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ree Rogers:你必须想一想(社交秘书工作),在我心中,它就像一门生意。否则,你就别想达到目的。
老练的社交名媛
罗杰斯堪称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品牌经理人,她负责打造的是一个名为“奥巴马”的品牌。
罗杰斯让奥巴马被偷拍的那张赤裸上身在夏威夷戏水的照片从公众视野中消失,并用总统与两个女儿玩耍的温馨场面取而代之;她让米歇尔登上《VOGUE》杂志的封面,成为最会穿衣服的总统夫人之一;她提出在白宫开辟菜园的构想,为第一家庭树立“白宫种菜”的健康形象……这位白宫社交秘书每天像管家一样打理白宫大大小小的社交事务,甚至被戏称为白宫的非正式女主人。
在入主白宫之前,罗杰斯涉足过多个行业,是第一位拥有哈佛大学MBA硕士学位的白宫社交秘书。选美皇后、保险公司网络总裁、博彩公司董事、天然气公共事业部总裁……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头衔和行业让罗杰斯的交际圈子更加宽泛,身为社交名媛的她,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成为芝加哥慈善圈里一位老练的社会活动组织者。凭借聪明的头脑和灵活的社交手腕,她组织的大小派对,总是能够请来各个领域的重量级人物:市长、议员、总裁、教授、作家、娱乐明星、时尚编辑等等。
现在来看,这些人脉助成了罗杰斯高超的社交能力,也成为了罗杰斯执掌白宫得心应手的资本与资源。2008年大选时,罗杰斯召集哈佛大学的老同学和好友在家里聚会,为奥巴马竞选总统募集了20万美元资金;在去年的纽约时装周上,她甚至与“时尚女魔头”安娜·温特并肩坐在秀场的第一排——如此看来,安排米歇尔登上《时尚》杂志封面,甚至让她的衣着打扮成为美国主妇们热捧的风潮,对罗杰斯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当然,能够入主白宫,还源于与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多年的交情。毕竟,谁也不会让一个完全不了解的人来管理自己的家。
白宫的“女主人”
往常,在白宫东侧的一间办公室里,白色的苹果音乐播放器放着蓝调节奏的音乐,两扇窗之间装饰着兰花盆栽,在一张大书桌上摆放着鲜花,办公室的主人罗杰斯打扮得大方得体——一件白衬衣、深色A字裙和黑色平底皮鞋帮助她处理杂务时更便捷。不过,在出席重要场合时,罗杰斯的着装则艳丽时尚,又不乏女性的柔美性感。《时尚》杂志甚至把她选为“女强人和时髦并存”的榜样。毫无疑问,她懂得包装,不管是她自己,还是总统以及总统夫人。
每天早上,罗杰斯都会比第一夫人早起一些。从某种意义上说,白宫社交秘书充当着“女主人”的角色,从普通早餐到国宴,从正式的会谈到非正式的小聚,这座官邸发生的点点滴滴都要靠她打理。她不仅要有高超的手法、敏锐的政治嗅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接待和管理技巧,还要有使一切看起来毫不费力的才能 ——尽管这个工作可能需要每天花上18个小时。
上任后,罗杰斯和她的团队在白宫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让白宫“透明”,让人们了解总统奥巴马和第一家庭的生活。他们营造了这样一种氛围:普通的美国人可以亲眼看到第一夫人给学生手工做鞋和制作冰淇淋;年轻男女可以在南草坪的蔬菜园旁观看浪漫喜剧,而此时,他们的总统就在附近接待外国贵宾。罗杰斯的目标,是把奥巴马一家打造成美国总统史上最令人难忘的第一家庭,特别是把第一夫人米歇尔塑造成最受欢迎的“妈妈统帅”。在她的努力下,《人物》《VOGUE》以及《奥普拉的杂志》等多个杂志都以第一夫人的形象为封面。
罗杰斯上任以来,媒体上再也鲜见类似奥巴马夏威夷戏水等未经“审查”的照片。这类由“狗仔队”用长焦镜头偷拍的照片,令名人又爱又恨。不过,在罗杰斯的干预下,这些照片自然“下不为例”。据一家英国媒体透露,他们已经得到警告,如果使用未经“审查”的照片,今后所获采访机会可能受到限制。可想而知,谁也不会和采访机会较劲,有奥巴马温馨的家庭照,一样有读者买单,两位第一女儿在白宫逗狗嬉戏、奥巴马从背后抱着米歇尔大秀恩爱等甜蜜照也一样有点击率。
“我的计划可不会让你们轻易猜中,每件事也不会都是一样。”正如《洛杉矶时报》对罗杰斯的评价:她不仅是个一见面就让人感到亲和力的人,还试图将自己在管理企业时获得的营销经验应用到管理白宫上。正因为如此,她的白宫比布什的活泼,比里根的新潮,比克林顿的更多元化,比肯尼迪的更平易近人。
作为社交秘书,罗杰斯永远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在举行的社交活动中,她是组织团队的Boss,永远可以把活动安排得饶有新意,无可挑剔;在与第一夫人米歇尔共同出现的媒体视线中,她永远只做旁观者,忽略自己为这一刻的付出;而在公开的交际场合下,她却高调夺目,显露自己感性、时尚的另一面——纽约时装周上,她甚至可以与“时尚女魔头”安娜·温特并坐在第一排观秀。
吉姆· 罗杰斯 (JimRogers) 国际著名的投资家和金融学教授。他具有传奇般的投资经历。从他与金融大鳄索罗斯创立的令人闻之色变的量子基金到牛气十足的罗杰斯国际商品指数(RICI),从两次环球投资到被Jon Train’s Money Masters of Our Time,Jack Schwager’s Market Wizards等著名年鉴收录,无不令世人为之叹服。 ▲ 1942年吉姆·罗杰斯(JimRogers)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 ▲ 196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 ▲ 1964年到1966年,就读于牛津大学 ▲ 1970年与索罗斯共同创立了量子基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 1980年离开量子基金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讲学 ▲ 1989-1990年完成了第一次环球旅行,并被吉尼斯世界记录记载 ▲ 1998年创立罗杰斯国际商品指数(RICI),到2003年11月该指数已达11973%的升幅,超过同期主要指数 ▲ 1999年第二次环球旅行时,投资上海B股,同样获得巨大成功,时代(Time)称其为金融界的印第安纳琼斯(the Indiana Jones of finance) 时代(Time)、华盛顿邮报( The Washington Post)、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巴龙( Barron’s)、福布斯( Forbes)、财富( Fortune)、华尔街日报( The Wall Street Journal)、金融时报(The Financial Times)长期撰稿人 传奇投资家吉姆·罗杰斯 吉姆·罗杰斯的中国之行掀起不小的波澜,这位曾经被巴菲特称为“对大势的把握无人能及”的投资大师,传奇性不仅是他的投资历史,还有那些足以让人们为之激动的环球考察旅行。 当罗杰斯缓缓走来,给大家一个态度谦和的微笑的时候,很难想象他名字背后一连串的传奇:和索罗斯共同建立量子基金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两次环游地球打破吉尼斯世界记录,被《时代周刊》称金融界的印地安那·琼斯(the Indiana Jones of finance)。拨开缭绕的光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勤奋、谦虚、有激情、热爱生活又风趣幽默的罗杰斯,“投资不是投机。”--这即是他投资的原则,也是他做人的准则。 [编辑]环游地球为投资铺路 “当我和太太在玻利维亚的候,我们遇见那里最顶的巫师。我们给了她5美元。只要给她5美元,她就会帮助你达成愿望,而我们的愿望就是能活着回到美国。”已然60多岁的罗杰斯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演讲时半开玩笑地说,“以后到玻利维亚一定要记着给那位巫师5美元啊--我活到现在就是最好的例子。” 罗杰斯说起自己环球旅行的时候快乐得像个小孩子,手舞足蹈、连比带划。“环游世界是我从小的梦想!”这句话他强调了很多遍。 他曾经两次环游世界,第一次在1990年,骑着摩托车,去50多个国家,花了近两年时间;第二次是1999年,开着奔驰旅行车,历时三年,途经116个国家,从冰岛出发经过欧洲、日本、中国、俄罗斯、非洲、南极、澳大利亚、南美洲然后回到美国,打破了吉尼斯世界记录。“我和太太的环球旅行有两个成果,一个是Adventure Capitalist正式出版,另一个成果就是我第一个女儿的出生,她现在只有11个月,我觉得非常幸福。” “ADVENTURE CAPITALIST”是罗杰斯的旅行手记,他用投资家的眼光洞察所到之处的投资机会。通常,他认为进入一个国家后,只要兑换这个国家的货币,使用这个国家的货币时没有问题,在开车的过程中只要这个国家的道路交通条件良好,那这个国家就是可以投资的。 “货币确实非常重要。很多国家都实行外汇管制,所以我们为了钱的问题伤透了脑筋,有时候出于无奈还必须走私现金,然后在黑市上兑换。这些国家显然还不太适合投资。”罗杰斯不无感慨地说起他和太太在某国的遭遇--当他在当地的ATM机上取钱时,正准备拿回信用卡的当口,却不料钱被ATM机鬼神差地“吃”了进去。无处伸冤的罗杰斯最后只能找到当地的黑手党,把吃进ATM机里的钱硬生生地掏了出来。 在非洲的博茨瓦纳,他惊讶地发现城市中到处是高级轿车,当地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这个国家有三年的外汇储备,政府预算和外贸都是顺差,而股票市场只有7名职员和7只股票,股价很低还有现金红利。罗杰斯当即购买了全部股票,并委托经纪人买下以后上市的每一只股票。结果,2002年博茨瓦纳被《商业周刊》评为10年来增长最快的国家。 这些故事让罗杰斯很兴奋:“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都尽量和当地人同吃同住,用他们的生活方式体会他们的生活,从中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包括发现很多投资机会。”环游世界的浪漫梦想就这样和金融投资考察实现了无缝连接,就像他自己说的,“赚钱和理想融合是最美妙的事情。” [编辑]投资哲学:脚踏实地 “我人生中最成功的投资是我11个大的女儿,我有过很多成功的、失败的投资经验,但从成功中学到的东西远不及从失败中学到的多。”当记者问及他辉煌的投资历史时,罗杰斯的回答有点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他举了个例子。“在我非常年轻的时候,有一年,我判断股市将要崩盘。在美国,你可以通过卖空来赚钱。后来确实如我所料,股市大跌,金融机构纷纷破产,一瞬间我的资金翻了三倍,当时我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聪明了。”尝了甜头后,罗杰斯判断市场将近一步下跌,于是集中了自己所有的资金大力卖空,而股市却极不合作地上涨了“最后只能斩仓,账户里一分不剩。我当时穷得把自己的摩托车都卖掉了。”事后,他发觉自己当时根本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自己对股市继续下跌的判断其实没有任何研究做支撑,于是他翻然醒悟,“获得成功后往往会被胜利冲昏头脑,这种时候尤其需要平静的思考。” 事实上,罗杰斯一直成功地扮演着传奇投资家的角色,这一点在他六岁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当时他获准在青年联赛上出售软饮料和花生,于是罗杰斯向爸爸借了100美元买了个烘花生的设备,五年后,他不仅归还了当初借来的“启动资金”100美元,还获得了100美元的利润。从耶鲁和牛津毕业后,罗杰斯和索罗斯共同创立了量子基金。在1970至1980年的十年里,量子基金的复合收高达37%,超过了同期巴菲特的29%和彼得林奇的30%。索罗斯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到:罗杰斯最重要的构想应该是国防工业类股,当时国防工业完全被人忽略,从上次国防工业景气结束后,只残留一两位分析师继续研究这个行业。1980年和索罗斯分道扬镳后,1982年,罗杰斯开始分批买入当时的西德股票,1985年与1986年分批出,获得3倍利润。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从1961年一直到1982年8月,西德市从来没有出现过多头市场,完全无视这21年来西德经济的持续蓬勃发展。因此,罗杰斯认为,西德股市已经具备介入的价值,如果投资西德股市的话,可以确保不会亏损。在确认总体具备投资价值以后,罗杰斯也看到了当时的西德股市腾飞的契机--西德大选。结果,在基督教民主党赢得大选的当天,西德股市就告大涨,罗杰斯取得了巨大成功。 1984年,外界极少关注、极少了解的奥地利股市暴跌到1961年的一半时,罗杰斯亲往奥地利实地考查。经过缜密的调查研究后,他认定机会到来,于是大量购买了奥地利企业的股票、债券。第二年,奥地利股市起死回生,奥地利股市指数在暴涨中上升了145%,罗杰斯大有所获,因此美名远播,人敬称为“奥地利股市之父”。 对于投资,罗杰斯给大家的建议是,“每个人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我本人比较喜欢那些无人关注的、股价便宜的股票。但是做出背离大众的选择是需要勇气的,而且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扎实的研究和分析。”他一再强调“如果想要长期地赚大钱,一定要脚踏实地。” [编辑]买中国B股赚了大钱 罗杰斯在ADVENTURE CAPITALIST的中文版序言中写到:“在我游历的这116个国家中,我最喜欢中国,很想在中国上海定居。”他也曾经在很多个场合中说,“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罗杰斯显然并不只是说说已。1999年途径上海时,他特地去海通证券营业部开立了B股账户。“之前,所有的朋友都说,绝对不要投资中国B股。但我知道,如果他们那样说的话,我就应该去投资。”事实是,B股之后确实连续上涨,罗杰斯获了500%的利润。 他认为,最近尽管有宏观调控的忧虑,中国还是有很多投资机会,比如期货、旅游或者交通行业。“我接下去会考察一下上海商品交易和大连商品交易所,为下一轮的投资做准备。我还会为我女儿开立一个中国的股票交易账户,虽然她才11个月。”面对大家的惊讶表情,罗杰斯补充说,“我已经准备让我女儿学习中文了,我要让她了解中国。” [编辑]罗杰斯七条投资法则 1.勤奋。 “我并不觉得自己聪明,但我确实非常、非常、非常勤奋地工作。如果你能非常努力地工作,也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就有成功的可能”。这一点,索罗斯也加以证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索罗斯说,“罗杰斯是杰出的分析师,而且特别勤劳,一个人做六个人的工作”。 评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但也要注意看“场所”。勤奋首先是一种精神状态:每次行动之先,是慎密的思考和研究:是“精打细算之后准确地出击”! 2.独立思考。 “我总是发现自己埋头苦读很有用处。我发现,如果我只按照自己所理解的行事,既容易又有利可图,而不是要别人告诉我该怎么做。”罗杰斯从来都不重视华尔街的证券分析家。他认为,这些人随大流,而事实上没有人能靠随大流而发财。“我可以保证,市场永远是错的。必须独立思考,必须抛开羊群心理。” 评价:“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成功的方式,这种方式不是政府所引导的,也不是任何咨询机构所能提供的,必须自己去寻找。”-吉姆-罗杰斯 3.别进商学院。 “学习历史和哲学吧,干什么都比进商学院好;当服务员,去远东旅行。”罗杰斯在哥伦比亚经济学院教书时,总是对所有的学生说,不应该来读经济学院,这是浪费时间,因为算上机会成本,读书期间要花掉大约10万美元,这笔钱与其用来上学,还不如用来投资做生意,虽然可能赚也可能赔,但无论赚赔都比坐在教室里两三年,听那些从来没有做过生意的“资深教授”对此大放厥词地空谈要学到的东西多。 评价: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专业知识,更主要的是一种思维方法和行为能力。哲学能使人聪明,而历史使人温故而知新,更加明智。 4.绝不赔钱法则。 “除非你真的了解自己在干什么,否则什么也别做。假如你在两年内靠投资赚了50%的利润,然而在第三年却亏了50%,那么,你还不如把资金投入国债市场。 你应该耐心等待好时机,赚了钱获利了结,然后等待下一次的机会。如此,你才可以战胜别人。”“所以,我的忠告就是绝不赔钱,做自己熟悉的事,等到发现大好机会才投钱下去。” 评价: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打无准备之仗! 5.价值投资法则。 如果你是因为商品具有实际价值而买进,即使买进的时机不对,你也不至于遭到重大亏损。“平常时间,最好静坐,愈少买卖愈好,永远耐心地等候投资机会的来临。”“我不认为我是一个炒家,我只是一位机会主义者,等候机会出现,在十足信心的情形下才出击”罗杰斯如是说。 评价:“错过时机”胜于“搞错对象”:不会全军复没!当然,最好是恰到好处契准目标! 6.等待催化因素的出现。 市场走势时常会呈现长期的低迷不振。为了避免使资金陷入如一潭死水的市场中,你就应该等待能够改变市场走势的催化因素出现。 评价:“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耐心等待时机和契机! 7.静若处子法则。 “投资的法则之一是袖手不管,除非真有重大事情发生。大部分的投资人总喜欢进进出出,找些事情做。他们可能会说‘看看我有多高明,又赚了3倍。’然后他们又去做别的事情,他们就是没有办法坐下来等待大势的自然发展。”罗杰斯对“试试手气”的说法很不以为然。“这实际上是导致投资者倾家荡产的绝路。若干在股市遭到亏损的人会说:‘赔了一笔,我一定要设法把它赚回来。’越是遭遇这种情况,就越应该平心静气,等到市场有新状况发生时才采取行动。”
这本书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创作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创建的。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号称心理学界的第三势力。其中马斯洛本人对人文主义的重要贡献有,他提出了人类生存的需求层次无理论,以及通过自我实现来完成自我发展的人格理论。
在与此同时,美国出现了另外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杰出人物,就是罗杰斯。罗杰斯他对人本主义的重要贡献是,创建了一个以人为本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同时这个也是他对心理学界的从业人员的一个积极贡献。这本书是罗杰斯本人晚年的一些实操案例,然后经由心理学界的不同流派的专家们进行点评,最终形成了基本概念与案例点评相结合的专业性书籍。
这本书第一章介绍了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方法和核心理念是什么。提到14个概念
情感回应是我们在咨询当中,当来访者告诉我们,他们发生了什么,以及他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咨询师在当下所给出的理解和反馈 。在做出这样的反馈的时候,检验我们对他的理解,是不是他的真实感受。比如说我们可能会问他,“我不知道当我这样理解你的时候,是否是你内心的感受呢?”这 就是一个进行核对的过程,一方面在表达我们的倾听和理解,是不是能够回应到来访者;同时对来访者来说,他会接收到我们在此刻给出的真诚和关注。
这个是在我们咨询当中我们要长期准备好房间的通风、清洁,以及一些必须的物品之类的。而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准备好自己的状态,就说我们最好是以一种放松的、清空的状态去见我们的来访者。
所谓的 清空的状态 ,就是说我们不要携带着自己的不良情绪,或者是压力走进咨询室。因为这样的话,来访者会从我们的非语言信息上,感觉到这部分不属于他的压力。
来访者的敏感程度有时候比我们会更高,尤其是对负面的情绪,他的敏感度会更高。所以说我们需要先准备好自己的状态和我们的空间状态,然后再见面。在来访者到来的时候先缓一下气氛,等对方一路奔波的劳累,以及可能会带的紧张和局促,稍微放松一下再开始。
如何去明确表达关注呢?我们需要用我们的眼睛、眼神去 注视 到对方、去集中注意力地 倾听 来访者的陈述,同时 在内心去理解和感受 他的陈述,并 在大脑中标记 出他的陈述,哪些是需要去表达共情和积极关注的地方,而哪些是需要加以澄清的部分。
这就是前面提过的,在做情感回应的理解反馈时,检验我们的理解是否是来访者的。
复述的目的,一个是共情,另外一个就是要引起对方的思考和澄清。就是说在对方表达自己的感受陈述的时候,他需要被我们看到和听到。而复述在这个时候,能起到共情的作用。
举个例子来讲,当来访者说自己为远离家乡而感到孤单和难过,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回应他:“当远离自己家乡熟悉的朋友和亲人的时候,确实会感到孤独和难过。”这个时候的复述就是共情。
而当有些时候来访者说;“我根本无法理解我的男朋友,为什么不能像你一样去理解和接纳我的情绪。”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要引起她的思考,然后这样去回应她:“你希望你的男朋友也可以像咨询师一样,理解和接纳你的情绪。”这个时候我们就是要促进她的内部思考。
罗杰斯的复述是有不同的用意的,第1种就是刚才说的 复述原话 ,然后第2种是把来访者的话 加以整合 ,把其中的意思清楚地从咨询师嘴里面说出来。第3个方式就是你要 突出情感 ,你不能去很生硬地或者说是没有一点情感地,就直接把他的话重复一遍,这样反而会引起对方的这种疑惑和攻击性。我们 尽量去放慢,就会引起他的注意和他的思考空间 。第4个需要注意,就是 用第一人称去复述 。
我们要去理解一个陌生人,或者理解一个新的来访者确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表面上我们在听对方的陈述,可能听懂了对方在说的什么,但是我们在表示理解的时候,我们要能够去听到对方语言的背后表达的是什么。
有时候来访者他会滔滔不绝的说,自己的领导如何的不讲道理?如何让他感到在单位被排挤,随时面临着被就他会随时感觉到被别人排挤,被别人不欢迎等负面的感受。
在这里我们听到的是他和领导和同事的一些冲突及情绪。
但同时我们要思考,它表达的是什么?就说。靠他习惯性的一种靠想象加工出来的一个坏的领导,坏的人际关系的假设,而有多少是他当时所处环境的真实背景,我们要能够去听的同时要去做出区分和理解。这一部分我们需要通过听和觉察力,我们的觉察力的提高来完成的。
还有就是来访者的非语言信息的理解,如表情、着装、动作等,就说,我们要能去看到。他的话和他的动作的协调,他的表达是什么?我们要尝试去理解到他。即使如此,我们仍然需要与来访者核对我们的理解是否是准确。
在咨询当中,来访者有疑虑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在初期建立关系的时候,来访者会有很多不确定和顾虑的地方。有些来访者在关系中特别容易紧张,特别敏感和没有安全感,他的反应会更多一些。而这些其实都是来访者在和我们建立关系的时候一个正常的反应,消除来访的这些疑虑的办法,最好的就是我们能够允许并鼓励对方去讨论这一部分,就说,我们在咨询进行了一个阶段内,你是不是可以说一下,你在咨询当中有没有一些困难?有没有一些自己觉得说不出来的地方可以尝试表达一下。告诉对方,在咨询当中任何时候,当你感觉到有疑问、有困惑的时候,我们都是欢迎你可以自由说出来的。
罗杰斯提出的解释,他与精神分析的解释是有些区别的。 罗杰斯的解释是针对当下的咨询中所发生的事情给予的反馈,和来访者讨论当下的感受和理解,而精神分析的解释并不一定就在当下提出,而是合适的时机里面去提出。
正视问题,比较人本的做法,仍然是尊重。在来访者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他可以说继续回避。我们不能去强迫他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作为咨询师,要能够始终 保持一个中立和尊重的态度,允许来访者做出自己的选择。他可以证实,也可以继续回避。
在咨询中有些来访者语言表达比较好,自我探索能力好一些,基本上我们的提问机会不多。他在我们的咨询室里面,能够畅所欲言,自由自在的表达自己。而我们的提问也就是一些启发式的提问,探索性的提问。
还有一些来访者语言表达确实不好,他的自我功能没有那么完善,自我探索能力也不够。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去提出一些合适的问题,来帮助他。什么是合适的问题?在不同的咨询阶段,来访者他能够承受和面对的压力是不同的。我们在提出问题的时候需要考量来访者的能力。
我们要避免盲目的探究来访者,提出一些尖锐的,完全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要去探究的问题。因为在我们做出提问的时候,那些问题,就像是一把把锋利的小刀子,外伤是看见的,而且疗愈比较快,但是内伤是无形的,而且可能还是长期的。
我们要能感受到,他的人格程度,包括他的承受能力,尽可能避免无意中伤害到对方。
这个也叫反问式提问。在咨询当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来访者,他们在来做咨询之前,可能对咨询了解并不多,尤其是新来访者,往往带着积压了很久,而且是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才能来的。第1次来做咨询,他有可能就会把他随时爆炸的问题抛给我们,要我们给予他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是直接替他做决定。
在咨询当中,一旦遇到这样的问题和来访者,我们首先要考虑到我们的伦理边界问题,我们要清楚我们的角色和职责是什么?哪些是我们能做的?哪些是我们不能做的?我们内心要有个清晰的界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没办法代替他去生活,这个是很重要的角色的区分和责任划分。罗杰斯怎么处理来访者这种直接提问的?书中有一段话,来访者去问罗杰斯,我希望你能够指导我,告诉我从哪开始,怎么样才能挽回我们的关系?罗杰斯是怎么回应的呢?我想问一下你希望我怎么说?这是最简单直接的反问式提问。根据来访者的问题反问他,你希望我怎么说?
如果访客问老师,我到底(怎么)去面对我老公的和我的关系问题。这个时候我也会直接问她,你内心对这个问题,你的答案是什么呢?你内心需要的答案是什么呢?来访者就说,我是问你,我希望你给我答案,在这个时候,我就会先去和他共情了。
如果他第2次把这个问题又抛给了我,那么我就不再直接反问他,而是和他共情。去问他,这个问题存在这么久,你是怎么样让自己走过来的?你是怎么样去面对?先跟他共情,然后再问他,当你再次向我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是否对我们的咨询有着你的期待和幻想?一般来访者,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他的问题抛给我们,他一定是对咨询有着强烈的幻想和期待的。咨询师我花了钱,你就要给我解决问题,这是他非常全能控制的一面,他有个幻想,咨询师给我解决掉,(咨询师)是无所不能的。
当他这么说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和他共情下去,并去继续探索这一部分。对有些来访者我就会告诉他,也许你希望我能够把我的经验和方法分享给你,好了,你的问题即刻得到圆满的解决。但事实上,我无法代替你去面对实际生活,而且我那些经验与你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差别。即使我给了你,但与你的生活并不匹配。我们在咨询中去帮助来访者探索问题的背后,你带来的问题是个结果,那么你背后形成这种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哪里?为什么在这里如此的困难?也许我们就可以帮助他找答案。
在咨询当中,来访者的沉默,它是有意义的,当来访者低下头,他内心正在经历对他非常重要,而且非常艰难的内在的修复和整合。
在我们咨询当中,我们也可能会经常会犯错。当我们冲到来访者前面,处于那种着急帮对方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忽略掉对方的一些很细微的情绪变化和一些非语言信息的变化。
因此在咨询过程当中,保持沉默是需要的。我们要给对方一个可以在咨询当中能够去思考,能够去内在整合,去修复的一个地方。我们现在要来说打破沉默,有些来访者他的自我探索能力是不够的,相对来说,他的自我发展水平会低一些。这个时候如果你看到他长时间的沉默,他不知道说什么。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去尝试打破沉默。
自我暴露,它不是每个流派都会用的。在精神分析里面,是不用的,但在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里面,我们会看到有人会用这一部分,但是在用自我暴露的时候,也是分时机的。
再一个就是要看咨询关系的信任度是怎样的,我们的自我暴露,只能在来访者信赖你,并接受你的情况下,有些来访者,他本身就是恐惧关系,又需要关系的这一种。害怕你跟他亲近之后的丧失和创伤。另外,来访者还会质疑咨询师会不会是在诱惑自己来做咨询?
在对方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我们最好是能够稳定的,比较抱持的去等待对方、跟随对方。我们在实践当中,不要太快太急于去为对方做出什么,把咨询的进展的权利交给来访者来决定,快或者是慢都让对方走在前面,这也是人文主义的态度。
罗杰斯始终如一地信守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原则,把以人为本、以来访者为中心,视为一种我们在咨询当中的一个核心理念。
我们提出我们的理解和解释的时候,有时候是不对的,不切合来访者的内心感受,他会把他的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感受告诉我们,这个时候我们是可以接受对方的,我们要相信真正的答案,只能是在来访者的,包括我们尝试给来访者做出解释。
当我们以人为本的态度和价值观为中心,长期在工作里面呈现,它会成为我们稳定的咨询风格。而且我也相信就是人文主义的这些非常好,非常人性化的态度,是很受欢迎的,基本上是满足人性需要。我们自己也会受益的。把以人为本,把我们来访者的尊严和价值体现看作是重要的,这样对我们的工作来讲,是我们立足的根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