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羸 黄忠 燕青 花荣 养由基 纪昌 飞卫 资料袋 飞卫的老师叫甘蝇。
甘蝇也是当时有名的神箭手,人们传说他他刚一拉满弓,鸟兽自己就倒下来。
飞卫跟着甘蝇学射箭,射箭的技巧超过了他的师傅。
后来飞卫收了一个叫纪昌的人作徒弟。
飞卫对纪昌说:“你先要学会盯住一个目标不眨眼,然后才谈得上学射箭。”(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回去后就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边,用眼睛盯着织布机密排的锥刺。
就这样坚持了两年以后,就算锥子碰到纪昌的睫毛了,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于是纪昌又去找飞卫。
飞卫说:“这样还不够,你还要学会用眼睛去看东西的技巧。
要练得能把小的东西看成大的东西,能把细微的东西看得清清楚楚,然后再来告诉我。”(未也,必学视而后可。
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纪昌回去后,就在自己家的南窗下马尾毛挂一只虱子,自己每天都注视着这只虱子,在十天里,纪昌看见虱子慢慢变大了。
这样过了三年以后,在纪昌眼里虱子已经变得像车轮那么大了。
再看其他的东西,就好像山丘一样大。
于是,纪昌就用箭向那只虱子射去,箭穿过了虱子的中心,悬挂虱子的马尾毛却没有断。
纪昌赶快去告诉飞卫。
飞卫高兴得跳了起来,拍着胸口说:“你已经把射箭的功夫学会了!”
纪昌把飞卫的功夫全部学到手以后,觉得全天下只有飞卫才能和自己匹敌,于是谋划除掉飞卫。
终于有一天两个人在野外相遇。
纪昌和飞卫都互相超对方射箭,两个人射出的箭正好在空中相撞,全部都掉在地上。
最后飞卫的箭射完了,而纪昌还剩最后一支,他射了出去,飞卫赶忙举起身边的棘刺去戳飞来的箭头(“以棘刺之端扞之”,一说是用牙咬),把箭分毫不差地挡了下来。
于是两个人都扔了弓相拥而泣,互相认为父子,发誓不再将这种技术传给任何人。
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李广(?—前119),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人,西汉时期有名的大将。
《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了李广的很多事迹。
李广因为善于骑射而出名。
曾经跟随当时的汉文帝外出打猎。
汉文帝曾经感叹李广生不逢时,否则一定能建立一番功业。
(“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当时将士出征的时候,皇帝不放心在外的将士,都要派遣身边的心腹宦官随大将一起出征。
有一次,匈奴进攻上郡,李广和一位汉景帝派来的宦官一起和匈奴作战。
一次这名宦官带着几十名卫兵出去打猎,路上遇到了三名匈奴骑兵。
匈奴射杀了宦官的卫士,还射伤了宦官。
宦官跑回大营把这件事情告诉李广。
李广认为这三个人一定是匈奴军中的射雕手(善射之人),立刻带着几百名骑兵追赶,自己亲自射杀了两人,活捉两人。
这个时候匈奴的大军赶到,汉军慌忙要逃,李广说到:“我们远离大军数十里,肯定逃不回去。
如果不逃匈奴以为是我们是诱敌之计,反而不敢进攻我们。”说完带着士兵朝着匈奴的方向前进,走到离匈奴阵地不到两里远的地方命令所有人下马解鞍。
一名匈奴将领骑马出来巡视,李广飞身上马,一箭把这名将领射死,自己从容地回到本阵下马解鞍,还命令士兵放开马匹,睡在地上。
匈奴兵终于没敢追击,让李广安全地回到了大营。
汉武帝即位以后,有一年李广率军出雁门关,被成倍的匈奴大军包围。
匈奴单于仰慕李广的威名,命令部下一定要生擒李广(“得李广必生致之”)。
终于李广因为寡不敌众而被俘。
匈奴兵做了一个网子挂在两匹马的中间,让李广躺在里面。
匈奴带着李广走了十几里路,路上李广一直装作昏迷。
他偷偷看到旁边一名匈奴兵骑的是一匹好马。
他趁押解他的人不注意,突然跃起把那名匈奴兵推到地上,自己骑上他的马拿起一付弓箭转身就跑。
匈奴兵连忙追赶,李广一边骑马一边射箭,最后终于回到了大营。
李广在匈奴军中赢得了“飞将军”称号。
公元前121年,李广的四千骑兵匈奴左贤王的四万骑兵包围。
在匈奴的强攻下,汉军死伤过半,箭也快用完了。
这个时候李广令士兵把弓拉满但是不要发射,他自己用一把叫作“大黄弓”的强弓连续杀死匈奴数名大将。
匈奴兵大为震撼,害怕李广的勇武,再也不敢进攻。
第二天汉军的大部队赶到,李广和部下终于突出重围。
关于李广的弓术,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传说有一次李广外出打猎,看到草丛中藏着一只猛虎。
李广大惊之下赶忙弯弓射去,正中虎身。
等他走近了仔细一看,原来那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大石头。
李广刚才射出的那只箭已经深深地插入到石头里。
李广大为惊讶,但等他再去射石头,却怎么也射不进去了。
唐代诗人卢纶《塞下曲》描述的就是这个故事:“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熊渠:超过后羿的箭手
熊渠是西周时候的楚国国君。
芈姓,熊氏,名渠。
很多人都知道李广把箭射到石头里的故事。
但其实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熊渠身上,而且比李广早了七百年。
《韩诗外传》上说,有一次熊渠在夜间赶路,看到远处有一块卧石。
熊渠以为自己遇到了老虎,急忙弯弓射箭,箭镞和箭杆箭翎都射了进去。
走过去一看,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块石头。
(“昔者熊渠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殷羽,下视,知其为石。”)《史记•龟策列传》甚至说就后羿的箭术也无法和熊渠媲美。
(“羿名善射,不如雄(熊)渠、蠭门”)
熊渠不但是一个射箭高手,同时也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
那个时候,周朝王室的势力越来越弱,相反诸侯的势力不断壮大。
当时在楚的周围,并立着许多小国。
熊渠小心翼翼地处理和周边国家的关系,有选择性地挑出进攻的目标,而和其他国家保持友好。
(《史记•楚世家》:“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扬粤,至于鄂。”)首先熊渠向西攻打庸(今湖北竹山),巩固了楚国的后方,壮大了自己的声势。
随后他顺着汉水而下攻打扬粤(扬粤,又称“扬越”,指古扬水以东以南、洞庭湖区域的越人),最终他攻打下了鄂国(今湖北鄂州市境)。
鄂国有着丰富的铜矿资源,是当时著名的炼钢基地。
铜矿是那时战争重要的军事资源,控制了鄂国对整个楚国的军事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军事意义。
随着国家的强大,熊渠开始不满足于楚国的从属地位,甚至曾经声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公开表明不服从周王朝的统治。
分封了自己三个儿子为“王”,这在当时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虽然后来熊渠迫于压力,又去掉了儿子王的称号(《史记•楚世家》:“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但是楚国逐渐强大的势头已经不可阻挡。
熊渠在江汉地区很得人心,(《史记•楚世家》:“蛮夷皆率服”),经过不断的努力,熊渠将楚国的势力扩展到长江中游地区。
从此以后,楚国的实力逐渐变强,开始和周朝王室分庭抗礼。
熊渠的统治为楚国成为春秋五霸打下了基础。
陈音:古时候优秀的箭术理论家和军事教练
陈音是春秋时的楚国人,擅长弓弩,祖传五代绝技。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记载了关于他的故事。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在楚国人范蠡的辅佐下,积蓄国家力量,一心想要灭掉吴国。
范蠡向勾践推荐了楚国人陈音,让他帮助越过训练士兵。
于是勾践请来陈音。
首先陈音告诉勾践弓弩的发展过程:先有弹弓,再有弓箭,再发展出弩。
(“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其实后面还有一句:“弹起古之孝子”意思说,古人死了以后尸体裹上白布放到荒野里。
古人孝顺,不忍心看着自己的父母被野兽吃了,所以用弹弓在尸体旁边守护。
春秋时期儒家的孝道还没有兴起,这段话明显又很不合理,有人怀疑是后人故意添上去的。
)
勾践又向陈音询问射箭的道理。
陈音回答了八个字说:“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字,意为“肉”)”这八个字表达了四个连续的动作:截断竹子,用弦把竹子连成弓,用弓射出泥丸,追逐逃跑的野兽。
乾隆年间的大诗人沈德潜把这八个字收入到《古诗源》中,并且给起了个名字叫《弹歌》。
现在,这首《弹歌》已经成为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歌谣。
在《吴越春秋》中,还详细记述了陈音在勾践面前讲述的射箭之道。
陈音说:“夫射之道,身若戴板,头若激卵,左蹉,右足横,左手若附枝,右手若抱儿,举弩望敌,翕心咽烟,与气俱发,得其和平,神定思去,去止分离,右手发机,左手不知,一身异教,岂况雄雌?此正射持弩之道也。”这段话详细讲述了古人射箭的姿势、动作、技巧以及射击时的注意事项,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
陈音的一番话把勾践说得心服口服,于是勾践就请陈音在越国帮忙训练士兵。
几个月以后,越国士兵们都掌握了使用弓弩的技巧。
陈音去世以后,勾践十分伤心,把陈音葬在了越国的西部,把埋葬他的地方称作陈音山。
(今绍兴市区西南)。
据《太平御览》引孔晔的《会稽记》说,南朝宋时曾经有人打开陈音墓,发现墓壁上都是骑射画像。
吕布: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吕布(?-198),字奉先,是东汉末年五原郡九原(今山东聊城)人。
历史上的吕布善于骑射,号称“飞将”。
吕布最初跟随并州(今山西太原西南)刺史丁原,丁原封吕布为骑都尉,驻防河内。
公元189年,吕布杀了丁原归顺董卓,被任命为中郎将,封都亭侯。
吕布和董卓的关系并不和睦,还和董卓的婢女有染(《三国志•吕布传》:“布与卓侍婢私通”)。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吕布在王允的指使下,杀了董卓,被王允任命为大将军,封温侯。
董卓旧部李傕、郭汜兵变,吕布兵败出逃,在徐州(今山东南部,江苏北部)一代割据。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吕布和曹操在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作战,战败被杀。
小说《三国演义》里有很多内容都是作者虚构的,他把吕布描写成了一个有勇无谋、自私多疑的武夫。
这和史书上描述的吕布有一些差距,不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记录了吕布辕门射戟的故事。
公元196年,袁术派大将纪灵进攻刘备所在的小沛,并且送礼给吕布,让他不要帮助刘备。
但刘备也向吕布求助,希望他能帮助自己和当地人。
吕布在左右为难,等纪灵兵到后,吕布邀请纪灵和刘备共同赴宴。
吕布跟纪灵说,刘备是我兄弟。
今天你们攻打他,我是来救他的。
我吕布天性不喜欢争斗,就喜欢解斗。
(《三国志•吕布传》:“玄德,布弟也。
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
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然后吕布就命人在营门中树起一支戟,并说,我今天要是能一箭射中那支戟的小枝,你们就退兵别打了,否则你们便继续打。
(《三国志•吕布传》:“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斗。”)说完吕布一箭射中小支,周围诸将一起欢呼,纪灵无奈只能退兵而去。
而在《三国演义》中,对这一段的描写更加细致精彩,每一个主要人物的心思都跃然纸上。
并且书中注明了吕布射戟的距离是“一百五十步之外”。
更加突出了吕布箭术的精湛。
虽然在辕门射戟中,纪灵显然是由于害怕吕布的军队,而非吕布一个人的技艺而退兵。
但是吕布用辕门射戟的方式,巧妙地给了双方一个台阶下,化解了一场迫在眉睫的大战。
吕布在这件事情中显示出的过人智慧和技艺,一直被后人称道
黄忠:五虎上将,老当益壮
黄忠(?-220),字汉升,三国时期南阳(今属河南)人。
原来是刘表的大将,驻守长沙。
刘表死后曹操占领荆州。
黄忠跟随长沙太守韩玄被封为行裨将军。
赤壁之战之后,黄忠归顺刘备。
在征讨益州的时候被任命为讨虏将军。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进军汉中,黄忠在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斩曹操大将夏侯渊,升迁为征西将军。
刘备自称汉中王以后,任黄忠右将军。
《三国志•蜀书•黄忠传》记载黄忠去世于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和《三国演义》中描写的结局不同。
在民间传说和小说《三国演义》里,黄忠是蜀国的五虎大将。
历史上并没有直接描写黄忠的箭术,但是在《三国演义》里,黄忠成了一个善使弓箭的老将。
说他每次出战只带三只箭,因为他的箭法实在是太好,每战都百发百中,根本不用带多余的箭支。
在长沙一战中,关羽和黄忠大战的两天,两个人悻悻相惜,互相都不肯真下杀手。
长沙太守韩玄命令黄忠第三天出战的时候,诈败用箭射死关羽。
但是黄忠不肯真要关羽姓名,于是在诈败的时候,回身空拉弓弦,并不搭箭。
黄忠本意是提醒关羽,但是关羽以为黄忠不会射箭,反而加倍追赶。
第三次的时候,黄忠在马上回身,一箭正好射中关羽的盔缨根上。
关羽这才知道黄忠箭法其实非常高明,只不过是对关羽手下留情。
以往所谓的“百步穿杨”,指的不过是在地上站稳慢慢瞄准,然后能射中百步之外的杨树叶。
而黄忠箭法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和关羽两人一前一后骑马追逐,关羽正一心要把黄忠擒下马来。
这种情况下瞄准射击,显然要比在地上单纯的“百步穿杨”要困难得多。
在历史上擅长骑射的人都不少,李广、哲别都是擅长骑射的高手,但一般都是射中多少敌人,很少还能在颠簸之中准确射中对方的盔缨还能不伤对方性命的。
小说的描写虽然夸张,但正因为如此,黄忠高超的箭术才给读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直到今天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哲别:蒙古军神
哲别(?-约1224年),又作“者别”、“只别”,蒙古大将。
别速特氏。
原名只八豁阿歹。
初臣服蒙古泰赤乌部。
公元1201年泰赤乌兵败,只八豁阿歹投降成吉思汗。
因为射伤了成吉思汗的白嘴黄马。
成吉思汗问是谁射伤了自己的战马,只八豁阿歹站出来坦诚相认,并且允诺:“假如你对我开恩,我将给你带来很多这样的马。”成吉思汗收只八豁阿歹为大将,并给他改名为哲别。
在蒙古语中,“哲别”就是箭的意思。
哲别在蒙古军中营勇善战,很快由十户长升至百户长,和忽必来、者勒蔑、速不台一起称为“四狗”(即四先锋)。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元年)蒙古建国,哲别被封千户长,为开国十大功臣之一。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六年),成吉思汗将兵南下攻金。
哲别为先锋,破乌沙堡、野狐岭(今河北完全西北)、会河堡(今怀安东南)、乌月营。
哲别率兵居庸关,抵金中都(今北京)。
然后攻破东京(今辽阳),大掠而归。
公元1213年(成吉思汗八年),再破居庸关。
公元1216年(成吉思汗十一年)哲别率军攻西辽。
公元1218年(成吉思汗十三年)哲别俘获乃蛮部汗屈出律,斩之,灭西辽。
在征战中宣布保护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
得胜后哲别献给成吉思汗一千匹俘获的白嘴黄马,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十四年),随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为先锋。
次年与速不台追击花剌子模国主摩诃末。
1222年初大败谷尔之军。
公元1223年(成吉思汗十八年),哲别与速不台一起进攻打耳班(一作铁门关,今俄国杰尔宾特西),越过太和岭(今高加索山),5月于阿里吉河(今乌克兰日丹诺夫市北)战役中击溃斡罗思诸国王公与钦察汗的联军,俘杀大小密赤思老。
进掠斡罗思南境,又转攻也的里河(又作亦的勒,今伏尔加河)上的不里阿耳国。
公元1224年(成吉思汗十九年),哲别和速不台领军两万前往南俄草原执行侦察任务,在哈尔卡河(Khalka)全歼基辅大公米基斯拉夫的八万大军。
当年哲别班师东归,病死在途中。
哲别一生带领蒙古军队东征西讨,屡建战功,多次出奇兵立克顽敌。
哲别不仅善于统兵打仗,还以骑马箭术闻名,有被蒙古人尊为箭神。
在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正是由哲别教授主人公郭靖射箭。
元顺:射箭冠军第一人
元顺是北魏末期的濮阳王,常山王元素的曾孙。
《北史•魏宗室常山王遵传》说元顺善于射箭。
(“濮阳王顺,善射”)《资治通鉴》上说,元顺在北魏孝武帝被毒死以后,参与了宇文泰拥立南阳王元宝炬的计划。
最终元宝炬成为西魏的开国皇帝,即魏文帝。
在历史上元顺值得一提的事迹并不多,但是在射箭方面,他则是中国历史上有史可考的第一个射箭冠军。
《北史•魏宗室常山王遵传》上说,孝武帝在洛阳东郊举办过一次射箭比赛。
他让人将一个两升的银酒杯,谁射中了就把酒杯赏赐给谁。
元顺一箭射中,孝武帝非常高兴,重重赏赐了拓跋顺。
元顺在酒杯箭孔的地方浇筑了一个银童,并且刻字留念。
(“孝武帝在洛阳华林国戏射,以银酒卮容二升许悬于百步外,令善射者十余人共射,中者赐之。
顺发而中。
帝大说,并赏金。
顺乃于箭孔处铸一银童,足蹈金莲,手持划灸,遂勒背序其射。”)
《三国演义》里,曹操就曾经在铜雀台举办过这么一次比武。
在那场比赛上,曹操手下诸将各显其能,讲到紧张的地方能让读者大呼过瘾。
不过那情节多半是小说家杜撰,虽然情节精彩却非史实。
倒不如元顺的故事更有意义。
不久以后随着孝武帝的被害,北魏也走向了灭亡。
在洛阳东郊的君臣嬉戏早已经淹没在刀光剑影之中。
要不是有人在乱世将临时记下这么一件小事,谁又能在千百年后的今天,再次提起它呢?
长孙晟:一箭双雕的典故
长孙晟(552—609),字季晨,隋朝洛阳(治今河南洛阳)人。
他身形灵巧,善于射箭。
(《隋书•长孙晟列传》:“善弹工射,矫捷过人”)杨坚夸他:“长孙郎武艺逸群,……又多奇略。
后之名将,非此子邪。”18岁的时候长孙晟在北周中任司卫上士。
《北史•长孙晟传》记载说,长孙晟当时由于骑射功夫特别出众。
突厥人十分害怕他,说他拉弓的声音就和天上打雷一样,他骑马的速度就和闪电一样快。
(“闻其弓声,谓为霹雳,见其走马,谓为闪电。”)
周宣帝时,当时的突厥可汗摄图向北周求婚。
周宣帝决定把赵王招的女儿嫁到突厥去。
他派汝南公宇文神庆护送公主,并任命长孙晟为副使。
长孙晟在突厥滞留了近一年的时间,和摄图的弟弟处罗侯交往十分密切,趁着在突厥滞留的机会,留心观察突厥的山川地形,军队布防,同时注意到突厥内部的矛盾。
回到北周以后,长孙晟将这些情报都汇报给当时北周的宰相杨坚,于是长孙晟被升为奉车都尉。
有一次摄图和长孙晟一起打猎,他们看到天上有两只大雕正在争夺一块肉,摄图给了长孙晟两只箭,让他把大雕给射下来。
长孙晟等到两只大雕为了争夺肉纠缠到一起的时候,射出一箭,把两只大雕一起射了下来。
摄图十分高兴,让身边的贵族子弟,多和长孙晟学习射箭的本领。
(《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
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这就是成语“一箭双雕”的典故。
杨坚建立隋朝以后,长孙晟继续在隋朝中任官。
主张对突厥远交近攻。
长孙晟被封为车骑将军,出使奚、契丹和处罗侯等多处,执行他的外交策略。
公元582年(开皇二年)摄图率领40万大军南侵。
长孙晟成功地使用了离间计,不但让敌兵不战自退,还迫使摄图和隋重新修好。
公元600年,(开皇二十年),东突厥内乱,长孙晟跟随晋王杨广征讨达头可汗,获得战功,被封上开府仪同三司。
杨广即位后,长孙晟被封为左领军将军、相州刺史、武卫将军。
长孙晟去世以后,公元615年(大业十一年)八月,隋炀帝在雁门被突厥围困,隋炀帝感叹说:“向使长孙晟在,不令匈奴至此!”(隋书•长孙晟列传》)
长孙晟的儿子长孙无忌为唐朝贞观时期的名臣。
长孙晟的一个女儿,后来嫁给了未来的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著名的长孙皇后。
王伯当:威名震隋唐
王伯当是隋唐时期起义军瓦岗寨中的一员大将,是瓦岗寨领袖李密的学生,随李密一起投奔瓦岗寨。
大业十三年二月,王伯当等人在洛口推举李密为魏公。
公元618年(大业十四年),王世充兵变。
李密与王世充在偃师(今河南偃师东)决战,命王伯当守后方基地金墉城(今河南洛阳北)。
不久,李密大败,王伯当弃金墉城,北走河阳(今河南孟县东南)。
与李密相会。
李密走投无路,带领王伯当等两万人降唐。
降唐后,李密因不被重用,心存不满。
十二月,李密认为李渊要除掉自己,于是带领王伯当等人叛唐。
公元619年1月19日(一说20日)(唐武德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李密和王伯当率领几十人袭击桃林县(今河南三门峡西南)后进入熊耳山欲投部将张善相,但是在熊耳山被唐将盛彦师伏击,李密和王伯当一起被杀。
在历史上,王伯当是李密身边一员忠心耿耿的大将。
在《隋唐演义》、《说唐演义全传》、《兴唐传》等小说和其他民间传说里,王伯当以善射出名,外号勇三郎。
在不同的小说中,王伯当排的名次并不尽相同。
《隋唐演义》中王伯当在瓦岗寨排行第六,“十八杰”第十七位。
而在《说唐演义全传》里王伯当则不在“隋唐十八英雄”之列,也有后人把他补到了第十四位。
《兴唐传》中,王伯当则“十六杰”里的第十四位。
是无论在如何排名,王伯当的箭术在哪一部作品里都是出类拔萃。
在燕山教练场比武中,秦叔宝一箭双雕技压群雄,书中却说这箭法乃是王伯当所传,显然王伯当的箭术更在秦叔宝之上。
后来秦叔宝被书中排名第九的好汉魏文通追赶到一条河边,正在秦叔宝马陷河底,马上就要被魏文通砍到的时候。
王伯当从河对岸一箭射来,正中魏文通的左手。
王伯当喊道:“我要射你右手。”又是一箭射来,果然射中了魏文通右手。
王伯当又喊道:“你还不走,我要射你心口。”魏文通大吃一惊,这才放过秦叔宝,仓皇退去。
此外王伯当还射杀过虹霓关守将辛文礼等人,名震全书,成为《隋唐演义》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射手。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下
天祐元年甲子,公元九零四年
五月,丙寅,加河阳节度使张汉瑜同平章事。
帝宴朱全忠及百官于崇勋殿,既罢,复召全忠宴于内殿。全忠疑,不入。帝曰:"全忠不欲来,可令敬翔来。"全忠擿翔使去,曰:"翔亦醉矣。"辛未,全忠东还,乙亥,至大梁。
忠义节度使赵匡凝遣水军上峡攻王建夔州,知渝州王宗阮等击败之。万州刺史张武作铁縆绝江中流,立栅于两端,谓之"锁峡"。
六月,李茂贞、王建、李继徽传檄合兵以讨朱全忠。全忠以镇国节度使朱友裕为行营都统,将步骑数万击之;命保大节度使刘鄩弃鄜州,引兵屯同州。癸丑,全忠引兵自大梁西讨茂贞等。秋,七月,甲子,过东都入见。壬申,至河中。
西川诸将劝王建乘李茂贞之衰,攻取凤翔。建以问节度判官冯涓,涓曰:"兵者凶器,残民耗财,不可穷也。今梁、晋虎争,势不两立,若并而为一,举兵向蜀,虽诸葛亮复生,不能敌矣。凤翔,蜀之藩蔽,不若与之和亲,结为婚姻,无事则务农训兵,保固疆场,有事则觇其机事,观衅而动,可以万全。"建曰:"善!茂贞虽庸才,然有强悍之名,远近畏之,与全忠力争则不足,自守则有馀,使为吾藩蔽,所利多矣。"乃与茂贞修好。丙子,茂贞遣判官赵锽如西川,为其侄天雄节度使继崇求婚,建以女妻之。茂贞数求货及甲兵于建,建皆与之。王建赋敛重,人莫敢言。冯涓因建生日献颂,先美功德,后言生民之苦。建愧谢曰:"如君忠谏,功业何忧!"赐之金帛。自是赋敛稍损。
初,朱全忠自凤翔迎车驾还,见德王裕眉目疏秀,且年齿已壮,恶之,私谓崔胤曰:"德王尝奸帝位,岂可复留!公何不言之!"胤言于帝。帝问全忠,全忠曰:"陛下父子之间,臣安敢窃议,此崔胤卖臣耳。"帝自离长安,日忧不测,与皇后终日沉饮,或相对涕泣。全忠使枢密使蒋玄晖伺察帝,动静皆知之。帝从容谓玄晖曰:"德王,朕之爱子,全忠何故坚欲杀之"因泣下,啮中指血流。玄晖具以语全忠,全忠愈不自安。
时李茂贞、杨崇本、李克用、刘仁恭、王建、杨行密、赵匡凝移檄往来,皆以兴复为辞。全忠方引兵讨,以帝有英气,恐变生于中,欲立幼君,易谋禅代。乃遣判官李振至洛阳,与玄晖及左龙武统军朱友恭、右龙武统军氏叔琮等图之。
八月,壬寅,帝在椒殿,玄晖选龙武牙官史太等百人夜叩宫门,言军前有急奏,欲面见帝。夫人裴贞一开门见兵,曰:"急奏何以兵为"史太杀之。玄晖问:"至尊安在"昭仪李渐荣临轩呼曰:"宁杀我曹,勿伤大家!"帝方醉,遽起,单衣绕柱走,史太追而弑之。渐荣以身蔽帝,太亦杀之。又欲杀何后,后求哀于玄晖,乃释之。
癸卯,蒋玄晖矫诏称李渐荣、裴贞一弑逆,宜立辉王祚为皇太子,更名柷,监军国事。又矫皇后令,太子于柩前即位。宫中恐惧,不敢出声哭。丙午,昭宣帝即位,时年十三。
李克用复以张承业为监军。
淮南将李神福攻鄂州未下,会疾病,还广陵,杨行密以舒州团练使泌阳刘存代为招讨使。神福寻卒。宣州观察使台濛卒,杨行密以其子牙内诸军使渥为宣州观察使,右牙都指挥使徐温谓渥曰:"王寝疾而嫡嗣出藩,此必奸臣之谋。他日相召,非温使者及王令书,慎无亟来!"渥泣谢而行。
九月,己巳,尊皇后为皇太后。
朱全忠引兵北屯永寿,南至骆谷,凤翔、邠宁兵竟不出。辛未,东还。冬,十月,辛卯朔,日有食之。
朱全忠闻朱友恭等弑昭宗,阳惊,号哭自投于地,曰:"奴辈负我,令我受恶名于万代!"癸巳,至东都,伏梓宫恸哭流悌,又见帝,自陈非己志,请讨贼。先是,护驾军士有掠米于市者,甲午,全忠奏朱友恭、氏叔琮不戢士卒,侵扰市肆,友恭贬崖州司户,复姓名李彦威,叔琮贬白州司户,寻皆赐自尽。彦威临刑大呼曰:"卖我以塞天下之谤,如鬼神何!行事如此,望有后乎!"
丙申,天平节度使,张全义来朝。丁酉,复以全忠为宣武、护国、宣义、天平节度使,以全义为河南尹兼忠武节度使、判六军诸卫事。乙巳,全忠辞赴镇,良戌,至大梁。
镇国节度使朱友裕薨于梨园。
光州叛杨行密,降朱全忠,行密遣兵围之,与鄂州皆告急于全忠。十一月,戊辰,全忠自将兵五万自颍州济淮,军于霍丘,分兵救鄂州。茨媳澼凸庵葜冓霮构懔戡按兵不出战,全忠分命诸将大掠淮南以困之。
钱镠潜遣衢州罗城使叶让杀刺史陈璋,事泄。十二月,璋斩让而叛,降于杨行密。
初,马殷弟賨,性沉重,事孙儒,为百胜指挥使。儒死,事杨行密,屡有功,迁黑云指挥使。行密尝从容问其兄弟,乃知为殷之弟,大惊曰:"吾常怪汝器度瑰伟,果非常人,当遣汝归。"賨泣辞曰:"賨西残兵,大王不杀而宠任之,湖南地近,尝得兄声问,賨事大王久,不愿归也。"行密固遣之。是岁,賨归长沙,行密亲饯之郊。
賨至长沙,殷表賨为节度副使。它日,殷议入贡天子,賨曰:"杨王地广兵强,与吾邻接,不若与之结好,大可以为缓急之授,小可通商旅之利。"殷作色曰:"杨王不事天子,一旦朝廷致讨,罪将及吾。汝置此论,勿为吾祸!"
初,清海节度使徐彦若遗表荐副使刘隐权留后,朝廷以兵部尚书崔远为清海节度使。远至江陵,闻岭南多盗,且畏隐不受代,不敢前,朝廷召远还。隐遣使以重赂结朱全忠,乃奏以隐为清海节度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