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阿尔及尔之战

介绍一下阿尔及尔之战,第1张

代: 1965

区: 阿尔及利亚 / 意大利 (更多)

长: 117 min导

演: 杰罗 庞泰科沃 (Gillo Pontecorvo)编

剧: Franco Solinas / 杰罗 庞泰科沃 (Gillo Pontecorvo)类

型: 剧情 / 战争

名: 阿尔及尔之战(台)/阿尔及尔之战(港)/阿尔及利亚的战争(其他)

一九五四年十月一日,以法属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耳的卡斯巴为中心,爆发了阿尔及利亚人反抗运动。这是由于阿拉伯人憎恨法国人长期统治而引起的。人们四处搞破坏,法国政府发觉事态严重,便于一九五七年十月七日,派马丘将军率领四十万大军驻于斯拉姆地区,但是暴乱仍层出不穷,法国人的镇压行动已明显升级。阿里.拉波安原只是一个以扒窃为生的小偷,由于他的果敢和身体力行,而同时与宾米提成为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的领导者。某日,阿里男扮女装上街,最终还是被发现,他们跟踪他并突袭了基地,阿里等被处死。但阿尔及利亚的人民斗争情绪越来越高涨,这股势力不容阻挡。

阿尔及利亚女人愿意嫁给中国。原因是:

1、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好于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女性嫁过来以后衣食无忧;

2、我国男性比较尊重妻子,阿尔及利亚女性嫁到我国,远比在阿尔及利亚社会地位高;

3、我国的社会治安堪称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之一,阿尔及利亚女性嫁过来以后,在文化、生活、宗教方面能够享受到充分的自由,而不必担心人身安全。

《埃维昂协议》(vian Agreement)

又称阿法协议,即由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的协议。1962年3月18日,有阿尔及利亚共和国临时政府和法国政府的代表在法国东部埃维昂城签订。1830年,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1905年,阿尔及利亚全境沦为法国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人民为了摆脱法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斗争。1954年11月至1962年3月在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领导下,阿尔及利亚人民经过7年半艰苦的武装斗争,终于迫使法国同意谈判,以结束阿尔及利亚战争。1962年3月7—18日双方在埃维昂经过几轮谈判,签署法阿协议的总声明,惯称埃维昂协议。协议主要内容有:自1962年3月19日12时起,在阿尔及利亚全境结束军事行动,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人民有权行使自决权,成立一个独立和主权国家,承认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为“合法新政治组织”;3—6个月之内,举行公民投票,决定阿尔及利亚是否独立;在此之前的过渡时期,阿尔及利亚的行政管理权移交给临时行政委员会,该委员会的成员由双方政府同意的阿尔及利亚人和法国人担任;法国3年内分批从阿尔及利亚撤出全部军队,但保留米尔斯克比尔的海军基地,租借期15年,同时在一定期限内保留其他军事基地。协议中还列有双方实行经济和文化合作的方案,法国承担向阿尔及利亚提供为期3年的经济援助,后者同意仍留在法郎区内。法国公司保持在阿尔及利亚的石油租借权,并可以优先取得新租借地。同年7月3日,阿尔及利亚进行自决公民投票后宣布正式独立,结束法国在阿尔及利亚133年的殖民统治。

阿尔及利亚旅游简介

阿尔及利亚是一个很少人会想去的旅游国,然而阿尔及利亚确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所以这里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厚,各地景观也很独特,虽然地处北非,但是这里有着千年的古城,还有极具艺术价值得清真寺。这里也不同于非洲的贫穷落后,它有着迷人的风情、湛蓝的海水。如果要求阿尔及利亚还要了解这里的气候,这样才能给你的旅程带来完美的体验。这个世界这么大,有机会还是要出去走走的,也需要自己的亲身体验,只要不停的行走才会知道原来这个世界跟你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呢!

阿尔及利亚地处非洲,是一处不错的旅游之地。阿尔及利亚的风景也是颇具吸引力的,这里的无数景点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无数游客对阿尔及利亚并不知道,本文就为您讲解一下有关阿尔及利亚的情况,盼望会对您的旅行有所帮忙。

首都阿尔及尔是您来阿尔及利亚必到的地方,这里可以说是地中海南岸一颗特别夺目的明珠。

这里具有众多的显然画卷,因此您可以这里纵情的消受来显然美景带给您的很多震惊。要是您想体验宗教的魅力,那么清真寺和大教堂也会满意您的需求。在安纳巴还具有无数的美食呢,要是您来到这里,您无妨也消受一顿当地的特色盛宴。

在君士坦丁也具有很多不错的风景,这里的城堡总会把人带入一个神话般的世界。在君士坦丁是具有很多古城堡、宫殿以及清真寺的,固然这里也不乏各种欧式的现代风格,要是您想体验到建造的魅力,君士坦丁万万是一个不错的挑选。在君士坦丁也有一些地方的特产,您无妨也品味一下当地人钟爱的咖喱。

你了解阿尔及利亚时差是多少吗,你了解阿尔及利亚有什么特色吗,那么我们就具体说说吧,阿尔及利亚时差:比北京时光慢-7小时, 阿尔及利亚旅游资源丰厚。首都阿尔及尔绿树成荫,体面美丽,是该国 主要旅游城市和最大港口。天气良好,属地中海类型,1月和8月均匀气温 分离为12℃和25℃。市区依山临海,曲折起落,延长20余公里,旧城建在山坡上,富裕阿拉伯民族特色。街道忐忑而弯曲,有着名的卡斯巴古城堡。 新城沿海边舒展,多欧式建造和街心公园。该市有建于1879年的阿尔及尔大学,巴尔多史前人类博物馆、穆斯林艺术博物馆、美术馆、动物园和植物园,以及很多教堂和清真寺。城市周围有众多古罗马时代古迹。阿尔及尔湾体面极佳,特别是在夜间风景、风光最为好看。距城东南20公里处有着名的达尔贝达国 际机场。

从阿尔及尔向西可至旅游城镇提帕萨。该城环境柔美,有罗马时期重大古迹。阿尔及尔西南 60 多公里的阿特拉斯山上有重大的启阿旅游圣地。周围 有齐发峡谷和芒齐斯河,并可以见到很多驴在山上散步。

位于阿尔及尔以东的卡必利亚是人为破坏极少风景如画的山村。山村尤以无花果和橄榄树多而着名。

东阿尔及利亚的首府君士坦丁是北非历史名城。它位于受卢美尔河切割 的峡谷的石质高原顶部。君士坦丁有很多罗马时代和中叶纪的古迹。城西部有教堂及市政厅、法院等机构,道路宽广笔直。城东部与西部对比鲜亮,是富裕东方色彩的小街小巷。市内有建于19世纪的哈吉阿赫迈德宫、国家博物馆、13世纪的大清真寺和1961年兴办的君士坦丁大学。塞提夫位于君士坦丁以西不远处,周围的吉梅拉是主要的北非古罗马遗迹。

阿尔及尔以西的奥兰,是西阿尔及利亚首府,该国第二大城市和重大海港。该市富西班牙特色,站在姆的阿吉欧山的 16 世纪圣克鲁兹城堡,可俯瞰全市。市内有18世纪的帕沙清真寺和藏有史前展品的迈特博物馆,还有文艺 再起时代风格的建造市政大厦,具古典意大利风格的剧场。二次大战盟 军在北非登陆后曾在此驻守。

阿尔及利亚的主食,是他们叫做古斯古斯的食品,这是一种用清水、橄榄油、牛羊肉、蔬菜和面粉等做成的馒头。他们的主食还有香酥可口的烤羊、烤鱼及烤虾等。阿尔及利亚人的口味偏辛、辣、鲜、香,惯用橄榄油制成食品,喜爱吃咖喱,多用煎、烤、炸、炒、扒等 烹饪办法。肉类中只虼牛、羊肉和鸡、鸭肉,蔬菜爱吃西红柿、黄瓜、洋葱、生菜等。

阿尔及利亚人奉伊斯兰教为国教,所以不吃猪肉,也不太喜爱吃海参、鱼、虾之类的东西。在斋月其间,从日出到日落这段时光里不吃不喝,水米不沾,晚上才开斋进食。

绿茶和红葡萄酒是他们的最佳饮料。葡萄是他们最喜欢的水果,这次你了解阿尔及利亚时差是多少了吧!

阿尔及利亚在哪儿?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北部,阿尔及利亚民主人民共和国,简称阿尔及利亚,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该国大多数是阿拉伯人,其次是柏柏尔人(约占20%),少数民族有姆扎布族和图阿雷格族。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法语。伊斯兰教是国教。首都阿尔及尔市内有著名的非洲圣母院、319座清真寺和众多博物馆,北部有气候宜人的地中海金色沙滩,南部有浩瀚的撒哈拉沙漠,还有高原雪山和众多古罗马遗址。

阿尔及利亚好玩景点推荐:

公主墓:葬有埃及艳后之女

提巴萨:提巴萨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最早是古代迦太基的贸易驿站,后为古毛里塔尼亚国王的港口城市,公元1世纪被罗马占领,成为北非最重要的基督教徒定居点之一。公元前五世纪,腓尼基人建造并定居在此。随后,在迦太基和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下,这个坐落在西那瓦山脉脚下(Mountain Chenoua)的遗址成为了北非著名的游览圣地。遗址展示了一座完整的城市,虽然只剩下残垣断壁,但建筑的基本形态清晰可辨,神庙,剧场,居民,道路,码头,喷泉等,历历在目。

卡斯巴:阿尔及尔的卡斯巴建在陡峭的斜坡上(118 m高)紧挨着布扎里山,坐落在富饶的米蒂贾平原附近,面对着海湾的港口与地中海。阿尔及尔的卡斯巴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历史上主要起军事与贸易职能。

非洲圣母院:非洲圣母院(Notre Dame d'Afrique)坐落在上山,可以远眺阿尔及尔海湾和城市的一种拜占庭风的感觉,贴上了瓷砖的装饰又有地中海建筑的特色,于187风貌。教堂规模不大,从外形判断平面是拉丁十字布局,穹顶给人2年落成。在一个阿拉伯国家,伊斯兰世界能建出如此美丽的教堂实属不易。建筑师Fromageau曾于1859年被任命为法属阿尔及利亚教会建筑主建筑师,他采用了当时在法国教堂建筑界中十分流行的新拜占庭风格。教堂内部拱顶上有一条铭文:Notre Dame d'Afrique priez pour nous et pour les Musulmans,意思是“非洲圣母,为吾众及穆斯林祈祷”,这在天主教堂中是很少见的,你可以说是当时教主的博爱,已经跨越了本门宗教,也可以说,也许这在当时的阿拉伯世界一种能传播自己教义的手段。

三叶塔:三叶塔是阿尔及利亚独立斗争的象征,坐落在阿尔及尔马达尼亚区哈马山上,因独立革命的22 位先驱曾在此山开会,发动民族解放战争准备而得名。塔高92 米,呈三片由外向内斜立的棕榈叶状,象征工业、土地和文化三大革命。

阿尔及尔大邮局:阿尔及尔大邮局,新摩尔风格的建筑,建于1910年,作为阿尔及利亚首都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近现代历史的见证。

杰米拉:杰米拉又叫奎库尔,海拔900米,以它特有的广场、寺院、王宫和凯旋门,形成了在山区建造罗马式城市的典型范例。杰米拉是阿尔及利亚的宗教胜地,古代名城,坐落在北非塞蒂夫省900米高的山丘上,杰米拉使阿尔及利亚成为拥有世界上最壮观的古罗马遗址的国家之一。

提姆加德:阿尔及利亚东北部海拔1072米的奥雷斯山区著名的古城遗址。古城始建于公元1世纪,最初是古罗马奥古斯都第三军团的一个哨所,后古罗马帝国特拉让皇帝在此建立塔姆加迪城。6世纪柏柏尔人起义赶走了罗马人改名为提姆加德Timgad。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建城很早,早在古罗马时期努米底亚王国的首都。公元311年老城在战火中被毁,次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重建该城,并把它命名为Constantine。其后几百年里,这座城市先后落入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之手,从基督徒控制变成被穆斯林控制,但康斯坦丁的名字一直保留下来了。

阿尔及尔清真寺:清真寺就坐落在整个城市的一个制高点上,在市区的各个角落总是可以看到清真寺高耸的宣礼塔。这座建筑不仅气势恢宏,内部也细腻精致。高大的门窗都用华丽而复杂的伊斯兰风格镂空浮雕做装饰,铜制大门雕刻着复繁规整的装饰图案。清真寺内部,是数十根石柱支撑起的巨大空间。视线所及,不论是墙壁,还是石柱石梁,都用马赛克拼接出精美的图案。四周高大的拱门和拱窗都镶嵌着彩绘玻璃,室外自然光穿透进来,显得格外绚丽。大殿正中间的上方,是圆形的穹顶,同样装饰着精美的伊斯兰风格图案。置身其中,感觉完全被纷繁复杂的装饰图案所包围,无比华丽和纯洁。

康斯坦丁西迪梅西德桥:铁桥建立在峡谷之上,这是一座悬索桥,没有桥墩支撑,依靠两端的缆绳牵拉。桥头有铭牌,上面是法文和阿拉伯文,这座桥的主要数据:桥长 160米、桥宽58米、桥高175米,建于1912年,已经超过一百年了。

康斯坦丁博物馆:由康斯坦丁东北部的王宫改建而来。该阿拉伯式宫殿的主人是撒哈拉比斯克拉地区贵族部落的后裔。他在19世纪上半期一直掌管着所在的省,并且带领着武装反抗军对抗外来的侵略,打响了康斯坦丁反抗的第一仗。1850年他被葬在了阿尔及尔宫殿的公墓。伴随着他的丰功伟绩,他的宫殿也被认定为国家历史遗迹。

贾奈特博物馆:博物馆规模较小,展出的主要是在贾奈特沙漠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文物、反映图阿雷格人生活习俗的帐篷、生活用品等。

阿尔及利亚旅游的地方有哪些

阿尔及尔的卡斯巴哈(Kasbah of Algiers)

从空中俯瞰海岛,有一座建于公元前四世纪的迦太基贸易驿站,这就是卡斯巴哈。卡斯巴哈是典型的麦地那式或伊斯兰式的城市,是地中海最杰出的海岸景观之一。这是一处促使人们回顾历史的地方。它保留了城堡,古代寺院和奥斯曼宫殿,同时保留了传统的城市建筑以及根深蒂固的民族观念。1982年,卡斯巴哈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姆扎卜河谷(MZab Valley)

姆扎卜河谷景观,是伊巴丹人在10世纪时围绕着他们的五个吉苏尔或称为城堡而修建的,完工之快令人称奇。简单,实用并极适应环境。姆扎卜的建筑结构是为群体居住而设计的,但同时也考虑到了家庭的结构。当今城市建筑的设计者可以此为借鉴。1982年,姆扎卜河谷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杰米拉(Djmila) 杰米拉主神殿

杰米拉是阿尔及亚的宗教圣地,古代名城,座落在北非塞蒂夫省的900多米高的山丘上,杰米拉遗址使阿尔及利亚成为拥有世界上最壮观的罗马遗址的国家之一。尽管这个遗址本身的占地面积并不是最大的,但它却保存完好,而且与之相邻的博物馆里藏有极其精美的镶嵌壁画,这些工艺品经常被送到很远的阿尔及利亚博物馆展出。杰米拉因拥有北非保存最完好无缺的古罗马遗址而为万众所瞩目。1982年,杰米拉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提姆加德(Timgad)

提姆加德是属于阿尔及利亚的古罗马遗迹,是北非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罗马遗址。现在古城遗址入口处建有博物馆,陈列着古罗马人的石棺、雕像及一些精美的工艺品。城市南部依斜坡而建的半圆形古剧场,气势恢宏,保存得十分完整。阿尔及利亚独立后,一年一度的国际艺术联欢节即在此处举行。1982年,提姆加德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霍加尔的国家公园

公园建于1987年,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为世界遗产。这里不仅有瞪羚、野羊、印度豹、豺狼、野猫以及各种不同的鸟类,还有可追溯到公元前12000年的岩洞绘画和岩画。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开始前往非洲这片神奇的土地,阿尔及利亚地理位置优越、文化遗产丰足、观光景点众多,旅游业发展潜力广阔,阿尔及利亚旅游部官方网站的开通对于加强双边旅游合作、促进境外目的地营销起着积极的作用,更能吸引中国游客前往阿尔及利亚旅游,刮起一股中国风!

  《漂亮朋友》读书笔记 共两篇,如下

  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并不怎么喜欢读外国的所谓文学名著。首先我不喜欢那些冗长而又绕口的姓名。我得承认我看书不怎么仔细,所以碰见名字长一点的人物,往往越看越搞不清楚,得不停的翻到最开始去确定那些人物的身份。而我一开始看的都是诸如《安娜卡列妮娜》《战争与和平》这样的俄国名著,那种混乱的程度是可以想象的。其次,对于译者的水平我一直不愿意恭维。这其中最典型的我觉得莫过于郭沫若老先生翻译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到现在我仍然认为他的翻译加入了太多他自己的风格。事实上,我在读郭老翻译的作品时常常会恍然以为是在读他的诗集——我想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会引起许多人不满,但这只是我的感觉,无所谓正确与否,也和他人无关。

  所以一直很少看国外的作品。但这本书的确是一个例外——从拿起它的那一刻起——就象一枚新鲜的水果,你可以隔着包装袋闻到它的味道——那短短的几行字所描绘的杜瓦特颇有些狼狈地出场情景立刻让我感觉到了蕴藏在这些文字中间的诱惑,那是一种优美的文字所具有的,令人难以罢手的感觉!

  小说从一个普通的生活场景写起,从一开始就着力描写了“漂亮朋友”和他在众人眼中的形象。作者用对杜瓦特外貌的描写,用顾客对杜瓦特的态度和关注,开门见山的给读者牢牢的树立了一个独特的形象——俊朗、聪明而且不令人讨厌,甚至看上去相当的绅士。但就是这么一个人,这么一个漂亮的小伙子,口袋里的钱却只够他在月底之前每天吃两餐晚饭而没有中饭或者是两餐中饭而没有晚饭——读者的好奇与潜在的同情迅速被煽动了——我想,这也是吸引我读下去的最初的原因——又或者说,因为杜洛瓦这一刻的窘境和自己的某一时期非常相似而产生了共鸣。

  不名一文的杜瓦特浪荡在巴黎优雅的大街上。他有点儿花哨,有点儿庸俗,不愿意放弃自己曾经身为轻骑兵的潇洒身份。他有挤身上流社会的渴望,有对美丽的女人的强烈的占有欲。但是仅此而已,他无力去改变自己的现状,无力帮自己从所居住的贫民窟一样的阁楼里逃出来。幸运的是,他碰见了自己在骑兵队时的旧伙伴,现在已经做了《法兰西生活》报社政治专栏编辑的弗赖斯节。弗赖斯节改变了他的命运,把他领入了一个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有多么适合自己的行业,让他成为了一名记者。弗赖斯节造就了他成功的开始,并且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很知趣的给他让出了自己的位置——尽管他本人一点都不情愿,但是他还是离开了,被忽视和纵容的小病最终要了他的命,也让原本属于他的一切,包括他的财产和他的妻子都归属了杜瓦特。杜瓦特是幸运的,他的幸运在于他明白“一切的一切无非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地追求功名、追求财富比起自私自利的追求女人、追求爱情又要高人一等。”杜瓦特看透了这个世界并且丝毫不愿意掩饰自己的追求。最后,他做到了。这个狡猾、阴险、伶俐但又非常执着的小人物最终成就了他的理想——尽管那理想在正人君子看来是不值一晒的!

  杜洛瓦的成功在于他充分利用了自身的优势,也就是他的漂亮。看看莫泊桑是怎么描写他的——“他本来就生的漂亮,又加上从前当过下级军官的那副架子,真是一表人才。他挺直了腰板,雄赳赳地熟练地卷了卷嘴唇上的那撮胡子,目光四射,仿佛渔人撒网一样,对四周迟迟未散的座客很快的扫了一眼。这正是那些漂亮小伙子看人的眼法。”贵族阶级的女人们对于这样一个漂亮的小伙子似乎是没有抵抗力的,弗赖斯节夫人——朋友的妻子,德•马莱尔夫人——一个小个子的棕发的贵妇人,华代尔夫人——老板的妻子,甚至连苏珊娜,老板的女儿,美的象洋囡囡的少女都被他一个个征服了。她们心甘情愿的爱着他,让他跪在自己面前柔声的说,我爱您爱的要发疯了!杜洛瓦甚至不需要其他的招式,这一点倒是很象武侠小说里功力以臻化境的武者——一招半式打遍天下!那些假模假势的高傲的女人在他面前迫不及待的卸去伪装,露出自己放荡的一面。莫泊桑用辛辣的讽刺表达了自己对于贵族阶级虚伪的鄙夷和藐视。

  小说一个非常重要的看点是作者对于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比如杜洛瓦第一次去弗赖斯节家时的拘谨与自卑,在决斗前夜的仓皇不安,在弗赖斯节死后想立即占有玛德丽娜•弗赖斯节的无耻与急迫,以及贵妇人们面对杜洛瓦热烈的追求时的矛盾与不知所措!所有的这些场景都描写的细致入微而且恰倒好处,读来颇有身临其中的感觉。这正是莫泊桑作为伟大的文学家的能力的体现。

  另外,小说中对于景物的描写也堪称一绝。

  “夜姗姗来到,却似一块轻纱,在右边那一大片原野上面掩罩上了一层透明的阴影。火车沿着塞纳河前进,塞纳河仿佛一条亮晶晶宽大的金属衣带,在铁路旁边奔腾流去,年轻夫妇凝睇着河水,水面红光万道,是天上落下的斑斑点点。太阳在西坠之前将它们涂抹上一层绛绯血红的颜色。落日余辉逐渐消散,色彩愈变愈深,凄凉地一寸寸黑了下去。原野颤栗着,沉浸在黑暗之中;悲怆凄凉的颤栗,每当西山日落,总是带来了人之将亡一般的颤栗掠过大地。”常写字的人都知道,对于景物、人物的刻画是最见功力的事情,尤其是对景物的刻画,它不仅仅增加文章的美感,更可以赋予文章一种灵性和一种层次上的升华。我想,这也就是大师之所以不同于普通人之处了。

  小说中涉及到政治的地方我总是一带而过的,我不愿意仔细去看。政治是少数人玩弄的权术,与普通人没有关系,我们大可不必劳神。

  在结尾的时候,我几乎是摒住呼吸向下读。我总认为大师会在即将结束的时候安排一出闹剧,以终止那令人发指的**悲剧。但是故事偏偏在杜洛瓦盛大的婚礼中,在巴黎万人空巷争睹杜洛瓦姿容的喧闹中,在杜洛瓦遥望众议院布尔朋宫的目光中落下了帷幕。留给我们或许是不满,或许是嫉妒,又或许是愤怒的感觉。

  ————————————————————————————

  《漂亮朋友》读书笔记

  “结婚就是两人之间的合作,因为彼此需要而走在一起。当不再需要时,像解除合同一样平静地分开就行了。”以上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漂亮朋友》里德弗雷吉埃夫人的婚姻观。难怪她对哪个男人都可以不冷不热、不温不火、可即可离。她是个相当有才华,自信满满的一个女人,她的心不依附于哪个男人身上,即使德弗雷吉埃死了,杜洛华与她离婚了,她仍可以潇洒平静地离开,然后再与哪个男人像签合同一样地获得结婚证书。丧偶,离婚,不忠与背叛对她来说似乎显得无动于衷。为什么她能如此不为人所伤呢?我想,原因在于她并不爱她的丈夫们,婚姻只是一种合作关系,并不存在爱情,或说爱情成分少得可怜。人只能被自己爱的人伤害!一旦有了爱,或多或少就会有伤害。

  在现实生活中,平平凡凡的芸芸众女如何才能像德弗雷吉埃夫人那样不为情所伤呢?学她那合同式的无爱婚姻?显然行不通。以我拙见,坚忍独立应首当其冲。只有自己不依赖于任何人也可以独立养活自己,那时应该比较不会患得患失吧。二是自信与信任。德弗雷吉埃夫人面对着杜洛华在外面的风流艳史,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竟一点也不像其他女人那样大吵大闹。然而,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形是绝对无法容许的。但我想广大女性应该足够自信,坚信自己是够好的,坚信自己的丈夫是不会背叛自己的,给他足够的信任与空间。三、广大女性不要对自己的丈夫要求太高了,也不要把他们想得太好了。俗话说希望越高失望就越大,别抱有太大期待,当不经意的希望实现时,更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似乎有点儿“凡事做最坏的打算”,有了这种准备,应该比较不会失望与受伤吧。总之,女人要坚强独立些,假使周围的一切骤然退去,自己也能独自承受;当必须得一人生活时也能自娱自乐。若能这样,我想也不至于被人伤倒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5620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