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鹤湖风光
古今载籍,浩如烟海。其中有一部独树一帜的鸿篇巨著,牵动了无数炎黄子孙的情怀。这部书,通古达今,谱写人生,编纂了几百上千年,依然续集长新。这部书的作者,即有古代的文人雅士,还有当代的乡彦族秀,家族精英。他们跨越了历史的距离,心怀虔诚,互相对话;笔著班美,共同传承。
这会是怎样的一部书籍呢?
这部典籍的名称,就叫家谱。
承上启下,家谱总是代代纂修。其中书写规则,就是家谱体例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家谱中的用词规范,所涉之面非常广泛,一代代族人,敬畏有加,续谱临文,相循相守,使家谱成为一种独特的历史典籍。
比如对人物的称呼等,就有大量的专用词语。尤其对男子的嫡庶、继嗣之分和妇女的家庭地位与婚姻状况,家谱的用词有着严格规定。
如旧时家谱中书写子嗣,原配所生为嫡出,侧室所生为庶出,绝对不能混淆。再如书“嗣子”表示以本宗之子为嗣,书“抚子”者表示所立之嗣为异姓之子,书“寄子”者表示为母氏带来的异姓子而未立嗣,各有各的含义。
宗谱中的“配”是男子结婚的专用词。当族谱中配和娶并用一谱时,“配”即元配,即对方为未婚,书“配某地某姓女”。“娶”则指对方为再婚女子,也称醮妇。书“娶某地某姓某公女”。在配和娶两字并用于一宗谱时,配和娶用词含义是有区别的,一字之差,意义不一样,所以不要随便把旧谱的配改为娶。少数宗谱只写娶或者只写配,这种情况另当别论,泛指男子婚况。个别家谱中配与娶还具有其他的引申含义,比如“配”为妻子过世,“娶”则妻子在世,这种现象一般会在凡例中注明。“继配”指前任妻子已死亡,与后任妻子结婚。“改配”指与前任妻子离异后,与后任妻子结婚。“聘”指男子定亲,双方夫妻关系已经确立,但未完婚。旧社会对定亲非常重视,一旦定亲,女方即为夫家人。故有“未婚卒,葬某地”之记载。现在修谱,一般不写聘,而以结婚为准,年近五十未结婚者,可写“未娶”。
书写族中女子也有一组专用词语,已嫁书“适”,许配书“字”,未许配书“待字”,而妻氏又有“配”、“续”、“侧室”等身份高低之别。
在墓葬和生死的表述上,同样也是如此。例如子孙从祖、父葬书“祔”,妻从夫葬书“合”,弟与兄同葬书“并”或“同”。族人中普通人去世书“卒”,忤逆不孝、寇乱盗贼、**兽行者,则书“死”以示惩戒。这些带有区别尊卑和寓意褒贬的专用词语,都有它的特定对象,书写时不能错用。
也有一些书法只是单纯地对同类情况加以区别。如对迁居在外的族人,在同省的书“迁”,异省的则书“徙”,以此区分远近。
与专用词语相应的是,家谱在表达人物的地位、辈分以及某种状况,则有特定的书写形式。
比如有些宗族规定“妇人改嫁不书”,即在其丈夫名下不书其人,以暗示不能“守节”。如生有子嗣,则在其子嗣下用小字注明“某氏出”,以示“子不可无母”。这种在子嗣下小字注“某氏出”的格式,仅限于有子嗣的改嫁妇人,是一种针对“妇人改嫁不书”的变通处理方法。这些表述,形式简单明了,易于掌握,便于遵行。
此外,纂修家谱还有一个重要的书写规则,就是记录内容的顺序有一定章法。如人物的名字,一般规定“名则首书,次书行,次书字”。清代学者纪昀纂修本族家谱时划分更细,书名书字的顺序,在不同的类目中有先后之别,世系图录中皆先书名,“佚名则字,佚字则次第(排行)”,但在述之文如序、传记等中,则“皆书字,佚字则名”。
传统家谱中,各种各样的书写规则,体现了宗法制约和道德伦理规范,需要我们认真阅读凡例,才能全面理解家谱内容,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
徐霞客是谁的孙子(徐霞客的长子)
如今提起《徐霞客游记》许多人不陌生,游记的作者徐霞客也被后人称颂为“千古奇人”,在没有火车飞机的年代,徐霞客独自游历考察了21个省市地区,称得上是前无古人。
对徐霞客可以说是人人敬仰,不过却很少有知道徐霞客的后代,其实徐霞客是有4个儿子1个女儿的,在这4个儿子之中只有一个叫李寄的名气较大,为后人所熟悉,其余的则是寻常人。
徐霞客是江苏江阴县的世家子弟,家中非常富裕,要不然他也没钱去游历,徐霞客一生娶了妻妾四人,李寄的生母周氏原本是徐霞客的三妾,周氏和徐霞客是先怀孕后结婚的。
婚后徐霞客就出游去了,结果周氏在家中不受待见,正妻担心周氏夺宠,就以徐霞客不在家而周氏却怀孕了借口,把周氏赶出了家门,同时召集族人,把周氏从族谱上除了名。
在古代被族谱除名,就意味着一个人和家族断绝了关系,即便是亲生父子,一旦被族谱除名,在名义和法律上不存在关系了,就这样周氏和腹中的孩子离开了徐家。
之后周氏带着腹中的孩子,嫁给了一个姓李的人,如此一来徐霞客的儿子变成了姓李的,取名为寄,含有寄人篱下的意思,好在这个李寄从小发奋读书,十分孝顺母亲。
尽管李寄名义上是李家人,但是他和徐霞客之间还是有关系的,尤其是徐霞客游历各地,对李寄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李寄也十分想跟父亲徐霞客一样出门游历,可是要照顾母亲而放弃。
李寄长大18岁时,他的才学和名气已经被家乡人所敬仰,此时的李家已经败落,他和母亲住在双林庵,也就是寺庙一类的地方,于是成年后的李寄就开始去私塾教书养家。
这期间李寄也尝试过回到徐家,无奈已经被族谱除名而不能成,此后李寄专家教书著述,先后在江阴县周边各地教书,历时16年,一边教书一边照顾母亲,不曾娶亲。
1652年,李寄的母亲周氏病逝,安葬在山居庵的旁边,丧母之后李寄参加过一次8县童子试的考试,考取第一名,不过此后他再无心科举,过上了游历和著述的生活。
李寄没他爹徐霞客有钱,出门的钱多半是友人的资助,他人品好朋友多,晚年的李寄潜心著书,可惜只有《兵鉴自序》一文传世,到60岁时他就着手整理父亲徐霞客的游记。
此后李寄花了近10年时间,搜集和整理编辑出了一部较完整的《徐霞客游记》,如果不是李寄的整理,恐怕不会有《徐霞客游记》这本书了,徐霞客能为后人所知,李寄功不可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