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哪里有千层代工厂

南宁哪里有千层代工厂,第1张

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香园印尼糕点加工厂、辽宁天禄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可以代做千层。

1、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香园印尼糕点加工厂:位于南宁市,是一家以黄金糕、千层糕、九层糕、鸡蛋糕、菊花饼的企业。

2、辽宁天禄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豆乳盒子蛋糕、毛巾卷、奶酪蛋糕、千层蛋糕、月饼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的公司。

云之端别墅轰趴馆。同学聚会对服务的需求量大,云之端别墅轰趴馆公司服务好,团建,生日派对,婚礼,求婚,三五好友聚聚,家庭聚会都可以,可以随心所欲地和同学们在生活压力大的当下寻求一片乌托邦式的净土。南宁市,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和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

31年前,人们想为家里添置家具、自行车、缝纫机等大件家居耐用品时,还得向“公家”提出书面申请,然后在单位里“排队”等候,根据国家分配给单位的耐用品数额,凭票购买。有人常常为买一辆自行车等上一年,也有人琢磨着自己制作家居用品。

31年后,回首往事,已经不用再为添置家居用品烦恼的市民,回味当年托朋友、找关系,连夜排队买家居用品的经历以及31年来南宁家居的惊人变迁,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70年代:“三转一响”风光无限

20世纪70年代,在那个“票据年代”,“三转一响”是南宁市民结婚时最耀眼的家居用品。“所谓‘三转一响’其实就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那时候,姑娘们应允小伙子的求婚,多半要提出购买‘三转一响’,有这‘三转一响’压阵,婚礼才风光。若是苛刻一点的姑娘,遇上买不起‘三转一响’的小伙子,说不定还要翻脸,甩手而去。“我是在70年代中期结的婚,但当时并没有凑齐这‘三转一响’,因为我和爱人的经济条件实在不允许。”家住友爱路的市民李阿姨是土生土长的南宁人,经历过“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回城后又进了工厂。

改革开放初期,南宁市民购买“三转一响”仍要凭票购买。每年单位里都会给职工分发一些购物票,然后职工们便凭票拿钱去购买数量不多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李阿姨说,直到现在她还清楚地记得她参加工作后买的那台海鸥牌收音机。“每天下班后,工友们聚在一起收听广播节目是那个年代大家不多的娱乐之一。1973年,特别喜欢收听文艺节目的李阿姨花了近20元购买了一台海鸥牌半导体收音机,这对每月工资只有22元的她来说,无疑是一次“奢侈”的行为。

1976年,李阿姨结婚了。结婚时,她家里的主要家具都是向单位申请的,而“三转一响”她也只有收音机和自行车。直到结婚生了孩子以后,她才以为爱人和孩子做衣服为由,顺利向单位申请要票购买到了一台缝纫机。1977年,李阿姨终于盼来了最后一“转”——手表,那是爱人送给她的钻石牌手表,样子不是很好看,但在那个年代能拥有一块手表,已让她满面生辉,开心不已了。

80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

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美化生活的意识逐渐增强。对“三转一响”的追求逐渐转变成了“彩电、冰箱、洗衣机”。而飞燕牌彩电、白龙牌洗衣机、多丽电扇这些南宁生产的家电产品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大受南宁市民的欢迎。如今,在不少南宁市民的家里还能看到80年代的多丽全旋转电扇的身影。

1981,李阿姨和爱人调回了南宁,住在新阳路的老房子里。1982年,她遇到了一个同学,说是认识南宁市无线电三厂的人,能帮她买到电视机。她一听,赶紧托朋友找关系,连夜到百货大楼前排队,买到了一台南宁产的飞燕牌黑白电视机。电视机抱回来时,轰动了街坊邻居,大家纷纷涌到李阿姨家里看电视,一边看着电视画面,还一边啧啧直夸。“当时最受欢迎的电视剧就是日本的《排球女将》,每当这部电视剧开播时,家里黑压压的都是人头,有的人自带小板凳来,有的人挤着站,更有顽皮的小孩子干脆坐在地上。”李阿姨至今还常常怀念当年街坊邻居一起看电视的那种热闹情景。1988年李阿姨家里购买了彩色电视机,那台飞燕黑白电视机才退了役。

而在家住民主路的李军记忆里,“彩电、冰箱、洗衣机”是跟他的婚礼联系在一起的。从80年代开始,“冰箱、彩电、洗衣机”成了人们结婚的必备品。“为了准备这结婚三大件,我把全家都动员起来了。”那时的李军很幸运,在单位里分到了一间30平方米的房子,房子是小了点,但对于当时的年轻人来说已是难得了。而百李军并未因此感到轻松,因为还有“三大件”压着他。当时一般家庭要凑齐这“三大件”并不是简单事,对于月工资只有几十元的他来说,压力更大。“为了让我的婚礼能顺利进行,父母亲动用了他们所有的积蓄,还到处托朋友帮忙,最后终于在深圳买到一台12寸的日立彩电和一台小冰箱,送给我们当结婚礼物。”

同时转变的还有家具。上世纪70年代流行的双门柜、木沙发、折叠小圆桌等家具,此时被多样的组合柜、玻璃储物柜、茶几、餐桌等取代了。当时的南宁市民流行自己或请人做家具。李军结婚时用的柜子就是他哥哥亲手做的。“我哥插队时跟着村里的木工师傅学会了木工手艺。1980年哥哥结婚,他自己精心打制了一个双门衣柜。到我结婚时,因新房的面积很小,我就按当时流行的式样请哥哥帮我做了一大一小两个柜子,可以根据房间的大小任意组合使用。”就这样,在全家人的积极张罗下,1985年,李军和爱人在万国酒家摆下了婚宴。

90年代:开启多元精彩生活

20世纪90年代,组合音响、卡拉OK机随着港台流行音乐大量地涌入了我们的生活,同时,手头上开始宽裕起来的人们开始追求起流行消费来。

唐静是1996年开始装修新房的,当时刷完墙、铺完地板砖后,就找了个木工师傅上门做了几件家具,配上一些家电也就差不多了。“那时候流行买名牌家电,松下彩电、万宝冰箱、金铃洗衣机、春兰空调还特别流行卡拉OK,朋友到家里来做客都要唱上一阵。”

在90年代,有两样东西不能不提,那就是电话和网络。唐静告诉记者,1996年的时候装一个固定电话要2000多元,而且还要到营业厅排队。但为了和家人朋友以及远在外地工作的丈夫通讯方便,一咬牙,装!而到了90年代后期,互联网兴起,家用电脑成为热销的商品之一,唐静又忙不迭地往家里搬回了电脑。

21世纪:标榜个性化的时代

今天,如果当朋友告诉你他今天在街上遇到一个和你穿一模一样衣服的人,你肯定会大为恼火。怎么我精挑细选的衣服还会有雷同?在这个标榜个性的年代,独树一帜成了许多年轻人的追求,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成为当时最时尚的口号。

家住星光大道的李杰认为:“家不需要有多大的地方,不需要特别的实际,关键是住得舒服就行了。”尽管如此,李杰家里的彩电早已从大背投瘦身为平板电视,从放在柜子上挂到了墙上,冰箱的个头也越长越高大,滚筒洗衣机成为时尚,组合音响依旧处于不败之地”

南宁市民31年家居变迁,在给我们留下一段段岁月记忆的同时,也标出了一条改革开放31年来人民生活不断前进提高的脚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4932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