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结婚,除了男方要准备必要的彩礼之外,女方也是要准备好嫁妆的。但是各地风俗不同,对彩礼嫁妆的要求也不同,上海就有不同的婚俗,对女方要求的嫁妆也有所不同。以下就是上海结婚女方陪嫁清单和上海结婚习俗介绍。
一、上海结婚习俗
1 在结婚前准新郎要挑着装满公鸡、鱼、猪腿、白鹅还有一些干果礼品上女方家去提亲,然后女方会告诉他女方家有多少嫁妆,然后第二天新郎再来女方家里把嫁妆接回去。
2 女方会将所有嫁妆放在客厅内供客人观赏,以显示自己家的富有。男方接嫁妆时,要在女方家门口放鞭炮,敲锣打鼓。
3 在开始发嫁妆时,女方家里的嫁妆要交由哥嫂填箱,而且要先发马桶,寓意儿孙满堂。
4 在出嫁前,新娘要坐在嫂子的身边,看嫂子为自己缝制红绿被头,缝制完毕之后,用大的绸缎包裹好,打成铺盖。
5 婚宴是现在女方家里摆小型婚宴,第二天在男方家里摆大型婚宴,然后开始婚礼仪式。
6 结婚当天,新郎要上门去迎接新郎,按照上海婚礼习俗,新郎在接新娘时需要撞门、求婚、喝甜汤等一系列传统的婚礼习俗。
7 中午时分举行叩拜仪式,新人给父母敬茶、拜天地。
8 按照上海婚礼习俗,晚上五点半左右开始迎宾,六点开始婚宴。
嫁妆之一
二、上海结婚女方陪嫁清单
嫁妆一:棉被
棉被成了非常受用的一种嫁妆,而且在生活中也是必需品,父母们可以定制4床手工棉被送给女儿当嫁妆。
嫁妆二:喜梳
喜梳也是中国结婚传统嫁妆的必备物品。在婚礼前夜,新娘由长辈梳头,一面梳,一面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堂。婚礼后,还要将新郎和新娘的头发梳在一起,秤之为“结发”,有“结发夫妻”“白头偕老”之意。
嫁妆三:龙凤毛巾
龙凤毛巾,顾名思义一条龙巾,一条凤巾,一般是要准备两条的,新娘新郎各一条。其实,毛巾自古就是喜庆的象征。在新娘的嫁妆上备上毛巾,不仅是为了烘托结婚的喜庆,更是为了表达家人对新人的祝福和希冀:希望新人们的婚后生活温馨贴意、长长久久、幸福甜蜜。
嫁妆四:轿车
很多父母为了能让女儿少奋斗几年就干脆送她一辆座驾。而且年轻人大多为上班一族,提前买好车以后就可以让女儿女婿在日后的婚姻生活中做更详细的计划。
嫁妆五:家具家电
不多。有人说上海小姑娘眼界高,喜欢找外国的,这种女孩有,但不多,一般还是以找本地人为主。从全国来讲,现在是男多女少,那么缺口肯定要从外地媳妇上来补。人往高处走,那既然上海小姑娘眼界高找外国人,那外地小姑娘眼界也高找大城市的人也无可厚非。
在上海地区,结婚礼金是没有固定标准的,一般是双方协商。大多数时候都是男方负责房子,女方负责装修或者家具、家电。礼金可以不给,也可以随意给个几万元。在上海娶媳妇,一般要办两个宴席,男方和女方家里各自都要办。结婚之前,男方会根据家庭条件送女方礼金,一般是五万到十万元不等。女方也会有陪嫁,都小两口。
结婚礼金还要看具体的情况,如果两个人都是上海人,礼金比较少。如果要娶外地的媳妇,要看女方家当地的风俗。如果男方是外地的,那么礼金会比较高。
扩展资料
上海本就是个移民城市,其实上海的外地媳妇从来就没有断过,各个时代都有一定比例的外地媳妇嫁入上海,从奶奶辈,到妈妈辈,再到70后,8090后都有。
真正上海本地人,占据人口比例是很小的。上海县归属松江府管辖,县城即是现在的南市区,从新开河小东门大东门小南门老西门这一线是城墙遗址。
五十年代初期,那时上海刚刚解放不久,政府将所有的在上海工作居住的普通百姓居民,作了详尽的登记,正式发与户口登记证。从这开始,无论祖籍是江苏扬州,还是浙江宁波,就都是(正式的)上海人了。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爱情能顺利结出果实,但没想到往往到最后的某些事情闹掰了,好好的一段感情说结束就结束,这可能就会涉及到彩礼的问题。在上海这种大城市,结婚彩礼每个区域都不同,很多都是根据老祖宗留下来的习惯给的,而且这里面还有分是上海人还是外地人,标准还不一样,接下来就让我给大家来说一下吧!
一、外地女婿
如果是外地来的女婿的话,这可是要多付钱的,毕竟女方把自己女儿托付在了一个外地人手上,而且还不一定在上海居住,等同于父母失去了一个女儿,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女方家庭往往会向男方要价15万,其实这个价格算是不贵的了,在上海那个大城市大家都把自己的孩子看做宝贝。
二、本地女婿
本地女婿的标准是十万块钱,而且如果女生家庭有钱的话,他们还会资助一套房子或一辆小车,这是很好的,等同于倒贴。为什么会喜欢本地的女婿呢?首先当然是自己女儿不会离自己太远,双方家庭的文化相同,不会有什么障碍,碰到什么麻烦的话也可以互帮互助。其次我觉得这是一种习惯,大家都觉得还是自己人比较好,做人做事方面比较放心。
三、感情
当然了,上海人是很重视感情这方面的,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他们也不会有意去拆散对方,相反会降低自己的标准,让自己的女儿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是很明智的决定,值得很多家长去学习。
总的来说,男同胞还是要努力赚钱,以后还要赚钱养老婆和孩子呢!
我同学的表姐嫁到上海以后,她说初次来到大城市,一定要故作端庄,遇事强装镇定,还要了解这个城市的文化气息,还说上海的姑娘美丽端庄,如果有能力一定要娶上海的姑娘,说的我心动无比忍不住想马上飞去上海。
我同学的表姐,温柔端庄大气,上学的时候学习优异,后来毕业以后去上海的一家大公司发展,经过几年的打拼,现在做到销售经理这个职位,并且与当地的一名男孩结婚生子。
她说上海姑娘个头高挑,端庄美丽但一定不要娶家世太好的女孩, 因为骨子里透着一种傲气,那种傲盛气凌人,感觉一股强势的压力咄咄逼人,让人高攀不起。
但上海普通家的女孩,如果有能力或者两情相悦,是可以娶回家的 因为她们毕竟是大城市的女孩,但缺少那种高冷的傲气,娶回家能改变家里的一切想法,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在未来几年,或十几年让普通的家庭观念彻底改变。
说的我无比心动,应邀来到上海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上海女孩高挑美丽是不错,但南北的差异确实太大,发现上海的女孩不合适我,最主要的原因:必须在上海本地买房子。
上海的女孩端庄美丽,活泼可爱尤其是到夏天,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女孩子的穿着打扮引领 时尚 的潮流,颇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风范, 有的穿着透着大**的风范,有的穿着透着比较另类有个性的感觉,很难见到穿衣风格正常的女孩。
1上海女孩的穿着打扮和北方女孩的穿衣打扮,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娶回家她受不了,我的父母更受不了, 怎么形容呢,老一辈的人一看这种穿着,就不像是吃苦耐劳的女孩。
2南北方的差异,没有适当的时间很难磨合,到最后会因为性格不合适分手, 如果遇到不开心的事,她说一通上海话跟咱吵架,咱完全属于劣势,体现不了我们北方的特有优势,如果承认错误更不是我们的作风。
3饮食方面的差异,北方早点油条,大饼,胡辣汤,上海人喜欢早点吃面食,大肠面,葱油拌面,阳春面, 而上海的生煎对于本地人来说相当于小吃,注意 养生 的人(有钱)喜欢吃面包土司,加火腿鸡蛋,还有喝早茶的习惯。
4上海人彩礼太高,一般在15~25万之间, 这是对于外来人娶本地姑娘的行情,害怕嫁过去女方受到伤害,所以也有一定的原因是让男方知难而退,而且有可能举办两场酒席,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种考验能力的方法。
5当时我同学的表姐,把她公司的同事介绍给我(上海本地),我们俩性格,学历,各方面都不错,但我选择了放手。
因为我们家条件很一般,她不愿意嫁过来,给我两种选择,一个是本地买房,一个是上门当女婿,两种我都pass掉了,我不能因为长的帅气,就放弃男人的尊严,也不能因为娶她,而放弃所有,更何况我怎么都在上海买不了房子,所以我放弃了爱情。
1上海人喜欢周六周末压马路,如果是年轻人压马路,一定是他(她)彼此爱上了对方。
我同学的表姐在上海打拼了三年不但事业有所成就,也是在第三年获得了爱情的丰收,当时公司来了一位本地的男孩子,经过了三个多月的相处。
男孩下班或者节假日就约她压马路, 看风景, 当时同学的表姐还不知道什么意思,后来别人告诉她这是上海的文化习俗,这是他喜欢你了,而且你也没有拒绝,表示你也想得到他的呵护。
2宴请客人的时候,客人一定要带上礼物,当时表姐的同学和同事确定了恋爱的关系,被男方的父母请到家里做客,她带上礼物看望长辈。
男方父母看见女方懂礼数,非常喜欢他姐,嘘寒问暖以后然后开席开吃, 但在这之前她想把客厅里的卫生打扫一下,但被男友拦住,表示客人未离开前,是不能打扫卫生这样表示有些不尊重客人,(有点轰走客人的意思)。
吃席期间男方父母表示对同学的表姐很是喜欢,谈天说地尽快让把婚事办了,酒足饭饱女孩想把桌子上的卫生收拾一下, 这时男友又把她拦住,说上海的文化,散席之后客人是不用帮忙收拾的。
我感觉上海是非常尊重客人,不会让客人受委屈, 但在我们北方会感觉还是不太熟悉,这就是文化差异。
1哪个地方的婆媳相处之道都一样,儿媳妇只要尊重婆婆,婆婆也一定会呵护你,人心都是肉长的只有真心换真心才是长久知道。
2心态放平和,尤其是南北地方的差异,很多嫁到上海的姑娘对上海的文化不了解,会产生微妙的变化,让婆媳的矛盾增加, 只有确实的了解当地的环境和文化才能使婆媳之间的相处变得有感情。
3正确认识自己,有的婆婆有自己的女儿,她一定会对她比你亲,只有不让丈夫左右为难,才能慢慢的改变婆媳关系。
只有加深了解当地的文化和人情世故,无论在哪都能混的开,我同学的表姐就是个例子,从一个农村小姑娘,现在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念。
并且在上海发展的有模有样,但不管想去哪里发展,都要把真善美放第一,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好的发展和好的归属。
上海是移民城市海纳百川,云集各方精英,汇集了各地方的人才。所以虽然嫁到上海,但更重要是嫁进一家人家,还要问人家的来自哪里。
如果这一家公婆来自山东,那么这一家是主要讲山东的规矩和习惯。
如果是江浙两省的就按江浙的规矩。
如果公公来自山东,婆婆来自江浙,那么你就会发现山东煎饼里被涂上特制甜面酱,桌上有肉有馒头还会有黄泥螺什么。
上海有很多很多这样南北相合的家庭,进入这里的环境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 照顾所有人的感受。
当你进入前,你的未来婆婆会问你的男朋友:“她哪里人呀?”
确定你来自哪里,她会去备一道她认为的你们那个地方的家乡菜,有可能不一定准确,对你的胃口。但是吃饭会说这一道菜是为你准备的。
这表示她承认你是他们家的一份子。
因为,上海人的家庭应该每一个人的口味都在照顾到。
这个季节吃六月黄,螃蟹炒年糕,如果家里有人爱吃螃蟹本身,另一个人爱吃有螃蟹面酱的年糕,还有一个人只吃面酱。你就会发现,桌上会出现一大盘螃蟹年糕,边两个小碗一碗酱一碗年糕。
大家都是移民在他乡就应该抱团取暖!
做媳妇的如果做饭就得照顾所有人的口味,口味冲突的就分开做,不能说我爱吃什么我就做自己爱吃的。我爱吃大蒜就全放上大蒜,这就是不懂规矩了。
这是第一个规矩!
第二个规矩:路子清爽
这个城市是快节奏,说话办事要干净利落,不要为了面子夸海口糊弄,最后撒也办不成。
一件事过来,行就是好好的办干净
不行就直接说不行。
远嫁到上海,难免有家里人来上海玩,如果住在公婆家。
怎么办?
含含糊糊的打招呼?:“妈妈,我家里要来人住几天”
这么沟通怎么行。
标准答案是:“妈妈,我家里有几个人几月几号到上海要办什么什么事儿。我大概会挪用多少天去陪他们,他们有可能要住我们家,方便吗?不方便我会订宾馆。能住?我先给您2000元钱饭钱。”
第三个规矩:干净
人可以不漂亮,但是得洗澡,得刷牙,个人卫生很重要
钱可以没有,但是家得干净,地得扫,碗得洗
江南霉雨季节,所有的织物都得晾晒干燥,厨房抹布要分类每天洗 干净挂于通风处。
吃饭的锅碗什么都得洗干净滴干水份。
一般老人看媳妇好不好,不看漂亮,不看家世,进她娘家门一看,地上有没有灰,厨房油大不大,窗明几净这人家孩子就错不了。
第四个规矩:按规则办事情
凡事讲道理,忌撒泼打滚哭爹喊娘。
有法可依按法律内
有条例按条例
如果有既定规则就按既定规则办,如果规则不合理,可以提出改正。
但是没有改正之前还是按规则办。
有一条铁律,受人之托,接下任务必须终人之事,
别接下活了,满口应承,最后黄了
上海送这种人的外号就是:“王伯伯”,一旦有这个外号,以后社交圈寸步难行。
什么好看、娇气、傲气,不要什么也不懂的乱讲!
女孩嫁到上海,今后自己的小家庭,得全靠自己支撑,上海婆婆是不会帮你的,最多是偶尔帮一下。上海人婆媳关系跟外地不一样,婆婆一般不会干涉儿媳生活,只要你们认为这样合适,婆婆即便是看不惯,最多也只是提醒一下,或者当作没有看见。当儿子结婚以后,跟父母来往就象跑亲戚,偶尔有事相互帮助一下,见面时聊一些家常,其它时间各有各的天地,不会有过多交集,这跟中国其它地方是完全不同的。
婆媳怎么相处。首先儿子在家要有一定地位,儿子疼老婆,那样女孩嫁到这家日子还舒服一些。第二,女方能给女儿底气的,第三:你女儿特优秀能赚钱养家或者跟丈夫收入旗鼓相当。别太把婆婆当回事,正常相处,尊敬公婆爱自己。
不管婆婆有多热情,都要保持距离,相敬如宾。婆婆帮忙不是义务,是需要感激的。不要以为为她好就可以管她,老年人是无法改变的,只能随她去。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去惹她就行了。
千万伐要嫁小刁模子婆家。
在上海呆了5年,这个城市发展速度太快,步奏太快,人情味比较少,人跟人见面好像必须有目的要不就浪费时间了,不看过程只看业绩的一个城市。
大多数外地女孩嫁上海人生活多数并不好,上海夫妻有一部分很开明的AA生活模式,网上购物即使夫妻双方都买一家店面都不会拼一个快递费用,各买各的,10年左右网购大多数不包邮!所有的花费能精确到冰箱里的一盒牛奶都AA制。
最喜欢的一幅画面,过红绿灯时老爷爷都会停下来,等老奶奶跟上,拉着老奶奶的手慢擅慢膻的走着。有时不开心时看到这一幕会让你热泪盈眶。
也有不喜欢上海人的地方,城市的优越感太过势力。
每个城市都有它的故事,有触动你的温馨。
嫁到市区和郊区习俗完全不一样,多和周围朋友同事请教,学习大家的穿着打扮、日常话术、生活习惯,尽快融入夫家,就可以过得很轻松愉快了。
嫁到上海最好别和公婆住在一起,文化差异,生活习惯很难改,有句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和公婆住在一起,你就可以做老公的规矩,享受女王的感觉,可以很爽。当然在公婆面前最好装得像一个小女人。
上海结婚习俗
上海结婚习俗具有中西结合的特点,既有中国特色,又有绝对的时尚,好比唐朝的文化,包容,中西结合。
★上海婚礼习俗的由来★
上海1843 年开埠,从此贸易发达、工商兴隆,居民来自各地遂成五方杂处的都市,欧风东渐遂有东西文化融合之结果。在举办婚事方面,各有其本乡俗例行之,但150 年来也形成了上海的结婚习俗。
◆婚前活动——从“相亲”到“担嫁妆”◆
旧式婚姻,男女双方的结合,率多为媒的之言,父母之命。上海开埠后,已对此俗加以摒弃和改良,大多是由男女双方,经人介绍,在约定地点,互看人选。此谓之“相亲”。也有男女双方自己结识之后,约定地点,请双方家长来识看一下,也称之为“相亲”。双方相看满意后,还要挽请德高望重者来作媒人正式说合,由于此媒人实际并不担任介绍作用,故被称作“现成媒人”,从中亦可见“婚嫁必得有三媒六证”之旧俗的影响。女家表示同意后,男家便要行“小礼”,俗称“裁红”,其中便要送上未来姑爷的生辰八字等。再隔一段相当的日子,男家又要行“盘礼”,并宴请亲友,藉此向亲邻告之婚事已定。
在上海川沙一带,酒席只款待媒人、亲戚,邻里间则分赠以团子。盘礼的“盘”至少需4条,多或6条、8条乃至12条。盘中最要紧的是送给未来新娘的首饰,一般人家用银质的,中产人家用金质的称“全金六礼”。更有那富有人家用珠、翠、钻石的,称“全钻六礼”。首饰之外,盘礼还要送花草,即吉祥草、万年青、茶叶等,前两样是祝福男女结合吉祥长青,后一样茶叶则是古代茶礼习俗的遗痕,因古人以为“茶不移本,植必子生”,结婚送茶叶为礼,取其“不移志”之意。礼盘被送至女家后,女家除将盘礼中的首饰,花草全行接受之外,其他的盘礼,每样都只收受一半,余下的一半再与添加的衣料、鞋帽,以及金表、眼镜等,一并作“回盘”之物,再行送还给男家。在正式迎娶新娘的前1~2日,由女家行“大盘礼”,上海又俗称“拿衣裳”、“担嫁妆”。
这本是件高兴的喜事,但由于是女儿就此要离开娘家,故习俗要求显得悲戚。尤其在浦东乡下,准新娘坐在嫂嫂身边,看嫂嫂为自己缝嫁妆用的红绿被头,待缝毕,便用一大块绸缎被面把被头、枕头打成铺盖,这叫“被捎”。然后爹娘亲手把女儿嫁妆中的被头、衣裳、料子一件件递给哥嫂,由他们一样样放入箱中,以示女儿从娘家带走的东西,哥嫂都晓得,此谓“填箱”。至此时,母女便开始对哭,这并不是涕泗横流的痛哭,而是一种哭腔的歌唱,习俗谓之“哭嫁”,并有一定的旋律与内容,称之“哭嫁歌”。如:“娘的宝贝囡啊,爹娘听啥未事拨拉依啊,委屈伲个宝贝囡啊……”“我的亲姆妈啊,囡要到人家去啦,不能孝顺依啦……”等等。“大盘礼”送至男家,俗例男家要设筵宴请至亲好友,叫“请装酒”、“看装酒”,以对女方过门有多少嫁妆作一见证。然后,新郎官便要到女家去谒见丈人,并送去一桌酒筵,以感谢丈人送来的嫁妆。
但在浦东乡下,这一“谒岳”仪式是放在女家担嫁妆前一天的,准新郎挑了装着公鸡、青鱼、猪腿、自鹅以及干果等礼品的“上盘头”到女家去,女家招待准女婿以茶点,然后告诉他女家有多少
嫁妆、需要多少普绳、单杠、落担等,因为这是要男方准备好以后,第二天来把嫁妆接去,而不是由女家送去的。
在浦东乡下 (特别是奉贤一带)男家去女家迎嫁妆,习俗上还有很多花头的。隔夜,女家已把所有嫁妆放在客堂内,就像办博览会一般招徕四邻参观,以显示自己的富有。这里亮妆尚未尽兴,那里从男家出发来迎妆的一群拿着贴有“囍”字扁担、罗筐的青年人(人数须成双),已赶到了女家门口,并放响了迎妆鞭炮。按照习俗,男家迎妆者此时一切行动都须听女方父兄的指挥,如迎妆工具要放在固定的地方:杠棒和扁担靠在场院柴堆旁,罗筐和篮子放在场院上。习俗是此时女家要表示“生气”而不发妆,男家迎妆者则敲锣放鞭炮不停地“
催妆”。这样便引来更多的观看者,使男女家都感到满足。如是约1~2个时辰后,新娘哥哥征得妹妹同意后开始发妆:先马桶,再铺盖、衣裳箱子……,这时迎妆者站在门外,至多也只能踏进一只脚在门槛里接妆,以免“抢妆”之嫌。至于发妆先发马桶,因为这在上海习俗中马桶又叫“子孙桶”,旧时妇女生产都是在家进行,孩子便接生在马桶中,故马桶是预祝新婚后瓜瓞绵绵、子孙繁延的重要物事。嫁妆接到后,男家小伙们一路挑回去不能中途停歇,有的从女家出来时还须朝东或朝南方向跑,称之“兜青龙”,习俗以为如此大吉大利。
** 爱情国境线
故事发生在海纳百川的上海浦东——这块全球瞩目的改革开放的热土上。
新区某高校。寒假期间,已经结束学业的法国女留学生苏菲,为了过一个“中国年”,独自留住在空无人影的留学生楼里。在楼里干活的外地民工黄贵龙,与苏菲不打不相识。黄贵龙的纯朴、能干给玛苏菲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苏菲对自己的友好与信任,也使黄贵龙暗自感动。
苏菲无意中发现了黄贵龙的家乡有诺曼底老兵的下落面对美丽的外国姑娘的请求,黄贵龙竟不由自主的应承了下来。这事在黄贵龙的老乡和工友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大家玩笑着说贵龙是被法国洋妞看上了。包工头胡祥福明知这是不可能的事,也调谐说:“真做了洋女婿,倒是好事大家相跟着出国挣美金去。”
随着一日又一日的美味晚餐,两人的感情渐渐发生着变化。
这天,家里给贵龙带来了家乡特产双黄咸鸭蛋,黄贵龙特地送来给苏菲吃,从没见过双黄蛋的苏菲非常高兴,也取出了家乡的葡萄酒……这天,苏菲吻了黄贵龙。这一晚,黄贵龙久久不能入睡。自己一个外乡打工仔,可不可以去爱一个美丽高贵的法国姑娘?苏菲觉得“爱和钱、和乡下没有关系,爱是两颗心的吸引。”黄贵龙深为感动,他觉得苏菲是个好姑娘,谁规定因为是民工就不能追她?于是,他倾其全力的待她好,为她努力地改变着自己……
这对不寻常的异国恋,在两人的周围引起了强烈的反映。天天看着黄贵龙进进出出的留学生楼的服务台女人和男保安处处从中作梗一直暗恋苏菲的青年教师乔克理,也对黄贵龙充满了妒恨而这对恋人间东西方同的文化和不同的生活状态,也开始出现了激烈的冲撞,引发出一连串的误会和矛盾……
包工头胡祥福因曾在黄贵龙父母前作过承诺,出于他的“责任”, 认定这洋妞在玩弄贵龙,多次阻挠干涉,再不许贵龙和她见面。苏菲找到工棚,对假装“生病”的男友极为体贴,黄贵龙大为感动,不顾一切地宣布自己“尝着了戏里、**里演的,男人女人要死要活的那个爱情!”
苏菲跟着黄贵龙回苏北老家过年,在乡里引起轩然大波。黄贵龙的父母虽然对这外国“毛脚”意外而担忧,却以中国农民的纯朴和好客,对玛蒂娜热情款待。黄贵龙的亲友们为玛蒂娜分成了两派,各持各的意见,各有各的打算。苏菲感受到东方农耕文化与她的西方生活习俗的冲突,要黄贵龙带她提前回了城。
两人的爱情出现了说不清道不明的阴影。
回来没几天,留学生楼遭窃,常进常出的黄贵龙有重大嫌疑,被限制行动,黄贵龙有口莫辩。苏菲的母亲为女儿在巴黎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三天后就要面试,苏菲不得不告别了黄贵龙,匆匆回国。
一年后,留学生楼的案子告破。黄贵龙将有破案消息的报纸慎重地寄往法国,这个玛蒂娜曾认为不懂人权的中国小伙,其实是特别在意他的名誉和权利的,只是形式和理念和玛蒂娜不同而已。黄贵龙已经离开胡祥福,在张江高科的某工地打工。他在墙上挂上世界地图,打起手电,苦苦的寻找着法国和巴黎。一个祖祖辈辈只在土里刨食的青年农民,因为改革开放,因为浦东,有了一份不同于上代人的情感经历,不得不思念着一个本与他们永无关连的异域他乡的女子
终于在浦东日轨前两个相爱的年轻人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