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请问你是去年五一去的平遥吧,请跟我讲讲你的路线吧~~我很迷茫

你好,请问你是去年五一去的平遥吧,请跟我讲讲你的路线吧~~我很迷茫,第1张

你要什么时候到?平遥古城位于山西北部,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位 置:位于太原盆地南端,东连祁县、北接文水,西邻汾阳,西南与介休接壤,南靠沁源,东南与沁县、武乡毗邻。 区 划:现辖古陶镇、段村镇、东泉镇、洪善镇、宁固镇、南政乡、中都乡、岳壁乡、卜宜乡、孟山乡、朱坑乡、襄垣乡、杜家庄乡、香乐乡。平遥古城位于古陶镇。 重要景点:平遥古城墙、日升昌票号、古市楼、双林寺、镇国寺
编辑本段简介
中文名称:平遥古城 英文名称:The Ancient City of Ping Yao 批准时间:1997年12月(山西平遥古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遗产遴选标准:平遥古城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V)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 古城夜景
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2009年,平遥古城荣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再获殊荣。
编辑本段城内结构
沧桑的古城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 南大街为平遥古城的中轴线,北起东、西大街衔接处,南到大东门(迎熏门),以古市楼贯穿南北,街道两旁,老字号与传统名店铺林立,是最为繁盛的传统商业街,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 西大街,西起下西门(凤仪门)、东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东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著名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就诞生于古城西大街,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 日升昌票号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遗址占地2324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百年沧桑,业绩辉煌,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其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日升昌票号创立后,先后有介休、太谷、祁县相竞效仿。 东大街,东起下东门(亲翰门)、西和南大街北端相交,与西大街呈一条笔直贯通的主街。 北大街,北起北门(拱极门)、南通西大街中部。 八小街和七十二条蚰蜒巷,名称各有由来,有的得名于附近的建筑或醒目标志,例如衙门街、书院街、校场巷、贺兰桥巷、旗杆街、三眼井街、照壁南街、小察院巷等;有的得名于祠庙,例如文庙街、城隍庙街、罗汉庙街、火神庙街、关帝庙街、真武庙街、五道庙街等;有的得名于当地的大户,例如赵举人街、雷家院街、宋梦槐巷、阎家巷、冀家巷、郭家巷、范家街、邵家巷、马家巷等;古城东北角有一座相对封闭的城中之城,类似于古代城市中的坊,附近的四条街道也就被命名为东壁景堡、中壁景堡、西壁景堡和堡外街;还有一些街巷则已经无法探究名称来历了,例如仁义街、甜水巷、豆芽街 、葫芦肚巷等。 平遥古城民居,为砖墙瓦顶的木结构四合院为主,布局严谨,左右对称,尊卑有序。大家族则修建二进、三进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院落之间多用装饰华丽的垂花门分隔。民居院内大多装饰精美,进门通常建有砖雕照壁,檐下梁枋有木雕雀替,柱础、门柱、石鼓多用石雕装饰。 民间有句俗语:“平遥古城十大怪”,其中一条是“房子半边盖。”平遥民居之所以大多为单坡内落水,流传最广的说法称之为“四水归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地处干旱,且风沙较大,将房屋建成单坡,能增加房屋临街外墙的高度,而临街又不开窗户,则能够有效地抵御风沙和提高安全系数。而院内紧凑的布局则显示对外排斥,对内凝聚的民族性格。 城隍庙位于城东南的的城隍庙街,由城隍庙、财神庙、灶君庙三组建筑群构成。城隍神是古代汉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只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城隍庙的宣传词“皇帝有难上天坛,县官有难到此来”不知出自于何处,但在历史上尤其是明代,城隍受封的官职确实高于县令,明太祖诏令各地必需要建城隍庙,与县衙署对称设置,“阴阳各司其职”,这是古代“人神共治”思想的明确反映。 清虚观位于东大街东段,创建于唐,鼎盛于元,现存主体建筑是明代遗物,为山西省重点文保单位。 平遥国际摄影节( Pingyao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Festival ,简称 PIP )始创于 2001 年。2001年,在国家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首次创办的“平遥国际摄影节”,完全按照国际规范操作,国内与国际接轨、传统与现代互动,使平遥古城独特的风貌、古朴的民风以及形式多样的摄影活动交相逃映,在海内外产生了出乎预料的轰动效应。
编辑本段古城历史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它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堪称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平遥地处汾河东岸、太原盆地的西南端,与另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祁县相毗邻。同蒲铁路、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县境。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粮食、棉花,特产牛肉、推光漆器等。其中牛肉名声颇大,有“平遥牛肉太谷饼”的民歌歌词。 平遥曾是清代晚期中国的金融中心,并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格局。 美丽平遥
春秋时属晋国,战国属赵国。秦置平陶县,汉置中都县,为宗亲代王的都城。北魏改名为平遥县。清代晚期,总部设在平遥的票号就有二十多家,占全国的一半以上,更被称“古代中国华尔街”。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创建于清道光年间、以“汇通天下”而闻名于世的中国第一座票号“日升昌”。 平遥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县城原型,有“龟城”之称。街道格局为“土”字形,建筑布局则遵从八卦的方位,体现了明清时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城内外有各类遗址、古建筑300多处,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被称作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 平遥城墙建于明洪武三年,现存有6座城门瓮城、4座角楼和72座敌楼。其中南门城墙段于2004年倒塌,除此以外的其余大部分都至今完好,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历史较早、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亦是世界遗产平遥古城的核心组成部分。此外,还有镇国寺、双林寺和平遥文庙等也都被纳入世界遗产的保护范围。
晋商发源地之一
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当时,在“日升昌”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鼎盛时期这里的票号竟多达22家,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
明清时期古县城原型
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21届大会决定将平遥古城以古代城墙、官衙、街市、民居、寺庙作为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宗教发展的实物标本。平遥古城是依据中国汉民族文化思想和建筑风格建立起来的。现在城墙及城内建筑均保持着14 —18世纪的历史风貌。 它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表。由于县城的建立,到清道光三年(1823年),在平遥古城内诞生了全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日升昌”的创立,在中国古近代金融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它标志着中国近代的新型金融业,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商业和金融机体中生成。
日升昌票号诞生地
清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晋商一些大商号逐步形成了在山西设总号,在外地设分号,跨地区经营的商业系统。 在此种情形下,大宗的批发、运销带来巨额现银的解运业务,于是一 平遥古城
种新的解款方式-- 票号汇兑 便应运而生。 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 ,就在平遥西大街 ,西裕成颜料铺的基础上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营汇兑兼营存放银业务的 “日升昌”票号三年之后,在山东 、河南、 辽宁 、江苏等省先后设立分支机构 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 新加坡 、俄罗斯等国家 。当时,在“ 日升昌 ”票号的带动下,平遥的票号业发展迅猛,鼎盛时期这里的票号竟多达二十二家,一度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中心。 可见,在中国近代金融史上,平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编辑本段掌故传说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1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 现在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进行扩建后的模样。扩建后的平遥城规模宏大雄伟,城周长64公里,是山西也是中国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县城城墙。 鸟瞰平遥古城,更令人称奇道绝。这个呈平面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城池南门为龟头,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唯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开,据说是造城时恐怕乌龟爬走,将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这个看似虚妄的传说,闪射出古人对乌龟的极其崇拜之情。乌龟乃长生之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灵一样圣洁。它凝示着希冀借龟神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安然无恙,永世长存的深刻含义。 城墙上还有72个观敌楼,墙顶外侧有垛口3千个,传说它是孔子3千弟子、72贤人的象征。
编辑本段日升昌票号传说
日升昌票号,其前身是西裕成颜料庄,在清朝乾隆年间已资财雄厚。财东是平遥西达蒲村李大全,嘉庆末年的一天早晨李大全和朋友(一位著名的算命先生名失传),在平遥城皇庙赶庙会,突然算命先生指着一位风流后生说:“李老爷你若能把这后生收下日后定大发其财”。李大全问为什么算命先生答:“这后生外表风流成性,挥金如土,实是怀才不遇的奇人,他人不知且难供这后生开销,只有像李老爷你这样的财东才能供起后生的开销,李老爷要信得过鄙人,年后定金银无数”。李大全听后说:“哪我就养活他一年看这后生是什么奇才”。算命先生又说:“李老爷不过鄙人有话再先,这后生想去什么地方、想做什么你都要答应他”。李大全稍思后说:“只要他不犯王法”。随后二人便把后生召唤过来,问后生叫什么,家住哪里,想做什么?得知后生叫雷履泰,家住细窑村,想去京城,时过久李大全便派人把年青的雷履泰送到了西裕成颜料京城(北京)的分号。 雷履泰到达京城后无事可做,每日和富家子弟吃喝玩乐,并用二佰俩银子买了一只百灵鸟,大把的开销银俩使的西裕成颜料京城(北京)的分号收不赢支,分号告急,李大全从平遥总号拨银给京城分号,时隔不久京城分号又告急说:“雷履泰 将用二佰俩银子买的百灵鸟送给他人,这样的败家子弟怎能养的起”。李大全命分号不要限制雷履泰,但要了解雷履泰在与什么人玩,在做什么?话说雷履泰将百灵鸟送给的不是别人正是大清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爱新觉罗·旻宁)太子,也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雷履泰就用这只百灵鸟打开了戒备森严的皇宫大门。 一日雷履泰进得宫去看见旻宁太子愁眉不展,便问其因。旻宁太子说:“由于年成不好,全国响马四起。救灾银俩和粮草经常被抢盗,国库空虚。父皇(嘉庆黄帝)为此大动龙彦”。雷履泰听后说:“如太子能让我面见皇上,在下有妙方防止现银运送被盗抢”。旻宁太子听后忙带雷履泰面见嘉庆黄帝。雷履泰把“即不需要劳师动众,又能防止现银被盗抢的汇票”想法面奏了嘉庆黄帝。嘉庆黄帝听后认为是个上策,但必竟先朝先祖无此例,就下口御以西裕成颜料庄名誉,向民间踌躇银俩放货获利,以资国库空虚,就这样延生了中国笫一张汇票。在雷履泰的精明策化与经营下,清朝政府的莫许支持下,年终只是上缴皇宫的锐银,就用骒马驮着便排满了京城十里长安街。 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日升昌票号成立,开创了中国银行史上笫一家票号。总号设于山西平遥西大街,财东李大全,经理雷履泰。
雷履泰夜梦日升昌
道光三年(1823年),西裕成改营票号,取名“日升昌”,意在生意兴隆,如日初升,繁荣昌盛。“日升昌”这块金字牌匾,令每位游客赞不绝口,但关于“日升昌”这三个字的来源,却有着一段美丽而又神奇的传说。 一天傍晚,雷履泰吃过晚饭在铺号内溜了一圈,回到房内靠着铺盖卷就躺下了,忽然见铺面斜对门的木器厂内着了冲天大火,一时人们都大呼小叫着去救火,但当雷急忙赶木器厂前,原来竟是一座金碧辉煌赛似神仙住的天堂大院,推门进去,只见里面更是珠光宝气,碧瓦琉璃,真是一座流光溢彩的洞天福地,正在雷掌柜目不暇接之时,忽见东方朝霞虹景里,两轮红日喷薄而出,那金辉与宅院 相映,更是璀璨壮丽,令人叹为观止。訇然一声只见天上开了一座大门,天界众仙飘然而至,向西而去,这时许多神仙都频频招手,约他同去,于是雷履泰就觉得自己身如飘带,冉冉登上仙界,当他回首坐谈间,却见妻儿正向他招手,正欲带他们同去,不料众仙中,一位黑脸天仙跨步上前挡住去路,雷履泰猛一激凌,翻身越起,竟是一个离奇的梦。 这时雷看看时辰,已交三更,回想梦中情景犹历历在目,梦中意向分明是一个事业飞黄腾达的吉兆,于是他想起这几天一直为确定总号的名称而反复思索,但不甚满意。他曾想过“广聚源”、“兴隆盛”等名号,后来都一一否定了。 因为这些名称里虽有财源广进,永盛不衰之意,但似乎总缺少一种开创“票号”这一独特行业的新气派,新气象。这时,一个崭新的思想火花在他脑海中闪现出来,而且立刻汇聚成这样几个字,(二日并升光照 大地的情景)“日升昌”这个名称太好了,东家听了也一定会高兴的。雷履泰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当他开门来到院中,东方的天色已经曦微,又一个晴天丽日来到人间! 为了适应新开张的“日升昌”票号业,东家李大全真的说妥买下“西裕成”斜对面木器铺的地方,然后根据票号生意的需要设计修筑这座“万古流芳”的日升昌大宅院。
财东跪请雷掌柜
日升昌票号成立之后,大掌柜雷履泰与二掌柜毛鸿翙关系恶化,年少的东家李箴视听从毛的建议,让雷回家养病,雷知道是毛从中作梗,想取而代之。回家后雷便写信要撤回分庄。东家得知后登门送银送酒,直到下跪雷才收回成命,并在毛辞职出号后上号工作。俗话说: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日升昌票号业务之所以汇通天下,雷、毛二人的矛盾起到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
票号轶事
汇业经营,不欺童叟 清末 平遥古城
[1]时期,平遥城内一位沿街讨饭数十年的寡妇老太太,有一天持一数额为12000两的日升昌张家口分号汇票,到日升昌总号提取银两。任柜头的一看签发时间在同治七年(1868年),与取款时间相隔了30多年,赶紧跑到后厅询问大掌柜,两人问清了汇票来历,并认真查阅了数十年的帐簿,如数兑付了现银。原来,老太太的丈夫早年到张家口经商做皮货生意,同治七年收拾盈余,在日升昌分号汇款12000两白银,起程回籍,不料途中得病身亡。尸体运回家里,妻子哭得死去活来。换完衣服择日出殡后,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开始败落。妻子十几年熬过来,一天,这位早已沦为乞丐的老妇,拿起丈夫留下的唯一一件夹袄,从衣角摸到一张日升昌汇票,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到日升昌兑取现银。这件事之后,日升昌名声大振,汇兑、存放款业务一天比一天红火。
编辑本段其他传说
父子经商各为其主
百川通广 平遥古城当铺的地下通道
[2]州分号经理邢嘉宾,年轻有为,精于生意。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有一次邢嘉宾获悉广东巡抚向北京要十三万两京饷。他捷足先登,拜见巡抚大人,争览这这笔生意。邢嘉宾的父亲邢国藩任蔚泰厚汉口分号经理,获悉更早,早已转告蔚泰厚广州分号掌柜争作这笔生意。百川通与蔚泰厚实力相当,都与巡抚大人交情不错。为了争到这笔生意,邢嘉宾写信给父亲陈说事由,父子二人互不相让。争来争去最后还是百川通做了这笔生意。父子相争各为其主,当时在商界传为美谈。百川通总号东掌柜联名写信嘉奖邢嘉宾。
明镜高悬—断伞
康熙年间,范村人宋忠原背着一把大雨伞进平遥城看病 , 走到落邑村村南,从后面慌慌张张地跑来一人,宋忠原识的此人,是邻村人毋连迟。当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眼看就要下雨了。不一会儿,果然下起了大雨。宋忠原撑起背着的大雨伞,邀毋连迟同行,毋连迟赶紧靠过来借伞避雨。 两人风雨同舟,互济互助,边谈笑边行路到了高林村。宋忠原因风力大累得满头大汗,毋连迟于是接过宋忠原的伞打着到了南门外孔家饭店。这时已是风停云散,雨过天晴。宋忠原向毋连迟拿伞。毋连迟不但不还宋忠原,反而诬赖伞是他的,两人争吵起来,围拢来不少的观众。毋连迟说:”伞是我的!”宋忠原说:”伞是我的!”宋、毋扯夺雨伞,观众谁也断不清这伞是谁的,看他们吵吵嚷嚷,一直闹到平遥县署。宋忠原击鼓喊冤,知县王杰急忙升堂,原告宋忠原陈述了事情的经过。被告毋连迟仍一口咬定伞是他的。两人各抒已见,知县王杰一时作难,不好判断。沉默了一会,王杰猛然间把惊堂木一拍说:“刁民!屁大的事到县衙击鼓告状!想试探本官的软硬智愚……。”随即把伞撕的粉碎,掷下堂来,喝令退堂。 原告宋忠原从堂上下来,泪涕满面,被告毋连迟则幸灾乐祸,洋洋得意。两人走出县衙走到照壁南街上,四个衙役赶了出来 ,传唤二人重回县衙二人再次跪在大堂上,知县王杰和颜悦色地判断,伞是原告宋忠原的,被告毋连迟属诬赖,重责四十大板,罚钱十贯,赔原告一把新雨伞。事后宋忠原给王知县送了一块匾额,上刻”明镜高悬”四个大字。
平遥城隍爷金屋藏娇
在平遥 平遥古城
城隍庙寝宫楼东梢间里坐一尊年轻漂亮之妇,据说,她就是城隍爷的小妾,对于这位小妾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这么一段小故事:平遥城隍神年轻气盛,可以说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一次,平遥城隍与介休城隍神在一块相聚弈棋,平遥城隍神戏言说,我若赢你,您那位贤慧夫人就得归我所有,介休城隍神从心不服,一口答应下来,最后,以平遥城隍神为胜,这样,戏言为赌而造此后果,平遥城隍神无法,只好带回,为她营造一诗情画意的小环境,只得金屋藏娇。 在旧时,城隍庙赶庙会期间,介休张兰镇还派人到平遥城隍庙举行一年一度的梳头仪式,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70—80年代,活灵活现的故事,在古代更进一步使广大劳苦大众确信了城隍神的存在。
封鼎与平陶
平遥上古时期称平陶,原址今平遥乔头村(今冀壁),相传炎、黄二帝、阪泉之战黄帝得胜,确立了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号令天下,大封领地,一日黄帝沿汾河入惠济河巡视至今平遥乔头村(原“冀壁”)一带平原, 山西平遥古城
[3]发现不远处风景独秀,青烟四起,上岸查看,此地所处一处(今平遥杜村)制陶规模宏大、而甚精,封此地为平陶。固有皇帝封鼎于平陶之说。平遥杜村历史悠久,直至明代,今平遥南神庙,庙墙有琉璃陶有落款“平遥杜村大明万历年制”实物。 西周时北方猃狁族兴起,经常南下侵暴周王朝,西周定王颐静命大军北伐。西周名将伊吉普北伐率大军驻扎平遥(今平遥城南军寨村)。平遥城为大军前营并设防猃狁族不敢来犯。双方百姓在此贸易形成集贸市场,日益繁华。北魏时平遥商业贸易已成规模,空前繁荣。以平陶城为基础,由洪善城、京陵城(原中都)、范落城等五城组建平陶城,因避北魏大武帝拓跋焘名讳,改名为“平遥”。由于平遥的特殊地理位置所以形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和贸易集散地,被历代帝王所重视。经历明清,特别是清代中期平遥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
王朝相弃儒经商
王朝相为著名商号长盛蔚(现为天吉祥博物馆)大财东兼大掌柜。王朝相本出身于比较贫困的书香人家。早年曾勤学 平遥古城
求仕,虽未成大气候,但也官至教渝,他父亲十分盼望自己的儿子能在仁途上超过自己,可是王朝相这个长子并不争气,几次乡试均名落孙山,于是索性弃儒经商。他经商善用心计,审时度势,哪笔买卖该做,哪笔生意不可做,估量得比较准确。对物价的涨落判断的不差分毫。所以他经商40余年,很少亏损。 王朝相经商不仅有术,而且十分重义,与人交往,信用为先,讲究货真价实,公平交易,从不坑人。所以许多人都乐于和他做买卖。他把我国儒家的义利观应用到自己的商业活动中,他经常教育自己的子孙:经商与入仕,虽然所走的人生道路不同,但为人之道是一样的。善于经商的人,身处金钱和货利之场所,同样可修高明的德性;求商业利润要取之有道,不可见利忘义,投机取巧,善于从政的人,奉先五之教,不求货利,不贪赃枉法,公正廉洁,才能扬名显身,功所名就。 王朝相一直坚信自己的信条,说到做到,他的经商理念树立了一面镜子,很值得后人深思!
清虚观光绪皇帝问道测字
清 平遥古城
虚观始建于唐朝,鼎盛于元明清,直至今日,香火不断,游人络绎不绝,据县志记载: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润八月,曾有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西巡途中,路宿平遥,皇帝亲临清虚观问“道”测字的记载。留下了永垂史册,留芳百世的典故 光绪皇帝进到观中,行至纯阳宫的月台,道长问道:施主可否问道,光绪曰:吾只测一字,“山”,你看甚意?道长看到是“山”字,上下打量了一番施主道:“山不见水,无根基,想必施主问得是江山如何?”光绪佩服地点头说:“好。”道长接着说:“你问我,我问谁,满朝文武都是贼,若要江山保平安,除非日后贼杀贼。润八月天年不佳,国有大难,民有大祸,不过劫难将过,来年看好。” 光绪皇帝听后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希望日后有所转机。 至此,清虚道观问“道”美名,扬及全国,经久不衰,吸引着许多中外游人前来问“道”测字。
火烧城隍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6081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