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铁木真一共有几个儿子多少个老婆?

历史上铁木真一共有几个儿子多少个老婆?,第1张

历史上铁木真一共有6个儿子和40多个老婆。

据《元史》宗室世系表记载,成吉思汗有六个儿子, 按出生顺序为:

1、术赤,孛儿帖所生。

2、察合台,孛儿帖所生。

3、窝阔台,孛儿帖所生。

4、拖雷,孛儿帖所生。

5、察兀儿,也速干所生。

6、术儿彻,古儿别速所生。

成吉思汗曾经非常赤裸裸地说,战胜敌人,夺其所有,见其亲人流泪,纳其妻女才是人生之最乐(《史集》第一卷)。丢开征战,人们分明能看到他对待女人、对待妻子的态度。成吉思汗一共有后妃40多人:

第一斡儿朵:

孛儿帖皇后;忽鲁伦皇后;阔里桀担皇后;脱忽思皇后;帖木伦皇后;亦怜真八剌皇后;不颜忽秃皇后;忽胜海妃子。

第二斡儿朵:忽兰皇后;古儿别速皇后;亦乞列真皇后;脱忽思皇后;也真妃子;也里忽秃妃子;察真妃子;哈剌真妃子。

第三斡儿朵:也遂皇后;也速干皇后;忽鲁哈剌皇后;阿失仑皇后;秃儿哈剌皇后;察合皇后。

阿昔迷失皇后;完者忽都皇后。

第四斡儿朵:公主皇后;合答安皇后;斡者忽思皇后;燕里皇后;有秃该妃子;完者妃子;金莲妃子;完者台妃子;奴伦妃子;卯真妃子。

其他:亦巴合别乞。

扩展资料

有史载的成吉思汗女儿:

1、昌国大长公主,名火臣别吉(豁真别乞;火阿真伯姬,伯姬:音译,本作别乞。),孛儿帖所生,嫁给昌忠武王孛秃。

2、延安公主,名扯扯亦坚,孛儿帖所生。

3、赵国大长公主,名阿剌海别吉,孛儿帖所生,嫁给赵武毅王孛要合,无子。成吉思汗1206-1211年西征期间以及逝世以后,她以监国公主的身份代理朝政。

4、郓国公主,名秃满伦,孛儿帖所生。

5、阿儿答鲁黑,又译作阿勒塔伦,按塔伦,又名阿勒塔鲁罕,孛儿帖所生幼女。嫁给斡勒忽讷兀惕部的泰出(又译作塔出)驸马。

6、高昌公主,名也立可敦,嫁给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

参考资料:

-成吉思汗

北元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由蒙古族统治者忽必烈(即元世祖)於1271年所建,1279年灭南宋,定都於大都(现北京市)。1368年退出中原,成为北元。

元朝建立之前的蒙古

蒙古高原原为金朝的附属地区。随著金朝的逐渐衰落,蒙古的势力也开始壮大起来,不再臣服於金朝。金泰和四年(1204年),蒙古族领袖铁木真统一了蒙古高原各部。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铁木真获得尊号「成吉思汗」,建国於漠北,国号「大蒙古国」(Yeke Mongghol Ulus)。大蒙古国建立后,不断向外扩张,1217年灭亡西辽、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一直打到伏尔加河流域,於1225年东归。1227年灭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征程中病逝。

1229年,窝阔台继任大汗,1231年征服高丽,1233年灭东真国,1234年灭金国。随后再次西征,1237年占领莫斯科,1241年兵分两路入侵波兰、匈牙利,大败德意志联军,前锋直指维也纳,欧洲为之震惊。正当此时,窝阔台逝世。军队东还,后来拔都建立钦察汗国。

1246年贵由继位。拔都与贵由不和,另举蒙哥为大汗。贵由在远征拔都途中病死,1251年蒙哥继位。1254年灭大理国。蒙哥命旭烈兀西征,1258年占领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灭阿拔斯王朝。1259年占领大马士革。这时,蒙哥去世,军队於是东还。

元朝建立

元·卢沟筏运图。描绘了元世祖至正三年(1266年)在卢沟桥附近漕运西山石木用於修造大都宫殿的情景。蒙哥於1259年在四川去世后,其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开始争夺汗位。1260年3月,阿里不哥在宗王阿速台等大多数蒙古正统派的支持下於大蒙古国首都哈拉和林通过「忽里勒台」大会即大汗位。与此同时,忽必烈与南宋议和后返回开平(今内蒙古多伦),在中原儒臣及部分蒙古宗王的支持下集会自称大汗。4月,忽必烈设立中书省,总管国家政务。5月,忽必烈颁布《即位诏》,并建元中统。由於忽必烈在中原汉地自行集会称汗,并且推行汉法,明显违背了蒙古传统,引起了阿里不哥和蒙古正统派的犟烈不满。忽必烈与阿里不哥随即展开了四年的内战,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败投降。忽必烈定为一尊,但他的「行汉法」主张却造成许多蒙古贵族的不满,拒绝归附忽必烈,结果导致四大汗国纷纷脱离,忽必烈的政权遂只包括中国与蒙古本土。大蒙古国不复存在。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公布《建国号诏》,兑拙�分小复笤涨��怪�猓��浇ü�盼�冈�埂U馐敲晒殴�矣墒澜绲酃���性�醭�姆炙�耄�晒胖�岸灾性�耐持问锹佣嵝缘闹趁竦厥酵持危�挥械胶霰亓沂辈抛�臀�灾泄��魈宓耐醭��以谡庵�啊冈�怪��形闯鱿郑�省冈��沟慕�⒂τ纱怂闫稹br />

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在刘秉忠规划下,建都於中原的大都(今北京市)。

统一中国

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军攻陷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虏5岁的宋恭帝及谢太后。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了南宋最后的兵力,陆秀夫背著8岁的小皇帝宋幼主赵昺投海而死,南宋灭亡。元朝遂统一全中国。

之后,元军曾入侵周边一些地区,如越南和日本等,其中以入侵日本的战争最为著名,通常认为台风(日本人称之为「神风」)是造成失败的最大原因。

元朝中期

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并对孔子的家族、弟子等加封了种种称号。

延佑二年(1315年),元仁宗下令恢复科举制度,将儒家学说中的程朱理学定为考试的主要内容。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元朝(以及其后的朝代)的官方思想。

至治三年(1323年),元英宗下令编成并颁布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制》,共2539条。

至正三年(1343年),元惠宗下令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至1345年修成。

元朝灭亡

元朝后期,统治者不断向人民收取各种赋税,人民被压迫更为严重。早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发生了河南赵丑厮、郭菩萨领导的起义。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发生的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揭开了元朝灭亡的序幕。至正十六年(1356年)到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统一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开始北伐,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的协助下,於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顺帝北逃,元朝的统治结束。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以后,在漠北的元君臣仍沿用大元国号,史称北元。北元於1388年天光帝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尔袭杀后(一说1402年鬼力赤即位后)去国号。

元朝的统治

忽必烈从统治之始就开始「行汉法」,并使用中原的统治机构来统治人民。后来,又恢复了科举制度(不过名额很有限),尊崇孔子,并将儒家学说中的程朱理学定为元朝的官方思想。然而,其「汉法」施行得并不彻底。而且,元朝统治者将国民分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西夏、西域等地人口)、汉人(原金朝统治下的人民)、南人(原南宋统治下的人民)。在这种制度下,汉族人的地位很低,因此有许多汉族人视其为外来政权。在元朝统治初年,曾发生过一些汉族与南方少数民族反抗元政府的起义,但都未能成功。

元朝疆域

元朝疆域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是:北到蒙古、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总面积约1200多万平方千米。

全国划分为中书省和11个行中书省,以及总制院(1288年更名为宣政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

另外,元朝皇帝名义上同时又是作为一切蒙古君主的君主的蒙古大汗,其汗国在名义上对四大汗国拥有最高的宗主权,其领土有时在广义上指整个蒙古帝国的领土,而蒙古帝国曾一度囊括了欧亚大陆的广大地域。不过,蒙古帝国实际上早在忽必烈时期已经分裂,各个汗国都已形成独立的国家,各自为政,甚至有时互相交战,因此蒙古大汗所在的汗国的疆域并不包括各汗国领土。

军政机构

行政机构

中央机构

中书省,领六部,主持全国政务。

枢密院,执掌军事。

御史台,负责督察。

地方行政机构

行省,行省是朝廷委派重臣到各地署事,行使中书省职权的简称

军事机构

宿卫军队,由皇帝或亲信大臣直接节制。担任京城(大都和上都)防卫的军队是侍卫亲军。

三十余卫,卫设都指挥使或率使,隶属於枢密院。

镇戍军,负责镇守全国各地。军队有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等。

经济

由於蒙古的势力扩展到了西亚地区,使得欧洲与元朝中国的交往更加频繁,技术交流更加迅速。元朝的经济仍以农业经济为主,生产技术、垦田面积、粮食产量、水利兴修以及棉花泛种植等都超过了前代。因漕运、海运\的畅通及纸币的流行,商业在元朝也极度繁荣起来,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

科学文化

元朝的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有较高的成就。天文学居於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地位,数学、医学也都在世界先进之列;戏曲与小说创作繁荣,涌现关汉卿等一批优秀的剧作家。元曲成为与唐诗、宋词并称的中国优秀文学遗产。

有关元朝的争议

有关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存在不同的看法。许多人认为,由於元朝从忽必烈即位后就开始「行汉法」,定国号大元,即位称帝,使用中原的统治机构来统治人民,并将首都定於中原(大都,即北京),同时管辖地也主要是现在的中国的疆域,因此元朝是中国的一个正统朝代。这种观点通常对元朝持正面的看法。还有人认为,中国的元朝时期包括整个蒙古统治的地区,即元朝以及名义上从属於元朝的四大汗国当时均成为了中国的领土。

帝王年表

大蒙古国 庙号 谥号 汗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太祖 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成吉思汗 孛儿只斤铁木真 1206年-1227年 无

睿宗(元世祖追尊)监国 景襄皇帝 也可那颜 孛儿只斤拖雷 摄政 1227年-1229年 无

太宗 英文皇帝 窝阔台汗 孛儿只斤窝阔台 1229年-1241年 无

称制 昭慈皇后 乃马真脱列哥那 摄政 1241年-1246年 无

定宗 简平皇帝 贵由汗 孛儿只斤贵由 1246年-1248年 无

称制 钦淑皇后 斡兀立海迷失 摄政 1248年-1251年 无

宪宗 桓肃皇帝 蒙哥汗 孛儿只斤蒙哥 1251年-1259年 无

北元(1368年元朝灭亡后)1368年-14世纪末或15世纪初 庙号 谥号 汗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惠宗 顺帝 图干铁木耳 孛儿只斤妥欢铁木儿 1368年-1370年 至正 1341年-1370年

昭宗 和孝皇帝 闭里可图汗 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 1370年-1378年 宣光 1371年-1378年

平宗 宁孝皇帝 乌萨哈汗 孛儿只斤脱古思铁木儿 1378年-1388年 天光 1378年-1388年

新神雕侠侣2 主线流程攻略

1。打败情花树(好像是4个),剧情后转神雕谷。

2。通过山洞来到剑魔墓前,再去山顶打大雕,多打几次,可学到大雕展翅、一生求败二招,出神雕谷。

3。在渔村海边玩个小游戏后,去码头出海打海蛟,回来打海盗,打完柯老头出现,出现选项:

选一,则和柯老头同行去嘉兴,会过程、陆二人后出城时,程被绑架,去东面的蔽日林,见柯老头被打伤,送其回嘉兴,再去蔽日林,越过小溪后遇青鸣子,上树走一段后见凶手——打,回嘉兴告别后去常德。

选二,独自去嘉兴,在程、陆家旁的民宅见段老,得南海地图(选一则无),去蔽日林越过小溪后遇青鸣子,上树走一段后见凶手和柯老头撕打,帮其打败后,回嘉兴告别后去常德。

4。船上多多对话,抓出真凶后来到常德。

5。去飞捷楼,剧情后回客栈睡觉,晚上听到炮声后,再去飞捷楼,回客栈睡觉,出城去洛阳。

6。到洛阳后,去客栈睡觉,晚上去白马寺,听到有人要攻少林。

7。南下,来到少林去塔林密道(开启桶型开关后,回楼梯口,右转,这条路很隐蔽,我找了好久)来到少林内,遇无色禅师误解——开打。

8。醒后回常德找黄一炮(茶摊左转,很隐蔽),出城时遇纪姑娘,一起去乌鸦山(常德西北)。

9。在乌鸦山先进左洞遇青鸣子,再进右洞开木桥开关,回左洞在深处炸毁火药库,出乌鸦山遇蒙古将军——打,剧情后送纪姑娘回常德家中。

10。了解张子氓的真相后回洛阳民宅,再攻打少林救出方丈,下山时遇一老妇求助。

11。回洛阳,夜探千户府(可选杀与不杀),回客栈一段剧情后去华山(洛阳西面)采篸。

12。进华山后向左走,找到脚印后,玩小游戏采篸,遇独孤传人比武,出来时救出被围青年。

13。回洛阳医馆后,赶往临安(嘉兴附近),先去衙门口帮老妇赎出儿子,再夜闯陈大全府,剧情后去丁臣相府,得知有机关,去找黄一炮同去,在地下室得知黑手镯的秘密,最后在土门找到丁臣相,带他去平民区找宋五,然后去法场救人,剧情后回洛阳医馆。

14。剧情后经风凌渡到华北,在东北方找到五台山。上山到寺中大殿,剧情后追下山。

15。得到老和尚的六法器之一后,在五台山找到另两个,去洛阳白马寺得到一个,再去少林塔林和密道各得一个,集齐后去襄阳客栈,晚上去羊太傅庙,经迷宫后来到一大房子前(不少人在这困住了吧,又没路了?!),沿着大房子的护廊绕到房后,进入另一大房子,一阵打斗和剧情后,去风凌渡。

16。在风凌渡遇十鬼之一在打老婆,打败其后相约在倒马坪(风凌渡北面)决斗。

17。在倒马坪里见十鬼被史家五兄弟困住,剧情后去北面黑龙潭,经一小游戏后找到瑛姑,剧情后去百花谷(黑龙潭西北,要绕河)找老顽童回去见瑛姑,再会倒马坪复命。

18。去襄阳,晚上去羊太傅庙,剧情后出城去北方蒙古先锋营,再去蒙古大营,先毁粮仓,再炸火药库,回襄阳走走,遇丐帮大会,一大段剧情后去嘉兴旁的铁枪庙。

19。在铁枪庙剧情后去蒙古大营救人,找不到人后出营,发生剧情。

20。去绝情谷(华山以南)断肠涯,一串剧情后闻襄阳告急,赶回襄阳。(打到这我遇到致命的BUG——出绝情谷时又跳回断肠涯剧情,打完后跳回WINDOWS,以至无法打下去,不过接下来的事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另外,我在断肠涯可能因等级太低(53级)以至救不出小龙女,因为杨过在入寒潭时说:“以我的功力到不了潭底。”,忘知道的朋友告之。)

以上都是我打的主线流程,不含支线。

附:游戏里向渔村老翁谈话可以去不归海找到南海神尼的住地。走法为:RRRURURDDLDLDRDLDLUUULDLDRDDRRRURDRD R:右 L:左 U:上 D:下

可得到海蛟召唤,但我没找到人,可能和我没收集全地图就走到有关,只能与大家共同研究一下。

经验谈:

1。游戏里有两个地方可得无限感情值。一:在常德纪家知道老人找女儿,去嘉兴找到与其对话可无限得到感情值。二,在临安帮一在跑的小孩送药,送完后与小孩对话可无限得到感情值。

2。我遇到的,除最后那个的BUG:

A。融合出的武功无法提升熟练度。

B。战斗对招时在选招时会出现无法选招的情况。

C。战斗结束时又会出现敌人,然后再次出现胜利画面,跟着死机。

D。有时会出现战斗不战而胜的情况,包括BOSS战斗。

E。老毛病,不定时跳会WINDOWS。

到目前仍无任何补丁的消息,看来昱泉的人也放“国庆长假”了。。。。。。。。

3。打到五台山山道的朋友可有“福”了,你将面临整个游戏乃至整个RPG史上最变态的地雷大阵!

平均2、3秒钟一场的战斗,外加超长的山路和叉道,来来回回要跑三遍,敌人的血又超长,我都用逃的,一个宝箱都不捡(没好东西)都花了近两小时,打的话。。。。。实在不敢想象,在这只能说:“上帝与你同在。。。。”

新神雕侠侣2 最新秘籍及心得

取之不尽的乌铁矿和情感值:

1、神雕山谷,在上山的山洞中,第一个转折点进去后的第一个转弯处有乌铁矿,你就站在那里拿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过最好先到山顶把“破尽天下”这招学会后再去狂取,否则口袋撑破了,“破尽天下”就飞掉了。

2、在临安城,和街上狂跑的小孩对话后,把药帖送给柏夫人,回来后不断地和那个小孩对话,情感值就会有如泉涌。本人就曾狂取三十八万点,哈~~~,不过我至今未发现情感值有什么用!

最新心得:

找到小龙女的必要条件有以下几个:

1、在东海渔村,打过海盗后和柯镇恶对话选择2,独自去不归海找小龙女。

2、蔽日林事件后,去常德不要直接去飞捷楼,而是按密函提示进大地图去洛阳,在出口处会提示你先去飞捷楼看看。飞捷楼情节以后,不要直接去客店睡觉,进大地图,在出口处会发生自动情节遇到纪姑娘。自动情节后也不要进客店,而是去纪姑娘家中,在那里有自动情节。然后再去客店睡觉。

3、执行了2的程序,乌鸦山事件后纪姑娘才不会离队,此时杨过应送纪姑娘回常德,并答应纪姑娘的要求在二更时到青石桥帮助查明张一氓的真相。自动情节发生后再去洛阳和无色等会合。

4、在蒙古千户家中要杀楚父,把千户扔进河里。

如此这般,杨过到断肠崖后一定会跳崖和小龙女相会,本人已屡试不爽,各位玩家不妨一试

注意:2中的程序非常重要,如不执行,结局一定很惨,不是大宋灭亡就是找不到小龙女。

新神雕侠侣:绝情幽谷

破窖---遇李莫愁及郭芙---出破窖---拿针中毒---遇欧阳锋---遇小豆子找欧阳锋----往铁枪庙---

出去遇郭靖黄蓉郭芙---中毒---悦来客栈二楼右方---走后门出去---往铁枪庙---出去遇盗贼---回悦来客栈---

往桃花岛---往后院找蟋蟀---圆型林地---读书---找钥匙书房左边柜子---后院练功---回房睡觉---往后院--去海边---遇武氏兄弟郭芙---回房间----

到渡河口----悦来客栈等郭靖----外树林出大地方----到终南山脚下----遇二位道士---郭靖打天古北斗阵---杨过被绑---

出重阳宫到中庭---中庭书房---火烧后殿---再回去救大胖子----出后殿---被赵收徒---

到大殿----丘去山西---跟赵学口诀---去藏经阁---去书房---去大通铺找经书---到大殿比武----

找出口---逃跑去藏经阁---二楼三幅画左边---右下角出口---直走到悬崖---遇赵----跳下悬崖---

遇小龙女孙婆婆---出去---遇全真教道士-----孙死---

在孙房---往石棺处----往孙房----往小龙女房---往牌位室---往小练功房---往王重杨房---往大练功房----往王重杨房---

练功长大---16岁---出古墓----找野食---遇兔子---找到桃花密林

---往玉女心经房---自动跳到桃花密林----遇赵伊----跳回孙房----逃到树林外----

回孙房----遇李莫愁----跳到小龙女房---逃到大厅----出古墓----回大厅----

跳到石棺处---下地下古墓---找出口---过潜流下水道---住小屋---出去---遇老伯救女儿---

出大地图---往龙驹寨---上二楼客栈---回小屋--往风车处左边----遇欧小打架---遇伊---

回小屋---往豺狼谷找小龙女----出谷---往耶律家---

往右---找完颜萍----跳到华山山上----遇洪七公----捉公鸡---沿右下----

出大地图----往大胜关----往陆家庄-----开武林大会----遇赵伊----进书房---

找郭靖黄蓉----出口遇金轮法王霍都----往大胜关客栈---

在茅屋---遇黄药师曲傻姑---找傻姑---先出去再回来躲在石后----

往近郊---找傻姑----打铁铺遇李---回茅屋找傻姑----

跳到大地图----往蒙古军营-----往左军营找金轮法王----见忽必烈----

往山谷找军旗----往右下走----进山洞----遇周伯通拿回军旗---回王营---

出去----周被捉往绝情谷………………

走水径---遇一男一女----往水仙庄---进大听----

见公孙止----遇周伯通小龙女----出大听----至中庭----

往剑房----拿君子淑女剑----回大听比武----(此时装备先换上君子淑女剑否则嘿嘿嘿!!)

跳回囚禁室----被公孙绿萼所救----往丹房---(看官有否发现一ㄍ大BUG!!!~~^_^~~)地板一开一合----

掉下陷阱鳄鱼潭----往左走----遇裘千尺----找绳子----也是往右(程序设计人ㄉ偏好)---第二水潭有藤蔓----再回去找裘千尺----

跳到厉鬼峰----出来往左走----回大厅----

二打公孙止----奸人被下毒(爽粉爽极爽)---三打公孙止---公孙止跑掉----

答应裘千尺取郭靖黄蓉首级----过水径---

出大地图----往襄阳城----见郭靖---房间(与郭同禢)---出房偷听郭黄谈话---

回房间---出郭靖府----往城墙上----回府上----往后院(月色正好旷男怨女谈情说爱武氏兄弟一做初一一做十五)----

回大厅----出大地图----往蒙古军营---往王营----出王营被围剿----跳到郭靖房----

出房遇金轮法王----孩子被李莫愁抱走----

往襄阳外山谷----进入山洞----打花豹做乳娘----出去找神雕---跟雕走(别跟丢了)---

进入山洞(独孤坟墓)---回去找李莫愁----遇武三通----武氏兄弟阋墙----

跳回郭靖房----杨过断臂…^-^………

剧情自动跳回独孤墓----拿玄铁剑----习得独孤九剑(帅哦)---往襄阳方向走----有剧情再回来-----

再次往襄阳方向走(离开)----回郭靖卧房(定要走进去才有剧情)----偷听郭黄谈话----跟踪黄蓉----

往襄杨城外抱小孩----回城内----出大地图-----往终南山下------

往玉虚洞(从终南山小径进入右上重阳宫近郊出来)----

全真教围攻小龙女----杨过单挑金轮法王全真教----

往后殿拜堂(若剧情无自动跳到就寻重阳宫进入)----

跳回古墓孙房--{{跳回古墓孙房----往小龙女房}}孙房后(--再往储藏石室取林朝英宝箱---再回孙婆婆房---)接着往小龙女房--往小龙女房----治绝症---

李莫愁出现----找间石棺室(与后堂牌位室反方向)---

郭芙等人出现----跳到小屋----找野食---往右上回小屋----一灯和尚出现----

出大地图----往绝情谷----往水仙庄----往大厅----

往水浣室救天竺憎(地图中间拱门)---回大厅---

往断肠崖找公孙止----

出来左走寻李莫愁----李死拍手叫好-----

寻裘千尺(绝情谷小村落旁一条路)----公孙止裘千尺摔死放鞭炮庆祝-------

花前月下’’杨过&小龙女两夫妻~~真是[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唉!!

------------------

别急~别急~~还有一段---往断肠崖欣赏最后的生离死别~~~只徒留一朵@龙女花@~~相约在十

彝族的风俗有哪些 待客习俗

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凡有客至,必杀先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牵到客前,请客人过目后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酒是敬客的见面礼,在凉山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吃饭中间,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诚。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下辈依次围坐在两旁和下方,并为长辈添饭、挟菜、泡汤

烤茶相亲习俗

烤茶是我国高山峡谷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由于气候寒冷干燥,缺少蔬菜,故常以喝浓郁热茶的方法来补充营养素的不足,所谓“每日必饮三次茶”。烤茶种类多样,咸甜苦辣,人生百味,既是艰苦劳作的能量之源,也是节庆待客的灵性之物。

据说在当地,若学不到一手烤茶技术,到姑娘家烤不出好茶,老丈人会认为你没本事,而不愿将姑娘嫁给你,因此,当地小伙十五六岁就要学烤茶,都有一套自己的烤茶绝招。

彝族人还流传着百灵从无量山百丈高崖衔来茶种为人治百病的故事,为纪念灵鸟,客人饮茶时,少男少女总会模仿灵鸟翩翩起舞,而糊米罐罐香茶的每道工序也和百灵有关。[2]

婚俗

男女青年订婚之后,便要进行婚宴的准备。婚宴多用猪、鸡肉,一般不用羊肉(丧事则用羊肉)。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伙伴聚餐痛饮之习;滇西的彝族,凡娶亲嫁女,都要在庭院或坝子,用树枝搭棚,供客人饮酒、吸烟、吃饭、闲坐,民间把这种用枝搭的临时棚子称“青棚”。

彝族的婚恋奇特而有趣,最有趣的是,举行过“换裙礼”的少女,方可在“玩场”中与心上人结交恋爱,以及媒人说亲和吃酒定亲、让新娘挨饿、亲朋通宵哭嫁、向迎亲者泼水、抢背新娘、洞房博斗等传统婚俗。

少女换裙带礼

彝族姑娘进入成年时(一般多在15岁),依俗要举行隆重的“换裙礼”。换裙礼仪式上,姑娘要让姐妹们把她原来的单辫子改梳成双辫子,盘于头顶。还要把原先佩带两耳的白坠片或穿耳旧线扯下,换上红玛瑙似的珊瑚珠或银光闪闪的耳坠,以示吉祥。最后,姑娘脱去原先的红白两色童裙,换上绣了花边的上衣和黑、蓝、黄、白等五彩相间的有褶拖地长裙。换上新裙后,姑娘便可到“玩场”跳舞唱歌,参加社交活动,开始寻找自己的心上人了。

背新娘

按照彝家俗规,新娘出阁时,双脚不得落地沾土,否则便有子嗣不蕃之虞,须由接亲的小伙子来背新娘,并扶她上马。迎娶归途上还有种种规矩:倘山高路窄无法骑马时,须由接亲的小伙子轮流背负新娘而行;过河涉水,更得由人背过河,新娘的绣花鞋万万不能沾水。

泼水接亲

彝族认为,清水能驱恶除邪,送走妖魔,带来幸福。因此,彝族新婚时一定要泼水,为能经受住这个考验,在迎亲时,男家选派未婚伙子去接亲时,既要身体强壮,又要精明能干,既能招架泼水的受寒之苦,又能完成抢走新娘的艰巨任务,往往在推荐人选时反复审议,择优录用,有的不惜长途跋涉,选拔良才。

彝族的迎亲是通过抢的方式完成的。在“抢亲”的头一天晚上,姑娘们向小伙子展开了猛烈的水战。姑娘们用泼、淋、灌、射等各种方式凶猛地攻击小伙子,使来“抢亲”的小伙子难以招架。于是,聪明的小伙子便在天黑以前找到存水的地方,悄悄地倒掉一部分,以减轻“水灾”的袭击。

经过一晚上的水泼,当早晨来临时,“抢亲”便开始了。这时,姑娘们拥着新娘,小伙子们前去“争抢”,姑娘们防守严格,小伙子必须机灵多变,乘一瞬间出现的漏洞,抢走新娘便跑,直跑出一二里山路才改为行走。可见,把新娘“抢”到婆家是多么的>>

凉山彝族的风俗习惯 彝族是一夫一妻制。有很多自己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 定亲及娶亲 过去,黑彝以牛马金帛为聘;白彝以酒、布、银钱为聘;乾彝以酒、麻布、炒面为聘。解放后,聘礼从简。一般是青年男女定亲后,男方请人去和女方父母说亲,只需带一瓶酒去,只要女方父母接酒喝,就表示同意。然后男方就到女方家正式定亲,一般是带二三丈布,二三十元钱,布和钱都是给女方的。过了三个月,男方还要买三支青布或蓝布、一块肉、一瓶酒去女方家,这些东西都是给女方父母的,称为“递小礼”。男方请毕摩择日子,择出的日子要和女方父母商量。这次去,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给女方买点结婚用品,称为“压八字”。女方的父母为孩子准备嫁妆,一般是做一个橱柜、两个装面柜、两只箱子、小桌子三张,大桌子必配齐八个凳子,二号饭桌、小号饭桌只配备四个凳子;还要配制二套被褥、洗脸盆、口缸、毛巾等。男方在讨亲时,要做好女方穿的一套衣服,包括包头、鞋子、针线等,由作陪郎的娶亲人背到女方家。这些东西要到晚上女方的父母请个歌师来喝“娶亲歌”时,唱到一样才拿出一样。如果歌师唱错,娶亲人便将唱错的东西拿出来在歌师眼前绕三转,笑眯眯地装进自己的包包,不给新娘,也不还新郎,娶亲人自己得。如果歌师要的东西唱准确了。娶亲人拿不出来,歌师就用一个簸箕在娶亲人头上打三下,引得客人们哄堂大笑。娶亲人和女歌师对唱下去,女歌师要把娶亲人唱败,娶亲 人才乖乖地把背箩放在堂屋中间。然后,女歌师唱着裤子就拿出裤子,唱着衣褂就拿出农褂。 泼水迎亲 彝族姑娘出嫁时,姑娘的姊妹兄弟和同辈的青年男女可以用水浇波迎亲者。比较大的彝族寨子,在姑娘出嫁的前十天,寨子里的青年男女。就砍些木桩钉在路两旁,然后用野藤控成绊索。等迎亲者到来时,就用路边早就准备好的几十桶水。朝着迎亲者拨去。迎亲者无法逃脱,被水浇成落汤鸡,只有拼命奔跑,跑进新娘家,才能不挨泼。因此,聪明的娶亲者早有准备,如果探听好姑娘家有后门或者村寨里有另一条路通向新娘家,便趁泼水者不注意时钻入女方家,在女方家供桌上点三柱香,烧三份钱纸,磕三个头,这样就不挨泼水。但大多数娶亲者不容易办到这一点,都要被泼水。冷天挨泼,冷得上牙打下牙,往往引得男女青年大笑一场,女方父母才找衣服给迎亲者换掉。一般是泼清水,个别地方很早以前用牛粪水泼,如大小凉山。《西昌县志》卷十二中就有“以牛粪和水遍泼之”的记载。据说水要泼得风姑娘到丈夫家,才不会去老远的地方背水,天也不会早,有吃有穿等。 抢婚 据历史上的记载,过去四川的大小凉山和云南的部分地区,都有抢婚习俗。“抢婚”,按彝族人的说法:“这是老代传下来的,男方去抢是对女方家的一种尊敬,说明不是嫁不掉送去的。”男女的婚姻,虽由父母包办,并经过媒人说媒成亲,但他们娶妻时,男家在头一天除派媒人和新郎的弟弟到女家接亲外,还要请两个接亲人披上毡子,背着牛角酒同去。接亲人到女方村农,要先由两个背牛角酒的接亲人去女家,女方家的人有权本家门口用棍子击打接亲人。在晚上,女方的青年人可以抹黑接亲人的脸。第三天,新娘的舅舅、兄弟等送亲人将新娘送到男家后,要设法拿到男家的碗勺或其他东西,离开男方村寨时,要在寨外的广场上跑几圈马,同时把拿来的碗打碎,当地叫“打口舌”,然后场长而去。 在滇南地区,则存在着在男女互爱的基础上,由男方及其伙伴以假抢的形式先将女子领到男方家,再补行求婚仪式的习俗。男女青年一般在春节期间利用集体歌舞的机会结识相爱。二人如私定终身,男方便可邀约好友数人,在晚上到事先同女方约好的地点,用假抢的形式将女方领到男家。女子一旦被领到男家的堂屋,便意味着已经缔结成正式夫妻。在第二天,新娘要在男家>>

彝族民风民俗的资料 历史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

,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劳浸”、“靡莫”等部族。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有与其先后到达的两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了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8世纪30年代,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白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不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

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撤(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编辑本段]

文化艺术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分男女声调,各地山歌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

彝族的风俗 要图文并茂,就得去百科看了:

baikebaidu/view/2731fr=ala0_1_1

彝族有什么风俗? 30分 彝族的禁忌

凉山彝区禁忌十七岁以上的女子上楼,如违反,家中要举行“晓补”咒仪,驱除秽气和不吉;禁忌外人、哥哥、爸爸、叔叔、叔伯兄弟、媳妇到以右上侧锅庄石为界的主人位“尼木得”处。过去如有违反,媳妇退回娘家,娘家要退聘金并赔偿失礼金;父、兄、叔等则要打酒给主人赔礼。新房落成后迁入时,忌男主人走在前,否则不利家中人丁发展。云南巍山彝区则禁在家中吹口哨,唱山歌、说粗话;禁带棍棒、绳索、刀枪等器机械进堂屋和厨房。

宅址选择彝族宅址选择依山傍水、土肥草美处。择址后需卜宅,凉山彝族卜宅方法有滚蛋、立米和烧羊胛骨等。滚蛋,是取一蛋放在宅基地上滚动,然后立三石支一锅煮蛋,煮熟后剥去蛋壳看蛋窝是正或偏,正为吉,可建房,偏为凶,另择址。立米,用手握住五颗大米,然后把米逐粒按东南西北中方向竖立于土中,拿碗扣住,次日如发现米粒丢失、倾倒等现象为不吉,另择址。烧羊胛骨,需请巫师行此术,即把火草放在羊胛骨上燃烧毕,看胛骨上烧出的裂纹定吉凶,四方开纹为上吉,一字纹为中平,交叉纹为不吉。这些都带迷信色彩逐渐被淘汰。选址后门的朝向一般门朝东,朝坡下。忌门朝秃山开;禁房后有水,否则易发山洪,危及房屋。

村寨特点:凉山彝族生产是农牧兼营型,历史上由于彝族常受其他民族的侵扰和内部频繁的冤家械斗,于是居住村落大多选择在地势险要的高山或斜坡上,或接近河谷的向阳山坡,这样,有险可守,有路可走,并能高瞻远瞩,居前有梯田,居后有牧地,这是彝族理想的居住地。一般高山地区多散居,平坝河谷地区多聚居。

彝族的婚恋

1949年以前,由于彝族分布地区和支系不同,各地社会和经济形态的差异,反映在婚姻制度上的地域性也突出。具体有如下表现:

(一)一夫一妻制。

在彝族社会中,和父权制小家庭相适应的一夫一妻制是占主导地位的婚姻形态。过去凉山,除呷西和部分阿加子女外,一般男女在童年或幼年之时,就由父亲代为择配,求媒说合,卜算合婚,纳聘订婚。一定时间以后即行婚礼。婚后除幼子外,都与父母分居,另立门户,组成一夫一妻制小家庭。若婚后男方尚幼,新娘则返回娘家居住,待其丈夫成年后再行建立家庭。至于阿加与呷西,经主子配婚,或征得主子同意结婚,仍然采取一夫一妻制的形式。过去部分贵族统治者和富有者中也有一夫多妻的,一般所娶各妻都分居不同地点,诸妻中第一妻虽在家中有较高的地位,但无管理和支配其他各妻的权力。但再娶时,事先必须取得第一妻的同意,并泡酒打牛宴请娘家亲友,赔礼后始得行,否则有可能招致非难,引起冤家械斗。

川、滇大小凉山彝族实行“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转房制”、“姨表不婚”、“姑舅表优先婚”。“同族内婚”,是指配偶双方都必须是彝族,禁止与其他民族婚媾,如有违背,按习惯法规定要处死或开除家门。“等级内婚”,“即是黑彝必须和黑彝婚配,严禁黑彝男女和其他等级的男女发生婚媾,如黑彝女子和其他等级男子 ,双方都要处死;如黑彝男子和其他等级女子 ,男子则要开除家支或被处死,女子一律处死。“家支外婚”,即规定同一家支内部严格禁止通婚,配偶必须在外家支选择,同一家支内部若发生两性关系被视为 ,按习惯法双方都将被处死。“转房制”,即已婚妇女丈夫死后,尚在生育年龄,须转给夫家近亲中的另一男子。转房的顺序是,先尽平辈,如平辈中无适当人选,依次及于晚辈或长辈。除不能转给亲生儿子和姑表婚不转给公公外,其余均无限制。“姨表不婚”,即严禁姨表兄妹相婚,姨表兄妹似同亲兄妹,既不能联姻,也不能发生婚外性关系,否则将>>

彝族的过年习俗,意义 20分 我是来自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过年很隆重,时间在每年的11月份为彝历新年,也称作彝族年。在彝族年到来的时候,会进行很多民俗庆祝活动,具体的内容很多,少许字很难解释清楚,请朋友你详见baikebaidu/view/619968 ,是关于彝族年的释义,有很全面的回答,有你想要的全部答案,希望可以帮到你。

至于“火把节”就不是“彝族年”了,火把节是每年的农历7月份,其所表达的民族意义和庆祝活动也和彝族年恭同,但是更加的热闹,号称东方的狂欢节。

彝族有哪些传统 彝族习俗 独特多姿的彝族民俗风情尽可让人返朴归真,体验古老文明之韵味。彝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形成的独特多姿的民族风情,体现在他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信仰崇拜多方面。 彝族饮食 彝族有偏爱吃粑粑的传统习惯,粑粑多以玉米、荞麦磨粉蒸烤而成。粑形扁圆,重约半斤,而以“略粑”为精美,“略粑”以玉米粗磨去壳后,再加水细磨而成粥,照粑粑做法蒸烤而成,细腻香甜,分外可口。一般只在年节或贵客临门时特意制作,被视为高级食品。 彝族饮酒,习惯喝“转转酒”,但凡宾客至或喜庆节日,有的节会议事皆饮酒。饮酒时,数人或者数十人团团围坐,一座用一酒器轮饮,一次喝一口,团团转,直喝到酒醉方休。兴来时则豪饮,不论一碗半樽可一气喝下,以显示豪爽气概。 彝族群众特别好客。不论走进谁家,不管是否亲友或是相识,只要说出姓名、家支,都会受到热情接待。按家境条件尽量做到酒肉粑粑款待,并留住宿,从不索取报酬,而且诚挚大方。对亲友贵客杀鸡、杀羊招待。对特别尊贵的客人,如条件许可,还要杀牛招待。杀鸡招待是最轻的,也要把全部鸡肉端上桌先请客人吃,并请客人吃鸡头,看财喜。杀猪杀羊除招待客人吃饱吃好外,还要送猪头半块,羊胛肉一块让客人带常,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和热情。 彝族房舍 房屋的宅基地,多选择居高临下有险可据的小山头或山坡平地处。古时,彝族因生产生活因素,常迁徙。富裕之家,大多在高低山修筑两处住所,冬天居低山住房,夏天则迁往高山居住,有的夏天居大凉山美姑,冬天迁回峨边居住。 过去的彝族房屋多为一间,土墙瓦板四壁无窗,无天花板,屋内十分昏暗。进门为中房,设火塘,火塘以3个锅庄石安装而成,是全家做饭、用餐、烤火、议事、息宿、待客之所。中房左侧用竹笆隔开,内为主妇居室,也是存放粮食、衣物、银钱之处,右侧为磨房和堆放杂物、农具甚至拴猪的地方。 彝族婚俗 峨边彝族的婚姻嫁娶习俗,在民主改革以前,实行彝族内部通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姨表不婚、转房、赘婚等婚姻制度,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也存在父母包办、媒妁之言、买卖婚姻的现象。从订婚到结婚过程中保留着具有民族特色的婚嫁礼仪和形式。 彝族葬俗 彝族对死者,普遍进行火葬,但对尚未长牙的死婴,则实行土葬。 彝族岁时节俗 凉山彝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两个:一是彝族年节,二是火把节。峨边彝族的年节:凉山彝族年是彝族的太阳历,一年为十个月,在年终的一个月相当于农历的十月,也是彝区秋收结束之际,彝族各个村寨选定一个吉日,一般在十月初一至十五之间的3天时间,就是彝族过年的日子。 在过年的前一天是除夕,家家户户大搞卫生,扫尽地面,清洗家具。过年的第一天凌晨,有条件的家家户户杀过年猪,按崇敬祖先和尊敬老人的传统习惯和规距,过年首先从村寨最受尊敬的长者之家杀猪起。然后各户依此宰杀。猪杀死后,取出胆、腰、脾、胸肉、煮熟切块与荞粑盛入高脚木盆,再用一块烧红的山石,投入一碗清水之中,产生蒸汽上绕三圈,意为除污去秽,然后斟上泡水酒并肉盆一道献于内室祭台上,举行迎祖仪式。 过年期间,人人穿戴一新。青年人举行赛马、摔跤、斗羊、斗鸡等活动,孩童们则到村外野外野炊,尽情地游玩;老人们则相邀到一起聊天、饮酒。 三天以后,开始走亲访友,到远处亲戚家拜年。已出嫁的姑娘带着酒、猪头肉等礼品回娘家,看望父母。约五六天后,过年才完毕。

彝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区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大块大块(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区和周围汉族相同,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栏”的住宅。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妇女地位较低。遗产由诸子平分,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表婚比较流行,夫死实行转房。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还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婚。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上葬。

彝族的民族风俗有什么? “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有关这个古老节日的来源,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传说,其中较普遍的一种传说是:古时天上有个大力士斯热阿比,他听说人间有个大力士阿提拉八,就到人间与阿提拉八比赛摔跤。结果斯热阿比输了,回奏天神后,天神恼羞成怒,派蝗虫到人间糟踏庄稼,阿提拉八在六月二十四日这一天,号召人们燃起松枝火把虫驱,结果驱走了害虫,战胜了天神。为了纪念战胜天神,从此每年到这一天都要举火把欢庆。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人们在火把节的前几天就准备好了各种各样的火把。第一天是在家装饰火把,有多美就装饰多美;第二天则是去亲戚家、朋友家祝贺节日,并各自谈论着自家的火把;第三天就燃烧火把,高举着火把走进田野,走进万家,给人民带来幸福,祝愿农田五谷丰登。第三天夜幕降临时,就到火把节的 了。这时人们欢呼雀跃,分外热闹。街上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人们身穿艳装,脸上都挂满了笑容。他们高举着火把,挤进人群,载歌载舞,好不热闹!他们融为了一体,高举的火把格外闪耀,把原来漆黑一片的夜晚一瞬间变成白昼。

。。。。多了吧

彝族人有什么传统风俗 彝族是云南省人口最多,支系较多,分布地区较广的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山区,部分居住在高寒山区,少数居住在平坝和河谷地带。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现有人口657万多,其中云南最多,有405万多人。全省绝大部分县市都有彝族分布,尤以楚雄、红河两州的哀牢山区,乌蒙山区和滇西北小凉山一带(宁蒗、永胜、华坪等县)比较集中。

丽江地区现有彝族人口19万多,其中宁蒗彝族自治县有13万多人。因为宁蒗彝族主要是从四川大凉山迁徙而来,所以人们习惯上称这些彝族居住区域为“凉山”,而为了区别于四川大凉山,又称“云南小凉山”。

彝族历史悠久,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采。其《太阳历》和《十二兽历法》有其独特之处。自称他称不下一百余种,主要的有诺苏拨、纳苏拨、聂苏拨、改苏拨、撒尼拨、阿细拨等,解放后根据彝族人民的意愿,统一称为彝族。彝是鼎彝的“彝”,既是彝族自称的音译,又具有庄重古老、丰衣足食之美意。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小凉山彝语属北部方言什扎土语。彝族人民在历史上曾用彝文写下了历史、文学、天文和医药书籍、宗教经典等,如凉山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

彝族的节日很多,有密枝节、彝历节、清明、端午、中秋和冬至、插花节、赛装节等,尤以火把节最为隆重。彝族人民擀制的羊毛披毡、刺绣优美图案的挎包、精制木漆器皿,是日常生活用品中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蒙哥马利的代表作,她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阳光灿烂、甜美可爱的小主人公——安妮的艺术形象。

  安妮自幼失去父母,但她热爱生活,富有想象。在她的世界里,溪水在欢笑,玫瑰会说话,小树也成为戴着美丽面纱的新娘,连她自己的影子和回声都是能说话的知心朋友。她喜欢给美好的事物起美丽的名字,喜欢探寻所有未知的世界……丰富而浪漫的想象伴随着她把艰难而平凡的生活过成了一个个快乐的节日。她也经常“闯祸”,但她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错误。她在逆境中乐观成长,在欢笑中体会生活的美好,在关爱中享受人生的喜悦,同时,她又毫无隐藏地把自己的爱心传递给小伙伴、同学、老师等所有认识的人和所能到达的地方。她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所有美好的事物,始终乐观而执著地奋斗进取、追求理想、实现抱负。身边每个人都受到她的感染,因为热爱,因为梦想,因为希望,因为追求,生活变得更加和谐、快乐、美好。

  这部作品自1908年出版后很快成为英语国家的畅销书,渐至风靡全球,迄今已有几十种文字的译本,发行5000多万册,成为加拿大文学中一部享有世界声誉的经典之作。

  孩子的成长,是作者选择的一个巧妙而独特的艺术视角。作品以安妮的成长故事为线索,以“爱的教育”为主题建立了一个人文坐标,对人类的成长走向做出了文学意义的指引,阐发了作者对生活观念、教育理念乃至创作态度的新见解,这使作品与其他儿童文学作品相比,有了独特的艺术品格和艺术风貌。作者通过安妮的形象,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乐于助人的爱心和责任、改造社会的热诚和勇气以及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和追求,都自然地流露于笔端,同时又赋予一个关于“爱的建设”的重要命题,提出了大人与孩子的双向教育和共同成长的新的概念,为成长注入了新的内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4427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