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结婚习俗怎么样的

西安结婚习俗怎么样的,第1张

古代婚礼

六礼

”(

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迎亲

)

提亲

男女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经媒人撮合,认为门当户对,互换

庚贴

(年龄、生辰八

字)

压于灶君神像前净茶杯底,

以测神意。

如三日内家中无碗盏敲碎、

饭菜馊气、

家人吵嘴、

猫狗不安等

异常

情况,则请算命者

排八字

,看年庚是否相配、生肖有无相尅。旧时有人

迷信所谓六年大冲、三年小冲;男婚年龄逢双,女子十九不嫁;谓鸡狗

(

鸡犬不和

)

、龙虎

(

虎相斗

)

、虎羊

(

羊落虎口

)

、蛇鼠

(

蛇吞老鼠

)

难相配,待认为周全后始议亲。

定亲

定亲前议亲,

议亲始议

小礼

在买卖婚姻年代均讨价还价。

一般

四洋红

六洋红

”(

缎衣料四至六件

)

,金戒子两只、金耳环一副;聘礼,小礼三十六,中礼六十四,大礼一百

廿

(

银圆

)

;食品,个数

六十四

,即包头

64

对、油包

64

只、麻饼

64

只等,尚有老酒

2

8

担不等,故生囡有

老酒甏

之称。定亲后,男方将上述礼品用杠箱抬到女方。女方回礼

多为金团、油包及闺女自做的绣品。定亲凭证,男方送

过书

,俗称

红绿书纸

(纸张两层

外红内绿

)

女方送

回贴

认可,

俗称

文定

故旧时夫妻吵嘴,妻子常说我是有

红绿书纸

的,以此抑制丈夫。继

文定

后择吉迎娶,由择日店拣

好日

的日子。亲友送礼,婚礼多是

现金,或喜幛、喜轴,并书以

百年好合,五世其昌

天作之合

等。送嫁礼多为绣花或绸

缎被面、被头或日用器物,亦有送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寓

早生贵子

意。

旧时有媒人首次进门不能喝茶的习俗,

媒不饮茶

说喝了茶要冲淡婚事。

又称媒人

媒百橱

,媒成能吃上

百餐

,要酬以

谢媒酒

,但婚后如夫妻不和或婆媳不睦,媒人有

调解责任。

成亲

请吃酒

迎亲日子叫

好日

。俗谚

请吃酒,挜拜生

,好日前新郎拿着红纸

知单

请长

辈亲友吃喜酒

(

好日酒

)

,长辈要在自己姓名下写上个

字。好日前有待郎、待嫁习俗,双

方父母亲请子、女吃包子、蚶子、肘子、栗子、莲子,讨

五子登科

彩头。好日前三五天,

男方送女方

轿前担

,一般为鹅

2

只、肉

l

方、鱼

2

尾等。

看嫁资

男方去女方搬嫁资

(

嫁妆

)

,女方置嫁资于厅堂,让人观看,称

看嫁资

。器物

披挂红色彩线,衣服等薰以檀香,箱底放数枚银元,俗称

压箱钱

。嫁资搬到男方,亦陈列

于厅堂供人观看,亦叫

看嫁资

。由阿婆取女方钥匙包,取钥开箱,俗称

掏箱

安床伴郎

迎亲先一日,男方要

安床

,由一位

全福

妇女,取

24

双筷子系扎红线,

安放新郎席子下,

安床

婚前一至三天夜里,

由一个父母双全的小儇

(

男孩

)

伴新郎同睡,

睡于床的里边,

伴郎

晚上要给这个小儇吃包子、

花生、

鸡蛋,

包生儿子

意,

那天早晨离开时,要给红包,俗称

挈出尿瓶

开面

女家喜娘用五色棉纱线为新娘家绞去脸上汗毛,俗称

开面

”(

含有现在美容意

)

客人兴吃

开面汤果

。花轿临门,女家放炮仗迎轿,旋即虚掩大门

拦轿门

,待塞入红包后

始开。花轿停放须轿门朝外,女家有人燃着红烛、持着镜子,向轿内照一下,谓驱逐匿藏轿

内的冤鬼,称

搜轿

。女家中午为正席酒,俗称

开面酒

,亦叫

起嫁酒

上轿

新娘上轿前,

经男方喜娘三次催妆,

佯作不愿出嫁,

懒于梳妆

(当然也有封建婚

姻确实不愿者),而后坐娘腿上,娘为女儿喂上轿饭,寓意不要忘记哺育之恩。较异习俗有

三:其一,

哭上轿

。女儿上轿,母亲哭送,哭词多为祝颂、叮嘱话,有:

囡啊囡,侬抬

得去呵,烘烘响啊!侬独自去呵,领一潮来啊

! ”“

侬敬重公婆敬重福,敬重丈夫有饭吃

等,

新娘动了感情含泪惜别。其二,

抱上轿

。新娘由兄长抱上轿,进轿坐定后,臀部不可随便

移动,寓平安稳当意。其三,

倒火熜灰

。新娘座下放一只焚着炭火、香料的火熜,花轿的

后轿杠上搁系一条席子,俗称

轿内火熜,轿后席子

。起轿时,女家放炮仗,并用茶叶、米

粒撒轿顶。新娘兄弟随轿行,谓之

送轿

。城区抬花轿要绕至千岁坊或三法卿

(

地名

)

等处,

以讨

千岁

三发

彩头。兄弟送至中途即回,且要包点火熜灰回来,并从火种中点燃香或

香烟,返家置于火缸,俗称

倒火熜灰

,亦称

接火种

拜堂

花轿进门,

男家奏乐放炮仗迎轿。

停轿后卸轿门,

由一名五六岁盛妆幼女

(

俗称

轿小娘

”)

迎新娘出轿,用手微拉新娘衣袖三下,始出轿。新娘出轿门先跨过一只朱红漆的木

马鞍子

,步红毡,由喜娘相扶站在喜堂右侧位置。是时,新郎闻轿进门,即佯躲别处,

由捧花烛小儇请

(

)

回,站左侧。喜堂布置与各地相同,拜堂仪式则稍异,有主香公公,多

由新郎祖父或祖伯叔担任。主香者和新郎、新娘皆遵赞礼声动作。赞礼者喊:行庙见礼,奏

!(

乐起

)

主祝者诣香案前跪,皆跪!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赞礼

者接着赞唱:升,平身,复位!跪,皆脆!接唱:升,拜!升,拜!升,拜!又唱:跪,皆

脆,读祝章!由一个十三四岁小儇跪在右侧拜佛凳上读毕

(

事先念熟,不可读错

)

。赞礼者又

唱:升,拜!升,拜!升,拜!整个过程总称为

三跪,九叩首,六升拜

。最后赞礼者唱:

礼毕,退班,送入洞房!其间,新郎、新娘在拜堂时,有抢前头跪习俗,谓谁跪在前面,以

后就可管住后者,致闹出边拜边踢垫子,新郎拂袖而起拒拜的笑话。

繁缛的拜堂仪式毕,

由两个小儇捧龙凤花烛导行,

新郎执彩球绸带引新娘进入洞房。

须踏在麻袋上行走,

一般为

5

只,

也有

10

只麻袋,

走过一只,

喜娘等又递传于前接铺于道,

意谓

传宗接代

五代见面

。入洞房后,按男左女右坐床沿,称

坐床

,由一名福寿双全

妇人用秤杆微叩一下新娘头部,而后挑去

盖头篷

,意示

称心如意

,谓

请方巾

。新郎稍

坐即出,新娘换妆,客人吃

换妆汤果

。而后,新郎、新娘行

拜见礼

,论亲疏、辈份依序

跪拜见面,称

见大小

。拜时起乐,堂上摆大座两把,受拜者夫妇同坐,如一个已故,则亦

按男左女右就坐,

另一把空着。

拜毕赐红包给新娘,

俗称

见面钱

公婆可不掏红包,

妇自家人

新娘与同辈见面则作揖,

若小辈拜见时,

新娘亦给

见面钱

之后,

举行

待筵

新娘坐首席,由

4

名女子陪宴劝食,新娘多不真吃。筵毕,喜娘陪新娘至厨房行

亲割礼

有捞粉丝、摸泥鳅等习俗,谓之上厨。

贺郎酒

拜堂晚上,男家为好日正席酒,叫

贺郎酒

,新娘须逐桌逐位为长辈和客人斟

酒,酒要斟满又不可淌出。酒饮状元红,菜多鸳鸯名,乐奏百鸟朝凤、龙凤呈祥。席间,新

娘在上热菜

(

换汤

)

时,喜娘喊:新娘子换汤

(

换妆

)

作揖啦

!

宴后,喜家请有福有德的座客两人

至洞房,向新郎、新娘行

三酌易饮

礼,每进一次酒

(

新人只啜一口

)

相互交换下酒杯。主贺

者须边唱贺郎词,戏谑、祥和兼有,诸如:第一杯酒贺新郎,有啥闲话被里讲,恐怕人家要

听房。第二杯酒贺新郎,房里事体暗商量,谨防别人要来张

(

)

。第三杯酒贺新郎,祝愿夫

妻同到老,早生贵子状元郎。

是夜,有吵新房习俗,谚云:

三日无大小

。成亲那天新娘不多与客人说话,吵房时先

逗新娘开口,看其衣裳纽扣,五颗纽扣说是

五子登科

,看其脚髁头,说是看老寿星。闹至

午夜始散。新郎随出送客,喜娘始铺被褥,新娘即赏以红包,喜娘嫌不足则佯立不走,待增

加后才出。新娘关房门,新人共吃

床头果

。新郎上床,新娘

坐花烛

,花烛不可吹灭,烛

尽方可上床。

尚有在白天做好手脚,

夜里撬门跳窗进新房挪走新郎衣裳,

吵房成功,

新人要

罚出糖果、香烟钱。

成亲后

回门

成亲次日起床,须由新郎开房门。是日,男方备轿请阿舅,阿舅受茶点三道后,

退至阿妹新房歇息。午宴,请阿舅坐首席,称

会亲酒

,忌用毛蟹

(

娘舅谑称毛蟹

)

。宴后,

用便轿接新郎陪伴新娘回娘家,

回门

随轿送

望娘盘

一担。

岳父母家宴请

生头女婿

忌用冰糖甲鱼。

宴毕返回,

新娘一出轿门,

宾客中爱闹者预先以二三十条长凳从轿前铺接至

新房门,架成

仙桥

,要新郎搀扶新娘从

桥上

过,客人欢笑催促,若步履稳健,则在新房

门前

桥头

凳上再叠长凳一条,并递上一只油包,要新娘口咬油包走过,美其名曰

鲤鱼跳

龙门

。第三日,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新娘下厨,煮糖面分赠四邻。

满月盘

新婚弥月,

岳父母家遣人送礼品一担,

满月盘

又送礼券若干,

金额不等,

供婿家酬谢襄办婚事人员,俗谓

花笑票

旧时贫富悬殊,

以上所述系富庶和中等人家。

至于贫穷人家则用硬纸板剪个双喜字,

上金纸,墙上一挂,一对花烛,一顶蹩脚花轿,便拜堂成亲。

而现在的西安人办婚礼,

从古代沿袭了一些老得习俗,

当然也有很多繁复的东西逐步的

被简化了。西安婚俗中的“四样礼”,是男女双方家中长辈十分重视的一个礼节;不管你是

70

后,还是

80

后;不管你是办中式的,还是西式的,这“四样礼”都是婚礼程序中不可或

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送的好,娘家人满意,送的不好,娘家人生气不说,恐怕还会影响你今

后的小日子。

“四样礼”之一:“心头肉”

俗话说“一刀切下、六斤左右,四根肋条、五花三层还要连皮带肉。”这块肉是颇有讲

究的,称作“心头肉”。据研究考证,大凡一般人家的女娃出生时,皆差不多六斤左右;这

六斤可是自娘身掉下的,自然是娘的“心头肉”,养大成人不易,如今一朝出嫁,这“六斤

左右”,新女婿总得要还丈母娘的吧。

因此,新郎买肉时

(

菜市场

)

,一定要说明是“送四

样礼”用的肉,挑选新鲜的、带肋条、五花三层还要连皮带肉、

“四样礼”之二:“莲菜”

(

也叫藕

)

这种藕不是用来做菜的,其形状也要两根并生,长势茁壮,节生小枝,枝再生枝,盘根

相错的那种,有大有小,但万万不能有断裂。这种藕有“接连生子”之意,以寓意连续生他

个“五子登科”什么的,怎奈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这具“连子”功效的莲菜又有了新意,

即连儿子,又捎带脚儿的再连上孙子;没办法,本人无意宣扬“重男轻女”的老传统,但你

得承认:这种思想在很多人的脑子里根深蒂固!一时半会也难以改变。同样,你买“莲菜”

(

)

(

菜市场

)

,要说明是“送四样礼”用的。

四样礼”之三:烟

烟的意思就是:取“烟”与“姻”,意思是美满姻缘。最好买两条,成双成对,讨个吉

利。

四样礼”之四:酒

酒:意思就是“天长地久”;也最好买两瓶,成双成对,讨个吉利;

娶新娘

一大早迎亲的车队已经在门外等候

(

一般迎亲的车队车辆数目为单数且有一辆装扮漂亮

的花车

,

只等打扮帅气的新郎及随行人员上车

,

就可以直奔新娘家而去了。

出发时间一般在

6,7

点左右

,

就是一大早了

,

出发前须放爆竹一响

,

一是图个吉利

,

二有告知公众的意思

(

迎亲队伍已

出发

)

。到新娘家门口放爆竹一响

,

意为

(

迎亲队伍已到

),

这时

,

新娘的亲戚朋友就会大门紧闭

,

二门不开

,

等着要份子。

车队到新娘家门口再放爆竹一响

,

便开始想办法开门了

,

说笑话的

,

叫丈母娘开门的

,

给份

子的

,

乱作一团

,

一会儿大门开了

,

但是新娘的房门还没有开

,

还得去给份子

,

说好话。打打闹闹

的叫开门的好不热闹。另一边新娘家里准备的简单的早饭已经开始了

,

迎亲的人吃几个小菜

,

喝几口小酒

,

就等着开了门新娘上花车。通常新娘是被新郎抱上车的

,

当然也有走着上车的

,

有的地方可能有新娘从出门到进门脚不着地的说法。

到这里

,

新娘已经接到

,

只剩下回家进门了

,

车队回到新郎家门口

,

就开始热闹了

,

爆竹声大

,

门口看热闹的人围的到处都是

,

新娘一般不会轻易下车

,

要份子

,

而且可能还是大份子

500

,1000

块的那种。这时新郎的朋友们

,

早已准备好

,

有堵着大门不让进的

,

有嬉皮笑脸等着脱

新郎鞋子的

,

还有等着撒礼花的。新娘在下车后

,

门口会生一个小火堆

,

新娘要从上面跳过去

(

过火

),

寓意为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

现在的女孩子都很聪明

,

等火小了

,

甚至没火了

,

才往过跳

,

有甚者

,

新郎直接就抱着过去了。直到新娘坐到新房的床上

,OK,

迎亲结束。

闹洞房

闹洞房驱邪的风俗南北各地均有。

新人入洞房前,

长江中下游地区,

新郎前一晚就须睡

在洞房,

事先请两名女童手执红烛将新房内照一遍;

天津人则请吹打班子在新房内吹打,

求吉利。

新人入房后,

驱房内邪气依然十分重要。

诸如在东涨,

新郎进屋后要象征性地向新

房四角各射一箭,或手执单刀朝每个角落虚砍一刀,并歌曰:“一砍妖,二砍怪,

三砍魔

鬼坏脑袋,四砍丧神快离开,笑看麒麟送子来。”更普遍的习俗是在新房内置长明灯。所谓

“洞房花烛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有学者研究说,

“听房”习俗,实质上也是防鬼怪进入

洞房的一种保护措施。

现在闹洞房不但喜家高兴,

闹洞房的亲朋好友,

也乐得借机喧腾一番,

使出各类新招数,

让新郎新娘“坐困愁城”哭笑不得。

1 陕西人嫁娶都有哪些习俗

城里人结婚通常早上9点从新房出发接新娘,到了新娘家要接到新娘子通常要过两道门,都是要给红包的,新娘子闺房的那道门没有几个大红包是很难打开的,遇到比较能闹的闺中密友,没有半个小时是不会开门的。

但如果伴郎比较瘦小,就可以从门上面的玻璃窗爬进去(只限老房子),娘家人发现后会将伴郎乱打一翻,经得住打的自然就得逞了(伴郎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胜任的,一定要是铁哥们)。这仅仅是第一关,第二关是找鞋,将新娘的两只鞋子藏在不同的地方让新郎找,找不到就要给藏鞋人红包(藏鞋人通常是新娘的未婚亲属)之后新郎帮新娘将鞋穿好。

第三关要吃经过“精心”加工的荷包蛋,新郎那碗除了醋,什么作料都放,有人还放芥末,新郎边吃边流泪,还必须吃完,这寓意着婚后生活中的坎坷新郎要多承担些,娶个媳妇不容易啊!陕西人的婚宴在中午12点举行,通常2点前结束,即便要上班也不会耽误参加婚礼,上班、婚宴两不误,不像南京人娶媳妇,早上接新娘晚上才摆婚宴,做他们的伴娘、伴郎要忙一天,一定很累,不知道有没有红包拿,呵呵。

2 陕西的结婚方式是什么样的

妹妹下个星期就要去大舅那里 男方要去提亲 今年年底就结婚了 大舅妈那边再给妹妹准备嫁妆了 看看这些习俗 订婚习俗一般是有两家家长协商决定的 聘礼有订婚戒指、礼金(也叫订婚钱)、两个红包袱、两条红腰带、衣服至少两套(要有棉袄,俗话说婆婆的袄传到老),女方家要给男方准备一双新鞋(叫丈人鞋)。

根据个人经济条件的不同,定金通常有10001~~100000元不等。 小六样包括:六斤肉(一刀切的)、六条带麟的鱼(黄花鱼)、六瓶酒、六斤糖(六盒也可以)、六扎粉丝(用红线扎起来)、六斤点心(六盒也可)。

以上的每样(肉除外,俗话说闺女是娘身上的肉,是舍不得给别人的)一般女方家都会返还给男方家一些,每种两份或四份。 首饰根据个人喜好,最好事前由新娘选好。

棉袄里和面按理说是穿不着的,但是有有理有面的讲究就拿来压箱底吧。 红包袱和红腰带各2个。

订婚的日子到了,新郎和父母带着聘礼到新娘家,新娘家应准备茶,点心,水果或干果,来招待。订婚当天最好找一位第三者来主持,最好是有过经验的,善言语的人,来调节气氛。

当天一般在中午以前男方家要到达女方家,大家聊聊天,这时新娘和新郎就要改口叫爸妈了,给对方父母敬茶,改口,这时家长准备了红包,也是改口费,分别送给你,视经济情况,有600-2000元不等。 新娘家事前因该去定一家档次和环境比较好的酒店,请男方吃饭。

饭后男方家的人应该在日落前返回自己的家。 男方在离开女方家时,女方应该将男方送来的小六样,每样回给男方2份,除了肉以外。

还要给男方回一定的定金。 西安结婚的风俗?! 其实我也不太了解,就只能说些知道的! 如果双方都是西安市人的话,而且不是少数民族,讲究没有那么多! 先说女方吧!晚上女方在娘家待着,等待第二天男方的迎娶,迎娶时一定要堵门要让男方出钱出力,不能让男方轻易的把新娘娶走,应该是为了让新郎知道,这个媳妇迎回家不容易,今后要好好的对待吧!在迎娶时,一定要把新娘的鞋子藏起来找到鞋子才能让新郎把新娘带走,而且在出娘家门脚不能落地,新郎要背着或抱着! 男方迎娶要为娘家带莲藕、猪肉、烟酒,娶到新娘后在娘家要给丈人、丈母娘行礼答谢,然后带新娘和亲朋好友去新房参观后,神圣的步入食堂举行仪式、会餐~~~ 还有说法 在结婚前不可避免的是要先订婚,想必各地也都如此吧。

在双方父母选定良辰吉日后,结婚的序幕就该拉开了。婚礼的前一天,男方父母要去女方家送礼。

据说有双节莲藕(象征并蒂莲,祝福新人永结同心之意)送给未来的儿媳妇。第二天,婚礼的主角们该上场了。

那一天,堵门是比可不少的,送亲的和接亲的都闹在一起了,当男方接亲的撞开门将堵门第一关攻克后,那么第二关就是新郎喝酸甜苦辣汤,此汤由四碗汤四种味道组成,新郎要不皱眉头的喝下去(这有风俗在里面也自然有女方整治新郎官)。然后就是新郎新娘各吃一个荷包蛋,由于女主角是送亲的保护对象当然就不会受到送亲的在荷包蛋里搁盐或者芥末之类的东西了,当然在吃的时候大家都会给予祝福,这时大家都会看到新郎官皱着眉头吃搁盐或芥末的荷包蛋的哭笑不得的样子了。

第二关便是找鞋。女方送亲的事先将新娘子的红礼鞋藏起来,如果新郎官及他们接亲的人找不到鞋子的话,可就不能抱走我们美丽的新娘,如执意要抱走的话,女方送亲的会趁乱锁上大门。

对于没有钥匙的男方来说,抱着即将要成为娇妻的新娘子而没办法离开新娘家,这还怎么结婚啊! 新郎官经过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找到鞋子那么就恭喜了,可以抱着新娘归了。从新娘家门口到婚车前,新郎可得一直抱着新娘啊。

(所以建议以后要结婚的未来的新郎们早早的锻炼好身体,到时好有力气将自己的老婆抱回家啊!哈哈~~~~) 到了男方家后,还有一道程序,那就是挂门帘(这个习俗陕西关中平原和陕南山区都有。)如新房门上没有挂门帘的话,不好意思,新郎你还得抱着新娘等,等着大家把门帘给你们挂上了才能进去。

要求挂门帘的人并没有什么讲究,一般找弟妹辈的来挂就是了。 接下来就是婚礼了,各地千篇一律,虽内容有所不同,但中间大的环节形式都是差不多的,这个就不用多说。

一般关中地区尤其城市里结婚用一天时间即可,简单、方便。如在农村的话,礼数或许会更多些。

(参加表姐婚礼总结出来带有关中特色的说说而已。) 接着说说陕南山区结婚的一些习俗(主要以我家乡的婚礼习俗来说) [ 转自铁血社区 / ] 这结婚一般要花费三、四天时间。

这三、四天里也各有各的名称。 第一天,那是女方家的时间。

女方家要备酒席邀请自家的亲朋好友。此席称之为“花圆酒”,意为女方嫁女。

宴席中女方父母被年龄稍长与他们的亲朋好友用鲜艳的红印泥涂个大红脸寓为红红火火,当然有大家祝福加整治,图的就是开心嘛,自然女方父母不会生气喽。当天晚上,就是女方父母同“总管”(了解风俗习惯及婚礼礼数的亲戚或朋友)商议第二天结婚的注意事项。

当第二天新郎来接新娘时,自然先被女方家的小孩子堵门要红包,然后是吃甜酒汤圆,取甜甜蜜蜜,圆满之意。见。

1 婚礼筹备流程之准备

11 决定婚礼日期、地点、仪式及婚宴方式 

12 确定婚礼预算 

13 草拟客人名单 

14 召集好朋友讨论婚礼计划 

15 确定伴郎、伴娘 

16 确定主婚人、证婚人 

17 成立婚礼筹备组 

171 召开婚礼项目启动会 

172 制定婚礼项目计划书

173 明确筹备组分工

2 婚礼筹备流程之婚礼前准备

21 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 

211 就婚礼筹备计划和进展与父母沟通 

212 发喜贴给亲友 

213 电话通知外地亲友 

214 网上发布结婚通知 

215 再次确认主、证婚人 

216 及时反馈亲友受邀信息 

217 对于重要亲友再次确认 

22 结婚物品采购 

221 新家布置用品 

2211 家电、家具 

2212 床上用品 

2213 彩色气球 

221 4 彩灯(冷光) 

2215 纱 

2216 蜡烛 

2217 胶布 

2218 插线板 

2219 其他物品 

222 婚礼用品订购 

2221 新郎新娘婚纱礼服 

2222 结婚戒指 

2223 新娘化妆品 

2224 喜贴、红包、喜字 

2225 彩带、拉花、喷物 

2226 烟、酒、饮料 

2227 糖、花生、瓜子、茶叶 

2228 录像带、胶卷 

2229 预定鲜花 

22210 预定蛋糕 

22211 水果 

23 新郎新娘形象准备 

231 新娘开始皮肤保养 

232 新郎剪头发 

24 拍婚纱照 

241 挑选婚纱影楼 

242 预约拍摄日期 

243 拍照 

244 选片 

245 冲印或喷绘 

25 布置新房 

251 请清洁公司彻底打扫新房 

252 布置新房 26 确定婚礼主持人 

261 就婚礼当天计划与设想与之沟通 

27 婚宴预约 

271 估计来宾人数 

272 估计酒席数量 

273 选择婚宴地点 

274 确认酒席菜单、价格 

275 确认婚宴现场的音响效果 

276 与酒店协调婚宴布置等细节 

277 预定酒席 

28 婚礼化妆预约 

281 选择化妆地点 

282 与发型师、化妆师沟通 

283 确认婚礼当天的造型 

284 预约化妆具体时间 

29 婚庆车辆预约 

291 确定婚车数量 

292 选定婚车司机 

293 预约扎彩车时间地点 

294 确定婚礼当天婚车行进路线及所需时间 

295 预约婚车 

210 婚庆摄像预约 

2101 确定摄影摄像数量 

2102 选定婚礼当天摄影摄像人员 

2103 安排摄影摄像分工 

2104 准备摄影像器材和胶卷录像带 

2105 预约摄影摄像 

211 其他 

2111 调换崭新钞票 

2112 确定滚床儿童 

2113 为远道而来的亲友准备客房

3 婚礼筹备流程之结婚前一天准备 

31 与婚礼的所有项目干系人沟通 

311 就婚礼准备工作完成情况与父母沟通 

312 就准备情况和婚礼当天分工与筹备组作最后沟通 

313 根据准备情况就婚礼当天仪式进程与主持人作最后沟通 

314 与伴郎伴娘再次沟通 

315 最后确认帮忙的亲友 

316 最后确认婚宴、车辆、摄影像、化妆等细节准备情况 

32 确认婚礼当天要发言人的准备情况 

321 主证婚人发言准备情况 

322 父母代表发言准备情况 

323 来宾代表发言准备情况 

324 抢亲时新娘提问准备 

325 新郎新娘在仪式上或闹洞房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33 最后确认婚礼当天所有物品准备情况 

331 最后试穿所有礼服 

332 将婚礼当天要穿的所有服装分装口袋 

333 准备两瓶假酒 

334 准备婚礼当天新郎新娘的快餐干粮 

335 最后检查所有物品并交于专人保管 

3351 新娘的新鞋 3352 结婚证书 

3353 戒指 3354 红包 

3355 要佩戴的首饰 

3356 新娘补妆盒 

3357 糖、烟、酒、茶、饮料 

3358 焰火道具 

34 新郎新娘特别准备 

341 新郎新娘反复熟悉婚礼程序 

342 预演背新娘动作 

343 预演婚礼进行台步 

344 预演交杯酒动作 

345 放松心情,互相鼓励 

346 注意睡眠,早点休息 

35 准备闹钟 

351确认一只正常工作的闹钟 

352将闹钟调到5点半

4 婚礼筹备流程之婚礼当天流程 

41 化妆 

411 5:30 起床 

412 7:00 新郎发型做好后到达新南门女方娘家附近等待 

413 7:45 新娘妆完成,通知新郎 

414 化妆师、美发师红包 

42 婚车 

421 6:30 开始扎彩车 

422 7:00 专车送新郎至新门 

423 7:30 彩车完成 

424 7:45 

专车送新娘回新南门娘家(8:30前到达) 

425 9:00 所有婚车到达新南门 

426 司机红包 43 抢新娘 

431 8:00 伴郎准备好鲜花、红包 

432 8:30 新娘回到娘家,藏好新鞋 

433 8:40 新郎带领兄弟们开始抢人 

434 8:45 敲门、盘问、塞红包、挤门 

435 8:55 新郎找新鞋,向女方家人承诺 

436 9:00 彩带师到位气球到位 

437 9:05 新郎背新娘出门,彩带,踩气球 

438 9:10 车队出发 

44 迎新娘 

441 10:00 车队到达化成小区男方家 

442 10:05 新郎抱新娘进门,彩带,踩气球 

443 10:10 小孩子滚床 

444 10:15 伴娘准备好茶 

445 10:20 新娘给男方父母敬茶 

446 10:40 新郎新娘出发至酒店 

45 酒店准备 

451 10:00 将糖、烟、酒、茶、饮料等带至酒店 

452 10:10 最后检查酒席安排、音响、签到处等细节 

453 10:30 准备好新郎新娘迎宾香烟火柴糖 

454 10:45 彩带师到位酒店门口 

46 酒店迎宾 

461 10:50 新郎新娘到酒店,彩带 

462 11:00 签到处人员就位 

463 11:00 引导人员门口就位 

464 11:00 新郎新娘伴郎伴娘门口迎宾 

47 婚礼仪式 

471 12:15 主持人准备 

472 12:15 音响准备 

473 12:15 结婚证书、戒指准备 

474 12:15 气球、彩带到位 

478 12:20 奏乐,新人入场,彩带、踩气球 主持人介绍 主婚人致词 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 新人父母上台 新郎新娘交换戒指,三鞠躬 新人给父母敬茶 双方父母代表讲话 双方父母退场 新人开香槟、切蛋糕、喝交杯酒

1、吃饺子:在中华民俗中的,除夕守岁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饺子又名交子或者娇耳,为除掉一年的晦气,远方的人们都会跋山涉水回乡和家人过冬节吃饺子,以示有个圆满的归宿。

2、逛大唐西市庙会:西安大唐西市庙会是盛唐时期我国最大的庙会之一,在中断千年之后终于再次和广大市民见面,融会了中西风情、雅俗共赏,已成为西安春节期间一道文化大餐。

3、过年蒸花馍:蒸花馍是我国北方地区的民俗之一,按照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至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开始蒸花馍,让再普通不过的麦面馒头,摇身一变,成为工艺品。当地人以拥有为喜庆-陕西地区独特的主食花馍。

4、祭把社火:民间社火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祭把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富的民间娱乐活动。

扩展资料:

过年期间注意事项:

1、出行安全,春节期间,大家都要和亲人团聚,特别是在外打工的游子,都会买票返乡,所以一定要注意出行的安全,春节期间,亲戚朋友相互走动,也要注意驾车安全,特别是不要醉酒驾车。

2、孩子的安全,春节期间出外游玩的人比较多,带孩子的家长一定要保证孩子在视线范围之内,孩子燃放烟花爆竹,要在家长的监护下进行。

3、居家安全,要注意防火防盗,出门之前关好门窗,冬天取暖设备比较多,要注意通风换气,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4、饮食安全,春节期间,大鱼大肉比较多,要控制饮食,尽量不要暴饮暴食,要注意饮食搭配,尽量做到均衡饮食。

-陕西

-西安

-春节习俗

-过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6332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