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有什么节日

10月有什么节日,第1张

10月节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国际音乐日、世界教师日、世界动物日、世界精神卫生日、辛亥革命纪念日、中国少年先锋队诞辰日、国际盲人节、联合国日、世界勤俭日、裁军与发展周等。

10月重要的节日介绍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又称十一、国庆节、国庆日、中国国庆节、国庆黄金周。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国庆日。

2、10月7日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民间还有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重阳节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七夕情人节的来历和典故

中国古代天文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从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推断出一套完整而深刻的天文文化,“牛郎织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七夕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

早在古代,追求秩序的古人不仅把天空规划得井然有序,而且把星星与地面一一对应起来。这种对应的关系在天文学上被称为“划分恒星”和“划分地面”。简单地说,古人将天空中的每个星座对应于地球的物理地理区域。

古代分离的目的主要是协调天文占星术中的占星学理论。在古老的星座体系中,“牛星”由六颗星组成,位于银河系东岸,像两个倒三角形,一个向上,一个向下,这是很有特点的,但上面的三角形更大更亮。

下面的小三角位于黄道上,这些星星形成一个头上有两个角,但只有三英尺的牛,所以古人称之为“牵牛花”。

牛的南面有九颗小星星,构成了它的农场——天田。朝南看,靠近南边的地平线,九坎有九颗星,这是一个低洼的蓄水地,用来灌溉农田。牛星以东是“罗岩”三颗星,是一座类似水库的水利设施。织女星位于牛星座的北部。

织女星I是天空中第五亮的恒星,仅次于大角星,所以它经常被直接称为织女星。古人称“牛星”和“织女星”为“牛郎织女”。

民间传说每年的七月三十日晚上,就是织女牛郎在天空中遇到鹊桥的时候。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聪明的仙女。

女孩们在这个夜晚,面对天空中的明月,穿上季节性的瓜果,崇拜天空,乞求天神赐予她们心灵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使她们的编织技巧熟练,甚至乞求爱情和婚姻的巧合。世界上无数被爱的男人和女人会在夜晚祈祷幸福的婚姻,当夜晚是安静的,天空是深的。

1、10月的节日有国际音乐节,国际盲人节,重阳节,世界精神卫生日,国庆节。

2、国际音乐节。从1980年开始,10月1日为“国际音乐日”。国际音乐日是各国音乐家进行国际性音乐文化交流的日子,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举办音乐文化交流活动,进行各种音乐演出。国际音乐委员会每两年在国际音乐日发奖一次,奖励那些在音乐创作,表演,音乐教育等方面有重大贡献的音乐家。

3、国际盲人节。1984年,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召开的世界盲人联盟成立大会上,确定每年的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White Cane Safety Day)”,这使盲人在国际上第一次有了统一的组织和自己的节日。

4、重阳节。重阳节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5、世界精神卫生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各国每年都为“精神卫生日”准备丰富而周密的活动。包括拍摄、宣传促进精神发育健康的录像片、开设24小时服务的心理支持热线、播放专题片等等。

10月1日一般不能领结婚证。

婚姻登记机关在国庆期间一般情况下都会放假,婚姻登记机关的工作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星期六、星期日为法定双休日,不工作;

上班时间为上午九点到中午十二点,下午两点到下午五点;

根据不同的地区上班时间各不一致,内地有的朝九晚五,有的与其他机关单位上下班时间一致;

部分地区对于特殊日子,如国庆节、元旦、情人节等照常办理。

结婚登记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办理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一)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

(二)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办理结婚登记的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一)本人的有效通行证、身份证;

(二)经居住地公证机构公证的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声明。

办理结婚登记的华侨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一)本人的有效护照;

(二)居住国公证机构或者有权机关出具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证明,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出具的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证明。

办理结婚登记的外国人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一)本人的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的国际旅行证件;

(二)所在国公证机构或者有权机关出具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或者该国驻华使(领)馆认证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或者所在国驻华使(领)馆出具的本人无配偶的证明。

法律依据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6215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