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最好的三个景点

桐乡最好的三个景点,第1张

桐乡最好的三个景点有桐乡凤凰湖、濮院时尚古镇、乌镇荷博园。

1、桐乡凤凰湖

桐乡凤凰湖,位于嘉兴市桐乡市濮院大道浮石桥西南。凤凰湖中心湖区面积约886亩,景观面积约1004亩。凤凰湖是一个人工湖,为了提升城市品位,还生成了“凤湖八景”,虽然湖面积不大,但由于造得考究,显得很精致,湖边还有桐乡特色的伯鸿城市书房,湖东大草坪上还有直升机场。

2、濮院时尚古镇

濮院时尚古镇,位于嘉兴市桐乡市寺浜路。濮院,大运河出嘉兴市区后流经的第一个古镇,悠悠运河水让濮院通江达海、农桑繁盛,曾以“日出万匹绸”,而被誉为“嘉禾一巨镇”。这里有着近900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众多,风雅质朴,古韵悠悠。古镇中的楼、廊、檐、瓦,鳞次栉比,雕刻精美,同样是古朴淡雅的水墨色。

3、乌镇荷博园

乌镇荷博园,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812县道西100米。荷博园由100多个圆形小池塘组成,种植了约300个品种的观赏荷花、睡莲等。荷博园总规划面积570亩,是浙北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荷花、睡莲珍贵品种培育种植基地。

桐乡的特产推荐

1、红辣酱

红辣酱主要是以桐乡“蚕叶牌”为代表红辣酱,作为桐乡传统的著名特产,与杭白菊、小湖羊皮、槜李等齐名,已有三百多年悠久历史。

2、三珍斋

三珍斋在秉承乌镇一千多年饮食文化传统的基础和前人的经验上,博采众长,又历经多年的摸索和创新,逐步形成了“三珍斋”独特的加工工艺,是当地的一大特产。

3、姑嫂饼

姑嫂饼是浙江桐乡乌镇的传统名吃,“姑嫂一条心,巧做小酥饼,白糖加椒盐,又糯又香甜。”这是赞美桐乡特产姑嫂饼的一首民谣。

4、杭白菊

杭白菊是桐乡传统特色优势农产品之一,指生长在桐乡地域范围内,并按照传统工艺或蒸汽杀青、气流干燥新工艺生产的产品,具有“色玉白、气清香、味甘醇、花型美”品质特征。

以上内容参考-濮院时尚古镇

桐乡朗诗春熙府位于浙江省桐乡市。

这是一个集文化休闲、社交交友、体验娱乐、影视拍摄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它以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著称,错落有致的建筑、醉人的气息穿插在桐乡老街上,展现出一种禅意淡雅的精神面貌。

桐乡朗诗春熙府内多处景点,如古琴府、清幽门、碧水桐庐、苏州园等,都是桐乡精神的象征。

走在这里,沉浸在这座现代的古镇中,沐浴着文化的氛围,怡然自得。

  桐乡市地处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居上海、杭州、苏州三角之中,市域总面积723平方公里,人口65万,辖14个镇和10个乡。境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气候四季分明,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的美称,属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开放县市之一,跻身浙江省经济十强县市和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

  桐乡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的美誉。绵延的大运河、肥沃的土壤孕育了桐乡悠久的历史文化,构成了江南水乡独特而浓厚的自然人文景观。这里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镇乌镇,有每逢秋季遍布田野怒放的杭白菊,也有留下茅盾、丰子恺、钱君陶到文化名人成长足迹、作品的名人纪念场馆;来桐乡,您可以远离尘嚣,游览千年古寺福严寺,感受佛教文化的精深博大;也可逛逛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濮院羊毛衫市场,挑选几款价廉物美的羊毛衫;如果清明时节来乌镇,您还可以游香市,欢度江南水乡狂欢节,融入江南多姿多彩的传统民间活动……

  桐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春秋战国时为吴越交界之地,1993年撤县设桐乡市,隶属浙江省嘉兴市。在这块古老土地上,有着浙江省迄今时间最早、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罗家角遗址以及最近发掘的距今4000多年的留良新地里良渚文化古墓群; 有千年水乡古镇——乌镇;有江南名刹——福严禅寺;有人文景点——茅盾故居、丰子恺缘缘堂、君陶艺术院、金仲华故居、 侯波徐肖冰摄影艺术馆等一大批名人文化场馆。悠久的运河水哺育了吕留良、茅盾、丰子恺、徐肖冰、金仲华、钱君陶等一大批名人贤士。

  桐乡位于沪杭甬黄金旅游线上,水陆交通十分便捷。320国道、沪杭甬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省、县级公路纵横成网,近邻上海虹桥机场、杭州萧山机场、东方大港乍浦港。市区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医疗卫生、科研咨询、金融保险等机构完备。桐乡旅游接待设施良好,全市拥有旅游涉外饭店9家,其中四星级饭店2家,三星级饭店2家,二星级饭店5家,能满足各个层次的旅游接待需要。全市有国内外旅行社8家,导游员队伍服务规范,旅游市场经营有序。桐乡完善的基础设施,将为中外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桐乡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0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368亿元,财政总收入786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5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50元。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99:591:31,桐乡是浙江省粮、油、茧的重点产区,农业特产品种丰富,著名特产有被誉为“中国软宝石”的小湖羊皮、杭白菊、果中珍品李、桐乡榨菜。其中杭白菊产量居全国首位,1999年被农业命名为“中国杭白菊之乡”。

  此外,桐乡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三产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9%,全市拥有各类市场58个,其中国内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桐乡濮院羊毛衫市场,被列为全国百强市场,年商品成交额325亿元,是国内外旅游者休闲购物的理想场所。桐乡旅游事业方兴未艾,确定了以名人古镇和江南水乡为重点,高起点发展桐乡特色旅游,打响文化旅游的品牌。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以一座有着千年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乌镇特色景区为骨架的旅游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乌镇保护与旅游的开发,赢得海内外游客一致好评,堪称江南六大古镇之最。

  目前桐乡正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创建AAAA级景区(点)。 同福福严禅寺是与杭州灵隐寺在历史上并称为“江南二寺”的千年名刹,享有极高的知名度。福严文化苑建设成为集休闲、娱乐、宗教朝拜为一体的、展现桐乡丰富民俗风情的、浙北平原最大的宗教文化旅游区。中国桐乡菊花节,更上桐乡的形象品牌,“田野菊海”为桐乡秋景一绝。连续两届菊花节,吸引了一大批中外游客来桐乡旅游观光。2001年11月份的第三届中国桐乡菊花节更将精彩纷呈。

  目前,我市正积极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桐乡旅游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旅游软、硬件建设,促进桐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广大中外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提供优质的服务。

  地图:http://wwwzjjxcn/INFO/Pub/sou/200509/402html

春秋(前770~前476)

今市境初属越,为吴越接壤争战地区。

南有御儿(语儿),东有隆和携李(醉李、就李)。

这是境内最早的地名,皆见于《春秋》经传及《国语》、《史记》等典籍。

《春秋》鲁定公十四年(越王勾践元年,吴王闽庐十九年,公元前496年),“五月,于越败吴于携李(杜预注∶携李-,吴郡嘉兴县南醉李城)。”吴国于今石门镇垒石为门以为吴越之界。

越王勾践三年(吴王夫差二年,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夫椒山,在太湖中),人越。

今县境属吴。

战国(前475~前221)

战国初年,吴越战事又起。

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吴王夫差二十三年,鲁哀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73年)冬,越灭吴,尽有吴地。

县境复归越。

勾践灭吴后,传六世,至王无疆,无疆九年(楚威王六年,公元前334年),“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疆,尽取故吴地至浙江(钱塘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此后,市境属楚(楚灭越年代,说法不一,此从《史记》、《资治通鉴》)。

秦(前221~前207)

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前222),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

会稽郡下设由拳(今嘉兴)、乌程(今湖州)等县。

元《至元嘉禾志》有“御儿为由拳县之西鄙,介于钱塘、乌程之间”的记载。

西汉(前206~公元8)

时,御儿亦称语儿。

高祖五年(前202),东海、会稽、泅水、陈郡、薛郡人楚国。

今市境属楚国。

六年(前201),东阳、吴郡、鄣郡人荆国。

今县境属荆国。

十二年(前195),改荆国为吴国。

今县境属吴国。

前元四年(前153)以后,恢复会稽郡。

今县境属会稽郡。

元封五年(前106),置十三刺史部,即十三州,会稽郡属扬州。

今市境属扬州会稽郡。

东汉(25~220)

永建四年(129),割钱塘江以东为会稽郡,钱塘江以西为吴郡。

今市境隶吴郡。

三国(220~265)吴黄龙三年(231),由拳县“野稻自生,改为禾兴,元(《至元嘉禾志》)。

吴赤乌五年(242),避太子和讳,改禾兴县为嘉兴县,属吴郡。

今市境为嘉兴县西乡。

晋至南朝

晋(265~420)至南朝(420~589) 市境“俱为嘉兴之西乡”,属吴郡。

至南朝陈永定(557~559)初年,立海宁郡,“桐地隶海宁”(清《光绪桐乡县志》)。

隋(581~618)

隋平定陈后,撤嘉兴县,并人吴县(今苏州)。

今市境属吴县南境,隶苏州(明正德《桐乡县志》称隋开皇九年〈589〉,废嘉兴,入钱塘,属杭州。

隋仁寿二年〈602〉,复设嘉兴县。

此从清嘉庆《嘉兴府志》)。

唐(618~907)

武德七年(624)复置嘉兴县,属苏州。

今市境属苏州嘉兴县。

翌年,又撤嘉兴县,县境人苏州吴县。

贞观八年(634)(明正德、清光绪《桐乡县志》皆作贞观元年;此从《旧唐书地理》),复置嘉兴县,属苏州(曾两次改称吴郡)。

今市境属苏州嘉兴县。

桐乡

五代(907~960)

今市境随嘉兴隶属杭州,为吴越国钱氏地。

吴越王钱嘉兴设义和镇(后改称市,在今崇福镇)。

后晋天福三年(938),析杭州嘉兴县西南的崇德、南津、语儿、千乘、积善、石门、募化七乡,置崇德县,设县治于义和市,属杭州。

天福五年(940),吴越王钱元瓘在嘉兴县设置秀州,为吴越国所辖十三州之一,下辖嘉兴、盐、华亭、崇德四县。

北宋(960~1126)

熙宁十年(1077),再割嘉兴县的梧桐、永新、清风、保宁、千金五乡入崇德县。

至此,崇德县共辖十二乡,直至元代至元年间未变。

政和七年(1117),赐秀州名为嘉禾郡。

崇德县隶嘉禾郡。

南宋(1127~1279)

庆元元年(1195),升秀州为府,改称嘉兴府。

嘉定元年(1208),又升嘉兴府为嘉兴军节度。

崇德等四县仍隶属嘉兴。

元(1271~1368)

至元十四年(1277),改嘉兴军节度为嘉兴路,置嘉兴路总管府,后属于江浙行省,下辖崇德等三县一府(华亭府)。

元贞元年(1295),升崇德县为崇德州,属嘉兴路。

明(1368~1644)

洪武二年(1369),复嘉兴路为嘉兴府,复崇德州为崇德县。

洪武十四年(1381)嘉兴改隶浙江布政司,从此,崇德随嘉兴隶属于浙江。

宣德五年(1430),析崇德东境募化、千金、保宁、清风、永新、梧桐六乡置桐乡县,设县治于梧桐乡凤鸣市(今梧桐镇)。

清(1644~1911)

崇德、桐乡两县同隶嘉兴府。

康熙元年(1662),因崇德之名与清太宗皇太极年号同,故避讳称石门县,同时改石门镇为玉溪镇。

民国

民国元年(1912),废嘉兴府,石门、桐乡两县属钱塘道。

3年,石门复称崇德。

16年废道制,两县直属浙江省 。

27年划属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28年至36年属浙江省第十行政督察区。

37年后属浙江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建国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崇德、桐乡两县同属浙江省人民 第一专员公署(后改为嘉兴专署)。

1958年11月,两县合并称桐乡县。

1970年,改嘉兴专区为嘉兴地区,桐乡县隶嘉兴地区。

1983年,撤销嘉兴地区,分设嘉兴市、湖州市,桐乡县隶嘉兴市。

1993年5月3日撤消桐乡县设立桐乡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6064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