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头像详细步骤图:
1、起大体形,根据定好大致的比例,位置,透视。注意好头颈间的关系,手的我位置大小。
2、定五官找明暗交界线,根据大形,定好五官的位置,注意好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再根据找出明暗交界线,注意好脸部的明暗交界画厚一些,根据结构来。
3、铺色,对暗部进行统一的铺色,控制好铺色的力度,尽量的一到两遍就过,不要反复地铺。
4、加强对比,对五官暗部、头发和手进行加强对比关系。一定要让五官与手突出出来。注意好头发前后虚实关系。
5、擦,用折好的卫生纸从五官开始擦。对五官或者实的地方可以用卫生纸尖的一头擦。对脸部的暗部要折的瘪一点轻轻的带出来。依旧注意好对五官的突出性。
6、塑造,用硬一些的笔去塑造出来。一定要注意好亮灰面不要画的太过,且要根据结构去走。可以尝试的用小弧线去排出来。在五官与手上的塑造的精力最多,也最需要突出五官和手。
第一步,构思、构图。在作画前要养成观察对象的特征、酝酿自己情绪的习惯。根据对象的职业、年龄、气质、爱好等考虑该如何表现,最后欲达到怎样的效果。成竹在胸,下笔就大胆潇洒。不要仓促作画,构图时注意人物位置是否合适以及人物前方的空间要大些。虽然这是老生常谈,却是决定整幅画是否完整舒服的关键。 第二步,狠抓轮廓。这点非常重要。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坚实的墙基不堪设想。轮廓即墙基,要抓准,就要抓住头部基本形、五官位置、明暗交界线的位置、头与肩的关系。 要画准轮廓,就必须整体观察,整体比较,多运用辅助线帮助确定位置。在抓外形时要狠抓特征,要画得像。外形初见端倪,形象呼之欲出。就如公园门口的艺人用剪子剪影,轻而易举地将人物形象显现出来,尽管看不清过细的内部结构,我们照样能够认出他来。有些同学不注意这一步,形还非常含糊,便匆匆忙忙去画五官了。这样画出来的画怎么能逼近对象呢! 在画准外形的基础上,五官位置也需狠下功夫。在画五官时要注意中轴线的运用,除绝对正面外,中轴线根据头的动态呈孤线,很多同学不理解这一点,画稍侧的角度,头总是转不过去,当然感觉就很差。五官位置可以根据三停五眼的基本规律,在共性中找出人与人的形象特征,画出人与人的千差万别。在打轮廓时要注意眉、眼、鼻、耳的长和宽以及厚度的位置。如果这一步画不准千万不要深入,更不能上明暗。画眉毛要注意眼窝上下凹处的骨点和通过颞骨处凸的转折所呈现的眉深眉淡。画眼则要将四个眼角处于一条平行线上,否则眼睛就有高低,感觉不舒服。画眼很重要,上眼皮和下眼睑有区别,一般上眼皮较重,原因是有厚度,且眼睫毛较深,阴影投射在眼球上,往往这里是整幅画的最深处,很有神,也易将眼球包在眼皮之中。下眼睑受光,要亮,不然就如戏妆了。嘴的刻划也关系到人的表情。首先要确定上下嘴唇的厚薄,还要注意嘴唇不能用线勾得过死,嘴的上翘下垂,非常微妙。画耳要与眼鼻嘴联系起来看,有些考生不愿多画耳朵,甚至将耳朵当作负担。要么虚不过去,影响空间,要么跳得厉害,破坏整体。 明暗交界线是决定头部深度、体积的关键,颧骨处在交界线最突出部位,有高有低,有突出也有柔和,可视特征而定。尽管受光处颧骨不那么明显,但必须与暗部对称地画。顺便说一下,人物写生非常重要的是对称,诸如两眼、两耳、两个鼻孔等都要同时考虑。 头发固有色是黑色。只要仔细分析,绝不是漆黑一片,也同样有明暗对比。头发是在颅骨上形成的,发型、明暗都必须考虑结构。头发力争画得蓬松,富有质感。 第三步,深入刻划。此时要好好审视一番,看看哪些部位最深、最强烈,就从这些地方着手,一般先从眉、眼、鼻、颞骨处开始,一下子即可抓住特征,画出大的关系,但是一定要避免抓住一点反反复复盯着画,使局部画得过分而关系失调。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可根据对象特征来考虑,如角度有些偏,颧骨比较突出,有的剑眉浓重而富个性,有的眼睛炯炯有神,那就由此展开。 在深入中要始终保持整体关系,明白一幅画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整幅画面的整体感,完整感,如果只是将笔墨停留在五官上,以为是画龙点睛,而忽视其它方面,整个画面就不会好。我们在看画展时,总是站在较远处端详整幅画,对某些部分感兴趣,再走近细观,没有人看画展时直冲到画前死盯着局部看,如果那样岂不滑稽可笑? 在深入中首先着眼于整个画面的明暗对比,我将它比作为主要矛盾。然后是暗的与暗的比,亮的与亮的比,我将它比作为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抓住了大的关系,又注意了微妙的关系,整个画面就有主有次,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深入。每深入一层,即从最凸处开始,带动次明部。画眼注意整个眼轮匝肌周围的关系,画嘴考虑口轮匝肌的块面,画鼻注意鼻骨、鼻翼与脸颊的联系。同时,还要考虑这一局部在整个脸部中的比例关系。总之,在深入中时时考虑整体,主次各得其所。 第四步,调整。调整既是深入也是概括,使画面的总体效果更趋完整,要做减法,将琐碎的细节综合起来,加强大关系。 要画好人像,特别要画得像。避免公式化、概念化地将人物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机械式的描摹,好像人物形象是一个模型里刻出来的,总是那么呆板、没有生气。人物要画得像,首先是形神兼备,注重人物内在性格和情绪的刻划。只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留意眉、眼、嘴的情绪变化的表现,在神情最为自然、生动的时刻来画,就能使画面有生气。我觉得形神兼备是人像写生的最高要求,绝不是在技巧提高之后才去追求。 总之要画好人像素描,需得扎实的基础,精确的造型能力,还是要靠多画才能得到。俗话说,“熟能生巧”,技巧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同时还要多看好的范画,提高鉴赏力,进而大胆地多方面地进行尝试,不断提高绘画水平,实现自己的理想。
素描头像的训练,除了要有目的性以外,还必须具有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只有在学习中自觉地按照这些原理去做,抓住基本法则,才能较快地掌握造型的规律和方法。
1观察方法:
当我们开始写生时,面对着模特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感觉,尽管这种感受 比较深刻,但如果只停留在初步的印象上来作画,就会被模特表面的细节所迷惑,促使你无法深入下去,有时甚至会产生一些视觉中的错觉而导致画面的种种错误,因此这种初步的视觉感受必须深化,即从感性的初级阶段上升到理性分析的阶段,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其原因就是“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在头像写生时,始终把新鲜的视觉感受与分析研究对象结合起来,通过这样长期反复的实践,端正观察方法,才能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2整体观念:
在作画时始终坚持整体地观察对象,这是头像写生训练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因为在素描写生中没有任何孤立的东西,它是秩序、综合关系所形成的和谐整体。培养整体观察的能力,做到写生时纵观全局,这必须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在作画的时候,如果我们看到什么画什么,不仅会使画面失去绘画中所必须遵守的主次虚实关系,而且会导致顾此失被,因小失大,造成形体比例上的错误。有一句艺术格言“画鼻子时看耳朵”,因此实际写生时当然不可能各局部同时画,但看对象时应纵观全局,各个部分的关系以一次观察所见为标准,不能以数次观察、不同时间所见为标准。如画头的基本形时,就必须同时注意它与颈部和肩部的关系。在处理明暗调子时也是如此,有时把这分画得暗一点,目的足为了使另一部分提壳;减弱这一部分是为了突出那一部分,这些都足以整体关系为着眼点。总而言之,由于我们描绘的对象是一个具有内在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论是结构关系、比例关系、黑白关系、体面关系、面和线关系,都是相对存在,互相制约的,如果画时孤立片面地去对待,最终必定会失去画面的整体统一。由此可见,整体观察,它不仅是一个观察和表现的方法问题,也是一个思维方式方法问题。
自古以来,有成就的画家,始终把整体关系放在首位,在整体关系基本正确的前提下,再求局部的精致变化。画局部,看整体,反复交替,互相促进。如果局部破坏了整体,画面就会出现混乱,然而仅有大关系,没有局部的深入刻画,整体便是空洞的。整体的充实,足由局部精致表现来反映的,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
为了达到局—部与局部之间,以及局部与整体之间“比例关系”的准备,首先要从确定大关系人手,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作画步骤, 从大至小,由简人繁地逐步深入,同时要注意画面各局部之间的进展,始终保持相应的关系,才能进行有效的比较检验和调整。
柯罗曾经说“我从来不急于画细节,我首先注意一幅画的大体和特征”
3立体观念:
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由它的高度、宽度和深度组合而成的,即三维空间。许多考生由于缺乏关于物体的体积是由面构成的原理,尽管他们有着正常的视觉,但只能画出宽度和高度的二维空间,却不能画出深度,把立体感表现出来。值得明确的是,任何物体都要以三度空间来测量,缺一不可。
在学习素描的开始,就应培养学生用立体观念去对待客观世界所有物象,并通过多种手法,把它们表现出来。通过反复的学习实践,使学生对这方面的要求更加明确。因为,素描虽然也有表现对象质感、体感以及不同色感的任务,比如画头像时,眼睛是透明的,头发蓬松而颜色较深;但它们首先都应具有立体感。学生在开始观察时,总是看不到它的体积而仅看到对象的不同颜色。所以他不能把深色的受光部画亮,也不能把浅色的背光部画深。物体各种固有色的观念,影响他们去研究物体受光后的明暗变化。为了便于学习,我们可以采取对石膏几何体的写生来理解物体由面所构成的原理,这个原理对于表现其它复杂的形体具有普遍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树立起在空间深度上塑造形体而不是在平面上描绘这一概念,不是轻易能够做到的,需要掌握透视知识和注意培养这种观察认识物象的习惯,才能正确把握物体在画面上的恰当位置,做到看得立体,画得立体。
4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作者的感受和艺术素养,取决于作者的精神表现,即内心世界的表达。作者的感受越深,在感情上越是能鲜明地感受到对象精神的美和形象的美,就越能进行有效的艺术概括。如作画开始,先观察研究,画面是强还是弱、色调是明快还是深沉等等,在感受对象的基础上,分析主次关系,前后虚实关系,这样由表象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把握,画面上的形象就具有艺术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绘画训练是技术训练,同时也是艺术训练,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作画实践中,描绘活动同时也是表现活动,是作画人眼中、脑中、手下的同一件事情。素描实践只讲技术不讲艺术,只能说是训练画匠。造型艺术不讲艺术规律和艺术表现,就无所谓艺术教育,更谈不上艺术创造了。
艺术表现要付诸于形式,成为视觉感受的具体形象。画面构图的主次虚实处理,用笔的抑扬顿挫,和谐的韵律节奏等等构成了形式美。在学习中,各种形式美因素也是从观察、感受物象中升华出来并运用于艺术实践的。倘若不顾对象故意摆弄玄虚,在画面上搞形式游戏,这是基础训练中不可取的。
5素描头像与头部形体结构:
要想画好一幅素描头像,首先要认识这个形象。怎样才能了解和掌握它呢 这就要求我们从形象的结构特征出发,对人物形体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理解,才会在今后学习中取得可喜进步。
素描造型的基本手段:素描造型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在这里我们考虑再三,仅谈两种表现手法:即线条和明暗。
6线条::
线条是一种明确的富有表现力的造型手段,能直接地、概括地勾划出对象的形体特征和形体结构,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随着对象的不同,要求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从艺术大师不同画风比较中,就可以认识到这种表现领域的广泛性。
线条还有一种表现节奏的作用,轻重起伏波纹式线条,或刚柔相间、长短穿插、曲直弯转、抑扬顿挫的线条,给人以音乐的节奏感。门采尔《轧铁工人》的画中就给我们这种心理效果。
线条在素描中不仅可以有效地把握形体,还能对所要表现的物象做出有力的判断。素描训练无论采取哪种手段,开始都要用线确定所有的关系。用不同种线条来寻找形体,—用多条重要的辅助线划分比例定位置;用长直线画大的形体关系;用切线画出小的结构转折关系;用重线、实在线表现近处和暗部;用淡线、虚线表现亮部和迟远的部分。在素描训练中通过对线的探索,逐渐认识线在绘画中的作用,并能通过线条创造美的造型。
7 明暗:
明暗是表现物象立体感、空间感的有力阶段,对其真实地表现对象具有重要的作用。明暗素描适宜于立体地表现光线照射下物象的形体结构、物体各种不同的质感和色度、物象的空间距离感等等,使画面形象更加具体,有较强的直觉效果。在早期的绘画中,就有人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这种手段。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这种手段的成熟,形成了明暗造型的科学法则。这时期的三杰:达·芬奇、米开郎基罗、拉斐尔等艺术大师的研究实践把前人的经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明暗现象的产生是光线作用于物体的反映,建立在物理光学的基础上。没有光就不能产生明暗。倘若光线射在某一立体物体上,就不难看到不同的明暗现象。由此可见,明暗现象的产生,是物体受光线照射的结果。
同一个物体虽然由于不同角度的光线照射而出现不同的明暗变化,但是光线不会改变对象的结构,因为对象的结构是固定的,而光线是可变的。所以,物体明度调子的变化,结构是主体,光线是客体。物体受光后出现受光部和背光部,即明、暗两大系统。由于物体结构的各种起伏变化,明暗层次的变化是很多的。我们把这种变化所具有的一定规律,归纳起来称作明暗五调子,即:亮部、中间色、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其中亮部和中间色属于物体的受光部,明暗交界线和反光、投影属于背光部。它们构成物体的明暗两大关系。
五调子的规律是塑造立体感的主要法则,也是表现质感、量感、空间感的重要手段。素描造型正确地表现出这种关系,就可达到十分真实的效果。明暗交界线是由亮部向暗部转折的部分。这个最暗的部分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条重的线,它有宽窄、浓淡虚实等变化,其特点是由光源的强弱和物象的形体特征所决定。我们非常重视明暗交界线的变化,是因为它在造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明暗交界线是区别物象面的不同朝向和起伏特征的重要标志。暗部与反光是一个整体。反光部很自然地统一在暗部。过亮或过暗都会影响物象体积和空间的塑造,画得过亮,同亮部的中间色重复,显得孤立,影响整体协调的统一。
中间色是物体固有色中心区域,也是比较细致、复杂的,它是明暗分界线的壳部的过渡面,是个不易观察清楚而又要认真研究和刻画的重要部分,同时,它应和暗部自然地衔接起来。投影在塑造物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素描学习中,应注意掌握投影的形体变化和虚实关系。
8五官的造型特征:
为正确生动地画好这些部分,不仅要熟悉它们的基本结构和特征,更重要的是理解五官由于面部表现变化而形成的相互关系。不注意五官周围肌肉的变化和相互关系,表现就不自然。
眼:
眼睛是由瞳孔、角膜、眼角组成球形嵌在眼睛窝里,上、下眼睑包裹在眼球外,上下眼脸的边缘长有睫毛,呈放射状。上眼睑,睫毛较粗长向上翘,下眼睑睫毛细而短向下弯。
两只眼球的运动是联合一致的,视点在同一个方向上,由于头部的扭动,眼睛出现了不同的透视变化。
眼睛的形状不同,有圆、扁、宽、双眼皮、单眼皮等区别。
年龄段不同,眼睛的形状也不同。有的人内眼角低,外眼角高;有的人内外眼角较平,观察表现应认真注意区分。
眉毛:
眉头起自眶上缘内角,向外延展,越眶而过成为眉梢,分上、下两列,下列呈放射状,内稠外稀,上列覆于下列之上,起势向下,内侧直而刚,并且常因背光而显得深暗,外侧呈弧形,因受光显得轻柔弯曲。人的眉毛形状、走向、浓淡、长短、宽窄都不尽相同,是显示年龄、性别、性格、表情的有力标志。
鼻:
鼻隆起于面部,呈三角状,有鼻根和鼻底两部分组成。鼻上部的隆起是鼻骨,它小而结实,其形状决定了鼻子的长、宽等。鼻骨下边连接鼻软骨,包括鼻中隔软骨、鼻侧软骨和鼻翼软骨,鼻翼可随呼吸或表情张缩。鼻子的形状很多,因人而异,有高的、肥厚的、也有尖细的或扁平的等等,都是形象特征的概括。鼻孔的形状随鼻形而变化,特别与鼻翼有很大的关系。
嘴:
嘴,就形状来说,是由覆于上、下颅骨和牙齿之上的双唇所决定的。颌骨和牙齿形成的弧度直接影响双唇的曲直。嘴形的不同,就是由颅骨和牙齿的弧线所定型的。嘴唇由口轮匝肌组成,上下牙齿生在半圆形的上下颅骨齿槽内,外部是呈圆形体积。上唇中间皮肤表面有条凹,称人中。嘴唇的表面有唇纹,各人的唇纹形状不同。上、下唇的活动十分灵活,彼此呼应,不仅对发音有很重要的作用,对表情也有直接的影响。
耳:
耳朵由外耳轮、对耳轮、耳屏、对耳屏、哥垂组成,是软骨组织,具有一定的弹性,形似水饺。耳朵稍斜长在头部的两侧。在学习时除了弄清它的结构外,还应注意它的体积。
头部形体结构:
人的头部结构较复杂,我们应以研究造型为目的,为更好地理解头部的体积,将人的头部予以几何化的归纳。头部骨路是头部造型的本质所在。它是处在圆球体和立方体之间,从整体上可以概括成一个圆球或立方体或楔形之间的复合体。用立方体概括头部,便于掌握头部的空间结构。头骨有几个突出的点,我们叫它骨点。这些骨点通过面部肌肉显示出来。从额头的额结节到眉弓、颞线、颧骨结节和下颌结节骨点的连接,便构成了头部不同面的转折。由此可以看出眉、眼、鼻、嘴是处在一个面上,耳朵是长在两个侧面上。
9头部比例:
人的五官位置和形态特征各有差异,这是前人概括的头部的基本比例,有长三停,横五眼。正面看人物头部,从发际到眉毛,从眉毛到鼻头,从鼻头到下颌等距离的三段为三停。两只耳朵中间的距离为五只眼睛的长度。成人眼睛在头部的二分之一处,儿童和老人略在三分之一以下。眉外角弓到下眼眶,再到鼻翼上缘,三点之间的距离相等,两耳在眉与鼻尖之间的平行线内。这些普通化的头部比例只能作为写生开始时的参考,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正确区别不同的形态结构,才能体现所描绘对象的个性特征。
头发的表现有一些难度,它不像面部那样具有明显的结构,也不像五官那样具有“有意思”的细节,它乌黑蓬松地附着在头部,使人分辨不出哪儿是应该刻画的重点。但是头发在头部占的面积很大,并涉及到人像很大一段轮廓,另外发型又是反映人物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头发的素描画法:
步骤一:依附头骨结构分析明暗变化。
步骤二:分组画,就像是石膏像做出的头发是一组一组的,每一组都有明暗面。
步骤三:重点刻画,其它地方概括。
注意:
一定要找出人物头发的特点,是中分、侧分、翘起来的还是大卷小卷等。
具体操作之前,需要有一种整体的概念,而且要虚实结合。素描头像中的每一部分,都需要画好,但是如果你把所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描绘出来,反而会缺少了一些变化。因此在处理画面上,一定要做到抓重点。素描头发,要做到线面结合。头发的确是一根线,但是很多根线组合在一起就会显得假,一定要和面组合在一起,注重线面结合,才不会失真。
同时,明暗对比也是素描头发所要注重的关键。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恰当的明暗变化能够很好地突显出头发的层次感,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白头发,在不同的部位,由于照射光的不同,是有着明显的光泽度的变化。因此,想要画好头发,先把人物所处的环境的光源把握好,然后切割成面进行描绘。一般来说,头发的描绘可以分为黑色、灰色和白色三个面,划分好之后再分组对头发进行描绘,分组完成之后就是具体的发丝的描绘。
这样一种从大到小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头发的真实感,不会显得杂乱无章和不真实。如果是老年人,对于白发的描绘,要做到在适当的地方留白,否则的话一旦画下去就无法收手。光依靠橡皮来擦拭不行的。通过大面积的留白,然后逐步缩小范围,这样的方式描绘出的白发呈现的效果比较好。另外,描绘头发的时候,要依据人物的性别、年龄等特征做相应的修改,描绘出自身的特色。
美术考试几乎是所有艺术院校素描科目是必考的一项,常规来说,会分为素描头像和素描石膏头像两种。客观的讲,后者相对简单一些,因为可供做画的石膏像是有数的,我们只要勤奋一些,几天画一个,在训练中自然就画过了。所以考试的时候画得都是我们平常画过的东西,肯定会比较自信。我们先来说说石膏画的一些基本画法和技巧。首先是起“轮廓”在素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且难度不小,一直是美术教师教学中的一大难点。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一套训练学生快速轮廓能力的教学方法。 初学者易犯的错误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即我们常说的“专注细节,忽视整体”。对此,我一开始就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强调整体观念在作画中的重要作用。我从“大动态、大比例、大体积”入手,进行行之有效的观察训练。面对一尊石膏像,首先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其特征。开始吸引学生的是头部和五官,描述的语言自然以五官的表情之类居多,很少关注动态结构的。后来,我用细白布蒙住石膏像的头部,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石膏像的动态结构上来,再让他们进行描述,结果就大不一样了。接着引导学生分析石膏像的解剖结构,着重解析头、颈、胸等所构成的动态特点,启发他们用词语描述石膏动势,出现了“坚定”、“稳重”、“刚毅”、“霸气”、“力量”、“扭转”、“安详”、“动感”等等较准确的认识。随即我在画板上用长直线概括出石膏像大的形态特征,在黑板上写下“大动态”三个字,加深学生对这一过程的印象。接下来要求学生比较石膏像的头、颈、胸、底座等几大部分的比例大小和方位,这阶段千万不要提及五官等细节,以免他们过早的进入细节,导致前功尽弃。接着在画板上画出石膏像各个部分的平面形状,并特意进行比例、位置的修改,之后在黑板上写出“大比例”几个字。下面就让学生用基本几何体去概括石膏像的各大部分,分别请几个学生上台在我的画板上把几个平面的形画成基本几何体或立体形,我在一旁适当提示,辅助其达到要求,并要求其他学生在下面试着进行。随后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摆出不同的石膏像,要求组内成员相互合作,每人仿效刚才的步骤完成一张作业,最后每组各推选一张优秀作业进行展示,我对这几张作业非常满意,给予了鼓励性的表扬,并作了修改提示,特别对透视问题作了比较细致的讲解。这个方法非常有效,从此,学生就养成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抓大形也就不再头疼而因此变成了一件趣事。作为第一阶段,到此就可以结束了。 第二阶段,是在前阶段基础上进行的。要求学生再次观察所画石膏像,把各部分的形体进行再次的修改。这就要对基本形作一些切削,要能表现各形体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要再具体一些。我示范这一过程时,要求学生口述,我来充当他们的机械手,他们怎么说,我就怎么画,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他们的印象就更深刻。这一步很关键,用的时间也就更长一些。学生作业的时候要多鼓励,可以多给他们改一改,有些问题要集中讲解,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三阶段当然是五官等细节的勾描了,这也是学生早就急于表现的地方。这时我就利用石膏像作道具,沿鼻梁中间画一条线,然后转动石膏像,让学生观察左右两边脸形的透视变化,再具体讲解人体的透视变化规律。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画面上分别画出各部分的透视变化后的中线,会有很多学生画不准,这就要求教师反复提示、讲解、示范,并逐个检查、修改。更难的还在后头!在画有透视的对称形时,问题出现了,不是大了就是小了;不是近了就是远了!这时,复习以前学过的有关准备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比如,两眼间的距离是一个眼宽,眉线、眼线、鼻底线、嘴线的平行关系,对称的形要同时画等等。经过不太长的时间,这个问题会逐步得到改善,但仍要不断的提醒,并要进行个别辅导。这个阶段结束后,我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结合其它资料,把前面的过程进行过**似的总结,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更多请登录 http://wwwmkaocn/Learning/Mask/201102/18699asp
一)人物特征的表现
人物头像不仅有复杂的结构,更有丰富的表情。在循序渐进的素描写生中,先训练抓“形”,在较熟练地掌握了形的基本规律后,逐渐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这样便要求头像的塑造时注意模特儿的形象特征。
鲁道夫·阿思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曾证明出人在视觉上存在两种习惯倾向,即整平化与尖锐化,在整平化倾向化的人往往强调对称,剔除细节,消除倾斜,有尖锐化倾向的人则产生分离,加强差异,强调倾斜。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造型,整平化的缺点更为有害,它易呆板的毛病是肖像个性化的严重障碍。
头像的生动神态的捕捉,主要取决于五官表情区的刻划。安格尔说:“画头像时,一个艺术家所最关心的就是让眼睛说话,即使是一般的眼睛,首先应该画眼窝,然后过渡到隆起的鼻子。眉毛的运动方向也是表情的关键,嘴角对微妙表情的变化反映更加细致准确。
(二)另外,手在某种精神状态下的意识的反应,也会把面部要隐藏的东西暴露出来。画家所作的是把他对手的观念与真的手的概念统一起来――用真的手的概念去研究手的用途,使用方法和规律。画手就先要了解它的结构,从几何结构,即从圆柱体、立方体来理解对的方法,手与表现,手与性别等等。
(三)衣纹:衣纹的表象来自人体的结构和自身的质地,产生衣纹的原因:(1)与人体的形体结构相一致,是力的作用,与人的运动或外力有关;(2)由服装本身的样式有关;(3)长期折叠形成的;(4)衣服自身垂力产生的垂感。
(四)线型与衣料的质地
由一料的质地不同,影响衣纹的形状如丝绸类的质地较薄的衣服,衣纹多而密,线型也较柔圆。麻布等硬质类衣纹多用折线、直线,线型方而短,呢绒及化纤织物,衣纹少而挺。我国传统绘画对衣着的造型,也有很高见解,并总结出一套不同于西画的完整的表现样式和体系,沈宗骞在《芥子图学画编·人物谈话》中说:“周围骨骼要从衣外看出,何处是肩,保处是肘……,凡此皆骨骼之隐于衣中,而于作纹时随笔写出。”“先将裸体骨骼约定,后施衣服。”其中道出衣服结构与人体结构之间的关系。
以线为主画衣纹,须更加重视衣纹的提练,概括和取舍。写生时要充分发挥线条的疏密,长短,虚实节奏等效果,有时并带有一定的装饰性。这一点在中西绘画中有异曲同工的一致性。
(五)全身人物着衣写生
它是肖像画的一种,也是收集创作素材的重要手段,它在胸像的基础上,更推进一步,要求画者对整体的了解和掌握,对整个人物形体各部分的刻划与协调能力的提高。对人物个性的体现将是全面的,甚至包括场景在内。
(六)手的具体画法 我大概简单说一下我的经验:
我们现在通常画的人物素描形式是:头像,半身像和全身像。通常的绘画次序是从基本的头像开始,到半身像,再到全身像。
1)绘画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尽量去模仿自然,看到什么就画什么,面部为主要刻画的对象,手其次。
2)画的时候身体需要简要处理,衣纹和明度要注意不要太抢眼,充满体感即可,突出面部。
3)头发处理要深些,面部不要太暗。
如果要细说的话恐怕太难了,因为需要根据你的画才能做出评价和指导。一句话,初期把模特当成没有生命的石膏像或静物刻画,这样你就能放的开手了。因为需要表现的东西都一样,不要因为对方是模特就心存戒心,画出第一感觉,就可以了
1为构图;2为寻找结构;3为刻画和调整后的效果.
明暗画法和结构画法
1、以光线的明暗变化对物体的影响来表现对象,叫明暗画法.如上图:鼻子、眼睛、嘴巴.(强调光影的变化)
2、以描绘物体的结构特征来表现对象叫结构画法.如上图:耳朵.(强调结构内在联系)
3、对於初学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画法.
第二节:鼻子、眼睛、嘴巴、耳朵
一、构图(图1)
1、构图在整个作品的完成过程中很重要,构图的大或小以及位置的偏或斜,都会影响画儿的最终效果.(构图注意事项详见第五课<构图>).
2、在构图过程中要多用水平和垂直的辅助线,有了这些辅助线,你就能及时较容易地发现绘画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注意这些辅助线不要急於擦去,在往后的较深入刻画时,这些辅助线大多数会融入进画面.
3、构图是一个高度概括的一步,要抓大的形体走势,用直线概括成简单的几何形体,尽量舍弃局部细节.如鼻子可以概括为长方体;眼睛则为球体等.
4、在整个构图过程中,用笔要轻,即线应有一定的灵活性(活线),并不要求每条线位置都准确无误,为以后的修改留下余地.
二、结构和大关系(图2)
1、在上一步基础上,进行较细的描绘,注意描绘对象的结构同样要用直线,概括出局部的形体以及转折,同时应对重点描绘对象略加以强调,使之醒目,这样做是为了让自己始终明了描绘的主与次的关系,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好安排(随时停下来,我们眼前的画都应是有突出点的,有条理主次的).
2、在寻找结构过程中可适当略使明暗,在明暗交界线结构转折的地方用笔适当放重,并向暗部略有几笔过渡,使之形成面的转折.
3、在寻找结构中也同样要考虑到整体,要让局部始终服从於整体.
4、利用各种辅助线反复检查整体局部的形、结构是否正确无误.发现有偏差应立即修改,哪怕是极小的也应马上改正过来,因为此时修改相对还较容易些,等到进入深入刻画阶段再来修改,就会麻烦多了.
5、检查时除了多用辅助线,还有一种方法,即换个角度检查,比如把画倒置,这样做的好处是,由於长时间同一个角度来看一幅画,在视觉上已经产生适应性,对所看到的对象反映趋於迟钝,换个角度会很容易发现问题的所在.
三、深入刻画(图3)
1、进入刻画阶段时还应时时注意刻画对象的主次关系,主要刻画对象要始终优於次要对象,对於人物五官的刻画,一般情况下主次顺序是: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但根据侧重的情况不同也会不同的主次关系,比如模特的嘴巴特征特别明显,就有可能把嘴巴的刻画放在主要位置.
2、"近实远虚"也是刻画时应遵守的一般规律.但对於画面的主次关系而言,主要刻画对象应优於"近实远虚".
3、刻画时骨点的强调也很重要.把握好骨点也就有了内质,坚实有力,使所表现的对象不至於留於表面.
4、在整个深入刻画的过程中,整体关系始终优於一切.在整体关系的协调下,才会有主与次,近实远虚的相应关系.
四、调整(图3)
1、调整是最后一步,也是关系到作品最终效果非常关键的一步.在通过了前面一系列的工作以后,回过头来再看,我们会发现其中有许多的不和谐,比如有些地方刻画的还不够,有些地方则刻画得过了头,甚至有些地方还会有错误出现,这些都会影响到画的整体效果以及主次关系的表现,适当加以调整修补是很重要的.
2、在调整过程中还要始终以整体效果为目的.对於不和谐的地方要毫不手软地加以修正,不要因为某一局部刻画得很精彩而舍不得修改,要知道正是这不该精彩的地方的过於精彩破坏了整体的协调,从而造成整幅画的不精彩.
第三节:石膏像
石膏素描是学习素描的起步和入门,一件精美的石膏素描有利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且石膏因为没有色彩的变化,更有利於初学者集中精力把握整体特征、比例关系以及明暗变化.
下面我们将针对石膏像"战神"为例进行练习
1、构图:构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作品的最终效果,画正面的战神挂面像,在构图时应注意位置的左右均衡,由於视觉上的重心是物理中心偏上一点儿,为了使作品不致於有下沉感,在构图时就要考虑进这一因素,使构图位置偏上一些;
2、透视:注意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比例、透视变化.
3、整体大关系:在画的整个过程中,把握整体关系是自始至终都应注意的;
4、色调:在画的整个过程中,同时应做到画面色调的心中有数;
5、重点刻画:在服从於整体大关系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刻画,使画面显得主次清楚,层次分明;(图4)
6、调整:在画的过程中难免会陷入局部,在画儿基本完成之时进行整体的调整尤其重要.
人物写生对锻炼学习者观察能力和塑造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通过人物写生学习也是在为创作打基础,在以后的创作道路上,有没有一个很好的写生基础,往往也决定着一个人的绘画艺术的生命力.
人物写生除了要注意在学习石膏像写生时的构图、色调、整体 关系、重点刻画等,还应在质感(包括皮肤质感、头发、衣物等的质感)、特征方面下功夫,抓住人物的独特点,进行适当的夸张刻画,使这一特点更为凸显,做到既尊重於真人的描写,又超越於照相式的原样照搬, 从而增加艺术的感染力.
关於人物素描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在实践中不断锻炼提高的过程,本课所讲的只是本人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一点经验,仅供初学者参考.总之,学习绘画最好的方法还在於自己多画,从画的过程中自己感受积累经验
手由二十七块骨和十六个关系组成,手背和形状几乎由骨决定,手骨有腕骨、掌骨、指骨组成。腕骨有八块,和足部跗骨一样呈不规则形。它们结合成一个整体。
具体描绘手时,要掌握手的比例、体积和体积。手的体积有两部分,(1)手掌;(2)大拇指,手平放从侧面看,腕关节高,自指关节倾斜,被称为“降价式”象一级降低的台阶。
(七)小结
素描(线描)人物写生,综合起来说就是先由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四阶段的写生训练,每个阶段的要求不一样,但从整体到局部,由局部再加到整体这一方法是不变的,多训练、多研究、多比较,方能一步步的取得进步。 三廷五眼,三高四低。这是最重要的 初学者要打好造型问题,型一定要抓准。
那么抓型就要学会观察方法和比例问题,可以退后站的远一点,比例可以通过你手中的铅笔和画纸的距离相比较来拿捏。
造型是关键,在平时你可以写生和临摹相结合一起来提高。
先解决造型问题,那么明暗啊,调子啊都是后面可以抓上去的。型如果不准一切都是徒劳。 关键还是要多练!最好是跟一大班水平不同的人一起练习作画初学的通常都是要先解决形的问题,如果只有一个老师三四个同学,虽然老师对你的关注度是高了,但进步很慢(如果你要慢工出细货的话也可以,这样出来耗时长但基础扎实)如果在一大班人里面学习的话,不同水平的人会对你有很对启发,就算是比你基础差的人,很多时候都能提出一些对你的画很有积极意义的意见;高水准的高手,就算不对你说什么你也应该可以从他们的画面中参详到很多技巧!这样在解决形的问题的同时,又能学到明暗、调子等知识,一举多得。 学素描。最长见的有三个问题。。
第一个。。就是形体打不准的问题。。就好像把女人形画成男人形,把青年形画成老年形。这个时候就要调整观察方法,先观而后察,看形不看线,显然有的人通常是看线不看形或只是看形的边缘变化而不看形的大特征。再找出大小、长短不一的正确比例关系。
第二个问题就是爱画花掉。就是要么暗面到处都是光亮区域,要么亮面到处都是黑斑区域,让人感觉形体的受光面与背光面异常凌乱。铺调子的色度不够均匀,第一层色度画不均匀,用线过于凌乱。这个时候就要注意铺暗部调子时用笔一定要均匀,不要留太多的白色空隙,在逐步加重调子的同时要注意与结构相结合。作画时必须避免盲目用线,注意到线条一定要表现到形体、体现到结构的转折。
第三个问题是。到处都磨得光光滑滑的而且还没有色度变化,就是老师爱说的画腻了。。这个时候就注意一下。。人物都是有骨有肉、有方有圆的形体,因此,在作画的过程中时,该方的画硬一点,该圆的画软一点,亮部转折轻而准确,用笔用线得当,其毛病是可以克服的。
这三个是画画中最常见的问题。。你把这些问题记清楚了。。避免画画时候出现。别的小问题都是老师会提醒的。。。画画技术会慢慢提高的。。 加油哟
形和神,没有形哪来神有的朋友说以形写神靠,那是顾恺之说的,他又不懂素描形是基础,明暗上不好照样把画毁了下笔轻,多铺几遍都比使劲排线好千万别下狠劲"出效果"画得腻得反光五官是有机的整体虽然这么讲,初学者大多喜欢局部画不是不给局部,而是整体参照和谐的局部画法类似牵一发动全身的感觉总之呢画多了你就有自己的理解我的方法仅供参考整体的画,我都快毕业了才领悟到脸经常忘了耳朵耳朵可以用头发盖,这是个偷懒的方法平时练习还是要全面 上明暗有什么规律 先上最暗的最暗的地方是画面中铺的次数最多的地方每次铺都要整体出现大关系后局部再整体再局部反复规律艺术有法而无定法艺术概论上讲的灰面别太在意,着重表现暗面,亮面和反光的斟酌
简单的说!神似,抓住神态!
形要准 要画出神态 要有三庭五言 画面要保持整洁 比例 结构 形态 说的问题大概是所有的艺考生都会疑惑的问题。 对于这个,没有什么好方法。我在下面分享一下作为前辈,我个人的一些经验首先,你必须要对人体解剖学中,对于头部骨骼和肌肉有一定的了解,并不是要你全盘的记下来,而是至少也要达到知道那些大的肌肉和骨骼的位置,形状,是怎么穿插的等等吧,这些关系要搞清楚,这是你找结构和画头像的第一步另外,光知道这些,往往99%的高中小同学们还是不知道怎么画,这时你就需要通过临摹来理解了。可能你光知道骨骼肌肉的知识,你还是不会画头像写生,但是在临摹中,你可以去理解一下,那些范画,对于骨骼肌肉的表现是怎样的,他们是怎么去“包那层皮" 的。多看,多理解各种风格的素描头像作品,这样才能让你的感觉更深刻,自己临摹完,再去写生,效果往往比你单单纸上谈兵,只是一味的盲目写生更有效。什么不懂得地方,就马上回去看出,即便你已经差不多知道怎么画头像了,往往对一些长相很有特征的模特弄的不知所措,这时你就需要回去看书,参照书上类似模特造型的例子,看看他们怎么处理那些颧骨啊,口轮匝肌啊之类的调子。临摹和写生随时都要结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