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的传统节日

羌族的传统节日,第1张

羌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羌族的传统节日就是羌历年,羌语称“日美吉”,根据地方的不同,又有“羌历新年”、“过小年”、“丰收节”、“还原节”等多种叫法,但名称不同,内容却完全一样,都以庆祝丰收和感恩还愿为主要内容龚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举行,持续三至五天。

还有就是祭山会,这是羌族独有的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一。这是一种祈祝丰年的活动,到了这天,每家每户的房顶上插着杉树枝,室内的神龛上挂着剪纸花,点燃松光、柏枝,祀祭天神“木比塔”。祭祀时,宰羊作祭品,巫师敲着羊皮鼓,唱本民族的史诗。当天,全寨男女老少,都要喝咂酒、唱酒歌、跳锅庄舞,祈求年景丰收。

羌族有什么习俗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最早是河煌地区的牧羊民族,以后向东向南迁徙,是华夏族的主要族源之一, 也是古代蜀族和今天藏族、彝族的主要族源。它们大部分融合到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之中,只有在四川的岷山 地区保留了全国唯―一块羌族聚居区,这包括阿坝州的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以及绵阳市的北川县 。其中以茂县羌族集中聚居最多,占全部羌族人口总数的60%。

羌族具有独特的物质文化成果和民族风情,绵延几千年而不间断,被称为中国各民族演化史上的一个“活化石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至今仍存的碉楼、栈道和溜索等建筑形式。碉楼在羌语里叫做“邛笼”,“皆依山居止 ,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著名的有茂县黑虎乡的群碉、明嘉靖年间修筑的桃坪碉。栈道在羌族地区的特 色是险峻,茂县较场一带的栈道遗迹,传为是蜀人的祖先蚕丛氏的遗作。溜索古称“窄”,是用于渡河的竹 索 ,羌族中心区茂县古有“绳州”的设置,其名称即来源于古羌的绳桥。 现存的历史文物中,以横架于滔滔服江 之上、长达100多公尺的茂县石鼓 “鸳鸯溜”最为著名。

羌族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里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物, 有蚕丛和大禹的遗迹。“禹兴于西羌”, 汶川刳儿坪和茂县石鼓乡(原名石纽乡)以及北川的石纽,都有大禹诞生的纪念地。茂县县城名“凤仪镇”, 也是源于歌颂大禹的“凤凰来仪”的古语。在茂县维城乡有蜀汉大将姜维修筑“维城”的遗说。叠溪本为古蚕 丛重镇,因地震而变成今日风光秀丽的地震湖。

羌族的民俗亦很有特色,至今保留着白石崇拜习俗,户户羌寨庄房都供奉白石。羌笛传自远古,各种歌舞欢快 多情,羌族服饰有独特的魅力。其民族著名节日有羌历年、祭山会、牛王会,娱乐活动有跳莎朗舞、爬天杆、 射兽馍、放索套。其它如挑花刺绣、云云娃、喝咂酒等,都可令人享受羌族文化的独特风情。羌族地区盛产花 椒,“茂椒”至今仍是烹好川菜的重要调味品。

三 尔玛羌族文化

(一)传统节日:

农历10月初1是羌历年,在这隆重的节日里羌族人们会穿着本民族的服装欢聚在一起跳起锅庄,还有一些祭祀活动。

以“感恩”、“ 祈福”、“ 和谐”为主题的2009羌族“俄苴”庆典在茂县曲谷举行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五),阿坝州茂县曲谷乡河坝村,羌笛悠扬,爆竹声声,唢呐齐鸣,锣鼓喧天,全乡2000余群众欢聚在这里,载歌载舞,兴高采烈,共庆一年一度的羌族“俄苴”节,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国泰民安。

“俄苴”意为农历正月初五,是羌族村寨的狩猎节,又叫男子节。记者了解到,曲谷乡是羌语标准音点(羌语普通话)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瓦尔俄足”传承地,是羌族语言、服饰、饮食、村落布局、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礼仪节庆、民间艺术、手工技艺等羌文化保留完整的行政乡。在这条偏远的山沟里,有流传千年的领歌节(“瓦尔俄足”,又叫妇女节)、狩猎节(又叫男子节),阴阳互补,刚柔相济,构成共同的主题:感恩一切给予生活的惠及,规劝人们尊重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本真和恬美,而且还有历经千年的洪木基神塔,这里的人们每年都要举行“俄苴”庆典活动。

由于现在禁止捕杀野生动物,所以智慧的羌族人们通过用面粉烧制兽形馍馍来狩猎,以纪念羌族中的一个神,其实是人,是因为羌族人们太崇拜他,对他的尊敬

狩猎节时德高望众的老人取圣火胜利而归。

正月初五那天早上,他们到山一株神树那里取圣火,他们用白石头摩擦生火。

其中白石头是羌族的圣物,放在房屋上面。

羌族寨中建有石碉楼,方>>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彝族

火把节: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习俗:点火把、摔跤、斗牛、歌舞

插花/打歌节:二月初八,习俗:采集杜鹃花插于各处、青年男女盛装跳“左脚舞”

密枝节:二月初八,习俗:祭龙树、野餐

祭龙节:二月初八,习俗:跳芦笙舞

赛衣节:三月二十八日习俗:赛衣

三月会:三月二十八,习俗:赶集、跳舞

白族

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习俗:物资交流、赛马、赛龙舟、歌舞

绕三灵: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习俗:绕山、祭祖、跳霸王鞭、八角鼓舞

火把节:六月二十五日,习俗:驱邪求吉、祈求丰收

本主节:日期不一,习俗:供奉“本主”、诵经唱文,焚香磕头、歌舞、游乐、竞技等

石宝山歌会:七月末八月初三天,习俗:弹唱白族情歌

苗族

花山节:一月三日,习俗:对歌、跳芦笙舞、爬花杆

纳西族

米拉会/棒棒会:五月十五日,习俗:赛马、农具交易会

祭天:节期不定,习俗:祈年求丰,消灾除邪

骡马大会:三月七月,习俗:牲畜交易

三朵节:二月初八,习俗:赛马、跳“阿哩哩”、野餐

七月会:七月中旬,习俗:大牲畜交易、对歌

摩梭人

朝山节:七月二十五日,习俗:祭拜女神、歌舞、射箭、结交阿夏

景颇族

目脑纵歌:一月十五日,习俗:跳文崩舞

藏族

成佛日: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会:藏历除夕,习俗:跳神节目

赛马会:五月初五,习俗:搭帐篷,野炊、宴客、赛马

成道日:十月二十五日

端阳节:五月初五,习俗:赛马、跳锅庄舞、弦子舞、野餐

雪顿节:藏历六月底七月初,习俗:晒大佛、跳藏戏、过林卡

布依族

牛王节:四月八日,习俗:吃牛王粑、给牛散食、歌舞

傣族

泼水节,习俗:歌舞、赛龙舟、泼水、放升高

采花节,习俗:采花献佛

送龙节:公历一月,习俗:送祭品给龙神

哈尼族

扎哩作:一月一日,习俗:祭祖、对歌、荡秋千、宴请

阿玛突:二月属龙日,习俗: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新米节:八月第一二个龙日,习俗:尝新、祭天、祭亲奠

苦扎扎:六月,习俗:对歌、跳舞、祭天神

十月年:十月,习俗:祭祖、通街宴

姑娘节:二月二日,习俗:野餐、唱歌跳舞

祭母节:三月第一个属牛日,习俗:祭母、唱思母歌

壮族

陇端节:三月,习俗:物资交流、青年男女对歌、社交

僳僳族

刀杆节:二月八日,习俗:上刀山、跳嘎

赛歌会:腊月或正月上旬,习俗:赛歌、沐浴

澡堂会:春节,习俗:沐浴、交友

开斋节:回历十月一,习俗:礼拜、赠“油香”等

古尔邦节:回十二月,习俗:团拜、宰牛羊等

拉祜族

葫芦节:十月,习俗:跳芦笙舞、物资交流、

扩拾节:正月初一,习俗:接新水、跳芦笙舞、狩猎

祭太阳神:立夏日,习俗:敬献神灵、祈祷年丰

佤族

拉木鼓节:腊月,习俗:拉木鼓、剽牛、跳舞

瑶族

盘王节:五月二十九日,习俗:祭祖、歌舞

普米族

转山会:五月五日,习俗:转山、歌舞、鸣枪

阿昌族

会街:九月十五日,习俗:耍青龙、白象、跳象脚鼓舞

基诺族

祭大:三月,习俗:跳鼓舞、竹杆舞、打陀螺

水族

端节: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习俗:铜鼓舞、对歌寻偶

独龙族

卡雀哇:腊月,习俗:剽牛、祭天、跳锅庄、互邀作客

爱伲族

耶苦扎:六月,习俗:打秋千、跳舞、聚餐

怒族

鲜花节:三月十五日,习俗:采集鲜花、祭祀仙女

怒族年:腊月二十九日,习俗:射箭、打石头靶、歌卜(猜唱)、荡秋千、舞蹈等[3]。

蒙古族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

羌族的民风民俗 春节舞龙、舞狮

春节舞龙、舞狮,在惠州的历史已十分悠久。自古以来,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半(即正月十五),龙队、狮班穿街过巷,天天热闹非凡,颇有惠州的地方特色。

传统的舞龙、舞狮活动由民间自发组成,多为一街一龙,武班、乡村舞狮。

民间的舞龙具有典型的广东风格。所舞的龙自己扎造。龙头主骨架由竹料扎成,外表糊纸上漆,彩布作龙身,整条龙长达13丈,约合42米。舞龙时,最前面由日月牌、匾额、宫灯、扮色队(化装成历代的民间故事人物),鳌鱼、凤、狮、杂水(由人扮装的鱼虾蟹蚌等)在前面引路,最后才是活灵活现的龙。一路鼓乐不断, 一路鼓乐不断,人数从多,浩浩荡荡,穿街过巷,满城轰动。龙过之处,不时有长者带子、孙在龙的肚子下钻来钻去,谓“钻龙架”, 意思是望子成龙,舞龙时的“钻龙架”、“猎龙公”、“派龙贴”等民俗,颇有的地方特色。

民间的舞狮活动与舞龙有相同的特点。把狮扎好后,偿到元妙观“开眼”,并进行“抢青”活动。新春的第一天清晨,各路狮队由师爷携匣领路,狮子、锣鼓镲钹、手持各种冷兵器的武术队伍依序表演,所到之处,店家、住户鞭炮相迎,并封红包,热热闹闹,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才告一段落。

端午节龙舟竞渡

端午节,民间称之为“五月节”。赛龙舟,惠州民间称之为“扒龙船五月节”。节,扒龙船,龙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六,都举行传统的赛龙舟活动,历经千年,常盛不衰。

每年农历“五月节”,多为河水涨满,“龙舟水”使各街(村)的龙船队兴趣倍增。以往的五月节,在东江河畔,完成了赛前仪式的龙船队沿江分批举行龙舟赛。参赛龙舟先是顺水而下,而后逆水而上,最后冲刺决出输赢。奖品多为花江(用竹串吊整幅衣布,上面贴满纸巾),设奖者也多为地方的殷商巨贾。得者把“花江”插在船头,沿江而上,以为荣耀。

中秋赏月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

民间过中秋节仅次于春节的一个大型欢庆节日。

为了能过好中秋节,民间从节羊一个月就着手节日的筹备,购买月光饼(一种用白糯米粉加白糖做成的白饼),风粟、菱角、表榄、红柿、芋头、柚子、花生等吃物,当然,每家必不可少的是月饼和灯笼。

中秋节当天,远出他乡的人们各自回到家中最长者的家吃团圆饭,向家人讲述自己今年以来所做的事和下一步的目标,长年当家的人则多讲一些好话(激励的话)。当月光初升时,合家一起开月饼、点灯笼,开始一年一度的赏月。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的赏月活动正在由庭走公共场所。目前,已具规模的有平湖赏月和汤泉赏月两个场所。

重阳节登高、放风筝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民间重阳节有登高和放风筝的习俗。

据民间传说,重阳节登高能给登高者带来好运,连续三年登高则能时来运转。从锻炼身体的意义上来盾,重阳节登高确实有其独到的益处。重阳节时值初秋,秋高所爽,此时登高,身心收益非平时可比,既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到高山这巅,举目远眺,山河秀色尽收眼底,令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

现在,每年重阳节登高最为壮观的是罗浮山、九龙峰、象头山,市区的高榜山、丰山等,尤其是位于博罗的罗浮山,每年重阳节前夜(农历九月初八)十多万来自本市各县和东莞、增城、广州、深圳的登高者陆续登上罗浮山的顶峰飞去顶,通宵等待日出的人们在山顶围坐,互相祝福。日出时,烟花、炮竹响彻去霄,与初升的太阳交融在一起,颇为壮观,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到罗浮山登高的人数每年都有十多万最多时有三十多万,使罗浮山重阳登高成为岭南重阳节的盛事

重阳节放纸鹞则是较为独特的习俗。民谣中唱道:九月九,是重阳;放纸鹞,线爱长。按我国传统习惯,放风筝一般多在清时时候。由于气候>>

羌族 节日 羌历年(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在此时各种农作物都收割完成,为了庆祝一年的丰收,羌民都把这一天作为喜庆丰收的节日而欢度此节。

春节也是羌民族最大的节日,意为旧年的结束和新年的开始。春节时间为除夕之夜至正月十五。

除夕之日每家都有贴对联的习俗。贴对联也有区别:在当年家里有人去世就贴挽联,用绿色或**纸来写对联,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而家无以上情况者都用红色纸来写对联,表示新年里大吉大利。

除夕之夜,羌族的习惯是合家团圆之夜。不管在外地工作或是做生意的人都要在此时回家与家人团聚,过上一个幸福吉利的除夕,迎接新的一年。

正月初一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人们都要起早到水井里去背水,意为来年不缺水。还要到屋外去拿一些柴进来并念到招财进家之意的话,表示新年里天天有财进家门。另外这天不能说脏话及吵架,如有犯者,表示新年里家里有祸之意。还不能看见劳动工具,看见了意为新年里会很辛苦,故此除夕天都要把它们藏到看不见的地方。

正月初一早上有不吃稀饭的习俗,意为吃稀饭表示这年收成不好。

正月初二羌民有拜年的习俗,有晚辈向长辈拜年,表老辈们新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有出嫁之女回娘家拜年的习俗,表女儿对父母的祝福和祝愿父母在新年里事事顺心。有未结婚而有女友的男子向女方拜年的习俗,表祝女方父母及女友新年快乐。有徒弟向师傅、学生向老师拜年的习俗,表感谢师傅或老师传授手艺或知识于他,并祝师傅和老师新年里吉祥如意。

正月初三有对死去的人办新坟和向死去的人烧纸钱祭奠的习俗。这天有不能串门的习俗,意为这天是死人的节日,故不能串门。

正月初四,这天意为新年开始可以开工的吉祥之日,所以这天有出工做事的习俗。这年有修新房的人都要在这天下基脚的习惯。

正月初五,这天意为狩猎者的吉祥日子,所以这天家里都要给男人(不分老少)用灰面粉做一个象动物的馍馍,然后每家出一些酒肉到寨子指定的地方去并带上猎枪,把形似动物的馍馍放在一起,用猎枪瞄准射击;如射中就意为这年里的狩猎有获。然后大家围在一起敬神、喝酒唱歌的习俗。

正月初九,这天全寨乃至全村的人有带上敬酒、刀头、香蜡到庙子里去敬神的习俗。

正月初六,这天全村人都要带上敬酒、刀头和香蜡到山顶上各寨的塔子上去供奉的习俗,表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

大年十五,这天是春节的最后一天,所以有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大年饭的习俗,以表春节的结束,新一年春耕的开始。

春分这天有不上山的习俗,意为这天是山里各种动物交配之日,见者不利。

惊蛰这天有不下地的习俗。

清明节这天有扫墓、立碑及到祖先的坟上烧纸祭祀的习俗。

端午节这天是祭祀龙的节日,这天有起早用露水洗脸、洗身的习俗,意为这天万物都有药可治百病;还要扯各种草到回家备以后生病之日用。传说这天的各种草都有很好的药效。有喝雄黄酒的习俗,意为喝了这种酒,以后蛇不敢缠你的脚。有插艾在门框上的习俗,表示对屈原的怀念。

阴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所以这天有祭祖、祭鬼的习俗。

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有用月饼、核桃、苹果等各种食物首先在房顶的塔子里祭月亮神以后,全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的习俗。

农历二月初二为祭龙节,传说这天是龙抬头之日,所有的蛇都要出洞结束冬眠,故这天有剃头的习俗。

农历六月初六,这天传说是所有的虫都不吃东西,所以这天有晒家里容易被虫蛀的毛衣、皮衣等衣服的习惯,免遭虫蛀。

五月初五,羌族的女儿节。这天全村的妇女到要穿上新衣服,到西湖寨山顶的塔子敬神,围着塔子唱歌跳舞,然后到各寨进行对唱山歌,来歌颂羌族妇女的优良传统美德。

青>>

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我国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1、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 ,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 。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2、德昂族

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净居把斋节日。

3、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4、侗族

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主要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

5、白族

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它和“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饶有特色。其他主要节庆活动还有大过年、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

6、独龙族

唯一的传统节日年节(独龙语: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过卡雀哇于每年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具体时间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节日期间,人们要举行祭山神仪式,唱歌跳舞。

7、俄罗斯族

俄罗斯人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1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纪念耶稣降生。

8、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的传统节日不多,只有春节、氏族的“莫昆”大会和宗教活动“奥米纳仁”,还有篝火节。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

9、布朗族

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

10、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实际是由一种生产活动演变而成的节日。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人们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头上,去河边洗脸、沐浴,以求安康。牧区还有“祭敖包”,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11、高山族

11高山族

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12、仡佬族

祭山、吃新、过年,是各地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春节,是仡佬族最大的节日。农历十月一日,是仡佬族的传统节日“牛王节”,是仡佬族民间特有的节日。

13、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节)、端午节、秋夕(中秋节)。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老人节)。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

14、黎族

黎族的节日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15、僳僳(lisu均四声)族

主要节日有阔时节、火把>>

羌族的传统节日、生活习俗和饮食文化 土族的传统节日、生活习俗和饮食文化 5分 高山族的传统节日包括:播种祭、平安祭、“阿立”定祭丰、竹竿祭、猴祭与大猎祭、矮灵祭以及达悟人的飞鱼祭,等等。高山族的传统节庆通常与祭祀合一,纷繁复杂,

饮食以谷类和根茎类为主;

高山族在古代以裸为美,仅以幅布遮阴,毛皮围腰。但接触汉文化以后,逐步形成男穿长衫女着裙,讲究服饰美

羌族人的生活习俗 在四川人口约20万人。自称尔码、尔麦。主要分布在川西北岷江上游阿坝 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和绵阳市所辖的北川县。 春秋战国时期古羌人由西北向西南迁徙。其中一只迁居于岷江上游一带,此后 又有不少羌人部落南下,经过长期融合,演变成今日之羌族。秦代曾置湔氐道,汉 代设汶山郡,以后历朝均有州、县的建置。元、明在羌区实行土司制度,清改为流 官。羌区长期处在封建制社会。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羌区,创建了苏维埃 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与藏族联合联立1个自治州、21个羌族乡。羌语属汉 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通用汉文字。实行一赤一妻制。崇信万物有灵和祖先崇拜 的原始宗教,诸神均以白石为象征。节日有酿的咂酒。农村羌民喜着麻布或棉布长 衫,外套羊皮褂子,依山垒石建屋,碉楼高丈余,古称“邛笼”。擅长掘井和建笮 桥。妇女善挑花、刺绣。行火葬、土葬和水葬。主要从事农业,兼有畜牧业。民间 流传《开天辟地》、《羌戈大战》、《斗安珠和木姐珠》等神话故事。流行锅庄舞, 即“跳萨朗”。所用羌笛古今闻名。

饮食

猪膘为羌族传统食品。流行于茂县、汶川、北川等地。将猪勒死,把肉分割成条块,用 盐渍三至七天后,吊在屋梁上风干即成。 金裹银也是羌族传统食品。

信仰

白石崇拜 羌族信仰习俗。流行于茂县、汶川、理县、北川等地。羌族信仰的神灵很多,但均无铜像,统统以白石为象征,供于屋顶的塔子上,屋里的神龛上、火塘旁,村外的山头上和神林中等。屋顶的白石代表天神,火塘旁的白石代表火神,山头上的白石代表天神,田地里的白石代表青苗土地神等。有的人家屋顶上立有多块白石,除代表天神外,还代表别的神灵。羌族人常常向白石虔诚祈祝寿,燃香祭拜。

搜山求雨 羌族信仰习俗。若遇天旱,人们便举行搜山仪式,祈求降雨。届时,禁止人们上山进行打猎、砍柴、挖药等活动,违者将受谴责或遭痛打。若仍不降雨,再到高山之巅举持祈雨仪式。

神林 羌族信仰习俗。羌族每个村寨的山后都有一片神树林,被视为山神之所在。神林禁止砍伐,也不能在其中放牧和割草,村寨定期进行化祭。

跳盔甲 羌族信仰习俗。又叫大葬舞。在为有功将士举行葬礼时跳。参加者一般为几人到十几人,头戴皮铠甲,手持兵器,先围成圈跳,接着形成两排对阵,兵器飞舞,铜钤叮当,吼声震天,表现死者作战时的威武气概。

化翳子 羌族信仰习俗。眼睛被植物枝叶擦伤或由其他原因引起不适、流泪,以及眼球内出现白色障碍物,俗称翳子,可请端公化解。

打油火 羌首长信仰习俗。当家中经常出现怪影或怪事时,须请端公举行此仪式驱邪。届时,端公将清油烧沸装于碗内,碗中放一把汤匙。同时,点燃火把,盛一碗冷水备用。舀一匙热油浇在火把上,然后向上面洒冷水,火把猛烈爆旺并劈啪作响,然后向上面洒冷水,火把猛烈爆旺并劈啪作响。端公手持火把在各间屋子里走一遍,最后来到门外。这样,邪魔便被驱逐出家门了。

踩铧头 羌族信仰习俗。当患肚痛、腹胀等疾病时,须请端公举行此仪式冶病。一般情况下,端公将一铧头放在火塘中烧红,取出后淬一碗水给病人喝即可。遇病情严重者,须将病人平睡在床上或火塘旁,端公将烧红的铧头取出,赤脚踩上去跳舞,然后把脚踩在患者腹部,由下而上轻轻抚擦三次。

羊髀骨卜 羌族信仰习俗。由端公主持仪式,用以占卜运气、病因、行人祸福、一年吉凶、战争胜负等,所用羊髀骨须取自于用以祭祀的羊身上,一般在羊宰杀后烧煮前取骨。

居住

雕房为羌族传统民居。又称雕楼。>>

我们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与相爱的人一起开启人生的新篇章。边肖认为,每一个新人都感到无比幸福。婚姻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一般来说,只会发生一次。新人需要提前了解结婚的流程,尤其是一些旧的传统习俗。比如选个吉日结婚。

今天农历查询:

2022年10月28日星期五公历2022年农历十月初四。

五行:年五行:金箔金月五行:柴环金太阳五行:大溪河

四字柱:年柱:壬寅月柱:耿旭日柱:甲寅。

宜:移酿理发,祈福伐木,定亲,订婚安门,针刺平治路,画坟,塞洞,入户,移修仓库,开坟,移地,装修墙壁,开工。

忌:提车买房、举冠、带畜入人口、收钱、生子、谢土、挂匾、补墙、求名、修墓、领证。

我今天能结婚吗?

根据历书查询,2022年10月28日结婚不合适。

2022年10月28日,结婚吉时:

23时至00时59分

上帝:正北

宜:挖井开柱洞。

忌:修仓库,拆扫房,拆塞孔,复工,叫儿子剃头,夺基地,运货,旅游,扫墓,扫房子,埋土,装门。

01:00-02:59丑陋时光

上帝:西南

合适:接受任命。

忌:进宅、开渠、开工修墓、过水、入人口、归火、归役、运财、移扫墓、拆。

03:00-04:59印石

上帝:西北

合适:子午订婚补墙关账

忌:谢土。

05:00-06:59石矛

上帝:东南

宜:塞洞、开市、挖井、打猎、裁衣。唐t用加持移动立柱抬墓开仓。

忌:破土在梁路上买房子,画个名字,开个渠,隔一隔,种在棺材里,取香摘,捉池冠。

07:00-08:59陈石

上帝:中国东北

宜:扫宅、买房、狩猎祭祖、坐船祭拜、开业、砍柴、立柱、装饰墙壁、立券、定门、谢土、抬墓、祈福迁徙。

忌:关帐、破屋、破墙、上坟、补墙、生子、讨子、平路葬、被封、修仓、定钉、打猎、建档、搬家。

09:00-10:59:00

上帝:正北

宜:开池,用寿木祭祖。那才坪路正在酝酿收畜动土。

忌:挖井、奠基、饰墙、挂匾、除钉、扫房、针刺、求名、取衣、结账、订婚、签约、上坟、开柱、旅游、种植、求子孙、伐木、切衣。

中午1时至12时59分

上帝:西南

合适:开专栏,生孩子,洗澡,结婚,开始打猎。

忌:入人口之冠筑堤求医。唐不要用第一本被封的书进学校。

13:00-14:59

上帝:西北

宜:经络修离、挂匾、扫房、祭地、取鱼、上坟、开渠、动土、冠冠、求医、立立柱。

避免:回去种田伐木取车。唐t用针灸拆,挖个井,塞个洞,涂,涂,开市旅游。

15:00-16:59神石

上帝:东南

宜:破屋、毁墙、猎坟、穿井、还火、开市、结盟、建修人、剃头、留床、养畜。

忌:问姓名,修坟,上梁立柱祈福,脱衣服,复工,破土,订婚,剪衣服,开始钓鱼。

统一时间17:00-18:59

上帝:中国东北

宜:教牛马谢神去斋戒,b

论杨盛龙湘西民族风情散文苗族吴道毅 内容提要:杨盛龙是新时期土家族知名的散文作家。他的湘西民族风情散文集中描 绘湘西民族地域风情,不仅展示了湘西土家族、苗族的独特民族地域生活风貌,而且较为 深刻地揭示了湘 特的民族文化精神,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创作个性与创作风格。 关键词:扬盛龙湘西民族风情散文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对20 世纪80 年代初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散 面,将读者带进一个千姿百态而又魅力无限的 文创作的湘西籍土家族作家杨盛龙来说,他的 民族风情大观园。 湘西民族风情散文越来越显 示出他的创作个性 对湘西神奇、美丽的地域风光的泼墨式描 与文学成就。像他的《山乡小桥》、《出山集》、 绘。是杨盛龙湘西民族风情散文的一个重要内 《杨柳依依》、《西湘记忆》等散文集以及《雨中金 容。杨盛龙用他手中那支生花的妙笔,饱蘸深 鞭溪》等大量单篇系列化散文作品,均以描写湘 情地描绘与赞美着家乡美丽的一山一水、一草 西民族地域风情、揭示湘西土家族、苗族人民独 一木、一花一石。《走出武陵山》在召唤山里人 特民族文化精神为指归,显示出浓厚的民族地 走出“封闭之境”的同时,又从大女b 着墨描写“土 域特色与较为独特的民俗学、民族学或文化学 家族聚居区”——湘西武陵山的独特地形地 意义,因此受到文坛广泛关注与积极肯定。

本 貌,展现其“西邻云贵高原,北接巫山长江”的地 文尝试对杨盛龙湘西民族风情散文的主题或文 理格局与“风景美丽、民风古朴”的自然风貌,使 化蕴含作些粗浅分析。 人不由得再次联想起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 “世外桃源”般的“武陵”世界。《酉水是酒》、《酉 一、神奇美丽的湘西地域风光 水空漾》两文均描写作者故乡的母亲河——酉 湘西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湘西的神奇,不 水(古代五溪之一即酉溪)的奇险美丽:虽“窄险 仅在于它居于我国内陆西部山区的独特地理位 滩多”却风光奇丽,不是青山“逶迤”,便是绿水 置与地形地貌,以及武陵山、酉水、沅江、张家 “蜿约”。使山外之人油然而生对湘鄂西边界大 界、猛洞河等奇美的自然山水,更在于她的土地 山深处独特自然风光的神往之情。昏 上自古以来生活着勇武、刚烈、智慧、勤劳的土家界》和《雨中金鞭溪》更是向读者展示了 湘西 家族、苗族人民,特别是他们在历史生活中创造 风景明珠张家界的美丽丰采:荟萃湘西山 的独特而刚健的民族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精华。以幽美、奇特的山水风景吸引海内 杨盛龙湘西民族风情散文就是一幅幅湘西民族人,诸如“孤标直耸,气冠群山”的金鞭岩、 地域风情与生活的奇异画卷。

怀着对故乡人民深邃”的金鞭溪、“脚下云涌雾漫”、“群峰 的深厚感情,杨盛龙将散文的笔触深入到湘西现”的黄石寨,还有漫山遍野的花草树 木、四时 民族地域生活特别是土家族民族生活的方方面 变幻,都充满了张家界作为自然风景 区的无穷 06STUDIES ETHNICLITERATURE 万方数据 魅力,体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妙,足以使湘 想。诸如此类的动人景观,还有《碾房奏呜曲》 西各族人民引以为自豪。此外,《望天门》、《洗 车码头》、《捞车七色光》、《水沙坪记》、《到吉首及“甩飞槌”、“油榨捶击声‘咣’、‘咣’作响”的油 去》等文无不以动人的描绘展示出作者家乡或 榨或油房,《水乡游牧》所写的湘西作为江南水 湘西首府——吉首等地美丽、独特的自然风光, 乡的独特风景——流动“鸭篷”,《草摞树》中所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而奇特的印象。 以炽热的情感对湘西众多独特人文景观杨盛龙湘西民族风情散文还以审美的目光 进行描写,是杨盛龙湘西民族风情散文展示民 或赞赏的口吻专门写到不少湘 特的民族地 族地域风情的另一重要内容。在湘西美丽、神 方风物以及与之相关的民族生活情景。作为民 奇的自然山水中间,还点缀着许许多多具有民 族地区,生漆、汕桐等许多湘西民族地方风物也 族特色、凝结着湘西少数民族智慧与汗水的人 深具特色,由此吸引了杨盛龙艺术探寻的目光。

文景观,二者互为辉映。土家族、苗族建筑别致 《生漆黑又亮》称颂湘西以及鄂西“最具特色”、 的吊脚楼、用大青石铺就的“石板路”、曾用以灌 并享有“涂料之王”美称的一种“农副土特产 溉与碾米的水车与碾房等等,既凸现了湘西地 品”——生漆,一方面描述了“海拔千米左右,潮 区浓郁的民族地域生活气息,也在山水之外为 湿多雨”的湘鄂西为生漆提供的良好生长环境 湘西地区增添了新的景色或景点。更有意思的 与生漆“照见美人头”、“享誉国内外”的优良品 是,它们在杨盛龙的童年或青少年生活中留下 质,一方面则描写了“一棵棵漆树的斜口子悄悄 了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也因此成为杨盛龙湘 嘀嗒着,一只只蚌壳渐渐盛满乌金汁液”的漆园 西民族风情散文可贵的创作素材与热切讴歌的 丰收图景与当地农民“靠发展生漆脱贫致富”的 对象。《深山吊脚楼》是对湘西土家族或苗族干 喜悦情景,显示出湘鄂西作为“全国生漆重点产 栏式建筑——吊脚楼的工笔描绘。“吊脚楼”不 区”的自然与经济优势。《故乡的油桐》则盛赞 仅常常“依山傍水而建”,注重地形地势的选择, 湘西“土特产出口大宗”的桐油,既描写了油桐 而且结构精致,“廊中九柱倚立,横梁对穿,楼台 树“满山满岭”、“三月开花遍山皆白,盛夏绿叶 空悬,曲廊环绕木楼,曲廊外一排木柱悬吊空 铺天盖地,秋后桐果挂满枝头”等迷人景象,同 中”。

因以得名,更兼转角处的设计精巧、檐牙或 时说明湘西桐油作为上等涂料所具有的“附着 栏杆处“雕花”等工艺的精妙,呈现着湘西土家 力强、干燥快、光泽好”等优良特性,展示了湘硒 族、苗族等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特有的建筑美学 作为“金色桐油之乡”的独特魅力。其他如《故 风格。而“临水的吊脚楼礼让街面,半截楼廊一 乡滋味》中所写的湘西特色菜肴——酸菜、泡辣 排柱子吊在水面上方”,或者“弯弯扭扭吊脚楼, 子、糟辣子、龙山大头菜、腌(腊)猪肉,《自来蜜》 临水沿岸蛇行一路,跨临水上,倒映水中”,则常 中所写的土产自来蜜,《酸甜记忆》中所写的湘 常构成了湘西土家族、苗族日常生活中一道道 西野果——龙船泡、八月瓜、救兵粮,《岁月磨 美丽风景。《石板路》描述“多年前老辈们一呼 合》中所写的“合渣”,《采采石耳》中所写的湘西 百应,开山运石”造就的“家乡的石板路”,它们 山珍——石耳,《雨后》中所写的地木耳,《陈年 或是“跃身上山,将光滑的壕沟、坡路砌成石级, 大木》中所写的“楠木”、《油茶飘香》中所写的油 一步一摇,晃进山林深处”,并“设置”有“休息的 茶等等,都带有湘 特的地方特色与生活情 台地”与“停放背篓的台坎”;或是“进到楼丛 趣,并在杨盛龙湘西民族风情散文中展示出特 里”.延伸到“沿街的辅面”,路途偶有“长宽不过 有的审美价值。

丈余”的小石拱桥连接,天长El 久,被行人“踩磨 “凡是人类生活的地方,不论何处,他们的 得”“光溜溜”.从而印证了湘西土家人的历史岁 生活方式中,总包含着他们和地域基础之间的 月,也凝聚了他们集体劳动的汗水与对生活梦 一种必然的关系。”叫就杨盛龙湘西民族风情散 STUDIES oF:E'i。HNIC L{TERA TURE 107 万方数据 民族文学弼}究200d.2 文来说,其对湘西地域风光的描绘既展示了湘 举行上梁仪式,在“锣鼓喧天鞭炮响”的气氛中 西自然山水的美丽、神奇及天然魅力,更在很大 唱上梁歌。他们或“一步一歌”,边“攀木梯上房 程度上展示了湘西少数民族生活及民族文化与 梁”边唱,或“对坐梁头,吃肉饮酒对唱”,然后 地域基础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也成为了他揭 “将小圆饼似的梁粑粑从屋梁上抛下来”,以表 示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窗口。 达对主人的贺禧与祝愿,同时穿插历史知识, “唱梁粑粑的来历、生产活动等”。对他们来说, 二、斑澜多姿的民族生活风习 这种上梁仪式既是“一场喜庆热闹的聚会”,也 美丽的自然山水与独特地域风光构戚了湘 是“交流感情、传播知识的一种方式”。

《火塘》 西的一大特色或魅力所在。但与之媲美的还有 以“火塘”为中心线索,仔细地介绍了“高寒潮 湘 特的民族生活习俗。作为土家族、苗族 湿”湘西山区的少数民族特别是土家人围着火 等南方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之一,湘西又洋溢着 塘“做饭吃饭和烤火取暖”的生活习惯。对这里 十分浓厚的民族生活风习与文化风习。像土家 的少数民族来说,火塘除了是“一家人饮食起居 族的火塘、山歌、哭嫁歌、摆手舞、跳丧舞或闹 的中心”之外,更是传递亲情、传承各种知识、播 丧、薅草锣鼓、牛王节、上梁歌、茅古斯舞、八宝 种友谊的媒介。无论是平时的一家人围炉夜 铜铃舞、西兰卡普(即土家织锦),苗族的芦笙 话,还是各家各户年终的围着火塘守岁,抑或是 舞、猴儿鼓舞等等,不仅与湘西美丽地域风光一 谁家遇有红白喜事时的亲朋好友围着火塘齐聚 样散发出迷人的色彩,而且内容独特、姿态万 一堂,火塘都为他们的生活营造着“温馨”、“欢 千。杨盛龙湘西民族风情散文在描绘湘西民族 乐”乃至“神圣”的气氛 地域风光的同时,同样 以精彩而浓重的笔墨多 杨盛龙湘西民族风情散文的大量篇目广泛 侧面、立体式展现了湘西民族地区独特而姿态 地描写了湘西少数民族千姿百态的文化习俗或 纷呈的民族地域生活风习与文化生活风习。

文化生活习俗,向读者展示出湘西人丰富多彩、 杨盛龙湘西民族风情散文中的不少篇什大 趣味横生的乡村文化生活场景。《歌舞集散地》 量地描写了湘西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习俗,展示 首先从总体性角度描述了湘西“土家族山乡”作 了湘西土家、苗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或吃、穿、 为“歌舞集散地”的民族特点——“男女老幼都 住、行、生、老、病、养等各方面独特的生活习惯。 爱唱歌,人人会唱,逢人便唱,逢事必唱。路遇 《白云深处锣鼓声》、《六月的太阳》均一方面展 对山歌,修新房唱上梁歌,挖土薅草唱挖土锣鼓 示了湘西土家人炎炎夏日里时兴“薅草锣 歌,驾船运岩石唱号子,小儿唱童谣,恋爱唱情 鼓”——“几十人、百余人列阵薅草,两人在阵前 歌,出嫁唱哭嫁歌,结婚唱婚礼词,祝贺生日唱 敲锣打鼓对唱,助兴鼓劲”的生活习俗,一方面 祝寿歌,悼念唱丧歌,祭祀唱神歌。遍地是歌, 则盛赞了他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品质。 终身与歌相伴”,继而着力描绘了土家“摆手舞” 《梯田弯弯》所写的则是湘西土家人插秧时节劳 粗犷、优美的造形姿态,以及龙山县马蹄寨等举 动对歌的热闹场面:男男女女特别是青年男女 行万人摆手舞活动、“歌舞之乡歌舞如潮”的盛 以“弯弯梯田”作背景,将劳动比赛与唱歌比赛 况,使读者从土家“摆手舞”中看到了土家人刚 和谐地组合在一起,一边插秧,一边对唱“弯弯 烈勇武的民族个性以及生产生活、历史迁徙与 梯田弯上天”或“大田栽秧蔸对蔸”的山歌, 历史发展的某些图景。

《歌婚》则描写湘西土家 满怀,斗志昂扬,在栽插丰收秧苗的同时,也播 人“无婚不歌,无歌不婚”、别有情趣的生话习 种了爱情、友谊与喜悦。《建房喜庆》写湘西土 俗。婚姻是土家人“一生中最富有情趣的大 家人视建房为百年大计,一旦修建新房,不仅有 事”,但同时也是与唱歌联系在一起的。土家 “去别人家的山林里专门‘偷’砍一根”新屋粱木 “未婚青年男女”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结识.自由 的习俗,而且亲友齐来庆贺,并由歌师或掌墨师 选择对象”,而且“以唱歌、吹木叶表白爱情”。 08STUDIES ETHNICLITERATURE 万方数据 “二人有了真心意,冷水泡茶漫漫浓”更是他们 别林斯基指出:民族风俗或习俗“构成着一 的心底歌声。而在结婚之际,土家姑娘则运用 个民族的面貌”(:i)。湘西土家族、苗族的民族风 唱“哭嫁歌”的方式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或向 俗习惯不仅标志着他们各自独特的生存与生活 爹娘“诉说离别之情”,“叙说父母养育之恩”,或 样态,而且反映着他们各自独特的心理、情感世 “追述姐妹们”姐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或对“可 界与民族性格气质。杨盛龙湘西民族风情散文 敬可憎、该谢又该骂的”媒人进行“斥骂”,既在 对湘西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生活风俗或文 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土家“女性对母权荣耀过去 化风俗的立体式描画,既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湘 的眷恋”,同时也“显示”出“新嫁娘能编会唱的 西少数民族物质、精神生活的具体风貌,又探视 聪明才智” 一总之,在“歌如潮水,此起彼伏” 了他们在生产、生活、思想、心理、情感等各个方 的湘西民族地区,山歌或民歌不仅是土家人婚 面的基本特质,由此也产生出较为浓厚的民俗 姻、情感生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 学及民族文化学内涵。

聪慧心灵、乐观、开朗的民族情绪以及自由的文 三、刚健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 化精神 杨盛龙还有一些散文则描写了湘西民族地 作为富于理性思索并立志于为本地民族代 区一些富于时代感的新型生活风习,热情讴歌 言的作家,杨盛龙创作湘西民族风情散文,除了 了湘西边地民族儿女团结友爱的时代新风尚。 由衷地赞美湘西美丽动人的民族地域风光与民 《龙山来凤》一文就是其中的代表。龙山、来凤 族生活风习之外,更是透过民族生存背景与民 分属湖南、湖北两省,但两县县城仅相距七公 族生活风习的表层.高度自觉地挖掘出湘西少 里,县城距离之近在全国可谓绝无仅有。更特 数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精神,展示湘西少数民 别的是,两县“同为土家族聚居区,语言服饰相 族刚健、独特的民族集体性格。这一点,正是杨 同,风土民情无别,同饮一酉水,一起摆手,彻夜 盛龙湘西民族风情散文的根本旨趣所在。从这 对歌,喝油茶打糍粑,哭嫁跳丧”,自古就是情同 个意义上说,杨盛龙湘西民族风情散文具有某 手足的民族兄弟县份;“两县人往来串门走亲 种程度的民族文化散文色彩。 戚,通婚结亲 家,节庆酒酣,赶集交换,情趣充 “文明是在异常困难而非异常优越的环境 溢”,有着亲上加亲的关系。

而在新中国成立之 中降生的。”对湘西土家族、苗族来说,武陵山 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新的历史年代,两县 区美丽奇险的自然风光既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提 各族人民则又谱写了一曲血团结友爱的新歌。 供了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又为他们的生产、 文化方面,“各自的省里、卅I 里来了歌舞剧团,这 生活斗争造成了艰苦卓绝的生存背景。换言 县演了.必得过河演几场。**公司拨来新影 之,山高水险、交通不便乃至土地贫瘠等自然生 片,对河县城也得轮流转到。”金融方面,“两县 活环境给湘西少数民族提出了严峻的生存挑 实行省际间同城结算,直接投送,调剂余缺,促 战。事实是,勤劳、智慧、勇敢的他们不仅经受 进经济发展。”在具体的经济建设方面,两县边 了大自然或生存环境的严峻挑战,而且在这种 区人民更是“急难相助”、“并肩携手”,走共同富 艰难生存环境中锤炼出了强悍的民族个性,创 裕之路。来凤县为龙山紧急调运三万斤农药以 造了本民族的独特文明。在对湘西自然风光或 解对方百万亩水稻特大虫灾的“燃眉之急”,龙 民族风情的描绘中,杨盛龙湘西民族风情散文 山县则迅速派出“特种技术队伍”到来凤帮助解 实际上隐含了对湘西少数民族人民独特生存方 决近四百亩特种杂交水稻制种田“父本”与“母 式的描写,同时也展现着湘西土家族、苗族人民 本”不能相遇的问题。

龙风呈祥,比翼齐飞,真 与艰苦生存环境作坚决斗争的独特生存图景以 可谓一曲湘、鄂边境土家、苗、汉民族团结的颂 及他们在艰苦生存环境中所形成的强悍民族个 歌,是新时代新型民族关系的生动写照。 性。《酉水是酒》中的“酉水船工”,由于时刻面 STUDIES FHNICi,lTERAqURE 109 万方数据 临“水急暗礁多、峡谷里巨浪拍岸”、“巨浪碎 种庄稼也只能是“旱粮”,但他们却在新的时代 船”、“漩涡吞舟”的危险,既要在顺水行船时“机 受到现代文明的启发,坚持“人可以改造地”,不 智骁勇,浪狂舵稳,两把大桡拨乾坤”,又要在行 仅“硬是在石山上劈开岩壁凿出平台”,修建了 上水船时经历“艰辛”的“拉纤”——“一步步蹬 “一条玉带绕山转”式的公路,而且“家家户户 在乱石窠中、艰险栈道上,石板蹬出灯盏窝,脚 上阵,炸石开田”.“兴修水利”设施,破天荒地 蹬手爬”,以致“幽深的河道顺着纤索搭带深深 “实现了一人一亩水稻田”,“沉甸甸地收获了水 地勒进肩膀里”,其艰难困苦可见一斑。尽管如 稻,碾出了自产的大米”,以致世代“抠岩窠讨生 此,酉水船工时刻展现的却是“临行一碗苞谷 活”的时代就此宣告终结,生产、生活发生了翻 烧,满嘴飞火,浑身是胆酒里行”的神威;而在他 天覆地的变化。

支配他们的精神支柱正是改造 自然的大无畏精神与创造幸福生活的美好理工号子里,回荡着的无疑又是山里少数民族自 想。《捞车河七色光》在描写酉水支流——捞车 信、勇敢的民魂。《峰回路转锅罗圈》中,面对山 河两岸秀美风光的同时介绍河边叶家寨土家妇 高路陡、山大路远的生活环境,“锅罗圈”大山里 女的织锦生活及西兰卡普传说,实际上却写出 的土家人往往需要“一条扁担,左肩换右肩,翻 了土家族妇女的心灵手巧以及她们对生括美、 山越岭,上天梯,下河码头。挑一担土特山货, 艺术美的追求。叶家寨的“西兰卡普”(土家织 换一点油盐布帛”,虽然时时被重担“压得鸡胸 锦)“蜚声海内外”.同时也是一项“有两千年历 驼背,腰弯腿短”,却又“这么世代与山搏斗着, 史的传统工艺老家业”,数百户人家不仅“家家 与路搏斗着”,并在“挑不完的铁扁担”中,练就 有织机”,而且“姑娘、媳妇几乎全会织锦”。日 了一身“压不断的铁肩膀”式的强健体魄与坚韧 日响起的古老机杼声成为她们生活中一种美妙 品性。而在《托权》中杨盛龙简介,用来协助负重的托权不 乐曲。她们中的最杰出代表、84 仅是湘西土家、苗族人“扛抬重物时不可缺少的人更是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劳动工具”,而且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一道常见的 太阳在捞车河边洒下了动人的七色阳光,河边 风景。每当负重时,他们不是用它分担肩上的 的土家妇女、姑娘则用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 重量,就是用它作为行走山路或湿滑路的拐杖, 手编织起生活的七彩画图。“西兰卡普”这一土 总是与它为伴。而当“多少代人的千万根托杈 家民族艺术的奇葩,便是她们生活智慧、热情、 磨砺得亮闪闪”之后,或是“陡峭的坡路”被铺成 信念的结晶。 “石板台阶”,或是“沆沆洼洼的泥 泞路”被“铺成 杨盛龙的不少湘西民族风情散文还特别揭 而赏心悦目的石板路”,或是河谷溪流上示了湘西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与社会斗 “筑起一座座石拱桥”,或是架设起通往美好明 争中所形成的刚健、豪放的民族文化精神与民 天的现代供电与通讯线路 托权托起了重 族性格特质。《湘西人的讲“逮头”》称得上湘西 物,也托起了生活;托着湘西大山的艰辛,也托 少数民族强悍、豪放集体性格的直接画像。 起了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是湘西人吃苦耐劳、 “逮”(读“dai”,上声)是湘西少数民族地方语言 用辛勤劳动和汗水创造生活幸福精神的象征。 的一个替代字,属于动词词性,笼统而言包括 杨盛龙湘西民族风情散文在描绘湘西少数 “行动”或“动作”的意思。

湘西人不仅称“吃饭” 民族独特生存方式与强悍精神的同时,也展示 为“逮饭”,“喝水、饮酒、抽烟等都说‘逮”’,而且 着他们追求、创造美好生活的心灵与精神世界, 种地、犁田、考学、升官乃至骂人都说“造”,以至 歌颂了他们智慧、善良、纯朴的心灵美与人性 于“湘西人说话口不离‘逮”’,“讲‘逮头”或“爱 美。《屋脊界》中的居住在高山之巅的“屋脊界 讲‘逮’,不管什么都要‘遣’几下”成为他们的一 人”出于本地“石山重石山,缺水少土”,因而“种 种处事方式或文化习俗。然而,在这一文化习 地不叫种地,叫抠岩窠”,石头缝里的窄土中能 俗背后杨盛龙简介,却隐藏着独特而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 ETHNICLITERATURE 万方数据 论杨盛龙妇西民族风情散文 湘西人讲“逮头”,显示着不服输的“狠”劲与拚 对待老人的正常亡故,把生死当作自然规律看 劲,透示着“蛮气”与豪气,充溢着男儿的血性精 待。他们既不会因为老人的去世或人的死亡陷 神。因为这种“讲‘逮头”’的精神,湘西人才在 入悲伤而不能自拔,更不会陷入生活或人生价 历史上书写着自己的神话——明代由湘西土家 值观念的文化虚无主义。他们的跳丧或闹丧既 人组成的一支平倭军队才那么英勇善战,以致 是“以奔放的形式表达对死者的颂扬”,同时也 荣膺“东南第一战功”;“湘西人的突出代表”、 “反映了一种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从而凸显 “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从一个草莽汉子成 出一种独特的人生价值观念与豁达、乐观的民 为共和国元帅”;20 岁的苗族人沈从文才无畏 族精神气质。

地走出大山,成就一番文学事业, “成为中国为 数不多的世界级作家”。诚如作者在文中所说: 注释: “湘西人的讲‘逮头’,实际上就是一种强悍性 [法]阿德芒戒:《人文地理学问题》.第9—10 页,商务印 书馆1999 年版。 格,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是“湘西人粗 [饿]别林斯基:《文学的幻想》,满涛译,第25 页,安徽文艺 犷,强悍,正直,豪爽”独特民族性格的具体缩 出版杜1996版。 影。《沅湘神歌》、《丧歌唱人生》更是通过土家 (英]阿诺德汤固比:《历史研究》,刘北成、郭小凌译.第 族独特丧俗——跳丧或闹丧的描写,挖掘出土 106 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家人独特的民 族文化精神。土家人以喜庆气氛 责任编辑:周翔 《中国传承曼荼罗——中国神话传说的世界》出版 由日本学者百田弥荣子著,范禹译,民族出 就是以人类起源神话作为主体的,而这个主体 版社2005年11月出版的《中国传承曼荼罗 的核心,又是围绕“公鸡雷神”来结构的。关于 ——中国神话传说的世界》一书是以冶炼神“公 鸡的传说、也是由“塔顶上的鸡”、“站在树梢上 鸡雷神”为核心构成的曼荼罗世界,作者曾在中 的鸡”、“戴在头顶上的鸡”、“河姆渡遗址中的 国,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过较长时间的田 鸡”、“鸡与求子降生”、“鸡与年画和剪纸”,而最 野调查。

此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关于动物 后才是“鸡的传说”,而关于鸡神、鸡的神奇力量 的神话传说,并将中国不同民族的神话传说及 也是其中之一,而不谈及其众多的异文。而作 中国与日本的神话传说进行研究比较,再现了 为雷神,他心中所想无非是要在这世上创造人 中国各民族神话传说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画 烟、繁衍后代。而在与“公鸡雷神”关系的远近 卷。与其他的民俗学研究著作相比,此书的最 和情节的浓淡上,如老鼠和猴子、狗、马、牛、青 大特点在于有近百幅精美的插图,使全书图文 蛙、蜈蚣这些神,占有的情节和那些大情节之 并茂,生动阐释了中国神话传说的斑斓多彩和 间,也都保持着一定规律的互换关系。在这样 博大精深,更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参考价值。 的传说中,“公鸡雷神”拥有了支配的能量,并向 曼荼罗的世界是可以从一个方面就能了解 外辐射着一定意义的哲学思考,由此而固定下 ETHNICLITERA rURE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6283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