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死后,他的三个貌美的女儿如何呢?

朱可夫死后,他的三个貌美的女儿如何呢?,第1张

二战中,苏联是一位很重要的国家,它不仅抵御了强大的德国,而且还打败了日本关东军,可谓一个超级大国。在整个苏联的战争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有名的战将,他们为了保卫苏联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对苏联在二战中的胜利起到了关键左右,朱可夫元帅就是最知名的一位。他被誉为苏联的“战神”,然而他的晚年却十分凄惨。

朱可夫

朱可夫1896年出生于一个鞋匠家庭,家境十分贫困,全家四口人只有一间破房子,朱可夫曾自嘲说:“挤死总比冻死强“,童年的艰苦生活磨练了朱可夫坚韧不拔的性格。1915年8月,朱可夫应征入伍,进入骑兵部队,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俘获一名德国军官而受到格奥尔吉十字勋章。

朱可夫真正成名是在二战时期,此时他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才能,受到了斯大林的赏识。1941年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的条约,调动了550万军队兵分三路对苏联大举入侵,由于苏联前期没有准备,仓促应战,导致伤亡惨重,丢失了大片的领土,德国士兵甚至一度可以看到莫斯科红场,苏联局势十分危机,大批的苏军成为了德国的俘虏。

朱可夫

当德国进攻基辅时,朱可夫建议斯大林主动放弃基辅,将西南方面军撤到第聂伯河对岸,以避免被德军合围,但是固执的斯大林不但没有听取朱可夫的建议,反而认为他胆小,还解除了他参谋总长的职务,很快德国果然从三路合围了基辅,最终基辅失手,此时斯大林才想起朱可夫的建议,后悔不已,当即重新启用朱可夫,把他调往了列宁格勒。

朱可夫和斯大林

朱可夫在随后的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终成功打退了德国的进攻,朱可夫的功劳可谓居功至伟。然而到了战后,朱可夫由于战功赫赫,他的光芒已经超越了斯大林,成为了万众瞩目的英雄,这是斯大林难以忍受的,结果斯大林指责朱可夫:“不谦虚,过于傲慢,把战争期间取得所有重大战役胜利的决定作用归功于己。”不仅撤销了朱可夫的重要职位,而且一贬再贬。

朱可夫

赫鲁晓夫上台后,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战将也十分不放心,1957年10月26日,朱可夫突然被免去苏联国防部部长职务,还被取消了党中央主席团成员和中央委员的资格。不仅如此,朱可夫的一举一动都被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监视着,甚至他和妻子在卧室里的谈话内容,直至1974年朱可夫去世的那一刻,享年78岁。

朱可夫夫妇

朱可夫一共有两任妻子,原配名叫阿·基叶夫娜,朱可夫28岁时两人结婚,婚后有两个女儿,但在1946年朱可夫被贬职时,两人就分隔两地,夫妻关系名存实亡了。朱可夫的第二任妻子名叫加林娜·亚历山大罗夫娜,她是一名军医,当年在朱可夫病重时,她一直陪伴在朱可夫左右,日久生情,两人最终走在了一起,尽管朱可夫比她大31岁,但感情非常好,两人一起走过了24年,生育一个儿女。

朱可夫一家

朱可夫去世以后,他的三个貌美女儿命运也很悲催,一方面是因为其特殊身份,找不到男朋友,另外一方面苏联对她们下达了一个太过残忍的命令,”克格勃全天候24小时监视“,三个女儿就这样失去了自由,而且时间长达17年之久,直至1991年朱可夫被平反后,三个貌美的女儿才重新获得自由。

朱可夫在从士兵到元帅的漫长军旅生涯中立下了举世公认的赫赫战功。他不但为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其指挥艺术也为苏联军事学术的发展起到巨大推进作用。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功卓著的“传奇元帅”。他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杰出贡献,使他成为与苏沃洛夫、米哈伊尔·库图佐夫相提并论的俄罗斯民族英雄,永载史册。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拥有巨大贡献的元帅,却受到了斯大林的猜疑。斯大林为了不让其“功高盖主”,便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将他免职了。赫鲁晓夫上位后,便再次将他恢复了原职,可是没过多久,他又被免职了。

被免职后的朱可夫将全部的重心都移到了家庭上。他一生中结过两次婚,朱可夫在28岁时与他的第一个妻子阿·基叶夫娜结婚,生有2个女儿。1946年朱可夫被贬职下放后,基叶夫娜留在了莫斯科,当时两人的婚姻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因为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任何的感情基础了。

朱可夫在乌拉尔军区司令员上任后,健康状况一度不佳,军医加林娜·亚历山大罗夫娜被派来照顾他。加林娜为人正直,善良热情,又年轻漂亮,朱可夫很喜欢她,常常与加林娜谈话,了解她的家庭和经历。日久天长,爱情在著名元帅和女军医心中萌生了。1965年1月,朱可夫经过多年的追求,终于与女军医加林娜·亚历山大罗夫娜正式登记结婚。

随后,加林娜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朱可夫。他们两人共同生活了24年,无论朱可夫荣辱浮沉,她都对朱可夫忠贞不渝,甘苦与共,使长期处于逆境中的朱可夫甚感欣慰。朱可夫生于1896年,加林娜生于1927年,两人年龄相差31岁,但两人的爱却非同寻常。1957年,他们有了女儿玛莎。

朱可夫逝世后,苏联政府对朱可夫的三个女儿依旧抱有怀疑之心,所以便下令:要对朱可夫的三个女儿,实施24小时全天候的监控,一定要监视她们的一言一行,只要有不对劲的行为,可以当即采取必要措施。这个残忍的命令长达17年之久。

这一则命令是残忍的,是对人权的磨灭,更是对朱可夫的侮辱。朱可夫这样一个大功臣,到最后,自己的后代子女竟然会遭受到这样的待遇,真让世人感到心寒。

关于罗帅的评价:

二战结束后,美国曾令尚且在世的德军将领撰写回忆录以总结战争经验,其中给这些昔日的敌人出了一道简单的问答题——谁是苏联最杰出的战地指挥官?美国人本以为答案会是朱可夫,毕竟朱可夫把德国人打得最痛。但出人意料的是,几乎所有德军将领的答案都是苏联的另一位元帅——罗科索夫斯基。能让敌人心服口服,这是比任何勋章都更加真实的奖赏。

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是杰出的苏联军事家,在战争中他既善于防守,又长于进攻,在卫国战争中屡建战功,被称为常胜将军。他指挥过斯摩棱斯克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大会战、白俄罗斯战役、东普鲁士战役和东波美拉尼亚战役,为彻底打败德国法西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与朱可夫元帅和科涅夫元帅被誉为苏联陆军的“三套马车”,是扭转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军事家之一。2015年5月6日,在莫斯科举行了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纪念碑的揭碑仪式,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等领导出席。梅德韦杰夫在揭碑仪式上致辞,高度评价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伟大功绩。

关于罗帅的谨慎:

朱可夫一生中只敬服两个军人,一个是他青年时期的军事导师——图哈切夫斯基;另一个就是罗科索夫斯基。罗科索夫斯基曾经是朱的上级,在基层当兵时,两个人的勇敢都是不容置疑的;在高级指挥岗位两个人水平在伯仲之间,朱对部下则更严苛一些。朱唯一不屑的是,罗在担任高级指挥员时的那种谨慎态度。罗在担任集团军和方面军司令时,除了有必要到前线视察,一般不轻易在前线晃来兜去,因为在前线哪里都不安全。而朱可夫则相反,他经常在前线视察,危险地段匍匐前进。罗认为高级指挥员是军队的宝贵财富,象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瓦杜丁、阿帕纳先科三个大将的惨死是军队最大的损失,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高级指挥员在前线视察未必是好事,因为你看到的情况在总体情况里往往也只是一个点,并不能说明真实的全部情况。

战后在一次罗科索夫斯基的生日宴会上,罗邀请了朱可夫和科涅夫参加宴会,宴会由罗昔日的参谋长马利宁主持,马利宁谈到高级指挥员在战争期间不应老是匍匐在前线视察的问题惹怒了朱,朱在宴会上大叫:我在战争中,就是在最危险的地段匍匐……然后不辞而别!

关于罗帅的人品:

罗科索夫斯基的人品毋庸置疑是十分良好的,主要体现在罗科索夫斯基对待同僚和下属以及对待妻子和情人上面,罗科索夫斯基对于朱可夫,可以说是仁至义尽的,当朱可夫犯了大错的时候,罗科索夫斯基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朱可夫。这个故事甚至成为了一段佳话,很多人都认为罗科索夫斯基虽然没有朱可夫那么高的地位和权利,但是也同样不会犯像朱可夫那样的错误。罗科索夫斯基对下属非常好,通常会想方设法帮助下属解决一些问题,可以说极具人道主义精神。与此同时,罗科索夫斯基对于自己的结发妻子也从来都不曾背弃过,即便是有众多的情人,也从来没做过抛妻弃子的事情。

罗科索夫斯基的人品总体而言是十分高尚的,无论对于自己的同僚还是下属,都能够保持自己的正直之心,丝毫不受外界的影响。罗科索夫斯基虽然很多情,但是也从来没有抛弃过自己的妻儿,对于自己的发妻还是足够的敬重的。

关于罗帅的风流:

当说到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免不了要谈到他的感情生活。罗科索夫斯基的妻子是尤利娅·彼得罗夫娜·罗科索夫斯卡娅(1900-1986)。她1923年嫁给罗科索夫斯基,之后一直与丈夫患难与共,无论是他无辜入狱,还是他在前方作战,尤利娅都一直在后方等着他。尤利娅知道丈夫在前线与一位女军医的恋情,但她一直坚守高傲的沉默,没向任何人谈起此事,而把自己内心的痛苦埋在心底,用自己的忠诚等到战后自己丈夫的归来。

然而,对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私生活在民间有很多传说,主要的是他与著名影星瓦连京娜·谢罗娃的一段交往。

罗科索夫斯基与谢罗娃相识于1942年。1942年3月8日,罗科索夫斯基在苏赫尼奇村郊外受伤,弹片伤及肺部和脊柱,他的伤势很重,很快就被送往莫斯科治疗。有一天,女演员谢罗娃随其他演员一行去医院慰问伤员。她一走进罗科索夫斯基的病房,就被罗科索夫斯基魁梧的身材(2米)和迷人的微笑迷住了。那时候,谢罗娃是单身,传言罗科索夫斯基在认识当天为谢罗娃举办了一个浪漫晚餐,还传说在认识当天,谢罗娃就邀请罗科索夫斯基去大剧院看戏,他们从工作人员的入口进入大剧院,之后谢罗娃就坐在罗科索夫斯基身边,整个剧场的观众都看到了这一幕。之后,谢罗娃天天都去医院探望罗科索夫斯基,于是在莫斯科就传开了罗科索夫斯基与谢罗娃的浪漫故事……

谢罗娃当时是著名诗人西蒙诺夫的女友(后者后来成了她的丈夫),况且斯大林(谢罗娃是斯大林喜欢的女演员之一)也知道并首肯他俩的关系。此外,罗科索夫斯基很尊敬诗人西蒙诺夫,喜欢西蒙诺夫的诗歌,把诗人赠给他带有签名的诗集放在书橱显眼的位置。罗科索夫斯基与诗人西蒙诺夫在前线多次见过面,因此,以罗科索夫斯基的人品,不会去夺他人之美。

那时候,谢罗娃虽与诗人西蒙诺夫相恋,但她很久没有答应嫁给他。简言之,她还有选择自己心爱人的权利。谢罗娃那时知道罗科索夫斯基有两个心爱的女人,一个是后方的妻子尤利娅,另一个是前线的女友加林娜·塔拉诺娃,但依然向罗科索夫斯基发起“进攻”。可罗科索夫斯基却对此不动声色,像军人一样坚守着自己的“阵地”,这点让谢罗娃很不理解,为什么一个正常的男人对她这个“女性美的象征”无动于衷?谢罗娃不甘心一直做个探访者,也不愿意以一个对谈者身份结束与这位传奇般将军的交往。于是,她决定给罗科索夫斯基朗诵西蒙诺夫的诗作《等着我》。《等着我》本来是诗人西蒙诺夫专门献给谢罗娃的一首诗。谢罗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打动罗科索夫斯基的心。

等着我吧,我会归来的

但你要苦苦地等待……

当罗科索夫斯基听到谢罗娃朗诵到“往昔的一切,都一股脑抛开”这句时,本想不让她再往下念了,但还是听完谢罗娃的朗诵,然后冷漠地告诉她,说要叫自己的妻子和女儿来莫斯科,并请求她以后别再来打扰他……打那以后,他俩的交往就结束了。

谢罗娃在晚年曾经对自己的女儿说:“人们可能会忘记我这个女演员,但苏联英雄谢罗夫(女演员的第一任丈夫,在一次空难中牺牲),诗人康斯坦丁·西蒙诺夫和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将会永远铭记人们心中,那么,我的名字也会与他们在一起。

传闻梅赫里斯曾向斯大林告密说,谢罗娃去前线探望罗科索夫斯基,并一直在司令部内留宿。斯大林羡慕不已:“谢罗娃?是那个美丽的女演员吗?她真是美若天仙” 梅赫里斯插话说:“但元帅的声誉会因此一落千丈,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该怎么办?怎么办?斯大林喃喃自语:“我们该羡慕,贝利亚同志,我们该羡慕才是!” 他突然回过神来:“罗科索夫斯基的妻子去了哪儿?” “我会查清的,她大概撤退到后方去了” “赶紧找到她,用飞机送她去罗科索夫斯基的司令部,让她跟谢罗娃去争吧,看谁去谁留。 ”斯大林脸上浮现出恶作剧般的微笑。

罗科索夫斯基绝非圣人,像许多苏联将军有自己的战地女友一样,他在战场上也遇到了一位20多岁的姑娘 ,即军医加林娜·塔拉诺娃。塔拉诺娃在前线一直陪伴他,还为他生了一个女儿,与罗科索夫斯基一起走过了整个前线的艰难路程。”

加林娜·塔拉诺娃1941年夏天刚从医学院毕业,战争开始后她立即应征入伍,被分配到第85野战医院当医生。医院坐落在莫斯科郊外,每天接收从前线运来的伤员。有一天,听说有一辆汽车运着伤员来了,塔拉诺娃赶紧跑去迎接,根本没有发现罗科索夫斯基将军在一边站着。罗科索夫斯基把她叫住了,面带微笑地问,为什么不给首长打敬礼?就是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塔拉诺娃与罗科索夫斯基认识了。他俩很快就堕入情网,塔拉诺娃成为罗科索夫斯基的战地女友。1945年1月在华沙郊外,塔拉诺娃在轰鸣的炮声下生了一个女儿,罗科索夫斯基给女儿起名叫娜杰日达。在战争即将结束时,罗科索夫斯基与塔拉诺娃分开了。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作战,而塔拉诺娃去到了柏林。卫国战争结束后,罗科索夫斯基回到自己的合法妻子和女儿身边,他与塔拉诺娃的“战地浪漫曲”彻底结束了。

许多人为塔拉诺娃抱打不平,认为她付出很多,最后被罗科索夫斯基抛弃了。可塔拉诺娃自己的心态一直静如湖水,因为她从没有奢望自己要成为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的夫人,而让那段与罗科索夫斯基的战地爱情成为人生的珍贵回忆。战后,她嫁给了空军试飞员库德里亚夫采夫,住在波罗的海的一个城市,生下了女儿玛丽娜。可她的幸福并没有很久,丈夫库德里亚夫采夫在一次试飞中牺牲了。之后,她回到莫斯科,拒绝了许多男子的求婚,因为不想再折磨自己,就决定与女儿娜杰日达一家生活在一起。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网络

战争中的外国感人故事:

一封走了五十年的信:

1943年的冬天真是寒冷,特别是对于正在斯大林格勒城下作战的德军来说更是苦不堪言。没有棉衣,没有粮食,没有子弹,甚至连伤员也没有药品治疗。到处都是残腿缺胳膊的伤员和血肉模糊的尸体。伤兵米涅知道如果再待下去很快就会死亡的。想到这里,他想试试能不能站起来,刚一动。让炮弹炸伤的腰部伤口剧烈地疼痛起来。“帮帮我吧,我要回国,我要去见米丽亚。”米涅向正在撤退的连长求救。连长轻蔑地看了他一眼,冷漠地走了。

米涅的希望破灭了,只好躺在雪地上等待着死神的降临。看着那皑皑的白雪,他想起了和米丽亚的往事:那还是没参军前,他和米丽亚都是柏林大学文学系的学生。米丽亚的学习很好被选为班长,而米涅稍微差一些就当了个副班长。那时候每当下雪后他和米丽亚都到山上赏雪,边走边背着普希金的情诗。米涅深爱着米丽亚,可是米丽亚却只把米涅当最好的朋友对待。她心中爱的是班上一个叫德克的同学。米涅是又嫉妒又恼恨,真想好好教训一下德克。

但是还没等米涅向米丽亚表达爱意和教训德克,苏德战争爆发了。很快两人都入伍了,分在第一集团军20师同一个连队当列兵。1943年秋天,两人所在的连队开到斯大林格勒城下,在前不久的一场惨烈的巷战中,一发炮弹飞来,德克当场身亡,而米涅腰部被炸伤。眼看着部队节节败退,无人顾及受伤的米涅,米涅绝望之际,想到了自杀!正在这时,米丽亚的身影闪现在米涅的脑海里……

“对了,我不能这样死去,我还没来得及向米丽亚表达我的爱意呢!”米涅想,“我要让世界上所有人知道我是真心爱着米丽亚的。”想到这里,米涅掏出一支钢笔,找到一张还没烧尽的文件纸背面,立即书写起来。

亲爱的米丽亚: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死亡随时都在向我走来。可是如果我现在不说,到了天堂我就更没办法对你说了。在柏林大学的岁月里,我是多么的爱你!可是我怕说出来会损伤我们的友谊。我知道你爱的是德克,所以我始终也没说出来。现在,我的生命将要走到尽头,最想见到的人就是你了。可是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再看到你那美丽的眼睛、金**的头发了,再不能听到你优美的吟诗声音了。我现在后悔为什么不向你表白,即使遭到你的拒绝我也无悔。

战争太残忍,泯灭了人性,断送了多少年轻人的幸福。我再也不相信希特勒所谓的为德意志而战斗的鬼话。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向你表达我对你的爱情!尽管你一直都不知道我爱你是多么的深,可是这确实是真的。我不想死,真的不想死。我曾经幻想过打完仗一定向你求婚,可是等不到这一天了。

现在,俄国人出现了,离我不到500米,正向我这个方向走来。我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生命了。皮靴的声音我都能听得见了。此时此刻我悔恨没有把生命交给你,而是交给了可恶的战争。我不知道你会不会想着我,也许你不会想念我的。可是我确实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你。想像你会和一个什么样的人结婚,怎么样度过你美好的青春。只要你过得好,我到了天堂也会开心的。

我的伤口现在很痛!记得有一次我也是让刀划伤了,你是那么仔细地给我包扎。一切的一切都没有了。啊,俄国人距离我只有100米了,他们已经看到我了。上帝呀,能再给我5分钟吗让我把心里话向我的爱人说完吧,让我安心地到天堂吧。到了天堂我会等着你的。无论等多少年,我都会等的,一直等到你去的时候我再向你求婚。

来不及再说了,我已经看到黑乎乎的枪口了,永别了。我会永远爱你的!

一个苏联红军战士发现了米涅,回头对班长说:“看,一个可恶的德国鬼子。我打死他。”说着举枪对准米涅就是一枪。米涅用手把信举得高高的,手臂突然放下,他断了气。这个战士上前把米涅手里的信取下交给会德语的班长。班长看了一遍,很感动地对战士说:“这确实是一份很重要的文件,你去交到司令部。”

很快信转递到朱可夫元帅手上,朱可夫元帅看完后动情地对随从说:“战争毁掉了多少俄国人、德国人的生命,毁掉了多少年轻人的幸福爱情。要永远记住战争带来的教训!”随从问道:“元帅,那这封信怎么处理”朱可夫元帅轻轻地点点头,对随从说:“把它包好,交到档案局。”这封信在档案局待了一年又一年,每一个看到这封信的人都被这个动人的爱情悲剧所打动。

到了1993年,苏联解体后两年,这个档案也解密了。一个德国记者查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时,发现了这封信,并带回德国,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收信人米丽亚。

这时的米丽亚已经是70岁的老太太了。回忆起往事她不禁泪流满面,看了记者递过来的信,更是痛不欲生。米丽亚流着泪伤心地说:“真的不知道米涅如此爱着我!如果我知道的话,即使他死了,我也会嫁给他的。这一切都是为什么为什么”说完又泣不成声。在场的很多人都默然了。人们望着遥远的北方,仿佛回到那不堪回首的岁月里,仿佛看到一个在冰天雪地受重伤的年轻人面对死亡时痛苦绝望的表情……

这是因为虽然朱可夫元帅已经去世,但是影响力还是存在的,他的直系亲属如果有什么想法的话,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苏联这方面想要将朱可夫元帅的势力完全的压下去就必须,有人监视他的家人。

早期的朱可夫被别人诬陷,斯大林受到别人伪造的证据之后单独会见了朱可夫指责他:“骄傲自大,不会谦虚,把战争期间取得所有重大战役胜利的成果归功于己。”之后把朱可夫直接从党中央委员会中除名,不仅如此还被降职处理,贬到一个小军区担任司令员,后又被贬到了乌拉尔军区任司令员。

朱可夫被贬职以后和与女军医加林娜·亚历山大罗夫娜正式登记结婚,这个女人虽然比朱可夫小了三十多岁。可是他们婚后有了一个女儿,总体来说生活过得还是非常的不错。再加上朱可夫之前还和前妻有了两个女儿,总的来说也算是幸福的一家人了。不过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时候苏联克格勃就已经开始监视朱可夫的家人。

朱可夫去世后这种监视依旧还在进行。最后甚至朱可夫的妻子已经去世,这三个孩子的所有生活全部都在监视范围内,根本就没有自由。这种状况一直到苏联解体后,苏联对朱可夫家人的监视才算是真正的结束。不得不说,作为朱可夫的子女确实挺不容易。毕竟自己没有任何自由的权利,而这一切都不是自己引起的。却要由自己来承担。

他是第2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他同样也是苏联人民心中的 护国英雄。 他一生信仰共产主义,虽出生于农村但他能带领着一大批农民抗击外来侵略者,捍卫了国家的主权与稳定。

但他到底发生了什么?最后被夺权不算,而他的家人们也卷入了政场漩涡中。即便是他去世之后,三个女儿都被他的上级领导下了一个长达 17年的残忍命令 ,导致这三位无辜女性的人生故事都充满了悲剧。

原来他就是朱可夫,他出生在1896年的卡卢加省的农村家庭。朱可夫的父亲是一位修鞋匠,妈妈在农场里干活。朱可夫其实还有一个姐姐,但因为房子不够大,他们只能挤在一个24平米的木屋里生活。回忆这段过往时,朱可夫还曾经自嘲的说, 挤死总比冻死强。

朱可夫喜欢读书,刚开始时朱可夫要求父亲把自己送到省校去读书,可由于阶级差别朱可夫入校无果。最后朱可夫只能被父亲托关系送到了 教会小学就读。

小学毕业后,父亲认为朱可夫没必要继续读书了,决定让他去工作养家糊口,便把他送到莫斯科去学一门手艺。他在舅舅的厂里做了一段学徒,虽然工作很累但是朱可夫却坚持读书。 他白天工作晚上读 历史 和自学外语。

中国有凿壁偷光的故事,朱可夫也同样有这类精神。他躲进厕所里,利用公家的电灯看书做功课。他很聪明, 偷偷攒下了一些零花钱当做报名费 。1913年,朱可夫通过了当地中学的课程考试。1915年,当地政府招兵买马,朱可夫响应号召应征入伍,被分配到了骑兵部队。

没过多久朱可夫就被送去了一战战场,他冲在最前线与德国士兵交涉了两年。因为战绩突出,他又从普通士兵被提拔为下士, 还获得了两枚勋章。

1917年11月,俄国的十月革命爆发之后,朱可夫又一次响应号召加入了莫斯科起义兵第1师第4团。也正是在这一时间段他受到了思想上的洗礼,认知了什么叫做 苏联共产主义 。于是他参加了布尔什维克成为了革命队伍中的一员。

因为苏维埃共和国当时非常年轻,政权也受到了打击。朱可夫保卫着这个年轻的政权,他奋斗在抵抗国内外敌人的最前线。越艰苦的环境越激发着朱可夫心底的斗志, 他凭借超常的爱党精神,火速成长为优秀指挥员。

朱可夫骑着白马,带领士兵渡过乌拉尔河,将敌军哥萨克白军逼退至山林。想要夹击朱可夫的 邓尼金和高尔察克的白军 与他交过手之后,也都陆续举了白旗。除了平定这些地方叛乱之外,朱可夫还活跃在消灭土匪的战斗一线,较为著名的就是安东诺夫帮匪的投降事件。

年纪轻轻的朱可夫虽然又被提拔到了连长的位置上,但是他的身体早就已经受了重伤。 他的肩膀、左脚和左肋都曾被子弹击中 ,但他依然愿意艰苦奋斗。1923年,朱可夫又从连长晋升为第39团团长。

第2年他又通过自学的方式,成功考入 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 。他只要有时间都会捧着书籍在安静的地方就读,此外他还带着自己的部下在野外进行战术演练。

在1930年之前,朱可夫又通过自学的方式考到了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而且还成为了重点班的学生。同样为苏联元帅的 巴格拉米扬 其实也是朱可夫在这里的同学。而对于朱可夫的评价,这位元帅用了极高的美赞之词。

他说朱可夫的见解总是能够引起很大的争论,因为朱可夫似乎站在了比别人更高的位置上, 看到了别人好像看不到的问题。 而他又总能够以新奇的逻辑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使得大家不得不对他佩服。

1931年,朱可夫又被提拔为骑兵第2旅的旅长,紧接着又升任副总监和第4师的师长。再到1937年的秋天, 朱可夫已成为骑兵第三军和第六军的军长, 第2年时又被晋升为白俄罗斯特别军区的副司令员,紧接着就是参加二战。

当时日军一路北上,在俄罗斯的边境地带和哈拉哈河地区发动了武装挑衅,战争频发。朱可夫分析局势,认为远东形势非常紧张,对日作战要取得绝对性胜利,最好的方式是 通过地形来瓮中捉鳖。

于是他立马召集队伍,用最短的时间发动了哈勒哈河战役,保卫了国家边境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而这场战役也让朱可夫的名气在国际上得到了提高。因为 朱可夫部队伤亡人数不足1万,而日军被歼灭数量远超5万。

朱可夫认为,步兵,炮兵和坦克兵以及航空兵要大胆使用迂回术,就是要趁敌军出其不意之间,以突袭的方式围困在敌军身后将其歼灭。而对于 大型武器的使用一定要集中化 ,就比如说坦克坚决不能分散对战。

所以朱可夫与日对军往往总是能够凯旋,因此受到了国人称赞。1940年朱可夫获得 苏联英雄 的称号,接着朱可夫也被晋升为大将,后又担任军区司令员。

但上个世纪40年代,苏联与德国之间的对战形势已变得非常紧张,为了能够更好的灵活应战,苏共中央最后下达指示,称 要将苏军部队进行改编 ,而所有的指挥工作全部担在了朱可夫的肩上。

6月22日,德国单方面撕毁了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并且以突袭战的方式想要入侵苏联。他们分了三条包围路线,同时一路北上进攻苏联的列宁格勒,然后想要攻打莫斯科。

敌人已经打到家门口,想要把刀刃插在心上,苏联只能仓促应战。但是由于来不及做好应战准备,也导致前期的伤亡非常惨重。各大城池也陆续失守,德军每战每捷,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推进了600公里

斯大林当时下令,不论前面的城池状况如何,基辅这个地方一定不能丢掉。作为总参谋长的朱可夫,却发表了与斯大林不一样的观点,称大家应该要放弃基辅, 应该将主力部队调离到第聂伯河的对面 。这样才能够保护我方军队的有生力量。可谓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但是斯大林拒绝了朱可夫的观点,并且还将他革职。又曾想,朱可夫提出来的意见是具可瞻性的。因为德军在两个月之后不仅拿下了基辅,而且 西南军有66万人全部被德军歼灭 。斯大林这才意识到,如果当初听从了朱可夫的建议,说不定结局没那么惨。

朱可夫临危受命。当时德军的打法擅长突袭战,而且进攻猛烈,势如破竹。他们后来又想 切断莫斯科公路到明克斯的路线 ,要阻断苏联所有的外来补给。

然后斯大林就重新重用朱可夫,苏军这边共调来了20个师想要应战,但被打的节节败退。这也是比较著名的斯摩棱斯克会战的 历史 ,而在会战中 唯一一次取得胜利的战役,还是朱可夫所打出来的

原来,当时是斯大林命令朱可夫赶紧拿回已经沦陷的叶利尼亚突出部。然后朱可夫就调动了自己的预备队和动用了第24集团军的10个师,通过一个星期的时间终于将该地收复回来,并且 还一路将德军逼退至25公里之外。

但战事非常紧张,朱可夫心中最大的心结就是保卫列宁格勒。那 对于整个苏联而言,就是心脏 。他马上又在斯大林的指示下飞到了列宁格勒,成为了方面军司令长官。

上任之后,他的第1个决定发表演讲,鼓舞士气:坚决不可以在战场上讨论列宁格勒失守之后的问题,大家一定要做好死守列宁格勒的准备 。哪怕是战到最后只剩下一人,也不能畏惧死亡

朱可夫调集了周边可以动用的高炮部队,将高炮集中调到乌里茨克附近。因为这些地方的地势比较高, 通过高炮去打德军的坦克 ,优势比较大。

然后再将火力值比较高的舰炮集中放在了最关键地区,既做好了灵活调用的准备, 又可以在必要情况下集中对敌人开炮产生最大的伤害。

但是德军也同样不是吃素的,人家想要死守列宁格勒,可是德军也下了一定要拿下列宁格勒的决心。 德军动用了炮火系统和舰炮高射炮等其他新型大炮。 他们带着超强的自信,对朱可夫的部队展开了疯狂的进攻。

紧接着朱可夫又赶紧飞往莫斯科,因为莫斯科同样也遭到了德军的进攻。来到这里之后,朱可夫才发现 守卫莫斯科比守卫列宁格勒还要艰难。

因为莫斯科被重重包围,他们 无法通过情报获取的方式来了解自己西方面军的情况, 也不知道敌军的进攻方向和具体兵力的投入情况,朱可夫无法及时作出应战决定。

德军势如破竹决定势必要拿下莫斯科,于是展开了台风作战计划。他们将北方面军全围困在列宁格勒,以基辅为核心点向莫斯科进军。 企图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全面围歼苏联的主力部队 。德军的目标是先拿下布良斯克,然后再从南北方向包抄迂回,在年底前拿下莫斯科。

为了让台风作战计划取得绝对性胜利,德国军团召集了中央部队军,调来了最尖锐的部队。其中包括三个集团军和三个坦克集群。还调动了第二航空队, 总共的兵力超过了78个师的规模,人数超过了180万人。

9月30日莫斯科战役拉开序幕,德军势如破竹不到两天时间就拿下了维亚兹马。 一个星期后,苏联军队的第1条防线也被攻破 。当苏军想要突围时,德军再一次发动猛烈进攻,导致苏联军队大部分人都被歼灭。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苏军就陆续损失了25万兵力。朱可夫10月7日晚上才赶到西方面军司令部,了解了具体情况。10月8日凌晨时他作出军事指令, 称必须尽快调动主力部队到莫扎伊斯克的一线, 这是保卫莫斯科最关键的一站。

10月9日,朱可夫指挥苏军与德军正面交手。他的作战方式很清晰,就是 利用弧形的图尔吉诺夫到谢尔普霍夫之间的线条打成一个防卫网。 就相当于是鲨鱼来进攻,他打造了一个特别大的渔网来抵住对方的进攻,以此来完成阻拦。

11月1日,莫斯科还顺利的举行了十月革命的阅兵式。这又一次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莫斯科保卫战的成功进而为苏联全面获得胜利打好了基础,德军想要拿下苏联的计划也彻底破灭。

因为二战的杰出贡献,朱可夫不仅被国人称之为苏联英雄,朱可夫在国际上也成为了知名军事家和战略家。 英国军事家西顿在《莫斯科会战》中称赞朱可夫是天赋极高的将军。

斯大林也在庆功会上肯定了朱可夫对保卫祖国和保卫党的贡献,而在苏联其实还有很多地区,多 以朱可夫将军命名 。但就是这样一位战功显赫的元帅级人物,在二战落下帷幕后却迎来了人生的转折。

1946年朱可夫回国担任陆军总司令,但那时候他的光芒俨然已经超过了国家的最高首领。斯大林在世期间的朱可夫已成万众瞩目的明星。要知道 树大招风是致命的 ,于是苏联政场上有众多元帅和政府官员在公开会议上指责朱可夫有阴谋企图。

但是好在有其他元帅站在朱可夫身后支持他,比如说克涅夫和罗克索夫斯基等。 如果不是这些人的强硬表态相信他没有阴谋论,那么斯大林很有可能会直接枪毙朱可夫。

后来斯大林还是找到了机会,1946年斯大林签署了罗兹的罪名状,并且公然指责朱可夫态度不谦虚过于傲慢,还在战争结束后把二战主要战役的胜利归功于自己。 说他是一个怀着仇恨,准备被撤职的司令员。

于是, 朱可夫的三个主要职责全部被撤销 。最后党中央委员会直接将朱可夫开除,他只能归隐在家。可谁又曾想斯大林去世后,朱可夫又东山再起了。

1953年,他还担任过苏联国防部副部长。而且在这一阶段时,朱可夫还和赫鲁晓夫有合作的关系。因为1957年时赫鲁晓夫被众人要求辞去第一书记的职务, 赫鲁晓夫取得了朱可夫的支持后,稳住了自己的位置。

过河拆桥 的故事很快又在赫鲁晓夫的身上上演了,他刚刚解除了自己的政治危机,但他又对德高望重的朱可夫产生了危机感。1957年10月,赫鲁晓夫做了个政治决定要将朱可夫的国防部部长的职务给解除。

甚至朱可夫的党员以及中央委员的资格也被剥夺,再次跌入低谷的朱可夫只能回老家低调生活。 但这时的朱可夫被传出已经患上了抑郁症,晚上时只能吃安眠药才能勉强入睡。

可就在这时,朱可夫依然摆脱不了政场对他的控制。因为赫鲁晓夫对朱可夫一家都进行了政治监控,直到1964年,赫鲁晓夫政权下台, 勃列日涅夫成为当权者,这个政令一直都没有被解除。

那么,朱可夫在家庭经营方面是否也同样辉煌呢?其实也有一点点的悲剧影子。在朱可夫二十八岁时,他与一位叫做 阿基耶夫纳 的女孩结了婚。

他们生了两个女儿,但是由于后来朱可夫被斯大林夺权了后,朱可夫被下放到偏远地区工作。而他的妻子留在了莫斯科,没有陪伴着共同前往 。所以两人的婚姻在那时起,已经慢慢走了下坡路。

后来身体状况一直不好的朱可夫,又遇到了一个叫做 亚历山大罗夫纳的女军医 来照顾他。因为交流变多了,再加上朱可夫眼中的这个女孩,善良热情,体贴温暖。所以两人的感情也升温了。1950年,两人开始了同居生活。

直到1965年,他们终于领了结婚证,关系合法化。他们也孕育了一个叫做玛莎的女儿,因此朱可夫一生共有三个貌美的女儿。只不过令人感到遗憾的是, 朱可夫死后赫鲁晓夫依然没有解除对他家人的监视, 其中也包括这三个无辜的女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575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