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所以各地区的风俗习惯都不相同,关于婚礼的风俗也是形式多样,但是不管怎么变化,怎么个说法。所有的仪式讲究都是在表达对新人的喜庆祝福。
1、相亲
这是男女双方进行婚姻交往的开端。过去,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教束缚下,青年男女在未婚时期是不能随意交往的,加上当时门户之见,要联姻自然是件十分困难的事。而现在是通过媒人(古时候的说法,今称“介绍人”)介绍,女方去男方家看一下,(也有男方去女方家的,但是小见)基本上就可以定下来(说直了就是两个人见个面,两人感觉怎样,好就定下来了)。这里面介绍人不仅起“穿针引线”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婚姻见证人的职能,不仅是过去还是今天是完全必要的。
2、订婚
婚礼中关键的仪礼,也是男女双方怕对方废婚所采取的一项有效措施,其职能相当于现在的领“结婚证”。过去订婚了就说人生的婚事成功的百分只九十,现在订婚的礼节是男方确定好日子(当然要请会日子的人看一下)通知介绍人和女方家说一下,另外男方家就开始准备定金钱及“包公”(现在就是一斤白糖和红枣)还有人情肉(人情肉和“包公”的多小就要介绍人去问女方家家长)还有男方家要请男方的亲戚和村上领导,订婚当天男方家要摆酒席招待。
3、备婚
男方修建新房,装潢室内,女方购置嫁妆。嫁妆有全嫁、半嫁之分。全嫁者箱柜衣被四套俱全,取四季兴旺之意;半嫁则各样两套,象征成双成对。中等人家多置全嫁,农户以半嫁者居多。豪富置超全嫁妆,极尽奢华。吉日前一二日,男方备大礼送至女方家中,内有大肉、鸡、鹅、衣物等。
4、迎娶
迎亲的时间均在凌晨或清晨,迎亲时,男方备彩轿至女家接亲。
5、成亲
新郎、新娘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父母,然后对拜。拜毕,新郎揭去新娘褡头布。随之摆席,大宴宾客。席上,新郎、新娘要按亲近、辈份等一定次序,逐个向每位在座宾客双双敬酒。
6、闹房
通常在婚礼的晚上进行,有的延续数日。闹房时,“三天无老少”,允许长辈、平辈、小辈亲朋和宾客嬉闹,皆无禁忌。年青人闹房最为活跃,多出些稀奇古怪的难题和游戏让新人回答或完成,引人发笑,以此捉弄新人,而新人无特殊原因不得拒绝回答。
问题一:结婚当天都有什么讲究和习俗 每个地方都不同的
1一般来说,结婚是中午的正席,头天晚上女方正席但也有一些地方是晚上男方正席中午女方正席
2彩礼的下法有两种,一是对月礼就是在结婚那天前一个月的时间下的礼通常是双数有四彩六彩八彩十彩(一彩必须有两样也就是说四彩就是八样,六彩就是十二样,以此类推)/然后就是接亲的那天,男方要下礼和对月礼差不多除了物礼,还得多多少少有点礼金1000-数万不等
3接亲的时候,有的地方新郎不参加,只派一队人马去大多数地方新郎必须参加
4闹房,全国的习俗差不多
5红包:新娘将红包放在身上每一个角落除了撒出去的,就是让别人在身上摸到的
6团圆饭:洞房前的一顿饭大伙聚在一起给新郎新娘出难题,通常都有点带色浮小儿不宜参加
7回门结婚的第三天,女方带着男方回娘家这时男方还得准备些礼品,当然会少得多但有一点,不能走新娘出嫁时走的那条路,必须想其它办法走另外一条路回门
问题二:娘家送亲的人有什么讲究 送亲是一种婚嫁习俗。女儿出嫁时,娘家邀请两位男性护送女儿到婆家,俗称送亲。一般是出嫁者的舅父,叔伯或表兄弟、堂兄弟。送亲者到男方后,要等男方派人来接才能进屋,吃饭时两人一般分座两张桌子,男方派人陪宴。送亲者一般少喝酒,少吃饭,吃后嘱咐嫁女几句就走。送亲走后,男方客人继续婚宴。 送亲的长辈是个重要角色,他代表着新娘家的权威和体面。女方选择谁送亲是有讲究的,一般情况下由女方直系叔伯担当。实在没有直系叔伯,就找最亲的、锭近门的长者。但也不是谁都能送亲,这个人要长相端庄,举止大方,有权威地位,能端得住架子。不过,如果女方确有至亲叔伯,不管此人相貌如何粗俗,举止如何猥琐,这时也得出面送亲,否则会被人耻笑,一生抬不起头来。而这种人就要进行短期培训,教他各种规矩,直至烂熟于心。真到出场那天,也能撑得住台面。 送亲时,离娘肉是一定要带的。通常在迎娶前一天,男方要给女方送去一袋面和一块带有七根肋条的猪肉,把肉用红色纸包好,再拿上两瓶红葡萄酒和一根芹菜。面叫离娘面,肉叫离娘肉,表示新娘子要离开娘亲,另立门户了。送亲时,女方要将肉砍开,将带有三根肋条的猪肉给男方带回。同时,找一个空瓶子装上绿豆和一根并蒂的大葱。带回离娘肉,寓意女儿尽管出嫁了,但一半还在娘家,不能分离,名曰“肋骨不离”。绿豆可生豆芽儿,意思是告诉亲家,俺家女儿能生养,名曰“生根立后”。 送亲的要走在新娘车轿的后面,穿着大方得体。现在社会进步了,娶亲的一般要给送亲的单备几辆车。等到了新郎家附近,送亲的就止步了,因为送亲的要等男方派人来接。这等贵人,自然是不能自己走到男方家的。而男方也一般早早地就在附近等上了,送亲的一到,就有人响起鞭炮,告诉男方家人送亲的到了。 不过,男方并不把送亲的接到自个儿家,而是离男方家不远的邻里家。因为新娘子下轿或下车后,男方的小辈儿、姊妹们要耍笑,而送亲的是不兴看人们耍笑新娘的。另外,送亲的进门也有讲究,迎亲的要站在大门左边,伸手做出请进的姿势。若这时门右边正好有人,送亲的是绝不会进的,因为那叫“黑狗钻裆”。 送亲的被迎到大方桌的正位坐下,陪客的就会不停地散烟,说些溢美之词,生怕哪句话不当,搅浑了这场喜事。当然,这陪客也是有讲究的,都是男方家的头面人物,穿着长相出众,能说会道。这也代表了男方家的尊严。
问题三:女方送亲有什么讲究 结婚送亲的人有什么讲究 各地风俗不同,最好根据当地习俗决定。但是,有句老话,送亲说好话,临走不挨骂。望采纳
问题四:结婚女方从婚房出嫁有什么讲究吗 现代没有什么讲究,问你那儿的老人就对了
问题五:唐山人女方结婚送亲有什么规矩吗 可参照唐山婚俗:
唐山婚俗
腊月26在唐山老家办了喜事,亲身感受了当地的婚礼风俗。今天大致说下,让他处的朋友们感受下别处的风俗:
1,上马饺子:头结婚前一天晚上,摆了八桌席,吃上马饺子,是蒸饺啊,有酒也有菜。新房当晚由两个小弟弟压炕(得童男才是啊),本人也没有到那里睡。
2接媳妇: 第二天,乘着装好的花车带着两个结媳妇的女孩去接送新娘,每各开车的司机都要送一包糖及一个红包来压车。(不管是雇的车还是亲戚朋友的车红包是都得给的,在我们那里男方女方各给一份一个红包200大洋)。到新娘处就是那些叫门、找鞋子之类的事情。女方摆桌子,放些糕点、水果等食物款待接送人员。女方给压车、接的人员一个人一个红包。女方四个男孩送新娘;。
3,包裹:两个红包裹,一个是打着结的,一个是用针缝着的,则有我方接的女孩各拿一个。(这则说明到我那里生活了)一开始我把新娘抱到车后排座,我抱错了,后又把新娘抱到副驾驶座位上,我则做到后排座,然后乘车就是走一圈,不要走回头路就好了,采下景致。(好多地方是放在后排座,新郎和新娘坐在一起)
4、砸婚车:碰到别的婚车,就拿着硬币去砸对方的婚车,而不是碰到对头车交换东西。到家放炮、闯门。进入新房后,新娘净手洗面,喝糖水,改口。然后男方摆桌,有水果、糕点、瓜果等食物,由男女双方接送人员入座,其他人也都随着吃点。新年吃花生的时候,有人问,媳妇是不是花着生啊,新娘答应是花生后才可。
5、福饭:撤掉糕点,紧接着摆席,八凉、八热、鸡、鱼、肉、肘共20道菜,新娘头吃时候,要把每一样菜都夹放一点留着新郎第二天早上吃,那叫福饭。新郎、新娘由母亲带着敬酒。下午,大家包饺子,由新娘包七个饺子,晚上大家吃饺子,新娘新郎吃对面汤(就是两人对着面吃面条),再头吃之前,用四个碗,一个碗扣着面,一个碗扣着饺子。让新娘选择,吃哪个,选则面就代表生儿子,选择到饺子就代表以后生儿子。对了在新娘进新房后,还得有小孩挂门帘。
6,对面汤,我们那里前后得吃两顿饺子,当天晚上大家还的吃顿饺子,而我和新娘坐在一个桌子的对面吃,一位乡里拿着一碗面(现在都是方便面了),一碗饺子,都用碗扣着,让你去选,面代表女孩,饺子代表生男孩,可惜我们是生女孩啊。
7咕噜盆:头睡觉前,把所有的被子、褥子都铺上(被子都是请人帮着做的,做的人最好是儿女双全,要么得有个儿子),一人一角四个人,一边轮一边说东一轮,西一轮,闺女儿子一大群然后铺上,要把所有的都铺上才对啊。然后,有男方的小叔子咕噜盆,然后新娘在炕上咕噜盆,小叔子说咕噜咕噜盆,你生儿子我得侄儿,然后,新娘也一边摇着盆里的三个硬币一边说咕噜咕噜盆,我生闺女得个儿子一人说数次。然后众人都出去了关上门,新郎新娘则不能出去了,解手方便要在那个脸盆里。
8,摘红喜子,谁早起,开门谁当家,然后,新娘把窗户上的喜字摘掉,不然儿女会的红眼的,我没有早起哈哈看来当不了家了。
9其他 ,以前听声,逗媳妇啊基本上很少了,尤其在外面工作的人回老家,大家也不大逗了,还有结婚过三天,新娘子到灶膛那里找红包去,说明以后要做饭了。
问题六:接亲有什么习俗? 看是什么地方的咯,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都不一样的嘞
问题七:结婚回门有什么讲究 新娘回门有什么注意事项 礼品事先备齐,买新娘家老人喜欢的礼品,礼品一般有四件。回门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动身。新郎新娘应参加婚礼那样认真修饰、打扮,保持婚礼上那漂亮、俊美的形象。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就应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要叫得自然、亲切,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出亲切热忱,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什么时候回门? 汉民族婚姻风俗。即成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女婿携礼品,随新娘返回娘家,拜谒妻子的父母及亲属。自亲迎始的成婿之礼,至此完成。此俗起于上古,泛称“归宁”,为婚后回家探视父母之意。后世各地名称不一,宋代称“拜门”,清代北方称“双回门”南方称“会亲”,河北某些地区称“唤姑爷”,杭州称“回郎”。近代通常在婚后第三天,又称“三朝回门”。此为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有女儿不忘父 母养育之恩赐,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一般,女家皆设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长陪饮。新婚夫妇或当日返回,或留住数日,若顶住时,则不同宿一室。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婿往参妇家,谓之拜门。有力能趣办,次日即往,谓之复面拜门。不然三日、七日皆可,赏贺亦如女家之礼。”宋吴自牧《梦粱录.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鹅蛋,以金银缸儿盛油蜜,顿于盘中并以茶饼鹅羊果物等合送去婿家,谓之‘送三朝礼’也。其两新人于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门记,女亲家广设华宴,款待新婿,名曰会郎。”《再生缘》第七五回:“迅速光阴无几日,姑娘满月要回门。”钟毓龙《说杭州婚姻回郎》:“女家邀请亲之喜帖曰:某月某日小女于归,小婿即日庭谒。此即所友谓庭谒也。也名回郎。有单回郎与双回郎、灯彩回郎与不用灯彩之分双回郎者,新娘亦去。”回门即女儿偕女婿回女家认门拜亲。回门的时间各地不一,古时是结婚第三日、第六日或七、八、九日,也有满月回门省亲的。春秋时期就有回门之俗,后代沿袭至今。由于“回门”是新婚夫妇一块回门,故称“双回门”,取成双成对的吉祥意。回门时,旧俗规定新娘走在前面,返回男家时,新郎走在前面,因为这次回门是女儿新嫁后第一次回娘家,有的又称“走头趟”。在“双回门”后,一般不准在岳家过宿,必须当日返回男家,因为旧时有新婚一个月内不空房的风俗。什么是双回门?旧时习俗,结婚满月,新娘偕婿回娘家省亲,叫做双回门
问题八:北京人结婚有什么讲究 1、迎亲人员和迎亲车辆,去时为单数,返回时迎送亲人员和迎送亲车辆为双数(意在成双成对),到女方家和返回新房时,行车往里拐(意在不往外去)、不走重复路线(意在结婚值此一次)。
2、四彩礼挂红包装,斧子、秤砣用红布包好。
3、新郎新娘互扎红腰带时切忌不打结(意在夫妻感情和顺,不结疙瘩)。
4、典礼前,新郎新娘下喜车后喜车花立即拆除(意在结婚坐喜车就这一次)。
5、喜蜡要对灭不要吹灭(意在一生到老,生生死死都在一起,不被吹散)。
6、新娘抓福时尽量多抓,但不要抓净(意在把福根给留下)丁
7、喜车返回遇喜车、过路口或过桥时,新娘对窗外飞红手帕(意在喜上加喜)。
8、新房附近井盖用红纸遮盖(意在把井盖上了,不能掉井里)。
问题九:结婚去女方家接亲有什么讲究,应该去什么亲戚 您好 祝福你们的爱情! 先说理念,您看看《蜗居》,千万别以为结婚是两个人自己的事,这是两个亲属集团的融合, 千万重视,而且要多为妻子方面着想(可能涉及费用); 双方各自家中办一次婚礼是最佳选择,女方费用由女方承担,事先做好充分沟通
问题十:结婚当天需要注意什么?(女方) 其实没有什么特殊的,除非当地有什么特别的风俗。结婚前一晚要早点睡觉,最好做个美容。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社会,婚礼都是民俗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大多数人一生只结一次婚,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婚礼是独一无二且富有创意的。
虽然现在的婚礼形式和流程逐渐西化,即男士穿西服佩戴领结,女士身穿白色纱裙手捧礼花,最后二人在神父的见证下宣誓亲吻并交换戒指。
但是,在今天的华夏大地上仍保留着一些传统的婚俗礼仪,今天,作者和大家聊聊少数民族通报的传统婚俗。
结婚呢,每个地方因为文化习俗的不同,自然在结婚习俗上也会有着地区上的差异,那么农村的结婚习俗和城市一比,一些有趣的农村结婚习俗可就值得我们看看了。
一、吃喜面
新郎到新娘家后,新娘的本家家长会陪新郎坐会儿,然后新娘的本家姐姐和嫂子就粉墨登场了,开始要红包,并商定喜面的价钱,一般都是事先商量好的。当开始上喜面时新郎要赶紧吃,而新娘的家人会快速的去夺。寓意是夺富,所以两方会尽力抢喜面。一般情况下,新郎只能吃一口,面就被抢了。
二、开门费
吃完喜面后,新郎来到新娘的门前,新娘不给开门,要开门就得拿红包。当然这些红包都是新娘的娘家人要的。
三、锁门费
当新郎进入屋后,新娘的家长早就把大门给锁了,要想把新娘娶回去,得掏锁门费,不给红包,不给开门。有些聪明的新郎会提前安排好人手把住大门,不让锁门。
四、三把炮
当新郎把红包掏的差不多了,新娘该上花轿了,但新郎必须放够三把炮,而且鞭炮是一把比一把长,这样新娘才能上花轿。
五、不走回头路
迎亲回来时就不能走娶亲时的路,寓意是夫妻不走回头路。
六、闹洞房后抢红被子
在洞房夜,新郎和新娘会抢唯一的一床红被子,谁抢到寓意是往后这个家谁说了算。
这就是我们一些农村里的有趣结婚习俗,如果你也想尝试这些创意的话,可以了解一下。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结婚习俗都不太一样,我是福建泉州的,所以就和你分享一下闽南的婚礼习俗吧。
1、轿前猪脚
闽南迎亲队伍中,红红的竹篮中盛着粗大的猪脚,格外引人注明,我们闽南人称之为“轿前猪脚”。每当谁家娶媳妇,在准备送往女方家的彩礼当中少不了得准备两个大小一样的猪脚,寓意两家幸福美满。
猪脚的重量要在二十斤左右,如果猪脚太小会显得太小气。猪脚一定要用红绳子绑在关节点上,另一头放在红纸包成的红包里面,红包里还得放12元钱,寓意以后每年的十二个月都丰衣足食。
2、栓红丝线
提亲的时候就要用到红丝线了,红丝线在闽南婚俗中从头出现到尾。男方在提亲时带的见面礼中,就得用红丝线把见面礼的外包装捆起来,现在比较简化了,直接摆个红丝线上去就行。进入女方家时,把见面礼放在大厅显眼位置,表示吉利好彩头。
双方互相满意之后,就要开始“择日”。“择日”的时候由男方选一位双方都尊重新人的亲属当使者(很多时候是媒婆),使者要来姑娘的生辰八字,用红纸包起来,里面放个红绳,让男方带回去“配生时,择日”,寓意牵姻缘。
结婚当天,双方要再互送的礼品上都系上小红丝线,贴上红纸。双方家中厅堂除了要张贴喜联之外,也要贴上小红条及红丝线扎成的装饰品,放在大厅和新房的门楣上,图个吉利,寓意“千里姻缘一线牵”
3、八卦米筛
米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在闽南习俗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迎娶新娘到家门口时,需要一个画有八卦团的米筛罩住新娘的头,然后男方才能把新娘迎进家中,寓意平安吉祥。
米筛的竹钉要露在外面,寓意出丁发财。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个习俗变得更简化了,婚嫁的时候通常改为用一把红花伞来代替八卦米筛,以来图吉祥,二来可以遮风挡雨。
4、崇尚红与甜
在闽南,以红为尊、大、喜、吉。古往至今,办喜事一定是红色为主。结婚时,家中要张贴红色对联,喜字,门口还要挂红布,表示红红火火。新娘要穿红色衣裙,盖红头巾,穿红鞋,拿红包。
新娘入门之后要给婆婆和其他女长辈插红绸春花,表示尊敬和亲热,还要向公婆敬红枣茶,大厅上要挂双喜的红绸喜帐
5、烘炉茶壶
闽南人离不开茶文化,所以在闽南婚俗当中,茶文化也不能少了。婚礼现场会摆着泡茶用的巨大烘炉和茶壶,按照闽南的习俗,要跨烘炉,表示兴旺之意,烘炉上会有“合敬怡真”四个字,告诫新人们,双方要互相敬让,互相包容。
在结婚成亲的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合捧“金枣茶”给长辈敬茶,在闽南称之为拜茶。有部分地区把敬茶放在了结婚当天。
这些习俗都满满的闽南味道,毕竟个人了解的会比较局限,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婚礼风俗可以到一些关于婚礼平台上去看看一些文章,我之前就是在一百婚上面看到的。个人也在备婚当中,所以希望回答能对你有点用。
大喜之日
结婚前夕
祭拜:男方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要举行。
安庆礼:依八字、房屋座向……拜母床。
结婚当天
祭祖:男方出门迎娶前,应先祭祖。
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六的倍数最佳。
燃炮:迎亲礼车应於途中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祝。
食姐妹桌:新娘出发前要与家人一起吃饭,表示别离,大家要说吉祥话。
请新郎:礼车至女家时,一男童持茶盘恭候新郎,新郎下车后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家。
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好之后,应持捧花给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姐妹或好友应刻意阻扰,经新郎哀求后以九九九元红包礼成交,喻长长久久。
盖头纱:新郎予捧花后,将新娘头纱放下并挽出大厅。
拜别: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叩拜父母道别,新郎行鞠躬礼即可。
出门:新娘由一福份高之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走,进入礼车。
礼车:应悬挂一棵由根至叶的竹子,根上挂著萝卜,意有头有尾。礼车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饰。
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生肖吉祥之男童持扇置于茶盘给新娘回赠红包礼。
不说再见:当所有人要离开女方家时,绝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泼水: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将一碗清水、稻谷及白米撒向新娘,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将扇子掷至窗外,谓弃坏性子;掷扇后应哭几声,且在礼车后盖竹筛象征繁荣。
迎娶队伍以竹筛为先,青竹连根带叶,竹端系猪肉一片,防邪神白虎。
燃炮:一路燃放礼炮,车抵男方家门时,家人应燃炮竹。
摸橘子:由拿著两个橘子的小孩迎接新人,新娘轻摸橘子,并赠红包答礼。
牵新娘:新娘下礼车时,由男方一福气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入厅。
忌踩门槛:门槛代表门面,故新人应横跨门槛过去。
新娘入厅后要跨过火盆踩碎瓦片。
敬茶:将新娘介绍给家中长辈认识。
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相拜,送入洞房。
进洞房:以竹筛覆床,桌上置铜镜压惊,新人共同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同心,并求日后生男。然后新郎掀开新娘面纱,合饮交杯酒、吃甜汤,象征早生贵子。
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
观礼喜宴: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
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於门口端喜糖送客。
吃茶:由男方已婚亲友喝新娘的甜茶说吉祥话并赠红包。
闹洞房。
清朝晚期: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从故纸堆中读出文化味,这具体到阿强收藏的500多张结婚证最贴切不过了。
阿强收藏最早的“结婚证”是清朝宣统元年的 “童养婚帖”。该“婚帖”是一张红色的,字迹由毛笔书写。整个婚帖没有任何图案修饰。
在该“婚帖”的右侧有四句话“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前世姻缘,上苍注定”。
中间注有乾造与坤造,即男女的生辰八字,该“婚帖”上还写有“聘礼白银两百二十两”。
最后用农历落款日期:宣统元年(1909年)六月初三,在左侧写有“和合百年”作祝福话语。从收集地来看,这张结婚证应该是当时佛山地区的。
是否相配全凭
媒人一张利嘴
据了解,童养媳在民间多出身于贫寒之家,女方为了免除抚养负担,便把女儿送往男方,有的男方家长为免去儿子成年后花聘金,也找童养媳。
年龄上,童养媳一般要比其“丈夫”要大。人们往往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概括传统婚姻。所有婚事都是由媒人往来传言,再由父母决定,当事人没有选择的权力。
在古人认为,聘则为妻,奔则为妾,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礼,就能得到社会的承认。
竟成一时之风
“姐弟恋”
竟成一时之风
阿强的前辈曾经告诉他,古人很讲究生辰八字,八字相匹配则天地结合,阴阳相配。
男方出白银两百二十两的高额聘礼说明男方在当时是相对比较富有的。从该“婚帖”的日期可以看出,童养媳当时只有12岁,其“丈夫”应该在12岁以下。
买来的童养媳主要是照看“丈夫”,陪“丈夫”玩耍、读书等,作用相当于现在的小保姆。等其“丈夫”长到15岁左右,两人才正式完婚。
这种风俗当时在佛山也普遍存在。
本世纪初:
旧习消逝 文明结婚时兴
一张建国前的结婚证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呢?
在阿强的收藏中,几张建国前的结婚证就反映出当时的结婚方式,其中一张是日期为1930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的。
记者发现,这对广东新人结婚证书字体开始使用“变体”,书写顺序也由从右至左变成从上到下。该证书的图案和花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结婚证的上方左、右各有一个面带微笑的小天使,手里牵着一条红色的丝带,带有明显的西洋色彩;而在结婚证的底边有两个重合的心,由丝带串在一起,寓意天赐良缘、永结同心。
但令记者感到奇怪的是,该婚书上依然注明了男女传统的生辰八字。收藏这个结婚证的阿强告诉记者,这时的“文明结婚”已经不是婚礼的形式了,而是带有自由恋爱和自愿结婚的意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经不重要了。但由于“大媒做见证人”的习俗依然根深蒂固,所以这时的婚礼虽然具备了西方的婚俗,但在形式上却摆脱不了传统的旧俗,是一个过渡时期。
据悉,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建国前中国结婚方式发生一些转变,青年男女开始了一种新的结婚方式,即男女双方经人介绍或自己相识,经过一段时间交往、恋爱,经双方家长同意而结婚组成家庭,一些青年男女甚至选择在教堂结婚。这种结婚方式比传统的婚姻相对简单,称之为 “文明结婚”。
辛亥革命前,“文明婚礼”已经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少数人中出现。辛亥革命后,对婚姻方面有过某些改革。而自由恋爱者多实行新潮的“文明结婚”。
结婚证开始
加盖政府公章
“文明结婚”把旧式的从“请庚”到“收奁”的礼节,往往简略为订婚、行聘礼,或者这两项也没有。“结婚之日,当由男方父母各给以金戒指一枚,礼服一袭”。婚礼有主婚人、介绍人、证婚人参加,他们和新婚夫妇都要在结婚证书上盖印。
阿强介绍,能够接受新式婚姻主要有两种人,其一是相对比较富有的人,并接受过西方教育,第二种是基督教徒。而他收藏的这张则属于当时佛山“名门望族”的结婚证书,此时的 “结婚证书”已将过去的“媒人”称为“介绍人”,称谓进步了许多。证婚人主要请的是社会上比较有威望和地位的老人或政府官员。
该“结婚证书”上还出现了政府的公章。阿强说,建国前,法律规定男女双方结婚必须先订婚,然后才能结婚。出现公章也说明男女结婚不再是自己的私事,而是纳入了统一管理
东北地区嫁女儿有很多讲究,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习俗:
1 择正日:在东北黑龙江结婚当天的好日子被叫做“正日子”,正日子一般都是由新郎家选择,而非正日子也叫“待客日”则是由新娘家定,一般待客日要比正日子早三至四天。待客日当天准新郎官要在新娘家呆上一整天,招待女方家的亲朋好友。女方家长要在当天婚宴酒店大摆宴席,招待所有来宾。新郎新娘穿上礼服,主持人司仪嘉宾代表上台发表讲话,也算是先行嫁了一把,新人还需要给每位来宾敬酒并收女方亲朋好友的礼钱。散席后新郎就要回到自己的家中,等到结婚那天才可以见新娘。
2 迎亲:按照东北人的习结婚习俗,结婚当天迎亲越早越好,因为有“抢头”一说,新郎迎亲的时间也是找人占卜给指定的好时辰,一般会有8和9这2个数字,寓意着发财和长久之意。而新郎来接亲的人也必须是单数,因为娶回老婆就凑成了双数,而人数最好是控制在十几人,当中必须有一对小男娃小女娃。新郎迎亲时需要带上里脊肉给女方父母亲吃,寓意着一家人在肉连在一起。
3 改口茶:新郎在接亲时需要为新娘父母献上一杯改口茶,新娘父母喝了改口茶后会给新郎一个红包做为回礼。
4 拜别:在接亲仪式结束之前,新郎新娘需要进行拜别仪式,向双亲表达对对方的感激和爱意,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5 花轿:东北的结婚习俗中,花轿也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花轿一般由4名福气深厚的妇女驾驶,花轿前面的一位要抱着一只红公鸡,象征着吉祥如意。
以上是东北地区嫁女儿的一些主要习俗和讲究,不同的地方和家庭可能还有一些特殊的传统和习俗。
议婚,订婚,下彩,结婚。
具体流程如下:
1、在甘肃嫁女儿的风俗是首先需要议婚,就是指的双方家长会面。
2、订婚,再见面之后选择良辰吉日进行签订婚约。
3、下彩,指的男方每逢年过节去一次女方家带着薄礼。
4、结婚,指的最后结婚的环节,男方将女方娶回家。
甘肃人嫁女儿时出嫁者的舅父,叔伯或表兄弟、堂兄弟,送亲者到男方后。要等男方派人来接才能进屋,吃饭时两人一般分座两张桌子,男方派人陪宴。
结婚有哪些讲究
结婚有哪些讲究,结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万事都主张吉利、好兆头,尽量避开一些不吉利的事宜,所以在很多事情上都有很多的讲究,下面分享结婚有哪些讲究。
结婚有哪些讲究11、结婚日子讲究
(1)结婚吉日应该要避开农历的三月、七月和九月,这个时候适逢传统的鬼节,寓意不吉利。
(2)结婚吉日不能够选择在亲人生日和忌日的时候举办,这会影响到亲人,也对婚礼不吉利。
(3)结婚最好不要选择本命年,民间有本命年结婚不好的说法,所以为了图个吉利,还是选择其他的年份吧。
(4)结婚很多人都会看黄历来选择,一般是选择黄道吉日,如果黄历上标注有诸事不宜和大事勿用,那么就不能结婚。
2、结婚物品讲究
(1)结婚典礼上用到的喜糖、喜酒和喜烟等都应该是新鲜未过期的。
(2)结婚的物品都将就双数,忌讳4,因为谐音是“死”,寓意不吉利。
(3)结婚时候使用的物品如喜字、红包、床上用品都应该是红色,寓意喜庆和吉祥。
3、结婚礼金讲究
(1)结婚的礼金一般也是给双数,因为好事成双,因此有祝福新人双宿双栖、美满幸福之意。
(2)结婚的彩礼钱一般都是根据当地的习俗和男方的经济状况来决定的,彩礼钱最好包含数字6和数字8,寓意好。
4、结婚礼物讲究
(1)结婚的礼物一般选择压床娃娃、对杯、床上用品和摆件这些有寓意的物品。
(2)给新人送礼物忌讳送伞、手表、镜子、道具和扇子,寓意分离的意思,不吉利。
(3)从新人的礼物最好是投其所好,如果送一个对方不喜欢的东西,那么对方也觉得没意义。
5、结婚婚车讲究
(1)结婚的婚车要选择双数,一般是六辆或八辆或者更多,不能够选择单数。
(2)婚车在行驶的时候,是不能够走回头路的,接亲和送亲的路线应该有所差别。
(3)头车如果是奔驰的话,那么尾车不能够使用桑塔纳,因为两者连起来谐音是“奔丧”。
结婚有哪些讲究21、不走回头路,婚礼当天,婚车队伍不可走回头路,要事先规划好路线,避开医院、火葬场、殡仪馆等不吉利的场地,宁愿多绕一点,也不要走回头路
2、上香要注意,在出嫁的时候,给祖先上香要虔诚,要郑重的祭拜,然后安插香烛的时候不能歪不能倒,一定要一次仔细的插稳,不能觉得歪了然后拔出来重新插,更加不能折断,这样会显得不吉利,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就要稍微当心一点
3、禁忌新娘的礼服不能有口袋,新娘的结婚礼服是不可以出现口袋的,这样是指新娘出嫁的时候,会把女方家的财运和好运也给带走,所以一般无论中式还是西式的礼服,都不可以设有口袋出现哦
4、接亲&迎亲的时候,姑嫂要回避,在新娘接亲与迎亲的环节,从传统的角度来说,作为姑嫂辈的,要回避一下,不然不是很吉利,主要是因为谐音不是很好听,所以这些人员最好回避一下
5、孕妇&白事相关人员,另外对于孕妇和家中有白事,或者是戴孝的人来说,在结婚的当天,最好不要参与接亲、迎亲的环节,而且最好不要去新人的婚房,更加不能触碰新人的婚床,这样会非常的不吉利,虽然新人不能直说,但是自己也要稍微注意一下
6、新娘当天不能吃喜饼,婚礼当天新娘是不可以吃喜饼的,如果饿了可以用其他的食物垫饥,但是绝对不要去吃喜饼,这样非常的不吉利,意思会把自己的喜气和福分都给吃掉,所以也是违禁之一哦
7、婚礼当天,就算新人再累再辛苦,新娘都不可以随便地躺在新婚婚床上面,这样对将来的婚姻不是很好,一结婚就躺下是非常不吉利的动作和行为,在公婆眼里也不好看,所以新娘要注意这个点哦
8、结婚当天不能踩门槛不能踩新郎的鞋子,门槛是因为在一些重要的场合和仪式上,踩门槛是非常不吉利的,踩新郎鞋子是指对夫君的一种不尊重的行为,所以在婚礼当天,新娘在行走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踩门槛,也不能踩到新郎的鞋子哦
9、婚礼当天所有人都不能使用扇子,扇子的谐音是是“散”的意思,所以在婚礼当天,一般不能出现扇子这个东西,以免不吉利,暗示新人之后会分散
10、结婚避开鬼月,结婚的日子要避开清明节、中元节、冬至这几个月份,尽量避开白事祭拜扫墓的时候,也不要选择六月半,有着半月妻的说法,指新人走得不长久
11、传统的哭嫁是一种吉利的表现,有人说哭的越厉害,将来越发达,但是,到了男方婆家之后,就绝对不能在哭了哦,无论你是感动还是太激动,就是不能再哭了,这样会有点晦气
12、三朝回门不能忘,新娘的三朝回门不能被遗忘,要提早准备好礼品,在早上抵达女方娘家完成回门仪式,也必须在下午日落之前返回自己的婚房
13、结婚当日不说再见,寓意回头再见就是二婚的意思,所以在结婚的那天,大家都要避开再见这个词
14、结婚前后绝对不能把自己婚房给别人居住或者让别人睡你们的额婚床,这样不是很吉利,暗示会有外来者的侵入,对新婚的新人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情
15、结婚当日,新人的衣服着装都必须是全新的物品,从里到外都要新的,鞋子也必须换新的,不能穿旧鞋,在古时候穿旧鞋是非常不吉利的一种说法,所以要注意避开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社会,婚礼都是民俗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大多数人一生只结一次婚,所以他们希望自己的婚礼是独一无二且富有创意的。
虽然现在的婚礼形式和流程逐渐西化,即男士穿西服佩戴领结,女士身穿白色纱裙手捧礼花,但是,在今天的华夏大地上仍保留着一些传统的婚俗礼仪。
每个地方因为文化习俗的不同,自然在结婚习俗上也会有着地区上的差异,那么农村的结婚习俗和城市一比,一些有趣的农村结婚习俗可就值得我们看看了。
一、吃喜面
新郎到新娘家后,新娘的本家家长会陪新郎坐会儿,然后新娘的本家姐姐和嫂子就粉墨登场了,开始要红包,并商定喜面的价钱,一般都是事先商量好的。当开始上喜面时新郎要赶紧吃,而新娘的家人会快速的去夺。寓意是夺富,所以两方会尽力抢喜面。一般情况下,新郎只能吃一口,面就被抢了。
二、开门费
吃完喜面后,新郎来到新娘的门前,新娘不给开门,要开门就得拿红包。当然这些红包都是新娘的娘家人要的。
三、喜糖
在结婚时通常会准备喜糖,也称为“喜饼”。这是一种装在红色或金色包装袋中的糖果或小点心,象征着新婚夫妇的甜蜜和幸福。
四、抢婚鞋
在西方某些国家,结婚时有一个传统的游戏,叫做“抢婚鞋”。在仪式中,新娘会脱下一只鞋子,然后将其扔向婚礼中的群众。谁能抢到这只鞋子,就意味着谁会成为下一个结婚的人。
五、婚车队伍
有些地方的新人结婚时,会请来一些特别的人或事物作为婚车队伍。比如,有的地方会请来舞狮或舞龙队伍,有的地方会请来一些古代战士模样的人物作为婚车队伍,这些队伍在新人的婚礼上穿梭游行,增添了婚礼的喜庆气氛。
总之,各地的结婚习俗千差万别,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这些习俗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各地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