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美的教堂最美最出名的世界六大教堂

世界上最美的教堂最美最出名的世界六大教堂,第1张

随着经济条件的越来越好,很多人不仅仅满足只在不远的东南亚出境游了,越来越多人年轻人喜欢欧洲游了。当然去了欧洲旅游,大家肯定会去看看欧洲那些宏伟壮丽的教堂。教堂是欧洲国家的标志性建筑,是见证了欧洲历史文明的发展。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世界上最美最出名的大教堂有哪些。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始建于1506年,距离今天已经500多年历史了,是天主教最重要的象征之一。它的设计者有达芬奇、开朗基罗、拉斐尔等众多艺术天才。整体是古罗马和巴洛特建筑风格。

当然看圣彼得大教堂也不能错过教堂内的米开朗基罗的《哀悼基督》、贝尔尼尼雕制的青铜华盖及其设计的圣彼得宝座。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始建于1386年,历史500多年,直到1965年才最后完工。整体为哥特式建筑风格,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米兰的精神象征和标志。整个教堂可以容纳4万人进行宗教活动。

米兰大教堂可以说建筑奢华,外观精美绝伦。主要建材采用的白色大理石,是欧洲最大的大理石建筑。

西班牙塞利维亚大教堂

西班牙塞利维亚大教堂始建于15世纪,主要采用哥特式建筑风格。它原本是一座大清真寺,后来被改建成天主教堂。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感受到教堂的美艳,还可以看到哥伦布的灵柩。

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

意大利佛罗伦萨大教堂始建于1925年,因为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整体建筑风格是采用了文艺复兴式风格。它是佛罗伦萨市内最高建筑,登上教堂最高台阶上可以俯瞰整个佛罗伦萨。它曾经被评为世界上最美的教堂,连我国诗人徐志摩都把它比作“翡冷翠”。

英国圣保罗大教堂

英国圣保罗大教堂始建于公元604年,可惜在1666年的时候遇上了伦敦大火,把一千年的教堂全部烧没有了。后来雷恩公爵重新设计建筑了现在这座大教堂,整体采用了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它也是英国最大的教堂,1981年,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子的世纪婚礼就是在这里举行的。

这些欧洲的教堂有你们想去的吗,如果去欧洲记得去这些教堂看看哦。

不可否认,意大利米兰最迷人的地方都散落在多莫广场,多莫广场最惊艳的亮点都凝聚在米兰大教堂,而米兰大教堂之所以成为吸引无数游客的磁石,所有的原因都在教堂的天顶。按照这个逻辑,只有登上大教堂的天顶,才能真正一睹米兰王冠无与伦比的辉煌!

在屋顶上旅行是旅途中非常有趣的经历。每次我参观一个古老的城堡或教堂,我都不会错过任何一个被允许参观天顶的人。走过很多地方,发现各地屋顶风景大致有两种趋势。比如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当你停在天顶时,不仅可以看到圣彼得广场和延伸的长街之间和谐的钥匙,还可以鸟瞰不远处罗马的壮丽景色。这种屋顶是一个极好的观景平台,虽然它本身并没有太大的趣味性,它能让人看到其他种类的风景。另一类以西班牙巴塞罗那的高迪建筑为代表,无论圣家堂,还是巴塞洛缪之家和米拉之家。人们去那里,多半是因为屋顶本身就有龙骨状的屋顶,剑状的烟囱,童话色彩的设计和象征意义,足以让游客趋之若鹜。

然而,米兰大教堂是一个完美的例外,它将这两种类型结合得天衣无缝。它不仅有自己的大师级天顶设计,也是欣赏美景的唯一立足点。本身和外面都是风景。这让我更加着迷。哪怕爬到四肢无力,头晕目眩的地步,也要看一眼风景。

千回百转

大教堂有六个石梯和两部电梯通往天顶。入口在教堂的北面。游客可以选择12欧元乘坐电梯,或者7欧元爬楼梯。入口处的售票员看到我带着相机和三脚架,用蹩脚的英语劝我乘电梯。我已经做好了征服天顶的920级台阶的准备,所以我谢绝了他的好意,坚定地选择了爬楼梯。

楼梯间在一个笔直的角楼里,空间只能容一人通过,狭窄而安静。台阶绕着石墙转了一圈,抬头看见一个黑漆漆的旋梯,看不到尽头。台阶差不高,坡度适中,不算陡。在这样狭长的封闭空间里,我低头数着步数。不一会儿,我就开始头晕,只能直视前面的墙壁,一步一个脚印地移动。

走到一半,我突然笑了,因为我发现墙上的砖石上刻着一些游客的留言,各种语言的。找几个英文单词读读,大多是一些关于疲惫和昏厥的抱怨。要看天顶的风景,世界各地的游客都经历了一个共同的转折。于是我不知道在走廊里徘徊了多久,我意识到那920级台阶即将成为我一步一步踩上去的历史。终于,一扇明亮的石门映入眼帘,松了一口气:终于!

迷失在精致的美中

米兰大教堂是欧洲最大的大理石建筑,整体外观极其华丽。就连教堂的天花板也是用汉白玉做成的,马克吐温称之为大理石诗。

天顶上有33座石桥纵横交错,连接着天顶的各个部分。从楼梯间的石门出来,我迷失在一片布满尖塔和雕像的丛林中。教堂顶部有135座哥特式大理石尖塔,像大理石诗歌中135个华丽的注脚。每个尖塔的顶端都有一个雕像,每个雕像都很不一样。所有的尖塔都指向天空,而且整齐划一,让整个天顶幻化出一种上升感,像一座悬浮的天空之城。

屋顶上有150条水道和410个大理石支撑连接着尖顶,上面都装饰着精美的浮雕。其中,很难区分你在哪里。因为无论你在天顶的哪个位置,都被拱形的尖顶和奇石的浮雕所环绕,让你感到惊艳、丰富和优雅。这时我才意识到英国小说家劳伦斯把教堂天顶比作一只长着尖刺的刺猬是多么的贴切。

在美丽的风景中叹息

经过几个低矮的石拱门后,还会有一个台阶,但因为是在露天,到处都有风景可看,所以感觉并不吃力。爬上几级台阶,再穿过几个屋顶,你就来到了天顶上宽敞的观景台。

《孤独星球》的旅行指南,《意大利》第二版的封面照片就是在这里拍的。到了这里,视野豁然开朗,原本层层叠叠的宣礼塔像卫兵一样错落在每一排的一侧,让出一条平坦的通道。游客或坐或站在这个平台上欣赏风景。透过平台两侧的尖顶,你不仅可以看到米兰的全城风光。即使在晴朗的日子里,你也能清楚地看到远处绵延至马特宏峰的阿尔卑斯山。

黄昏,夕阳如血,在天顶上投下浪漫的绯红色。随着天空的起伏,天顶上的绯红又变成了温柔可爱的绯红。加上附近城市的灯光和远处雪山山顶淡淡的夕阳,整个天顶美景成为一场顶级的艺术盛宴,雍容不雕。

从观景台的另一边,绕过一扇石门,就到了一个尖塔混战的地方。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堂108米的中央塔楼,这是教堂的最高点。中央塔楼由意大利建筑师布鲁诺莱斯基建造。塔顶是举世闻名的镀金圣母玛利亚铜像,建于1774年。这座铜像高42米,覆盖着3900多片金叶,重700多公斤。它矗立在半空中令人眼花缭乱,这就是为什么米兰大教堂最初被称为圣母诞生大教堂。

这个大理石铸造的永恒传说,从这座城市建成之日起就存在于它最骄傲的高度:他在教堂里见证了拿破仑的加冕,在教堂外见证了二战的枪炮声,在晨光中醒来的熙熙攘攘的米兰和在黑夜中入睡前逐渐散去的宰熙里的人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从不疲惫,从不悲伤,只沾染着时间和轮回的气息,默默完成着未完待续的历史篇章。

行走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欧洲,所能看到的最耀眼、最辉煌、最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建筑无疑是那些各具特色的教堂,教堂不仅仅是建筑艺术的体现,更从侧面综合反映了当地文化深刻内涵。本文仅从建筑和美学意义上盘点世界最美十大教堂,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异议敬请留言评论。

1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全名是“查格特·彼得·玛丽亚大教堂”,建造于1864年 1880年,是德国最大的教堂。科隆大教堂以雅致、轻盈著称于世,是欧洲艺术的代表作,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建筑。科隆大教堂与圣彼得大教堂和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科隆大教堂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之一,建筑全由磨光石块如同石笋般砌筑而成。教堂是以十字形平面为主体、由两座最高塔为主门的建筑群,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科隆大教堂为罕见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加宽又挑高,中央是高157米的双尖塔,另有11万座小尖塔烘托。高塔将人的视线引向上天,直向苍穹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

夜色中的科隆大教堂最为壮观,在灯光的辉映下,教堂显得荧光闪烁,灿烂夺目,美不胜收。教堂中央的双尖顶直剌云霄,一连串的尖拱窗驮着陡峭的屋顶,整座教堂显得清奇冷峻,充满力量。

科隆大教堂的巍峨壮观令所有瞻仰到它的人叹为观止。用磨光内外雕刻物皆似鬼斧神工之作,教堂里鲜艳缤纷的彩色玻璃,森然罗列的高大石柱,凌空升腾的双塔以及精致的拱廊式屋顶皆气势傲然。登至塔顶,俯瞰市区,科隆美景一览无遗。

2米兰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又称“多魔大教堂”、“杜莫主教堂”,是意大利米兰的精神标志和象征,它于1386年开工建造,1897年最后完工,历时五个世纪,是世界建筑史和文明史上的奇迹。米兰大教堂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也是现今世界上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教堂之一,它在宗教界的地位极其重要,著名的《米兰赦令》在这里颁布,使得基督教合法化并成为罗马帝国国教。达芬奇曾为它画过无数设计草稿,拿破仑曾在这里加冕。

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是文艺复兴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大教堂外部从上而下满饰雕塑,极尽繁复精美,是世界上尖塔和雕塑最多的建筑,主教堂用白色大理石砌成,被誉为“大理石山”。教堂塔尖最高处达1085米,总面积11700平方米,可容纳4万人举行宗教活动。

米兰大教堂在设计及装饰方面,显得相当细腻,极富艺术色彩,整个教堂本身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艺术品。教堂外形独特,尖拱、壁柱、花窗棂,像浓密的塔林刺向天空,有各类雕像6000多个,最著名的是圣母玛利亚雕像,在阳光下显得光辉夺目,神奇而又壮丽。

教堂内部也全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堂内玻璃窗是全世界最大的,建造于500多年前,至今仍光彩夺目。堂内还藏有许多名人的陵墓和艺术珍品。

3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又称“梵蒂冈大殿”、“圣伯多禄大教堂”,是位于梵蒂冈的一座天主教宗座圣殿,是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与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教堂,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于西元326年修建,16世纪由教皇朱利奥二世重建,先后由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主持设计施工,历经120年,于1626年正式宣告落成。

圣彼得大教堂外观宏伟壮丽,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形式,整栋建筑造型传统而神圣,主要特征是希腊式的石柱及平的过梁和罗马式的圆顶穹窿相结合。教堂总面积23万平方米,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大教堂正前是建于1667年的圣伯多禄广场。

教堂内部用大理石砌筑而成,到处弥漫着巴洛克风格,金碧辉煌,神秘莫测,装饰华丽到令人窒息,惶恐不安。整个殿堂的内部呈十字架的形状,中心点的地下是伯多禄的陵墓,地上是教皇的祭坛,祭坛上方是金碧辉煌的华盖,华盖的上方是直径42米、高达120米的圆穹,仿佛是通向天堂的大门。整个殿堂的顶部布满美丽的浮雕和雕像,充满无限的神秘色彩。

圣彼得教堂不仅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建筑圣殿,它拥有“巴洛克艺术之父”的天才贝尔尼尼、“文艺复兴后三杰”的米开朗琪罗等艺术大师多达百件的艺术瑰宝,许多艺术家贡献了毕生的心血,更被视为人类无价的资产。

4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正式名称为“巴黎圣母主教座堂”,位于法国巴黎塞纳河畔上。教堂建于1163 1345年,历时182年,它的 历史 价值、地位无与伦比,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也是 历史 上最为辉煌的建筑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巴黎圣母院是欧洲早期和雕刻艺术的代表,是世界上第一座完全意义上的哥特式教堂,集文化、宗教、建筑艺术于一身,正面双塔高约69米,回廊、门窗、祭坛等处的绘画和雕刻艺术,以及内部珍藏的大量13 17世纪的艺术珍品闻名于世,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巴黎圣母院闪烁着法国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巴黎圣母院矗立在塞纳河畔,是对古老巴黎 历史 的承载。如今的巴黎圣母院兼具宗教、 旅游 和艺术价值于一体,是巴黎必到打卡之处。走近巴黎圣母院,可见雕有基督教《圣经》的圣安娜门、审判入口大门和圣母门依次排列,雕刻栩栩如生。巴黎圣母院共三层,顶层可眺望整个巴黎,欣赏绝美的塞纳河景致。

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导致其尖顶坍塌,木制屋顶损毁严重,令全世界为之惋惜。目前它正在修复中,期待它的涅槃重生。

5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坐落在英国畔,始建于公元960年,后经数次扩建、重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英国地位最高的教堂,是历代国王举行婚礼庆典、加冕登基的地方,也是英国的王室陵墓所在地,可以说它是一部英国王室的石头史书。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英国中世纪建筑的主要代表,它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属于哥特式。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巍峨壮丽的教堂之一,它结构宏伟,装饰辉煌,它的双塔嵯峨高耸,拱门镂刻优美,柱廊恢弘凝重,玻璃色彩绚丽,屏饰装潢精致,整座建筑静谧肃穆而又金碧辉煌,其富丽堂皇、精美豪华为英国教堂之冠。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见证了泰晤士河的千年沧桑,是一座难得的 历史 博物馆,触发着游人的思古幽情,引发人们对千古风流人物的无限感慨。

6圣家族大教堂

圣家族大教堂又称“神圣家族大教堂”,它以独特的形象成为了巴塞罗那的地标性建筑。教堂始建于1882年,预计要到2030年左右完工。教堂现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圣家族大教堂主体以哥特式风格为主,细长的线条是主要特色。教堂设计建造18座高塔,其中中央为高达170米的耶稣基督。教堂仿佛是一部浮雕的《圣经》,它有三个立面,分别为面向东方的“诞生立面”,面向南方的“荣耀立面”和面向西方的“受难立面”。

圣家族大教堂内部设计为有五条走廊,中殿的拱顶高达45米,屋顶和高塔涂以五颜六色的釉饰之后,变得流光溢彩,令人眼花缭乱,还利用了光效来增强教堂的感染力。高处俯瞰教堂形似一个巨大的万花筒,随着阳光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景致;整座教堂好似一个生命的个体,那些花瓣形状的天花板,肆意向上延展的巨大圆柱,透光的小孔和张开的门窗,无不散发着活力的气息。

7瓦西里升天教堂

瓦西里升天教堂又称“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紧傍克里姆林宫,是沙皇伊凡大帝为纪念战胜和兼并喀山罕国而主持修建的大教堂,修建于1555 1560年。它的建立,标志着莫斯科成为俄国的政治和宗教中心,是俄罗斯建立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大教堂所在的红场周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瓦西里升天教堂显示了16世纪俄罗斯民间建筑艺术风格。整个教堂由九座塔楼巧妙地组合为一体,八个形体下满、色彩艳丽的塔楼代表八位圣人,簇拥着象征着上帝至高地位的中心塔,中心塔高65米。八个塔楼的正门均朝向中心教堂内的回廊,教堂外面四周全部有楼梯和走廊环绕。

瓦西里升天教堂现为俄罗斯国立 历史 博物馆分馆。教堂内部到处绘有16 I7世纪的壁画。殿堂分作上下两层,陈列着大量16 17世纪的文物。

瓦西里升天教堂每个角度欣赏都是完美的,是形式和空间在艺术上的惊奇及最完美的组合,走进它宛若进入了一个浮想联翩、色彩绚丽的童话王国。

8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由君士坦丁大帝于330年修建,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也是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1453年,奥斯曼帝国时期教堂被改建为清真寺。1935年,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将圣索菲亚大教堂变为阿亚索菲亚博物馆。经过多次的战争和人为的破坏,大教堂免于劫难,它是唯一一座完整地保存下来的查士丁尼时代的建筑。大教堂所在的伊斯坦布尔文化区被列入《世界文化名录》。

圣索菲亚大教堂因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是拜占庭建筑的代表作。大教堂布局属于以穹隆覆盖的巴西利卡式。中央大穹隆直径326米,高548米,通过帆拱支承在四个大柱墩上。

教堂内壁全用五彩斑斓的马赛克和彩色大理石砖镶嵌画装点铺砌。装饰地板、廊柱、墙壁是五颜六色的大理石,拱门、飞檐、柱头等处以雕花装饰,圆顶的边缘有40具吊灯,教坛上镶有银、玉石和象牙。每当阳光透窗射入大厅时,绘有图案和壁画的半圆形穹顶犹如在空中飘荡,造成一种虚幻飘渺的神秘境界。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世界 历史 长河中遗留下来的最精美的建筑物之一,它既有东方艺术的韵味,又有罗马建筑的特色,成为了伊斯坦布尔最有名和最有代表性的 历史 建筑。

9滴血大教堂

滴血大教堂又称“基督复活教堂”、“喋血教堂”,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格里鲍耶陀夫运河旁。大教堂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纪念父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83 1907年在其父遇刺地点修建。大教堂所在的圣彼得堡 历史 中心及其相关古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滴血大教堂五光十色的洋葱头顶,反映了俄国16 I7世纪的典型的建筑风格。教堂轮廓美丽,装饰艳丽,与附近的古典式的建筑物和古老俄罗斯风格成鲜明对比。教堂高81米,宽阔的外形,镶嵌着颜色艳丽、复杂的影像图案,使用了丰富的搪瓷青铜板、彩色图案瓷砖装饰面。

滴血大教堂内部装饰精美绝伦,整个大厅里的柱子、墙面、穹顶布满用大理石和宝石加工而成旳马赛克镶嵌画,画面栩栩如生,色彩生动,内容都是圣经里的天使和圣人,充满了宗教神圣的氛围。

滴血大教堂独具匠心旳绝美造型,巧夺天工的华丽装饰,使游人感受到了人类文化艺术的厚重积淀和人类 社会 和 历史 的进步和发展,从这多元化的审美标准中,感受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

10您来选择

世界上美丽的教堂多的不可枚举,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可能是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德国亚琛大教堂、乌尔姆大教堂、塞维利亚大教堂、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纽约圣约翰大教堂、兰斯大教堂、约克大教堂、林肯大教堂、布鲁日圣母教堂、沙特尔大教堂、特拉斯堡大教堂、亚眠大教堂、图尔奈圣母大教堂、基辅圣索菲亚大教堂、圣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布尔日大教堂、鲁昂大教堂、比萨大教堂、托莱多大教堂、布拉格圣维图斯大教堂、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林茨新主教堂、拉斯拉哈斯教堂、雷克雅未克大教堂、利钦圣母大教堂、墨西哥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哈尔滨索菲亚教堂……您喜欢哪座?欢迎留言评论。

米兰大教堂是米兰的地标,整座建筑物融合哥特、文艺复兴、新古典等多种建筑风格,其位居米兰市中心,雄伟的气势,令人望之而生仰慕之心,其中教堂正面以三角形状构建而成,四周有数百座尖塔成林,和高达108公尺的主塔相衬,仿如相互扶持,伸向蓝天,展现哥特式建筑的特色。

米兰大教堂最高的尖塔高达1085公尺,上方置有圣母雕像,教堂拱顶由52根多柱体梁柱支撑,其上共有135根石柱尖塔、2245座雕像,均取材自圣经故事,教堂内外所呈现的圣者及使徒像,数目达3159座,据传均是文艺复兴时代所留下的作品。

教堂正面五扇铜门上,分别刻有教堂历史、米兰历史、圣母生涯和君士坦丁大帝的“米兰诏书”等。不管从那一个方向看,米兰大教堂呈现的壮丽风貌及丰富的历史内涵,都很令人感动。

扩展资料:

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有“米兰的象征”之美称。主教堂始建于1386年,由米兰望族吉安·维斯孔蒂主持奠基。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完成最高的哥特式塔尖上的La Madonnina(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

1813年教堂的大部分建筑完工。1897年最后完工,历时五个世纪。1805年拿破仑曾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至1965年教堂正面最后一座铜门被安装,才算全部竣工。

这一建筑工程持续了约5个世纪,完工前的装饰润色是于1809年根据拿破仑的命令完成的。1577年完成了初步的建筑,开始供信奉天主教人士参拜。1897年最后完工,历时五个世纪。

—米兰大教堂

谁知道这幅图在哪

回答:这是著名的米兰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广场 

  英文名称:Duomo

  其它译名:米兰主教教堂(原译名)、多莫大教堂、多姆大教堂、圣母降生教堂

  建筑类型:宗教建筑

  修建时期:公元1386年开始建造,公元1897年完工。

  所属国家:意大利

  

米兰大教堂

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也是规模仅次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世界第二大教堂。教堂长158米,最宽处93米。塔尖最高处达1085米。总面积11700平方米,可容纳35000人。内部非常地宽广,至身于着幽暗而庄严的空间中简直快忘了自己是在一大商业都市的中心。教堂内外共有人物雕像3159尊,其中2245尊是外侧雕刻;有96个巨大的妖魔和怪兽形的排水口;顶上有135个尖塔,中央塔顶圣母玛丽亚镀金雕像,高42米,重700多公斤,由3900多片黄金包成。教堂共有五扇铜门,左边第一个铜门于1948年完成,表现的是君士坦丁皇帝的法令;第二个铜门是1950年所作,讲述的是圣·安布罗吉奥的生平,第三个最大的铜门是1906年完成,重37吨,描绘的是圣母玛丽亚的一生;第四个铜门是在1950年完成的,讲的是从德国皇帝菲德烈二世灭亡到莱尼亚诺战役期间米兰的历史;第五个铜门1965年完成,表现的是从圣·卡罗·波罗梅奥时代以来大教堂的历史。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个人宣言:我是hk——honest king——诚实的国王,不是香港的英文缩写,切记切记……

门票:教堂大堂加博物馆门票2欧元/人;乘坐电梯上教堂顶楼需13欧元/人,走楼梯8欧元/人(没有学生优惠)。

开放时间:08:00到19:00

米兰教堂博物馆开放时间:10:00到13:15,15:00到18:00 教堂前是著名的大教堂广场,建于1862年。这是米兰市的中心,是举行政治、宗教等大型活动的地方。中央是意大利王国第一个国王维多利奥·埃玛努埃尔二世的骑马铜像,由埃尔科莱·罗萨于1896年雕成,描绘他在圣马尔蒂诺战役中骑马激励士兵冲锋的场景。雕像四周有无数的鸽子在悠闲踱步,任人喂食、观赏。以大教堂为中心,有3条环形道路,其间还有不少道路连结,像米兰的俯视图一样。在米兰大教堂广场左侧有维多利奥·埃玛努埃尔二世长廊,建于1865 -1877年。长廊呈十字形,长196米,宽105米,高47米廊顶呈拱圆形,顶上装有彩色玻璃棚,是米兰的商业中心之一。地面是用大理石铺成的马赛克图案。巨大的拱形建筑富丽堂皇,长廊内有装璜考究的金银首饰、时装、礼品店、餐馆,咖啡厅和书店。这里是米兰市民的休闲中心,到处是休息的市民及观光客,常年很热闹。比较特别的是中心圆顶下地面上黄道带的金牛座图案,据说是站上去转个圈能带来好运。路人热心地为我们示范,但也说不上缘由。无论如何,凑这个热闹的人想必很不少,以致金牛身体某个部位被磨出一个锥形的深坑。

广场右侧**建筑是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王宫,1778年建成,已辟为当代艺术博物馆。

穿过维多利奥·埃玛努埃尔二世长廊来到的斯卡拉广场(Piazza della Scala )上有列奥尔德·达·芬奇的雕像。 在米兰教堂左侧的维多利奥·埃玛努埃尔二世(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回廊是米兰十分重要购物场所,有很多国际知名的服装专卖店、商店、餐馆、咖啡馆等,满足游客的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的众多需求。

米兰多莫大教堂是哥特建筑不朽的篇章。从1386年起,跨越6个多世纪,来自意大利以及欧洲各地的艺术家在这里倾注了心血和智慧。从多莫广场仰望大教堂,数不清的高塔和雕塑令人痴迷,而通体大理石的光辉令人目眩。步入教堂,需要通过巨大的门廊,5座铜门都是艺术家的杰作,铜门上精细的雕刻向我们展示了基督教文化和米兰的历史,读懂了这5座铜门就读懂了米兰的过去。

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教堂正面6个巨大方石柱上雕刻着数十幅大型浮雕和上百个人像,以及众多的花鸟鱼虫作为装饰,方柱之间是5座黄铜大门,每座铜门都讲述了不同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巨匠们在大门设计上也煞费苦心。

中央大门最为重要,如同大教堂被献给圣母玛利亚,这座大门的雕刻也以圣母玛利亚为主题,1906年举行了隆重的开门仪式;最左边的铜门记载了决定基督教历史的米兰敕令,于1948年浇铸;大教堂的前身是米兰守护神圣安布罗吉奥的祭所,1950年,雕塑家在左边第二个铜门上形象地讲述了他的生平;右侧第二个铜门展示了米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描述了米兰重要的历史场景,同样完成于1950年;最右侧的铜门,“米兰大教堂历史门”于1965年完成,它标志着大教堂数个世纪建筑工作的结束,规划师们用这座大门描述了大教堂的历史,颇具深意。

5座大门中最古老者也只有百年之久,但在这宏伟壮丽而又声名显赫的艺术殿堂中,它们有着独特的地位,它们成为开启基督教世界,开启米兰历史的大门。

圣母玛利亚之门

中间的铜门重37吨,是教堂中最早完成也是最重要的的大门,大门上的雕塑描绘了圣母玛丽亚的生平。

洛多维科·波利亚吉(Lodovico Pogliaghi)是这座大门的设计师。1895年,当他得到委员会任命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我将要投入我全部的力量去完成它。”艺术家从此把自己称为米兰大教堂的“第一看门人”,他珍惜这份工作,这座大门也成为了他最重要的作品。经过11年的刻画和浇铸,这座受到新艺术影响的新古典主义大门,终于在1906年9月8日,圣母诞辰日呈现在公众面前,这天,教堂举行了盛大的开门仪式。

这座大门的每一个画面都描述了圣母的生平,大门中上部最显著的浮雕是耶稣在为圣母玛利亚加冕的画面,圣母玛利亚双手交叉在胸前,体现出对耶稣的谦恭和尊敬。在另外一个场景中,耶稣向玛利亚告别,玛利亚匍匐在耶稣的脚下,拉着耶稣的衣袖,仰头注视着耶稣,悲戚之容令人心碎,而耶稣却非常从容,因为他已经预知未来的一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米兰遭到了轰炸,教堂遭到了破坏,这座大门也受到损伤。也许负责教堂建设与维护的“多莫工厂”希望人们永远铭记战争的伤痛,他们将战争的伤痕留在大门上。来向圣母玛利亚报告受孕的天使拜服在圣母身前,天使的左手被炮弹炸飞,圣母的左肋和头顶各留下一片破损的痕迹。耶稣受难系列浮雕与炮弹的痕迹就这样结合在一起。

米兰敕令开启了基督教的时代

米兰敕令是值得所有基督教徒永生铭记的一部法令,可能敕令的原件永远无法得见天日,但米兰敕令在基督教史上的地位却不容动摇。

当古罗马的君士坦丁大帝与统治巴尔干半岛和伊比利亚半岛的李锡尼会晤时,他们不可能知道,宣布基督教信仰自由、返还教会财产、承认基督教合法性的敕令开启了西方文明新的一页,基督教从古罗马帝国的疆域传播到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会晤就在米兰,时间是公元313年。

耶稣是犹太人,基督教脱胎于犹太教,但在传播之初,罗马皇帝们并不喜欢犹太人,基督教徒们深受迫害,直到米兰敕令的颁布,这一局面才彻底改观。

1937年,当“多莫工厂”的规划师们寻找创作“米兰敕令”大门的设计师时,阿利戈·米内尔比(Arrigo Minerbi)入选了,他是犹太人。相信这完全是历史的巧合,因为他的才华已经被广泛认可,而他恰好是居住在米兰的犹太人。但历史却是惊人的相似,在法西斯猖狂的年代,犹太人再次遭到了迫害,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米内尔比才完成了“米兰敕令”大门的创作。

在大门上的雕塑中,《米兰敕令》颁布前的场景被艺术家形象再现,早期的基督教徒受到迫害,他们被处以各种惨不忍睹的刑罚,财产被没收,处境悲惨。在艺术家创作过程中,有多少灵感来自于他饱受迫害、担惊受怕的经历?那颠沛流离的生活是否让他亲身感受到2000年前加之于基督教徒身上的摧残?

米兰大教堂的铜门是开启历史的大门,是历史之窗,是壮阔的历史画卷。跨进这扇门,我们走进历史;跨出这扇门,我们希望走向未来。正如教堂大门上方镌刻的大字,“娱我心神者必定短暂”,“扰我心智者不会长久”,而在中央大门的上方则警示我们“只有永恒才值得追求”。

人类在不断思考宗教和世俗文化的进程中寻找着未来,米兰大教堂大门的规划师和设计师们已先于我们进行了这样的探索,我们在孜孜不倦地阅读着他们的文章,也在思索着答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4925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