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是在东北,东北地区的结婚习俗也是非常有趣和独特的。以下是一些例子:
1 烤全羊:在东北,烤全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结婚仪式。新郎家会在婚礼前一天烤一只整只的羊,表示对新娘家的尊重和慷慨。在婚礼上,新郎会把烤羊带到新娘家,与新娘家人和亲友们分享,象征着新郎家庭和新娘家庭的融合。
2 手绘喜字:在东北,新郎和新娘会在婚礼前一起手绘一对喜字,用来装饰婚房。这对喜字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象征,代表新人的美好祝愿和幸福。
3 抢红包:在东北,新人在婚礼上会准备一些红包,让来宾们进行抢夺。这种习俗是一种娱乐性质的活动,也让来宾们更加热闹和开心。
4 艾草蒸馍:在东北,新娘家人会蒸一些用艾草和面粉制作的馍,用来招待新郎和新娘家人。这种馍被认为具有驱邪和祛病的效果,也象征着新娘家人的慷慨和善良。
5 砸门:在东北,新娘家人会在新娘入门前,把门关紧不让新郎进门。新郎需要通过各种方式破解“关门之谜”,象征着对新娘的真爱和决心。
总之,东北地区的结婚习俗丰富多彩,不仅有传统的习俗,也有现代化的元素。这些习俗不仅让婚礼更加有趣和难忘,也体现了东北人民的独特文化和价值观。6 点灯仪式:在东北,新娘会在婚礼前点一盏红色的大蜡烛,寓意着对新家庭的祈福和美好愿望。在晚宴上,新郎和新娘会在舞台上再次点上蜡烛,象征着新人的纯洁和爱情的永恒。
7 爆竹迎亲:在东北,新郎入门时会放爆竹,以示庆祝和喜庆。这种习俗也被认为是一种驱邪的方法,为新人带来好运和吉祥。
8 裹脚布:在东北,新娘会将一块裹脚布系在新郎腰间,寓意着新娘对新郎的关爱和保护。这种习俗也象征着新娘的勇气和坚强。
9 鞭炮敲门:在东北,新娘入门时,新郎家人会点燃鞭炮,以示欢迎和喜庆。这种习俗也被认为是一种驱邪的方法,为新人带来好运和吉祥。
10 对联挂门:在东北,新娘入门时,新郎家人会在门上挂上一幅对联,寓意着新人的美满和幸福。这种习俗也是一种传统的东北文化,体现了东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总之,东北地区的结婚习俗独特多样,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融合了现代化的元素,让婚礼更加有趣和难忘。这些习俗也体现了东北人民的热情和豪放,以及对家庭和幸福的珍视和追求。11 飞狮舞:在东北,婚礼上会有一种叫做飞狮舞的表演,这是一种传统的舞蹈表演,代表着祥瑞和好运。在婚礼上表演飞狮舞,能够增添喜庆气氛,让来宾们更加开心和愉悦。
12 打麻将:在东北,婚礼上的宴席通常会持续很长时间,而打麻将是一种传统的休闲方式。在婚礼宴席期间,新郎和新娘会和来宾们一起打麻将,增进感情,同时也让宾客们感到更加轻松和愉悦。
13 宴席节目:在东北,婚礼宴席上通常会有一些节目表演,例如小品、相声、歌舞等等。这些表演不仅可以增加婚礼的欢乐气氛,也是一种表达祝福和祝愿的方式。
14 喝酒:在东北,婚礼上喝酒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新郎和新娘会与来宾们一起举杯祝福,增进感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新人的祝福和祝愿。
总之,东北地区的结婚习俗丰富多彩,不仅有传统的习俗,也有现代化的元素。这些习俗不仅让婚礼更加有趣和难忘,也体现了东北人民的独特文化和价值观,让人们感受到东北地区的热情和豪放。
限男女之年定婚姻、执六礼,始于周代。《礼记》、《唐律》、《明律》规定,六礼屡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即使是皇帝,也不免“买卖婚姻”之俗。明神宗朱翊钧大婚,仅织造费就用了九万多两白银;清同治皇帝载淳大婚,共花了两千多万两白银。
明正统七年(1442年),英宗朱祁镇年届十六,该结婚娶媳妇儿了。
或许是,除了天大地大,就是皇上大;或许是,皇上的婚礼场面大,动静大,规矩大,麻烦大……反正,皇上娶媳妇儿叫作“大婚”。
大婚的同时,用金册、金宝(证书和印鉴),册立皇后;册立皇后的同时,选一至四名妃子。
不是每个皇帝都能赶上大婚这种风光体面事儿的。登基前已经成年娶妻的皇帝,当上皇帝后,只举行册立皇后大典,不补办婚礼。
朱祁镇这小子有福气,赶上了大婚。为了这件事,太皇太后张氏、皇太后吴氏,以及朝廷重臣,搜肠刮肚,千挑万选,操碎了心。司礼太监、朱祁镇的“忘年交”王振,也忙得不亦乐乎。无论从私人交情、拍马屁固皇恩方面说,还是从公事公办,甚或乘机大捞油水方面讲,王振都实心实意地主张“大办特办”,并且早早地向全国各地派出了采购团,看样订货。
朱祁镇这盏“灯”,本来就费油,绝不能再弄个“疯丫头”,跟他配对儿!太皇太后张氏掂量来掂量去,综合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毅然打破“皇后出自民间”的祖训,决然拍板:以工部尚书钱允明的长女为皇后,以御史云湘的女儿为妃。礼部和翰林院官员会议以后,完全赞同、坚决拥护太皇太后的英明决策。随后,翰林院负责起草证书及其他有关文件,礼部负责制册造宝,并会同司礼监、内府等部门,备办用品、礼品。钦天监的担子也不轻,负责选择良辰吉日,以便“执六礼”。
“限男女之年,定婚姻,六礼之仪”,始于周代。《礼记·王制》,以“冠、婚、丧、祭、乡、相见”为“六礼”。其中的“冠”,为“成年礼”;没到成年,没举行过“成年礼”,就结婚,那就是“非礼”。《礼记·昏义》、《唐律》和《明律》,规定“婚”的程序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也称“六礼”。
纳采,即送礼、议婚,请媒人去探探口风、虚实。古人认为,大雁“夫唱妇随”,感情专一,值得学习;因此,纳采时拿一只大雁作见面礼。明清时期,见面礼可就丰盛了,互相攀比,再也不能光拿只大雁去蒙事儿了。
问名
问名,就是举行一个仪式,询问对方的姓名、出生日期,看看“命相”是否合适。
到了纳采、问名这一天,礼部官员拟定了礼仪程序和规范,又和一大帮太监、宫女,忙前忙后,布置典礼会场。按“常仪”,陈设仪仗于乾清门外,设女乐于乾清宫丹陛上。乾清宫正殿内,临时设置两张桌子,铺上杏**缎子桌布,一桌上面放“节”,另一桌上面放“问名”诏书。准备送往钱尚书家的礼物,也一水儿展示在光天化日之下。
大婚的礼仪,皇室成员、朝廷命官也难得一见,也许一辈子就遇到这么一次。别看礼部官员咋咋呼呼的,其实,他们也是根据典籍、文件的有关规定,“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学习。其他中央机关来观礼的官员,都觉得新鲜,光顾着看热闹,忘了遵守纪律。鸿胪寺(掌礼宾)的官员好容易逮着个露脸的机会,指手划脚地整顿观礼队伍,维持秩序,惹得好多“卖呆儿”的官员,对他们侧目而视。
钦天监官员神气活现地报告:吉时已到!朱祁镇打扮得人儿似的,在内大臣、侍卫、太监簇拥下,隆重登场,在乐曲声中步入乾清宫正殿,升座。王公大臣伏地叩拜,高呼万岁。宣制官奉诏书,站在东侧丹陛上,高声宣诏,任命正、副二天使,去钱尚书家纳采,问名。乐曲声中,两位天使奉节、奉诏。礼成,朱祁镇退朝。
正使持节,副使捧问名诏书;仪仗队、鼓乐队在前开路,送礼官员跟在二使屁股后头,自乾清宫出发,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地奔向钱府。
“成年礼”
钱尚书在大门口跪接天使,奉旨,接受礼品,谢恩。就事儿举行问名仪式,钱尚书把写着女儿姓名、简历、生辰八字儿等项内容的“表”,呈交天使。礼毕,钱家盛宴招待天使。仪仗队、鼓乐队员,就只能吃“盒饭”了。
酒足饭饱,天使率队回紫禁城。进午门,在太和门外打住,将“节”和“表”,交给司礼监太监,就算圆满完成了任务。司礼监太监持节、表,到乾清宫复“皇命”。朱祁镇向王公大臣“诏告”纳采、问名情况。
皇室择日为朱祁镇举行隆重的“上中礼”,即《周礼王制》所说的“冠”礼。
这个仪式类似目前世界上某些地区或民族仍在实行的“成年礼”,以此宣布某男某女业已成年,并象征性地为他(她)穿戴上成年人的衣帽。从此,他(她)便有了社交和谈婚论嫁的自由。
居住在中国云南省丽江地区的摩梭人比较坦率,干脆把这种仪式称作“穿裤子礼”或“穿裙子礼”,分别由舅舅或母亲,为年满十三岁的男孩、女孩操办。当太阳光照进屋子里的时候,男女孩脚踏粮食口袋和大块的猪肉,男孩手持长矛和银元,女孩拿着首饰、衣料,主持人为他(她)脱掉童装,穿上成年人的衣裤或裙子。已经“成年”的男、女,一一向客人敬酒,并接受客人赠送的贺礼。
朱祁镇在“上中礼”上,带上了一种名为“通天冠”的帽子。这样一来,他就可以装“人”了。太皇太后、皇太后等皇室长辈,临场观礼;王公大臣三跪九叩,表示热烈祝贺。礼成,朱祁镇去祭祖,再到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寝宫,跪谢养育之恩。
作为一个成年人,不管朱祁镇“戴帽子”之前都干过什么,“戴帽子”之后,也得上一堂重要的生理知识课。据说,自古以来,各朝各代的皇太子或小皇帝,进入青春期后,皇室都要派专人(也称师傅)教以人伦;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胜任“上以事宗庙,下以续后世”的重担。这种性启蒙教育,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既传授理论知识,又通过“春宫图”和模型,展示操作方法。
据《万历野获编》记述,明代紫禁城中供奉的欢喜佛,就是对皇太子或小皇帝进行性启蒙教育的教具之一。欢喜佛为男女合一佛像,成互相搂抱状。佛身上设有机关,控制男女性器;按动机关,佛就作交合之状。初入佛殿,必须举行一个仪式,老师带着学生烧香,上供,叩拜。然后,老师讲解,演示。得到老师允许,学生才可以触摸佛身,甚至操作、演练。“上课”时,师生都必须“端庄”,“严肃”;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以“儿戏”对待,那是绝对不行的。
前述,故宫西北部雨花阁供奉的五尊欢喜佛,是不是《万历野获编》所说的“教具”,不得而知。
清代皇家的性启蒙教育,据说比明代更规范,更系统。结婚前,小皇帝上过“理论知识课”之后,有关方面选出八名俏丽而年龄稍长的宫女,作小皇帝的“司门”、“司帐”、“司寝”等,掌管小皇帝的“床笫事务”,为他充当夫妻生活的参谋、顾问,陪他“实习”,积累实践经验。
朱祁镇行过“上中礼”之后,按钦天监选下的吉日、吉时,行纳吉、纳征礼。
纳吉,说白了,就是算一卦,即古人为结亲的事儿占卜吉凶;如果是“吉兆”,生辰八字儿又合适,就请媒人携带礼品去订婚。
纳征,就是送订婚礼品。古人云:“男女无媒不交,无币不见。”因此,纳征又叫作“纳币”。币,是古人用作订婚礼物的玉或帛类丝织品。
行纳吉、纳征礼,宫中仍要举行相应的仪式,派天使持节,带着礼物和有关文件,前往钱尚书家。这一次,钱家老小,凡是能动弹的,倾巢而出,在大门外跪接天使。他们当然有理由兴师动众,兴高采烈。皇帝女婿“没挑儿”,想得非常周到。礼品中,现金和实物,两全齐备;不仅有钱**的,而且有钱尚书及其全家人的,连家丁、奴仆,也人人有份儿,的的确确是“甘霖普降”,“皇恩浩荡”。况且,经过纳吉和纳征,这门“皇亲”就算攀定了,即使入洞房前,皇帝女婿有个三长两短,“皇后”的名份和皇亲国戚的荣耀,也都到手了。按照传统习俗,一旦订了婚,钱大**就是朱家的人了。清末,内务府大臣庆善的女儿阿元,与慈禧太后娘家大侄儿订了婚,万事俱备,只等举行婚礼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太后的大侄儿死了。然而,阿元已经是叶赫那拉家的人了,终生不得再谈婚论嫁。刚满十八岁的黄花闺女,就被人称作“元大奶奶”。到她满二十岁的时候,才“名副其实”,看上去,整个一个四十多岁的半大老婆子。
在民间,未婚夫死了,婚期一到,婚礼照样举行。新娘子与未婚小姑子,或与一只大公鸡拜天地;之后,要么独守空房,要么与一个木制假人共寝。
真正的大戏,在亲迎那天上演
告期,就是把结婚的日期,通知对方。至此,大婚的序曲唱完。真正的大戏,在亲迎那天上演。
亲迎,那是对平民百姓的要求。皇上可不能屈尊到老丈母娘家去接新媳妇儿。他选派“儿女双全”的代表去,能从他们身上“借点儿仙气儿”。亲迎这天,朱祁镇起了个大早。他根本就没睡着,翻来覆去地琢磨:钱大**到底儿长的啥模样。要不是每一步程序,都得按照钦天监认定的“吉时”进行,他早就想起床了。朱祁镇穿上礼服,在脸上胡乱抹了点化妆品,美滋滋地去祭祖、拜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然后,在乐曲声中御太和殿。迎亲和册立皇后用的节、证书、金印,等等,放在大殿内临时设置的桌子上。朱祁镇走过去,装模作样地查看一遍,才升座。
皇宫中到处张灯结彩。各主要宫殿,都备足了鞭炮、红色烫金双喜字儿大蜡烛。御路上都铺了红毡子。
中和韶乐设在太和殿前,丹陛大乐设在太和门内。法驾卤簿陈设在太和殿丹陛及庭院内。皇后仪仗陈设在午门之外,其中有一顶皇后礼舆,外面的杏**缎子帷幔上,用金线绣着大凤凰。“女乐”分设在乾清宫后面和交泰殿前面。王公大臣喜气洋洋地站在太和殿丹陛上和太和殿庭院中。静鞭三响,在鼓乐声中,王公大臣向皇上行“三跪九叩”礼,“万岁”之声,地动山摇。礼毕,乐止,礼部尚书奉金册、金宝,宣读册文、宝文;然后,把节、册、宝授予迎亲使者。王公大臣再拜。朱祁镇在乐曲声中,起驾回乾清宫,静候佳妇。
迎亲使者把金册、金宝放到“龙亭”里。仪仗队、鼓乐队在前,迎亲使者居中,后面跟着迎亲官员、太监、侍卫,出午门,会同皇后仪仗,抬上大批的礼品,直奔钱府。一行人马,花花绿绿,绵延数里,绝对是难得一见的“靓丽的风景线”。沿途观者如潮,尾随始终者,大有人在。
钱府自纳采,小动;自纳吉,大动;告期以来,全府总动员,上上下下,谁都不能闲着,整修宅院,大搞环境卫生;虽然不能“僭越”,搞得像皇宫一般辉煌,但是,也得光彩夺目,尽量让人看着有“门当户对”的感慨。单是阖府上下、全家老小,置办里外三新的行头,就忙得够呛,何况,还得张灯结彩,张罗喜筵,广泛散发“喜帖”呢!
为新娘子化妆,最伤脑筋。弄这么大动静,差不多天下尽人皆知,生米基本成了熟饭,“退货”是不大可能了。可是,万一皇上女婿一掀盖头,不满意,不开心,这门儿亲戚走得不近乎,皇恩就不会浩荡了。于是乎,沐啊浴呀,恨不得把钱大**搓掉一层皮!沐浴之后,反复地用以绿豆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护肤剂、西域香水,揉面擦身;再用蜂蜜、玫瑰花瓣等原料制成的洗面奶涂面,用朝廷大臣都难得一见的高级纸膜,轻轻地擦拭;又用羊脂、白色素馨香等原料制成的护肤霜,反复涂抹。最后一道工序是,在脸上扑香粉,画眼线,涂眼影,描青眉,抹红唇;再在两个脸蛋子上,鼓捣出两块“颊红”来。
至于发式,当然要按“文件”中规定的几种样子,选择处理。那是有“级别”的,整得像妃子、贵妃,那就糟了。不管是浪漫的“飞天髻”,还是新颖的“朝天髻”,既要考虑带凤冠的方便,又要适合钱大**的脸型。两绺鬓发,无论如何也要“自然下垂”,有如飘逸的蝉翼,让皇帝女婿一见,就两眼发光。
说时快,那时慢。经反复推敲,反复试验,反复论证,反复彩排,直到迎亲的头一天晚上,才最后“定盘子”。可倒好,这么一捯饬,看上去,钱大**像个瓷人儿似的,一点儿活泛气儿都没有了。不过,她爹妈都说好:美丽,最要紧的,是“端庄”。
此刻,钱大**全副武装,端坐在绣楼上,耳闻迎亲的鼓乐声越来越近,心里的那面“鼓”,点儿也越敲越急。时刻未到,终不知这副尊容,能否得到“客户”的青睐!
后来的经历证明,钱大**的担心,还是有道理的。她这次“出门儿”,享福不多,遭罪不少。
钱尚书率全家老少,在大门口跪接迎亲队伍。迎亲使者高声宣诏。鼓乐声中,锦衣卫轿夫把皇后礼舆、龙亭,抬入前院,再由太监抬到后院的“绣楼”前,按钦天监官员指定的“吉利方位”停放。钱**着皇后礼服,戴凤冠霞帔,闪亮出场,跪受金册、金宝,回“楼”等待吉时。
吉时一到,新娘子升舆启驾。大队人马经前门,沿御路,过大明门,入天安门、端门,到午门,城楼上钟鼓齐鸣。队伍从午门正中门洞进入紫禁城,经太和门,到乾清门。皇后仪仗入乾清门,太监、宫女列队夹道,拍巴掌“热烈欢迎”。在丹陛下,迎亲使者还节复命。鼓乐声中,礼部官员奉皇后金册、金宝,交有关人等陈列于乾清宫后面的交泰殿。新娘子坐的礼舆,由诰命夫人、女官、宫女,或引,或抬,或扶,或随,送到坤宁宫去拜天地,行大礼。
合卺宴开。卺即“瓢”。古时,把一只葫芦剖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执其一,喝交杯酒,取“合二而一”之意。看来,古人早就意识到“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然而,俗话又说:按下葫芦起来瓢。这东西似乎不大吉利,后来人们多用杯子喝交杯酒。明末,帝后有了特制的“青玉合卺杯”——两只连体圆筒杯,高约75厘米,外侧有凸雕、镂空的龙、凤,以及两首“打油诗”。这只专用合卺杯,现存故宫博物院。那是国家二级文物,人家肯定不会出租、外借。再者说,谁都用,容易传染非典、爱滋、霍乱、伤寒什么的。如今人们结婚不惜血本,讲究排场;不妨少花点儿钱,仿造一个,酷它一把。钱大**和朱祁镇在坤宁宫里相对而坐。新娘斟酒一杯,递给新郎;新郎抿一口,交给新娘,新娘一饮而尽。新郎斟一杯酒,交给新娘;新娘抿一口,还给新郎,新郎一口喝干。交杯酒喝完了,作为皇后,钱**在坤宁宫定居下来。
大婚礼成,余波未尽
朱祁镇偕皇后钱氏,去祭拜列祖列宗;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寝宫,行谒见礼;朱祁镇御乾清宫,“诏告”大婚礼成,皇后率妃子等,叩拜丈夫。太皇太后、皇太后在各自寝宫,向新婚夫妇赠礼,设宴祝贺。朱祁镇御太和殿,接受王公大臣祝贺。皇上设宴款待皇后家人,赐礼物。
结婚“限男女之年”,皇帝也不能胡来。万历五年,皇太后李氏为神宗朱翊钧定下了皇后人选。钦天监反复论证后认定,只有十二月“宜嫁娶”。大学士张居正直嘬牙花子:过了年儿,皇上才十六岁,腊月娶媳妇,岂不是“早婚”,“非礼”可是,到来年腊月再办喜事儿,朱翊钧肯定会“火上房”,“猴急”;怎么办
好在皇太后李氏对张居正印象不错,他的话她还听得进去。张居正求见太后,对她说:“英宗,武宗,世宗,都是十六岁大婚,咱不能坏了祖宗的规矩。要是等到明年腊月,也确实晚了点儿。我看明年三四月比较合适。虽说钦天监认为不大好,可那是一般老百姓的见识。皇上是什么人天之骄子,一福压百祸,哪位神佛都得卖这个面子,保佑他。”
皇太后李氏思考再三,决定来个“中庸”,来年二月办事儿。
明神宗朱翊钧结婚,光织造费一项,就花掉九万多两白银。他给几个儿子办喜事儿时,为了采购珠宝,花了两千四百多万两银子。
明太祖朱元璋为后世子孙立下一个规矩:“皇后出自民间。”在执行规定过程中,“亲民”变成了“扰民”。各地官吏奉旨,大肆征选十三至十六岁未婚少女,送往京城,当地立马鸡飞狗跳,乱成一锅粥。不乐意应选的,哭;想乘机跳龙门的,笑;舍不得离开父母和情郎哥的,投河上吊。
万历年间,民间传说“皇上又要选美了”。一时间,嫁闺女,聘女婿,忙得昏天黑地。浙江省青田县一位老兄,正在旅途之中,为了争取时间,也赶紧给女儿找了一个婆家。匆忙之中,手头上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只好用一条腰带,权当“信物”。那时候,人们没有手机这种东西,难以互通讯息。他老婆在家里,不知道当家的是死是活,啥时候能回来,情急之下,自作主张,把闺女许给了一个有钱的人家。当家的回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吵得一塌糊涂。那个大款听到这个消息,来个“近水楼台先得月”,捷足先登,迎娶新娘子。这个闺女挺倔,仅遵父命,不从母意,在花轿中割喉自尽。
天启元年(1621年),熹宗朱由校准备大婚,广选天下美女。消息传来,江苏浙江一带,许多当父母的,担心女儿一旦入选,势如永诀,就抓紧时间谈婚论嫁。单身汉无论老少俊丑,身价陡增,甚至出现“拉郎配”现象——不问青红皂白,从街上拉过一个男人,到家里就强迫他与自家闺女拜堂成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香港凤凰影业出品的彩色影片《抢新郎》,形象而生动地描述了类似的情景。
数千名美女云集京城,真是个花团锦簇,风情万种,美不胜收。她们千里迢迢而来,许多人没有看到紫禁城到底儿是个啥样子,在初选中就被淘汰出局。剩下的,每百人一批,按照年龄大小排队,顺序入宫,参加“精选”。肩负着重任的太监,远看看,近瞧瞧,把那些稍高、稍矮、稍胖、稍瘦的,都扒拉出来,送回原籍。留下来的,再按年龄大小编组,进入“一审”。
太监以极为挑剔的目光,审视着每一位姑娘,观察她们的容貌,辨听她们的嗓音,发、耳、额、眉、目、鼻、口、颔、肩、背、腿、脚、音,只要有一处看着不顺眼,听着不顺耳,当场“退货”。
“二审”时,太监拿着尺子,量姑娘的手、臂、腰、腿、脚,再令姑娘“活动活动”。凡是一处尺寸不符合要求、各部分“零件”不搭配,以及风度、仪态不佳者,一律打发回老家。
“三审”由女官和年老宫女把关。姑娘单独进入一间秘室,脱得一丝不挂,女官和宫女摸其乳,探其秘,闻其味,察其肤……合格者在宫中接受一个月左右的培训。在她们熟悉宫中规矩,学习礼仪规范的过程中,负责培训的女官,考察她们的智力、性格作风之优劣;当然,睡觉时咬牙放屁吧嗒嘴的,说梦话撒癔症的,绝对不能容留,将来惊了驾,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千淘万滤之后,所得“精英”不过数十名。
《光绪帝大婚图》局部“终审”一般由皇太后负责,有时皇上亲自出马。他们按摆在面前的桌子上的名单,逐一将精英传进。姑娘立而不跪,回答一些有关姓名、家庭状况、学问方面的问题。“考官”们审形辨音,从中筛选出一后一妃或数妃。其余的,赐给亲王、郡王、皇子、皇孙,或留在宫中当“女官”、宫女。明代内廷有“六个局”,由女官掌管,每局下设“四个司”,女官在百人以上;她们都是皇上后妃的“后备军”。
明嘉靖年间,为世宗朱厚熜选皇后时,礼部负责初选,张太后负责终审。她听钦天监观天象的官员说,河北大名府“有佳气”,进入决赛的姑娘,大多数来自大名府。张太后端坐在一个青纱帘后面。姑娘们三人一组,“一正二副”,依次被传入。张太后相中的姑娘,就赐一只赤金镶玉的手镯,由宫女当场给她带上,这个姑娘就被牢牢地“铐上了”。落选的姑娘,张太后让宫女把几枚银币,塞到她的衣袖里。
清代,坤宁宫不再是皇后寝宫,只在东暖阁入“洞房”。大婚礼仪与明代大同小异。《清史稿》说,同治皇帝载淳大婚,“纳采、大征、发册、奉迎,悉遵成式。”有的史料说,光绪皇帝载湉大婚的程序为:纳采礼,大征礼,册立礼,奉迎礼,合卺礼,庆贺礼,赐宴。
上述记载,有的把“六礼”简化了,有的则细化了。说法不一,做法相同。
如果有算命的跟你说青春期有望红烛之喜的话。他的意思应该就是你在青春期的时候,就是你很年轻的时候可能就会结婚了。青春期的话。一般也就是18岁左右这个年纪应该算是比较青春一点的年纪。红烛之囍的话。就是结婚的意思。已婚的晚上会在新房里面点上红烛。寓意长长久久,和和美美的意思。如果算命的这么跟你说。那么就祝福希望你早日过上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早日体会你的红烛之喜。
一位中学校长这样说:由于我国封建意识根深蒂固,新中国成立以来又长期受到“左”的思想禁锢,再加上对青少年进行性知识教育有其特殊的规律,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所以,在教育界,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人多,敢于打破禁区去探索的人少。
我国有关方面的人士曾经去考察国外的性教育。北京团市委一位从瑞典考察回来的同志,向记者讲述了瑞典的性教育。他们观摩了瑞典小学生的一堂课。这个班的学生年龄在9至12岁之间,属于尚未进入青春期的少年。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符号,一个符号是上边一个十字,下边一个圆圈;另一个符号是下边一个圆圈,上边一个箭头。画完了老师问学生:这两个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啊?学生回答:前面那个代表女性,后边那个代表男性。老师说,回答对了。世界上的人有男人、有女人,我们这个班里有男生、有女生。现在请大家回答:作为一个男生,你眼中的女生应该具备哪些优点;同样,作为一个女生,你眼中的男生应该具备哪些优点呢?学生们开始抢着回答,每答一个,老师就把他或她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女生的答案写在男性符号旁边,男生的答案写在女性符号旁边。女生希望男生勇敢、强壮、有责任心、有幽默感等等;男生希望女生温柔、美丽、聪明、爱清洁等等。这个问题回答完了,关于男女性别的特征和差异,也就都写在黑板上了。老师又提出一个问题:一个女孩子如果交了一个男朋友,你会不会把这事情告诉给你的父母,会不会把他介绍给你的父母呢?同样,一个男孩子交了一个女朋友,你会不会把她介绍给你的父母和其他朋友呢?在学生们做了这样和那样的回答之后,老师进行引导,她说,当你们与异性朋友正常交往的时候,应该把这事告诉你们的父母,而不应当向父母保密……
给中国考察者的印象是:瑞典的性教育已经从性生理教育向性别角色等性心理教育过渡了。
中国考察者看到,在瑞典,没有“早恋”的概念,学校也不反对异性学生之间的交往,认为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令中国人感到惊讶的是,在中学生的性教育课上,已经用动画片轻松幽默地讲授男女关系了。这在我国的大学课堂上也是不可能的。
瑞典的性教育后面,还有一系列的措施。在这个国度里,有为青少年设的咨询中心,青年人可以随意拿去所需的避孕工具,没有人看管,也没有人过问。他们对青年人这样说:你有权解决你的性需求,但你不要生出一个你不想要的孩子来。这种宽容也是不得已的,当青少年的性意识已经觉醒,你想压抑是不行的,不如宽容一些,把最后的防线设在“尽量不要造成后果”上。宽容的实质是保护。在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的同时,瑞典还为那些不小心怀孕的少女开设了“绿色通道”。怀孕少女可以在“通道”内接受体检、中止妊娠、治疗和心理指导。整个过程都是为当事人保密的。但宽容不等于纵容,公开发行销售的色情刊物,绝不允许出售给未成年人。那类刊物被要求摆放在较高的、未成年人不易看到和拿到的地方,如果有未成年人要求购买色情刊物,销售商必须予以拒绝,否则,一旦发现,销售商将受到重罚。
据了解,瑞典是在青少年中间较早开展性教育的国家。当初在是否开展性教育的问题上,曾经有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反对方认为:青少年的性意识是一头沉睡的狮子,一旦唤醒它后果不堪设想;主张开展性教育的一方则认为: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你只能采取相应的对策。争论的结果是不言自明的。开始的时候,这个国家仅仅把教育的对象放在少女身上。但他们很快发现,仅教育少女是不够的,还有少男的问题呢!于是他们又加强了对少男的教育引导:如何尊重对方,如何在正常的交往中不给对方制造麻烦等等。对青少年进行积极的性教育和性引导,加上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减少了少女怀孕的现象,也减少了青少年的性犯罪。 ■北京25中学的做法
有些学校在开展青少年性教育方面,已经走在前面了,比如北京25中。
在90年代以前,25中是个出了名“乱”校,学生当中打架斗殴的、吸烟的、跟校外不三不四的人来往的、男女同学在一起勾肩搭背的……各种不良风气都有,青少年犯罪率位居东城区第一。90年代初,学校整顿校风,同时把青春期性教育纳入德育内容。他们针对初、高中学生的生理发育不同特征,有计划地开展性教育。初一年级开设以讲授生理结构、生理卫生知识为主的“少男课堂”、“少女课堂”。学生在这个课堂上可以了解人体发育的规律,了解自身性器官的发展和将要发生的变化。初二开展“男孩子日”、“女孩子日”活动。“男孩子日”的主题是“做成功男子汉”,“女孩子日”的主题是“做现代新女性”,男孩子请来自己的父亲,女孩子请来自己的母亲,专家、学者、学生和学生家长一起,座谈、讲解、咨询,把性教育和心理品格、社会责任教育结合在一起,使男孩子、女孩子了解社会对男女不同性别角色的期望,从而悦纳自己的性别,加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高中生生理发育基本完成,性机能发育趋于成熟,性冲动较强烈。针对这些特点,学校开设了“婚恋课堂”,请专家从社会学的角度,讲解什么是友谊和爱情,什么是婚姻和家庭,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树立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通过如此一系列的教育,25中的校风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近十年来,这个学校的犯罪率一直是零。
嫁娶择日之玉历碎金赋
嫁娶之法说知祥,先将女命定利期,次用男命配选日,
女命为主要吉利,月利期兮帝后备,不将季兮三合宜,
五合六合益后用,细查年月与日时,周堂值夫并值妇,
此日切莫会佳期,嫁娶神煞许多忌,二德三奇在解移,
横天朱雀四离绝,受死往亡归忌避,月厌无翁日可用,
厌对无姑反利期,自缢无绞日全吉,伏断空亡妙玉皇,
亥不行嫁箭刃悲,朱雀坤宫天德解,天狗白虎并朱雀,
只有贵人登天时,真夫星兮并天嗣,日辰切莫冲干支,
男阳气兮女阴胎,若是冲支定殃儿,进房大忌埋儿时,
流霞无刃本不忌,红艳推来是论时,夫星嗣星死墓绝,
三字无全用最宜,父减子胎虎吞胎,二德三奇太阳宜,
冲胎胎元日非正,选择课中勿忌依,杀夫杀妇将何救,
天帝天后勿为迟,帝救夫来后救妇,又宜贵人会三奇,
时师会得此秘诀,杀夫杀妇俱无忌,绝房杀月真殃子,
食神有气反多儿,女命喜禄带同支,夫荣子贵定兴通,
三德三奇和贵人,诸杀逄之能解移,玉历秘诀开宝书,
神杀纷纷避难尽,善择制化是真机。
择日之嫁娶论用
嫁娶论用,选择嫁娶之课论法纷纷,总之先取乾坤二造,以禄贵拱亲男女提卦。补救推寻,夫星秉令,通根日辰配合。择日之法全看四柱,夫星天嗣生旺得令并成何格局,才夫子格,才夫格,夫子格,罗纹格,以及其余会成诸吉课,则为妙也!再取不将三合五合六合天喜天医天德月德岁德天恩天瑞天后天帝天赦吉期等诸吉星。忌四离四绝周堂值夫并值妇,即每月初一日初七日初九日十五日十七日廿三日廿五日,又忌亥丑四穷月穷月破及其月破月厌归忌厌对往亡红沙受死披麻孤辰寡宿伏断等诸凶神。然而古代吕氏论嫁娶之课按其阴阳之术数辨驳,尽其祥为妙焉!
择日之论朱雀入宫
朱雀入宫君莫移,雀坤嫁娶也非宜,乾宫安床兑修井,
疾病是非勿猜疑,艮退庵堂巽伐木,修门又忌雀离坤,
坎修水沟震修厨,一宫都是一不利,其法以排山掌,
将甲子入宫顺算,如乙丑在巽宫忌伐木,余皆同推也!
嫁娶择日之新人坐立吉方
甲木女:坐巽方长寿,艮乙子孙,甲进田庄。
乙木女:坐丙方子孙,甲方长寿,艮方皆老。
丙火女:坐艮方子孙,巽方长寿,丙方皆老。
丁火女:坐乙方长寿,巽方子孙,丙益翁牯。
戊土女:坐巽方长寿,艮方进田,丙方子孙。
已土女:坐辛方子孙,丙巽富贵,丁益翁牯。
庚金女:坐坤方子孙,庚壬长寿,巽方皆老。
辛金女:坐庚辛长寿,癸坤子孙,巽方皆老。
壬水女:坐乾方子孙,坤方富贵,癸益翁牯。
癸水女:坐甲方子孙,癸方长寿,乙方皆老。
“六礼”之一的请期,旧指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女家,求其同意。现在婚期多由男女双方家庭共同商定。在婚期的择定方面,俗间多有禁忌。;
俗话说,“典当勿催赎,女子勿催嫁”。婚期一般是由男方先提出个意见,很少是由女方主动要求的。婚姻大事,嫁娶的日子是最关键的,一定要择吉避凶。据《中华全国风俗志》载,旧时,南京一带“男家欲迎娶,先将男女八字送星家诹吉,必使无冲犯,无刑克之良辰,以全红柬上记新人沐浴宜何时,水倾何方,新人上轿何时,合卺何时,避忌何人,谓之送日子。”白族也有此俗。据《白族社会历史调查》载,白族“结婚要择吉日,举行婚礼时,看其是否有‘白虎压房’或‘白虎压床’;若白虎压房、压床,便不能结婚,只有另择吉日。”;g[x[
让星相家推算黄道吉日,拟定婚期,是 相信星相家的术算,相信星相家推算出的吉日才是真正无疑的吉日。这是俗信对于迷信活动的支持和维护。星相家为了区别于普通人故弄玄虚而讲说的那一套理论,已经不是俗信,而是迎合俗信而又超越俗信的“高谈阔论”了。它必得使民众不能自行掌握而始能保持自我存在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只谈民间俗信中关于婚期吉凶的见解及其禁忌。
结婚大礼,安排在哪一年份内,民间是有讲究。一般是放在无甚特殊情形的正常年份内办喜事。汉族许多地区忌无春之年嫁娶。
无春之年,即当年无立春日,有些地方称之为“寡年”。“寡年”的“寡”字是结婚时日的大忌,会令人想到“寡妇”“寡居”“鳏寡孤独”等词语,显然是大不吉利的。
有些地方还认为“寡年结婚不养崽”,有就是没有后代,这层意思,或许是由“春”字的缺乏而来的。春字有男女欢爱的意思。象春情、春意、春心、怀春等与春字有关的词语也都有这个意思。因为,古代嫁娶是在春时举行的。《白虎通义·嫁女篇》云:“嫁婚必以春何?春者,天地交通,万物始生,阴阳交接之时也。”如果当年是无立春日的,民间也就会以为是无春的,因而男女不得交接,或者交接会造成“不养崽”的后果,所以嫁娶便忌讳安排在这一年内,而要提前一年或者推后一年了。
在一年内,如果有两个立春日,各地的情形又有不同。
一些地区认为这年结婚好,取“双春双喜”的意思因而出现婚嫁高潮。另一些地区认为这年结婚不好,取“双春喜冲喜”的意思。凡事过多则为*,春*或伤风化,不可取。再者,民间普通人总喜好平稳,不爱冒风险。在有两个春日这样不同凡响的年内,最好息事宁人。因此,也有故意躲开这年嫁娶的。
和一年内两个“春”的意思相似,中南一带汉族地区,还有同年内一家禁忌举办两次婚事的习俗。湘潭一带一年内,同屋不能有进有出。一家乃至同住一屋的几家,不能在这一年中又嫁闺女又娶媳妇,否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这也是出于“喜冲喜”的顾忌。
据《白族社会历史调查》,白族嫁娶年的地支忌与男女生年的地支相同,相同则不能结婚。这若在于属相方面便是属什么的不能在什么年内结婚,大约也是怕伤害着了他们的“本命”。再推算一步,按地支排列的顺序,十二年是一轮。十二岁不可能嫁婚,那么,也就是忌讳男女双方在二十四、三十六、四十八……等等年龄时结婚了。
在嫁娶忌年方面,除了“喜冲喜”的忌讳,还有“凶冲喜”的忌讳。据《德宏傣族社会历史调查》,德宏傣族“在直系亲属长辈去世一年中是服孝期间,禁忌举办喜事。认为在此时期举办婚礼,对死者极不尊敬。更主要的是,认为在服孝期内结婚是不吉利,将来子女稀少,不易长大成人,家运不顺。”汉族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此风俗。
不过,有些地区,还有有意在丧服中嫁娶的。据民国《弋阳县志》载,“俗有乘凶纳妇,名曰参孝,非礼也。然其因有二:一由家贫省费,吉凶同举;一因姑舅双亡,中馈乏人,遂冒丧而易吉。”这种冒丧易吉而嫁娶的习俗,据说宋代就有。虽不合礼教,然行之有因,更主要的恐怕还在于以喜压凶的求吉心理使然。这也可以看出,嫁娶忌年归根结底还是民间避凶求吉的心意体现。
年份定下来后,还有月忌。在一定的月份中宜嫁娶,在另一些月份中便禁忌嫁娶。据《中国制度史》云:“古以九月至正月为婚期;仲春而尤不克昏。”相传周代男女成婚多在仲春之月。《周礼·地官·媒氏》云:“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后世民间又有将婚嫁之宜娶月份与属相联系在一起的信仰习俗。山西定襄县一带,人们认为鸡兔两属相宜正月、七月嫁娶;蛇猪两属相宜三月、九月嫁娶;马鼠两属相宜六月、腊月嫁娶;牛羊两属相宜五月、十一月嫁娶;狗龙两属相宜四月、十月嫁娶;虎猴两属相宜二月、八月嫁娶。旧时汉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还认为腊月(有的说是腊月二十三日以后)乃至新年前后是神祗上天的时间,民间百无禁忌,这时嫁娶最合时宜,每天都是吉日。其实,如果从社会生产方面看,腊月至新年前后正是农闲时期,这对于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中国社会来说,形成如此的风俗习尚是非常自然合理的。相反,在农忙季节的五月、七月、九月,汉族、佤族以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则禁忌嫁娶,说是“恶月”。这期间鬼多,不宜嫁娶。如嫁娶,则不吉利。实际上五月、七月、九月里天气炎热,食物易腐,人们劳累,牲畜易病,这期间尽量避免举行嫁娶婚礼也是有道理的。傣族在傣历九月十五日以后的三个月内禁忌结婚,也时出于同样的原因。这三个月傣族叫做“进洼”时期。在进洼到出洼这三个月内老年人每隔七天要拜佛一次。这期间正值雨季,生产较忙,筹办不易。这期间结婚,群众会说新人象牛马一样,象狗一样,不知季节,死后会变成狗的。现在虽然这种禁忌有了一些变化,个别男女青年由于爱情深厚或因婚前有孕等情况也有不顾传统习惯的限制而结婚的,但结婚后,仍须用酒肉祭寨,请全寨人吃一顿饭。否则,大家会认为触犯了寨鬼,将来寨子内发生疾病和其他灾害时,就要由结婚者负责。台湾民间有嫁娶忌四月至九月的习俗。当地的俚谚云:“四月死日,五月差误,六月娶半年某(妻),七月娶鬼某,八月娶土地婆;九月狗头重,死某亦死夫。”其中的道理,“四月死日”是因“四”与“死”同音,因而嫁娶吉日不能放在四月里,以免引起不祥的联想,成为不吉的兆头。“五月差误”是因“五”与“误”同因音,五月为恶月,这月嫁娶恐有“差误”。当地民间还有“五月娶五毒某”的说法,也是基于五月五日端午节,俗称“五毒节”的缘故。“六月娶半年某”,是因六月等于半年,俗畏“半年夫妻”之兆,担心早丧偶或离婚,造成一方或双方的不幸。“七月娶鬼某”,是因为七月俗称“鬼月”。这月阴间的一些孤魂野鬼会一齐涌到阳间来讨吃。在崇信鬼神的时代,人们害怕触犯鬼魅,便忌讳在此月内嫁娶。“八月娶土地婆”,是因当地八月十五是祭土地公的日子,八月里嫁娶,恐娶着了土地婆。据说土地公惧内,怕老婆。因而在八月里嫁娶,恐怕将来也要怕老婆的。“九月狗头重,死某亦死夫”,“九”与“狗”谐音,“狗”是常常用来骂人的咒语。民间有不正当关系的男女为“狗男女”,所以当地人忌讳“九”字,九月又是霜降的节气,“霜”与“丧”谐音,故而担心在这月里结婚,日后不是死妻就是死夫。以上所谈到的台湾忌四月到九月嫁娶的禁忌理由,表面上是从吉凶观上考虑的,而实际上则仍是根据农忙农闲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而约定俗成的。台湾十月到翌年三月是农闲时期,四月到九月是农忙时期。而且四月到九月间,天气正值暑热,台风、暴雨变幻无常,往往会打乱人们的正常生活安排。如果恰在预定的嫁娶日来了暴风雨,或者天气特别炎热,都会影响嫁娶的正常进行,会影响人们喜庆的心境,给人们带来烦恼,这当然对于嫁娶这样的吉庆喜事来说是不祥之兆,因而四至九月便成为嫁娶的“忌月”了。!
忌日
嫁娶的月份选定之后,还有需要避开的忌日。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忌单日嫁娶、结婚的习俗。俗话说,“好事成双”。婚姻为男女双方之喜事,若在单日,意味不吉,故多择取双日。汉族某些地区尤忌七月七日嫁娶。据陕西《蒲城县志》载:“七月七日,迎新嫁女避节。”此俗与织女牛郎的传说有关。相传织女为天帝之孙女,私自下凡与牛郎婚配,后被迫回到天上。织女与牛郎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逢一次。民间忌七月七日嫁娶,亦反映出人们祝福儿女婚后永不分离、幸福美满的良好愿望。在农村一些地区还忌初五、十四、二十三等日子嫁娶。许多地方又有一些特殊的事由而忌某日嫁娶的,都是为的避凶求吉。白族婚日,忌用男女任何一方的出生年月的属命,如男女一方属马或属鼠,则属马或属鼠日不能结婚。黎族人婚嫁择日避忌虎、猴、牛日。据《清稗类抄》云:“黎人无时宪书,不知甲子,然于婚姻,亦必择吉日。其法:按十二兽,以手推算,所择日与选择家暗合。或云,虎猴牛,黎人以为恶兽,避之则吉。”哈尼族嫁娶忌在日蚀日或月蚀日。以为日蚀日月蚀日内嫁娶,婚后必生六指儿、双胞胎或缺嘴儿,故视为大忌。
以上所列举的忌年、忌月、忌日等选择婚期之禁忌习俗,除少数地区仍有保留外,大都已被革除。现在嫁娶,农村仍是农忙时少,农闲时多;城市里则大都选择在“五·一”“十·一”和春节前后等国家法定节假日里举行,且多以公历纪年计算时日,因而旧时的婚期择日禁忌,大都失去了约束人们的效力。有些老年人虽然仍能记得一些择日方面的禁忌习俗,也往往会因为青年男女的不在乎而无可奈何地放弃自己的意见。
近代明清差不多都是14-15,也有一些特别的7岁结婚,近代溥仪16岁结婚 算晚的。
北魏文成帝拓跋浚17岁结婚,但他13岁时刚步入青春期便已临幸了宫女,14岁就做了父亲。
唐宋的皇帝17-18岁结婚
在我国历史上,对性教育有正式的记载始于汉代。东汉建初四年即公元79年,朝廷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经学讨论会,由皇帝亲自主持,这个会议的记录以后由班固整理编辑成《白虎通》,这是当时官方对经学的标准答案,对后世影响很大。根据《白虎通》记载,当时的贵族子弟学校叫“辟雍”,凡贵族子弟年满十五就要住校学习,学习内容有诗、书、礼、乐、骑马、击剑等,还有一门功课则是性教育。而唐太宗李世民还亲自给妹夫们上性教育课。\x0d\其实,中国古代帝王也十分懂得皇子的早期启蒙教育,以便开发皇子们的“性趣”。古代皇子们一般在14岁,甚至更早的时候就进行性启蒙了。皇子们大多由有性经验的官女、宫妇手把手教。几乎所有的皇帝、小皇帝、太子在正式结婚之前都已临幸过女人,有着熟练的性经验,有的甚至已经生儿育女。西晋的痴愚皇帝晋惠帝司马衷,在做太子的时候,13岁时结婚。在司马衷结婚之前,他的父亲晋武帝司马炎派后宫才人谢玖前往东宫,以身教导太子,让太子知道男女房帏之事。谢玖离开太子的东宫时,已经怀孕。谢玖后来在别处宫室生下一个儿子。几年以后,太子司马衷在父母宫中见到一个孩子,晋武帝告诉他,这是他的儿子,他大为奇怪。同样,北魏文成帝拓跋浚17岁结婚,但他13岁时刚步入青春期便已临幸了宫女,14岁就做了父亲。\x0d\不仅皇家和贵族重视性教育,民间的性教育也形像生动。中国古代,民间百姓的性教育的主要方式,就是“嫁妆画”和“压箱底”。这种“照猫画虎”的引导方式,是性教育的“形象教具”。“嫁妆画”实际上是一卷8张12张不同性爱方式的图画。哪家的女儿出嫁前,父母往往都得买上一两卷,作为嫁妆,让女儿在新婚之夜,铺在床上,“照猫画虎”接受启蒙。“压箱底”大多是瓷器,拳头大小,外形多是吉祥的瓜果状,有盖,内藏一对交合男女。女儿出嫁前,母亲揭开“压箱底”的盖子,让女儿知道“夫妻之道”;平时把它放在箱底以辟邪。只有当儿女入洞房时,才拿如此图谱或瓷器给予启蒙。尽管属于“速成”,但管用。可见,在性的问题上,我们的先人或许不够坦率,但绝不落伍。\x0d\古代的性教育多为母授女,女为母后再授女,代代相传。所以,古时对于性知识,往往女方比男方懂得多;在古代又流行妻子的年龄要比丈夫大几岁,所以在夫妻性生活方面往往出现女教男的情况。当然,古代的性教育也决不仅是母亲“暗示引导”,也有一些性学古籍可供阅读,但不那么普及,因为古代的民众识字不多。少女出嫁时,奶娘、稳婆、小姊妹可能会教她;有时小姊妹们会在新嫁娘窗前唱山歌,这些山歌都有性内容,唱山歌有调笑的成分,但也有性启蒙的作用。\x0d\青春期是现在生理学的认知成果,但并不是说,古代人没有青春期,应该说古代人的青春期提前了。所谓“情窦初开”便是形容这个时期的女性。这个时期的女性更渴慕与男性交往,她们的白日梦更为细腻,渴望情感交流,萌发恋爱意识。古人重视性教育,因为他们重视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传宗接代,繁衍子孙是要通过性来进行的。在这一点上,有些现代中国人似乎还不如两千年前的古人,一方面要生育后代,另一方面又把性视为*秽不洁之事,这种观念实在不敢恭维。\x0d\古人重视性教育,这是好的,但是其理论与方法都是不完善的。按理说,现代性教育的内容既包括知识教育,又包括人格教育,这就比较科学、全面了。可令人遗憾的是,当代中学生早恋甚至偷吃禁果较为严重的现象,批判的意味居多,却忽视了恋爱的发展性、互动性、准爱情性特征,也忽视了社会、父母、学校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如何应对当代中学生性早熟,这就要求学校老师和家长引导学生在对异性健康幻想的基础上,自然的交往,学会思考、认识和把握自己,恰当处理自己的情感;异性交往用专制的手段加以限制是不起作用的,有时甚至会出现“抽刀断水”的负面效应。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国的法定婚龄,是男性不早于22周岁,女性不早于20周岁。而其他国家跟我们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同,全球各国法定结婚年龄是多少?各国法定结婚年龄一览表查询一下吧。
一、全球各国法定结婚年龄
1、非洲
阿尔及利亚:男21岁,女18岁。如果有必要或有益,可在司法允许情况下降低。
埃及:18岁。
埃塞俄比亚:18岁。
肯尼亚:16岁。
利比亚:20岁。如果有必要或有益,可在司法允许和家长同意情况下降低。
马达加斯加:男18岁,女17岁。
马里:18岁或15岁。
摩洛哥:18岁。在农村地区并不总是遵守,许多法官不遵循法律,让18岁以下的女性结婚。
尼日尔:15岁。
尼日利亚:18岁。
塞内加尔:男20岁,女16岁。
索马里:18岁。女性在监护人的同意下16岁,法院在必要的情况下可对最低年龄要求给予豁免。
南非:18岁。男性在18岁以下、女性在15岁以下结婚还需民政事务部长的同意。
苏丹:青春期。在双方愿意情况下。
南苏丹:18岁。
坦桑尼亚:男18岁,女15岁。如果具体情况使该婚姻可取,在法庭许可下14岁。刑法规定,“非洲或亚洲血统”的人,或12岁以下的女性,可以按习俗或宗教结婚,如果女性在12岁之前不打算圆房的话。
突尼斯:男20岁,女17岁。在夫妻双方有明确的利益的基础上如有紧急原因,在司法特别许可下可以降低。
津巴布韦:根据婚姻法第5章第11条,男18岁,女16岁。
2、亚洲
阿富汗:男18岁,女16岁。但超过一半的婚姻中女性在16岁以下。
亚美尼亚:男18岁,女17岁。
阿塞拜疆:男18岁,女17岁。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分别为17和16岁。
孟加拉国:男21岁,女18岁。虽然低龄婚姻并不被视为无效,但订立此类婚姻契约会遭刑事制裁。
文莱:没有指定的最低结婚年龄。
中国大陆:男22岁,女20岁。
格鲁吉亚:18岁。父母同意下可以16岁/14岁(此数据来自维基百科,前后2处矛盾)。
中国香港:21岁。父母同意下可以16岁。
印度:男21岁,女18岁。如果双方任何一方在更低年龄结婚,他(她)可以要求此婚姻被宣布无效/废止。法律委员会最近提出一项建议,欲将男女结婚年龄都定为18岁,且未满16岁的婚姻可被自动宣告为“无效”,而16岁或17岁的婚姻则“可撤销”。2012年,高等法院宣布穆斯林妇女可在15岁结婚。
印尼:男19岁,女16岁。父母同意可降低。
伊朗:男18岁,女16岁。
以色列:男18岁,女17岁。
日本:20岁。父母同意下可以男18岁,女18岁。
约旦:男16岁,女15岁。18岁以下女性与比她大20岁或以上的男子结婚需法庭许可。
哈萨克斯坦:18岁。特殊情况父母同意下可以16岁。
韩国:父母同意下18岁。未满20岁者,要申请结婚时必须有父母的同意。女子在离婚6个月内不能申请再婚,但有医生的妊娠诊断证明可作例外处理。
科威特:双方适龄(青春期)且心智健全,然而,没有婚姻公证处或登记处允许女性在15岁以下、男性17岁以下结婚。
吉尔吉斯斯坦:18岁。
黎巴嫩:男18岁,女17岁。在生理成熟和“家长”(Wali)同意的基础上,司法自由裁量权的范围是男17岁,女9岁;在司法许可下,什叶派可以在达到真正的青春期或男15岁,女9岁结婚,德鲁兹派可以在男18岁,女17岁或男16岁,女15岁结婚。
马来西亚:21岁。父母同意下18岁。在伊斯兰教当局的许可下,未满16岁的穆斯林女孩可以结婚,已有一些14岁女孩获准结婚。
马尔代夫:根据习俗,结婚的最低年龄为15岁;儿童权利保护法不鼓励16岁前结婚。
尼泊尔:男21岁,女18岁。父母许可下男18岁,女16岁。
巴基斯坦:男18岁,女16岁。
巴勒斯坦地区:男16岁,女15岁。
蒙古:18岁。
菲律宾:18岁。如果某一方在18~20岁且婚姻没有得到“家长”权威同意,任何一方可以要求婚姻被阻止或废止。另一方面,在菲律宾穆斯林结婚是根据伊斯兰教法:男性15岁,女性则达到青春期的开始,或达到15岁,以二者中先到者为准。
沙特阿拉伯:18岁。
新加坡:21岁。父母同意下18岁,低于18岁需有特殊结婚证。
斯里兰卡:18岁。穆斯林除外,女性达到12岁或有伊斯兰教“法官”(Quazi)的允许可以订立婚约。
叙利亚:男18岁,女17岁。男15岁,女13岁可以司法酌情处理。
中国台湾:多数20岁。父母同意下一般可以男18岁,女16岁。
泰国:17岁。
土耳其:18岁。父母同意下17岁,特殊情况在法院批准下16岁。
乌兹别克斯坦:男18岁,女17岁。特殊条件下男17岁,女16岁。
越南:男20岁,女18岁。
也门:17或18岁。
3、欧洲
阿尔巴尼亚:男18岁,女16岁。
奥地利:18岁。家长同意下16岁,但其配偶必须在18岁或以上。
白俄罗斯:18岁。
比利时:18岁。父母和司法同意下16岁。
保加利亚:18岁。父母同意下16岁。
克罗地亚:18岁。父母同意下16岁。
塞浦路斯:18岁。
捷克:18岁。法庭许可下16岁,但其配偶必须在18岁或以上。
丹麦:18岁。
爱沙尼亚:18岁。父母或法院同意下15岁。
芬兰:18岁。特殊情况下司法允许可在18岁以下,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听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但并不需要父母的实际同意。
法国:18岁。
德国:18岁,。法庭许可下16岁,但其配偶必须在18岁或以上。
直布罗陀:18岁。
希腊:18岁。父母双方同意和法院许可下16岁。
匈牙利:18岁。父母同意下16岁。
冰岛:18岁。内政部可能会允许低于此年龄者结婚,但同时需要父母同意。
爱尔兰:18岁。法院批准下18岁以下的人可以结婚。
意大利:18岁。法院同意下16岁。
拉脱维亚:18岁。法院和/或父母的同意下16岁。
立陶宛:18岁。法庭许可下15岁,15岁以下的人只有在已怀孕且法庭许可情况下结婚。
荷兰:18岁。父母同意下16岁,16岁以下需女王个人同意。
挪威:18岁。家长(监护人)和县长批准下16岁。
波兰:18岁。司法批准下女性16岁。
葡萄牙:18岁。家长同意下16岁。
罗马尼亚:18岁,。区行政委员会批准下16岁。
俄罗斯:18岁。特殊情况下16岁;不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
塞尔维亚:18岁。法院同意下16岁。
斯洛伐克:18岁。法院同意下16岁。
斯洛文尼亚:18岁。父母同意下15岁。
西班牙:18岁。父母同意下16岁。
瑞典:18岁。更低年龄需县级行政委员会(LST)许可,但LST的政策是不允许任何未满15岁的人结婚。
瑞士:男18岁,女17岁。
乌克兰:18岁。
英国:英格兰和威尔士18岁,父母同意下16岁。苏格兰16岁。北爱尔兰18岁,父母同意,或在有限的情况下法院同意16岁。
梵蒂冈城:多数18岁。少数情况下,父母或司法同意per教会法典,男16岁,女14岁。
二、各国法定结婚年龄一览表
1、北美洲
加拿大:18岁。父母同意下16岁,司法同意下14岁。
墨西哥:18岁。
波多黎各:21岁。父母同意下18岁。
美国:大多18岁。内布拉斯加州19岁,密西西比州21岁。允许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在父母和/或司法的同意下结婚。有的州规定男子不满18岁、女子不满16岁者,即使父母同意也不能结婚。爱达荷、密西西比、新泽西和华盛顿州等则允许年满14岁的男孩、年满12岁的女孩结婚。
2、大洋洲
澳大利亚:18岁。法院和双方父母同意下16岁。
新西兰:18岁。父母同意下16岁。
3、南美洲
阿根廷:18岁。
巴西:18岁。父母或监护人的同意下16岁。
智利:18岁。父母同意下16岁。
哥伦比亚:18岁。父母同意下14岁。
巴拉圭:男16岁,女14岁。
秘鲁:18岁。
委内瑞拉:18岁。父母同意下女14岁,男16岁。
厄瓜多尔:18岁。
结语:
本文汇总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法定结婚年龄信息,需要的话,就在本篇汇总中查询你想知道的结婚年龄信息吧。
首先是古代人健康素质低,古人常讲人活七十古来稀,其实汉唐时期,古代人的平均寿命才三十多岁,死亡率极高,不早点生孩子,死了就坏菜了。
第二是多子多福的观念,我们今天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古人讲究的是多子多福,早婚早育,结婚越早,生孩子就越早。
第三,古代是农业社会,田家少闲月,孩子是长期投资,生下来的几年里除了吃啥都不会,早点结婚,也就早点独立了,不用拖爹妈后腿。像现在也会有类似的理念存在,尤其是在农村,就是不管是男是女,结婚生孩子都挺早的。
第四,在古代也会有一些官府的规定,女子到了 一定年龄就要出嫁,这是一个强制性的,如果不遵从,会遭到一些惩罚,比如家人要陪着一起坐地牢啊什么的,而且这个规定的年龄比现代的法定年龄是小很多的,现在的规定还是比较符合基本国情的。
第五,在古代基本上都在打仗,而且那时候还都是冷兵器,打仗基本上都是靠大量的人数堆上去的,连续的战争,就需要大量的人口去补上。不像现在的我们,身在一个和平的时代和和平的国家,不用为战争担惊受怕。
第六,青春期的到来,这有一点类似于动物的发情期,这也是人身体的本能反应,发育总是要经历这一步的,此时的少男少女的青春欲是很正常的,而在古代认为这时候已经可以结婚生育了,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