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嫁到农村,不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后都怎么样了呢?

从城市嫁到农村,不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后都怎么样了呢?,第1张

01

婚姻是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三观不同会成为定时炸弹。

而三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成长背景决定的,城市长大的孩子见识多思维活跃,农村长大的孩子容易短视和古板。最重要的是,两者生活的环境不同,两者未必能适应彼此的生活。

前两天,芳芳问我,从城市嫁到农村会不会幸福?芳芳有一个谈了5年的男朋友,两个人正准备谈婚论嫁。

芳芳是城市女,因为家里只有这么一个女儿,父母很疼爱她,没有出来工作前,她连家务都没有做过。毕业后,遇到现在的男朋友,对方是个很拼命的男人,这一点吸引了芳芳。

两个人在一起后,芳芳和他也吵过无数次的架,两个人最大的矛盾是消费观。芳芳的消费观是,赚钱就是拿来花的,储蓄不重要。

而男朋友对自己很抠门,赚的钱都要存起来。不难理解,从小衣食无忧的芳芳,没有吃过金钱的亏。

男朋友出生农村,过过苦日子,存钱才能让自己有安全感。两个人磨合了五年,芳芳虽然不赞同男朋友的消费观,但是也学会尊重和理解。

现在他们也快30岁了,是该结婚的年龄。芳芳去过男朋友老家一次,住的还是十几年前的房子,没有公交车和出租车,要去县城只能骑摩托车。

村子附近也没有超市和店铺,生活极其不便利。芳芳无法想象,要是结婚后在这样的环境下住,自己是否会崩溃。

芳芳想着男朋友要是在她的城市买房,那这一切也就解决了,但是男朋友父母并不同意。一边是爱情,一边是现实,到底该怎么选?

02

婚姻是现实的,进入之前,必须理性。从城市嫁到农村,对女人来说有许多的挑战。你的生活质量可能会下降,你无法适应农村生活,无法和公婆相处。

当这些现实问题摆在面前的时候,所谓的爱情会被消磨得连渣都不剩。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小伙子把城里的女朋友带回老家,爷爷奶奶做了满桌的饭菜,很丰盛但是卖相不好,女方当场就回去了,还在网上发帖吐槽男朋友家的饭菜不卫生,家长不待见她。

当时网友分为两派,一派支持女方,一派支持男方。其实这件事并没有谁对谁错,不过是双方成长差距太大,导致无法互相理解。

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人,会更懂生活,也注重生活品质。农村长大的人,从小吃过苦受过穷,对他们来说填饱肚子已经足够感恩了,而外面的花花世界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

从城市嫁到农村,现实是一条鸿沟,你是否能为了爱去牺牲和成全。

又或者男方是否愿意为了你去城市里买房,两个人一起打拼一个灿烂的未来。

倘若你是一个追求生活品质,无法接受农村的破败和贫穷,那么劝你最好别嫁,放过自己也放过对方。

03

从城市嫁到农村,要跨越的不仅仅是两个人的心灵,更难的是让两个家庭融合。我妈同事的儿子就娶了一个城市女,女方家境很好,父母都是高知人才,收入颇丰,素养也好。

而男方父母只是农民,一年的收入都不及女方父母一个月的收入。此外,女方本身条件也好,在大医院当主治医生,每个月赚好几万。

男方也在医院工作,但赚得比女方少。不管是从家境还是自身条件,两人的差距都很明显。为了爱情,他们还是不管不顾的结婚了。

结婚后,男方父母和女方父母偶尔有来往,但是发现两家大人根本聊不到一块,甚至连吃都吃不到一块。

前段时间,两人打算要孩子,男方父母认为生儿子才能继承香火,女方父母认为男方是在把女儿当成生育机器,两家人闹得不可开交。

女方父母本来就不同意自己的女儿下嫁,遇到这种情况连之前的矛盾都激发了。于是,女方父母直接提出了离婚。

小两口本来感情不错,但是被双方父母这么一搅和,夫妻关系也出现了裂缝。女方父母抱怨男方高攀了,男方父母觉得是他们女儿倒贴的。

双方都僵持不下,最后闹得不欢而散。农村和城市地域不同,更关键的是双方家长的价值观不同。

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家人的事情,一旦两家人无法和睦相处,势必会影响夫妻感情。

04

从城市嫁到农村,本质上是门不当户不对的感情,这样的婚姻最后往往败给了现实。所谓的门不当户不对,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不对等,而是精神上的差异。

从小在城市长大,接受的是更先进的教育,以及更前卫的事物,由此养成个人更灵活的思维以及更开放的思想。

在农村的长大的孩子,往往挣扎在温饱线上,那些所谓的诗和远方统统与他们无关,他们会更务实也更束手束脚。

这样的两个家庭往往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纵使两个人相爱,在日后的生活里也会面临许多问题。

当然也不是说从城市嫁到农村就一定不幸福,幸福的可能一定会有,前提是你自己要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以及足够开明的父母。

程莉莎和郭晓东算是城市女嫁农村男的典范,他们很幸福,一个是程莉莎有一个好的婆婆,她曾经表示只要自己和郭晓东吵架,婆婆一定站在自己这一边。

另一个郭晓东足够有出息,能够在大城市安家,给程莉莎安全感。

婚姻没有一个既定的标准,但是一定要足够理智,想好自己能承担什么样的后果,能忍受什么样的生活,剩余的就是遵从自己的内心。

1 找个农村人结婚,好不好,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是农村的,家庭很不好,但是我的父母家人同情答理。

听你说的情况来看,他父母人不怎么样,家里穷就住在村吧必竟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还要出去卖房?这是他或者他家人透露给你的吧,你也不想想。还有哥俩结婚以后界线画的很明确!你还想到他哥哥,还有他哥的孩子,你人也太好了吧?还是他或者家人诉苦告诉你的!我老婆是县城里的,我俩结婚我爸妈差点把血都买了,老婆家说不用我这边出太多,可父母老觉得对不住,哎!结婚以后我和老婆请他老两口,他俩都不来,说住习惯了不想走,离不开那一亩三分地。

父母都是为孩子好,个别例外。他父母就很差劲!这只是刚开始以后呢?不知道还会有什么事发生呢。

还有结婚和房子看样他家一个子都不拿,你们家全包了,你想把自己的父母累死,结婚之前没准他还向你借钱给家里呢?不过方式很,比如咱俩早晚是一家,你的就是我的,这也说不准。以上都切不说,他真爱你,还是爱你的钱,这也是问题,就算爱以上的问题也很头疼,他会为自己的家人着想的,你很难的。

我劝你分了吧,虽然我也是农村的,我向理说话。

2 农村女孩怎么结婚都早

一个首先是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女孩,大多都没有怎么上过学,可能初中毕业连高中都没有上过,再一个是观念的问题,没见过多少世面,比较单纯,再加上有的地方比较重男轻女,做父母的天天说教,认为女孩是泼出去的水,没必要投资那么多,也不懂得去培养女孩,认为女孩将来都是别人家里的,会做农活,洗衣做饭就可以了!

再来一个就是人人都说打工苦打工累,女孩子在外面当然也会累啊,就会找个男孩感情寄托,通常村里出来的女孩子都很单纯,没有社会经历,加上男孩子的一顿哄骗吧,就认为对方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觉得找到了白马王子,认为结婚了就会摆脱这个状况!

3 为啥农村小伙娶媳妇难

农村小伙儿娶媳妇越来越难,原因竟然是因为这个

近年来,农村里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农村的小伙子越来越难娶到媳妇儿了,30多岁还打光棍的大有人在。其中有很多小伙子相貌俊朗,一表人才,自身能力也很优秀,却还是单身多年。这下可愁坏了各位小伙子的父母,儿子不结婚,一颗心怎么能放下啊。

村里的王大伯家的儿子今年已经29岁了,至今还没有女朋友。王大伯也很着急,他说:“现在小伙子娶媳妇不容易啊,还是要抓紧啊。”这不,趁着过年,农村的女娃都回乡了,他让儿子抓紧时间去相亲,但是相了好多次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王大伯也很纳闷:“我们那个年代相亲一两次就能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怎么现在就这么难呢?”

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了这种农村小伙结婚难的现象呢?下面我们就来来分析分析。

首先,农村里有一个数千年留传下的封建思想,那就是重男轻女。养儿子是为了完成传宗接代的大任务,而养女儿则是给别人家养媳妇。所以很多夫妻不管怎么样也要生儿子,而生了儿子的也就无所谓再生儿子还是女儿了。虽然这种思想一直根深蒂固,在以前却没有造成男多女少的情况。那是因为以前的科技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孩子没出生之前不知道是男是女。现在性别鉴定技术已经发展,能提前知道孩子的性别,很多父母就会只选择要儿子。时间一长,就造成了这种男多女少的不平衡的局面。儿子长大以后,村里的女娃娃那么少,娶媳妇可不就变难了嘛!

还有就是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水涨船高,彩礼钱也跟着增加了许多。以前那个年代,老人给儿子腾出两间房,打几套家具,再给几百块彩礼钱给新媳妇买首饰,就能热热闹闹把新媳妇娶门!可是在现在,农村的房子在丈母娘眼里根本不值钱。结婚的前提就是必须在城里买一套房。好一点的还要加上一辆车和几万块钱的彩礼。结婚的门槛越来越高,对于农村的普通家庭来说,这可是不小的经济压力。于是在这座大山面前,农村小伙结婚的年龄只能一拖再拖。

第三,现在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农村的女孩子基本上都上了学,有了文化,更有许多女孩考进大学去深造了,眼光也更加远了。再加上从小家长就灌输待在农村没出息,要去大城市生活的观念。她们更加不甘心待在农村,她们拼死拼活,也要进城生活。这几年,平时村里都很少有年轻姑娘的身影,只有在过年才能见到她们。所以啊,农村里的小伙儿娶媳妇,这又是一道障碍。

即使有这么多的困难和阻碍,还是希望农村的小伙子们能经受住考验,早点收获爱情,完成终身大事啊!

4 农村办婚礼有什么习俗么

农村结婚习俗

农村结婚很讲究,不管是结婚的时间,结婚的地点,以及方向什么的都有关,很迷信,一直沿用着老祖宗留下来的方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农村结婚风俗都有哪些吧!

媒说

这个程序是必须的,不论你是青梅竹马还是两小无猜,也不论你是如胶似漆还是已经好到了肉里头,更不管你是生死与共还是难解难分,这个程序是必须要的。倒不是父母有多大面子,也不是说要传承“父母之命媒说之言”的古训,实际上是父母为你站的一班岗,也就是说,当你的发展产生危机的时候,这是一张挡箭的牌子。

当然,有的父母自然会考虑所谓门当户对因素,也有的父母会对你选中的对象来个二次考察,把好进口关,还有的女方父母确实也有明媒正娶的思想,总之,父母自有父母的一番良苦用心。

看亲

即“相亲”。由媒人向男家介绍女方晶貌、家庭情况后,男家初步同意,便遣媒人请庚帖,叫议亲。也有先相亲的。一般未婚男子都怕羞,由已婚的兄弟或叔伯去代看。而被看的姑娘又往往故意避开,只能看到她兄弟姐妹,藉以推测她的模样,俗称“摸姻缘”。所以有“相亲相舅”的谚语。新式婚姻就没有这猜谜式的前奏。

合婚

媒人将女方庚帖送交男方父母,男家就将庚帖压在灶君神龛前,如三日内家中无盘碗打破、小孩跌伤或与人争吵等不吉利的小事,便初步通过,也有再去问签诗或请算命先生合婚。解放后,此种风气在农村尚存。即使不迷信,但在熟知女方家况不宜作亲后,正好借口神灵示意免得结怨,女方家属也能乘机收回“面子”。

定亲

男家合婚满意后,就由媒人将男方庚帖送女家“开合”,然后双方商定聘金数和嫁奁厚薄等,称“议聘”。再由男家遣人到女家“小定”,以戒指及四样礼物为聘,女方以鞋袜等回礼。再由男家送聘金、彩礼及“糖金奶”。待择定婚期,通知女方,名“送日”。双方都设宴请客,称“饮定酒”,客人要送陪嫁品。

送年月

就是到了瓜熟蒂落的状态了,就去找算命看年月的先生选择结婚的日子,也就是算得上是最后一次向女方家作一定补尝。

结婚程式

好了,进入正题了。婚礼一般是三天,第一天称为搬弄,也就是搬东西,第二天为正宴,每三为复宴。

请客,这是为婚礼作准备阶段。农村结婚不象城市里去发请柬,要在婚礼前一天,由新郎或新娘挨家挨户去相请,“本人明天结婚,请早点来帮忙。”由于农村一般居住较分散,俸请的人一天都会精疲力竭。一家有事百家帮,同时也忘不了嘱咐一句:“代床被盖。”

回门

婚后次日,新娘先谒见舅姑长辈,叫“相见”。第三日,新娘由小姑引导,介绍左右邻居老少称呼,献糖茶,或以糖果糕饵点茶,受饮者给以赏钱。左右屋行遍,然后下厨房,拜灶后,学习做饭菜。第六日,新婚夫妇赴外家相见赴宴,称“上门”。次日,外家再到新郎家赴宴,称“会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6968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