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战苏联元帅有几位,是谁

2战苏联元帅有几位,是谁,第1张

‖野渡空间‖

‖战 争 回 顾‖ · ‖至 留 言 板‖

‖野渡空间‖

‖苏 联 元 帅 的 十 大 趣 闻‖

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元帅们,不仅运筹帷幄、用兵如神,而且个性鲜明,幽默风趣;他们对敌人毫不留情,但对心爱的女人却是柔肠百结。如今,尽管英雄老去,美人迟暮,但一些经典片断却流传下来。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重温这些传奇将帅的逸闻趣事,依然为他们的风采所倾倒。

片断一:谁是“络腮胡”

苏联卫国战争最激烈、最严峻的期间,朱可夫元帅因为无法说服斯大林,两人各将语调升了八度,争执起来。朱可夫怒气冲冲地走出斯大林的办公室,在会客厅里嘟囔起来:“真他妈的络腮胡!”不料被旁边一位好事的将军听见,偷偷告诉了斯大林。斯大林马上下令召见朱可夫。“你说‘真他妈的络腮胡!’到底指的是谁?”斯大林一双锐目直瞪朱可夫。

朱可夫何其聪明,他马上回答:“我骂的当然是希特勒了,斯大林同志!”

斯大林沉默片刻,抽起了烟斗:“没错,朱可夫同志,我也会这样骂他的。”

随后,他扭头问告密的将军:“那你认为络腮胡指的是谁?”

片断二:可怕的朱可夫

1941年秋,德军兵临城下,“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上将率领的德国坦克部队势不可挡。朱可夫是西部方面军司令员,他素来治军严格,对下属求全责备。他麾下的一名少将德米特里•列柳申科(后来的苏军大将,两度获得苏联英雄称号)虽然骁勇善战,但却非常畏惧他,总是千方百计避免与他见面。

每当朱可夫前往列柳申科的部队视察,列柳申科都让副手顶上,自己宁可上前线指挥与古德里安部队的战斗。朱可夫起初并未在意,后来才弄明白。一次,他来到军中,不无揶揄地问列柳申科的副手:“那个狡猾的胆小鬼又躲到哪里去了?”

副手回答道:“他率部突袭敌人后方去了。”朱可夫一惊,随后无可奈何地皱起眉头:“难道我比古德里安更可怕?”

片断三:麻雀、雄鹰和山羊

巴格拉米扬元帅机敏睿智、平易近人,喜欢跟下属开玩笑。一天,他来到新建的训练场视察,一群新战士正在锻炼身体。他问一名小战士:“你姓什么?”

小战士非常紧张,半天才回答道:“报告元帅,我姓沃罗比约夫(词意为麻雀)。”

巴格拉米扬笑道:“你现在是麻雀,一年之后便会长成翱翔天空的巨隼!”

随后,元帅问第二位战士姓什么,战士回答说:“奥尔洛夫(词意为雄鹰)。”

巴格拉米扬很高兴:“好啊,上帝把你这只雄鹰派给我们了。”

轮到第三名士兵了,他非常不好意思:“我姓科兹洛夫(词意为山羊,俄语中用来形容固执之人)。”巴格拉米扬周围的人都在窃笑,山羊可比不得麻雀或是雄鹰,他们等着元帅化解科兹洛夫的尴尬。

巴格拉米扬微微一笑,问道:“你喜欢唱歌吗?”

科兹洛夫眼睛一亮:“当然,我是连里的歌手。”“好好努力吧,争取成为科兹洛夫斯基一样的歌星!”巴格拉米扬拍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同样也姓“山羊”的歌手科兹洛夫斯基是当时著名的歌剧天王。大家鼓起掌来,为元帅的幽默喝彩。

片段四:被斯大林羡慕

元帅与他们的妻子———这一直是个特别的话题。1942年,在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屡建功勋的罗科索夫斯基元帅正在疗伤,他偶然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演员瓦连京娜•谢罗娃。谢罗娃貌美如花,追求者不计其数。著名诗人西蒙诺夫那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等我归来》便是献给她的。罗科索夫斯基与谢罗娃相识后,有关这对英雄美人相互倾慕的消息便流传开来。

贝利亚向斯大林告密说,谢罗娃去前线探望罗科索夫斯基,并一直在司令部内留宿。

斯大林羡慕不已:“谢罗娃?是那个美丽的女演员吗?她真是美若天仙。”

贝利亚插话:“但元帅的声誉会因此一落千丈,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办?怎么办?”斯大林喃喃自语,“我们该羡慕,贝利亚同志,我们该羡慕才是!”

他突然回过神来:“罗科索夫斯基的妻子哪里去了?”

“我会查清的,她大概撤退到后方了。”

“赶紧找到她,用飞机送她去罗科索夫斯基的司令部。让她跟谢罗娃去争吧,看谁去谁留。”斯大林脸上浮现出恶作剧般的微笑。

片断五:科涅夫的“勤务兵”

与朱可夫一起指挥攻克柏林战役的科涅夫元帅,他的第二任夫人安东宁娜曾是卫生员。他们的女儿纳塔利娅回忆起父母相爱的传奇,称他们是战地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科涅夫伉俪相差25岁。他们1942年相识时,科涅夫的第一段婚姻已经结束,心灵受到重创。是安东宁娜一直陪伴左右,随他南征北战。他们经常如同好友般长谈到深夜。作为医生,安东宁娜努力帮助科涅夫战胜胃溃疡,为他烹饪饮食,科涅夫亲切地称她为自己的“勤务兵”。

科涅夫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胜券在握,但在感情上却极不自信。在前线向安东宁娜求婚成功后,科涅夫非常激动。他将心爱的女子揽入怀中,动情地说:“搂着你,我如同拥抱着全世界!”与安东宁娜去布拉格度假时,科涅夫非常高兴,他一边开车,一边高歌,虽然走调得厉害,却令安东宁娜非常感动。

片段六:脱掉靴子的元帅

许多将军认为讨好演员是天经地义的事。一次,演出团到格列奇科元帅的部队演出。午饭后,他缠上喜欢的一位女歌唱演员。别人告诉他,女演员的丈夫就在团里,但他一点儿都不觉得难堪。格列奇科挽着心仪的女演员胳膊,慢慢地向湖边走去,司令部就驻扎在那边。在沙滩上女演员脱下鞋,走到水边嬉水。格列奇科也意外地脱下靴子。大家吃惊地交换了一下目光,而将军扫了女演员的丈夫一眼,生气地说:“她要是淹着了怎么办?” 发生这件事的时候,格列奇科已经身为苏联国防部长了。

格列奇科还很爱一脸严肃地开“元帅式”的玩笑。一次,在大战役的间歇,将军们正在进餐,有人想活跃气氛,就念了《星火》周刊中的一则消息,说一位妇女在吃饭时不小心吞咽下一把叉子。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就餐的将军们争执不下。格列奇科看了一眼自己 的叉子,摇摇头说:“如果苏军战士吞咽下叉子,我就会签署一道命令,禁止使用叉子,全军,包括将军在内,一律都改用中国筷子。” 将军们不知道该不该哈哈大笑,于是大家有礼貌地微笑了一下。

片断七:找名作家“捉刀”

参与指挥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叶廖缅科元帅,写了本有关对苏共20大印象的书,但几乎都是合著者写的。许多想在伟大卫国战争史册中留下自己墨迹的将军都是这样做的。

他们的合著人通常是重量级作家。例如,替科涅夫元帅写《一位方面军司令员的笔记》的,就是《真正的人》的作者波列沃依。巴格拉米扬元帅的两卷本回忆录的作者是两位上校。格列奇科的著作也有两位上校军衔的合著者。当回忆录出版后,他把两位上校叫到国防部长办公室说:“我欠你们什么吗?”

“苏联元帅同志,您不欠我们什么,什么都不欠。”

于是,格列奇科有礼貌地与他们告别,与每个人握了握手。这样做已经很给面子了。

叶廖缅科元帅则送给自己的合著者一台冰箱。

片断八:体重160公斤的司令员

叶廖缅科元帅的作战日记中有这样几段记录。“1943年5月23日,我在第43集团军中看见了什么?集团军司令戈卢别夫少将不去关心部队,而只关心改善自己的生活。他养了一头牛,为了喝新鲜的牛奶和得到黄油;养了3-5头羊,为了能有羊肉串吃;养了两头猪,好能吃到香肠和火腿;还养了几只鸡。而所有这一切就发生在眼前,大家都知道。当我们在军事学院学习研究日俄战争时,曾嘲笑俄国将军萨哈罗夫用暖车运来一头牛。而我们的戈卢别夫少将更过分。这样的将军能带出好士兵吗?绝不可能。他想到的不是祖国,不是部下,而是自己的肚子,他的体重已达160公斤。”“在检查39集团军时发现司令员济金挥霍无度,光伏特加酒就领走310升,还领走了大量的食品,有香肠、黄油、奶酪、糖,从不记账。所有这一切发生在我国食品短缺和军队供应不足的情况下。”

片断九:布琼尼这样开飞机

曾在苏联国内战争中叱咤风云的布琼尼元帅,有关他的笑话很多,他本人也爱开玩笑。布琼尼元帅一次到航天城去开会,一位飞行员挖苦这位“第一红骑兵”,问道:“30年代有个口号是‘从骑马到开飞机’。元帅同志,你想过改开飞机吗?”

布琼尼忽地站起来:“怎么没试过?试过!……但没开成,马鞍倒是安在飞机机身上了,但是笼头怎么都套不住发动机。”全场哄堂大笑。

雅库鲍夫斯基是华沙条约国联合武装力量的总司令、苏联国防部副部长。他在保加利亚向当地部队讲述苏联军队。当记者问他:“什么是苏联海军陆战队?”

雅库鲍夫斯基翘起大拇指说:“那是些棒小伙子,精通肉搏战的技巧,一个海军陆战队员能够对付三个敌人。”

“什么是苏联空降兵?”

“没有比他们更棒的人了,可以熟练地使用各种武器装备,既会用自己的武器,也会使用北约的武器。”

记者又向他提了一个挑衅性问题:“什么是基建工程兵?”

雅库鲍夫斯基想了一两分钟,笑着说:“苏军有这样一批军人,他们连武器都不用就能够完成任务。”这则消息被多家媒体报道,在评论家的笔下,这则消息就变成了:据说,苏联出现一支超级特种部队。消息又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的报刊相继转载。这件事汇报给了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他针对这起“谣言”批评了副部长,然后平静地说,“就别让我们的华沙条约朋友们失望了吧。”

片断十:“龙”的加油机

空军元帅萨维茨基在当师长和军长时履建战功,他在空战中击落过22架德国飞机,1944年至1945年中获得过多枚英雄勋章。在空中他的代号是“龙”。他常常装满油箱起飞,在飞离机场很远的时候,对地面指挥站发来信号:“我是龙,迷失方向,红灯亮了。请求帮助。”

地面指挥站对这种检查性的命令很生气,生气归生气,地面指挥站人员还是要忙乎一阵,而萨维茨基总是用这种办法来训练部队。一次当指挥站又传来熟悉的声音:“我是龙,迷失方向,只剩下一点儿燃料……”

一位地面指挥人员按下按钮,愤怒地对话筒喊道:“龙,别着急,加油机已经起飞!”

萨维茨基返航后,问地面人员:“谁派加油机了?”一片沉默。

萨维茨基缓缓地说:“我不想惩罚谁,想鼓励这种机智和幽默。同志们,这可不是最后一次检查。”

‖野渡空间‖

‖战 争 回 顾‖ · ‖至 留 言 板‖

‖野渡空间‖

总是打仗的国家,纪念碑不会少。苏联/俄罗斯遍地都是战争纪念碑。大家最近可能被下面这个震惊了。

这个是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这场战役的意义就不用我在这里多说了。马马耶夫岗及周边战斗持续了好几个月,上万人在此牺牲。建一个大型纪念雕像也是应有之义。苏联/俄罗斯的大型雕像选址一般都在河岸边或者高地上,使之与环境相衬,以放大它的视觉效果。

同样硬核的在乌克兰基辅也有一个,位于第聂伯河西岸高地上,面向东方。1941年9月,在第聂伯河以东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役,苏军在战役中损失超过60万。不过,因为基辅战役牵制了大量德军,导致后来人们假设:如果不打基辅,德军可能会很快拿下莫斯科。就这个角度来说,莫斯科应该感谢基辅。

和下面的军人群雕组合起来也很震撼。游客可以从雕像底座坐电梯,直抵“祖国母亲”的肩上饱览基辅和第聂伯河风景。不过乌克兰对这尊雕像有点不待见。从雕像落成起就给它起外号叫“勃列日涅夫的老妈”(雕像在勃列日涅夫晚期落成),还有些人对“祖国母亲”手持盾牌上刻有苏联国徽耿耿于怀。

伏尔加格勒和基辅的祖国母亲雕像,连基座在一起,高度在90-100米之间,超过了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苏俄有建立超大型雕像的爱好,例如1930年代设计的莫斯科苏维埃宫,整体高度到了415米,上面的列宁像高75米。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缺钱、缺技术、缺热情——打了地基后就再没盖成。

大家伙太费钱,就建个小一点的,比如下面这个”水手和士兵“,建在塞瓦斯托波尔。这座城市在苏德战争期间跟纳粹血战了半年最终陷落,后来被授予”英雄城市“称号。”水手和士兵“雕像高41米,建筑过程比较曲折。它始建于苏联末期,苏联解体后本来不打算再建,后来架不住”英雄城市“市民们一片热心,终于在2007年续建完成。现在也是地标性建筑了。不过两个雕像一个是穿灯笼裤帽子上戴着海军飘带的水兵,一个是戴钢盔的士兵,称之为“水手和士兵”有点不准确。

看不清雕像?看看下面这个:

塞瓦斯托波尔遍地都是战争雕塑和长明火,这是因为除了1942年,在1854-1855年这里也经历了一场很惨烈的围城战。打仗得靠年轻人,下面的这个雕塑用于纪念年轻的普通士兵,名字叫做“共青团员”。

普通军人的雕塑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下面这张是我在莫斯科南部的卡卢加州拍到的,是一名空降军士兵。这座士兵雕像的着装打扮像是七八十年代的苏军空降兵,也许是纪念阿富汗战争的吧。

**《莫斯科保卫战》里,波多利斯克步兵学校的学员临时被抽调去填补莫斯科防线的缺口,连续作战数天后全部牺牲。这个片段基于真实的战例。后来,在当年他们战斗的地方专门建起了纪念碑,纪念这些无畏而勇敢的英雄们。

莫斯科周围有个默默无名的存在,以前叫做斯特列尔科夫卡,现在属于朱可夫市。在这个无名的村子里,朱可夫诞生了。现在在朱可夫市建起了一座小型博物馆,纪念这位名将,所以也就有了朱可夫的半身像。

但是看起来上面这尊雕像不如红场入口旁的朱可夫雕塑神气。下面的雕像是苏联解体后塑造的。苏联时期因为政治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老军头大多对他有点不满,朱可夫的地位没有拔得太高。在苏联解体前后,老军头大多翘辫子了,原来的最高***偶像也基本完蛋了,需要有个人物出来代表20世纪的俄罗斯,所以朱可夫的历史地位陡然上升。这尊雕像是按照1945年6月红场胜利大阅兵时朱可夫戎装白马检阅胜利之师的样子雕塑的,朱可夫在那一刻达到军人荣耀的顶峰。他这座雕像本来是打算放进红场的,因为红场和克里姆林宫成了世界文化遗产不得随意改变,才改立在红场北侧外。

红场里其实有人物雕塑,不过并非苏俄时期。1818年在红场东侧建起了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的雕像,后来移到现在的南侧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前。每次阅兵,滚滚铁流都从这两位身边经过。他们的最大成绩是1612年从波兰人手里收复了莫斯科。1818年俄国刚刚战胜拿破仑不久,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的民族主义象征意味深长。

再看看一些平时不太容易看到的雕塑。下面这幅雕塑是切尔诺贝利的消防员雕塑。消防员在这场核事故中牺牲惨重。在哪里他们都是奋战在一线,值得尊重和纪念的英雄。

消防员雕塑位于切尔诺贝利市内,下面这个雕塑背后就是发生爆炸事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机组。雕塑在2006年建立,但是似乎跟苏联时期的雕塑风格差异比较大。既然都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也就不剩多少了,还揉进了一点点现代主义特色。

老毛子爱建雕塑和纪念碑,这个习惯一直带到了坟墓旁。不过墓地雕塑表现一般都不那么硬核,相对会比较文艺。下面这个雕塑就是苏联著名演员吉洪诺夫,位于莫斯科新圣女公墓他的坟茔旁。对中国人来说,吉洪诺夫饰演的角色里最熟悉的应该是《春天的十七个瞬间》里的施季里茨上校,其次是《战争与和平》里的安德烈公爵。他还在**《白比姆黑耳朵》里饰演过角色,但我没看过这部**。施季里茨上校在咖啡馆里凝视他十年未见的妻子的那个片段,在索契冬奥会前被选入了俄罗斯国家形象宣传片。

注意看一下吉洪诺夫雕像身后的浮雕,像是要表达什么,或者是根据一幅什么著名油画雕塑,这个似乎还没找到解读。

连壮烈牺牲都被呈现得非常诗意:卓娅·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的坟前雕塑。她的弟弟舒拉和母亲柳波芙就葬在一旁。

有时候,雕塑是一件并不复杂的事情,只要你觉得某样东西可以表达情绪,直接摆出来它就成了雕塑,比如这个:

克拉玛托尔斯克位于乌克兰顿涅茨克州,东乌克兰冲突最早始于此处。这台火炮貌似是二战时期的苏军火炮,火炮基座上的文字意思是”英雄万岁“。在原苏联欧洲部分地区乘车旅行,常常在路边就会冒出一截炮管,有时候是一门重型火炮,有时候是一辆T-34坦克,充当纪念碑用。现在这些地区说起来都是经历过多次战争,浸透了鲜血的地方。

不过,要说俄罗斯的雕像每个都非常好看,那还是太夸张了。难看的雕像全世界都不缺,俄罗斯也不能免疫。比如莫斯科河畔的这座雕像吧,虽然大名叫做“彼得一世出海”,但是莫斯科市民们觉得这东西简直就像给海妖塞壬施了法术一样丑爆了,给它起了很多外号,比如说“终结者”,也有人叫它“格列佛”,还有人说它是按照西方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纪念雕像仿制的。总之莫斯科人不喜欢,还多次提议拆掉它。但创作者采列捷利在政界有广泛的影响,所以它还会存在很长时间——对了,这尊雕像是在1990年代中期建的,高98米,跟伏尔加格勒的”持剑的祖国母亲“差不多,但艺术水准完全在两个不同层次。

PS 彼得大帝非常讨厌莫斯科,1713年迁都圣彼得堡

朱可夫在从士兵到元帅的漫长军旅生涯中立下了举世公认的赫赫战功。他不但为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其指挥艺术也为苏联军事学术的发展起到巨大推进作用。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功卓著的“传奇元帅”。他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的杰出贡献,使他成为与苏沃洛夫、米哈伊尔·库图佐夫相提并论的俄罗斯民族英雄,永载史册。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拥有巨大贡献的元帅,却受到了斯大林的猜疑。斯大林为了不让其“功高盖主”,便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将他免职了。赫鲁晓夫上位后,便再次将他恢复了原职,可是没过多久,他又被免职了。

被免职后的朱可夫将全部的重心都移到了家庭上。他一生中结过两次婚,朱可夫在28岁时与他的第一个妻子阿·基叶夫娜结婚,生有2个女儿。1946年朱可夫被贬职下放后,基叶夫娜留在了莫斯科,当时两人的婚姻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因为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任何的感情基础了。

朱可夫在乌拉尔军区司令员上任后,健康状况一度不佳,军医加林娜·亚历山大罗夫娜被派来照顾他。加林娜为人正直,善良热情,又年轻漂亮,朱可夫很喜欢她,常常与加林娜谈话,了解她的家庭和经历。日久天长,爱情在著名元帅和女军医心中萌生了。1965年1月,朱可夫经过多年的追求,终于与女军医加林娜·亚历山大罗夫娜正式登记结婚。

随后,加林娜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朱可夫。他们两人共同生活了24年,无论朱可夫荣辱浮沉,她都对朱可夫忠贞不渝,甘苦与共,使长期处于逆境中的朱可夫甚感欣慰。朱可夫生于1896年,加林娜生于1927年,两人年龄相差31岁,但两人的爱却非同寻常。1957年,他们有了女儿玛莎。

朱可夫逝世后,苏联政府对朱可夫的三个女儿依旧抱有怀疑之心,所以便下令:要对朱可夫的三个女儿,实施24小时全天候的监控,一定要监视她们的一言一行,只要有不对劲的行为,可以当即采取必要措施。这个残忍的命令长达17年之久。

这一则命令是残忍的,是对人权的磨灭,更是对朱可夫的侮辱。朱可夫这样一个大功臣,到最后,自己的后代子女竟然会遭受到这样的待遇,真让世人感到心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25740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9
下一篇2023-07-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