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民歌,我记得一句歌词摸发丢耶

恩施民歌,我记得一句歌词摸发丢耶,第1张

哈格砸 。。 是这个吧 。 哈格砸, 哈格咂,好一座雄起的山,

哈格咂,好一个闹热的湾。

好一股清甜的泉,

好一坡五彩的伞。

哈格砸, 哈格咂,好一座雄起的山,

哈格咂,好一个闹热的湾。

好一股清甜的泉,

好一坡五彩的伞

地是开阔的地,

天是自由的天。

荒山野岭把身安,

哥儿活得像神仙。

皇帝老儿他管得宽,

管得老子想发颠。

今儿个岔起耍一天,

哈格咂,哥儿死了也心甘。

好一群漂亮的姐儿,

哈格咂,好一帮豪爽的汉。

好一排透气的蓬,

哈格咂,好一帮豪爽的汉。

好一堆暖心的炭

好一群漂亮的姐儿,

好一排透气的蓬,

好一堆暖心的炭。

地是开阔的地,

天是自由的天。

荒山野岭把身安,

哥儿活得像神仙。

皇帝老儿他管的宽,

管得老子想发颠。

今儿个岔起耍一天,

哈格咂,哥儿死了也心甘

地是开阔的地,

天是自由的天。

荒山野岭把身安,

哥儿活得像神仙。

皇帝老儿他管的宽,

管得老子想发颠。

今儿个岔起耍一天,

哈格咂,哥儿死了也心甘

  湖北恩施民歌主要有:《龙船调》、《黄四姐》、《六口茶》、《伙计歌》、《直尕思得》、《十二月花》、《什么穿的一身黑》、《三百牯牛赶下河》、《打树谜》、《盘解歌》等。

  恩施民歌以土家族民歌为主。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名曲“下里巴人”就盛传于巴山楚水。“伐鼓以祭祀,叫啸以兴哀”的“踏啼之歌”后,巴人歌韵分别以唐宋“竹枝词”、现代“五句子”为载体,逐步凝聚成土家人的哭嫁歌、丧鼓歌、薅草歌、上梁歌、情歌、穿号子等。土家民歌是沸沸扬扬的生命大容器,是惊世骇俗的人性审美资源。清新凄艳、幽眇哀怨,乡土风俗、儿女情长,是土家民歌的主要特色。

有个风情万种的女人,含情脉脉地望着你说,爱我别走,留下来吧,我会深爱你,而且我这里什么都不缺什么都有。你会怎么办? 我们来看看这三个男人。

  

 最近的一个,是这几天新闻里看到的,小哥费玉清,四十年前,小哥深爱的一个日本女人对他说,留在日本吧,我们永远厮守在一起。小哥经过无数的纠结,还是离开了,因为远方还有自己的父母,还有事业。

  

 再远一点,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在用木马计攻破特洛伊之后返乡的路上,历经磨难。有一个美丽绝伦的海岛女神对奥德修斯说,留下吧,岛上什么都有,胜似天堂,我还可以给你永生。奥德修斯留下来了,过了很久的神仙日子。

  

 最后就是这几天在恩施旅行听到的故事。恩施区域最早的国家是巴国,最早的君主叫廪君,神勇英明,是通过掷剑、赛舟等比赛选出,带领整个部落去找更适合居住的地方。路上廪君遇到了风采迷人的盐湖女神,女神对他说,留下来吧,我这里物产丰富,有盐有鱼,还有我。廪君的心潮荡漾了一下,但为了整个部落的子民,他还是坚持要离开。女神柔情蜜意,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化作漫天飞虫拦住去路,持续十日,廪君无奈,使出神箭,射中了女神。女神缓缓陨落,廪君继续西行。

  

 同样美丽又哀伤的故事,从西方到东方,从远古到如今,就像蜿蜒清澈的清江,一直流了几万年。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清江是巴人的母亲河。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是指从湖北到重庆的那片山,北有大巴山,中有巫山,南有武陵山。长江、清江,还有众多河流,在这些山间奔突激流,造就了严酷的生存环境,也孕育出了刚勇尚武的巴人。巴人兴起于四千年前,如同清江汇入长江,巴人文明也最终融进了中华文明。留给我们现在欣赏和想象的,有土家族的各种风情,还有恩施的美景。

  

 从更大的尺度来看,恩施属于神秘的北纬30度。这条神奇的纬度线,就像人类文明的一串珍珠,戴在地球的脖子上,每一颗珍珠都散发着美丽而神秘的光芒。孕育出四大古国文明,还有更早的大西洲文明和玛雅文明,有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有神秘的百慕大三角,集中了无数的美景,又出现过很多次大地震。大起又大落,大美又大悲。

  

 在经度上来看,中国的三级地势,从最东边第一阶梯的大平原到第二级山地的切换,是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一条线,大概是东经110度。为什么中国绝美风景大多在西部,因为绝美往往在山多的地方。 而恩施,就是北纬30度和东经110度的相交点,所以这里有那么多神奇美景也不足为奇。

  

 这是个神奇的地方,我们也处于一个神奇的时代。文明缓缓流淌几千年,到最近一百年出现了激流,公路、铁路逐渐贯通,而高铁如同中华新的巨龙,让我们从武汉到恩施不到四个小时,也让恩施褪去神秘的面纱,把不一样的美更容易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恩施属于鄂西,但属于多省融合区域,路上的车可以看出来,鄂、湘、川、渝、贵车牌数量基本都差不多。跟着游侠客几天走下来,的确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最大的印象仍然是,在这个举国同庆的国庆节,没有遇到汹涌的人流,排队没有超过十分钟,真是好生不习惯。

  

 这几天下来,除了手机凝固下来的美照以外,其它的都是脑海中的一个个片段了。

  

 一起高举起女儿城的摔碗酒,一饮而尽,然后狠狠地摔到墙上,碎片飞溅,豪气冲天。

  

 走在石门河峡谷的绝壁栈道上,看不尽沁人心脾的幽绿,每走一步,也能依稀听到当年修建栈道的号子声。

  

 轻轻地抚摸梭布垭石林上三叶虫的化石,有一种联接的感觉,穿越到4亿年前的奥陶纪。

  

 层层叠叠的坪坝营林间小木屋,像浪漫的童话,真不敢想象秋叶尽染后或者白雪皑皑时的惊艳。

  

 穿过北纬30度的原始森林,穿过四洞峡壮阔无比的一个个大石洞,激发起无数的神奇想象。

  

 在濯水古镇的小广场跳完篝火舞,又轻轻地走过一段段风雨廊桥,就像穿过了中华五千年的辉煌。

  

 穿过蒲花暗河的黑暗洞穴,让我想起了希腊奥德修斯当年穿过满是海怪和漩涡洞穴的勇敢。

  

 避开了恩施大峡谷吓人的人流,到背后的鹿院坪,用脚步和坚持,丈量和见识了更美的峡谷风情。

  

 这些片段充满了能量,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地滋养我们,给我们力量。

  

 领队叫牛魔王,他衣服背上有五个字,“真正的旅行”,遒劲飘逸,一直在我眼前晃悠了五天,好像有意无意一直在提醒着我琢磨,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旅行。

  

 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但有一点,真正的旅行,肯定不是看人海,不是景区打卡。我觉得,真正的旅行不是属于朋友圈的,而是属于自己的,美景之旅、人文之旅、心灵之旅。

  

 

  

  

  美景之旅 

  

 恩施的美景真是不少,有壮阔之美,也有灵秀之美。

  

 为什么人会格外偏爱壮阔。我们喜欢星空、大海、沙漠、高山之巅、甚至一望无际的麦田。有人说,壮阔是一种宏大,人在宏大面前,能体察到自己的弱小,感觉融入到宏大中,人会有种强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峡谷之壮阔 。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峡谷是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但是很多人评价,恩施的大峡谷壮阔程度不逊于它,而且更多一些灵秀。峡谷有的是平地两侧褶皱起山,有的是一块山中间沉落,恩施大多属于后者, 齐刷刷的沉落,两边的山近乎垂直,越显陡峭宽广。

  

 鹿院坪峡谷两侧的山也很陡峭,延伸到远方合围成一道窄窄的峡谷,中间一大片平缓的谷底,上面散布着小路、村庄,还有各种小野花,就像一片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对,恩施这片峡谷本来就是武陵山脉,极具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特质。这里山壮谷阔,非常适合坐上直升机在里面横冲直撞式观光,也许这还不过瘾,最好自己能化成一只雄鹰,在这片山谷不停地盘旋和翱翔。 陡峭宽广的灰白色石壁就像一张张大的天然画纸,青色的岩层,和裂缝中的绿植,在上面任意地泼出一幅幅水墨画。再放远看,两侧的石壁面对面,就像两排土家汉子,正挺起坚实的胸膛,吸足了长长的气,准备开始竞相对歌,只为赢得幺妹倾心一笑。

  

 鹿苑坪的谷底旁边还有一条深深的地缝,从外面只能隐隐看到,走到里面才能感受到它的气势。恩施山多水多,水遇到山就绕,实在绕不过就穿,所以这边有很多暗河。这条地缝之前就是一条卧龙吞江的暗河,现在河流改道,这里就成了地缝。走在里面,下面是宽广的老河道,两边的山斜着往中间压过来,很难看到天。走到尽头能看到天的地方,地缝石壁越显陡峭,让人想起小龙女的绝情谷。视线穿过高高的地缝石壁上面,更远处还有一道高高的山谷石壁,真可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四洞峡的四个巨洞也是壮阔到叹为观止,大型直升飞机都可以轻松穿过,在没有房屋的远古时代,这里甚至可以住下几千人的巴人部落。巨洞内外的巨石也是大个头的,石面非常齐整,都像被天斧切断一样,各种规则形状,还看到过一个接近很标准的大立方体。最后一个洞内中央有一块巨石, 正面如同锐形等腰三角形,仿佛一直撑到洞顶,像一块手工处理过的神石,真是鬼斧神工。

  

  石林之壮阔 。梭布垭石林就像一片壮阔的黑色森林,很久以前这里还是一片海洋,随着海平面升高,冲刷而成。这个很久真的是很久,大概46亿年前的奥陶纪。从下而上看,每块巨石能看出很明显的冲刷层,如同树的年轮,可这一层就是万年。从左往右看,每一块石头都很难见到尖锐之处,都是不同的弧度,这里石头的每个弧度,都记录着海浪的温柔和坚持。石林为什么壮阔,因为它饱含着岁月的壮阔和海洋的壮阔。

  

 如果壮阔是阳刚,那么灵秀就是阴柔。我们也喜欢秀山灵瀑、园林通幽、小桥流水、绿肥红瘦。壮阔可能无法解构,但秀美可以,我们可能拍下了美景,但可能时间久了就淡忘了,但是如果能以画家的眼光来解构美,线条、平衡、对称、光线、色彩,这样就能体味出美的特征,从而更深刻地拥有美,从而滋养自己的心灵。

  

  鹿瀑之灵秀 。前面说了,鹿苑坪的峡谷不仅壮阔,而且灵秀,最灵秀的在有瀑布的地方。爬到四级瀑布的最高一级时,往上望去,恍然美极。一排银瀑顺着层层叠叠的石阶一路跳下来,在阳光的投射下,极为欢快。瀑布上面远处是两座并排挨着的秀峰,峰型清瘦,就是山水国画中那种极为典型的嶙峋山峰。山有很多种,但唯独这种最吸引人的眼,像两支静默的神雕,像哥特式的穹顶,尖耸入云。此情此景,如果在瀑布顶端的视线尽头,悠悠地走过两只神鹿,这瀑、这峰、这鹿、这幽绿、这天蓝云白,简直是绝配。

  

 这四级瀑布顺着山势跌到最下面,就像蓄足了劲头,一下跌入一面幽绿的深潭。深潭再往外面走一点,山势渐开,看到远远的又有一条绝壁白练。由于太远,只能用望远镜,在望远镜中,她的美姿一览无余。最上面好像起于一点,往下面慢慢地散开,后来被划成若即若离的三股,缓缓地,飘飘地,飞流直下三千尺,像神女起舞时微微飞扬的秀发,飘逸、柔顺、秀美。

  

  濯镇之灵秀 。濯水古镇算是重庆的边陲小镇,紧挨着恩施咸丰。小镇很美,最美的还是那座风雨廊桥。这座桥分为四段,每段各有风格,第一段横跨阿蓬江,沉稳雄厚,第二段最高,挑起四层,如同城楼,第三段成了圆拱桥,线条开始柔顺,彩虹一般横跨蒲花河,第四段整个屋顶完全成了起伏的曲线,如同一条卧江飞龙。廊桥美,最美是夜景,华灯初上,江水倒影,让那彩廊桥体更显通透,层层的飞檐翘角越显轻盈灵动。领队牛魔王用延时摄影拍了3个小时,把傍晚入夜的美压缩成了一个十几秒的小视频,简直是此行的绝唱。

  

 廊桥美,美在各个角度,各个时刻。夜景醉人,白天去看,又是不同的灵秀。站在廊桥旁边的花海里,能看到连绵悠长廊桥后面,若隐若现一个连绵悠长的古镇,在后面就是一排连绵悠长的山,被罩在一簇簇连绵悠长的云里。这排山极有特色,几乎以古镇中心对应最高峰,两边起伏的山顶都微微往中间这座峰倾斜,近乎对称,甚为罕见。

  

 不管是壮阔之美,还是灵秀之美,除了从摄像头到朋友圈的凝固,我们还可以通过凝视的方式凝固。盯着它,十分钟,甚至入定,等你晃过神来,它就会通过眼睛进入到你的灵魂,真正属于你,会在以后人生的某个时刻,更清晰地从你的心底泛起来,给你能量。

  

 

  

  

  人文之旅 

  

 在旅行的路上,我们除了感受美景,还会感受人文,感受各个文明和民俗带给自己的快乐、抚慰、惊叹和思索,其中会有美食、建筑、表演,以及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艺术。

  

 再来说说濯水这个古镇。领队对古镇没有深入介绍, 我们自己边走边看,倒看出了一些门道。

  

 从入住的芭茅岛出来,就看到廊桥的入口,上面有三个字,沧浪桥,一下子我就想通了,为什么叫濯水古镇了。想当年屈原在被流放的时候,仰天长问,世道如此,我该如何?旁边一位渔夫听了,悠悠地把孔子孟子都念叨过的那句话又念叨了一遍 “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 也就是说,这条沧浪河里的水清澈,就可以洗我的冠缨,如果水浑浊,就可以用来洗我的脚。屈原听了,若有所悟。 

  

 难怪我们刚到古镇口,就看到牌坊上写了几个字:濯身,濯心。看来这是洗心革面之地啊。的确是的,在古镇的最中间,还有一块古碑,上面也有四个苍劲有力的字:“天理良心”。每个人都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如同天理一样无可置疑,但是在尘世中,这颗心不免会落上灰尘,我们要时不时地擦擦它,洗洗它,展露出更多人性的光辉。

  

 一踏进廊桥,古朴之风迎面扑来。每走几十步就有一段台阶,两边就有一对门联,上面会有遒劲有力的两个字,一路走下来,尧辙、舜弦、周道、汉魂、唐音、宋韵、巴风、楚雨,真的就像走过了中华风雨五千年。但又隐隐觉得为什么少了秦呢,秦也算一个重要的朝代,难道是因为当年的巴人就是被秦所灭之故吗?巴人最早是开头故事里廪君的白虎之巴,后面分化出鱼鳖之巴西迁到西边盆地,融合成巴蜀,还有一股龙蛇之巴东迁,融合入楚。最后都被秦人所灭。

  

 巴国虽然被灭,但这块地方孕育的独特文化一直连绵不断,特别是民俗,特别鲜明。土家族有很多有趣的风俗,比如女儿会、对歌相亲、哭嫁等。特别是女儿会,每年固定时候,就会有个单身男女的特别集会。姑娘们坐在街道两旁卖山货,来往的小伙子看到哪个称心如意的姑娘,就过去讨价还价。如果姑娘对这个小伙子不满意,山货的价格就越来越贵,小伙知趣离开。如果姑娘对小伙也有意思,价格就越来越便宜,然后两个人就可以找个地方去对歌了,对得心花怒放,就可以私定终身。多美的场景啊,过程含蓄而热烈,比现在电视上的各种相亲节目美多了。

  

 最好看的是土家族原滋原味的表演,每个阿哥幺妹,从小就能歌善舞,对山歌,摆手舞,一招一式一摆手,都暗藏几十年的功底,一颦一笑一回眸,都浸透着这片山水的清新。 的确,照片能记录风景,歌曲能记录情绪。可能在以后很久以后,一听到这些歌声,会一下子被那种旅行的情绪包裹住。听着一首接一首别有情趣的恩施民歌,脑子里冒出这么一首诗: 

  

 龙船调入清江画,

  巴山雾绕六口茶。

  四姐舞柔拨心弦,

  西兰卡普笑染花。

  

 恩施美丽的故事很多,最后一句中的西兰卡普也有着美丽的传说。卡普是一种用五颜六色的染线织成的布匹,有个叫西兰的姑娘,美丽又聪明,决心把世上所有的花都织到心爱的卡普上。为了寻找一种只在夜间盛开的红果花,西兰历经千辛万苦,每天夜里到后山苦苦守候。后来被嫂子挑唆,爸爸误会,用剪刀刺伤,西兰胸口的血溅到布上,开出一串又一串火红热烈的花儿。 后来土家族幺妹们都学着织西兰姑娘的卡普,把它做成被子盖在身上,表示和西兰在一起,表达对她的无限思念。

  

 人类文明就是靠一个个故事扩展和延续的,那么说说开篇三个爱情故事的结局吧。小哥事业是发展得不错,也把父母送到了终点,但是一直忘不了远方的她,以至于终身未娶。奥德修斯过了几年神仙日子,觉得天堂再好不是家,于是求助雅典娜的神力离开女神的岛,最终回到自己的家,家里有等了自己二十年拒绝无数求婚者的妻子、还有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而廪君呢,带着族人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富庶之地,使命完成后内心一直心存愧疚,最终化为白虎,回到已化成蝶的盐水女神身边,相伴相守。

  

 关于人文之旅,收获的多少,取决于自身的人文底蕴,以及做的功课。我们去了那么多地方,拍的照的不少,能读懂的不多。这个地方有什么历史,它的历史跟这里的地理有什么关系,这里的建筑有什么特色, 每个地方都是一本书,都有自己的味道,值得细细品读。

  

 

  

  

  心灵之旅 

  

 真正的旅行,除了美景、人文,还有心灵的放松、放飞和滋养。为什么国画很美,会给人无数的想象,因为它会留白。如果说旅行是生活的留白,那么旅行本身也需要给心灵留白。留白就是给旅途留下足够的闲散时光,让人有时间闲逛、发呆,这样才有时间真正出离生活的惯性,才有时间跟自己对话,找到自己。游侠客的旅途也是给我们留足了白,很多的自由活动时间,不紧不慢,淡雅悠然。

  

 当我们走进梭布垭石林,真正地感受到什么叫沧海桑田、海枯石烂。当化石中的三叶虫还在浅海里觅食游动时,它应该不知道四亿年后有个人会凝视着它,也许再过几亿年,星际文明甚至有可能凝视着我凝视三叶虫的模样。那么到底什么才是世界和文明进化的规律,到底什么才是对我自己来说最重要的。

  

 坐在古镇的最角落,品味着麻辣鸡杂火锅,再来点苞谷酒,街上飘着蒙蒙细雨,青石板泛出古朴的光,人来又人往,慢慢地我又开始发呆,也许这就是真正的生活。

  

 一大早,一个人,穿过坪坝营原始森林的小路、沿着古镇的阿蓬江畔、顺着利川的上游清江,跑着,跑着,这时候不是为了减肥,不是为了朋友圈,而是为了让自己更能听见自己的呼吸,体验自己脚步的振动,感受到自己的心灵。

  

 当一群人在古镇广场上,围着篝火,手牵着手一起起舞,从汗珠中映出火光的温暖,从欢笑中迸发出集体的能量。人类就是这样,从远古到现在,一起携手,打着火把,走出洞穴,穿过江河,翻过高山,走向更远的世界。就这样,一起携手,从更远的世界,遇山打洞,遇谷搭桥,把高铁连了回来,然后一起载歌载舞。文明之火,熊熊燃烧,火苗冲上夜空,夜空上是满天的繁星。我们每个人,也许都是文明的一星火苗,在大火中我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是夜空的一颗星,在浩瀚夜空中找到自己的归属。

  

 坐在硫年民宿大广场的边上,望着两边高耸的山,以及开阔的谷,有种飞翔的冲动。飞到峡谷的半山腰,我又坐在那里,望着更远的依山白练,久久地坐着,坐久了就会入定,入定了心就会静下来,静久了就会生出更多的智慧。如同古镇的那块“天理良心”的道德古碑,宇宙进化出了人,而一切天理都刻在人的那颗心里,而且奇妙的是,当人真正静下来,如同一盆浑水,当泥沙慢慢地沉淀下去,水自然就清了,里面泛出光芒,光芒中不仅有善良,有爱美审美的天性,还有无数的智慧。

  

 新的环境可开阔人的思维,当我们走动起来,或者坐在大巴或者火车上,看着风景快速的变幻,我们的思维也会飞快地活跃起来,某个灵感,石破天惊,可能会击破以前长久以来的一个难题,也可能突然领悟出生活的真谛。

  

 不走世界,哪来的世界观。不回初地,哪能找到自己的归属。也许,人生就是不停地出发,体验世界,然后回归。在家里想着远方的风景,在路上找回自己的初心。到那时,等看遍了世界,即使在混沌红尘中,在三尺小屋内,自己的心也能鹏程万里遨游十方,自己的心也能平静安定生出智慧,自己的心能找到自己的归处而安乐满足。

  

 也许,这些就是 真正的旅行 。

  

 

  

  

 ----------------------------------------------------------------------------------------------------

  

参考资料:

  《巴人河》pdf :  https://panbaiducom/s/1UHVITYay2kWhJv39npD43Q

  

  《旅行的艺术》pdf :  https://panbaiducom/s/11z18kjGHxbxfROswtDITtw

   

  《恩施民歌》  http://music163com/playlist/2510022791/329426606userid=329426606  

《龙船调》,《柑子树》,《黄四姐》等。

《龙船调》共有12段,以每月节庆和农事活动为内容。民歌《柑子树》是代表性很强的优秀民歌。“柑子树来柑子叶,干姊干妹舍不得。柑子成树树成林,干姊干妹长成人。民歌《黄四姐》是流行于建始县境内的民间花鼓小调,是一首自娱性很强的群众娱乐歌曲,表演者为一男一女或二男二女,演唱时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

恩施州不少地方素称山民歌之乡,其歌有高亢激越的咏叹调,有行云流水的宣泄曲,有迂徐舒缓的通俗唱法,也有狂吼疾呼的摇滚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5993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