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习俗有哪些?

结婚习俗有哪些?,第1张

中国古代有“六礼”之说,现今部分地区也有这个习俗,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现代婚礼虽然没有古代的那些讲究,但整个娶亲和婚礼的仪式还是一直被沿用了。 另外,古代婚嫁的习俗还包括拜堂、合酒、闹房、妇见公婆、三日回门等。 在结婚前,需要挑选吉日(请期),并在订婚时男方送给女方彩礼,女方则会在出嫁前将娘家陪送的嫁妆送往男家。

我的家乡是大西北,我们家乡也有许多有趣的结婚习俗,现在就和老铁们分享一下。

1追亲

在通渭农村,男婚女嫁仪式十分隆重,现在看来,其中不乏有一些不合时宜的繁文缛节,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这里古老淳朴的民俗民情。

男子迎亲称"引新媳妇”。

迎亲必先择卜吉日。吉日将临,男方整理院落,洗刷门窗,求字裱画,通知亲友。临近二三日,接亲眷,请“总理",聘厨师,邀陪客,找乐工,剪窗花,贴喜联忙不胜忙。吉日前一天晚,接"先人”,请祖出龛,供奉祭品,烧香纳拜。吉日晨,置酒举餐,打发迎亲人起程。

迎亲一般为3至5人,包括引亲的、媒人、背箱人等。带上两瓶喜酒,两只喜鸡,12个大馍、1对"封子",1顶盖头,1件束衣和“开箱钱”、“伴女钱"、喜帖等。

女家称女孩出嫁为“过阿家"或"过门”。此日早起,打扫内外,备香设案,请舅家,招待亲朋及“添箱"者。

在迎亲人来临之前,摆好嫁妆及"添箱"(亲友所送礼物)供人观赏,以示阔气,称"摆嫁妆"。迎亲人到后,先焚香祭祖,再向女方贵亲行磕头礼。礼毕入席。席毕,打发背箱人先行,接着新娘穿束衣,揣红书(或称"婚书"),戴盖头和迎亲人一道起程,有些地方新娘出门时,将1把红筷扔于院内,另有人将"伴女钱"散给众人,送亲人(8至12人)步后(若新娘恰在新郎对门或隔壁,须绕过百步而至)。

旧时,若迎亲队伍途经有亲友的村庄,亲友要备桌凳烟茶,供迎亲人小憩,称"迎风";若遇碾台、碌碡,大树、窖井崖头,十字路口则贴一书有"花红盖之"的红纸条,称"路帖",或以红毡相遮,称"遮白虎";若逢他人迎亲,两新娘于默默不语中交换1小件物品,以免"冲婚"。

2安房:

亦为“安床",尊客走后,好事者开始"闹洞房",安房人(一般为男性喜相人)为新郎新娘"换盅”,即找红线尺许,两端各拴一铜钱,分置于两个盛满酒的盅内,新郎、新娘各端一盅,饮去一半,再互换饮尽,缘于"千里婚缘一线牵“之说。梳头”破面",是将两个分别包有铜钱和草秸的馒头摆在新郎新娘面前,让其任取一个,掰开后看谁获铜钱,谁获草秸,俗意难再,铜钱兆吉。然后将新娘的发辫改梳为纂,接着抛撒核桃枣儿和“面棋",口唱吉词:“一把核桃一把枣,养下娃娃满炕跑……。“最后"扫炕",边扫边以言相嬉。至此,安房毕。

婚是人生中一件十分繁琐的大事,各种规矩流程,缺一不可,在这里给各位准备结婚的新人们介绍一下,分享一些经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结婚风俗流程有哪些?

方法/步骤

订婚:

首先男方需要准备如下:

1、聘金:根据地域差异1万、6万6、8万8、十万零一(寓意十万里挑一)、百万不等。

(据了解,唐山聘金一般为3万—8万,山西聘金一般为6万—10万,河北聘金一般为1万-3万,天津聘金一般为5万-10万)

2、金饰(戒指、手镯、项链等),俗称“三金”

3、订婚戒指(钻戒一只)

3、礼饼

4、十全十美, 双份。(囍盆、牙膏、牙刷、牙杯、针线、顶针、镜子、皂盒、梳子、手绢)

5、酒水牲礼(酒一瓶、洗手鸡一只)。

女方需要准备如下:

1、抬礼品礼:给帮女方抬男方行聘礼品者的红包礼。

2、甜茶。

3、甜汤圆、点心。

4、招待男方宾客的酒席。

7、回赠男方的礼品。

订婚程序:

通常来说,订婚着重女方的礼俗,结婚着重男方的礼俗,不过现代大多由男女双方协商合意即可。以下为一般礼俗,可视实际需要或地方习俗,酌情增加或省略。

1、订婚当天,男方将「行聘礼品」以二、六或十二个红大盒装盛。

2、男方亲友将甜茶喝完,并将红包置入杯中。

3、准新娘出堂收茶杯(过程和敬茶同)。

4、奉茶完毕,接着进行「戴订婚戒指」(或手指);将金、铜戒指以红线相系,取夫妇同体同心之意或以钻戒代替。

5、女方准备高椅、矮椅各一张

6、准新娘入座,脸朝客厅大门,向外而坐,两脚踏在矮椅上。

7、准新郎站在在准新娘在右边,面对准新娘。

8、准新娘伸出右手,准新郎右手拿戒指。

宴请注意事项:

举行完以上订婚流程后,女方家亲男方家以及女方诸位亲戚吃宴席,准新郎挨个拜见女方亲人,并接纳亲人给准新郎准备的见面礼金。

转天,准新娘要由伯母或者姑姑陪同,拜见男方亲友,吃宴席,并收见面礼。(此时,男方注意要准备红包给女方的陪同每人一个。)

结婚风俗流程有哪些?

结婚风俗流程有哪些?

订婚流程结束,接下来转入正题:

结婚流程!

1、婚礼前天下午,男方家带管家来与女方碰面,商议当天结婚细节。

2、婚礼前天下午,新娘的妹妹要去新郎家贴窗花,收礼金。

4、结婚当天,迎娶,又叫“迎亲”、“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新郎大早来女方家娶亲,车队要绕圈城行走,不可走回头路。

5、新娘妆毕,要怀揣一方小镜子,以“避“凶光。等待迎娶,同时要将准备的糕饼吃下。

6、迎娶的队伍到来后,女方的家门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们紧闭、关锁。一方面显示女方家族的尊严,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亲者。迎亲者怕误了时辰,只有付“开门钱”了事。

7、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招待女婿时,除一应酒菜外,还有薄饼一样主食,当新女婿的一定要“偷”十几张饼、几双筷子和一些酒器,当地人称为“得富贵”。

8、丈母娘捧茶给新郎,并接收喜钱。

9、小舅子换新郎新娘花,并接收喜钱。

7、新郎见到新娘后,困难又来了~新娘的鞋被家人早早的藏了起来,新郎需要找到鞋子,才能进行下一步。

8、逗新郎环节,节目各不相同。

9、经过重重考验,终于可以迎娶新娘了!但是,先娘子不允许落地,得新郎一路背回家哦!

10、在新郎通过重重考验的同时,丈母娘还有一项工作——熏车。(丈母娘手拿香,围着喜车左转三圈,右转三圈,之后再打开车门,将车内也熏一遍。)熏车结束,丈母娘接收喜钱。

11、新娘上车,车队启程。迎娶队伍要随带红布或红手帕,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或互丢红手帕,即新娘的女红消灾。

12、新娘弟弟陪同,与陪嫁物品一起,俗称“拎皮箱”,到婆家后再将皮箱打开,俗称“开皮箱”,并收取拎箱红包和开箱红包。

13、到达男方家,新娘被新郎背至床上,新娘坐上提前准备好的红被子,然后喝过红糖水,吃过糕面后,方可下地。

14、宴请男方宾客,新人敬酒。

15、未入洞房前,必请一位父母双全、丈夫健在的妇女到新房中为新郎新娘安放被褥。并将一把五色粮撒到褥下,赶个五谷丰登的吉利。床头下放几颗红枣,意思是早(枣)生贵子。枕下放几粒花生,意思是男孩女孩“花”插着“生”。

16、晚上亲朋好友闹洞房。闹洞房的人越多越好,人越多越显出自己的体面和光荣。俗话说:“新妇三天无大小”,这一天,不论男女老幼都可入房“看新媳妇儿”,逗引新娘,不管荤的素的一起来,有意是尽量使原本羞羞答答的黄花闺女变成大大方方的泼媳妇。

16、最后,还有人潜伏洞房窗上窃听新郎新娘说私房话,俗称“听房”。

结婚风俗流程有哪些?

结婚风俗流程有哪些?

3

接下来,该讲回门了。

回门即女儿偕女婿回女家认门拜亲。回门的时间各地不一,古时是结婚第三日、第六日或七、八、九日,也有满月回门省亲的。春秋时期就有回门之俗,后代沿袭至今。由于“回门”是新婚夫妇一块回门,故称“双回门”,取成双成对的吉祥意。回门时,旧俗规定新娘走在前面,返回男家时,新郎走在前面,因为这次回门是女儿新嫁后第一次回娘家,有的又称“走头趟”。在“双回门”后,一般不准在岳家过宿,必须当日返回男家,因为旧时有新婚一个月内不空房的风俗。

1、新人回门,好事的大兄嫂、小姨子常在饺子内包以辣椒等物,以耍笑新郎。

2、女方宴请亲朋好友,新人挨个敬酒认亲。

3、返回婆家,结婚流程到此结束!

大喜之日

结婚前夕

祭拜:男方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要举行。

安庆礼:依八字、房屋座向……拜母床。

结婚当天

祭祖:男方出门迎娶前,应先祭祖。

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六的倍数最佳。

燃炮:迎亲礼车应於途中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祝。

食姐妹桌:新娘出发前要与家人一起吃饭,表示别离,大家要说吉祥话。

请新郎:礼车至女家时,一男童持茶盘恭候新郎,新郎下车后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家。

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好之后,应持捧花给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姐妹或好友应刻意阻扰,经新郎哀求后以九九九元红包礼成交,喻长长久久。

盖头纱:新郎予捧花后,将新娘头纱放下并挽出大厅。

拜别: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叩拜父母道别,新郎行鞠躬礼即可。

出门:新娘由一福份高之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走,进入礼车。

礼车:应悬挂一棵由根至叶的竹子,根上挂著萝卜,意有头有尾。礼车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饰。

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生肖吉祥之男童持扇置于茶盘给新娘回赠红包礼。

不说再见:当所有人要离开女方家时,绝不可向女方家人说再见。

泼水: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将一碗清水、稻谷及白米撒向新娘,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掷扇:礼车启动后,新娘将扇子掷至窗外,谓弃坏性子;掷扇后应哭几声,且在礼车后盖竹筛象征繁荣。

迎娶队伍以竹筛为先,青竹连根带叶,竹端系猪肉一片,防邪神白虎。

燃炮:一路燃放礼炮,车抵男方家门时,家人应燃炮竹。

摸橘子:由拿著两个橘子的小孩迎接新人,新娘轻摸橘子,并赠红包答礼。

牵新娘:新娘下礼车时,由男方一福气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入厅。

忌踩门槛:门槛代表门面,故新人应横跨门槛过去。

新娘入厅后要跨过火盆踩碎瓦片。

敬茶:将新娘介绍给家中长辈认识。

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相拜,送入洞房。

进洞房:以竹筛覆床,桌上置铜镜压惊,新人共同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同心,并求日后生男。然后新郎掀开新娘面纱,合饮交杯酒、吃甜汤,象征早生贵子。

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

观礼喜宴: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

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於门口端喜糖送客。

吃茶:由男方已婚亲友喝新娘的甜茶说吉祥话并赠红包。

闹洞房。

我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中国各地有着各种各样的结婚习俗,以下是一些有趣的结婚习俗,它们来自于不同地方的传统和文化:

喜糖:喜糖是中国结婚传统的一部分,代表新婚夫妇将喜悦分享给宾客。通常,喜糖是红色的,里面装有糖果或其他小礼品,新人会亲自分发给宾客。

捉拍新娘:在一些地方,新郎在迎娶新娘之前必须先经过一些考验。其中一项是在新娘家门口“捉拍”新娘,如果新郎不能成功地捉到新娘,他就需要支付一定的“门钱”。

玉带环节: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方,新娘会系上一个装饰有玉坠的红色绸带。然后,新郎会将绸带拆开,将玉坠系在新婚夫妇的手腕上,象征着两人的婚姻永远如玉般坚固。

酒席:在中国,结婚酒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酒席上,新婚夫妇会与宾客一起分享美食和喜悦。同时,还有很多场合需要敬酒,如敬父母、敬长辈、敬亲朋好友等。

洞房花烛夜:洞房花烛夜是中国结婚传统的一部分,代表着新婚夫妇开始了新的生活。在洞房花烛夜中,新婚夫妇会在精心布置的新房中共度美好时光,享受幸福的时刻。

希望这些有趣的结婚习俗能够让你更加了解中国的文化。

结婚风俗就是结婚的礼节。中国古代有"六礼"之说,现今部分地区也有这个习俗,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而亲迎之后的合卺(新郎新娘喝交杯酒)、闹洞房和婚后的"回门"等仪礼过程受到更加的重视。

在中式婚礼上,还经常看到龙和凤凰的图案,这是因为在中国,龙和凤凰都是吉祥的象征,代表高贵、华丽、祥瑞,以及夫妻和谐美满的关系。这个传统来自古代中国神话传说,据说虞舜时天下大治,乐官夔谱成了《九招》之曲呈献,虞舜演奏过程中金龙彩凤同时现身。

我家乡是美丽的广东,结婚不仅是人生的大事,也是最繁琐的事情之一,不仅有着各种习俗,还有着许多繁琐的结婚流程。跟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广东结婚流程以及那些不得不注意的婚嫁习俗:

一、结婚流程

1、早上7点左右新娘新郎开始化妆,然后事情准备妥当后,新郎从家里出发,准备去新娘家接新娘。

2、接新娘的婚车等都要是双数,在接新娘的途中要一直放鞭炮,新娘到新郎家以后,需要跨火盘,然后在婚房里举行结婚仪式。

3、仪式举行完以后,差不多快11点左右新人去举行婚宴的酒店开始迎接宾客,客人到齐后,开始举行婚礼仪式,然后婚宴开始。

4、婚宴结束以后,答谢宾客们并送走宾客,然后开始准备答谢晚宴。

以上的广东结婚流程只是一个大概的介绍,具体按当地习俗的实际操作为准。

二、不得不注意的婚嫁习俗有哪些

1、结婚当天,新娘在出门时,嫂嫂和姑姑不能进行相送,因为嫂与扫同音,姑与孤同音,都有着不吉利的意思。并且新娘出门穿的衣服不能有口袋,以免把娘家的财运带走了。

2、在婚礼还没有举办完毕,任何人都不可以坐在新床上,新娘更不可以在床上坐下或者躺下,以免到时候一年到头都生病躺在床上。

3、在结婚的当天,新娘穿的衣服鞋子等包括内衣内裤都要全新的,寓意着新气象,把旧的不好的都丢掉。

4、新娘在出门的时候,必须要佩戴耳环,表示自己会听婆婆的话,如果没有穿耳洞的,应该佩戴夹耳环。

5、如果新人的长辈有已经去世的人,在敬茶的时候,应该在他(她)应坐的位置上,放上新人敬的茶,敬完茶后顺便移一下凳子,再让下一位就座。

6、因小孩子比较容易哭,所以小孩子应该避免进入结婚礼堂,因为在礼堂哭是很不吉利。

7、新人在三朝回门的当天,必须于太阳下山前离开娘家,不可以留在娘家过夜。如果有特殊原因无法回家,夫妻二人应该分开睡,以免冲撞娘家令娘家倒霉。

总结:以上就是关于广东结婚流程以及那些不得不注意的婚嫁习俗的全部内容了。在结婚当天,新娘千万要注意不要踩到了新郎的鞋,这样有羞夫的意思,并且在结婚的四个月以内,不能参加任何的喜丧之事。

结婚有许多特定的规矩和礼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规定:

1 祭祖: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男方需祭拜祖先,以示尊重和祈福。

2 出发:男方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寓意好事成双。

3 燃炮迎亲:礼车在途中应燃放鞭炮以示庆贺,寓意驱逐邪恶,迎接好运。

4 等待和讨喜: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会拦住新郎,要求其完成一些条件才能见到新娘,女方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后才得进入。

5 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6 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用竹筷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7 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8 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途中童谣要一路燃放礼炮。

9 摸桔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个拿着桔子或苹果的孩子来迎接新人,新郎要请摸下桔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个桔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0 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筷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郎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1 喜宴:一般会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2 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

13 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要看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打发父母方面,各个地方有不同的习俗。一般是由新郎方给新娘方的父母打红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7019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