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讯全无造句(大约30个左右)

用音讯全无造句(大约30个左右),第1张

一、王明把稿子寄出去以后,仿佛石沉大海,音讯全无

二、他自从离家出走后数年来一直音讯全无,生死未卜。

三、小明离家后音讯全无,他的母亲整日惴惴不安,难以成眠。

四、洋介回日本后音讯全无,菊香和女儿月娘生活艰难,陈盛同情而接济她。

五、洞里沉寂一片,音讯全无,仿佛进入了一个随时都会碎裂的“感觉剥夺”刑讯室,再加上刚刚与死神擦肩而过所造成的极度精神压力,可以想见,被困矿工已没有了什么时间概念。

六、当然

陈的哥哥春闱落第

然后音讯全无

望县同样无人不知。

七、请问两个人分再见遥遥无期更音讯全无的情况下

对异性的吸引能够无动于衷吗。

八、尼日利亚总统赴沙特就医6周音讯全无。

九、2014年11月

林姓男子发这封简讯给阿雅后

就音讯全无

阿雅急着跑到警察局报案

才知道原来“老公”早有妻小

也不是什么大老板。

十、怀孕3个月的女友去丽水玩

随后失去联系

8天里音讯全无

而两人原本打算春节前后结婚的。

十一、整整两天了老人还是音讯全无2012年10月17日06:59。

十二、马航M370不久前离奇失踪

至今音讯全无。

十三、女儿音讯全无5年:父亲故意纵火逼警察出面寻找。(lishixinzhi)

十四、事发至今

孩子们的父母依旧音讯全无。

十五、一日凌晨五点,他发条短信给我,上面显示的是我的名字。仿佛午夜梦回之际一声轻轻的叫唤。我没有回复,彼此仍旧音讯全无。安妮宝贝 

十六、白洁的妈妈侯爱琴于3月8日乘坐马航MH370客机从吉隆坡飞往北京

至今音讯全无。

十七、21岁的蓝可儿有躁郁症

2013年1月只身从加拿大温哥华前来洛杉矶后

突然音讯全无。

十八、他的法国妻子看到了白发苍苍、失踪20多年的丈夫

便悲喜交集地问道:“亲爱的

你逃到哪里去了20多年来音讯全无。

十九、王家珍心里放不下朱道来

多次向原来的地址去信

可是均无回复

“道来哥”音讯全无。

二十、据当地媒体报道

小许最后一次与亲友联系是在当天下午2点左右——她给妈妈发了微信消息

此后音讯全无。

二十一、别人家的孩子都和家人一起欢欢喜喜地过节

在万宁新中农场打工的刘兆权夫妇却愁眉不展

因为他们年仅13岁的女儿刘长凤已离家出走10余天

至今音讯全无。

二十二、陆佩瑶家是暴风村一户普普通通的家庭

唯一有点不同的是

陆佩瑶的爸爸早年出海后就音讯全无

全家就只。

二十三、中新网11月30日电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

马来西亚一名16岁华裔少女疑为情出走

至今7个月仍音讯全无

令其父担心不已。

二十四、最后一次联系是许某在当天下午2点左右给妈妈发去的微信信息

此后音讯全无。

朱道来应该有儿子媳妇,他38岁的时候查出来患肝癌去世了。朱道来的身份一直很有争议,被怀疑是毛泽东的儿子-毛岸红还是霍步青的儿子。身份一直没有确定,被送到中组部部长孟奇的家中进行抚养。1957年,朱道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清华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国防科研单位工作。

毛泽东曾经对贺子珍说过:"我们一个是铁,一个是钢,钢铁相撞响叮当。"

毛泽东几乎用了这世上最温柔、最甜蜜的词汇去形容杨开慧,她是初恋,是知己,杨开慧的身上聚集了新时代女性所有美好的特质和诗意。

相比之下,贺子珍则是坚毅而浓烈的,这朵盛开在疾风骤雨之中的井冈山之花,是井冈山第一位女红军战士。

她的身上落满了战争的硝烟,她在战场之上的剪影,凝聚了红军女战士所有的美德。

她曾经带着一支赤卫队固守永新县,击退了敌军一个营,缴获了100多支枪械。

人们传说贺子珍是"双枪女将",百发百中,在激烈的战斗之中她能冷静作战,两枪撂倒两个敌人。

贺子珍对此总是很淡泊,笑着解释道:"我的枪法并不好,打单枪都很勉强,怎么能打双枪呢?"

一位伟大的领袖,一位骁勇的女将,人们不免会想象,这对"钢铁"夫妻,会养育出怎样优秀的儿女呢?

毛泽东一生有10个儿女,有6个子女因为战乱不幸夭折或者失落于民间。这6个孩子之中,除了毛岸龙是杨开慧所生,其余5个都是贺子珍所生。

1929年,贺子珍在福建长汀生下了长女。这是毛泽东的第一个女儿,毛泽东很高兴,给她起了一个名字叫毛金花。

毛金花生下没多久,毛泽东就托人将她送到一户善良的老乡家中,他对贺子珍说:"今天我们只能这么做了,等到革命胜利之后,我们再把她接到身边来。"

贺子珍那时候还不满20岁,初为人母,不得不选择骨肉分离。这种痛苦,我们根本不可能感同身受,而当时的贺子珍不愿毛泽东为她多操心,隐忍着点了点头。

贺子珍将15块银元放在了孩子的襁褓之中,依依不舍地交给了老乡。她心中时时惦念,也曾经拜托毛泽民去看一看孩子。

而当毛泽民根据贺子珍记忆之中的线索找到那户人家之时,得到的回答却是:孩子已经夭折了。

他将这个消息告诉嫂子贺子珍,正在怀孕的贺子珍久久愣在那里,毛泽民的妻子钱希均只能不停安慰着。

贺子珍并没有多少时间沉浸在悲伤之中,因为战时环境特殊,工作已经占据了她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

1932年11月,贺子珍在福建长汀的福音医院生下了第二个孩子,这是个男孩,毛泽东为他起名为毛岸红。

毛泽东非常喜欢这个孩子,每次来医院看他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又亲又摸。

有时候,小婴儿正在熟睡。毛泽东就轻手轻脚地将孩子抱起来,放在贺子珍的身边,他则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对母子。

那时候的毛泽东的心情是格外阴霾的,他正受到王明路线的孤立和打击。

他一生乐观,即便敌人的轰炸机在头顶盘旋也是面不改色。而在这段人生低谷,他也少笑,总是沉默不语。

贺子珍颇为担心,却不懂如何开解丈夫。一直到毛岸红的出生,那个好似太阳般充满力量和光芒的毛泽东好像回来了。

贺子珍生下孩子之后就患上了疟疾,为了防止疾病传染给孩子,医生建议毛泽东给毛岸红请一个奶妈。

奶妈是江西人,喜欢叫小男孩为毛毛。毛岸红生下来因为缺少营养,长得很瘦弱,大家也就跟着奶妈喊他"小毛毛"。

有一次,毛泽东把小毛毛抗在自己的肩膀上,乐呵呵对着人们说:"毛毛比我有出息,我才一个'毛',他比我多一个'毛'。"

每当爸爸愁眉不展之时,小毛毛总会在他身边陪伴着,逗毛泽东开心。他还会学着毛泽东写字,毛泽东每次出门,到了傍晚还没回来,小毛毛宁愿饿着也不要先吃饭,一定要学着妈妈的样子倚在门口,等着爸爸回来。

1934年2月"全苏二大"会议上,毛泽东兼任的人民委员会主席一职也被拿掉,完全被架空。

那年的春节,毛泽东心事重重,但一看到活蹦乱跳的小毛毛,他马上就露出了笑颜。他和小毛毛绕着大樟树互相追逐,让小孩夹着竹杆"骑马",和无忧无虑的孩子玩耍,仿佛一下子放松了很多,也清醒了很多。

这样纵情和儿孙嬉戏的场景,在毛泽东忙碌的一生之中是极为难得的,这也是他在苏区的最后一个春节。

这一天,毛泽东开会回来,一进门抱着3岁的小毛毛,抚摸着他的头发,亲了又亲。

贺子珍注意到毛泽东的严峻,过了很久,毛泽东才放下孩子,对贺子珍说:"中央决定,红军这次转移只有少数女同志可以一起跟着走,孩子一个都不允许带。"

贺子珍其实还没有从长女的夭折之中走出来,更何况毛毛已经长大懂事了,知晓爸爸妈妈要远行,向来懂事的他忍不住大哭起来。

这一次母子分别,贺子珍是心如刀割。

她从邻居那里要了一些棉花,将自己的一件灰布军装剪开来,对着灯光一针一线给孩子缝了一件小棉袄。

毛泽东也很舍不得小毛毛,这是他亲自慢慢带大的孩子,教他说话,带他走路。

他没有将毛岸红送给老乡抚养,而是和贺子珍商量将孩子交给毛泽覃和贺怡夫妻。

毛泽覃是毛泽东的亲弟弟,贺怡是贺子珍的亲妹妹,平时也会来照顾小毛毛,和小毛毛也熟悉。如果孩子交给他们,贺子珍是最放心的了。

岂料后来瑞金和苏区落入了敌人的手中,毛泽覃唯恐小毛毛会遭遇不测,就秘密将小毛毛送到了一位老乡的家中。不久之后,毛泽覃在一次战斗之中为了掩护战友壮烈牺牲,小毛毛到底送到何方,没有人知道线索。

此后贺子珍又生下了一个男孩,因为早产,在生下不久就夭折了。

在长征途中,贺子珍生下一个小女儿,她在敌人的炮火之中出生,贺子珍根本来不及看清她的长相,就又送到了老乡家里。

贺子珍没有给孩子起名字,她忍着生孩子的剧痛,疲惫而又刚毅地说:"革命的后代,就让她留在人民当中吧,孩子将来要是参加革命,我们日后可能相见;如果不参加革命,就让她留在人民中间,做个老百姓吧!"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贺子珍再次怀孕。1936年,中央机关迁到了保安,贺子珍在这里生下了女儿李敏。这也是贺子珍晚年唯一一个陪在她身边的孩子。

贺子珍最后一次怀孕之时和毛泽东的感情出现了危机,她毅然决然地离开,前往莫斯科疗养、学习,想要以新的面貌重新回到毛泽东身边。

她在苏联生下了一个男孩,起名为廖瓦。不幸的是,廖瓦在十个月大的时候得了肺炎,高烧不退,因为医疗条件有限,最终还是离开了可怜的妈妈。

后来,革命胜利了,而贺子珍心中的伤痕,再也无法愈合,精神状况越来越差。

李敏被毛泽东接到北京学习生活,虽然李敏一放假就被毛泽东送到上海陪伴妈妈,但孤独的贺子珍总是会想起那些在战火之中失去的孩子。

这些孩子之中,唯一还有希望活在人间的,便是丢失在中央苏区的小毛毛,毛岸红。

毛岸红是唯一一个在毛泽东和贺子珍身边长大的孩子,他让贺子珍第一次享受到作为母亲的辛劳和喜悦,也让贺子珍感受到母子分别的肝肠寸断。

贺子珍沉重的 情感 ,妹妹贺怡再了解不过。

1949年8月,贺子珍的妹妹贺怡找到了当年寄养在干爹贺调元家中的儿子贺麓成。

看着已经14岁的儿子 健康 、优秀、懂事,她热泪盈眶,百感交集。

贺怡总觉得小毛毛弄丢了是她的责任,是自己没有完成当年对姐姐、姐夫的承诺。

在找到贺麓成之后,贺怡安排好了工作,向组织请假去赣南找小毛毛。

毛泽东对贺怡专程去寻找小毛毛并不是十分赞同,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过:"别找了,就让他留在人民中间当人民的儿子吧。"

但贺怡依旧十分坚持。因为刚刚和儿子相聚,贺怡舍不得离开贺麓成,就把他一起带上了。

组织考虑到赣南一带交通极为不便,就给贺怡派了一辆中型吉普车。

贺怡直奔广东,在韶关和老战友、古柏的夫人曾碧漪相见,一同前往赣南寻找小毛毛。但踏破铁鞋,仍然没有小毛毛的下落。

11月21日,贺怡所乘坐的吉普车在回去的路途之中出了车祸,贺怡就这样猝然离开了,留下了刚刚相认才3个月的儿子。

饶是贺子珍在战争年代见多了生离死别,此时此刻的她面对贺怡的牺牲几度崩溃。

一直到4年后,贺子珍才提起笔,给江西省长邵式平写了一封信,希望他们能帮忙找一找小毛毛。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安子文也从北京拍来了加急电报:1934年10月长征前夕,有一些负责干部和红军将士将他们的子女寄养在了瑞金等地的群众家中,中央委托江西帮助寻找这些红军留下的孩子们,这里面特别注意找到毛主席的孩子毛毛……

邵省长在阅完电报之后,通知了瑞金籍的老红军战士、省民政厅厅长朱开铨商谈此事,朱开铨交由优抚处干部王家珍调查寻找。

王家珍来到了瑞金,一个村子又一个村子、一家一户地寻找着,一个半月过去了,王家珍找了七八十个村子,依旧没有一点线索。

她前往县档案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在1934年的《瑞金县志》之中看到了这样的记载:"毛泽东生有一子寄留瑞邑。"

短短一句话,让王家珍备受鼓舞,她坚信毛毛还在瑞金,只要继续找下去,一定能找到下落。

一天傍晚,王家珍遇到两名收工回来的农民,与他们随意交谈起来。其中一位农民年纪比较大,突然想起来以前听人说过有一个叫朱盛苔的农民,当年曾经收养过一个红军的孩子。

王家珍欣喜万分,第二天一早找到了朱盛苔家,朱盛苔和他的妻子黄月英一听到王家珍的提问就爽快回答:"我们的确收养过一个红军的孩子,叫朱道来。"

王家珍想要立刻见一见朱道来,他的养父母却极为难,面露凄凉:"道来他被人领到南京去了。"

原来两个月前,一位从南京来的中年妇女找到了朱盛苔夫妇,她手上拿着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的介绍信。她说自己叫朱月倩,丈夫是当年担任中共苏区巡视员的霍步青,1933年2月霍步青在福建宁化病逝,遗腹子出生之后也留在了瑞金。

朱月倩一见到朱道来就说他是她丢了的儿子,要把朱道来带回南京。

朱盛苔夫妇养了朱道来19年,疼爱有加,视如己出。他们想要再考虑考虑,朱月倩在他们家中苦苦哀求,很是可怜。

朱盛苔夫妇商量之后,决定还是让朱道来跟她走了。一来,孩子毕竟是他们收养的,既然亲生母亲来要孩子,他们必须要还;二来,朱道来还年轻,去了南京这样的大城市能有更多的发展前途。

朱道来19年未离开过养父母,离别之时一步一回头,养父母更是泪流不止。

没想到朱道来到了南京之后,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样过得好。

他给朱盛苔夫妇写信,说自己一直都不习惯这里的生活,想念父母、奶奶和兄弟姐妹。

他甚至感觉朱月倩一家并不是真的喜欢他,他们都顺着妹妹,而妹妹一直看不起朱道来,总说他是从乡下来的,土里土气。

他在心中直言:"我恨不得这就回到家里,与你们在一起。"

这样尴尬的家庭关系,朱月倩如果不给与朱道来足够的爱护和开导,他很难融合进去。这也是朱盛苔夫妇感觉到凄凉又无奈的原因,他们比朱道来更想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黄月英还告诉王家珍,当时朱月倩接走朱道来的时候,什么东西都不带走,就连当年和孩子一同送来的小棉袄她都不要,说没有什么用。

黄月英真心疼爱着这个养育了19年的孩子,朱道来虽然走了,但这件棉衣她还收藏着,取出来交给王家珍看。

王家珍很疑惑,为何朱月倩连这件辨认孩子的重要证物都不愿带走呢?

王家珍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她向朱盛苔夫妇要来了朱道来的照片,见他和年轻时的毛泽东长得十分相像,毫不犹豫地带着这些证物回到了省厅,向朱厅长汇报。

消息传到了中央,中组部同意王家珍和黄月英去南京将朱道来接到上海与贺子珍相见。

1953年6月中旬的一天,贺子珍一大早就开始给哥哥贺敏学打电话,几次询问他是否已经接到了朱道来。

当朱道来在王家珍和黄月英的陪伴下站在贺子珍的面前时,贺子珍愣住了,她走上前仔细辨认了很久,突然之间泪流满面。

她声音不大,颤抖着,更像是自言自语:"是毛毛,这就是我的毛毛!毛毛,你受苦了,妈妈对不住你……"

等她回过神来,她立刻握紧了黄月英的手,一直说着感谢的话,随后她又对找到朱道来的王家珍数次道谢。

王家珍从黄月英的包中拿出了那件小棉袄,贺子珍看了一会儿,确认是那件拆下自己的军装连夜缝制的小棉衣。

这一针一线,贺子珍留了多少泪水。即便过去了这么多年,她依旧清楚记得,这就是证明朱道来是毛毛最重要的物件。

相比于情绪一直大起大落的贺子珍,贺敏学理性了很多。

他亲自将朱道来带到了部队大医院之中查验血型,结果化验出来的血型和贺子珍相同。

一向宁静的贺子珍小宅一下子热闹起来,贺子珍常年阴郁的脸上出现了难得的笑容。她将黄月英当作了自己的亲姐妹,贺敏学也将她们当作了贵宾,盛情款待。

朱道来和贺子珍相见的情况立刻报告给北京,半个多月后,贺子珍接到了中组部的通知,让黄月英、王家珍带着朱道来前往北京,贺子珍不必同行。

朱道来来到北京之后一直住在招待所中,不少中央***都来看了他。

最早来的就是周恩来总理,随后朱德、谢觉哉、董必武、邓颖超、康克清、帅孟奇、钱希均都来了,他们和朱道来谈心,关心他的成长。

周恩来将朱道来的照片送给了毛泽东,毛泽东仔细辨认之后没有立刻肯定,而是委婉地说:"这孩子很像年轻时的毛泽覃。"

即便贺子珍确认了那件亲自缝制的小棉袄,即便很多人都觉得朱道来像毛泽东,即便瑞金县叶坪乡的群众们联合签名证明朱道来的生母就是贺子珍,他们说朱道来还有个小名,叫作"小毛"……

但母子相认的事情一波三折,并不顺利。

朱月倩在这个时候从南京赶过来,在中组部招待所大哭大闹,说朱道来是他们家的孩子,不允许别人抢走,甚至扬言要自寻短见,让这件事变得复杂起来。

这种事情,如果放在今天,利用DNA亲自鉴定技术就可以严谨、公正地做出判断。而在当时,仅仅靠血型相符,不能完全说服朱月倩,她的大哭大闹最终还是传到了毛泽东那里。

毛泽东在面对可能是亲儿子的朱道来时,是异常冷静而理性的。

其实,毛泽东曾经老战友面前哀痛地回忆小毛毛:"最后一次见到这个孩子,已经会在队伍之中招手了。谁知道,谁知道以后再也见不到了……"

毛泽东极少这般真情流露,他在妻子面前总是坚强而果断的,贺子珍一直记得他的那句话:"我们干革命是为了造福下一代,为了革命,又不得不丢下自己的下一代。"

就像他从不在公众面前多提自己对毛岸英烈士的想念,他一直隐藏着自己对小毛毛的愧疚。

作为父亲,他和贺子珍一样急切地想要找到儿子,而此时此刻,他必须做出一个残忍的选择,因为朱道来无论交给谁,都会伤害另一个可怜的母亲。

霍步青是黄埔四期出身,曾和周恩来一起在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任组织部秘书长。1927年,霍步青和朱月倩结婚,有三个子女,当年夫妻俩撤离上海之时,上级有命令不能带着孩子,他们只好将孩子丢下,当时的三女儿出生仅仅28天,后来三个孩子都遭遇了不幸。

1933年霍步青牺牲之时朱月倩已有身孕,她身体不好,在临产时忽然晕倒,是邓小平安排警卫员取来担架,颠簸了20里路将朱月倩送到了医院,为朱月倩接生的就是名医傅连暲。后来这个孩子也交由老乡抚养,多年后,朱月倩凭借记忆找到了朱盛苔家中。

贺子珍和朱月倩,她们都是革命的功臣,为了革命无奈忍受母子离别之苦。

毛泽东非常果断地对周恩来说:"不要说这件事了。管他是哪个的孩子?都是革命的后代,把他交给人民,交给组织吧。"

因为这件事,朱道来已经耽搁了两个月的学业,中组部最终决定孩子不去南京也不去上海,直接留在北京就读,由中组部的副部长帅孟奇负责照顾朱道来的生活。。因为南京和上海离得太近,两位母亲的争执必然会影响到孩子。

帅孟奇和邓颖超几位大姐家中都收养了一批烈士遗孤、革命后代,由帅孟奇照顾的话,朱月倩没有理由再闹腾了,贺子珍也能放心。

黄月英这次真的要和朱道来辞别了,朱道来又一次忍不住大哭一场。中组部代表真诚地感谢了这位善良的母亲,是她在最艰难的时刻冒险养大了红军的孩子。

朱道来被安排到北京师大南二附中念书,和许许多多的革命先辈、烈士的子女们同窗。

这次,他寄给家中的信中不再是思念和抱怨,而是满满的激情和闯劲。他生在乡间,文化底子不好,但仅仅一年后,他门门功课都居上游。

贺子珍认定朱道来就是她的小毛毛,没想到狂喜过后又是分别。

朱道来和李敏一样被留在了北京,一番波折之后,贺子珍终究还是回归到一个人的孤寂之中。

多年的隐居生活,让人们对贺子珍的印象渐渐模糊,这个名字,似乎就等同于一段几乎要淹没在 历史 尘埃之中的爱情婚姻悲剧。

唯有当年的老战友,在见到头发苍白的贺子珍之时,忍不住流下眼泪。原来那般洒脱干练的女红军,怎么老得这样快,忧愁就在眉间,还常常因为生活之中的某件小事而黯然沉默。这满头的白发,是被多少不眠的日日夜夜折磨出来的。

也许,朱道来并不是贺子珍和毛泽东的小毛毛。

但对贺子珍而言,知道孩子还活着,并且受到了党和组织的照顾,这也总比杳无音信更加能够接受一些,这也是对一位命运多舛的母亲最大的慰藉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7237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