼的勇气和聪慧,包括无比善良的玲珑之心,都不是从天上掉下的,诸多得益于她的祖母啊! 到了 38 岁的时候,因为我也开始写小说,读人鱼公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探讨起安徒生的写作技巧来了。

我有点纳闷,安徒生在写作之前,有没有一个详尽的提纲呢?我的结论是——大概没有。似乎能看到安徒生的某种随心所欲,信马由缰。

当然了,大的轮廓走向他是有的,这个缠绵悱恻一波三折既有血泪也有波浪的故事,一定是在他的大脑里酝酿许久了。但是,连读上几遍之后,感到结尾处好像有点画蛇添足。

试想当年:安徒生很投入地写啊写,把这么好的一个故事快写完了,突然想起,咦,我这是给孩子们写的一个童话啊,怎么好像和孩子们没多么关系了?不行,我得把放开的思绪拉回来。他这样想着,就把一个担子,压到了孩子们的头上。

他在故事里说:你喜欢人鱼公主吗?猜到小孩子们一定说——喜欢。然后他接着说,人鱼公主变成了水泡,你难过吗?断定大家一定说——难过。

那么好吧,安徒生顺理成章地说,人鱼公主变成的水泡,升到天空中去了,她在空中听到一个低低的声音告诉她, 300 年之后,她就可。

4 一饭难忘、壮丽的青春、海的女儿的阅读答案一饭难忘:1、文中“唯

1竟然 居然的意思 表示很吃惊 荤菜也只是蛋不是肉 吃惊而又失望 可以看出经济的困难2说来惭愧,我这一辈子做过无数次的客,吃过多少山珍海味;在国内、在海外,什么蜗牛、肺鱼、蛇肉、马肉……我都尝过,但是主人的姓名和进餐的地点,我几乎忘得一干二净,只有周总理约我的那一顿朴素的晚餐,却永远遗留在我内心的深处!3我们学过了课文《一夜的工作》,文章具体表现了周恩来总理工作劳苦、生活俭朴的品质而这篇同样是写周总理的文章——《一饭难忘》,给我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1952年的夏天,周恩来总理约见了作者和他的几位同事,亲切地与他们谈话、聊天,并邀请他们与自己共进晚餐总理简朴的品质的他的平易近人是作者记忆非常深刻,至今仍记忆犹新回想《一夜的工作》,两个人的夜宵只是绿茶和一小碟可以轻易数得清颗数的花生米,似乎并没有增加分量,那假设是总理一人呢?肯定吃得更少了;再看《一饭难忘》,周总理与几个人共进四菜一汤的晚餐,可这里面唯一的荤菜,竟然就是在我们现在看来最简单不过的炒鸡蛋在当时那个社会时代里,作者和所有在那的人都感到十分的惊讶;而现在,带给我们的,更是一个不小的震惊我们现在吃饭时总是挑三拣四,不吃这,不吃那;有些同学看到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就不吃,扔掉,有的觉得不好吃或吃不下了,也要扔掉还有很多人到饭店吃完饭后,饭菜还剩下了很多,而自己又不打包,饭店也只好把剩下的倒掉了这样一来,我们浪费了多少粮食啊!想到周总理日理万机,而他吃的饭菜却又如此简单,从不浪费真的觉得非常惭愧一代总理都如此,更何况是我们呢?简朴和勤俭,不仅是一种好的品质,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历来就有像“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样的诗句想想看,的确是这样,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都是由勤俭、简朴或浪费、奢华来决定是兴盛还是衰弱此时,我深深地感触到:我们国家,能够有一位这样简朴的总理,不仅是作者,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为之而感到骄傲40年来,作者回忆的神经都已经麻木了,在记忆中,以前发生的事情也都是模糊不清的,但是,只有周恩来总理约他共进的这顿简朴的晚餐,是胜过任何山珍海味,令他刻骨铭心的我想,使作者刻骨铭心的,不仅是那顿简单的晚餐,更多的,是周总理的简朴的品质!而这种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5999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