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不想结婚?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不想结婚?,第1张

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人,其中超过7700万名成年人处于独居状态。 我国此前共有三次单身潮,这是第四次。以前是因离婚人数增加导致的单身潮,但这次的主因是结婚率低。据《中国婚姻报告2021》的报告显示:2013-2020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从1347万对的历史高点持续下滑至813万对,同比2020年下降122%。

那么,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想结婚呢。我认为主要是这些原因导致的。

1、没钱,经济压力太大

没钱,估计是很多男同胞共同的回答。因为现在结婚对于男性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平时恋爱约会、吃饭、看**、买包包、送礼物等等都是要男的掏钱,这个都还好。关键是现在结婚都要求买房买车,这个才是大家焦虑的根源所在。对于一个工作几年的人来说,房价这么高,买房压力是巨大的,没有家人帮忙,靠自己买房是很困难的,以前觉得啃老是很可耻的事情,但现在你必须啃老。

2、自己还是个孩子

现在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娇生惯养习惯了,年龄可能是大龄了,可是心智上也许还是未成年。加上很多都在学校里面,接触社会少,根本就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我身边就见过30多岁的人,连衣服都不会自己洗。一个自己都没有长大的人,怎么可能去思考结婚,哪里有勇气去承担一个家庭的责任。很多人说她还小,其实是真的还小。

相比我们父辈十几岁就开始赚钱承担一个家庭的重担,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这不让做那不让学,早已经失去了自我成长的空间了。作为家长一边骂着孩子没用,可是一边又全部事情都包办,根本不给孩子去学习和成长,溺爱的结果就是,把孩子养成了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生活低能儿。

说个我身边的真实笑话,曾经大学班上的学霸在一等奖学金申请的表格里面,有一条舍友的评价,写着“生活不能自理”。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学习成绩好比什么都重要,可是孩子的成长不仅仅只有学习成绩。

3、性格问题

很多人本来就性格内向,平时很少会主动和别人交流。而学校里面也不会教你如何去与别人交流沟通,更多的只会看你的学习成绩。只要你学习成绩好,老师开心、父母高兴。至于什么情商、财商等等的培养,那都没有学习成绩排名重要。

现在大学也都已经普及了,如果再读个博士,毕业就已经30岁了,还没工作就已经是大龄了。而且书读多了也容易变成了书呆子,论学历一个个都不低,985、211的单身大龄青年一大把。可是他们的生活里大部分的时间除了看书就很少和异性接触,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去和别人相处,怎么去和别人聊天。对于他们来说,找对象真的比考试难多了。

我身边就很多这样的同学,现在大龄了,你给他介绍个对象,你还要教他怎么去恋爱,怎么主动追女孩,怎么约会、过年过节应该送什么,可能还要教他怎么洞房吧。不然笨笨的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该恋爱了。

4、工作忙,圈子小

现在工作生活压力大,加班996都是正常现象了。晚上忙到11点多的也是大把的人,回家洗个澡看一会手机,基本一天就过去了,即使到了周末,不是睡觉就是在兼职送外卖。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生活,哪里还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去恋爱。生活轨迹基本就家里和公司,每天都是同一天生活的重复。

当然,工作这么忙,圈子也变得越来越小,你的通讯录基本就剩下三类人:许久不联系的老朋友、天天唠叨的父母、以及工作的同事。每天能见到和能聊天的都是那一波人。别说遇到自己喜欢的对象了,就连认识个新朋友都已经特别困难了。

5、习惯了单身生活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那些单身的人会一直单身,因为他们习惯了单身生活,即使你介绍了对象给他们认识,也很难帮助他们脱单。因为习惯了单身的生活之后,很难习惯别人走进自己的生活。

如果不是因为年龄大,不是因为身边的人都结婚给自己造成心理恐惧,他们不会考虑相亲找对象结婚的,因为一个人的单身生活太舒服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人吵架、吃什么也不用征求谁的意见。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之后,是很难改变这种生活状态的。所以你发现,很多单身的人,他们之前就是单身的。

其实,不管选择结婚还是选择单身,都不是人生最终的状态,过怎样的生活都有快乐和悲伤。结婚的羡慕单身的自由,单身的羡慕结婚的家庭温暖。不管选择哪种生活,自己不后悔就好,至于别人怎么看,用姑姑的一句话:“要你管,这是我的人生,又不是你的”。

原因一:文化环境的影响

美国心理专家罗兰·米勒在《亲密关系》一书中分析过影响亲密管的原因,文化的影响是最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几十年来,关于亲密关系的文化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例如:

人们结婚的年龄越来越晚,我身边35岁以上的未婚男女比例很高,相比婚姻他们更享受单身生活;

并且,不结婚也不代表没有爱情,未婚同居现象非常普遍;

许多人觉得婚姻只是人生的一种选择,如果一个人过得很幸福,不必非要找个人一起凑合,如果两个人在一起很开心,也不必非要那张纸;

随着离婚率上升,越来越少的人结婚生子,大家更追求个人主义,而随着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职场女性不再囿于婚姻和家庭。

过去的女性,一旦过了适婚年龄,便着急相亲、结婚,紧接着就是生孩子。现如今,我身边许多未婚女孩,即便到了三十加的年纪,也不觉得不结婚不生孩子有什么值得被诟病的。

就像开篇提到的那位朋友,她只觉得,我现在过得挺好,没必要为了结婚而结婚。

种种关于文化规范的变化,让人们对亲密关系有了新的认知——原来人生不止结婚生子一条路。

原因二:个体经历的影响

影响亲密关系的重要因素就是“依恋类型”,一个人成年后的“依恋类型”与早期抚育者的养育有关。

“安全型依恋”的人在婴儿时期获得抚育者的悉心照顾,比如哭闹时能够得到友善回应,感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长大后,在与人交往中,更容易信任他人,主动寻求亲密关系。

“痴迷型依恋”的人处于焦虑和矛盾状态,成年后,面对亲密关系时,容易过分依恋他人。

“恐惧型依恋”的人成年后虽然渴望亲密关系,却又害怕受伤害,容易因为害怕而拒绝亲密关系。

“疏离型依恋”的人成年后不喜欢依赖他人,情感上表现得过于独立,不在乎与他人能否建立亲密关系。

心理学家认为,这四种依恋类型会影响人们对亲密关系的依赖和信任程度。

不愿结婚的年轻人中,有一部分人害怕谈恋爱、结婚,总觉得婚姻不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对亲密关系极度不信任,如果身边的亲人有婚姻不幸福或者离异的,对婚姻就更没有信心了。

还有一部分人不喜欢与他人产生亲密关系,不习惯身边多一个同吃同住的人,朋友三两个,大多时候喜欢独来独往。

原因三:人际关系的消极面

如果前文所说,依恋类型影响人们对亲密关系的态度,除了“安全型依恋”外,其他三种依恋类型都可能导致人们害怕亲密关系。

有人不愿意结婚,是因为在爱情中受过伤,有一种“看破红尘”的心态,担心投入新的亲密关系中再次被伤害,谈论亲密关系时最常用的句式是“某某只认钱”、“某某没有一个好东西”。

有人不愿意结婚,是因为担心结婚后失去自由,有位读者就曾向我吐槽过,结婚后就不能大半夜喝酒、见朋友了,要对家庭负起责任、被固定在各种条条框框里失去自由,这让他受不了。

有人不愿意结婚,是因为无法在亲密关系里坦诚,不容易“自我暴露”,害怕自己的秘密被揭露或被利用,这其实也是对亲密关系的不信任。

种种人际关系的消极面,让年轻人在婚姻面前却步。

他们大多认为,既然不结婚可以把日子过好,为什么一定要冒险结婚呢?

就像电视《欢迎光临》里的郑有恩,经济和精神双重独立,工作之外购物、练瑜伽、喝下午茶,活得好不快活,加之父母因为婚姻不幸福分开,这让她更加坚持“单身才是快乐”。

为什么不婚主义越来越多?心理学家们对此有着深入研究,除了以上三方面原因外,诸如性别差异、人格、自尊水平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对亲密关系的看法。

我非常认同的一句话:婚姻只是一种选择,选择你想选择的,就是最好的人生。

选择婚姻,是因为你想和爱的人结婚,而不是因为到了结婚的年纪、身边的人都结婚了等其他原因。

你需要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并且能够担负起这些责任和义务。

选择不婚,是因为你遵从本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不必完全拒绝亲密关系,你依然可以谈恋爱,体会心动的感觉,你唯一需要应对的是那些来自外界的压力。

当下年轻 人不愿结 婚已成为一种现象,不单单是父 母 们要操心的,整个社 会都在操 心。遥 想当年父 辈 们的婚 姻,那时的感情是多么的纯 粹和简单,还没有当下婚 姻这么物质和复杂,人心这么难揣 摩。

那时的父 母爱情,媒 人介绍后,彼此感觉可以就能够踏踏实实过一 辈 子。

近看当下,闪 婚又离 婚是多普遍。当然,我们和父 母所处的时代不同,我们会有更多的自由来决定自身的终 身大事,而不用受制于其他情况。

不过,当下年轻 人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投 身于工作,已经没有多余的自由时间来考虑爱情和婚 姻。

毕业之后,我们就开始匆匆忙忙的找工作。原想解决完工作问题就可以好好找一个人来爱,沐 浴在爱情之中,但发现自己太单 纯。

因为工作属 性和环境,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社 交 圈 越来越小,

根本有很少的机会或是精 力去接触异 性,更不用说去了解彼 此。

于是,随着时间的流 逝,慢慢的成为剩 男 剩 女。最后,不得不接受父 母的安排,开始相 亲。

对于相 亲,很多年轻 人真的很排 斥、很厌 恶。你要问他们为什么不愿意相 亲时,你得到的答案可能是:“不想相就是不相,没啥原因!”

年轻人排 斥相 亲的原因在于3点

一是他们认为相 亲怎么能好好从头到尾去了解一个人,还不是看对方的外貌和家 庭条件,太物质和俗 气了。这些都是年轻 人所厌 恶的。在这样的想法和心理背 后,隐 藏着年轻 人自身对爱情的追求和认 知,这是他们对另一半的幻 想和期 待。

二是相 亲就意味着自己没有能力或是没有条件找到另一半,这背后暗 含着的信息是:你是没有吸 引力或是没有能力的。这是年轻 人不能接受的。不能接受是因为,这件事会伤害到他们的自 尊心和自 信心,会让他们感受到压力和焦 虑。于是,当父 母提起相 亲时,会立 马触 碰到他们脆 弱的内 心,自然会条件反 射般的抗 拒。

三是年轻 人向往自由、独立和尊 重,不愿意自己被安排,想自己决定自己的人 生大事。尽管有时候,他们内心并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未来又是什么样。这种内 心冲 突和矛 盾让他们很痛 苦,也很愤 怒。当父 母给他们一些建议时,他们会扭 曲外界的善 良和建议,把它们当做是对自己的干 涉和不尊 重。于是,他们把自己的负 性情绪转移给外 界,以此发 泄内 心的痛苦,而不用担 心父 母会抛 弃自己。

其实,我对于相 亲这件事的看法是:

带着平和的心态来面 对,把相 亲看作是一种正常的社 交。见一见,又不会损 失什么!

对于大多数年轻 人来说,相 亲恐 怕依旧是难以平静接受的事情。如果有自己的安排和想法,就和 父母好好沟通,让父 母知道自己的计划和安排,打 消他们的疑 虑和害 怕,而不是给父 母脸 色看。

现代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作压力,住房压力,生活压力,贷款压力,赡养老人压力,各种压力汇聚在一起,就变成了压在年轻人身上的一座座大山。

随着经济的发展,虽然说生活水平高了很多,但现代的年轻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不敢谈恋爱,甚至自己生存都是问题,更不敢去奢想成家的事情了。若是都有钱,没有人愿意单身的,这都是多方压力造成的。

年轻人的经济压力大

对于大多数的男人来说,经济一定是年轻人进入一段婚姻的前提,也是建立一个新的家庭的基础。

所以他们希望在年轻的时候先拼搏一下自己的事业,当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了后才敢于向自己心爱的女人求婚。

当然,除了这个原因以外,很多男人需要有一个自己的房子和一辆车子,如果没有这些物质条件的话,他们也没有足够的底气去向自己心爱的女人求婚,所以对于年轻的男性们来说是非常有经济压力的。

特别是在一些比较重视彩礼的地方,很多男人常常为了彩礼钱而发愁,即使是结婚后也会为了家庭的生计而不断发愁。

婚礼的花销暂且不谈,在婚后不仅会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种杂七杂八的琐碎而发愁,而且在他们拥有了孩子后,奶粉钱以及早教班各种各样的花费也接踵而来。

一、没钱结什么婚,经济负担都成问题。但结婚有小孩了,那还不是连累小孩。成才需要通过后天性的优质教育资源才能改变。可惜优质的教育资源都在大城市里。自己没能力给孩子创造教育环境,还不如不结婚不要小孩。

二、不结婚,什么都不用考虑,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老了,有足够的钱,选择最好的养老院,一个人过着有多自由啊!

三、可以尽情的享受大城市的繁华。假如自己可以做到经济独立,精神或人格独立,自己便可以让自己过上好日子,要是还有多余的积蓄,还可以补贴孝顺父母,想下这些又何乐而不为呢?

四、有很多年轻人感觉,自己还是专心工作吧。养好自己最靠谱,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只有自己的经济实力达到了,才会让自己有足够的底气和安全感,才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喜结连理自古至今一直被人认为是很美好的事情,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却不爱结婚了?

这是很多长辈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

在民政部的发布会上,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二级巡视员杨宗涛分析了原因:

一是适婚人口总数下降。中国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生人口数量减少,这是当前结婚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少人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对于很多“80后”“90后”而言,晚婚、不婚等现象越来越常见,社会包容度也在提高。

三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年轻人受教育的年限增加,结婚年龄不断推迟,相当一部分适婚人口没有结婚。

人到了一定的岁数,就会提到谈婚论嫁。按照目前中国的法定结婚年龄,分别是男方22周岁、女方20周岁。不过,针对法定结婚年龄的设定,近年来也引起了广泛地争议,有的认为维持现状,而有的观点则认为适度降低法定结婚年龄。

针对降低法定结婚年龄的讨论,实际上离不开一个大的背景环境,即近年来我国的结婚率在持续下降,而另一方面则是离婚率却持续攀升。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结婚率为73%,较上年有所下降,而结婚率更是创下了11年的新低水平。

一方面是结婚率的持续下降,另一方面则是离婚率的持续攀升,对年轻人来说,似乎结婚的意愿正在降低。与此同时,即使是已经结婚的人,哪怕本身具有生育能力,却选择了丁克一族。这些因素的叠加,将会对未来我国的生育率构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值得探讨的是,在结婚率下降、离婚率上行的数据背后,我国单身成年人的数量却持续攀升,有数据统计,目前中国已有超过7700万的独居成年人,同时单身成年人超过2亿。那么,对于年轻人来说,为何会不愿意结婚了?

其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已经与老一辈的思维方式有着实质性的区别。在老一辈的眼中,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是一个人必须经历的过程,婚姻成为了人生的必需品,而这也是比较传统的思维观念。不过,对于年轻人来说,对婚姻的认识却有所不同,在不少年轻人眼中,婚姻不再是必需品,而他们更向往独立与自由的空间,并不希望受到婚姻的束缚。

再者,房价及日常生活开支成本的持续攀升,也导致不少年轻人产生了恐婚症。从高昂的彩礼,到高居不下的婚礼筹备费用,再到无法承受的高昂房价,结婚成本也随之上涨。对于不少家庭来说,举行一次婚礼,却耗费庞大的开支,甚至把父母一辈的毕生积蓄花光了,而现代年轻人买房也基本上依赖父母的支持。

与此同时,离婚率的持续攀升,同样会引起年轻人的焦虑。如果同样是单身身份,但一个是离异后的单身,而另一个是一直单身,显然后者的优势会更大一些。不过,离婚率的持续攀升,难免会让人产生了恐婚的心态。与此同时,近年来不少明星名人出轨、离婚的新闻不断,对年轻人来说,更是对婚姻的期待值大大降低。

此外,七年之痒的现象,让不少人对婚姻望而却步。对于老一辈来说,因缺乏物质等因素的诱惑,婚姻生活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是,与之相比,当代年轻人的诱惑因素太多,而当爱情在七年之后往往会进入一段危险期,轻者加大争吵的压力,家庭矛盾持续升级,重者则是分居离婚,婚姻故事由此终结。

值得一提的是,与老一辈相比,当代年轻人在责任感与担当上,却有所逊色。在实际情况下,当年轻人完成生育任务后,往往会把孩子交给父母抚养,而父母则牺牲了晚年的幸福生活,却把时间与精力用在孩子身上。

高房价以及生活压力,自然是年轻人不敢结婚、不愿意结婚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并非根本因素。对于独生子女的一代,当他们步入结婚年龄之际,他们却长期习惯于父母的宠爱,加上追求自由独立的需求,反而降低了他们的结婚意愿,生育率更是受到影响,再过十年或二十年,这一影响也会显著增加,甚至成为一个潜在的社会问题。对于结婚率创11年新低的现象,确实值得我们去深思。

不过,扭转结婚率创新低的现象,并非仅仅依靠降低法定结婚年龄即可实现。与此同时,房价、日常生活开支成本等也是影响结婚率的一个因素。但是,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如何提升年轻人的责任感与担当感,并逐渐树立起家庭的意识,让他们对婚姻与家庭有更深入的认识。

每年的5月20日都是情侣结婚登记的热门日子,许多年轻人表示,不结婚是因为“穷”。一个“穷”字带着一种戏谑,但其背后却蕴含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因素。

一方面,有时过高的物质标准让年轻人对婚姻望而却步。相关调查显示,结婚需要的越来越高物质条件,是导致晚婚或者不敢结婚的重要原因。

朋友张帅是一名公务员,已经工作3年的他表示,还没有考虑结婚的问题。“我室友的爸爸前几天专门来北京陪他看房子,说要给他买房子,让他谈恋爱结婚。我知道现在结婚对方都要看你的物质条件,比如有没有房、有没有车,但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有房才能谈恋爱结婚呢?”张帅的困惑其实也是大多数人的困惑,虽然不明白婚姻为何一定要与房子、车子捆绑在一起。“大家都这么认为,就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了。”张帅说。

“当今社会对婚姻的幸福绑架进了太多的物质条件,比如车、房、彩礼,加之一些情感自媒体不断提高择偶标准,致使当代年轻人没有能力去实现自己对婚姻的内在期待。”著名心理观察员、某高校心理学教师周若愚表示。

因此,“穷”不只是它表面所蕴含的意义,实际上更像是一种外显的态度,包含了年轻人对当代社会的结婚花费巨大的吐槽。在许多人尤其是男性看来,只有事业有成、在社会上有地位,才有时间有成本去谈婚论嫁。“事实上,如果要有房有车有学历有稳定工作再结婚,恐怕大部分人需要到40岁才能达到某些人的婚姻标准。”周若愚感叹。

另一方面,对于许多“单身贵族”来说,害怕“婚后复贫”、“失去自由”,是其选择不进入婚姻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我身边,不少女性表示不结婚的原因是女性独立了,没有必要依附于婚姻和男性而生存。朋友李佳是一位媒体工作者,刚过完30岁生日的她在朋友圈写到“正式加入30岁相互扶持俱乐部,感恩一切爱和美好”。

单身的李佳有着稳定的收入,平时上班、健身、读书,年假独自出去旅游,她似乎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与她一样,许多女性过着品质较高的单身生活,身边朋友的经历让她们担心婚后自己的生活水平会下降:“我自己一个人过得挺好的,为什么要找一个人一起吃苦呢”“我特别害怕婚姻会让我变成一个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这种观点在受访者中不绝于耳。

对于这一现象,周若愚解释道,人类本性是趋利避害的,结婚的好处在于可以得到一个家庭,得到伴侣的支持和照顾,得到对方的经济支持,以及生儿育女的权利。“这些得到的东西在社会化进程中其实是逐渐减少的,结婚所付出的却开始大于其所带来的:丧失个人边界、极高的养育后代成本等。”

婚姻与事业如何兼得?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有过一段对婚姻的描述:婚姻像被围困的城堡,“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出去”。这一段话经常出现在已婚人士的口中。

过去,人们常感叹,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在婚姻中,婆媳关系、孩子教育、生活开销等家庭琐事会冲淡浪漫的爱情,让双方陷入柴米油盐的琐碎当中。而在当今社会,与婚姻中的琐事相比,年轻人更担心的是婚姻与自身价值实现之间的矛盾。

李建新表示,当今社会,婚育的机会成本大增,年轻人若选择婚育,意味着要放弃可能的求学深造或职业升迁机会。

刘梦就是这样想的,“我觉得我现在年龄还小,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去实现,我没有办法在年纪这么小的时候就付出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在家庭里面。”她理想的结婚年龄是30岁到35岁之间,在这之前,她认为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当中,在35岁之前实现自己的理想,她的理想是环游世界,拥有一家自己的花店或是咖啡厅。

“虽然这些理想在别人看来都很幼稚、不切实际,但我觉得我还年轻,我应该为自己的梦想努力一把,如果到了35岁的时候我并没有实现它们,那我也不会后悔,我会更加心甘情愿回归到家庭当中。”刘梦很是坚定。

很多人都认为,婚姻与事业是难以并行的,为了婚姻需要放弃一些事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事业上必然就会忽视婚姻和家庭,这二者之间似乎是不可调和的。

但并不是所有人这么认为,刘梦的朋友小张就认为,婚姻与事业并不冲突。小张虽然还是一名学生,但对于未来她有着自己看法,“婚姻和事业对我来说是两条平行线,两个独立的空间,结不结婚我只会考虑我是否爱我的伴侣,而职业的选择我也会遵从我自己的意愿。”对于她来说,从恋爱到婚姻,是顺其自然的,并不会使得双方的生活状态发生很大的改变。

对事业是不是会产生大的影响,成为了不少人考虑婚姻问题的重要方面。“许多女性在结婚后,会被问到如何平衡家庭和事业,说得好像必须为了家庭从而牺牲自己的事业。”

对于父母辈来讲,结婚生孩子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事,但对于当今新生代来说,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一个要权衡选择的问题。

有的人不愿意很早踏入婚姻的殿堂,希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先立业,再成家。

“人们的观念越来越多元化,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追求的生活,婚姻只是其中的一种。”对于我朋友正在英国读硕士的王凡来说,婚姻涉及到家庭、伦理,也意味着更多的责任,而他更愿意将时间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上。

但有的人却是希望先成家、再立业。选择与爱人长相厮守,共同经营起家庭,让彼此变得更好。

身边的邻居小刘是一名大学教师,今年28岁,但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组建家庭、养育子女、努力工作,都是我们对于社会的责任,虽然我和丈夫都会为彼此做一些让步和牺牲,但本质上还是希望双方都能够更好,共同进步的。”小刘说。

“正确的婚姻观念在当代教育中是缺位的,而偏激的‘性别优先’思想又在各种地方泛滥,导致年轻人恐婚,再加上一个人可以过得很好,才导致大家没有建立家庭的欲望。”在周若愚看来,这是不正常的现象。

把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以及它可能产生的后果放眼到整个社会,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晚结婚、不结婚,对社会来说是一件不容乐观的事情。

结婚率和生育率息息相关,虽然影响年轻人生育的因素有很多,但是结不结婚对生育率的影响是较为直接的,在中国可以说是生育的先决条件。

这里列举了一组数据:2018年与2017年相比,一方面,出生人数减少了200万,0-15岁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也将持续下降;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70万人,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59万人,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827万人,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

“人口是社会的基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人口变化会影响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文明继承传承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竞争。”伴随着人们婚育观念的转变,婚龄推迟,在成婚生育的社会中,与之相伴随的就是出生人口数的不断减少,这使得我国已经进入一个少子老龄化的动态过程,“这是一个人口危机的过程”。

所以,从整个社会的视角来看,结婚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还和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对待年轻人的结婚问题上,一方面,社会应当尊重多元化、个性化的个人选择,予以年轻人更多选择的空间,对推迟结婚、事实婚姻、不结婚等给予更多宽容。但另一方面,家庭、社会和国家也应当加以引导,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同时也应该在教育、年轻人发展等各个方面多加考虑,为年轻人创造一个更好的婚育条件。

年轻人不婚不育成趋势,问题到底出在谁身上,以下几点告诉你答案。

结婚生孩子,在当今的社会中,已经成了一个越来越开放化的话题了。对于我们上一代人50、60后的爸爸妈妈们,他们对于结婚生孩子的看法就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对于当下青壮年的70、80后而言,结婚生孩子意味着生活的压力,但既然选择了就好好走下去,咬牙也要坚持下去。

00后不婚、90后不育,年轻人到底在想啥?答案在男性身上!

而结婚生孩子这事情,放到当下的年轻人,90、00后来看,这就是一个多样化的选择,可能有的会选择按照惯常的结婚生子的道路走,有些会选择结婚但不生育孩子,或者是晚几年再生孩子,还有的会选择不婚不育。就像是一位00后的女孩子,就曾经在网络上发表过一篇《不婚不育声明》。其中确实也是道出了很多同龄人的心声。

但很多人就不理解了,这00后才刚刚成年,怎么就对生活这样消极懈怠了,还没长大就轻易向婚姻和生育妥协。而很多人也将这种看似是“坏风气”归结到公认的垮掉的90后这一代。但00后不婚与90后不育,真的是90后这一代人造成的吗?可能更多的还是在“男人”的身上。

其实社会上的很多人也一直都在关注着结婚与生育这个问题,的确是很多人把这些问题归结到“房价高”、“性别比例失衡”等的因素上。但实际上,生不生育,结不结婚,很大程度是在男性这一群体的身上。

老年男性:年轻时候重男轻女,致使如今男多女少

现在60岁左右的男性,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普遍都是有“重男轻女”的倾向,只不过是程度的不同而已。像是年过六十的王先生,他的膝下就儿女双全,是姐姐和弟弟。然而,王先生的妻子却不止怀孕两次。当时在生下了大女儿之后,又接连怀孕了三次,堕胎三次,才生下了儿子。而这三次堕胎恰恰就是“重男轻女”造成的。

而现在,二三十年过去了,王先生的儿子至今年纪不小,却找不到对象。这就让王先生悲苦不堪,想想当初如果生的都是女儿,那现在也不至于让孩子找不到对象。年轻的时候,重男轻女,的确是让当初的自己幸福了一阵子,然而却没想到,就是因为很多家庭都抱着这样的想法,导致了他们的下一代人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可能有人会质疑,生育是两个人的事情,为什么要把问题归结到男性的身上?就是因为上一代人,或者说是长久以来,女性在家庭里面的地位低下,很少甚至是根本没有话语权。如果生育能够让女性来决定,那么,想必女性也不会选择一而再再而三地用堕胎的方式来换取生儿子的机会。因为这个过程对自身的伤害是非常大的。

年轻男性:受上一代人影响,继承陋习

虽然到了现在的这一代年轻人,家庭成员已经是大大趋于平等了,但一些上一代人留存下来的陋习,还是有个别男性会选择继承下来的。也许是同样的“重男轻女”,也许是依旧在家中拥有着高高在上的地位。而这对于女性来讲,都是一种残害。

而这种家庭生育出的孩子,会由谁来照顾与教育呢?自然是女性。妈妈既要做家务,又要带孩子,可能还要工作,而男性只需要当一个“甩手掌柜”就成。那如果未婚或未育的女性能够设想到自己将来的生活会如此,那还会有多少会选择生儿育女呢?

所以,当我们把一些问题归结到某一代人的身上时,是不是也可以从自身找找原因?是不是我们在家庭中,责任不够,照顾家庭的程度还不够,或者是观念里面还留存着各种各样的糟粕,导致了这样那样的后果。多从自己的身上找找原因吧,而不是总抱怨某一代人“垮掉”,某一代人还未成长起来就已经被带坏。

总结:

结婚,然后生孩子,本来是可以算得上是我们每个人一生当中的美好阶段。但由于时代的发展,因为以前的各种各样的时代糟粕还未能清除干净,也就导致了一些美好的事情,演化成了越来越多人不希望踏出的选项。

而这,恰恰也是证明了时代的确是在朝前走,新一代人、更新一代人的思想越来越开放化,他们越来越遵循着自身的想法去生活,而不是顺着传统观念行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6961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