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宫廷风是什么意思 穿衣搭配的一个风格,“宫廷风”总与优雅、高贵、设计感、蕾丝花边、蝴蝶结、双排扣这些元素有关,它们非常注重装饰性,极力渲染欧洲中世纪的复古、奢华,那是一个即使没钱吃饭也要穿得优雅的时代,这些理念也造就了当时艺术的鼎盛。时至今日,速食年代的人们逐渐讲求实效,逐渐变得锋芒锐利,这也是时代所需,但闲下来时总难免会追慕那样的一个时代,还好我们还有宫廷风的衣服。
问题二:什么叫宫廷风格?与民间风格有什么关系? 15分 宫殿建筑又称宫廷建筑,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的威严,满足精神梗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物。这些建筑大都金玉交辉、巍峨壮观。由此可见宫廷风格就是巍峨壮观,精致华贵。民间风格又有多种建筑风格,大多崇尚实用,依各地风土人情而建。
问题三:英式宫廷风格是怎样的? 十九世纪的欧洲,是充满文化内涵的欧洲。希腊人崇尚的自然、和谐美;到英国后,他们却充分地结合美的观念,创造出具有宫廷典雅的时尚潮流。今日更出现了一股“怀旧复古”、“追本溯源”的思潮,以此做成的家具,增添了历史文化感。进入卧室,让你重新畅游中世纪的古典自然美,感受当中酝酿的文化内涵。 下面以英式家具的标致家具为例:标致家具 标致家具这款双人床主体为白色,配以纯银做旧的工艺处理,巧妙的将“白套银”这一经典的色彩搭配运用到了家居设计中。床头及床尾都采用包扣设计,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英式宫廷风格的奢华、典雅风范。英式家具 床头镶嵌着银色的环带,在实木雕刻的基础上采用银箔工艺,并进行了做旧处理,展示了复古家具的精髓。雕花做工考究、手感细腻,由于并不是普通的银粉涂刷,因此不用担心其会掉色,影响美观。为了体现其华贵的气质,床头设计较高,因此不太适宜高度较低、或面积较小的居室摆设。英式家具 这款衣柜的主材为欧洲榆木材质,榆木木性坚韧,纹理通达清晰,硬度与强度适中,变形率小,因此比较适宜在家具中使用。全封闭式的油漆处理,使表面摸上去十分细腻,光滑,在细节上可以看出这款家具的做工精细。
问题四:什么是宫廷风格它与民间风格的区别《建筑类》 宫殿建筑又称宫廷建筑,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的威常,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物。这些建筑大都金玉交辉、巍峨壮观。由此可见宫廷风格就是巍峨壮观,精致华贵。民间风格又有多种建筑风格,大多崇尚实用,依各地风土人情而建。
问题五:英式宫廷风格是怎样的? 十九世纪的欧洲,是充满文化内涵的欧洲。希腊人崇尚的自然、和谐美;到英国后,他们却充分地结合美的观念,创造出具有宫廷典雅的时尚潮流。今日更出现了一股“怀旧复古”、“追本溯源”的思潮,以此做成的家具,增添了历史文化感。进入卧室,让你重新畅游中世纪的古典自然美,感受当中酝酿的文化内涵。 下面以英式家具的标致家具为例:标致家具 标致家具这款双人床主体为白色,配以纯银做旧的工艺处理,巧妙的将“白套银”这一经典的色彩搭配运用到了家居设计中。床头及床尾都采用包扣设计,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英式宫廷风格的奢华、典雅风范。英式家具 床头镶嵌着银色的环带,在实木雕刻的基础上采用银箔工艺,并进行了做旧处理,展示了复古家具的精髓。雕花做工考究、手感细腻,由于并不是普通的银粉涂刷,因此不用担心其会掉色,影响美观。为了体现其华贵的气质,床头设计较高,因此不太适宜高度较低、或面积较小的居室摆设。英式家具 这款衣柜的主材为欧洲榆木材质,榆木木性坚韧,纹理通达清晰,硬度与强度适中,变形率小,因此比较适宜在家具中使用。全封闭式的油漆处理,使表面摸上去十分细腻,光滑,在细节上可以看出这款家具的做工精细。
问题六:法式宫廷风格家具有哪些特点 法式宫廷风格定制家具特点:
1、法式风格家具有着法国人特有的完美和感性,带有浓郁的贵族宫廷色彩,精工细作,富含艺术气息,
2、法式风格家具在颜色上多以素净、纯挚、俭朴为主,爱好浪漫的法国人偏爱亮堂色系,以米黄、白、原色为多,
3、庄重大方、典雅气派的法式风格家具是法国浪漫艺术风情的集中体现,充分彰显主人之高贵身份与地位,散发着浓郁的法式浪漫气息。
问题七:法式宫廷风格为什么采用描金和手绘 法国的宫廷装饰是洛可可风格的,表现为纤细、华丽、繁琐和精美,多采用S形和漩涡的曲线,最求快过,所以用描金的技法更能体现起精巧、细腻和繁琐的美感
问题八:洛可可风格是什么风格 1洛可可(Rococo)艺术风格产生于法国18世纪,“洛可可”是法文“岩石”的复合词,意思是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2洛可可艺术风格的倡导者是蓬帕杜夫人(1721~1764),路易十五的情妇,被封为侯爵夫人 3洛可可风格在法国上流社会无处不在,它在服装上的表现也吻合了上流社会的需要,极尽奢侈华美,花纹以曲线居多,纹样多以植物为主,色彩娇艳 ,细节烦琐装饰意味浓郁使其体现出轻快柔美、漂亮精致的特色,多带有一种迷幻、罗曼蒂克的色彩建筑上也以贝壳为装饰体现一种精致浪漫的感觉 服装结构上表现出一种怪诞的,富丽堂皇的宫廷风格,用各种曲线花样配合大量的蕾丝羽毛,珍珠等制作出的犹如艺术品一样的服装,甚至连男装上也不能免俗为了迎合这种效果,头饰与化妆也极夸张,无论男女都带款式花样奇异的假发,佩带复杂高叠的发饰,脸上擦上白粉,腮红,配合精致的蔓藤花纹、贝壳等来装饰建筑、生活物品以及艺术作品一种整体的奢侈风格 这种不断向上攀缘的结构尽管放射出璀璨的光辉,但它却被禁锢在高雅文化周围,渐渐地疏远了其天然的源头。后期的洛可可风格变得僵化,过分追求繁复精致,加上法国贵族极度糜烂奢侈的生活作风,终于在法国大革命之后,这种风格也随着法国贵族的覆灭走到了尽头
问题九:西方服饰中的哥特风格、维多利亚女王风格、宫廷风格都是怎样的啊?? 15分 哥特式着装并没有统一的制式设计,主要元素包括黑色、深色的衣服、银饰、黑发、红发或浅色的金发、苍白的皮肤、黑色的唇膏和眼影等等。配物包括十字勋章、五芒星、十字架、斗篷、披肩等等。
任何黑色的东西,或其它暗色,如海军蓝、深红。可以透(薄尼龙或渔网状面料),但不露。银饰。苍白的皮肤。这可能是因为他们需要一种活死人的外表,也可能是因为想体现维多利亚时代关于“苍白的皮肤是贵族的标志”这一审美,也可能是反对沙滩文化里“太阳晒出的古铜色才是美的”健康理论。
黑发、漂白过的极浅的金发、红发或紫发。黑白化妆。白色粉川。黑唇膏,黑眼影,细眉。
自我束缚的装饰和恋物癖的服装。皮革、PVC、橡胶、乳胶都是必不可少的面料。中世纪的束腰也极为常见。宽领带或逞钉子的项圈或紧紧系在脖子上的丝绒绳。
T形十字章(古埃及关于永恒生命的标志),五芒星,十字架(基督教的象征)。
歌剧风格的披肩、斗篷和长手套(哥特族们一般不会像朋克们那么极端,他们会讲些品位)。
问题十:森女风跟复古风有什么区别 广义来说,森女风就是一种生活态度,
除了森女系的穿衣搭配外,更多的是轻松愉快、随意随性以及慢节奏的生活调子。
复古分为校园风和宫廷复古风
校园风
细长的条纹,针织开衫的对襟处,衬衣的领口,袖口,或是板鞋鞋底。大喇叭裤,蝙蝠袖不规则图案上衣,和复古甜美风的大蝴蝶结、铆钉,亮片也是disco风
潮的元素之一,流苏也是,不过在配件上用得多一点,还有缕空的蕾丝及花边,各类Ruff的巧妙运用也是大众化复古流行的特色。
宫廷复古风
蕾丝、绸缎、雪纺、真丝注定和女性的服饰有着亲密的关系。从中世纪宫廷广泛运用后,现在似乎又打了一场翻身仗,从与内衣牵手实现性感定位之后,逐渐向服饰
外延扩张,如今正走在时尚浪潮的前锋,无论是与针织的拼接还是作为装饰出现在任何的服饰角落,既不失古代宫廷风味,又结合现在流行趋势,给人不尽的遐想与
惊艳,演绎着现代宫廷里的华美之风。
1、宫殿建筑又称宫廷建筑,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的威常,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物。这些建筑大都金玉交辉、巍峨壮观。由此可见宫廷风格就是巍峨壮观,精致华贵。民间风格又有多种建筑风格,大多崇尚实用,依各地风土人情而建。
2、关系:宫廷风格就是巍峨壮观,精致华贵。民间风格又有多种建筑风格,大多崇尚实用,依各地风土人情而建。宫廷风格这些建筑大都金玉交辉、巍峨壮观。
民间风格建筑人们会在家居中大量使用各种各样的色彩,有时候甚至在同一个空间中,使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色彩,一般都是普通人所用。
扩展资料:
宫廷风:穿衣搭配的一个风格,“宫廷风”总与优雅、高贵、设计感、蕾丝花边、蝴蝶结、双排扣这些元素有关,它们非常注重装饰性,极力渲染欧洲中世纪的复古、奢华,那是一个即使没钱吃饭也要穿得优雅的时代,这些理念也造就了当时艺术的鼎盛。
时至今日,速食年代的人们逐渐讲求实效,逐渐变得锋芒锐利,这也是时代所需,但闲下来时总难免会追慕那样的一个时代,还好我们还有宫廷风的衣服。
一对情侣从确定恋爱关系到确定结婚的期间有很多的过程和流程,比如见家长、确定时间、准备订婚、拍婚纱照、举行结婚典礼等,那如果还没有订婚可以拍婚纱照吗?欧式宫廷风婚纱照是什么样子的呢?
如果还没有订婚,也是可以拍婚纱照的,只要双方愿意,并且有想要结婚的想法,任何时间都可以去拍婚纱照。因为对于拍摄婚纱照没有太多的将就和禁忌,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去拍,而且从确定拍摄婚纱照到拿到婚纱照期间,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精力,如果刚好订婚前有时间和精力,可以去拍婚纱照。
欧式宫廷风婚纱照是用华丽典雅的婚纱、金碧辉煌的建筑以及家具,塑造出皇宫般的景象,充满了欧式浪漫气息,给人大气、奢侈的感觉,是很多新人和家长都比较喜欢的拍摄风格。
总而言之,拍摄婚纱照是一件浪漫愉快的事情,但也是一件需要耗费很多时间精力的事情,所以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就可以去拍婚纱照,当然,在挑选拍摄机构时要认真对待,避免被黑心商家坑骗了。
一、童年
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没有对家庭和气过一点,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最大的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但是当小贝多芬只有四岁时,祖父就去世了。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不久,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带到贝多芬家里。他和老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个小酒馆里喝酒到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路德维希拖下床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为了使他看上去象一个神童,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在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做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但是天下哪有后天培养出来的神童,尽管费了很多事,老贝多芬始终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就成另一个年轻的莫扎特。与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练功时间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却远未象莫扎特那样引起世人的惊叹。
二、良师
父亲把这个男孩子带到一个又一个老师那里,让他学习不同的乐器和作曲的艺术。这些老师中没有一个可称为好的,直到他落到宫廷琴师和波恩剧院的经理尼费(Neefe)的手里。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音乐教师,友善、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这对贝多芬来说实在是一个幸运。因为虽然波恩城里有最好的学校——连善良的老巴赫都会高兴地送他的许多孩子们去学习的那种学校——但是贝多芬的父亲从来也不认为值得送贝多芬去那里学习哪怕是两三个月,在他眼里读书远不如学音乐那样能挣钱。年轻的贝多芬有生以来第一次发现上课是愉快的。尼费先生对他很慈爱,不仅教音乐,而且还教他世界上许多别的事情。为了付他的学费,当尼费先生很忙或离开市镇的时候,贝多芬就代替老师做风琴师。于是当他刚满十四岁的时候,他就被任命为剧场的助理宫廷风琴师和古钢琴师。那可恨而又不幸的父亲看到他儿子的音乐终于挣了一些钱的时候,他是多么得意啊!
三、访问莫扎特
大约在这个时候,他生平第一次访问维也纳,为他最崇拜的偶像莫扎特演奏。莫扎特认为这个孩子只是在演奏一首为这种场合练过很久的卖弄技巧的展品,出于客气,只好礼貌而冷淡地称赞他一下。小贝多芬生气了,要求莫扎特给他一个主题,然后他在它上面用了那么多的感情和天才加以即兴变奏。莫扎特惊讶不已,马上跑到隔壁房间门口,“注意这位年轻人,”他向里面一群正在聚会的朋友大喊道,“有一天全世界都会听到他的声音!”
四、贝多芬和海顿
贝多芬终于明白,他在家乡是不可能有更大进展的,于是决定再到维也纳去寻求他的幸运。此时莫扎特已经去世了,但是海顿刚刚获得他第一次在伦敦的胜利,正处于盛名的高峰。在经过波恩的时候,海顿已经听过并且大加赞赏贝多芬的大合唱之一,因此贝多芬决定首先转向海顿学习。海顿这时早已过了他的青年时代,并且在创作和指挥自己最伟大的作品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勤奋。难怪他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改卷子。而且他要求学生们每一堂课只交两毛钱,他大概觉得自己也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在练习稿纸上。于是贝多芬常常发现他的练习中有些未改正的错误,他很生气。当那年老的教师出发到伦敦进行第二次访问时,贝多芬转向一位天才较低但很严格的教师学习。后来他常常大声宣告他从海顿那里什么也没学到。不过,不久后,他一定会逐渐觉得,假如他没有从改正练习方面得到什么的话,他却从海顿那里获得了灵感,因为他把他最初的几首钢琴奏鸣曲献给了海顿。而且当海顿为他的《创世纪》的演出最后一次在台上露面,被他的几个仆人扶出去的时候,贝多芬弯下腰来亲切地吻了这位衰弱的老人。
五、我行我素
贝多芬不愿做一个客厅里的宠儿,他宁愿在自己的住所,能够随己意进进出出、起床、穿衣和吃东西。他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为房间里的琐事瞎忙。有一次,为了空气流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他竟特意把窗户砍掉一块。他总是同房东们发生纠葛,总是不断地搬家。每当他处于创作高潮时,他总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泼到自己头上来使它冷却,直到水浸透到楼下的房间——我们可以想象那房东和其他房客的情绪会怎样!有时他搬家搬得是这样的频繁,以致他甚至不愿操心把钢琴的腿支上,干脆就坐在地板上弹奏它。由于他每次租新房时必须签署一张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时为四个公寓付房租。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他虽然挣了不少钱,可总是没有多少积蓄的原因吧!
六、失聪
当他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耳朵越来越聋时,他几乎绝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比听不见他喜欢听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声音更不幸的事情吗!起初,只有威格勒医生和斯蒂芬冯勃罗伊宁等几个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他放弃到各王宫去听他如此喜爱的欢快的音乐会,他怕人们注意到他的耳聋,以为一个听不见声音的音乐家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不!他想起他想写的一切音乐,“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也许对他来说,在耳聋的时候创作音乐并没有别的音乐家那么难。在他看来,音乐不仅是用迷人的声音安排各种主题或音型,它也是表现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种语言。
七、贝多芬和他的朋友们
没有一个音乐家象他那样,在一生中有那么多的成功和那么少的幸福的日子。他的朋友们
是善良而忠诚的,但是他的该诅咒的耳聋把他同他们隔离开了。甚至他的助听器也往往使他失望,因此他和他们保持接触的唯一方法就是他经常带在身边的“会话本”和铅笔。他看见他们互相谈话,以为他们总是谈论他,说他的坏话,阴谋害他。有一天他这样写道:“再也不要在我跟前露面!你是一条卑鄙的狗,一个不老实的家伙!”第二天,当他发现自己的疑心是错的而他的朋友是真诚的时候,他又写了另外一个便条:“亲爱的朋友,你是一个诚实的人,你是对的。我现在明白了。所以今天下午来我这里,接受你的贝多芬的爱吧。”而他的朋友们——他们是多么好的人啊——总是原谅他那粗暴的吵嘴,并且和他相伴到最后。他的家庭生活自始至终都是悲惨的:他从来也没有结过婚。当他头一次到维也纳的时候,他向一个从他自己家乡来的歌唱家玛格戴林娜·威尔曼(Magdalene Willman)求婚,但是她拒绝了,因为贝多芬“太丑了”。从那以后,他曾先后爱上过好几位贵族女子——有着可爱的名字的可爱的女子——他用音乐向她们倾诉,但她们接受了他的音乐,而拒绝了他的爱!
[ 大师风范 ]
一、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的心中充满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1798年,柏纳多特将军(1763—1844)出任法国驻维也纳大使,贝多芬常到他的家里,并和他周围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贝多芬在柏纳多特的提意下,动手写作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正当他准备献给拿破仑时,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到了维也纳。贝多芬从学生李斯(1784—1838)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时,怒气冲冲地吼道:“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以逞其个人的野心了。他将骑在众人头上,成为一个暴君!”说着,走向桌子,把写给拿破仑的献词撕个粉碎,扔在地板上,不许别人把它拾起来。过了许多日子,贝多芬的气愤才渐渐的平息,并允许把这部作品公之于世。1804年12月,这部交响曲在维也纳罗布科维兹亲王的宫廷里首次演出。1805年4月在维也纳剧院的第一次公开演出,是由贝多芬亲自指挥的,节目单上写着:“一部新的大交响曲,升D大调,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先生作,献给罗布科维兹亲王殿下。”奇怪的是,贝多芬不说是降E大调,而说是升D大调。1806年10月总谱出版时,标题页上印着:英雄交响曲 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从此,《第三交响曲》就被称为“英雄交响曲”。
二、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作品67号)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作《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1)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作品57号)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作品72号)、《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74号)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仑一个旧日的卫兵,听了第四乐章开头的主题,禁不住跳起来喊道:“这就是皇上!”柏辽兹把《命运交响曲》中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看作是“奥赛罗听信埃古的谗言,误认黛丝德蒙娜与人私通时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1830年五、六月间,门德尔松在魏玛逗留了两星期,和歌德作最后一次会晤,在钢琴上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后大为激动,他说:“这是壮丽宏伟、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
三、《月光曲》的传说
“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名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间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交谈。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么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子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连忙说:‘哥哥,你别难过,我只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子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弹起盲姑娘刚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象披上了银纱。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象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处升起,微波粼粼的海面上,一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皮鞋匠看看他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宁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来时,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即兴弹的‘月光曲’记录了下来。”这是我国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里的一篇文章,讲的是贝多芬为盲姑娘演奏《月光曲》的故事。这的确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贝多芬的这个曲子(作品27之2——《#c小调钢琴奏鸣曲》)描写的是海上月光的说法,源出于德国音乐批评家雷尔施塔布(1799—1860)。俄国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1829—1894)非常反对用“月光”来解释这个曲子。他说:“月光在音乐描写里应该是暝想、沉思、安静的,总之,是柔和光明的情绪。《#c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从第一个音符到最后一个音符,完全是悲剧性的(用小调来暗示),是布满云彩的天空,是阴郁的情绪。末乐章是狂暴的、热情的,表现的正是和温柔的明月完全相反的东西。只有短短的第二乐章可以说是一瞬间的月光。”在德国,也有人称此曲为“园亭”奏鸣曲。园亭是建筑在树荫下的凉亭,显然这标题对于这首奏鸣曲也同样是不确切的。看来,这首曲子所表现的决不是一幅明净的风景画,而是一种内在的阴郁情绪。《贝多芬传》的作者泰厄(1817—1897)说第一乐章是“少女为生病的父亲祈祷”,这无论如何要比“月光”和“园亭”恰当一些贝多芬的这首曲子作于1801年,当时他正和朱丽法塔·贵恰尔第(1784—1856)相爱,这个曲子是献给她的。这一年的十一月十六日贝多芬写给韦格勒的信中提到她时还说:“她爱我,我也爱她。”但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爱上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并于1803年和他结了婚。罗曼·罗兰把此曲和贝多芬的失恋联系起来,说“幻想维持得不久,奏鸣曲里的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了。”罗兰把第一乐章解释为忧郁、哀诉和痛哭。俄国音乐学家奥立比舍夫(1794—1858)认为第一乐章是失恋的“沉痛的悲哀”,好比“垂灭之火”。但1801年正是贝多芬和贵恰尔第热恋的时候,说这个作品是写失恋的痛苦,也许和事实不符。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 ,第一乐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从远处、远处,好象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
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c小调奏鸣曲》因“月光”的标题和传说而特别出名。贝多芬有一次说过:“人们常常谈论《#c小调奏鸣曲》,但我曾写过比这更好的东西,象《#F大调奏鸣曲》(作品78号)就是一例。”可见贝多芬自己对《月光曲》是并不十分满意的。
四、热情奏鸣曲
兴德勒有一次向贝多芬问起《d小调奏鸣曲》(作品31之2)和《f小调奏鸣曲》(作品57号)的内容时,贝多芬的回答是:“请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因此前者被称为《暴风雨奏鸣曲》,而后者则由汉堡乐谱出版商克兰茨(1789—1870)加上了《热情奏鸣曲》的标题。(另一说,“热情”的标题是由德国钢琴家、小提琴家、作曲家和指挥家赖内刻(1824—1910)所加,这似乎是没有根据的。)“热情”的标题没有贝多芬的认可,但用于这部英雄豪迈、气势磅礴的作品,是相当恰切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有一次在莫斯科听到俄国作曲家和指挥家多勃洛文(1894—1953)演奏这首奏鸣曲后,说道:“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前所未有的音乐。我总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啊!”1870年十月三十日,巴黎在普法战争中已经被普鲁士军队包围三个多月了。设在凡尔赛的普鲁士国王威廉的大本营里,铁血宰相俾斯麦正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首脑梯也尔谈判停战条件。这天晚上,曾任德国驻意大利大使的格台尔,在凡尔寒的一架破旧不堪的钢琴上,为俾斯麦演奏了《热情奏鸣曲》。俾斯麦听了最后一个乐章后说:“这是整个一代人斗争的嚎哭。”他是从一个嗜血成性的野心家立场来领会贝多芬的“热情”的。他曾说过:“要是我能常听这个曲子,我的勇气将不会枯竭”,因为“贝多芬最适合我的神经”。贝多芬在1801年六月二十九日说过:“我的艺术用以改善可怜的人们的命运。”贝多芬如果地下有知,听说他的音乐为俾斯麦利用,他一定是死不暝目的。
五、拍节机·友谊·卡农
贝多芬的朋友美尔策尔(1772—1838),以发明和制造机械乐器著称于世。1813年秋,贝多芬为美尔策尔发明的万能琴(即机械乐队)写作了一部战争交响曲,题为《威灵顿的胜利》或《维多利亚之战》,描写同年6月21日英将威灵顿在西班牙北部城市维多利亚大败拿破仑的场景。美尔策尔曾经在温克尔(1776—1826)发明的基础上,创制了今天通用的拍节机。贝多芬首先采用,并按照它每分钟所打的拍数来标明自己作品的速度。贝多芬的助听器,也是1810年左右美尔策尔为他制作的。有一次,贝多芬在送美尔策尔出行时,写了首富于风趣的卡农,来歌颂拍节机的创制者。这首象征贝多芬和美尔策尔之间友谊的卡农,后来被贝多芬选进了他的第八交响曲(作品93号),成为第二乐章的主题。 六、芭蕾舞台上的第七交响曲瓦格纳称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作品92号)为“舞蹈的极致”、“最高形式的舞蹈”、“按照理想形式的身体运动的最妙的体现”。据说他曾设想在李斯特的钢琴伴奏下,用舞蹈来表现《第七交响曲》。瓦格纳的理想,后来由俄国舞剧编导马辛实现了。1938年,他把这部交响曲编成了芭蕾舞,用来表现一个寓言式的故事情节——世界的创造和毁灭:
第一乐章:创造——在创造精神的指引下,混沌世界变成了植物和动物的有秩序的住所。出现了男人和女人,还有危险的蛇。第二乐章:大地——地球上出现了憎恨和强暴。一群男人和女人哀悼着被谋杀的少年。第三乐章:天空——天空中的神和女神对大地上的骚乱无动于衷,依然尽情欢乐第四乐章:酒色和毁灭——人们沉湎于酒色。神看见他们恶劣地模仿上界的欢乐,因为愤怒而用火毁灭了世界。1938年5月,这出舞剧由巴西尔的俄国芭蕾舞团在摩纳哥的蒙特卡洛作了第一次演出。
七、欢乐颂与合唱交响曲
1793年1月,德国诗人席勒的朋友、波恩大学法学教授菲舍尼希写信给席勒夫人夏洛蒂说:“有一位青年……抱着伟大而崇高的志向,要把席勒的《欢乐颂》一节一节地谱成音乐。”这个青年就是贝多芬,当时他住在波恩,只有23岁。贝多芬在1798年和1812年,都曾为《欢乐颂》的音乐起过稿。在1812年写的《欢乐颂》主题,后来用于1814年10月完成的《C大调命名日节庆序曲》( 作品115号)。贝多芬在1795年的前后为毕尔格的诗所作的歌曲《互爱》和《合唱交响曲》末乐章中《欢乐颂》的主题,在音调上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欢乐颂》主题的前身。后来贝多芬在1808年的《c小调钢琴合唱幻想曲》(作品80号)中又借用这个曲调作为主题,演唱库夫纳歌颂音乐魅力的诗。《钢琴合唱幻想曲》的合唱部分,是为写作《合唱交响曲》的终曲而作的一次 尝试。1824年3月,贝多芬在写给普洛勃斯特的信里说过:“《合唱交响曲》的终曲,是按照《钢琴合唱幻想曲》的格调写的,但规模则远较宏大。”由此可见,贝多芬为《欢乐颂》谱曲的意图,从1793年开始,前后琢磨了30年,才最后在《合唱交响曲》中得以完成。《合唱交响曲》完成于卡尔斯巴德决议后一切自由思想和民主运动都遭到残酷镇压的反动期。1824年5月在维也纳刻伦特纳托尔戏院初次演出时,听众反映的热烈是空前的。贝多芬出场时,受到听众五次的鼓掌欢呼,以致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但站在乐队中背对着听众的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幸而女低音歌手翁格尔牵着他的手转过身,才“看到”了听众的欢呼。从初演所引起的异乎寻常的情绪可以看出,歌唱欢乐,也就是歌唱自由,在当时有着何等深切的现实意义。 [ 乐圣境界 ]
一、欣然忘食
一天,贝多芬来到一家饭馆用餐。点过菜后,他突然来了灵感,便顺手抄起餐桌上的菜谱,在菜谱的背面作起曲来。不一会儿,他就完全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了。侍者看到贝多芬那十分投入的样子,便不敢去打扰他,而打算等一会儿再给他上菜。大约一个小时之后,侍者终于来到贝多芬身边:“先生,上菜吗?”贝多芬如同刚从梦中惊醒一般,立刻掏钱结帐。侍者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先生,您还没吃饭呢! ”“不! 我确信我已经吃过了。”贝多芬根本听不进侍者的一再解释,他照菜单上的定价付款之后,抓起写满音符的菜谱,冲出了饭馆。
二、日有进境
晚年的贝多芬有一次听到一位朋友弹奏他的《c小调三十二变奏曲》。听了一会儿,他问道:“这是谁的作品?”
“你的。”朋友回答说。
“我的?这么笨拙的曲子会是我写的?”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啊,当年的贝多芬简直是个傻瓜!”歌德评论席勒的话,完全适用于贝多芬:“他每星期都在变化,在成长。我每次看到他时,总觉得他的知识、学问和见解比上一次进步了。”有一时期,贝多芬甚至想毁掉他青年时期所作的歌曲《阿黛莱苔》和《降E大调七重奏》(作品20号)。这决不是偶然的,象贝多芬这样,真可以说是“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了。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祖籍荷兰,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德国波恩。父亲是该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喜怒无常、嗜酒如命;母亲是一个厨司,心地善良、性情温柔。艰辛的生活剥夺了贝多芬上学的权利,他自幼表现出的音乐天赋,使他的父亲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的愿望,成为他的摇钱树。他不惜打骂,迫使贝多芬从4岁起就整天没完没了的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8岁时贝多芬首次登台,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成为第二个莫扎特。此后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11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3岁参加宫廷乐队,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1787年到维也纳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1800年,在他首次获得胜利后,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贝多芬的面前展开。可是三四年来,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着他,贝多芬发现自己耳朵变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比失聪更可怕的了。因而人们可以在他的早期钢琴奏鸣曲的慢板乐章中理解到这种令人心碎的痛苦。
贝多芬无时不冲满着一颗火热的心,可是他的热情是非常不幸的,他总是交替地经历着希望和热情、失望和反抗,这无疑成了他的灵感源泉。1801年,贝多芬爱上了朱列塔•圭恰迪尔,他把《月光奏鸣曲》献给她。但是幼稚自私的奇丽爱太不理解他崇高的灵魂。1803年与他人结婚,这是令人绝望的时刻,他曾写下遗书。
1803年他从灰暗中走出来,写出了明朗乐观的《第二交响曲》。之后更多更好的音乐在他的笔下源源不断的涌现。《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还有优美动听、洋溢着欢乐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绚丽多彩的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
1823年,贝多芬完成了最后一部巨作《第九交响曲》(合唱)。这部作品创造了他理想中的世界。1826年12月贝多芬患重感冒,导致肺水肿。1827年3月26日,他在暴风雪中离开。终生未婚。29日出殡,送葬者有两万人,遗体葬于圣麦斯公墓。
作曲家只在人世间停留了57年,一生完成了一百多部作品。主要作品有交响乐9部;管弦乐几十首(《爱格蒙特序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一首;其他协奏曲5首;钢琴奏鸣曲32首(热情、月光、悲怆、黎明、暴风雨等最为著名);室内乐80首;歌剧1部〈〈弗德里奥〉〉;另有神剧1部;弥撒曲2首等等。
生平逸话
童年
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在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没有对家庭和气过一点,甚至连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都从未过问。起初,善良的祖父还能使这个家庭免受太多的苦;反过来,他最大的孙子的音乐才能也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但是当小贝多芬只有四岁时,祖父就去世了。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不久,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带到贝多芬家里。他和老贝多芬常常在外面一个小酒馆里喝酒到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路德维希拖下床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为了使他看上去象一个神童,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在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做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但是天下哪有后天培养出来的神童,尽管费了很多事,老贝多芬始终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就成另一个年轻的莫扎特。与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童年太不幸了。莫扎特在童年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练功时间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却远未象莫扎特那样引起世人的惊叹。
良师
父亲把这个男孩子带到一个又一个老师那里,让他学习不同的乐器和作曲的艺术。这些老师中没有一个可称为好的,直到他落到宫廷琴师和波恩剧院的经理尼费(Neefe)的手里。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音乐教师,友善、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这对贝多芬来说实在是一个幸运。因为虽然波恩城里有最好的学校——连善良的老巴赫都会高兴地送他的许多孩子们去学习的那种学校——但是贝多芬的父亲从来也不认为值得送贝多芬去那里学习哪怕是两三个月,在他眼里读书远不如学音乐那样能挣钱。年轻的贝多芬有生以来第一次发现上课是愉快的。尼费先生对他很慈爱,不仅教音乐,而且还教他世界上许多别的事情。为了付他的学费,当尼费先生很忙或离开市镇的时候,贝多芬就代替老师做风琴师。于是当他刚满十四岁的时候,他就被任命为剧场的助理宫廷风琴师和古钢琴师。那可恨而又不幸的父亲看到他儿子的音乐终于挣了一些钱的时候,他是多么得意啊!
访问
莫扎特大约在这个时候,他生平第一次访问维也纳,为他最崇拜的偶像莫扎特演奏。莫扎特认为这个孩子只是在演奏一首为这种场合练过很久的卖弄技巧的展品,出于客气,只好礼貌而冷淡地称赞他一下。小贝多芬生气了,要求莫扎特给他一个主题,然后他在它上面用了那么多的感情和天才加以即兴变奏。莫扎特惊讶不已,马上跑到隔壁房间门口,“注意这位年轻人,”他向里面一群正在聚会的朋友大喊道,“有一天全世界都会听到他的声音!”
贝多芬终于明白,他在家乡是不可能有更大进展的,于是决定再到维也纳去寻求他的幸运。此时莫扎特已经去世了,但是海顿刚刚获得他第一次在伦敦的胜利,正处于盛名的高峰。在经过波恩的时候,海顿已经听过并且大加赞赏贝多芬的大合唱之一,因此贝多芬决定首先转向海顿学习。海顿这时早已过了他的青年时代,并且在创作和指挥自己最伟大的作品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勤奋。难怪他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改卷子。而且他要求学生们每一堂课只交两毛钱,他大概觉得自己也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在练习稿纸上。于是贝多芬常常发现他的练习中有些未改正的错误,他很生气。当那年老的教师出发到伦敦进行第二次访问时,贝多芬转向一位天才较低但很严格的教师学习。后来他常常大声宣告他从海顿那里什么也没学到。不过,不久后,他一定会逐渐觉得,假如他没有从改正练习方面得到什么的话,他却从海顿那里获得了灵感,因为他把他最初的几首钢琴奏鸣曲献给了海顿。而且当海顿为他的《创世纪》的演出最后一次在台上露面,被他的几个仆人扶出去的时候,贝多芬弯下腰来亲切地吻了这位衰弱的老人。
我行我素
贝多芬不愿做一个客厅里的宠儿,他宁愿在自己的住所,能够随己意进进出出、起床、穿衣和吃东西。他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为房间里的琐事瞎忙。有一次,为了空气流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他竟特意把窗户砍掉一块。他总是同房东们发生纠葛,总是不断地搬家。每当他处于创作高潮时,他总是把一盆又一盆的水泼到自己头上来使它冷却,直到水浸透到楼下的房间——我们可以想象那房东和其他房客的情绪会怎样!有时他搬家搬得是这样的频繁,以致他甚至不愿操心把钢琴的腿支上,干脆就坐在地板上弹奏它。由于他每次租新房时必须签署一张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时为四个公寓付房租。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他虽然挣了不少钱,可总是没有多少积蓄的原因吧!
失聪
当他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耳朵越来越聋时,他几乎绝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比听不见他喜欢听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声音更不幸的事情吗!起初,只有威格勒医生和斯蒂芬冯勃罗伊宁等几个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他放弃到各王宫去听他如此喜爱的欢快的音乐会,他怕人们注意到他的耳聋,以为一个听不见声音的音乐家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不!他想起他想写的一切音乐,“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也许对他来说,在耳聋的时候创作音乐并没有别的音乐家那么难。在他看来,音乐不仅是用迷人的声音安排各种主题或音型,它也是表现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种语言。
贝多芬和他的朋友们
没有一个音乐家像他那样,在一生中有那么多的成功和那么少的幸福的日子。他的朋友们是善良而忠诚的,但是他的该诅咒的耳聋把他同他们隔离开了。甚至他的助听器也往往使他失望,因此他和他们保持接触的唯一方法就是他经常带在身边的“会话本”和铅笔。他看见他们互相谈话,以为他们总是谈论他,说他的坏话,阴谋害他。有一天他这样写道:“再也不要在我跟前露面!你是一条卑鄙的狗,一个不老实的家伙!”第二天,当他发现自己的疑心是错的而他的朋友是真诚的时候,他又写了另外一个便条:“亲爱的朋友,你是一个诚实的人,你是对的。我现在明白了。所以今天下午来我这里,接受你的贝多芬的爱吧。”而他的朋友们——他们是多么好的人啊——总是原谅他那粗暴的吵嘴,并且和他相伴到最后。他的家庭生活自始至终都是悲惨的:他从来也没有结过婚。当他头一次到维也纳的时候,他向一个从他自己家乡来的歌唱家玛格戴林娜•威尔曼(MagdaleneWillman)求婚,但是她拒绝了,因为贝多芬“太丑了”。从那以后,他曾先后爱上过好几位贵族女子——有着可爱的名字的可爱的女子——他用音乐向她们倾诉,但她们接受了他的音乐,而拒绝了他的爱!
专家提供: 回答者: 贺显华 - 高考历史 4-11 21:38
一、童年
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在大多数的时间内,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以致没有对他的家庭和气一点,甚至也没有关心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起初,善良的祖父还使这个家庭免于受太多的苦,而且看到他的最大的孙子是有音乐才能的,也许使他很快乐。但是当小贝多芬只有四岁时,他就去世了。
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那里,让他在那里艰苦的练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都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的声音。不久,不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带到贝多芬家里。他和老贝多芬在外面一个酒店里喝酒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路德维拉下来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
为了使他看上象一个神童,他的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所以当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做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但是神童都是天生的而不是造成的。尽管费了很多事,老贝多芬始终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成另一个年轻的莫扎特。
贝多芬与莫扎特相比,他的童年就不幸多了。首先,莫扎特受的教育较好,他的练功时间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还不够令人兴奋。
二、良师
父亲把这个男孩子带到一个老师又一个老师那里,让他学习不同的乐器和作曲的艺术。这些老师中没有一个好的,直到他落到宫廷琴师和波恩剧的经理尼费(Neefe) 的手里。他是一位良好的音乐教师,也是一个友好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这对贝多芬说来是一个幸运。但虽然波恩城里有最好的学校——连善良的老巴赫都会高兴送他的许多孩子们去学习的那种学校——但是贝多芬父亲从来也不认为值得送贝多芬去学习两三个月以上,因为读书不如学音乐那样能挣钱。
年轻的贝多芬有生第一次发现上课是愉快的。尼费先生对他很慈爱,不仅教音乐,而且还教他世界上的许多别的事情。为了付他的学费,当尼费先生很忙或离开市镇的时候,贝多芬就代替老师做风琴师。当他已十四岁的时候,他被任为剧场的助理宫廷风琴师和古钢琴师。当那不幸的父亲看到他儿子的音乐终于挣了一些钱的时候,他一是多么高兴啊!
三、访问莫扎特
大约在这个时候,他头一次访问维也纳,为他最崇拜的偶像莫扎特演奏。莫扎特认为这个孩子只是在演奏一首为这场合练过很久的卖弄技术的展品,只是有礼貌而冷淡地称赞他。贝多芬生气了,要求那给他一个主题,然后他在它上面用了那么多的感情和天才加以即兴变奏,以致莫扎特走到隔壁房间门口告诉在里面聚会的一群朋友说:“注意这位年轻人,”他喊道,“有一天全世界都会听到他!”
四、贝多芬和海顿
贝多芬终于明白,他在家乡里是不能有进展的,于是决定再到维也纳去寻求他的幸运。此时莫扎特已经去世了,但是海顿老爸爸刚获得他第一次在伦敦的胜利,正处于盛名的高峰。在经过波恩的时候,海顿已经听过并且赞赏贝多芬的大合唱之一,因此贝多芬首先转向海顿学习。
海顿这时早已过了他的青年时代最初一段时期,并且在作曲和指挥自己的最伟大作口中比过任何时候都理勤奋。难怪他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改卷子。由于他要求究学生们每一堂课只交两毛钱,他大概觉得自己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在练习稿纸上。但是当贝多芬发现他的练习中有些未改正的错误时,他很生气。
当那年老的教师出发到伦敦进行第二次访问时,贝多芬转转向一位天才较低但教对位很严格的教师学习。后来他常常大声宣告他从海顿那里什么也没学到,不久,他一定会逐渐觉得:假如他没有从改正练习方面得到什么的话,他却从海顿那里获得了灵感,因为他把他最初的几首钢琴奏鸣曲献给了海顿。而且当海顿为他的《创世纪》的演出最后一次在台上露面,被他的几个仆人扶出去的时候,贝多芬弯下腰来亲切地吻了这位衰弱的老人。
五、我行我素
贝多芬不愿意做一个客厅里的宠儿,他宁愿在自己的住所,能够随自己高兴进进出出、起床、穿衣和吃东西。他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为了他房间里的琐事瞎忙;有一次为了空气通和看清窗外的景物,特意把窗户3砍掉一块。
他总是同房东们发生纠葛,总是不断搬家。每当他处于作曲的热潮时,他总是把一盆一盆的水泼到自己头上来使它冷却,直到水浸透到楼下的房间——我们可以想象那房东和其他房客的情绪会怎样!有时他搬家搬得这样频繁,以致他甚至不愿操心把钢琴的腿支上,而是坐在地板上弹它。由于他每次租新房时必须签署一张租契,指明租期,他就往往同时为四个公寓付房租。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他虽然挣了不少钱,可是总是没吸多少钱的原因。
六、失聪
当他第一次知道自己的耳朵真正越来越聋时,他就绝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听不见他喜欢听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声音,是一切不幸中最不幸的事情,甚至比眼睛瞎了还糟。起初,只有威格勒医生和斯蒂芬冯勃罗伊宁等几个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他放弃到各王宫去听他如此喜爱的欢快的音乐会。他怕人们注意到他的耳聋,以为一个听不见声音的音乐家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然后他想起他想写的一切音乐,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也许对他来说,在耳聋的时候写音乐并没有别的音乐家那么难。对他来说,音乐不仅是把甜美的声音安排各种主题或音型;它也是表现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种语言。
七、贝多芬和他的朋友们
没有一个音乐家象他那样,在一生中有那么多成功或那么少幸福的日子。他的朋友们是善良而忠诚的,但他的耳聋把他同他们隔离了。甚至他的助听器也往往使他失望,因此他和他们保持接触的唯一方法就是能过他经常带在身边的“会话本”和铅笔。他看见他们互相谈话,以为他们总是谈论他,说他的坏话,阴谋害他 有一天他这样写:“ 再也不要在我跟前露面。你是一条卑鄙的狗,一个不老实的家伙。”
第二天,当他发现自己的疑心是错的而他的朋友是真诚的时候,他又会另外一个便条:“亲爱的朋友:你是一个诚实的人,你是对的。我现在明白了。所以今天下午来我这里吧。接受你的贝多芬的爱。”而他的朋友们——他们是多么好的人!——总是原谅他那粗暴的吵嘴,并且和他相处到最后。
他的家庭生活自始至终都是悲惨的。他从来也没有结过婚。当他头一次到维也纳的时候,他向一个从他自己家乡来的歌唱家玛格戴林娜·威尔曼(Magdalene Willman) 求婚,但是她拒绝了,因为贝多芬“太丑了”。从那以后,他又曾先后爱上过好几位贵族女子——有着可爱的名字的可爱的女子——他用音乐向她们倾诉他的心情,但她们接受他的音乐而拒绝他的爱。
回答者:神法无边无纪 - 初学弟子 一级 4-11 21:39
一、童年
贝多芬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宫廷歌手。在大多数的时间内,他的父亲都喝得大醉,以致没有对他的家庭和气一点,甚至也没有关心家人们是否有足够的吃穿。起初,善良的祖父还使这个家庭免于受太多的苦,而且看到他的最大的孙子是有音乐才能的,也许使他很快乐。但是当小贝多芬只有四岁时,他就去世了。
贝多芬的父亲常把孩子拽到键盘那里,让他在那里艰苦的练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都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的声音。不久,不一个没什么水平的旅行音乐家法伊弗尔来到这个市镇,被带到贝多芬家里。他和老贝多芬在外面一个酒店里喝酒半夜,然后回家把小路德维拉下来开始上课,这一课有时要上到天亮才算完。
为了使他看上象一个神童,他的父亲谎报了他的年龄,所以当他八岁时,把他带出去当做六岁的孩子开音乐会。但是神童都是天生的而不是造成的。尽管费了很多事,老贝多芬始终没有能够把他的儿子造成另一个年轻的莫扎特。
贝多芬与莫扎特相比,他的童年就不幸多了。首先,莫扎特受的教育较好,他的练功时间是愉快而安静的,有着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一个被钟爱的姐姐,而贝多芬则不然,虽然他的演奏赢得了家乡人的尊敬,但世界性的旅行演出还不够令人兴奋。2 当他第一次知道自己的耳朵真正越来越聋时,他就绝望了。人生似乎不值得活下去了。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听不见他喜欢听而且靠它生活的甜美声音,是一切不幸中最不幸的事情,甚至比眼睛瞎了还糟。起初,只有威格勒医生和斯蒂芬冯勃罗伊宁等几个老朋友知道他的不幸。他放弃到各王宫去听他如此喜爱的欢快的音乐会。他怕人们注意到他的耳聋,以为一个听不见声音的音乐家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然后他想起他想写的一切音乐,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也许对他来说,在耳聋的时候写音乐并没有别的音乐家那么难。对他来说,音乐不仅是把甜美的声音安排各种主题或音型;它也是表现最深刻的思想的一种语言。
回答者:知道头衔 - 助理 三级 4-11 21:47
贝多芬
贝多芬小时候的家境清寒贫穷,全家人相处的气氛也不和谐。因为他有个脾气刚烈、个性自私、又没有责任感的父亲。贝多芬的爸爸成天不肯好好做事,只知道喝酒。幸亏贝多芬有个贤淑而吃苦耐劳的妈妈,多亏妈妈四处帮人洗衣打扫,家里的生计才能够免强维持。
其实,贝多芬的爸爸并不是没有专长,他在音乐方面颇有才华,只是不够踏实而已。他的嗓音浑厚、有磁性,曾经在宫廷里担任过好一阵子的歌手。
这份工作的待遇虽然并不怎么丰厚,至少还算安稳,但是却不能满足他爸爸心里那过大的野心。贝多芬的爸爸总是这样抱怨,要他一辈子当歌手实在太没出息了,他一心梦想做个大富翁。不过,想钱容易赚钱难,要不是真有两把刷子,想要赚到大钱,谈何容易!再说,他爸爸除了歌喉派得上用场之外,根本没有其它本领。因此贝多芬的爸爸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总是找不着一条好出路,他心里烦闷得不得了,才借酒麻痹自己。
爸爸的苦闷,妈妈心理明白得很,她常常劝告爸爸,要他衡量自己的能力做事。可是爸爸根本就听不进去,他坚信,凭自己锐利的眼光,一定可以为全家人带来幸福的生活,只是这个愿望必须贝多芬努力配合,才能圆满实现。
无时无刻不在为名利花心思的爸爸,到底在打些什么主意呢?原来,他非常羡慕和姐姐正在德国、奥地利、意大利、法国等大开音乐演奏会的莫扎特,一位仅仅十八岁就被世人瞩目的钢琴家,而且收入还相当可观呢!所以,贝多芬的爸爸决定培养才四岁大的贝多芬朝钢琴演奏的生涯迈进,因为莫扎特也是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起步。
为了满足虚荣心,向来我行我素的爸爸,根本不顾贝多芬的意愿如何,只要他大声一吼:“贝多芬!快过来弹琴!”贝多芬就得乖乖就范,即使是三更半夜,照样得掀开被子立刻下床,要是动作慢了半拍,他爸爸就会拍桌叫骂,然后怒气冲冲的闯进房里,将贝多芬拖下床来痛打一番。总之,贝多芬从小就是提心吊着胆过日子的。
一天深夜,贝多芬的爸爸拎着一瓶酒,左摇右晃的走进家门。这时,贝多芬正躺在沙发上睡得很沉。爸爸看到贝多芬不但没有努力练琴,还躺着睡觉,一时气上心头,原本就不够慈祥的面孔,一下子变得更加严肃,他冲向沙发用力摇醒贝多芬大吼:“起来!莫扎特小时候都是熬夜练琴的,你如果想要成大器,就不要再贪睡了。”
“贪睡?”对贝多芬来说,这是多么刻薄的字眼啊!他整夜陪在妈妈身旁等爸爸回家,直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合眼入睡,没想到爸爸醉醺醺的一进家们就吵吵闹闹。贝多芬闷着一肚子气,本来想要大胆顶撞爸爸的,后来想想,反正爸爸是个不讲道理只讲权威的人,何必多费唇舌呢?算了,还是乖乖练琴吧!
就这样,贝多芬表面上对爸爸总是百依百顺,暗地里却从心底排斥爸爸的独裁作风。有时候,贝多芬实在受不住委屈了,就会偷偷的向妈妈哭诉,甚至会直截了当的告诉妈妈说:“妈,我好讨厌爸爸呀!”不过,讨厌归讨厌,贝多芬是个知道轻重的孩子,无论如何,他是不会也不敢和爸爸起正面冲突的,他只是尽量避开爸爸的视线而已。贝多芬认为,只要少跟爸爸碰头,自然可以减少被迫弹琴的机会。所以,贝多芬常常一个人躲在阁楼眺望街上的大广场。
大广场很宽阔,那里是个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每到黄昏时分,总会有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在这里玩游戏。他们有的玩跳绳,有的踢皮球,有的捉迷藏,大家都玩得好开心。贝多芬最喜欢趴在窗台上看小朋友天真的笑容,听小朋友开怀的笑声,感受大伙儿轻松愉快的气氛。而整天愁眉苦脸的贝多芬,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领会什么是快乐。
由于爸爸一再使用高压的手段逼迫孩子,所以“父亲”、“钢琴”、“音乐”、“压力”......这些东西对贝多芬来说,都是恶梦,只会带给他痛苦。
经过了五、六年的锤炼,加上自己的优异资质,贝多芬的琴艺一天强过一天。在十岁那年,贝多芬的爸爸已经没办法再引领他进入更高的境界了。于是,他爸爸只好委托歌剧团的指挥尼富先生担任贝多芬的音乐教师。
尼富先生的教法很亲切,也很特别。他知道,如果要贝多芬在音乐界大放异彩,就非得让贝多芬喜爱音乐不可。所以,尼富先生不厌其烦的为贝多芬解析乐曲内容,并且想尽办法教导贝多芬,让他把感情适当的融入乐谱中,细心体会曲调的高低起伏,再着手弹琴,这样才会比较得心应手。有时候,尼富先生还会讲些音乐家苦练成名的故事来勉励贝多芬,而贝多芬总是听得津津有味。结果,不出半年,贝多芬对音乐的热爱,竟然像一匹谁也勒不住的野马,向前直奔。可见,兴趣的培养足以改变人的一生。
贝多芬的作品有“月光曲”、“欢乐颂”、“第一交响曲”、“奏鸣曲”、“命运交响曲”、“庄严弥撒曲”等等,这些都是摆脱古典主义、展现自由、热情奔放的美丽乐章。
挺适合挺适合日常穿搭的
宫廷风的狂潮袭来,不仅欧美国家尤其时兴宫廷风,就连如今许多的韩国偶像剧的女一号也逐渐开始穿上了宫廷风的服饰。不仅看上去十分具备欧式古典的浪漫之感,并且特别适合绝大多数的女孩,轻轻松松打造出气质的并且还能显现出不同寻常的气场,钢铁直男没办法抵触。
宫廷风不一样的原素
百褶;论是在上衣外套长袖连衣裙或是是总体的服饰之中,宫廷风中百褶体占的比率是很大的,大家目前见到的百褶设计方案,大部分是象征着柔美、优雅的设计风格。
蕾丝边;具备镂空雕花设计方案的蕾丝边也是宫廷风不可或缺的装饰设计之一,这类面料会极为变大于性幽美完善的一面,在镂空雕花的装点下看起来十分动感,而又有复古时尚高雅的觉得,烂漫唯美意境也是宫廷风的具体设计风格之一,那样的造型设计更能给总体的整体形象产生浓浓的时尚气场。
丝绸;挺括的材质能能够更好地呈现宫廷风奢侈的设计风格,尽展高雅的法式风格女性风韵,长袖上衣的样式再加上立领的设计方案,也让总体的复古时尚韵味十足,肩膀略微鼓起的制定会更为提高气质,也会依据衣袖的膨松水平来构建不一样的气质,膨松水平越大,气质看起来便会越强,相反,假如衣袖越紧得话,会想更为小女子气场。
宫廷风的配搭公式计算;衬衣 长连衣裙;长袖连衣裙 球鞋;短上衣外套 长连衣裙;长袖连衣裙品类 斗笠
宫廷风品类合适群体;胯大腿粗;手臂偏细,手臂较粗
宫廷风的衣服裤子大多数应用紧腰或是是含有封腰的设计方案,为了更好地将原先的风格的持续,因此都是会选用较为宽敞的塑腰来对腰围开展装饰,长袖上衣样式的怀旧味儿最浓,宫廷风都没有那样难穿衣搭配。
《绯色流星》12岁以上
《心之国的爱丽丝》全年龄
《Bloody Call》全年龄
《风闻小镇的伯爵大人》(应该)全年龄,这个咱没玩过
《笼中的艾莉希丝》
《魔王大人的求婚》
《公主奇缘》
贝多芬传主要内容
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
贝多芬 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
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
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风气。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的一口气。
人物成就
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是极其突出的,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作为音乐大师,贝多芬对艺术歌曲同样予以相当程度的关注。
他是德国艺术歌曲创造的先驱,毕生作有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六十多首,他的艺术歌曲以极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展现,表达属于全人类的情感。在艺术歌曲的领域里取得了非凡成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