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域网内飞鸽传书提示绑定TCP错误,无法传输文件,错误=0,如何解决?

局域网内飞鸽传书提示绑定TCP错误,无法传输文件,错误=0,如何解决?,第1张

说明是某个浏览器窗口占用了这个端口。

于是,关闭所有的IE窗口,再启动飞鸽,一切正常了。

另外:启动飞鸽传书前, 你可以指定其运行时使用的端口,

且可以使用不同的端口打开多个窗口 用法如下:

ipmsgexe 2426 (你可在快捷方式上设置)

但是你只能与同时也使用该端口的用户通信

- 所以你尽可选用你喜欢的端口运行本软件

介于 10000 至 60000 可能更安全些

你也可以咨询你的网络管理员

- 如果有多个网卡(IP), 你可以将飞鸽传书与指定的网卡(IP)进行绑定

命令格式如下(你可以在快捷方式上设置):

ipmsgexe [端口] /NIC IP地址

例如:

C:\>ipmsgexe /NIC 19216810100

- 支持命令方式发送消息

命令格式如下:

ipmsgexe [端口] /MSG [/LOG][/SEAL] <主机名或IP地址> <消息>

例如:

C:\>ipmsgexe /MSG /SEAL localhost Hello

空间的其他文章:

[投票]:假如当时丘处机没有路过牛家村(2008年11月13日 14:14)

[个人日记]:极速515——怀恋武汉的公交车(2008年07月19日 10:27)

[IT技术]:骗子是怎样将1G硬盘变成120G的 (看之前发誓:不能做坏事哟!)(2008年05月28日 11:48)

[IT技术]:测你的智商--stanley博士之家(2008年05月10日 16:35)

[极品贴图]:神看了都要笑死!!(2008年03月13日 15:26)

[天下杂侃]:十句大实话 请大家牢记(2007年08月14日 01:03)

[个人日记]:六十六条经典禅语(2007年05月13日 16:55)

[美文欣赏]:蝶恋花 (2006年09月28日 23:15)

[休闲搞笑]:超搞笑版白蛇传(2006年09月24日 23:15)

研究信鸽归巢定向的理论。

信鸽千里飞归老巢,不是光凭主观欲望所能达到,还要凭借其生理中的某一机能。为了提高信鸽的归巢性能,作为仿生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生物学家和养鸽家对信鸽从千里以外的异乡客地能飞归老家的机能,作了大量的研究,经过各自的实验,提出了多种导航论说,诸如“太阳导航说”、“地磁导航说”、“天体雷达导航说”、以及各种感觉导航说,还有一种诸因素综合作用的导航说。比较一致的认识是鸽子体内有一种“罗盘”或“指南针”似的物质。那末还必须有一种“地图”似的物质。那么什么是鸽子的导航“地图”呢?众说纷纭。最近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肯尼斯艾布尔夫妇研究发现,候鸟是用自然光确定迁徙方向的,信鸽界对此颇感兴趣,能不能从中找到信鸽导航“地图”呢?有待于研究深化。

太阳罗盘导航说

信鸽导航论说之一。此说是出自德国浦来海洋生物研究所的鸟类科学家卡玛,他发现鸽子拥有“太阳罗盘”,从而能见到太阳为基础 罗盘。他认为,地球整日不停地绕着,鸽子依靠它体内的生物钟能正确校正时间,测量移位和方位角的变化,从而确定自己的位置和飞行定向。

地磁罗盘导航说

信鸽导航论说之一。早在一个世纪前就有人提出,鸽子可直接借地球磁场导航。但缺乏有力的证据。后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罗伯特格林和查尔斯惠尔考克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在鸽子头部的周围放上线圈,通入微小无害的电流,可以控制鸽子头部周围的磁场。如果改变上面安放的电池方位,通过线圈的电流就会改变,磁场的方向也相应改变,磁场的方向也相应改变。在无阳光的天空中,线圈朝南去向的鸽子会飞向自己的家,而线圈朝北去向的鸽子,就会向着偏离自己家的方向飞去。一旦有了阳光,它们就不会上这个当了。由此,鸽子在有太阳时,它们以太阳为罗盘仪,否则就以地球的磁场为罗盘仪。但是鸽子身上究竟在哪个部位对于磁性有敏锐的感应力?至今仍是一个谜。

电离层在磁导航说

信鸽导航论说之一。认为信鸽导航与现代无线电通讯原理一样。发射台将讯号发射到50高空公里外的电离层中,接收台从电离层中接收讯号,这样就使通讯距离比直接发射200公里提高到2000公里以上。信鸽导航原理也如此,巢地磁场通过无线电信号削弱,甚至接收不到;太阳黑子活动强烈时,无线电也会失去联络。以诸如此类的一系列现象与信鸽归巢对比,补充完善了旧有的地磁导航学说。这一学说的创始人是德国赛鸽家汉森,他经过多次实验,采用否定-归纳方法,对已有的导航学说进行质疑,然后补充,完善被推翻的在磁导航理论。

遗传基因导航说

信鸽导航论说之一。认为信鸽导航性能与候鸟一样,是一种生理本能。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创立这一学说是本世纪30-40年代原苏联的一位养鸽者。他在天鹅饲养场工作他发现原是候鸟的天鹅,在人们饲养下经过几代繁殖后,改变了其南迁北徒的习性。他在秋天把天鹅带到离训养场100公里以外,乘野生天鹅群飞过时放出,它们不仅没有随群南翔,反而北归回到饲养场。他据此得出结论,候鸟春向北去,秋往南归,纯属生理本能,是千年百代遗传变异的结晶。而信鸽则经人工培养后经过几代即可完成。

智商导航说

信鸽导航论说之一。认为信鸽远航导向的能力跟其智商的发达程度有关。实践证明,携往外地远方放飞的信鸽,它们就是根据平日家居的各种信息与周围环境条件及外地各种显著变化的信息和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公私合营着体内的生物钟和生物指南针对家居所在位置的太阳移位(太阳的方位和高度的变化)和地磁场方向、强度(包括水平强度和垂直强度)与外地两相比较,从而明智地判断出归巢的方向,以逐渐趋近的方法飞行归巢。凡屡获冠军的优良赛鸽,大多具有发达的后脑。而一些“笨坯”总是飞在鸽群的后面,甚至找不到老家而失落异乡。显然信鸽的智商有高低强弱之分,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亟待进一步开拓。

记忆导航说

信鸽的导航论说之一这是近年来我国的信鸽爱好者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的研究成果。信鸽具有的记忆力,这是信鸽爱好者所公认的一项实践经验。所以每次举行竞赛,放飞路程总是由近到远,并要求训放时应与终点站同一方向进行。赛鸽看到沿途的地形地物,在脑海中留下记忆,凭借这种记忆认定方向习归老家,例如以上海为终点、西宁为起点1900公里竞赛话,必须一路向北,经过嘉定、常熟、丹阳、徐州、洛阳等训放站,信鸽经过这蹭五站的放飞,就在脑海里留下了一个记忆,认定自己的家是在南方,最后在终点站西宁释放,归巢率就比较高,如果不经过同一方向五站的训放,第一站就从西宁放出,那么归巢鸽必然是寥寥无几。再如果把经过北向训放五站鸽子,带往南向的广州释放,尽管距程缩短至12900公里,其结果很可能是全军覆没。这就足以证明信鸽几千里归巢是凭借着它的训飞过的记忆与定向能力而飞归自己的老家。

天体雷达导航说

信鸽导航论说之一。用飞机追踪得知,鸽子在放飞后大多是在刚离开释放地点时,出现“释放点偏差”。开始的“偏差”飞行方向,是沿着一条弧线逐渐偏离正确的归巢方向,直到偏离大约25°时,才折返到正确的航向。接着又在上空盘旋飞转一圈,形成一个振荡的飞行方式。不管怎样辗转迂回,最后总能回到自己的老家。

听觉导航说

信鸽导航论说之一。美国康乃尔大学克莱定是从事鸟类航行本能的研究员,他认为鸽子察觉低于人的听觉范围的低频率声音,并能辨别出低至05周波的声音(即中央C音以下12个音阶的低音)。而这些声音在地球上为数众多,分别来自山脉喷射气流、海洋波涛、雷雨以及许多其他的大自然的特征。很多的地形上的目标,例如山脉,就能发生一贯的、相同调号的低频率音程。因此鸽子可利用它来作导航物,正如飞机驾驶员利用无线电的信号一样。总之,鸽子对低频率声源的感悟,以及对声音释放时的关系位置,能够为自己定位,并能按照不同的和独特的低频率声音去决定路线归巢。

皮肤导航说

信鸽导航论说之一。美国动物医学研究所的唐纳德麦克博士发现鸽子皮肤细胞中含有乙醯胆碱素,是一种能将外界感受的信息传至脑部的化学物质。他认为,信鸽皮肤细胞内的乙醯胆碱素感受体特别发达而灵敏,比一切非归巢性的鸟类要多出60%,因而感受与反应也是多彩多姿的,即使远离鸽舍数千里也可以自环境中显示不同的干湿度及气温、风向,并凭借感受的变化,而追踪鸽舍的方向所在,直抵鸽舍。只有抵50公里半径的归途,才运用眼睛脉络的层次记忆本能认识鸽舍。所以麦克博士断言,一羽远程竞赛的冠军鸽子绝对不会感染皮肤的毛病,或导致影响羽毛健康的毛病。他提醒鸽主必须注意在赛前2-3天内不可喷射杀虫剂或清洁剂、刺激香油等,因为这些东西会使皮肤中的乙醯胆碱素破坏,纤维细胞无法将外界

“讯息”传至鸽子的脑部,诸多化学物质的反应因迟钝而趋向失灵。麦克博士又说,鸽子的沙浴、水浴、阳光浴不仅能自行促进皮肤、羽毛的健康和除虫去蚤,同时还能增强羽毛皮肤细胞的保养,接受乙醯胆碱素择优选用和,调整远程飞翔所能引导归巢目标的反应。根据研究报告,飞翔中的信鸽由于缺乏不断提供的乙醯胆碱素,虽具备强有力的翅膀,最后也终至迷途飞失。

视觉导航说

信鸽导航论说之一。在国际上与我国鸽界有不少人都认为:信鸽能从数千里的异地飞归自己的旧居,主要是凭借着一双锐利的眼睛辨认方向。持这种理论的人甚至能从信鸽眼内虹膜的色彩判断这羽信鸽是应晴天飞行,还是阴天飞行,或者是全天候的赛鸽,以及是中远程赛鸽,或者超远程赛鸽。实验观察,鸽眼的的视神经是百万根视神经纤维所组成,鸽眼视网膜内有100多万个神经元,倘把微电极插入各个神经纤维,用各种光学图形刺激鸽眼,即可发现鸽眼视网膜能检测图像的基本元素运动、强度和颜色等。在眼后房内视神经背方有一块栉状体,能借助体积的变更起到调节眼球压力的作用,有须下死功夫精确察觉移动着的物体。鸽眼的肌肉为横纹肌,利于在快速飞行中敏捷地把物象聚集在视网膜上,通过睫状肌的收缩来改变水晶体的形状和水晶体与角膜间的距离。现时还能改变角膜的凸度,称为“双重调节”。这种精巧迅速的调节机能,能在一瞬间反扁平的“远程眼”调节为“近视眼”,准确地判明自己所在的方位和应向哪里飞行。

嗅觉导航说

信鸽导航论说之一。意大利比萨大学研究员巴比和法国的汉斯沃拉弗研究最深。认为鸽子的嗅觉是使它们归巢的主要原因。信鸽对海拔高差和季节变更而引起的“大气压数据”的变化有灵敏的感觉。信鸽长期饲养在一个地方,它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对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都已习惯也很熟悉,自然形成一张周围环境的地图,一旦被拾到陌生的地理位置上,就感受到“大气压数据”不一样了,觉得很不习惯,放飞后,它便通过气囊、血管、肺部等进行“双重呼吸”,很敏感地向适应的方向定位飞行而归巢。

腿脚导航说

信鸽导航论说之一。认为鸽子的腿部、胫部和腓骨之间的骨间膜附近,有一种葡萄状的能感觉机械振动的“小体”。每个“小体”的大小约为01×04毫米左右,每条鸽腿上约有百余颗“小体”,它们由坐骨神经的一个分支支配着。这许多振感“小体”,对每秒几十周至1-2千周频率的微小振动非常敏感。信鸽在飞行途中,就是根据这些“小体”提出的信号参数来定位的。

飞逆行定位导航说

信鸽导航论说之一。信鸽经过长时间放飞训练,环境的外部因素通过鸽体内部发重任用,养成了信鸽从放飞地点向“家”“飞返逆行”的习性。信鸽放飞,经过很多地方,途中地形的差异,造成的地磁数据的信号、气压数据信号和颜色、光照信号等也因地而异,使鸽子的神经、循环和呼吸等系统留下了不同的“印记”,从目的地放飞后,它就根据来时途中留下的这些“印记”,判断方向,飞返棚舍。

  飞鸽传书与“鸿雁传书”是一个意思,是古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法,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古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聪明的人利用鸽子会飞,而且飞得比较快、会辨认方向等多方面优点,驯化了鸽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通常来讲,鸟类本身会认识回家的路,就像倦鸟归巢一样。《山海经》曾经记载,西王母的身边有3只青鸟,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把幸福吉祥快乐的声音,传递到人间。据说西王母曾给汉武帝刘彻写过信,就是派青鸟把信送到汉武帝的宫殿中。后来,民间根据这样的传说,便利用鸿雁这种鸟进行传书,这就是古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式。再后来,就演变成了飞鸽传书。

  《山海经》曾经记载,西王母的身边有3只青鸟,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把幸福吉祥快乐的声音,传递到人间。据说西王母曾给汉武帝刘彻写过信,就是派青鸟把信送到汉武帝的宫殿中。

  后来,民间根据这样的传说,便利用鸿雁这种鸟进行传书,这就是古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式。再后来,就演变成了飞鸽传书。

古代之“飞鸽传书”用的是鸽子的“归巢”能力,也即鸽子能在很远的地方,识别出自己常居之巢穴,然后千里跋涉归巢。所以古代飞鸽传书,多是在某地驯养大量信鸽,然后外出差旅,行军之人带鸽子出行,待需要时放飞鸽子,然后鸽子返回驯养地,以达到传书之功效。

宋代江少虞所撰《事实类苑》中有《鸽寄书》,讲飞鸽传书之事

古诗云:袖中有短书,欲寄双飞燕。诗意以燕春去秋来,似可寄书,故偶然耳。今人则养鸽通信,皆非虚言也。虽至千里之外,从之辄能还家。蜀人有事至京师者,以鸽寄书,不旬日皆达,及贾人船浮海,亦以鸽通讯。

但是,鸽子在当时如此之便利,其养殖却颇花工夫,而且数量有限,所以专驯之信鸽极其珍贵,宋代梁克家之《淳熙三山志》言

舶鸽,似鸠而差小,谚谓:千鸠不如一鸽,言美也。编交如笙系其尾,高飞云端,声似鸣镝,而委蛇善识主人之居。舶人笼以泛海,有故,寄书放之以归。

这两段文字说明宋代开始中国就大量使用信鸽了,据传据信鸽使用的发明者是唐代名相张九龄,但是其相关文献多集中于五代以后的文人笔记,可信度不高。

但是,据唐代段成式之《酉阳杂俎》言

鸽,大理丞郑复礼言,波斯舶上多养鸽。鸽能飞行数千里,辄放一只至家,以为平安信。

所以信鸽这种东西是由波斯商人传来的这种可能也是有的,有趣的是,国外对于信鸽最早使用的记录应当是十二世纪之巴格达,比段成式所记载之波斯使用信鸽之记录晚了200余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2958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4
下一篇2023-07-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