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冼太庙作文500字

高州冼太庙作文500字,第1张

中国的众多传统节日中,春节可算是最为热闹的。然而在粤西 岭南一带,在春节 之后仍有特别的节日要过,那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习俗 ——年例。 年例,也可以叫年宵,但是和年宵又不同。茂名电白县、化州、高州 、 茂南、茂港及邻近的湛江吴川、阳春一带的农村每年都会举办年例,各地举办地年例的时间各不相同,集中在过完春节的农历正月、二月份,其余一些“翻秋”年例 (在秋收后的一个月举行,大都是在农历三月至十一月)则每个月都有,年例节一般一个村庄为同一天,少数两天。也有附近数条村庄的年例节都是在同一日的。农 村年例大多以土地庙为中心,周围几个村子一起举行。有些地方一年中还会举办两次年例。 追溯“年例”的历史,它实际上是扩大了的元宵节 、庙会 、 粤西茂名等地方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综合起来的节日。据了解,明、清朝时“年例”已记入当地的地方志,民国初年至解放初期都比较盛行,后来曾一度中断,上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逐渐恢复,目前茂名及其所辖市县(区)乡村,大都盛行做“年例”,而且相当隆重热闹。在粤西茂名有这样的说法,一年一度的“年例”期间, 在外工作、生活的人,过年可以不回家,但“年例”时一定会赶回来团聚。同操一种语言,乡音乡情交融,气氛热烈,著实让常年在外、难得相见的家乡人别有一番 享受。 年例的主办中心一般都是在庙宇或者家庭,而高州和化州的庙宇大都是冼太庙 ,即纪念冼太夫人 的 庙。年例也就和冼太夫人有一定的关联。史料中显示年例活动是由冼氏家族而兴起,长期演化后成为今天的年例。冼太夫人是当地的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她为维 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在年例中‘游神’所用的神像中,便有冼太夫人的塑像造型。可见她在当地人 心中的地位,像神一样崇高。当地人如此敬重一位爱国的巾帼英雄,也多少反映出他们的一种英雄主义情怀及爱国主义思想。或许把冼太夫人尊为神只是现在的人延 习了祖先的做法,把拜冼太夫人仅看成是年例的一种形式。但其中所包涵的那种文化内涵,是泯灭不了的。冼夫人文化使年例更具历史意义,它传承的不是只有封建 的迷信思想,还有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人文精神。

旧城冼太庙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旧城冼太庙位于广东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村,始建于隋朝,是纪念冼夫人的最早的庙宇,现存建筑是明嘉靖年间重建,清代重修。旧城村是南朝梁置的电白郡和隋置的电白县城址,据考证,是冼夫人及其家族活动的主要基地,冼夫人去世不久即由官府立庙祭祀纪念而建置,是全国最早的冼太庙。后年久而毁,明嘉靖年间高州知府欧阳烈访旧址而重建。

冼太庙主体建筑共分为三进,面阔188米,进深3635米,分前、中、正三殿,各殿之间有天井相隔。抬梁与穿斗式混合结构,是典型的南方古建筑。该庙与位于高州市文明路东侧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的冼太庙还早。如今正殿还保留有完整的明代风格的灰塑脊饰双龙戏珠及各种花草、鸟兽、人物等,清代同治皇帝御赐“慈佑”金匾、独木鼓、古青铜大钟等一批古老文物。其中,“双龙戏珠”图是我国建造历史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仅存二个“双龙戏珠”图之一。是珍贵的文物建筑资料。

冼夫人(522—602年),广东南部俚族人(今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电城镇山兜村人),是梁、陈、隋三朝时期岭南部落首领,史称谯国夫人冼夫人是当地少数民族诸部落共同拥护的领袖。她一生致力于民族团结,促使民族交融合作,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她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是当时广南各族人民爱戴的领袖。阳江市区东山南麓的花厅村,有冼夫人孙子冯盎墓,墓碑冼夫人详细信息++

旧城村:旧城村

冼英冼夫人,六世纪时岭南地区百越首领,一位曾经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女中豪杰,她毕生致力于维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同时促进了汉越民族的大融合,成为爱国的典范。

许多当时官居高位和在岭南任职的官员纷纷赞颂冼夫人,文人雅客诗词歌赋,楹联碑刻比比皆是。

歌颂冼夫人事迹的诗词歌赋和楹联有哪些?

北宋时期,苏东坡贬琼居昌化(今儋州),期间曾经拜谒中和冼夫人庙,写有《和陶拟古·咏冼庙》一诗:

冯冼古烈妇,翁媪国于兹。

策勋梁武后,开府隋文时。

三世更险易,一心无磷缁。

锦伞平积乱,犀渠破群疑。

庙貌空复存,碑板漫无辞。

我欲作铭志,慰此父母思。

遗民不可问,偻句莫余欺。

犦牲菌鸡卜,我尝一访之。

铜鼓葫芦笙,歌此迎送诗。

歌颂冼夫人事迹的诗词歌赋和楹联有哪些?

锦伞平积乱

苏轼这首诗中形象地描述了了人民打着铜鼓、吹着芦笙祭祀冼夫人的热闹场面,歌颂了冼夫人历经三朝,坚持一心报国,为国家统一龢民众的安宁,作出了贡献的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欲作铭志”告慰乡亲父老对冼夫人思念之情的意愿。

又如明代文人吴国伦将冼夫人与花木兰比较,认为花木兰的功绩不如冼夫人。诗中写道:

昔闻木兰女,忠孝两不渝。

岂及冼夫人,名高绩尤殊。

木兰代父戍,功成仅完躯。

夫人代夫将,戳力扶皇舆。

吴国伦在诗中赞扬了花木兰忠孝双全,但认为冼夫人更了不起,木兰代父从军只是为了保全父亲性命,而冼夫人代丈夫领兵打仗保全的是国家的安全。

在粤西民间的冼夫人庙宇,一般除供奉冼夫人外,还供奉两位侍女——真君曹娥和使者木兰,曹娥为东汉人,孝女,木兰为北魏人,代父从军,都是忠孝节烈的化身,据说他们都是玉帝派来帮助冼夫人完成大业的。

在楹联方面,几乎每一座冼庙都会有一副赞颂冼夫人的楹联,不少冼庙还镌刻有碑文。这些楹联和碑文也都赞扬了冼夫人的功绩。建于隋朝的高州旧城冼庙门联写道:

威镇边疆流芳百世

恩施岭表纲目三书

清代礼部左侍郎、兵部右侍郎、左副都御史、中国首任驻美大使陈兰彬给高州冼太庙的对联是:

两郡显奇勋仰瞻巾帼英雄冠六朝百十年人物

群生蒙厚泽永冀神灵赫濯护五岭二千里江山

在一些碑文中,有些作者抒发了自己的情怀,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如清朝雷协右营都司余飞在康熙十七年任官雷阳道,途经高凉地区,看到了有关冼夫人的事迹记载。

后来在其撰写的《诚敬夫人传略记》碑文中,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飞出自中山武宁之后,每中夜思兴,以不能光大前业为谦。追维夫人四世勋业,彪炳于梁陈隋之间,奂食于千百岁之后,继述之怀,正自难已……项生有云:夫人虽为蛮妇,其才略气节,即世所称,烈丈夫何以加焉。

“红蚂蚁”三下乡:穿梭博物馆,漫步冼太庙

茂名高州市城区西面,沿着依山傍水而建的观山公园环山大道而上,便可看到高州市革命历史博物馆。这里毗邻高州革命烈士陵园,既是古色古香的文物古迹,又是高州红色基因的重要传承之地。湛江科技学院“红蚂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组合形式开展“三下乡”活动于2022年7月8日迎来了尾声,在茂名高州的收官之行,“红蚂蚁”实践队参观了高州市革命历史博物馆与高州市冼夫人庙,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文化精神。

第一站 高州市革命历史博物馆

“红蚂蚁”实践队通过本次高州市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参观游览,深入了解高州地方革命历史,丰盈和充实了党史学习,对百年党史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和觉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革命前辈的思想、品德、精神和情操,继承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更好地继承和完成革命前辈开创的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观学习结束后,“红蚂蚁”线下小队成员在博物馆前的国旗下重温了入党誓词。让“红蚂蚁”实践队成员们重温入党志愿,牢记***人肩负的责任与历史使命。

第二站:高州市冼夫人庙

冼夫人即谯国夫人,名冼英,又称高凉郡主,南北朝时期高凉郡人,是俚人(壮族先民分支)的首领。她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率领族人归附隋朝被加封谯国夫人,去世后追谥“诚敬夫人”。她一生审时度势,顺应潮流,爱国爱民,因而深得后人敬重。冼夫人一生最大的功绩,一是收复了海南;二是促成中国大一统,因此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冼夫人家里世代为南越首领,她尚未出嫁时,就已经拥有一身的功夫,同时也很有谋略,既能行军打仗,又能安抚部众,是个少年女英雄。在一场战争中,冼夫人痛失父亲。那时,她顾不得伤心,抹掉眼泪后,披上披风,骑上战马,带领军队继续抗争,建立了自己的威信,掌握了高凉(今广东茂名境内)俚人部落的最高权力。据史书记载,汉元帝时期,海南数年一反已成为常态,平叛让汉室在此经营的成本大幅提高。后来,西汉王朝索性罢弃命官,对海南进行名义上的遥领,自此之后的几百年间,海南岛一直孤悬海外。后来,高凉冼夫人英明贤德的名声,传到了海南。海南岛与中央持续了几百年的僵局,很快被她打破了。冼夫人凭借信义两字,让海南各族自愿追随,史称"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尽管她的势力日渐强大,也深受当地人爱戴,但她始终没有割据称王的念头。她知道,王朝更替,苦的只是老百姓。南朝梁大同年间,冼夫人上书朝廷在海南岛设置崖州,得到梁武帝允准,使海南与中央王朝的直接联系得以恢复,结束了海南岛600年“自由岛”的历史。

冼夫人一生经历梁、陈、隋三朝,尽管拥有极高的群众威望和强大的军事、经济能力,但她始终不称王割据,相反一直率领岭南归附朝廷,不遗余力平叛保境。据《隋书》记载,冼夫人在回顾一生时,对她的后人说:“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如今,在冼夫人故里茂名市,传承、践行冼夫人"唯用一好心"精神的活动如火如荼, “好心精神”已成为茂名的“根”和“魂”,“大唐荔乡,好心高凉”成为高州市独一无二的文化名片和城市精神。

高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红色基因,艰难曲折终见光明的高州革命历史进程是中国***百年奋斗征程的小小缩影。高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南路党组织主要机关所在地,是广东南路革命运动的中心。在党的领导下,高州人民前仆后继,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次革命运动,以顽强英勇的斗志,在漫长的斗争岁月中,克服了无数的挫折和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最终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统治,迎来了高州的解放,揭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回顾高州革命历史事迹,瞻仰高州革命文物,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习革命前辈的思想、品德、精神和情操,更好地继承和完成他们开创和未竟的事业,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高州一日游的最佳景点有高凉岭、高州三塔、冼太庙、大唐荔乡文化旅游区、高州古城遗址等。

1、高凉岭

高凉岭位于广东茂名高州市曹江镇银塘管理区,海拔242米。它集奇山、怪石、佳果于一岭,向来是游览胜地。奇石之中,以观音石、试剑石、挂榜石、醉翁石、棋盘石和石船等为奇中之奇。而众多的红豆树和栗子树构成该岭植物群落的一大特色。

2、艮塔

高州市艮塔在高州市潘州区城北的东门岭上,比文光塔晚建造十年,始建于清道光六年,因此塔当时是为培壮高州郡城龙脉而倡建,故艮塔又称镇龙楼。

3、冼太庙

高州冼太庙,也称高城冼太庙,位于高州市区文明路东侧冼太文化公园北面。高州冼太庙,始建于隋,最初是由冼夫人的孙子冯盎为纪念她而建的,原庙址在今高州市长坡镇旧城村。

4、大唐荔乡文化旅游区

大唐荔乡文化旅游区,毗邻茂名和高州市区。位于高州西南部的根子镇,在秦朝末期就有荔枝生产。距茂名火车站25公里,湛江飞机场102公里。大唐荔乡文化旅游区是以一个集观光、度假休闲、科普教育、荔枝文化为主题的自然生态文化旅游区。

5、高州古城遗址

高州古城遗址位于高州市北25公里处的长坡镇旧城村,始建于南朝梁代大通中,废于明代成化四年,其间经历近千年,北靠宝鸭山,南临石骨河,中为广阔的平原盆地,周边有环山围绕,进可攻,退可守,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以上内容参考-高凉岭

茂名高州十大旅游景点有仙人洞自然风景区、高州冼太庙、高州宝光塔、高凉古城、南宫庵群、根子荔枝文化旅游区、高凉岭、安良堡梁氏大宅、浮山岭、观山公园。

1、仙人洞自然风景区

仙人洞自然风景区位于高州市北部的深镇镇境内,地处云开山脉腹地,最高处海拔1380米,冬暖夏凉,是远近闻名的空调村。仙人洞自然风景区的自然生态保存良好,负离子含量高,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仙人洞自然风景旅游区是一个森林瀑布集中分布区。

2、高州冼太庙

高州冼太庙位于高州市文明路,潘州公园北面。高州冼太庙的主体建筑有三个,总进深495米,总面阔134米,建筑面积8263平方米。高州冼太庙分前殿、中殿、正殿。正殿为穿斗式梁架结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3、高州宝光塔

高州宝光塔位于高州市区鉴江河西岸。高州宝光塔为楼阁式砖塔,阶梯为壁内折上式。塔平面八角形,外观九级,高658米,是广东现存最高的古塔,底层每边长572米。每层均以菱角牙砖和线砖相间叠涩砌出腰檐和平座。

4、高凉古城

高凉古城内有始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冼太庙、冯宝公祠、古窑群、莲花古井等多处历史文化景观。高凉古城还保存有茂名地区一带最古老之城池遗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南宫庵群

南宫庵群位于高州市城南关的南宫岭上,坐落于城南的南宫岭,与城西的观山隔江相望,遥相呼应。南宫岭上的宗教群体建筑为佛教建筑。南宫岭面积约1平方公里,高度约40米。岭上分布有复龙庵、宝莲庵、回水庵等一批明清时代的建筑。

6、根子荔枝文化旅游区

根子荔枝文化旅游区位于高州西南部的根子镇,在秦朝末期就有荔枝生产。根子荔枝文化旅游区是高州旅游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高州荔枝文化旅游区有着秀丽的田园风光,自然风光。

7、高凉岭

高凉岭集奇山、怪石、佳果于一岭,是游览胜地。岭上古林遮天蔽日,其间众多的是红豆树和栗子树构成该岭植物群落的一大特色。高凉岭的山涧两旁巨石累累,千奇百怪,又构成该岭地貌的另一特色。

8、安良堡梁氏大宅

安良堡梁氏大宅位于广东省高州市曹江镇安良堡村,坐落于帅堂美丽的曹江河畔,距离高州市中心约13公里。梁氏大宅是典型的中西艺术交融,富有时代代表性的民国民居建筑。安良堡梁氏大宅以其规模宏大和财富充盈被公认为高州六属村堡之首。

9、浮山岭

浮山岭是茂名著名的生态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景区。浮山岭山清水秀,树木郁葱,泉溪清澈,云雾缭绕,置于其间,恍若仙境。山脉盘亘24平方公里,位于高州市与电白区交界处。

10、观山公园

观山公园是集生态、休闲、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公园在东北门修建了华丽壮观的观山新牌坊和登山阶道。观山公园增建了玉泉亭、怡心亭、会心廊、秋月楼、回文诗碑和钓鱼台等景点。

-高州仙人洞

-冼太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6002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