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第1张

陈叔达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赏析

《自君之出矣》是乐府旧题,题名取自东汉末年徐干《室思》诗句,《室思》第三章: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自六朝至唐代,拟作者不少,如南朝宋时的刘裕、刘义恭、颜师伯,陈朝陈后主,隋代陈叔达等,均有拟作,唐代作者尤多,见于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这些拟作,不仅题名取自徐干的诗,技法也仿照徐干的诗。雍裕之这首诗(《吟窗杂录》载辛弘智《自君之出矣》与此诗相同,并收入《全唐诗》),模仿的痕迹尤为明显。这首诗表现了思妇对外出未归的丈夫的深切怀念,其手法高明之处在于立意委婉,设喻巧妙,所以含蓄有味。

自从夫君外出,思妇独守空闺,整日相思怀念;平日梳妆打扮,都是为了让他看了满意,而今他走了,便不必再去对镜簪花了,她想:这宝镜为谁明呢?意思是宝镜既不为谁明,也就自然不明了,是明镜暗不治的进一层说法,比李咸用《自君之出矣》鸾镜空尘生说得更为委婉。这种表达方式,不只是徐干《室思》的继承和发展,其源可上溯到《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意思是:妆扮美容,只是为丈夫;丈夫不在,何必梳妆?这就是司马迁《报任安书》所说的女为悦己者容,正表现了女子对于丈夫的忠贞。

思念夫君,就像陇头的流水,长流无极;听到陇水呜咽的流声,让人肝肠断绝,感伤悲泣。在徐干《室思》中,只是说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是一般化的说法;雍裕之则将流水具体化为陇水,这就如同北朝无名氏的《陇头歌辞》中的句子: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四野。以及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这首歌刻画了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形象。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因为暗用了《陇头歌辞》,便使所思念的夫君在外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内容,即在外过着凄凉漂泊的生活;这个思字,便更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主人公简直要声泪俱下了。除了陇头流水的联想之外,这里还保存着徐干《室思》思君如流水这一巧妙的比喻。这种比喻是将感情物化,即以有形的物体的形象来比喻无形的内心的情思。以流水喻思君之情,可以兼含多种意思:第一,以水流不断,比喻日夜思君,如无有穷已时即取此义;第二,以水流无限,比喻思妇情长。如李白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以流水之长比喻情意之长,即取此义;第三,以流水呜咽,比喻情意凄切。如果说前二义可以在流不断与思不断、水无限与情无限之间直接找到相似点,那么水流呜咽与情意凄切便很难直接找到相似点,必须加以联想,由流水联想到水声,由水声联想到呜咽哭泣之声,由呜咽声再联想到感情的凄切。这是超越相似点的比喻,是不似之似,修辞学上称为曲喻。李贺《天上谣》银浦流云学水声,即属于此类比喻。由于《自君之出矣》后两句的比喻十分巧妙,不仅化无形为有形,增加了诗的形象性,而且具有多种含意,这就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联想天地,使读者读了感到余味无穷。 /p> 杂诗·君自故乡来

王维 杂诗君自故乡来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译文及注释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1、来日:来的时候。

2、绮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3、着花未:开花没有着(zhu)花,开花。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4、选自《王维集校注》

赏析

这首诗表现作者的情趣与倾向。诗人想念故乡,自然是情理之中;而喜欢梅花,则溢于言表。本诗信手拈来,自然天成。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近噜,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

关于故乡事,那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初唐的王绩写过一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而这首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仿佛故乡之值得怀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又绝非故作姿态。

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

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它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最高级的技巧。象这首诗中的独问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殊体现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种技巧却是用一种平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这正是所谓寓巧于朴。王绩的那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朴质的程度也许超过这首诗,但它那一连串的发问,其艺术力量却远远抵不上王维的这一问。其中消息,不是正可深长思之的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这一句看起来是问家乡的情况,但诗人只是笼统的以故乡事来设问,可是问什么好呢?诗人心里满腹的问题竟然不知从何问起。于是我们可以想象诗人的踌躇,对方的诧异。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一问倒令对方感到困惑,不问人事而问物事,这时梅花开没开花?想必读者对此也感到突兀。可是正是这样一问,才是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其实诗人的真正目的,哪里是梅花啊。诗人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不知从何说起,对家乡的思念竟在这一个不经意的问题之中。这是诗人留给人们的空白,让读者去想象。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游子形象。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超然尘世保持自由心态的精神风致。这样诗人写这一首诗歌的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他是在歌颂一种虽然饱经沧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态的人生风范。

诗经 皇矣

《诗经:皇矣》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

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维此二国,其政不获。

维彼四国,爰究爰度。

上帝耆之,憎其式廓。

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

修之平之,其灌其栵。

启之辟之,其柽其椐。

攘之剔之,其檿其柘。

帝迁明德,串夷载路。

天立厥配,受命既固。

帝省其山,柞棫斯拔,

松柏斯兑。

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

维此王季,因心则友。

则友其兄,则笃其庆,

载锡之光。

受禄无丧,奄有四方。

维此王季,帝度其心。

貊其德音,其德克明。

克明克类,克长克君。

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比于文王,其德靡悔。

既受帝祉,施于孙子。

帝谓文王:

无然畔援,无然歆羡,

诞先登于岸。

密人不恭,敢距大邦,

侵阮徂共。

王赫斯怒,爰整其旅,

以按徂旅。

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

依其在京,侵自阮疆。

陟我高冈,无矢我陵。

我陵我阿,无饮我泉,

我泉我池。

度其鲜原,居岐之阳,

在渭之将。

万邦之方,下民之王。

帝谓文王:予怀明德,

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帝谓文王:訽尔仇方,

同尔弟兄。

以尔钩援,与尔临冲,

以伐崇墉。

临冲闲闲,崇墉言言。

执讯连连,攸馘安安。

是类是禡,是致是附,

四方以无侮。

临冲茀茀,崇墉仡仡。

是伐是肆,是绝是忽。

四方以无拂。

注释:

1、皇:光辉、伟大。

2、临:监视。下:下界、人间。赫:显着。

3、莫:通瘼,疾苦。

4、二国:有谓指夏、殷,有谓指豳、邰,皆不确。马瑞辰《毛传笺通释》引或说:古文上作二,与一二之二相似,二国当为上国之误。此说是,上国系指殷商。

5、政:政令。获:得。不获,不得民心。

6、四国:天下四方。

7、爰:就。究:研究。度:图谋。

8、耆:读为稽,考察。

9、式:语助词。式廓:犹言规模。

10、眷:思慕、宠爱。西顾:回头向西看。西,指岐周之地。

11、此:指岐周之地。宅:安居。

12、作:借作柞,砍伐树木。屏:除去。

13、菑:指直立而死的树木。翳:通殪,指死而仆倒的树木。

14、修:修剪。平:铲平。

15、灌:丛生的树木。栵:斩而复生的枝杈。

16、启:开辟。辟:排除。

17、柽:木名,俗名西河柳。椐:木名,俗名灵寿木。

18、攘:排除。剔:剔除。

19、檿:木名,俗名山桑。柘:木名,俗名黄桑。以上皆为倒装句式。

20、帝:上帝。明德:明德之人,指太王古公亶父。

21、串夷:即昆夷,亦即犬戎。载:则。路:借作露,败。太王原居豳,因犬戎侵扰,迁于岐,打败了犬戎。

22、厥:其。配:配偶。太王之妻为太姜。

23、既:犹而。固:坚固、稳固。

24、省:察看。山:指岐山,在今陕西省。

25、柞、棫:两种树名。斯:犹乃。拔:拔除。

26、兑:直立。

27、作:兴建。邦:国。对:疆界。

28、大伯:即太伯,太王长子。次子虞仲,三子季历。太王爱王季,太伯、虞仲为让位于季历,逃至南方,另建吴国。太王死后,季历为君,是为王季。

29、因心:姚际恒《诗经通论》:因心者,王季因太王之心也,故受太伯之让而不辞,则是能友矣。友:友爱兄弟。

30、则:犹能。

31、笃:厚益,增益。庆:吉庆,福庆。载:则。

32、锡:同赐。光:荣光。丧:丧失。

33、奄:全。尽。

34、貊:《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及《礼记-乐记》皆引作莫。莫,传布。

35、克:能。明:明察是非。类:分辨善恶。

36、长:师长。君:国君。

37、王:称王,统治。

38、顺:使民顺从。比:使民亲附。

39、比于:及至。

40、悔:借为晦,不明。

41、施:延续。

42、畔援:犹盘桓,徘徊不进的样子。

43、歆羡:犹言觊觎,非分的希望和企图。

44、诞:发语词。先登于岸:喻占据有利形势。

45、密:古国名,在今甘肃灵台一带。

46、阮:古国名,在今甘肃泾川一带,当时为周之属国。阻:往,至。共:古国名,在今甘肃泾川北,亦为周之属国。

47、赫:勃然大怒的样子。斯:犹而。

48、旅:军队。

49、按:遏止。徂旅:此指前来侵阮、侵共的密国军队。

50、笃:厚益、巩固。祜:福。

51、对:安定。

52、依:凭借。京:高丘。

53、陟:登。

54、矢:借作施,陈设。此指陈兵。

55、阿:大的丘陵。

56、鲜:犹巘,小山。

57、阳:山南边。

58、将:旁边。

59、方:准则,榜样。

60、大:注重。以:犹与。

61、长:挟,依恃。夏:夏楚,刑具。革:兵甲,指战争。

62、顺:顺应。则:法则。

63、仇:同伴。方:方国。仇方,与国、盟国。

64、弟兄:指同姓国家。

65、钩援:古代攻城的兵器。以钩钩入城墙,牵钩绳攀援而登。

66、临、冲:两种军车名。临车上有望楼,用以了望敌人,也可居高临下地攻城。冲车则从墙下直冲城墙。

67、崇:古国名,在今陕西西安、户县一带,殷末崇侯虎即崇国国君,《尚书大传》有文王六年伐崇的记载。墉:城墙。

68、闲闲:摇动的样子。

69、言言:高大的样子。

70、汛:读为奚,俘虏。连连:接连不断的状态。

71、攸:所。馘:古代战争时将所杀之敌割取左耳以计数献功,称馘,也称获。安安:安闲从容的样子。

72、是:乃,于是。类:通禷,出征时祭天。祃:师祭,至所征之地举行的祭祀;或谓祭马神。

73、致:招致。附:安抚。

74、茀茀:强盛的样子。

75、仡仡:高崇的样子。

76、肆:通袭。

77、忽:灭绝。

78、拂:违背,抗拒。

译文:

上帝伟大而又辉煌,洞察人间慧目明亮。

监察观照天地四方,发现民间疾苦灾殃。

就是殷商这个国家,它的政令不符民望。

想到天下四方之国,于是认真研究思量。

上帝经过一番考察,憎恶殷商统治状况。

怀着宠爱向西张望,就把岐山赐予周王。

砍伐山林清理杂树,去掉直立横卧枯木。

将它修齐将它剪平,灌木丛丛枝杈簇簇。

将它挖去将它芟去,柽木棵棵椐木株株。

将它排除将它剔除,山桑黄桑杂生四处。

上帝迁来明德君主,彻底打败犬戎部族。

皇天给他选择佳偶,受命于天国家稳固。

上帝省视周地岐山,柞树棫树都已砍完,

苍松翠柏栽种山间。

上帝为周兴邦开疆,太伯王季始将功建。

就是这位祖先王季,顺从父亲友爱体现。

友爱他的两位兄长,致使福庆不断增添。

上帝赐他无限荣光,承受福禄永不消减,

天下四方我周占全。

就是这位王季祖宗,上帝审度他的心胸,

将他美名传布称颂。

他的品德清明端正,是非类别分清眼中,

师长国君一身兼容。

统领如此泱泱大国,万民亲附百姓顺从。

到了文王依然如此,他的德行永远光荣。

已经接受上帝赐福,延及子孙受福无穷。

上帝对着文王说道:

不要徘徊不要动摇,也不要去非分妄想,

渡河要先登岸才好。

密国人不恭敬顺从,对抗大国实在狂傲,

侵阮伐共气焰甚嚣。

文王对此勃然大怒,整顿军队奋勇进剿,

痛击敌人猖狂侵扰。

大大增加周国洪福,天下四方安乐陶陶。

密人凭着地势高险,出自阮国侵我边疆,

登临我国高山之上。

不要陈兵在那丘陵,那是我国丘陵山冈;

不要饮用那边泉水,那是我国山泉池塘。

文王审察那片山野,占据岐山南边地方,

就在那儿渭水之旁。他是万国效法榜样,

他是人民优秀国王。

上帝告知我周文王:你的德行我很欣赏。

不要看重疾言厉色,莫将刑具兵革依仗。

你要做到不声不响,上帝意旨遵循莫忘。

上帝还对文王说道:

要与盟国咨询商量,联合同姓兄弟之邦。

用你那些爬城钩援,和你那些攻城车辆,

讨伐攻破崇国城墙。

临车冲车轰隆出动,崇国城墙坚固高耸。

抓来俘虏成群结队,割取敌耳安详从容。

祭祀天神求得胜利,招降崇国安抚民众,

四方不敢侵我国中。

临车冲车多么强盛,哪怕崇国城墙高耸。

坚决打击坚决进攻,把那顽敌斩杀一空,

四方不敢抗我威风。

赏析:

这也是一首颂诗,是周部族多篇开国史诗之一。它先写西周为天命所归及古公亶父太王、经营岐山、打退昆夷的情况,再写王季的继续发展和他的德行,最后重点描述了文王伐密、灭崇的事迹和武功。这些事件,是周部族得以发展、得以灭商建国的重大事件,太王、王季、文王,都是周王朝的开国元勋,对周部族的发展和周王朝的建立,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作者极力地赞美他们,歌颂他们,字里行间充溢着深厚的爱部族、爱祖先的思想感情。《毛序》说:《皇矣》,美周也。天监代殷莫若周,周世世修德莫若文王。全诗八章,有四章叙写了文王,当然是以文王的功业为重点的。但谓诗意乃周世世修德莫若文王还是值得推究的。朱熹《诗集传》说:此诗叙太王、太伯、王季之德,以及文王伐密伐崇之事也。比较客观和全面,比较准确地掌握住了此篇诗歌的主题。

全诗八章,章十二句。内容丰富,气魄宏大。前四章重点写太王,后四章写文王,俨然是一部周部族的周原创业史。

首章先从周太王得天眷顾、迁岐立国写起。周人原先是一个游牧民族,居于今陕西、甘肃接境一带。传说从后稷开始,做了帝尧的农师,始以农桑为业,并初步建国,以邰今陕西武功一带、为都见《大雅-生民》、。到了第四代公刘之时,又举族迁往豳邠、地今陕西旬邑一带、,行地宜,务耕种。开荒定居,部族更加兴旺和发展见《大雅-公刘》、。第十三代依《史记-周本纪》、为古公亶父即周太王、,因受戎狄之侵、昆夷之扰,又迁居于岐山下之周原今陕西岐山一带、,开荒垦田,营建宫室,修造城郭,革除戎俗,发展农业,使周部族日益强大见《大雅-緜》、。此章说是天命所使,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但尊天和尊祖的契合,正是周人君权神授思想的表现。

第二章具体描述了太王在周原开辟与经营的情景。连用四组排比语句,选用八个动词,罗列了八种植物,极其生动形象地表现太王创业的艰辛和气魄的豪迈。最后还点明:太王赶走了昆夷,娶了佳偶指太姜,使国家更加强大。

第三章又写太王立业,王季继承,既合天命,又扩大了周部族的福祉,并进一步奄有四方。其中,特别强调帝作封作对,自大伯王季。太王有三子:太伯、虞仲和季历即王季、。太王爱季历,太伯、虞仲相让,因此王季的继立,是应天命、顺父心、友兄弟的表现。写太伯是虚,写王季是实。但夹写太伯,从王季一面写友爱,而太伯之德自见方玉润《诗经原始》、,既是夹叙法,亦是推原法,作者的艺术用心,是值得深入体味的。

第四章集中描述了王季的德音。说他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比大邦,克顺克比,充分表现了他的圣明睿智,为王至宜。其中,用帝度其心,貊其德音,以突出其尊贵的地位和煊赫的名声;而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说明了王季的德泽流长,又为以下各章写文王而做了自然的过渡。

《皇矣》在《大雅-文王之什》,当然重点是在歌颂和赞美文王。因而此诗从第五章起,就集中描述文王的功业了。

第五章先写上帝对文王的教导: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登于岸。即要文王勇往直前,面对现实,先占据有利的形势。虽不言密人侵入和文王怎么去做,但其紧张的气氛已充分显示了出来。接着作者指出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一场激烈的战争势在难免了。密人侵阮阻共,意欲侵略周国,文王当机立断,爰整其旅,以按徂旅,并强调,这是笃于周祜、对于天下的正义行动。

第六章写双方的战斗形势进一步发展。密人侵自阮疆,陟我高冈,已经进入境内了。文王对密人发出了严重的警告,并在岐之阳、渭之将安扎营寨,严正对敌。写出情况十分严峻,使读者如临其境。

第七章写战前的情景,主要是上帝对文王的教导,要他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就是不要疾言厉色,而要从容镇定;不要光凭武器硬拼,而要注意策略。要顺帝之则、询尔仇方,同尔兄弟,即按照上帝意志,联合起同盟和兄弟之国,然后再以尔钩援,与尔临冲,去进攻崇国的城池。崇国当时也是周国的强敌,上言密,此言崇,实兼而有之,互文见义。

最后一章是写伐密灭崇战争具体情景。周国用它闲闲、茀茀的临车、冲车,攻破了崇国言言、仡仡的城墙,是伐是肆,执讯、攸馘,是致是附、是绝是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从而四方无以拂,四方邦国再没有敢抗拒周国的了。

由此可见,《皇矣》在叙说这段历史过程时是有顺序、有重点地描述的。全诗中,既有历史过程的叙说,又有历史人物的塑造,还有战争场面的描画,内容繁富,规模宏阔,笔力遒劲,条理分明。所叙说的内容,虽然时间的跨度很大,但由于作者精心的结构和安排,读者读起来。却又感觉是那么紧密和完整。特别是夸张文言汉语、重叠文言汉语、人物语言和排比句式的交错使用,章次、语气的自然舒缓,更增强此诗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孙鑛说,这这样的诗篇有精语为之骨,有浓语为之色,可谓兼终始条理,此便是后世歌行所祖。以二体论之,此尤近行陈子展《诗经直解》引,是有一定启发的。

诗经 何彼襛矣

《诗经:何彼襛矣》

何彼襛矣,唐棣之华?

曷不肃雝?王姬之车。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

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

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注释:

1、襛(音浓):花木繁盛貌。

2、唐棣(音地):木名,似白杨,又作棠棣、常棣。一说指车帷。

3、曷(音何):何。

4、肃:庄严肃静。

5、雝(音拥):雍容安详。

6、王姬:周王的女儿,姬姓,故称王姬;一说为美女的代称。

7、平王、齐侯:指谁无定说,或谓非实指,乃夸美之词。

8、其钓维何,维丝伊缗:是婚姻恋爱的隐语,或指男女双方门当户对、婚姻美满;或指用适当的方法求婚。

9、维、伊:语助词。

10、缗(音民):合股丝绳,喻男女合婚;一说钓绳。

译文:

怎么那样秾丽绚烂?如同唐棣花般美妍。

为何喧闹不堪欠庄重,王姬出嫁车驾真壮观。

怎么那样地秾丽绚烂,如同桃花李花般娇艳。

平王之孙容貌够姣好,齐侯之子风度也翩翩。

什么东西钓鱼最方便,撮合丝绳麻绳成钓线。

齐侯之子风度也翩翩,平王之孙容貌够娇艳。

赏析:

《何彼襛矣》一的主旨,《毛诗序》以为是美王姬之作,云:虽则王姬,亦下嫁于诸侯,车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犹执妇道以成肃雍之德也。古代学者多从其说,朱熹《诗集传》也说:王姬下嫁于诸侯,车服之盛如此,而不敢挟贵以骄其夫家,故见其车者,知其能敬且和以执妇道,于是作诗美之。近现代学者大都认为是讥刺王姬出嫁车服奢侈的诗。高亨《诗经今注》却认为是周平王的孙女出嫁于齐襄公或齐桓公,求召南域内诸侯之女做陪嫁的媵妾,而其父不肯,召南人因作此诗。袁梅《诗经译注》又持新说,以为是男女求爱的情歌,诗中的王姬、平王之孙、齐侯之子不过是代称或夸美之词。我以为此诗是为平王之孙与齐侯之子新婚而作,在赞叹称美之余微露讽刺之意。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极力铺写王姬出嫁时车服的豪华奢侈和结婚场面的气派、排场。首章以唐棣花儿起兴,铺陈出嫁车辆的骄奢,曷不肃雝二句俨然是路人旁观、交相赞叹称美的生动写照。次章以桃李为比,点出新郎、新娘,刻画他们的光彩照人。平王之孙,齐侯之子二句虽然所指难以确定,但无非是渲染两位新人身份的高贵。末章以钓具为兴,表现男女双方门当户对、婚姻美满。

通篇俱在诗人观望中着想(陈继揆《读诗臆补》),全诗在诗人的视野中逐渐推移变化,时而正面描画,时而侧面衬托,相得益彰。从结构上说,全诗各章首二句都是一设问、一作答,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前后上下,分配成类,是诗家合锦体(陈继揆《读诗臆补》)。今人陈子展《诗经直解》说:(此)诗每章首二句,一若以设谜为问,一若以破谜为答,谐讔之类也。此于《采蘩》、《采苹》之外,又创一格。此等问答体,盖为此时此地歌谣惯用之一种形式。

就在陕西省内吧!经济危机爆发了,该省点花。

陕西名胜古迹

西安市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西安碑林 慈恩寺大雁塔 陕西历史博物馆

水陆庵 西安城墙 关中书院 秦始皇陵 杨虎城将军陵园 阿房宫遗址 蔡文姬墓 大明宫遗址

高冠瀑布 华清池 荐福寺小雁塔 蓝田猿人遗址 临潼博物馆 楼观台 南五台 秦王宫

青龙寺 唐代艺术博物馆 西安半坡遗址 西安事变旧址 西周丰镐遗址 兴庆宫公园 终南山 回民小吃街

书院门古文化街 化羊庙 鼓楼 钟楼 翠华山 关中八景 骊山 草堂寺

大清真寺 广仁寺 宝庆寺塔 三阳寺塔 灞桥 城隍庙 华严寺 秦陵蜡像馆

曲江旅游度假区 扁鹊墓 杜公祠 沣西车马坑 汉长安城遗址 鸿门宴遗址 户县农民画展览馆 嘉午台

鲸鱼沟 莲湖公园 汤峪温泉 仙游寺 香积寺 兴教寺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 大兴善寺

八仙庵 寒窑 广新院民族村 朱雀森林公园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 白鹿原 泾渭湿地

铜川市

玉华宫 福地湖 香山寺 药王山 耀州窑遗址 香山 姜女祠 耀州窑博物馆

宝鸡

法门寺 汤峪温泉 钓鱼台 关山草原 太白山森林公园 天台山 炎帝陵 雍城遗址

张载祠 岐山箭括岭 凤翔东湖 红河谷 秦公一号大墓 民俗博物馆 青铜器博物馆 大散关

扶风城隍庙 金台观 九成宫遗址 龙门洞 五丈原风景区 太平寺塔 周公庙 周原遗址

吴山 嘉陵江源头 苏文忠公祠 渭河公园

咸阳市

茂陵景区 乾陵景区 阳陵 昭陵景区 大佛寺 北杜铁塔 开元寺塔 崇文塔

中国大地原点 于右任纪念馆 汉高祖长陵 五陵原 三原城隍庙 咸阳博物馆 咸阳古渡 杨贵妃墓

旬邑泰塔 周陵 彬塔 昭仁寺 后稷教稼台 凤凰台 陕西医史博物馆 爷台山 秦郑国渠遗址 汉甘泉宫遗址

渭南地区

少华山 风陵渡 大禹庙 慧照寺塔 寇准墓 蒙汉合文碑 明潼关城遗址 桥上桥

唐玄宗泰陵 蕴空禅院 潼关 鼓楼 玄武青石殿 毓秀桥 三河湿地 北寺宋塔 三连木牌坊

白居易故里 苍颉庙和墓 杜康泉 岱祠楼 庆安寺塔 李十三墓 张仁愿墓 来化塔

延安市

黄帝陵景区 宝塔山 瓦窑堡革命旧址 延安革命纪念馆 壶口瀑布 “四八”烈士陵园

凤凰山革命旧址 九龙泉 刘志丹烈士陵园 沙地植物园 王家坪革命旧址 王家湾毛主席旧居

杨家岭革命旧址 枣园革命旧址 谢子长陵园 清凉山景区 万花山 富县塔 石宫寺石窟 万凤塔

石宫寺 万佛寺 延安民俗文化村 洛川民俗博物馆 安塞文化文物馆 南泥湾革命旧址 钟山石窟

汉中市

洋县朱鹮保护区 蔡伦墓祠 红寺湖 洞阳宫 定军山 武侯墓 佛坪自然保护区 天台山

张岩沟风景区 王富沟溶洞群 江神庙 古汉台 南湖风景区 武侯祠 张良庙 石门

山河堰 勉县温泉 拜将台 褒斜栈道 天台寺 灵崖寺 张骞墓 五门堰

长青自然保护区 午子山 南沙河 李固墓 鸟山 大佛洞 五龙洞森林公园 兴元湖公园

榆林市

统万城 红碱淖风景区 凌霄塔 白城台古城遗址 悬空寺石窟 易马城遗址 榆林城郭 榆阳桥

戴兴寺 古城界古城遗址 归德堡桥 红石峡 新明楼 莲花池公园 盘龙寺 钟楼

金刚寺 开光古城遗址 明长城遗址 秦长城遗址 二郎山 扶苏墓 蒙古木华黎王墓

青云寺 双山堡遗址 万佛楼 西夏罗兀城遗址 镇北台 毛乌素沙漠 佳县白云观 李自成行宫

商洛地区

二龙山水库 柞水溶洞 丹凤花庙 武关 龙潭瀑布 莲湖公园 丹江漂流 三台叠翠

龙山晓日 熊耳山 商山 秦岭 大云寺 戴云山 贾平凹故居

二郎神庙 四皓古墓 仙娥峰 东龙山遗址 古镇漫川关

安康地区

兴安公园 狮王溶洞 九连洞 南宫山森林公园 八公岩 双龙溶洞群 白云寺 巴山秋池

巴山神田草原 龙王山 牛山 岚河漂流 笔架山 香溪洞景区 奠安塔 天柱山 瀛湖风景区

华山

苍龙岭 长空栈道 西岳庙 华岳仙掌 南峰落雁峰 玉泉院 大高崖瀑布 仰天池 黑龙潭

聚仙坪 迎客松 东道院 镇岳宫 纯阳观 大上方 中峰玉女峰 回心石 千尺幢百尺峡 仙姑观 柏抱槐

下棋亭 金天宫 翠云宫 华陀墓碑 七十二自长廊 希夷祠 藏龙寺 东峰朝阳峰 西峰莲花峰 北峰云台峰

华山日出 苍龙行云 北斗红叶 莲台佛影 燕子衔表 雨雾弧光 云崖神灯 地球阴影 中方仙桥 莲峰雾淞

文庙 三清殿 灵官殿 炼丹炉 群仙观 马仙庙 南天门 金锁关 天台山古庙 华山峪 张超谷 黄甫峪

窟窿岔 瓦门沟 猩猩沟 文仙峪 十八盘 飞龙梯 老君犁沟 放生池 玉泉 玉井 响水瀑 水帘飞瀑

白龙飞瀑 祝寿崖 全真岩 日月岩 罗带石 寿山石 混元石 石仙人 斧劈石 二仙下棋 希夷峡 车箱谷

秦峪 猢狲愁 鹞子翻身 青龙潭

韩城

党家村 司马迁墓祠 文庙 大禹庙 西猴山 普照寺 圆觉寺 龙门古渡

龙门风景区 魏长城 朝阳洞石窟 清水温泉 法王庙 庙后村遗址 七佛洞石窟 合阳黄河湿地

 “扶风窦家出皇后”,流传西府地区的这句话并非空谈,而是确有其事,章德窦皇后、桓思窦皇后、太穆窦皇后、昭成窦皇后,这些窦皇后娘家都是扶风人。为何扶风县多出皇后这些窦皇后又有着怎样的曲折故事

 如今,扶风县有 4000多人姓窦,这支窦姓后人又是谁的后代呢让我们跟随扶风窦氏文化探究者一起追寻那段窦家往事——

 扶风窦家出了四位皇后

 其实,历史上共有七位窦皇后,最有名的是西汉孝文窦皇后,即史剧中经常出现的窦太后窦漪房,窦氏一族兴旺也是从窦漪房、窦婴开始的,扶风窦家源于窦漪房七世孙窦融,窦融之后,扶风窦家出了四位皇后。

 中国窦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扶风县文史员窦智礼介绍,扶风人窦融因筹划归汉有功,被东汉光武帝封为大司空、安丰侯,扶风窦皇后均是窦融的后人。窦家鼎盛时,有一公:大司空窦融,两侯:安丰侯窦融、显亲侯窦友,娶进三个公主:内黄公主、沘阳公主、涅阳公主,四位二千石(汉官名,指郡守),可谓权倾朝野。

 窦家女儿正是顶着娘家的耀眼光环进宫的,“东汉时期,窦家势力鼎盛,除窦融在朝当大司空外,还有不少窦氏武将在外镇守边关,掌握兵权,朝廷为了稳定江山,拉拢武将,所以,不少窦氏女子被娶进皇宫。”窦智礼解释,窦家与刘家扯不断的婚姻关系,实质上都是一场场政治联盟。比如,章德窦皇后是窦融的曾孙女、沘阳公主的女儿,桓思窦皇后是汉代大将窦武的女儿。

 这几位窦皇后的娘家都在扶风,这里的扶风与今天的扶风不同,当时,汉武帝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以辅京师,右扶风既是一个内史官名,也指一片区域,相当于今秦岭以北,户县、咸阳、旬邑以西的地方,统称右扶风。

 如今,扶风县的窦姓人都以窦融为先祖。解放前,在县城南飞凤山上建有“乡宦祠”,供奉着窦融塑像,每到清明节,窦姓人便结队前往山上祭拜。

 章德窦皇后有两把刷子

 第一个扶风窦皇后是章德窦皇后,汉章帝听说窦融曾孙女美艳,诸方打探,见窦氏果然娇美,十分喜爱,进宫第二年,就册立窦氏为皇后,一同进宫的妹妹也被册封为贵人。窦皇后一生无子,收养梁贵人儿子刘肇为养子,章帝逝世后,刘肇年幼继位,窦太后开始了五年的当权执政。“这五年,窦太后办了五件事,算是一个有所作为的女人。”《扶风文史资料窦滔专辑》编者之一张天福介绍,窦太后任用邓彪为太傅,领百官,任兄长窦宪为掌典辅政,保持了政局稳定;让已经封王的`皇室子弟,都返回各自封国,防止内乱;还废除了盐铁不能自贩自铸的禁令,百姓可煮盐铸铁;提倡儒学,劝民农桑;此外,派窦宪大破了北匈奴,助推东汉王朝达到鼎盛时期。

 张天福认为,客观来看,章德窦皇后有功也有过,她执政之后,也使哥哥窦宪专权跋扈、阴谋叛乱,窦家权力过大,最后被和帝刘肇与宦官一起诛灭,窦氏家族做官的人全部被免,章德窦皇后被软禁内宫,忧郁辞世。

 可怜可叹的桓思窦皇后

 桓思窦皇后窦妙不太走运,窦妙进宫两年后,汉桓帝去世,窦妙与父亲窦武确立刘宏为皇帝,称汉灵帝。当时,刘宏年幼,宦官当道,陷害忠良,窦妙临朝听政后,起用陈蕃、杜密等贤臣,父亲窦武时任大将军执掌朝政,准备诛灭宦官。

 窦智礼谈道,窦武是个忠臣,一生清廉,操心国家社稷,可是女儿窦妙却性格优柔寡断,处在深宫中,经常被宦官迷惑、干扰。在谋划铲除宦官过程中,窦妙犹豫不决,迟迟不下决心,最终走漏了消息,宦官抢先一步下手,煽动灵帝以武力逼迫窦妙交出大印,反诬窦武造反,窦武父子自杀,首级被悬挂在洛阳都亭上,宦官还杀了许多忠臣,窦妙被幽禁,窦武的侄子雁门太守窦统率部逃往北国。这一次,窦家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

 据传,只有窦武的一个孙子,被仆人胡腾保护,逃至零陵(今广西一带)。

 太穆窦皇后的美丽传说

 李渊的妻子,李世民的母亲,也是窦家姑娘,这个窦皇后的美谈比较多,小小年纪就劝谏舅舅周武帝与突厥亲近,拉拢突厥,来安稳江南和关东,由此引来诸多称赞。“雀屏中选”的典故也与她有关。太穆窦皇后的父亲是窦毅,母亲是襄阳长公主,两人发现女儿才智出众,决定为女儿寻找一个有为的夫君,便在门屏上画了两只孔雀,前来求婚的男子必须两箭射中孔雀眼睛,才可以娶窦氏为妻,数十人去求婚都没有射中。李渊听闻后前来求婚,两箭准确地射中孔雀两只眼睛,窦氏便嫁给了李渊。

 窦皇后不仅貌美,而且聪慧过人,李渊任扶风太守时,有几匹好马,窦氏对李渊说,皇上喜欢马,你为什么不把这些马送给皇上呢,留下来会招致祸端的。李渊没有听窦氏的话,不久,果然被隋炀帝贬黜。此后,李渊听从窦氏劝言,谨慎处事,升任将军之职。李渊流着泪对儿子说:“早听你母亲之言,得此久矣!”

 窦智礼说,太穆窦皇后 45岁时过世于涿郡(今河北涿州市),窦氏心智过人,李渊能夺得天下,想必与这位贤内助是分不开的。

 扶风人眼中的窦皇后

 历史记录总是以男人为主,女人的故事偶尔掺在其中,但窦氏皇后的故事告诉我们,哪段历史离得了女人呢,尤其是身居高位的皇后,她们或尽己所能推动了一个朝代、一个家族的进步,或无奈地观望,甚至是加速了一个王朝的衰落。历史大浪汹涌向前,这些女性如同一朵朵浪花,被裹挟进浪潮里……

 窦智礼曾做过统计,在今天的扶风县,共有窦姓人 4000多人,集中在段家镇、天度镇的鲁马村、法门镇的宝塔村等地。落户扶风的这支窦家人,有的是窦家落难之后,从平陵迁来的;有的是逃亡漠北塞外,漂泊数百年最终返回窦家,落脚扶风的,例如苏若兰的丈夫窦滔,就是在北国出生,由祖父带回扶风美阳,定居法门寺西街。如今,这些窦姓人都尊窦融为先祖,关于窦家皇后的故事,他们都能讲两段。

 作为窦家后人,窦智礼把扶风窦皇后的故事收集起来,结合历史背景,编进了扶风县文史资料中。品读这些故事,窦智礼是有感触的,政治联姻使这些窦家姑娘不能选择自己的婚姻,她们的命运与娘家的兴衰紧密相连,历史变革迫使她们要面对更多的抉择,在抉择面前,她们的作为,是可以教育窦氏后人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4876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