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女生失去了自我?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女生失去了自我?,第1张

梦想中的幸福生活,逐渐变成日常的锅碗瓢盆和孩子的吃喝拉撒睡。

她感觉自己每天笼罩在做不完的家务活儿、带孩子和维系家族情感关系的阴影之下。

每次朋友们喊她去爬山,她其实挺想去的,但一没时间,二没精力。

看着朋友圈里老友们站在山顶迎风呐喊的视频,小晴的内心除了羡慕,还有些许失落。

翻看着以前自己的朋友圈,一阵委屈又涌上心头。

她觉得,自己怎么走着走着,就走丢了呢……

在生活中,像小晴这样的“贤妻良母”不在少数。

一个女性结婚之后,会多出一些新的身份,比如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亲、婆婆的媳妇等。

她们想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媳妇,于是把全部时间都投入到这些身份的经营里。

时间是厨房的、是小孩的、是老公的、是拖把的……

但其实并不是很多女性不想有自己的时间和领地,只是时不时冒出的声音总在鞭打着她们。

比如,当丈夫下班、孩子放学后,家里没有烧好饭时,面对丈夫的责怪,你自己的内心也会出现“我很失职”的批判声。

当闺蜜叫自己出去逛街,但看着在家的孩子,你就会觉得把孩子丢给其他人照顾,自己却出去玩,内心很愧疚。

仿佛不为丈夫和孩子牺牲时间,就会对不起家人;

如果要单独为自己留出时间,就会产生愧疚感。

每一个身份带来的新关系,固然需要我们花时间去经营。

但很多女性会忽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在所有的关系中,应尽责任和自我牺牲有时只相差一层薄纱。

如果迷失在各种身份认同中,就看不清这层纱,困在付出和牺牲的黑洞。

02

失去自我的女性,都被困在了哪里?

在很多的社会声音里,我们总听到有人对女性说:

“结婚了就要以家庭为重;

生小孩了就要以小孩为重;

当妈了要有当妈的样子……”

这让我想起了社会学家多纳斯对23个后悔成为母亲的女性进行的采访。

其中有个受访者说:

“当妈后,那是一种恼人的负担。一切都得照孩子的日程来。一天二十四小时里,总会想到她,想到对她的责任,就像挥之不去的背景噪音。

我再没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自由。时间有限,我的资源也有限。我用尽所有力气跟她在一起,除此之外我什么也做不了。”

照顾孩子,似乎比起工作来说,是件更折腾人的事情。

因为工作可以有计划和安排,但照顾孩子却要随时待命,这种不确定和随机性会耗费我们的心力,让我们不敢出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领地,只敢在安全距离等待候命。

为什么我们面对家庭,总是会下意识牺牲自己的时间领地,让一些外在关系成为内在的负担呢?

很有可能,并不是因为孩子或婚姻本身,而是因为我们都掉进了3个误区,才在失去自我的路上越走越远。

误区1:在各种身份认同中找价值感,却忘了最重要的身份是做自己。

每个人都是在各种关系中成长的,做好每个身份的本分,这无可厚非。

但如果一个人总是向外付出,只有从别人的认可中才能获得滋养,就会容易迷失在各种身份认同中,把自己弄丢了。

如德芬老师说的那样:“要常常回到自己的家看一看。”

我们的眼光总盯在外面,质问自己今天是否尽到了妈妈的职责?明天是否能扮演好妻子的角色?后天能否讨到婆婆欢心,做个称职的媳妇……

不断向外寻求肯定,只会让自己的时间在各种身份中被消耗、被占据,最终丢了属于你的领地。

误区2:神化了“妈妈”的身份。

妈妈,其实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角色。但随着社会对妈妈这个身份的歌颂声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很多女性在成为妈妈之后,仿佛就自动戴上了一个重重的外壳。

这个外壳让她不顾自己的身心需求,一旦听到孩子有什么要求,就有求必应;一旦孩子和自己放在一杆秤上,重心就会自动偏向孩子。

这种信念,让越来越多的女性陷入育儿困境、婚姻困局,仿佛被束缚了一般,无法以自己的想法为主导。

误区3:丢失了自己的边界。

曾经,有一对结婚30年坚持AA制的夫妻上了热搜。他们婚后,和大多数夫妻都不一样,每件东西谁买的都分的很清楚,连鸡蛋都会标记。

这样的婚姻,引起了很多争议。

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对彼此边界感很强的夫妻,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我想吃就吃,想买就买,不用考虑太多。

这打破了很多人所认为的亲密的“夫妻模样”。

我们并不鼓吹夫妻之间都要建立这样的边界,分得如此清楚。只是,在所有的婚姻里,不论你们再相爱、再亲密,都不能丢失掉属于你自己的边界。

结婚了,你依然可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在那个空间里你可以拒绝周末一定要回家陪婆婆,做好媳妇的任务、你可以拒绝24小时围着孩子转的任务、你可以拒绝丈夫让你每天收拾家庭、打扫卫生的任务。

当你允许自己有空间,也会对另一半的空间保持尊重和不干涉,这是双赢。

只是,当我们困在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限制性信念中,就难免会忘记——经营好自己的领地,才是生活幸福来源的重中之重。

03

修正误区,去寻找属于你的“私人空间”

作家苏童曾说过:“一个人幸运的前提,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

虽然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改变走出误区,为自己争取属于自己的时间领地。

首先,去尊重自己的内在感受。

不论你选择在哪个身份中去付出更多的时间,前提都应该是你在享受这件事,并且这个时间是很滋养你的。

你可以问问自己,当你沉浸在这个身份中的时候,你的内在是否能感受到了尊重和滋养?

比如,你很享受给老公做饭,在家照顾孩子的时间,并且在付出的时候,你的内心没有委屈、不满和抱怨,而是觉得很开心,那么这份时间你可以继续保留。

反之,当你在为家庭、为孩子付出时间的时候,总会产生非常消耗、疲倦的感受,那么你就要去寻找让你自在的“私人空间”,给你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

心理学家沙法丽·萨巴瑞在《女性的觉醒》一书中写道:

“只有首先忠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才能忠实于他人的感受,才会扭转局面,开始成长。”

当你拥有了让自己享受的“私人空间”,这对你的婚姻生活来说,也是一个获得双赢的举措。

其次,在各种关系中保持边界感。

海灵格大师说:“分清界限是关系设定的一部分,而不是对关系的质疑。”

因此,我们要学会为关系设界,当有人随意侵占你的时间,我们要有勇气开口说“不”,捍卫自己的“领地”。

同时,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不要越界过度干涉家人的课题。

把属于老公的时间还给老公,把孩子的时间还给孩子,把自己的时间留给自己,给彼此足够的成长空间。

最后,不要孤军奋战,成为家庭的牺牲者。

很多时候,女人在家庭中丢失了自己的时间领地,和我们养成的“单打独斗”的模式有关。

凡是都喜欢自己扛,灯泡坏了自己换、孩子放学了自己没时间都请假去接、大事小事都习惯了操心,渐渐的,家里的“老公”也变成了摆设。

其实,在很多个你觉得心累的时候,都可以试着去寻求伴侣的帮助。

比如,在你想要和闺蜜出门旅游的时候,可以对老公提出自己的需求;

在你看到家里乱糟糟的时候,也可以不做跟在后面收拾的人,而是对伴侣说出自己的感受,共同解决。

在家庭里,有牺牲者,就必然会存在放纵者。

所以,试着抹除你的“牺牲心态”,建立起双方都要负责和承担的视角,在婚姻关系里,你才既能跳双人舞,又能跳好属于你自己的单人舞步。

亲爱的,愿我们在关系里,都能多一些自在随顺,少一点消耗和牺牲,拥有自己的时间领地。

第二季第8期。通过查询《爸爸当家2》节目公布信息显示,爸爸当家2肖杰结婚视频是第二季第8期,此集中,肖杰和珠珠通过网络交友认识,他们的网络姻缘引起了观察室的关注,节目中还播放了肖杰和珠珠的古早结婚视频。《爸爸当家2》是芒果TV推出的男性全职育儿观察真人秀。

李玫瑾教授在育儿方面的立场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一名犯罪心理学专家,她见过太多的青少年犯罪案件,研究过很多青少年罪犯的心理成因。从这个角度出发,她提出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理论,并且可以将这套理论应用到家庭教育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培训中。可以说很专业,很有深度;

尹建莉先生在育儿领域也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存在。他是一位根深蒂固的教育学大师,也是一位杰出的学术人物。他的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确实是千万家庭必备的枕本。无论是如何解决问题,还是提出建议,都是非常专业有效的。

快乐爸爸一直在不断地学习和学习,无论是李玫瑾教授的各种育儿讲座还是尹建莉的作品。而且其中一个是讨论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另一个是讨论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可以说他们的研究领域不同,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最近突然开始“打架”。

原因很简单。尹建莉在他的微信官方账号“尹建莉家长学校”的标题下发表了一篇文章,该账号名为《李玫瑾教授讲育儿很火,但我不建议你再听了》。这篇文章一发表,就引起了很多家长的争议。

有人坚持认为李玫瑾教授是对的,认为他的教育理论非常适合现在被宠坏被忽视的孩子;也有人支持尹建莉老师,认为李玫瑾教授的观点相对片面;有些人觉得好像两个人都是对的,不知道听谁的。

虽然尹建莉先生又发了一篇《“不建议跟李玫瑾教授学育儿”惹争议:对昨日头条留言的集中答疑》,也说明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但是评论区还是有很多争议。在这里,《快乐爸爸》不想简单的说谁对谁错,只想和大家聊聊,作为父母,如何看待这些育儿专家的意见,如何把这些意见变成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方法。

关于两位老师的育儿理念

从两位老师的育儿理念来看,他们的侧重点其实是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有一些“相反的方向”。

尹建莉老师更关注西方教育

从尹建莉老师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倡导西式教育和对孩子的“爱和自由”。简单来说,就是教育孩子被爱所驱使,而不是被目标所驱使;从孩子成长的规律出发,而不是父母想怎么培养孩子;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最好能看到孩子的需求,接受孩子的情绪,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受教育的孩子心理健康,懂得接受爱,就能爱别人。其实快乐爸爸很认同这一点,孩子成长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健全的心理离不开父母给予孩子的情感满足和情感认同。而且,育儿仍然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家长本身也需要根据孩子的成长不断学习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从而给孩子更多合适的教育,帮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当然,尹建莉的教育理念是好的,问题很明显,就是不容易实现。

是的,很难实现。

仅仅是一种接受孩子的感觉,就足够很多家长学习几个月了。为什么要接受孩子的情绪,如果看到孩子的情绪,如何开导孩子的表情,如何真正接受孩子的情绪,如何帮助孩子走出情绪理论上,实际使用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很多时候父母只能陷入“明知不好,只是不知道怎么做更好”的怪圈。

李玫瑾教授更注重方法的描述

实际上,准确地说,李玫瑾教授给出的各种育儿建议不一定是严肃的教育,而是更强调解决或预防孩子的心理问题。

毕竟李玫瑾教授是犯罪心理学专家,看过无数案例,有丰富的解决方案。所以她给的育儿方式很有底气,有时候父母几乎可以照搬她的观点。

例如,李玫瑾教授认为儿童应该玩这个问题。她说:“孩子小的时候,对某些事情还是要有一些敬畏之心的,这样才能更好的约束自己的行为,更好的引导自己的成长”;例如,在为儿童制定规则时,李玫瑾教授说:“为6岁以下的儿童制定规则真的很晚了。”

等等。可以说,李玫瑾教授给出的案例已经被很多家长面对过,给出的方法也是可行的,换孩子的效果很好。因此,近年来,李玫瑾教授的育儿视频变得一团糟。

但是,我们要教育孩子,不仅要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还要从更高的角度找出问题的根源,从而发现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并加以纠正。这些方面很少出现在李玫瑾教授的视频中。

所以总的来说,两位老师的理论没有错,在具体的场合使用,确实能起到很好的教育孩子的作用。虽然两者之间可能有些差异,但在教育孩子的底线上还是很一致的。例如,孩子应该推迟满足还是及时得到满足

这个题目也是文章《李玫瑾教授讲育儿很火,但我不建议你再听了》讨论的例子之一。开心就好,爸爸看过李玫瑾教授的这段视频,看过尹建莉老师书里对这个问题的解释。

李玫瑾教授认为应该为孩子们制定一些规则

李玫瑾教授认为,当孩子超过3岁时,哭往往有很强的“目的”,要么是为了零食,要么是为了好玩的玩具。一般来说,这个时期哭更多的是想让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

作为爸爸妈妈我该怎么办?很简单,拖延满足感。

比如孩子已经有很多玩具了,但是出门之后还是让父母再买。一旦他们不满意,孩子们就会哭,甚至躺在地上。父母该怎么办?李玫瑾教授的建议是:先把孩子带走,然后做四件事,让孩子哭,不打骂,不说教,不离开。

让孩子哭,更多的是接受孩子的情绪。毕竟孩子不满足是一件坏事。哭一会儿很正常;不要打骂孩子,要把孩子当作平等的个体对待,让孩子感受到尊重;不说教,注意孩子情绪的正确表达,不要用一些强制的手段让孩子学会错误的表达方式;不要离开,是给孩子安全感,尤其是孩子在哭的时候,足够的安全感更重要。

有了这四点,处理类似的问题就容易多了。

尹建莉老师认为我们应该用爱和耐心来包容孩子

在尹建莉的书里,我也讲过一个类似的问题,当孩子不听话,什么都想要的时候,父母该怎么办。

和上面同一个场景,孩子想买玩具,但是不被允许。这时候孩子很生气,说什么都不会留下,甚至躺在地上哭。爸爸妈妈该怎么办?

尹建莉老师的建议是用耐心和爱心去解决。

具体方式如下:爸爸妈妈不要生气,可以耐心的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能买。然后看着孩子哭,表现出一种不生气不在乎孩子表现的情绪。要知道孩子的情绪是随着父母的情绪而变化的。你越在乎他们,他们就会越凶。如果你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到同一个孩子哭,你会感到无聊,会停下来。

孩子不哭了,爸爸妈妈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若无其事的离开。如果孩子还在哭,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孩子可以和父母一起离开。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必要批评孩子,也没有必要告诉他们太多的道理,但是效果很好。孩子们一方面知道玩具为什么不能买,另一方面也探查出爸爸妈妈的底线。只要他们说不买东西,哭久了也没用。这种教育对孩子正确观念的形成很有帮助。

两位老师给出的解决方案虽然不一样,但其实核心都是相通的。

那就是: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要满足,但是底线要温和坚定的维持,不买就不买。另外,在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尊重孩子,让孩子把所有的情绪都发泄出来,这样才能更冷静的发现孩子的错误,学会以后该怎么做。

其实育儿理论有上千种,适合孩子成长的只有一种

事实上,无论是李玫瑾教授还是尹建莉,老师,按照他们的方法,虽然过程可能不同,但最终的结果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他们都可以培养出一个心理健康成长的孩子。

不管什么样的方法,归结起来只有一个,就是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

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要求父母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

作为父母,你应该相信你的孩子,相信他们能做很多事情,做得很好。鼓励孩子,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内驱力,以兴趣爱好对待学习;要支持孩子的选择,增强孩子内心的力量,面对未来的生活选择要更加坦然。

当然,父母很难做到这一切。要学习很多育儿理论,要花很多功夫去摆脱“我是爸爸妈妈”的心理,花很多时间去观察孩子的行为,去理解孩子的思想,花很多时间去思考自己的方式

但是只要做到了,对孩子很有帮助,你不觉得吗?

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要求父母不要那么焦虑

中国所有的父母都很焦虑。小时候,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不高不胖。放学后,焦虑的孩子成绩不好,作业没有按时写;长大后担心孩子的个人问题等。但是父母的焦虑往往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只影响我的情绪和行为。

比如教育孩子,如果把内心的焦虑投射到孩子的学习上,就会预设一个“孩子作业没做好”的立场。从这个位置看孩子的行为自然是各种各样的问题。更可怕的是,孩子的行为会进一步加深父母的焦虑,让这件事陷入无限循环。其实这不仅是孩子的问题,也是家长对待孩子方式的问题。孩子的学习问题更多的是父母教养方式的问题造成的。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轻松解决;否则,他们只能事半功倍。

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要求父母不要管孩子

很多时候,爸爸妈妈都想规划孩子未来的生活,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长大。他们认为这是结合自己生活经历的人生“最佳路径”,可以让孩子吃得少,失去很多。

对于孩子来说,成长本身就是一个趋于独立的过程。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他们都会逐渐有自我意识和自我选择,不断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是一个犯错和冒险的过程,但也是一个成长和独立的过程。

父母的控制看似是为了孩子,其实是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让孩子没有独立,没有自由,没有生存、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一个孩子这样长大真可悲。

最后

其实育儿理论和读书是一样的。我们不仅要看到书上说了什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情况在这些内容之间做出有效的选择,才能真正学以致用。

从这个角度来看,李玫瑾教授和尹建莉老师的育儿观其实都是正确的,从他们自己的角度来看,他们是育儿的最佳解决方案。对于父母来说,就是看这些最好的解决方案,结合自己孩子的成长情况,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找到最适合的。

结婚从来不能给你带来什么,而是通过结婚,你可以成长什么。

很多女人不明白,你看到的果,其实自己恰恰就是那个因。

如果你觉得结婚能让你飞上枝头当凤凰的话,那你真的想多了。

婚姻只是多了一个人与你并肩作战,只是偶尔累了,可以有个肩膀靠一会。

如果你只想赖在功劳薄上吃恋爱里的老本,那么结婚带给你的只有灾难。

小西与丈夫结婚7年,有一个孩子。婚前小西有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

跟丈夫也还是体贴,两人对婚姻还是充满期待的。

婚后第一年,还是一样的甜蜜。婚后第二年,孩子出生了。

丈夫跟她商量,让她辞职来照顾孩子,自己也会帮手的。

想着丈夫也会搭把手,小西答应了。

小西辞了原本体面的工作,专心在家做起了家庭主妇。

刚开始丈夫也会早早的下班,回家陪伴孩子,有时也会帮忙做饭。

小西更是对丈夫,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

日子慢慢过着,丈夫的事业越来越忙了。

留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小西也很体谅丈夫,即使自己是生病了,依然做着每天的家务,没有抱怨。

在她的认知里,女人就应该以家庭为重,相夫教子,默默付出。

她以为自己做了这么多事,丈夫总会看到,然后会加倍的爱护她。

她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好好爱丈夫,爱孩子。

如果丈夫没有看到她的付出,只说明她做的还不够。

她就是这样一直麻痹自己,假装丈夫依然很爱她。

即使她7年如一日,默默的付出,却得不来一句关心。

丈夫事业是越来越好,可是花在家里的时间却越来越少。

以前下班总会第一时间回家,现在几乎不着家。

她慌了,她突然意识到,她婚姻可能出问题了,他们已经很久没有深入的交谈过。

每次只要她一开口,丈夫总是数落她:你整天除了唠叨我,还会做什么。要不是我在外面工作,你能这么悠闲的呆家里吗?就你在家做的那点事,你当然不知道外面多辛苦,而且我跟你说,你也听不懂,真的懒得理你。每天也不知道好好的收拾下自己,这么邋遢。

他们每次的交谈都引发一场激烈的交战,最后以冷战结束。

听到丈夫的话,小西真的无力去反驳,在家洗衣做饭带孩子,事无巨细都是她在料理。

她的付出,丈夫从来没有主动关心过。

她找到我时的第一句话就是:结婚只给我带来了家务,孩子,争吵,冷战,我的婚姻就只能这样了吗?

很多的已婚女性都有着跟小西一样的困扰与焦虑:

全职放弃工作,失去职业发展;生育导致身材变形,面容憔悴;

料理家庭失去自己的生活;脱离社会,导致夫妻成长脱节;

这些也是大部分女性面临的婚姻牺牲。

01

没人会为你价值以外的东西买单

婚姻从来不是只要付出的足够多,就能换来对等的爱。

事实往往是,越是在婚姻里卑微,越是得不到回应。

越是无底线的付出,越是容易迷失自己。

就像苏岑说的: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经营好自己,给对方一个优质的爱人,不是拼命对一个人好,那人就会拼命爱你。

你有价值,你的付出才会有人重视。

1)不做手心向上的女人,才有选择生活的底气

进入婚姻后,很多女性选择了在家做家庭主妇。

她们在经济上能够独立的很少,本身全身心投入的工作也不是能直接产生经济价值的事情。

老革命家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那么你在婚姻当中是没有话语权的。

即使有话语权,也不会有人把你的话当成一回事。

你有经济基础,婚姻里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

想要进入婚姻,或是已经进入婚姻的姐妹们,一定不要放弃自己经济独立的机会。

不做手心向上的女人,才有选择生活的底气。

你才有与伴侣并肩同行的底气。

经济独立,决定了你能否活得有底气,而不必依附他人,像衣裳似的被试来试去,随手可弃。

2)婚姻不是全部,自己才是自己的主心骨

张小娴说:没有一段爱情值得你为之失去自己。要是没有了自己,你还能用什么去爱人和被爱?如果只有爱情,没有了自己,那是卑微的空白,你终究还是会失去那段没有自己的爱情。

很多女性婚后,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家庭,孩子身上,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

这样无意于将自己推入深渊,让自己完全的丧失自我。

在婚姻里,女性不能只想着完全去依赖依靠男性,靠得时间长了,他也会感觉很累,会想要逃脱,所以最后终究还是自己最可靠。

如果你只是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男性的责任心和良心之上,那么你将输得一无所有。

因为男性的责任心和良心是间歇性的,很容易就变了。

有多少女人,把男人当成自己的主心骨,当遭遇变故时,自己也跟着被毁了。

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学会爱自己,要知道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心骨。

永远都不要把选择权交到别人手上,这样你只能任人揉捏。

婚姻里真正潇洒的女性,会把自己活成一把四条腿的椅子,哪怕失去一条,依然能够站立;而不是把自己活成一把伞,失去了主心骨,就散作一团。

生活独立,决定了你在面对问题有没有选择权,能不能做自己的主。

3)实现精神独立,才能绘制生命的亮色

《简爱》中有一段话: “爱是一场博弈,必须永远保持与对方不分伯仲、势均力敌,才能长此以往地相依相息。 因为过强的对手让人疲惫,太弱的对手令人厌倦。”

能走远的婚姻都是势均力敌,携手并进。

很多的女性在婚姻里呆久了,思想情感也完全的依附于男人。

进入婚姻后,每天都是围着丈夫,孩子和家庭,两点一线。

思想处于停滞的状态,跟不上伴侣的节奏,自然也不会有太多的沟通交流。

所以,即使进入婚姻,也一样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态度。

婚后要有自己的圈子,保持社交;有时间就看书,保持学习状态;做运动,让自己保持身体健康。

精神独立,决定了你是否有更高的眼界,去追求更好的人生。

03

拥有幸福的婚姻的秘诀

婚姻能够给予我们安全感,归属感,成长,陪伴。

这些也都是结婚能够带给我们的幸福的体验。

婚姻是需要用心经营,彼此成就的。

作为已婚女性,我们需要在同样是在客观条件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力。

1)全职妈妈需要另辟新径

全职妈妈,虽失去生育前的职业发展,那不妨发展自己的全职妈妈道路呢?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全职妈妈就是家里的万事通,理财大师,收纳整理大师,育儿大师。。。

这也得益于网络的快速发展,给全职在家的妈妈们开辟了一条新的赛道。

像很多的全职妈妈,在孕期就会开始学习很多的孕期知识,然后可以将这些知识传播给有需要的妈妈,这样就会有自己的孕妈圈子。

等孩子出生了,很多妈妈学习育儿知识,一样的可以分享给有需要的妈妈。

还有很多做辅食的妈妈,这都是一群很可爱的全职妈妈。

所以,全职妈妈没有那么的不堪,不会说一定把自己活得那么的憋屈。

全职妈妈的生活也可以丰富多彩。

2)摒弃容貌焦虑,追求精致人生

生育不可避免的导致身材变形,但不能阻挡自我对美,对精致的追求。

女为悦已容,拿出你当初热恋时的那股冲劲,怎么也不至于太差。

人都追求美好,这无可厚非。

容貌变化,也是岁月的痕迹,我们总跑不过时间。

我们能做的就是积极的去改变自身,让自己越来越精致。

身材变形了,就简单的方法就是去运动;

阅读书籍可以使我们的灵魂更有趣,也更有魅力;

多去外面走走,能增长我们的见识。

所有这些都可以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改变。

容貌是岁月给的,精致是自己创造的。

3)孩子永远是你最甜蜜的负担

孩子虽然给你无尽的麻烦和琐碎,同时也带来温暖和幸福。

孩子可能是最让人头疼的物种,没有什么能比带孩子更磨人。

但是,如果你换一种想法,换一种心态,你就会发现,孩子不止带给你麻烦,更能让你成长。

孩子也是那个不论你变成什么样子,都依然会无条件地支持你,相信你,爱你的那个人。

孩子是我们的软肋,同样也是我们最强硬的铠甲。

在婚姻中也好,生活中也是,我们不能只看自己失去了什么,而要回过头好好审视自己得到了什么。

怎么看待自己的“获得”,也是女性要在婚姻生活中学习的技能。

经过指导,小西已经认识到了自己婚姻的问题。

小西:

经常老师的指导,我才从婚姻的争吵,冷战中,学习到了自己需要成长的地方。

作为一名全职太太,以前想的确实很简单。以为照顾好家庭,丈夫,孩子就可以了。

就因为这样的想法,我已经很久没有停下来问问自己,是不是想要这样的生活。

经过认真的反思,我找到了人生努力的方向。

与丈夫的沟通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我学习了老师教的非暴力沟通模式,

回家跟丈夫深入的交流了一番,才发现很多问题都可以好好沟通来解决。

我报名了老师推荐的瑜伽课程,让我在家也可以轻松健身,保持好身材,自己看起来也是非常开心。

还有就是自己一直都非常喜欢插花,婚前也有特意去学过,现在也在视频分享自己的插花心得,我想以后还是能做为一个副业的。

我现在不会觉得婚姻是负担,反而让我有了对自我潜力挖掘的信心。

我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一步一步慢慢来。

婚姻对女性来说不单单是付出和消耗,更是一种潜力的挖掘和自我的探索。

我们已经过了耳听童话爱情的年纪,就应该清楚,婚姻不是南瓜马车水晶鞋,而是柴米油盐的琐碎。

如何在生活的琐碎中重新燃起对婚姻,对生活的激情,才是我们要学习的。

我们也要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那么好的运气,有时我们做再多,也可能没办法拥有完美的婚姻。

这是很正常的,放平心态,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旅行,婚姻只是旅程中的一小段体验。

或者正是婚姻的不可预期性,才让人们甘愿去冒险。

真正用心的经营婚姻,而不轻言放弃。

婚礼开场视频的种类非常多,不同类型的婚礼MV适应于不同的婚礼主题。那么哪个软件可以做婚礼MV呢一起来看一下!

 

婚礼开场视频有哪些类型:

1、婚纱照视频

这种视频是最常见的了,在婚礼仪式正式开始之前新人将自己的结婚照视频投放到大屏幕上,供新人的宾客来欣赏。一方面可以让宾客深刻的感受到新人之间浓浓的爱意,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那些没有参与到结亲环节,没有到新房观看的宾客一饱眼福,不仅可以为宾客提供充足的话题,也可以活跃婚礼现场的气氛,一举两得,,而且这种视频一般婚纱影楼都会制作好免费赠送,省事又省力。

2、婚礼接亲快剪

这种视频也是最近两年特别流行的方式,因为大部分的亲朋好友还是没有机会参与到接亲环节的,就算是参与了也只是参与到新郎或者新郎其中的一方,所以让宾客看看接亲的环节,以及对方一大早是什么样的状态,会使整个宴会充满故事性和概念感,有着充分的带动氛围和引导话题的作用。这种接亲的快剪一般婚礼策划团队就可以负责,所以无需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3、婚礼祝福视频

很多时候,并不是每一个亲朋好友都可以到场参加婚礼的,有的因为时间上不允许有的因为距离遥远,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遗憾,这个时候,新人的好朋友为了给新人一个小小的惊喜,可以为新人录制一个婚礼祝福视频,然后将几个人的视频拼接起来,制作成一个完整的祝福视频,简单又温暖。

4、新人照片对比视频

这种视频制作方法十分简单,无需专业的团队,新人自己使用一些简单的视频软件就可以制作出来。新人可以分别将自己在不同时期的照片挑选出来,用对比排列的方式制作成照片视频,在平行的时空中两个人明明是不相交的平行线,但是就是这种宇宙间莫名的力量将两个人的生活轨迹交接在一起,然后两个人一起携手走向幸福的远方,宾客一定会得到感情的共鸣的!

 

哪个软件可以做婚礼MV:

数码大师。

第一步:导入婚礼的照片,为照片配上抒情感人的文字

点击“添加相片”把婚礼的照片一次性添加到数码大师中。有如果要给照片命名或者在照片中添加心情或感悟类的文字,点击“修改名字/注释/旁白”即可。

第二步:给婚礼视频添加充满爱意的背景音乐

左侧栏选择“背景音乐”栏目,再点击“添加媒体文件”,导入和婚礼主题匹配的音乐文件即可。如果想添加歌词,点击“插入歌词”导入KSC歌词文件,数码大师自动生成MTV歌词字幕,对我这种新手来说,短时间内能做出精美效果。

第三步:给婚礼视频配上流行的转场效果

想要自己制作的婚礼视频别具一格,风格满满,大家可以添加数码大师自带的大量不同风格的特效。其实把照片添加进来后,软件是自动为照片随机运用这些好看效果的。想自己DIY的话,点击“应用特效到指定相片”就行了。

第四步:导出高清的婚礼视频

大家可以直接导出高清的婚礼视频,保存下来还能发到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也有VCD/DVD/SVCD等格式可以选择,在电视、影碟机上观看都没有问题。还能插入一些自己拍的视频小短片到婚礼视频中哦。到时候播放给宾客看的时候,这些充满回忆的照片和视频都是非常感人的。

可能和妈妈漂亮又是混血儿 再加上爸爸基因有关 她也是个小混血 美得真是没话说:“待她长发及腰!

像小洋娃娃一样 皮肤超白 眼睛超大超漂亮。” 可见小美女的魅力,可否和共进晚餐!

现在浙江卫视在播《人生第一次》 虽然刚播完第二集 也没怎么看 但钟丽缇的女儿Cayla简直让人眼前一亮!

因《爸爸去哪儿》又关注了其他明星女儿 就数黄磊孙丽的女儿黄多多 就是个小美人丕子 和妈妈一样美丽!

综合来看 其实各有各的美 看你喜欢传统的还是洋气的!

ps几个 赵薇女儿四月也不错 随妈妈大眼睛 李小璐贾乃亮的女儿也值得期待下 陆毅鲍蕾女儿还好但没像父母那么漂亮

全是自己一字字打的之前看《爸爸去哪儿》田亮的女儿Cindy因为长像漂亮甜美 集中了爸爸天亮和妈妈叶一茜全部优点 而令很多电视机前的观众声称要和田亮做亲家 或认他为岳父 连文章都在调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6049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