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历史之上较为繁荣的朝代之一。唐代出现了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女皇武则天的头衔提升了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许多女性开始努力开创自己的事业,尤其是在皇室。在皇室里面,公主和妃子都开始觊觎王位。其中最著名的是太平公主,虽然她最终失败了。太平公主死之后,李隆基将七个孩子全部处死,但留下了儿子薛崇建。为什么太平公主是武则天一生最喜欢的公主。
武则天曾经说过,这个女儿是她所有女儿之中最像自己女儿的。八岁时,太平公主离开皇宫为祖母祈祷,这也是太平这个名字的来源。太平公主成年之后,唐朝四周许多国家都向武则天求婚,但她不愿意。后来,武则天为太平公主选了一个女婿,就是薛绍。太平公主与薛少成结婚之后,生活非常幸福,生下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一个是薛崇建。但幸福的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她的夫婿被武则天处死。太平公主很伤心。太平公主在学校去世之后,似乎变了一个人
在女皇武则天的安排之下,太平公主嫁给了一个非常软弱无忧无虑的男人。太平公主非常看不起她的丈夫。他们结婚之后,太平公主生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但是太平公主不喜欢女婿,而是在自己家里养了很多男人。在末期,太平公主为了取悦母亲,也与母亲武则天分享了这些美丽的男人。武则天也信任女儿,让她参政
后来,太平公主联合李丹、李显发动政变,迫使母亲退位。太平公主支持李显、李丹登基,地位也得到提升。令她惊讶的是,李隆基即位,成为唐玄宗皇帝。太平公主想杀了他,但这个计划被李隆基知道了,却被李隆基执行了。太平公主死之后,除了薛崇建,她的孩子也被李隆基处死。薛崇建是一个非常有名的人。他很英俊,很温柔。他从小和李隆基的关系就很好,从那以后,他们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和唐高宗有一个女儿,而且这个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很受到武则天的宠爱。武则天甚至带着这位小公主前往佛庙里为她祈福。可以得到武则天这么般的喜欢,相信大家也知道是哪一位公主了,没错这位公主就是太平公主。
在高宗年间,吐蕃王前来大唐求婚,而吐蕃王求婚的对象是太平公主,但是武则天并不想让自己心爱的女儿嫁得太远,于是拒绝了吐蕃王的。但是吐蕃王并没有死心,为了表达出自己对太平公主的喜欢,甚至把太平公主的宫殿早早的就修建好了,然而武则天依然拒绝了吐蕃王,最后这件事也只能不了了之。
武则天
因为吐蕃王的求婚以及武则天的再三拒绝也就把太平公主的婚事给耽误了,在武则天和唐高宗聊天的时候太平公主来到了他们面前说:“赏我一个驸马,好吗?”这时候武则天才明白太平公主的意思,于是选了一个叫薛绍的做驸马,但是好景不长,薛绍就因为生病死了,于是武则天就把太平公主嫁给了娘家人武承嗣,很不幸运的是武承嗣也是因为得了病死了。这时候太平公主也喜欢上了武攸暨,但是这个武攸暨已经有了妻子。武则天为了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于是把武攸暨的妻子给杀了。在这些事迹中,大家都可以看出武则天对这位公主的宠爱。
太平公主
武则天除了在婚事上为女儿选择驸马,在国家大事上也是很优待这位公主。在一些军国大事中也让她参与。在武则天死后,太平公主也因为拥护中宗有功,被加封为万户。当然太平公主也就拥有了很多的财富和权力。
中宗当上皇帝后,因为无能,朝廷的权力几乎是被韦后控制。于是太平公主又联合了李隆基把韦后杀了,李隆基也拥护了自己的父亲当上了皇帝。太平公主再一次立大功,家中的财富更是多的数不过来。渐渐的太平公主也希望自己可以和自己的母后一样掌握国家的大权,她的野心也渐渐的暴露了出来。而此时太平公主的主要对手就是李隆基。太平公主也多次说李隆基不是长子,没有资格做太子,这些话语当然也使得李隆基很不舒服。
生气了的太平公主
在李隆基登上皇位后,太平公主也是多次干涉朝政。这也引得李隆基非常的不舒服,此外太平公主还勾结朝廷中的几位大臣。在公元713年,太平公主召集了尚书左仆射窦怀贞和中书令萧至忠以及其他几位大将军到自己的府中密谋,而这次主要密谋的就是发动政变,推翻唐玄宗,然后自立为皇。但是唐玄宗早早的就知道了,很快唐玄宗就下命令去捉拿这些反贼。太平公主也在这次政变中被活捉,太平公主的下场也因为她的野心被唐玄宗赐死,和太平公主一起死的还有许多的大臣以及她的儿子。在太平公主的家中也抄出了很多的奇珍异宝,太平公主事件也就此告终。
唐玄宗李隆基
太平公主的早年因为母后武则天的喜爱也过了一段很幸福和自在的时光,但是因为她的野心也让她死在了谋反的刀尖上。在小编看来她的这种野心或许也是来自于武则天的,毕竟太平公主也是想让自己当上皇帝,奈何因为自己的野心还是死在了刀下。
唐朝和亲公主有
宏化公主:宗室女。嫁吐谷浑王诸曷钵。
文成公主:宗室女。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新兴公主:太宗李世民女。许嫁薛延陀王真珠,后绝婚,改嫁长孙曦。 金城公主:邠王李守礼女。嫁吐蕃赞普弃隶缩赞。 金山公主:宋王李成器女。嫁突厥可汗默啜。 固安公主:辛氏。嫁奚王李大酾。 永乐公主:杨嗣昌女,杨嗣昌为东平王李续外孙。嫁契丹松漠郡王李失活。 燕郡公主:慕容嘉宾与余姚县主女。嫁契丹松漠郡王郁干。 交河公主:十姓可汗阿史那怀道女。嫁突骑施可汗苏禄。 东光公主:驸马都尉韦捷与新平公主女。嫁奚可汗饶乐郡王李鲁苏。 东华公主:玄宗堂外甥女。嫁契丹松漠郡王李邵固。 和义公主:宗室告城县令李参女。嫁拔汗那可汗阿悉烂达干。 静乐公主:驸马都尉独孤明与信成公主女。嫁契丹松漠郡王李怀节。 宜芳公主:杨氏。唐玄宗外甥女。嫁奚可汗饶乐郡王李延宠。 宁国公主:肃宗李亨女。先嫁郑巽,再嫁薛康衡,三嫁回纥英武可汗磨延啜。 小宁国公主:荣王李琬女。嫁回纥英武可汗磨延啜。 崇徽公主:大宁郡王仆固怀恩女。嫁回纥英义可汗移地健。 咸安公主:德宗李适女。嫁回纥天亲可汗顿莫贺。 永安公主:宪宗李纯女。嫁回纥保义可汗。 太和公主:宪宗李纯女。嫁回纥崇德可汗。 安化公主:宗室女。嫁南诏圣明文武皇帝隆舜。 唐朝有哪些和亲公主﹖639年,唐太宗侄女弘化公主(淮阳王李道明的女儿)嫁吐谷浑诺曷钵;
641年,唐太宗宗女文成公主嫁吐蕃松赞干布; 710年,唐中宗宗女金城公主(邠王李守礼的女儿)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717年,唐玄宗宗女永乐公主杨氏(唐太宗孙子李续外孙的女儿)嫁契丹首领李失活、李娑固; 717年,唐玄宗外甥女固安公主辛氏嫁奚首领李大酺、李鲁苏; 722年,唐玄宗外甥女燕郡公主慕容氏嫁契丹首领李郁于、李吐于; 726年,唐玄宗外甥女东华公主陈氏嫁松漠郡王李邵固(契丹); 726年,唐玄宗外甥女东光公主韦氏(唐中宗女李季姜的女儿)嫁奚首领李鲁苏; 744年,唐玄宗宗女和义公主(告城县令李参之女)嫁宁远国王阿悉烂达干; 745年,唐玄宗外孙女静乐公主独孤氏(唐玄宗女信成公主的女儿)嫁契丹王李怀秀(李怀节); 745年,唐玄宗外甥女宜芳公主杨氏(唐玄宗女卫国公主的女儿)嫁奚王李延宠; 唐朝最著名的和亲公主都带了哪些嫁妆?中国历史上,女性常没有地位,甚至还会成为一种交易品。“和亲”在历史长河中是一朵“奇葩”,它多少包含了皇室的无奈,甚至是屈辱。但对于唐朝来说,“和亲”的意义多少有些变化,它提现出一种卓越的政治智慧。说起唐朝的“和亲”,最著名的要数文成公主了。
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系唐太宗的远房宗室女,史书中称她聪慧美丽,知书达礼。
公元638年,青藏高原上的吐蕃国王松赞干布,听说邻国吐谷浑国王诺曷钵向唐朝求婚,马上也派使节携贵重礼物到唐朝求婚。没想到唐太宗许嫁了弘化公主给诺曷钵,却回绝了松赞干布的求婚。松赞干布非常愤怒,致书给唐太宗:“如果不同意把公主嫁给我,我将亲率五万大军,攻占唐国,杀死你,夺取公主。”双方真的在边界发生了一场战争,以吐蕃失败告终。
之后,松赞干布主动派使者谢罪求和,于是双方结好。唐太宗从远房宗室女中挑选出李雁儿,封为文成公主,许嫁给松赞干布。和亲联姻后,松赞干布接受唐朝册封,双方友好了几十年。
公主的嫁妆
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的陪嫁十分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有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医疗器械6种,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
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一直居住在 。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 民的友好关系。她带来的金质释迦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
和亲终是一时之计
不过,以和亲方式换来的和平,无法永久维持。松赞干布死后,他的孙子芒松芒赞继位,文成公主的和亲效应也随之终结。公元663年,吐蕃攻灭了邻国吐谷浑之后,随即与唐朝兵戎相见。
唐朝和亲公主文成和金城公主是教科书上的,因为是成功例子所以很多人人为只有她们两个,其实非常多,而且非常屈辱,唐朝每个皇帝在任时都跟少数民族搞过和亲,具体非常多,而且这些所谓的公主,并不是皇帝的女儿,而是亲王或郡王的女儿,只是要和亲才加了名号,比如很惨的静乐公主和宜芳公主,嫁给了突厥。
汉朝和唐朝都有和亲公主,那为什么明朝没有和亲公主?明朝没有和亲公主的原因是由于明成祖立下的规定,“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这条硬气的规定使当时的明朝国家局势安定了许多,毕竟有强悍不怕牺牲的君主才有勇猛忠烈的士兵。
明朝皇室的公主既然按规定不和亲,那么公主们都嫁谁呢?皇室为防止外戚干预朝政也不得公主与文武大臣的儿子通婚,她们的驸马都是在民间选拔而出的杰出的男子。 有些为求娶公主而自身能力不行的男子,为达目的贿赂去民间考察挑选驸马的宦官,使公主佳人错配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比如永淳公主嫁了个带有遗传病的秃顶男子,再比如永宁公主嫁了个病入膏肓的病患最终独守空房二十年。
到了万历年间,由于沈惟敬的隐瞒闹出了公主和亲的乌龙事件。那时明朝战胜了日本,朝廷为了不两败俱伤,就派出了沈惟敬代表朝廷去谈判,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日本提的条件他都答应,只要日本肯退兵就好,于是签订了“秀七条”。沈惟敬回复万历时,把“秀七条”隐瞒了下来,只说自己多番努力谈判才得以成功。
直到后来日本来商讨和亲事宜时,这个“秀七条”才得以见光。当时强悍的万历遵循明成祖立下的规定,才不肯承认这丢脸的“秀七条”,于是下令继续与日本抗争,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日本打败。而为名利暗中签下“秀七条”的软骨头沈惟敬锒铛入狱。
公主(139)唐朝(129)
中国历史上,女性常没有地位,甚至还会成为一种交易品。“和亲”在历史长河中是一朵“奇葩”,它多少包含了皇室的无奈,甚至是屈辱。但对于唐朝来说,“和亲”的意义多少有些变化,它提现出一种卓越的政治智慧。说起唐朝的“和亲”,最著名的要数文成公主了。
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系唐太宗的远房宗室女,史书中称她聪慧美丽,知书达礼。
公元638年,青藏高原上的吐蕃国王松赞干布,听说邻国吐谷浑国王诺曷钵向唐朝求婚,马上也派使节携贵重礼物到唐朝求婚。没想到唐太宗许嫁了弘化公主给诺曷钵,却回绝了松赞干布的求婚。松赞干布非常愤怒,致书给唐太宗:“如果不同意把公主嫁给我,我将亲率五万大军,攻占唐国,杀死你,夺取公主。”双方真的在边界发生了一场战争,以吐蕃失败告终。
之后,松赞干布主动派使者谢罪求和,于是双方结好。唐太宗从远房宗室女中挑选出李雁儿,封为文成公主,许嫁给松赞干布。和亲联姻后,松赞干布接受唐朝册封,双方友好了几十年。
公主的嫁妆
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的陪嫁十分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有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医疗器械6种,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
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一直居住在西藏。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她带来的金质释迦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
和亲终是一时之计
不过,以和亲方式换来的和平,无法永久维持。松赞干布死后,他的孙子芒松芒赞继位,文成公主的和亲效应也随之终结。公元663年,吐蕃攻灭了邻国吐谷浑之后,随即与唐朝兵戎相见。
唐朝的文化:
1、雁塔题名
隋代开创了通过考试选拨官员的科举制度。唐代在隋朝基础上进一完善。由此,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改变个人和家庭命运。
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成为普遍的现象。当时,流传着雁塔题名的习俗,即科举考试得中后,把自己的名字题写在大雁塔上,以示夸耀。
2、吟诗作赋
唐玄宗在位期间,在科举考试中,增加诗赋内容。因而,上至皇帝百官,下至普通百姓,普遍以吟诗作赋为乐事、雅事。唐代诗人众多,创作数量和质量远远超过前代。
3、饮茶之风盛行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原产于我国南方。唐代时,茶叶开始传播到全国各地,饮茶的风俗也开始普遍流行起来。饭后饮茶成为当时的风俗。
4、以胖为美
与今天的审美观念截然不同,唐代是以肥胖为美的,认为肥胖像征着富足。所以,在对事物的审美判断上,祟尚肥胖宽大。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杨玉环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胖美人。
5、骑马出行
唐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之间交往频繁,联系密切。在这样的背景下,北方民族骑马的风俗也传入到内地,官员骑马出行的风俗开始流行起来。
—唐朝
文成公主远嫁藏族
金城公主与尺带丹珠和婚
昭君出塞
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离开繁华的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西行约3000公里,历经千难万险,来到雪域高原,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开创了唐蕃交好的新时代。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至今还在汉藏民间广为流传。
公元七世纪初,中原地区经过数年的战争,李渊(唐高宗)、李世民(唐太宗)父子于618年以长安为都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唐帝国,国势非常强盛,成为当时东亚地区文明的中心,对周边民族部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许多民族部落纷纷与唐朝修好,或称臣内附,或纳贡请封,促进了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交流。
而在这个时候,一代英主松赞干布也已称雄雪域高原,完成了对一些小国的兼并,定都逻娑(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并积极谋求与唐朝建立密切关系。从公元634年始,他两次派能言善辩,聪明机智的大相禄东赞出使长安, 向唐皇求亲。公元641元,唐太宗终于同意了松赞干布和亲的请求,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于是文成公主在唐蕃专使及众侍从的陪同下,踏上了漫漫的唐蕃古道。有关禄东赞出使长安的传说,以及他运用聪明才智,勘破了唐皇设的一道道难题,终于为松赞干布娶回了美丽善良的文成公主的故事,在藏族民间故事中有许多记载。
松赞干布多年的夙愿得以实现,十分高兴,亲自率军远行至柏海(今青海玛多县境)迎候。在离黄河源头不太远的扎陵湖和鄂陵湖畔,松赞干布建起“柏海行馆”,一对异族夫妇便在这美丽的地方,度过了他们的洞房花烛夜。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至玉树(在今青海省)时,看到这里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而且长途跋涉,需要休息,两人便在一条山谷里住了一个月。文成公主闲暇时,拿出父皇送给她的谷物种子和菜籽与工匠一起向玉树人传授种植的方法和磨面、酿酒等技术。玉树人非常感激文成公主,当公主要离开继续向拉萨出发时,他们都依依不舍。当地的藏民还保留了她的帐房遗址,把她的足迹和相貌都刻在石头上,年年膜拜。公元710年,唐中宗时, 唐室的又一名公主金城公主也远嫁藏王,路过这里时,为文成公主修了一座庙,赐名为“文成公主庙”。
文成公主安抵拉萨时,人们载歌载舞,欢腾雀跃,欢迎她的到来。
当时,唐朝佛教盛行,而藏地无佛。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她携带了佛塔、经书和佛像入蕃,决意建寺弘佛。她让山羊背土填卧塘,建成了“大昭寺”。大昭寺建成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亲自到庙门外栽插柳树,成为后世著名的“唐柳”。著名的“甥舅同盟碑”,也称“长庆会盟碑”就立在唐柳旁。现在大昭寺大殿正中供奉着的一尊释迦牟尼塑像,也是文成公主当年从长安请来的。大殿两侧的配殿内,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的塑像,十分精美生动。只是他们脸上因布施献金的人太多,而绽开了金皮疙瘩。
后来,文成公主又修建了小昭寺。从此,佛教慢慢开始在西藏流传。文成公主还对拉萨四周的山分别以妙莲、宝伞、右施海螺、金刚、胜利幢、宝瓶、金鱼等八宝命名,这些山名一直沿用到现在。
文成公主一方面弘传佛教,为藏民祈福消灾,同时,还拿出五谷种子及菜籽,教人们种植。玉米、土豆、蚕豆、油菜能够适应高原气候,生长良好。而小麦却不断变种,最后长成藏族人喜欢的青稞。文成公主还带来了车舆、马、骡、骆驼以及有关生产技术和医学著作,促进了吐蕃的社会进步。
松赞干布非常喜欢贤淑多才的文成公主,专门为公主修筑的布达拉宫,共有1000间宫室,富丽壮观。但后来毁于雷电、战火。经过十七世纪的两次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布达拉宫主楼13层,高117米,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气势磅礴。布达拉宫中保存有大量内容丰富的壁画,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难吐蕃婚使噶尔禄东赞的故事,文成公主进藏一路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抵达拉萨时受到热烈欢迎的场面等。这些壁画构图精巧,人物栩栩如生,色彩鲜艳。布达拉宫的吐蕃遗址后面还有松赞干布当年修身静坐之室,四壁陈列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禄东赞等的彩色塑像。
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中原与吐蕃之间关系极为友好,此后200多年间,很少有战事, 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松赞干布十分倾慕中原文化,他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派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国学读书。唐朝也不断派出各类工匠到吐蕃,传授各种技术。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 新君高宗李治继位后,遣使入蕃告哀,并授松赞干布“驸马都尉”,封他为“西海郡王”。松赞干布派专使往长安吊祭太宗,献金十五种供于昭陵(唐太宗墓),并上书唐高宗,表示对唐朝新君的祝贺和支持。唐高宗又晋封松赞干布为“王”,并刻了他的石像列在昭陵前,以示褒奖。
松赞干布雄才大略,统一西藏,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藏族与汉族的亲密关系,为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这一切不仅被载入史册,也深深铭刻在汉藏人民心中。
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宫女,封为昭君,晋因避司马昭讳,改称为明君或明妃。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兴山)人。
元帝(公元前49-前33年在位),王昭君以“良家子”被选入宫。她相貌出众,品格高贵。可“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正当此时,竟宁元年(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请求和亲,昭君自愿请求嫁于匈奴。得到同意,她嫁到匈奴,被单于封为“宁胡阏氏”。生育有一男孩,名伊屠智牙师,后为右日逐王。成帝建始二年(前31)呼韩邪死,成帝命她遵从匈奴风俗,昭君继为复株累若鞮单于阏氏。又生二女,长女名云,为须卜居次,次女为当于居次。
昭君死后,匈奴为其建宫立碑。它就是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城南10公里的“青冢”,即昭君墓。墓总高33米,占地约15公顷。上有青松翠柏,繁花环绕。墓前有凉亭。墓园内姹紫嫣红,花团锦簇之中,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的塑像巍然屹立,威武雄健,又不乏温情。秭归县城也立有“汉昭君王嫱故里”的石碑。
昭君出塞和亲,为汉匈之间结束战争,安定边陲,对加强汉与匈奴和好关系,使呼韩邪后裔长期亲汉作出了重要贡献。
她的故事成为后来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的流行题材。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其实,早在杜甫之前,对王昭君身世的悲叹,就已经成为不少诗歌乐曲的主题。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卷五十九“琴曲歌辞”有托名“汉王嫱”的《昭君怨》一首。卷二十九“相和歌辞”更收有以《王明君》、《王昭君》、《明君词》、《昭君叹》等为题的多首吟叹曲。唐李白、白居易,宋苏轼、王安石等诗人均有吟咏昭君的诗作。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创了的著名的杂剧《汉宫秋》。
但也有很多诗词是歌颂昭君出塞的。如董必武参观昭君墓后,作诗赞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剧作家曹禺剧本《王昭君》中,表现了昭君义无反顾地担当民族友好使者的重任,歌颂了她高尚的情怀。史学家翦伯赞也在《游昭君墓》的长诗中,赞美昭君的功绩,指出“和亲政策”的重要意义。自她出塞后的六十多年内,汉匈相安无事,长城内外出现了“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的祥和景象。
金城公主
金城公主是雍王李守礼的女儿,她的祖父、也就是李守礼的父亲是武则天的第2个儿子李贤。李贤文武双全,是武则天4个儿子中天赋最高的一个,675年,他被立为太子。李贤的才干和在朝臣中的威望成为武则天的极大威胁,她不能容忍任何人与自己争权,哪怕是自己的亲身儿子。680年,武则天以谋发的罪名废除李贤,将他幽禁巴州,3年后,唐高宗去世,武则天的第3个儿子李显只当了2个月皇帝就被废除,第4子李旦即位,也是傀儡,实权掌握在武则天的手中。为免除祸患,武则天派人赐死了年仅31岁的 李贤。李贤的3个儿子也被幽禁宫中,按时由太监杖打。李守礼的哥哥和弟弟都在这无情的杖打下死去,只有他顽强的活了下来,熬到了唐中宗李显复位的这一天。李守礼经过这样险恶的岁月,性情大变。史书对李守礼是很有微词的,说他十分贪财而且家教不好,女儿几乎个个是荡妇,儿子几乎个个是无赖。
但金城公主却和哥哥姐姐们不一样。原来,唐中宗李显有感于哥哥李贤的悲惨命运,收养了李守礼的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就是金城公主,她从小生活在皇宫中,不仅受到良好教育,而且培养出高贵优雅的气质。唐中宗软弱无能,受制于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两个女人不仅野心勃勃想当武则天第2,而且生活糜烂,尤其是安乐公主,可说恶贯满盈,别的公主受安乐公主的刺激,也全心全意穷奢极欲,只有金城公主不为所动。她一直没有出嫁,因为朝廷已经将她定为和亲公主了。
金城公主哭过伤心过,但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个事实,她心静如水,默默的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705年,垂帘听政的赤德祖丹祖母派人向大唐求婚,中宗当场答应将金城公主嫁给藏王赤德祖丹。710年,金城公主正式出发,唐中宗亲自将她送至陕西兴平县。金城公主含着热泪辞别亲人,沿着当年文成公主走过的道路来到拉萨。
赤德祖丹成年后多被大臣操纵,虽然与大唐通婚,但双方边境还是不时发生战争。金城公主夹在其中,左右为难。不过,吐蕃输多赢少,赤德祖丹只得派人向大唐求和,这时唐朝的皇帝已经是唐玄宗了,玄宗一方面优待吐蕃使者,一方面派使臣前往吐蕃,赐给金城公主书信,并带去大量的赏赐。赤德祖丹非常高兴,签定了以青海日月山为界互不侵犯的条约,双方终于有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
关于金城公主在西藏的生活,藏史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724年,金城公主生下儿子赤松德赞,赤德祖丹的另外一位王后细顿知道后十分嫉妒,以阴谋手段夺走了小王子,伪称是自己所生。藏王和大臣也不知道谁是王子的真正母亲。按照西藏的风俗,王子会走路时要举行宴会庆祝。到了这天,赤德祖丹将酒杯交给儿子,说:‘儿啊,把酒送到你舅舅家吧。’细顿王后家的人用尽方法引诱他,王子都不为所动,而是将酒递给了金城公主的家人,金城公主高兴的落下了泪。王子认母的故事只是个传说,不足为信,却曲折的反映了西藏人对金城公主的爱戴以及金城公主育有儿子、曾在西藏有过一段艰苦岁月这些事情。
金城公主在西藏生活了32年,741年因病去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