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罗杰斯,现代华尔街的风云人物,被誉为最富远见的国际投资家,是美国证券界最成功的实践家之一。他毕业于耶鲁大学和牛津大学,选择投资管理行业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1970年和索罗斯共同创建量子基金。量子基金连续十年的年均收益率超过50%。1980年,37岁的罗杰斯从量子基金退出,他为他自己积累了数千万美元的巨大财富。1980年后,罗杰斯开始了自己的投资事业。已经成为全世界最伟大的投资家之一。
人物生平
罗杰斯毕业于耶鲁大学和牛津大学,选择投资管理行业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1970年他与另一位大名鼎鼎的投资家索罗斯组成量子基金。罗杰斯负责证券分析,索罗斯专事买卖证券。两人配合默契的成功合作,使得量子基金连续十年的年均收益率超过50%。1970年量子基金开始时的资产额为1200万美元,到1980年已增长为25亿美元。1980年,37岁的罗杰斯从量子基金退出,他杰出的理财术为他自己积累了数千万美元的巨大财富。
罗杰斯
1980年后,罗杰斯开始了自己的投资事业。
罗杰斯博览群书,学识广泛,他始终认为投资家最重要的素质是独立思考能力。他渊博的知识为他的独立思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把投资眼光投向整个世界的股票市场信息,是现代投资家的一个特殊性。罗杰斯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1984年,外界极少关注,极少了解奥地利股市暴跌到1961年的一半时,罗杰斯亲往事发地奥地利实地考查。经过缜密的调查研究后,罗杰斯认定机会来了。他大量购买了奥地利企业的股票、债券。第二年,奥地利股市起死回生,奥地利股市指数在暴涨价中上升了145%,罗杰斯获大利,因此被称之为奥地利股市之父。
1987年,持续上涨数年后的日本股市渐渐趋缓。罗杰斯预见到日本股市的跌势即将开始。1988年,他开始大量卖空日本股票。事后的结果正如他所料,他卖空的每种日股都又相继下跌,他因此而获取大利。
1987年上半年,他预见到期美国股市即将发生暴跌,因而适时卖空股票。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崩盘,他的卖空操作又获成功。
在挑选股票上,罗杰斯最关心的不是一个企业在下一季度将盈利多少,而是社会、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宏观因素将对某一工业的命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行业景气状况将如何变化。只要投资者预测准确,而某一股票的市场与这种预见的价格相差甚远,那么这就是最能赢利的股票。因此,罗杰斯一旦发觉某种长期性的政策变化和经济趋势对某个行业有利时,立刻预见到该行业行将景气,于是大量购买这个行业里的所有公司的股票。大手笔,痛快淋漓。
1974年,美国生产飞机和军用设备的洛克希德航太公司的利润大幅度下降,世间纷份传言其即将破产,股票价格落花流水跌至破产的价位:2元。冷静的罗杰斯从国际竞争格局中看到,美国与苏联两大国军事技术的较量必将愈演愈烈,美国政府必定会将巨大的注意力放在生产国防用的最优良设备上。因此,洛克公司将会得到美国政策性的大力扶助。基于这种预见,在人们大量抛弃洛克公司的股票时,罗杰斯大量买进,不久后,洛克公司股票突然从寂静中暴发,股价从2元升至120美元。罗杰斯获大利。
经典投资
1973年,埃、以战争时期,当埃及和叙利亚的部队大举进攻时,以色列数千人伤亡,坦克、飞机损失惨重,以色列震惊地发现自己虽然拥有较佳的飞机与飞行员,但是,埃及空军却显然具有不寻常的优势。罗杰斯发现其中原因是前苏联供给埃及的电子设备,是当时美国无法供给以色列的。因为越战时期美国的国防工作集中在每天的补给,因此,忽视了长期的科技发展。一旦美国国防部意识到这一点,大规模的投入将势不可免。
1974年,美国生产飞机和军用设备的洛克航空公司的利润大幅度下降,市场纷份传言其即将破产,期间股票价格落花流水至破产的价位:2元。冷静的罗杰斯从国际竞争格局中看到,美国、苏两大国的军事技术的较量必将愈演愈烈,美国政府必定会将巨大的注意力放在生产国防用的最优良设备上。因此,洛克公司将会得到美国政府政策性的大力扶助。基于这种预见,他大量购入洛克公司的股票,不久后,洛克公司股票突然从寂静中暴发,股价从2元升到120美元。还有E系统公司,E系统当时还默默无闻,但是罗杰斯经过咨询洛克希德以后,再加上翻阅期刊并请教军事专家,知道这家公司是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故,大量买入。从0·5美元涨到45美元基金获利甚丰。在这场投资中,罗杰斯重视独立思考的特征表露无遗。他从来不咨询所谓的股市分析专家,认为他们只会纸上谈兵,不是盲目自大,就是杞人忧天。股市分析专家有点像算命先生,如果事实都是像他们所分析的那样,他们岂不是都早已腰缠万贯?因此,罗杰斯认为投资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也是他和索罗斯成功的最大原因。
罗杰斯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经常在市场最疯狂时,他的头脑又出奇的冷静,一直等待,直到市场开始以跳空缺口的方式运行,他又变成了一个果断的沽空者。几天后,人们就能看到原来那些疯狂的投资者成了恐慌一族。正如他所说:"如果市场继沿着不应该的方向运行,特别是如果到了疯狂的高潮,于是你就知道市场又将给你提供一个赚大钱的机会。"1987年10月,当记者采访詹姆斯·罗杰斯时,他就预见到期美国股市即将发生暴跌 ,因而适时卖空股票。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崩盘,他的卖空操作又获成功。
共情,对于一个稍有了解心理咨询的人而言,绝对不是一个陌生的词。
共情,英文写法“Empathy”,翻译成中文,在不同的流派里会有不同的称呼,也被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感、投情等。 这个最初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现代精神分析学者的著作中。不管是人性观还是心理失调的理论及治疗方法似乎都极为对立的两个理论流派,却在对共情的理解和应用上,逐步趋于一致。
事实上“共情”这个词起源于美学,1873年,德国美学家罗伯特·费舍尔把他父亲提出的“审美的象征作用”改造成了一个新的概念,是德文,用来描述观察者从艺术作品中感受到的情绪;1897年,德国心理学家立普斯将这一概念引入心理学领域,用于描述一种将感情投射到自然界和无生命客体上的个人体验;直到1942年,罗杰斯的研究最终奠定了以“共情”为门派神器的人本主义流派,共情开始真正在心理咨询界流传开来。
共情的发展道路上并不是一经提出即得到充分认可的,各个流派有各自的主意,甚至可以说起始受到了不少质疑。我们追踪精神分析始祖弗洛伊德对于共情和满足的立场,可以看到,从他1912年强调的如同外科医生般的冷漠情感,到他1913年倡导的同情的理解,以及他在1921年对于共情的拥护,认为其是唯一的理解另一个人精神生活的方法,这位伟大的精神分析家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调整过程。
而将共情作为心理咨询的一种治疗方式,仍然是众多心理咨询流派会激烈探讨的内容,而人本主义相信作为个体的人具有自我完善的天性,这种天性可以让人从心灵的废墟中站起来,只要他得到充分的理解和认同,所以共情的疗愈作用是巨大的。
『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就好像那是自己的内心世界一样的能力,但没丧失“好像”这一特质。』这句简单的定义描述,几乎涵盖了罗杰斯人本主义的大部分内容,而在操作体系里,罗杰斯所给予的呈现并不太多。或者,可以这么说,罗杰斯是一位天才的心理咨询师,他做到了将平凡的操作内化为精准的理念,并外化成治疗的行为。遗憾的是,这种理念在大多数不具备他的这种天赋的咨询师手里,就变为非常艰难。这让我想到了苹果公司的乔布斯,这是一个能将苹果的腐朽化为神奇的人,他是苹果的拯救者,却也可能是苹果的掘墓人,因为他太过于聚集神奇于一身,却又很难将内心的神奇转化为多数人可以实践的平常,于是他在苹果就在伊甸园,他不在苹果就跌落凡尘。
罗杰斯出于精神分析也曾经是一个出色而“冷酷”的精神分析师,精神分析后来从孩子身上发现了客体关系,罗杰斯却从孩子身上发现了人本主义,在罗杰斯创出人本主义的初期,遭到强烈反对的恰巧是精神分析学界,不同的精神分析师对这个时代的人本教在多个角度进行了质疑。抨击的强度甚至到了罗杰斯一度绝口不提“共情”,每言只说“真诚一致”和“无条件积极关注”。
心理学界也充满了自恋混合的扩张性,崇尚人本的罗杰斯是一个生活中温文尔雅的人,对周围人的怀疑并不太在意,大多平静对待,学术争鸣可以,随便骂也行,回批的很少。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你不碰人,往往人家要来撞你,因为你够份量。当你受到别人的攻击时,沮丧、愤怒之余,不妨也想一下,为什么人家要攻击你,因为你够份量,攻击你是件有意义的事。你不够份量时,你得到的待遇是“懒得搭理你”。
在众多的学术论战中,也不是所有的抨击,罗杰斯都无动于衷,就有那么一个人的观点他每闻必应,这个人就是海因兹·科胡特,最终这两个人成为一对老冤家。在功成名就后的罗杰斯因为个案失败躲起来的时候,整个心理学界一片哗然,唯独这个叫科胡特的家伙居然敢用自己的人格去担保罗杰斯在个案咨询中的行为和操守。
1945年到1955年期间,这一对老冤家当时住在同一座城市,都曾任职于芝加哥大学。针对科胡特的回应之鲜明“野蛮”,在试图解读人本教的看家绝招——共情时,和其他同时期的反应形成鲜明反差。罗杰斯当时的回应至少在其个人生平中是极其少见。与科胡特的强烈对决,无疑多少戳到罗杰斯痛处。科胡特并未采用当时精神分析界的一致反对的做法,反倒是对共情本身充满了兴趣。用罗杰斯的原话说就是“充满了冷冰冰的观察、非人性的冷漠”。这也不无道理,科胡特的观察就是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精神分析师的视野。
科胡特并未在套用精神分析的视野去批驳人本主义的弊端,而是试图用精神分析的视野去理解人本主义。双方都没理解错,交错的只是大家都对同一个东西感兴趣了。这或许可以看成心理学大师的相同之处,至少在某一深度上来说,科胡特对同时代的人本主义充满兴趣,试图弄清那是什么。这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认同。
认同,也是共情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罗杰斯首先是被科胡特“共情”到了,然后才愿意去“搭理”他并和他“吵”得不可开交。时至今日,已经无法追根溯源去探究当时的科胡特和罗杰斯论战的具体内容了,不过我们可以隐约推测,科胡特提出的焦点恰恰是罗杰斯的痛点,那就是共情的落脚点,也是精确击打点。这就是科胡特在自体心理分析中提出的“神入”(英文写法依然是“Empathy”)。
科胡特所说的“神入”是指对于来访者的科学观察,进而基于这一观察对其自体的三个极进行精准性共情,一种中性的、理性的、目标明确,强调经验的共振。科胡特强调了允许一个个体了解另一个个体的体验而不失其客观性,是经验的共振,是自然而然发生——不是把神入等同于一个训练行为。
罗杰斯在“共情”上较多是更感性和更无规则性的共情,有时候所谓的“共情”有可能是来自心理治疗师自身情结的反移情投射,他的共情似乎更多是呈现一种主动和主观色彩的,带着明显的主观性(不过罗杰斯的勇敢之处在于共情必须要与来访者进行反馈确认,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共情的准确性);而科胡特的“神入”更强调客观和准确,在大量观察基础上,分别向三极自体(镜映移情、理想化移情、孪生移情)投注。他们两者的关系其实是非常紧密的,甚至可以说是可以分别引申为一体的。
或者说,科胡特的“神入”和罗杰斯的“共情”是融合的,就如同它们所用的英文单词都是Empathy一样,“神入”是深度的精准性的共情,“共情”是初级的广泛性的神入,它们的关系也许可以用下面这个图来大致说明。
换言之,共情的变化就在于是在感受中加了观察的意味,而神入则是在观察中增加了感受的含义。假设是在一场理想的、有深入治疗意义和探索的心理治疗中,经常会是共情出现在前半段,而神入隐藏在治疗的后半段时间内。
罗杰斯和科胡特的后半生,加上之前职业生涯经历,让他们能更客观看待共情或神入的优势与弊端,并不因为拥有缺点而放弃,而是将其逐步改进,丰富滋养心理治疗双方的内心世界。
无论如何,共情或神入不失为我们目前了解另一个个体最好,或者说世界已知的、最自然人际理解方式。
心理学三大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最大,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编辑本段]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由弗洛伊德开创,其后被不断修正与发展,影响力远远超出心理学,所以读者群相应更为广泛。
要想对弗洛伊德的思想有清晰的认识,还可以读几本介绍其思想的著作。查尔斯·布伦纳所的《精神分析入门》(北京出版社,2000)概括了弗洛伊德的基本 思想与精神分析的主要内容,阐述明确贴切,在同类书中极为难得。《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阐述了精神分析学与马克思主义的 关系。书虽写于上世纪30年代,却仍不失其价值。
观点: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编辑本段]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 华生 、斯金纳
华生创 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在20世纪20年代风行一时,深刻地影响了心理学的进程。在其后,行为主义得到不断发展,以斯金纳最有影响。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可以被区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
华生 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斯金纳 认为心理学所关心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 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他认为科学必须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其任务就是要确定实验者控制的刺激继之而来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当然他不仅考虑到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关系,也考虑到那些改变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的条件,他的公式为:R=f(SoA)
哲学背景:20世纪初,把人当作机器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潮(包括笛卡尔关于人的身体机制的机械论思想、拉o美利特等把人看做机器的观点),以及以经验事实作为勾销主客观界限的工具的新实在论都对华生有很大的影响。
观点: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编辑本段]人本主义
代表人物:马斯洛、 罗杰斯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象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罗杰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观点: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反对仅仅以病态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看为本能牺牲品的精神分析学派,也反对把人看作是物理的、化学的客体的行为主义学派。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编辑本段]心理学流派的统一
七、心理学流派的统一
心理学流派大致有: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功能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心理学。这些流派着重于心理本质的探索,是其基本理论部分。下面对这些流派进行逐一分析,实际这种种流派都是着重心理现象、过程或功能的某个环节,而忽落其他环节所引起的,是片面、局部或环节性的研究,没有进行整体、全面或本质的研究。
行为主义心理学侧重于心理外化的一个表现(行为)进行研究。心理通过神经系统来支配肌肉收缩和舒张产生动作,从而产生行为。心理的这种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心理发挥作用的主要而且明显的渠道。心理发挥作用的方式还有许多渠道,例如:谈话、书面语言和眼神等。实际上,心理通过神经系统表现于外的整体现象是体态,行为是从体态之中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这个分支被优先发展而且突出出来,以致掩盖整个体态。体态的其他分支好比星辰,而行为就好比太阳,行为掩盖了其他分支的光芒,人们往往是从明显而突出的部分着手来研究的,所以行为在心理学研究中被突出出来。甚至以研究行为来代替心理的研究,把心理学定位为研究行为的科学,这是研究方向的歧化和膨胀。行为主义心理学只是对心理的一个外在现象的研究,心理表现的整体是体态,体态还有其他形式----言谈、书面语言和眼神等等,近年来语言心理学的兴起就是一个明证。
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的侧重方向是潜意识功能的探究,确切的说是对压抑在潜意识中的伤害意识的研究。而心理的其他方面都很少涉及。其实潜意识与意识的界限并没有弗洛伊德所说那样明显。比如边骑自行车边看风景,骑自行车的行为控制可以根据情况变化随时出入潜意识。本质上意识也是潜意识,意识的内容一旦不被注意就压入潜意识,变成潜意识的内容。人的绝大部分行为是受潜意识控制的,受意识控制的行为只占很小的比例,这样有利于一个人同时从事多项运动,更深刻讲有利于人类适应自然,人的心跳、呼吸和眨眼等基本生理活动都是受潜意识控制的,这有利于减轻意识的压力。人如果同时要意识到并控制这些活动,人就会被这些活动累死,更无论生存与发展了。这些被压抑在潜意识的运动一旦出现不正常,就会返回到意识层,重新被意识主动积极的调控。
人本主义心理学从人人都有存在和发展的需要出发,认为人人都要发展和完善自己,都有向良好方向发展的心理。是人的正常合理需求的反映。该心理学把人看成一个整体,着重研究人的发展需求的实现过程,即旨在探讨人性自我实现的心理历程。该心理学主要观点是认为人人都有追求生命意义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潜力,这实际上是人的发展需求的反映。一句话,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着重研究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心理学,而这仅仅是心理学一个很小的一个方面。
存在心理学是从人的整体出发探讨独立的个人心理与世界的关系,偏重个人心理的独立性,探讨独立个人存在的整体经验。该心理学本质是偏重研究个人心理在世界环境中的整体的变化规律。
完形心理学采用整体论观点解释知觉,认为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的超感觉的整体经验。其核心观念是“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这实际上是人体结构与功能的自组织过程和结果。吃饭成长的人并不等于原初的人与饭的叠加;获取知识的人并不是人与知识的总合,知识被已有知识重新组织,然后被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神经系统在刺激的作用下,其结构也被或隐或显的改变。知觉就是对几种感觉经过类似的组织化而形成的,是对几种感觉的整体反映,虽不等于感觉之和,但感觉是知觉必备的素材和“原料”。这种自组织化的结果是表现出整体性,即完形性。一句话:完形心理学侧重的是心理的自组织性,是对心理的自组织现象和结果的研究。
认知心理学主要侧重人的认知过程的研究,即研究人是如何获取知识的,是研究人获得知识过程的心理学,对情绪,能力及性格等心理现象研究较少,更无论意志、动机和需求等现象。
结构主义心理学侧重采用实验方法研究意识的结构,这是受物质结构论影响的结果。由于心理的极高的流变性、复杂性和高度的自组织性,要用单纯的实验来精确化意识的结构,在现有科学水平上是根本不可能的。但该心理学充分发挥了“砖”的作用,引发对心理学的更广泛更深刻的研究,引出了心理学上许多“玉块”。
功能主义心理学是作为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对立物出现的,着重探讨个体适应环境时所产生的心理功能。随着结构主义的衰落,该学派也自行消失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届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简短的总结:
1、神经系统的产生是心理起源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而不是脑)
2、心理是物质对刺激作出反映的高度组织化的物质。(心理的又一个必要条件)
3、心理产生的标志是感觉。(心理质的外在标志)
4、心理的本质是神经系统在刺激作用下形成的有序变化的电磁场。(心理的生物物理分析)
5、心理现象的复杂性源于神经系统的复杂性。
6、复杂的心理现象统一于感觉(及其系统化、组织化。)
7、各哲学流派的研究起点离不开神经系统及感觉。
这本书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创作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创建的。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号称心理学界的第三势力。其中马斯洛本人对人文主义的重要贡献有,他提出了人类生存的需求层次无理论,以及通过自我实现来完成自我发展的人格理论。
在与此同时,美国出现了另外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杰出人物,就是罗杰斯。罗杰斯他对人本主义的重要贡献是,创建了一个以人为本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同时这个也是他对心理学界的从业人员的一个积极贡献。这本书是罗杰斯本人晚年的一些实操案例,然后经由心理学界的不同流派的专家们进行点评,最终形成了基本概念与案例点评相结合的专业性书籍。
这本书第一章介绍了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方法和核心理念是什么。提到14个概念
情感回应是我们在咨询当中,当来访者告诉我们,他们发生了什么,以及他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咨询师在当下所给出的理解和反馈 。在做出这样的反馈的时候,检验我们对他的理解,是不是他的真实感受。比如说我们可能会问他,“我不知道当我这样理解你的时候,是否是你内心的感受呢?”这 就是一个进行核对的过程,一方面在表达我们的倾听和理解,是不是能够回应到来访者;同时对来访者来说,他会接收到我们在此刻给出的真诚和关注。
这个是在我们咨询当中我们要长期准备好房间的通风、清洁,以及一些必须的物品之类的。而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准备好自己的状态,就说我们最好是以一种放松的、清空的状态去见我们的来访者。
所谓的 清空的状态 ,就是说我们不要携带着自己的不良情绪,或者是压力走进咨询室。因为这样的话,来访者会从我们的非语言信息上,感觉到这部分不属于他的压力。
来访者的敏感程度有时候比我们会更高,尤其是对负面的情绪,他的敏感度会更高。所以说我们需要先准备好自己的状态和我们的空间状态,然后再见面。在来访者到来的时候先缓一下气氛,等对方一路奔波的劳累,以及可能会带的紧张和局促,稍微放松一下再开始。
如何去明确表达关注呢?我们需要用我们的眼睛、眼神去 注视 到对方、去集中注意力地 倾听 来访者的陈述,同时 在内心去理解和感受 他的陈述,并 在大脑中标记 出他的陈述,哪些是需要去表达共情和积极关注的地方,而哪些是需要加以澄清的部分。
这就是前面提过的,在做情感回应的理解反馈时,检验我们的理解是否是来访者的。
复述的目的,一个是共情,另外一个就是要引起对方的思考和澄清。就是说在对方表达自己的感受陈述的时候,他需要被我们看到和听到。而复述在这个时候,能起到共情的作用。
举个例子来讲,当来访者说自己为远离家乡而感到孤单和难过,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回应他:“当远离自己家乡熟悉的朋友和亲人的时候,确实会感到孤独和难过。”这个时候的复述就是共情。
而当有些时候来访者说;“我根本无法理解我的男朋友,为什么不能像你一样去理解和接纳我的情绪。”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要引起她的思考,然后这样去回应她:“你希望你的男朋友也可以像咨询师一样,理解和接纳你的情绪。”这个时候我们就是要促进她的内部思考。
罗杰斯的复述是有不同的用意的,第1种就是刚才说的 复述原话 ,然后第2种是把来访者的话 加以整合 ,把其中的意思清楚地从咨询师嘴里面说出来。第3个方式就是你要 突出情感 ,你不能去很生硬地或者说是没有一点情感地,就直接把他的话重复一遍,这样反而会引起对方的这种疑惑和攻击性。我们 尽量去放慢,就会引起他的注意和他的思考空间 。第4个需要注意,就是 用第一人称去复述 。
我们要去理解一个陌生人,或者理解一个新的来访者确实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表面上我们在听对方的陈述,可能听懂了对方在说的什么,但是我们在表示理解的时候,我们要能够去听到对方语言的背后表达的是什么。
有时候来访者他会滔滔不绝的说,自己的领导如何的不讲道理?如何让他感到在单位被排挤,随时面临着被就他会随时感觉到被别人排挤,被别人不欢迎等负面的感受。
在这里我们听到的是他和领导和同事的一些冲突及情绪。
但同时我们要思考,它表达的是什么?就说。靠他习惯性的一种靠想象加工出来的一个坏的领导,坏的人际关系的假设,而有多少是他当时所处环境的真实背景,我们要能够去听的同时要去做出区分和理解。这一部分我们需要通过听和觉察力,我们的觉察力的提高来完成的。
还有就是来访者的非语言信息的理解,如表情、着装、动作等,就说,我们要能去看到。他的话和他的动作的协调,他的表达是什么?我们要尝试去理解到他。即使如此,我们仍然需要与来访者核对我们的理解是否是准确。
在咨询当中,来访者有疑虑是很正常的,尤其是在初期建立关系的时候,来访者会有很多不确定和顾虑的地方。有些来访者在关系中特别容易紧张,特别敏感和没有安全感,他的反应会更多一些。而这些其实都是来访者在和我们建立关系的时候一个正常的反应,消除来访的这些疑虑的办法,最好的就是我们能够允许并鼓励对方去讨论这一部分,就说,我们在咨询进行了一个阶段内,你是不是可以说一下,你在咨询当中有没有一些困难?有没有一些自己觉得说不出来的地方可以尝试表达一下。告诉对方,在咨询当中任何时候,当你感觉到有疑问、有困惑的时候,我们都是欢迎你可以自由说出来的。
罗杰斯提出的解释,他与精神分析的解释是有些区别的。 罗杰斯的解释是针对当下的咨询中所发生的事情给予的反馈,和来访者讨论当下的感受和理解,而精神分析的解释并不一定就在当下提出,而是合适的时机里面去提出。
正视问题,比较人本的做法,仍然是尊重。在来访者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他可以说继续回避。我们不能去强迫他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作为咨询师,要能够始终 保持一个中立和尊重的态度,允许来访者做出自己的选择。他可以证实,也可以继续回避。
在咨询中有些来访者语言表达比较好,自我探索能力好一些,基本上我们的提问机会不多。他在我们的咨询室里面,能够畅所欲言,自由自在的表达自己。而我们的提问也就是一些启发式的提问,探索性的提问。
还有一些来访者语言表达确实不好,他的自我功能没有那么完善,自我探索能力也不够。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去提出一些合适的问题,来帮助他。什么是合适的问题?在不同的咨询阶段,来访者他能够承受和面对的压力是不同的。我们在提出问题的时候需要考量来访者的能力。
我们要避免盲目的探究来访者,提出一些尖锐的,完全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要去探究的问题。因为在我们做出提问的时候,那些问题,就像是一把把锋利的小刀子,外伤是看见的,而且疗愈比较快,但是内伤是无形的,而且可能还是长期的。
我们要能感受到,他的人格程度,包括他的承受能力,尽可能避免无意中伤害到对方。
这个也叫反问式提问。在咨询当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一些来访者,他们在来做咨询之前,可能对咨询了解并不多,尤其是新来访者,往往带着积压了很久,而且是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才能来的。第1次来做咨询,他有可能就会把他随时爆炸的问题抛给我们,要我们给予他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是直接替他做决定。
在咨询当中,一旦遇到这样的问题和来访者,我们首先要考虑到我们的伦理边界问题,我们要清楚我们的角色和职责是什么?哪些是我们能做的?哪些是我们不能做的?我们内心要有个清晰的界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没办法代替他去生活,这个是很重要的角色的区分和责任划分。罗杰斯怎么处理来访者这种直接提问的?书中有一段话,来访者去问罗杰斯,我希望你能够指导我,告诉我从哪开始,怎么样才能挽回我们的关系?罗杰斯是怎么回应的呢?我想问一下你希望我怎么说?这是最简单直接的反问式提问。根据来访者的问题反问他,你希望我怎么说?
如果访客问老师,我到底(怎么)去面对我老公的和我的关系问题。这个时候我也会直接问她,你内心对这个问题,你的答案是什么呢?你内心需要的答案是什么呢?来访者就说,我是问你,我希望你给我答案,在这个时候,我就会先去和他共情了。
如果他第2次把这个问题又抛给了我,那么我就不再直接反问他,而是和他共情。去问他,这个问题存在这么久,你是怎么样让自己走过来的?你是怎么样去面对?先跟他共情,然后再问他,当你再次向我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是否对我们的咨询有着你的期待和幻想?一般来访者,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他的问题抛给我们,他一定是对咨询有着强烈的幻想和期待的。咨询师我花了钱,你就要给我解决问题,这是他非常全能控制的一面,他有个幻想,咨询师给我解决掉,(咨询师)是无所不能的。
当他这么说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和他共情下去,并去继续探索这一部分。对有些来访者我就会告诉他,也许你希望我能够把我的经验和方法分享给你,好了,你的问题即刻得到圆满的解决。但事实上,我无法代替你去面对实际生活,而且我那些经验与你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差别。即使我给了你,但与你的生活并不匹配。我们在咨询中去帮助来访者探索问题的背后,你带来的问题是个结果,那么你背后形成这种产生问题的原因在哪里?为什么在这里如此的困难?也许我们就可以帮助他找答案。
在咨询当中,来访者的沉默,它是有意义的,当来访者低下头,他内心正在经历对他非常重要,而且非常艰难的内在的修复和整合。
在我们咨询当中,我们也可能会经常会犯错。当我们冲到来访者前面,处于那种着急帮对方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忽略掉对方的一些很细微的情绪变化和一些非语言信息的变化。
因此在咨询过程当中,保持沉默是需要的。我们要给对方一个可以在咨询当中能够去思考,能够去内在整合,去修复的一个地方。我们现在要来说打破沉默,有些来访者他的自我探索能力是不够的,相对来说,他的自我发展水平会低一些。这个时候如果你看到他长时间的沉默,他不知道说什么。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去尝试打破沉默。
自我暴露,它不是每个流派都会用的。在精神分析里面,是不用的,但在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里面,我们会看到有人会用这一部分,但是在用自我暴露的时候,也是分时机的。
再一个就是要看咨询关系的信任度是怎样的,我们的自我暴露,只能在来访者信赖你,并接受你的情况下,有些来访者,他本身就是恐惧关系,又需要关系的这一种。害怕你跟他亲近之后的丧失和创伤。另外,来访者还会质疑咨询师会不会是在诱惑自己来做咨询?
在对方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我们最好是能够稳定的,比较抱持的去等待对方、跟随对方。我们在实践当中,不要太快太急于去为对方做出什么,把咨询的进展的权利交给来访者来决定,快或者是慢都让对方走在前面,这也是人文主义的态度。
罗杰斯始终如一地信守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治疗原则,把以人为本、以来访者为中心,视为一种我们在咨询当中的一个核心理念。
我们提出我们的理解和解释的时候,有时候是不对的,不切合来访者的内心感受,他会把他的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感受告诉我们,这个时候我们是可以接受对方的,我们要相信真正的答案,只能是在来访者的,包括我们尝试给来访者做出解释。
当我们以人为本的态度和价值观为中心,长期在工作里面呈现,它会成为我们稳定的咨询风格。而且我也相信就是人文主义的这些非常好,非常人性化的态度,是很受欢迎的,基本上是满足人性需要。我们自己也会受益的。把以人为本,把我们来访者的尊严和价值体现看作是重要的,这样对我们的工作来讲,是我们立足的根本。
马斯洛与罗杰斯是对人本心理学贡献最大的两位心理学家。
联系:
1、罗杰斯、马斯洛都认为精神分析学派过于强调病态的行为和过于以决定论作为人的价值基础,缺乏了对行为的意义、正面的成长和发展的探索,因此决意创立一个全新的心理学取向,藉以强调正向的心理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价值。
2、罗杰斯、马斯洛都同时又加入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强调自由、个人决定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区别:
(1)、主要贡献不同:
1、马斯洛在基础理论上的建树更重要,提出了更具奠基意义的理论,如需要层次理论、高峰体验和自我实现等理论,但他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实践较少。
2、罗杰斯把人本心理学落实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上,在临床的实际操作做出极大贡献。
罗杰斯提出的个人中心治疗和同理心等治疗理论,创立"求助者中心疗法",在人本主义的治疗中特别重视治疗师必须要有三个成分:真诚一致、无条件正向关怀与同理心。
以其心理学思想作为基础,以突出学习者的中心地位为其核心,强烈冲击了传统的教育理论,大大影响了现代西方的教育。
(2)、理论核心不同:
1、马斯洛的心理学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
其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马斯洛认为,当人的低层次需求被满足之后,会转而寻求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最佳状态。
马斯洛认为人的本性是中性的、向善的,主张完美人性的可以实现性,是一种乐观主义的美学,但他离开社会实践谈审美体验、审美活动,有抽象、片面之嫌。
2、罗杰斯关于自我的理论是罗杰斯人格理论的核心,也是其的心理治疗理论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罗杰斯认为,个体是完整的有机体的存在,是一切体验的发源地,且在自我实现倾向的驱使下成长与发展,其结果就是“自我”、“自我概念”的发展、扩充及实现。
罗杰斯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代表着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主要趋向。即如果给来访者提供一种最佳的心理环境或心理氛围,他们就会倾其所能,最大限度地去进行自我理解,改变他们对自我和对他人的看法,产生自我指导行为,并最终达到心理健康的水平。
扩展资料
马斯洛的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都潜藏着七种不同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马斯洛在人生的两个阶段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所以我们在一些书上只能看到马斯洛需要层次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具体地说,按照重要性和层次性排序,七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主要指:
1、生理需求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当一个人为生理需要所控制时,其他一切需要均退居次要地位。
2、安全需求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
3、社交需求
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
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
4、尊重需求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5、认知需要
又称认知与理解的需要,是指个人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马斯洛将其看成克服阻碍的工具,当认知需要受挫时,其他需要的能否得到满足也会受到威胁。
6、审美需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有对周围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欣赏。
7、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往往会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获得成就感。
马斯洛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的人处于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感觉。
马斯洛认为七个层次要按照次序实现,由低层次一层一层向高层次递进。只有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才能去满足高层次。所以一定程度上,过于机械化。但是我们也要肯定马斯洛理论的完整性,以及他对管理、教育等方面作出的贡献和启示。
参考资料来源
-马斯洛
-罗杰斯学习心理学
-卡尔·兰塞姆·罗杰斯
投资大师罗杰斯:没有人只靠“从众”而成功
投资界的传奇人物,国际著名投资大师,巴菲特评价其“对市场大趋势的把握无人能及”。罗杰斯1942年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5岁开始做第一笔生意赚钱(在棒球场捡瓶子卖钱)。获得奖学金上耶鲁大学,毕业后,到牛津大学贝列尔学院深造,在那里作为赛艇队的舵手,他创造了自己的第一个吉尼斯纪录。 1970年,他和索罗斯共同创立全球闻名的量子基金,其投资回报率高达4200%,而同期标准普尔指数的增长还不到47%。他10年内赚够一生花用的财富,此时,罗杰斯决定退休,时年37岁,但是他并没有赋闲在家。
罗杰斯继续管理自己的投资组合,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研究所做教授,并担任WCBS电视台《杜瑞福斯圆桌会议》(The Dreyfus Round table) 与金融新闻网FNN《获利动机》(The Profit Motive)两个节目的主持人。与此同时,他开始实施自己一生的梦想:驾驶摩托车环游世界,期间跨越了六大洲,行程超过10万英里,创造了他的第二项吉尼斯纪录。后来他以这一经历为依据,创作了第一本书《投资骑士》(1994年出版)。
从1999年到2002年的千禧大探险是他的第三项吉尼斯纪录,他携带妻子佩奇,跨越了116个国家(其中大约有15个国家仍然处于内战之中),行程152万英里。他的第二本书《风险投资家环球游记》,记录了这一不可思议的冒险之旅。
60岁之后喜获的两个千金是他最新的探险和乐趣泉源,两个女儿一个出生于2003年,一个出生于2008年。目前,他和妻女定居新加坡,除了为媒体撰稿外,他还到世界各地巡回演讲。
以下是在《投资大师罗杰斯给宝贝女儿的12封信》这本书的书摘:
1、不要让别人影响你假如周遭的人都劝你不要做某件事,甚至嘲笑你根本不该想去做,就可以把这件事当做可能成功的指标。这个道理非常重要,你一定要了解:与众人反向而行需要勇气。事实是,这世界上从不曾有哪个人是只靠“从众”而成功的。
善用自己的智慧
在生命中总会有某个时刻需要你下非常重要的决定——关于你的工作、家庭、生活,关于住在哪里,关于怎么投资你的金钱。这时会有很多人愿意提供你忠告,但是记住这句话:你的生活是你自己的,不是别人的。
别人的忠告当然有对的时候,但事后证明这些忠告无用的次数却更多。你必须靠自己研究—— 尽可能学习面对挑战的本事,自行判断讯息的真伪并为自己做决定。
你天生就有能力为自己的最大利益做最好的决策,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经过自己的思索比违背自己的意愿而听从他人的决定,更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并采取正确的行动。
过去,我在几个重要的投资决策上曾经听从别人的劝告而忽略自己内心的决定。奇怪得很,每一次这样的投资都失败了,每一次都让我损失惨重。
于是我不再让别人影响我,并根据自己所下的决定采取行动。直到年过三十,我终于了解这才是最佳的投资之道;但我同时也知道,我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自己遵照这个原则,而不去想会不会太迟。
我记得小时候读过一篇关于游泳健将唐娜·迪薇罗娜(Donnade Varona)的报导,报导指出早期她是个不错但并非顶尖的游泳选手,但是她后来却在奥运中拿到两块金牌,究竟发生什么事了?她回答记者:“以前我老是在注意别的游泳选手,但是之后我就学会无视他们,游我自己的泳。”
假如每个人都嘲笑你的想法,这就是可能成功的指标!
假如周遭的人都劝你不要做某件事,甚至嘲笑你根本不该想去做,就可以把这件事当做可能成功的指标。这个道理非常重要,你一定要了解:与众人反向而行是很需要勇气的。事实是,这世界上从不曾有哪个人是只靠“从众(follow the crowd)”而成功的。
我用中国给你举个例子。过去人家都说那不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国家,而事实上,直到20世纪90年代晚期之前,几乎没有西方人真的试着在中国投资过。但是假如当时有人把钱投资在中国的话,他现在已经发大财了
在20世纪80年代,我发现中国大有潜力,于是开始尽我所能地搜集中国的资料,开始在这里投资。当时大部分人都认为我疯了才会这么做,他们说这个食古不化、不知变通的国家,绝对不会允许外国人在这里投资成功,而且他们会没收成功者的财产。但我听从自己的直觉,尽可能地研读所有找得到的有关中国各种局势的文件,也实地参观访问好些地方做自己的研究。逻辑很简单:那个国家有超过10亿的人口,他们的储蓄率高得惊人——超过年收入的1/3——而这些钱是他们可以用来做投资的!一个有这么高储蓄率的国家,怎么可能不会成长?
相反的,看看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我第一次环球旅行时,美国的储蓄率只有4%,现在甚至跌到只剩2%,雪上加霜的是,美国还有严重的财政危机。当别人相信一些“常识”,认为投资中国太冒险时,我听从自己的判断,大胆地投资中国。从那时开始,中国的成长已远远超越美国和世界上其他绝大部分的国家。
做你自己
仔细观察每个领域的成功者,不论是音乐家、艺术家或是什么专家,他们之所以成功都不是因为模仿别人。有任何人因为看着别人的作为有样学样而成功的吗?
以惠普(Hewlett Packard)公司为例,他们能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他们做的是与众不同的事。要做别人不敢做、不愿做的事,你得有热情与勇气,而成功永远降临在那些大胆冒险、敢走别人不走的路的人身上。这正是为什么惠普能成为一家重要的公司,惠普永远不怕跳得太高,即使可能因此使一些产品卖不出去或报废,也勇于尝试新的机会。
我要你以这种勇气追求自己的理想与抱负。父亲是个成功的投资家,不代表你也必须成为投资家。我希望你做到的,就是做你自己,一个忠于自我、独一无二的自己。
但是你一定、一定要记得,在做你认为是对的事情之前,要尽自己所能的先做好功课。找出任何可以到手的数据,仔细研究,彻底分析,直到完全确定你的想法是正确的。绝对不要在还没这么做之前采取任何行动。你会发现,那些不成功的人通常是没有花时间研究就贸然涉入一个他们不了解的领域,更糟的是,他们拒绝学习,结果赔上了宝贵的时间与金钱。
你不必听我的,但一定要遵循伦理道德
随着你从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我会持续不断给你忠告。总会有我不赞成你的选择的时候,但你不必因为我是父亲而接受我说的每一句话。我视你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只要你用自己的判断做自己认为对的事,爸爸都支持你。
你可以不管世俗的看法、常识,以及一般人所谓的“教训”,但是必须遵守一个社会能够生存所必备的道德规范,而且有很好的理由信守不疑。一个值得尊敬的人绝对不钻法律漏洞或走后门,虽然在当下看起来可能吃了点亏,但是长远看来,终究是赢家。很多聪明人身陷泥淖,是因为他们想走捷径,或用不合法的方式赚钱。他们那么聪明,只要肯把聪明用在正途上,循合法的途径一定会赚到钱,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结果因为走捷径而蒙受损失。
学会终生储蓄
你会碰到有些人鼓励你随心所欲的花钱,他们会告诉你,钱财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等你渐渐长大,就会开始有每天上昂贵的馆子吃饭、买最新型的手机、穿最流行的时装、去有名的地方度假的朋友。一定要避免只因为你花得起就拚命花钱这样的陷阱——这不仅是通往破产之路,也是使你忘却什么是生命的目的之路。我不是说永远不要到外面吃饭或度假或买任何东西,只是说你应该有智慧地花自己的钱,买真正值得买的东西,把钱花在刀刃上,得到最大、最值得的收益。
乐乐,你已经有5个小猪储蓄罐,也总是很高兴地把钱投入其中,请继续存钱。那些懂得储蓄、明智投资的人,就是生活最无忧的人。也请你帮我一起教你的妹妹碧儿(Bee)关于储蓄的重要。
2专注于你所爱该怎么做才会成功呢?答案非常简单:做你热爱的事。我在投资方面会成功,因为那是我最喜欢做的事。但你不必非得成为一位投资家。假如你喜欢烧菜,就开一间自己的餐馆;假如你擅长跳舞,就去学跳舞;想成功最快的方法是做你喜欢做的事,然后全力以赴。
年龄和你想做什么事无关
在我开始第一个事业时,我是个6岁的企业家。你或许会觉得太早了点吧,其实年龄与你想开始做什么事并不相干。我宁可花时间在棒球场边捡空瓶子换钱,也不愿花时间在场上跟朋友打棒球。我在6岁时,第一次借到钱来开展自己的事业。我买了一部卖花生米和可乐的小推车,在儿童棒球联盟比赛时成功地赚了不少钱。5年之后,我不但还清了向我父亲借贷的钱,银行里还有100美元的存款。
在大学时代,当我第一次拿部分奖学金做投资时,我发现自己比较喜欢投资而非创业,应该成为一个投资家。
当你发现有一件事是你感兴趣的,别让年龄牵绊你,去做就是了。
全心投入你最喜欢做的事情
该怎么做才会成功呢?答案非常简单:做你热爱的事。我在投资方面会成功,因为那是我最喜欢做的事。但你不必非得成为一位投资家。假如你喜欢烧菜,就开一间自己的餐馆;假如你擅长跳舞,就去学跳舞;假如你喜欢做园丁,说不定你以后会有一家全球园艺连锁店。想成功最快的方法是做你喜欢做的事,然后全力以赴。
对我来说,研究世界各地发生的事并且知道得透彻详细是我的乐趣。早在学生时代,我就对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深感兴趣。当我到华尔街工作时,我发现真的有人愿意付钱买我的知识:比如,智利的革命会使铜的价格上涨。不论我有没有获得报酬,我一向热衷于研读世界各地的历史与当下的时事。
只要负担得起基本的生活费用,我会很高兴免费研究这些事。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的人,他们不是在“上班”,而是每天迫不及待睁开眼睛,赶快去享受工作的乐趣。
假如我尝试从事别的行当,如时装设计,我的生活会很不如意。即使到现在,我对衣着还是没什么概念,我从来不知道什么颜色要搭配什么颜色,因为我对衣服一点兴趣也没有,因此我也不可能在时装界有所成就。这正是为什么我说要从你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地方着手开始你的事业。
假如选择一个你不关心的领域,你就不可能有希望获得成功。
成功和失败的关键在于注意细节
假如你喜欢且关心自己所做的事,自然会想把它们做得最好。投资和生活一样,细节往往是成功或失败的关键。所以你不能忽略任何细节,不管它看似多么的无关紧要,你必须搜寻、验证每个讯息,只要与你的投资决策有关,都不能掉以轻心。任何让你觉得不安的问题或感觉,都要找出答案来。大部分人之所以不成功,原因往往出在研究不够彻底,只看他们随手可拿到的信息。唯有系统化、钜细靡遗的研究,你才会得到成功所需的知识。当然这需要勤奋地下苦功,但是这种努力的代价足以使你比别人占优势。
当我在耶鲁大学念书时,有位同学问我,我花了多少时间准备考试。他认为花5个小时准备就很够用了。我无法回答自己花了多少时间,因为我根本一直在读书、温习功课。来自阿拉巴马的穷乡僻壤,能够进入耶鲁大学就足以让我头昏了,大部分其他同学都来自有名的高中,根基都比我好。我唯一比他们强的地方是我比他们用功,我尽可能的读书,我认为没有“我已经准备得够好了”这回事。
假如你要追求一样东西,包括投资在内,千万不要低估勤劳的价值。仔细研读每一份你所能拿到的财务报表,包括附加的细节批注;求证每一份报表的正确性,以及最高管理阶层预估这家公司的未来走向、未来产值。(阳光网 sun)自己“动脚”找出他们的顾客、厂商、竞争的同业,以及任何可能影响公司营运的人,问他们细节以求证报表的真实性。除非你有把握自己比98%的华尔街投资分析家更了解这家公司,否则不要把钱投进去。没有额外的努力与付出,成功是不会落在你身上的。
做个自动自发的人
我14岁时的一个星期六早晨,正为在贫民区中开店的秦克叔叔工作。那天生意清淡得很,但是我并没有闲著,因为我父亲告诉我:“你永远可以找到你能做的事,假如真的没事做,就拿抹布把货架擦干净。”所以我那天就拿着抹布擦置物架。叔叔看到我不必叫就自己主动找事情做,感动之余给我加了薪水。
四五年后,我以同样的主动性赢得我当时的老板(一位制造商)的加薪。我不会用铁锤钉钉子,另外两名员工老早就对老板指出这一点。老板对他们说: “随便你们怎么说,这个孩子的手从来没有停下来过。他有敬业的态度,我要他替我工作。”最后,我学会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更学到了宝贵的技术。
要能说:“我确定。”
只是“认为”这东西有价值不能构成投资的理由。除非你能很“确定”这个东西有价值,不然不要投资。
在20世纪60年代,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是全世界最成功的公司,股票非常值钱。一位分析师来到通用董事会对他们说: “日本人就要来了。”没人理会他,连问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都没有;而那些有做功课的人,老早已经把他们手中的“高价”通用股票卖掉,换成丰田汽车(Toyota)的股票。
直到20世纪90年代,西尔斯百货(Sears)一直都是最贵的股票(西尔斯是最早用邮购方式直销的百货公司——译注)。当时没有人注意到一家股票很便宜但一直持续成长的公司:沃尔玛(Wal-Mart),因为没有人愿意花功夫看一看美国的小镇都发生了什么事儿。那些肯花时间观察的人买了沃尔玛的股票,而不是西尔斯、JC潘尼百货(JCPenny)或其他“有价值”公司的股票。
当你打算在某个国家大量投资时,要先查一下这个国家基础制度的强度。它的人民守法吗?它有抓贪污扫黑除贿吗?它的法律保障守法的公司吗?要做到这件事,不是读读报章杂志所写的东西就可以了,你必须亲自到那个国家看看,比如有没有货币黑市,假如有,你就知道这个国家有问题。黑市汇率只有在 强制管制时才会出现。
汇兑率与黑市汇兑率之间的差异大小,代表了这个国家的问题有多严重。这是一个指标,就像人发烧的温度越高,病情越严重, 公订的与黑市的汇率差异越大,这个国家的问题就越严重。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黑市美元的汇率可以比 公订的高出50%,因为当时中国有各种问题而且正历经一段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几年之后,这个差异降到25%;到1999年,更只剩10%。这个事实是中国经济成长的明证,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投资到这个国家。我不是 “只认为”中国有价值,我是“的确知道”中国有价值。
在一个国家还有问题、尚未稳定下来时就前往投资,会得到巨大的报酬,但这唯有在看得见正向的改革即将来临时才可以为之。1991年时,秘鲁的股价非常低,因为当时在打内战,但是那些知道情况会好转的人后来发了大财。津巴布韦股价在千禧年时也非常便宜,但是那些非常低价的股市后来崩盘了,因为这个国家的情况江河日下。
拥抱着梦想过一生
一如我在前面说过的,假使你对自己的工作没有热情,它就只是工作。但是除了一个可以满足你的工作,你还需要有梦想。当我5岁开始第一个事业时,我认为赚钱是很有趣的事,但我并非真的有个更长远的计画。随着持续的努力工作之后,透过工作我接触到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人,这才发现我的梦想是尽可能的探索和学习,所以在37岁时,我开始骑摩托车环游世界。你瞧,当你刚开始做一件事时,并不见得有一幅具体图像或对未来的想像;但是只要持续保持热情,在真正热爱的工作上努力,你一定会找到那个梦想的。
在我生命的此时此刻,我的热情和生活焦点是你们,这正是为什么我要尽可能地陪伴你们。你们两个是我的梦想,我唯一的冀求是你们能够做你们爱做的事,怀抱梦想度过聪明、有趣的一生。
压抑和抵抗。人的某些本能欲望常常是不被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等所容的。因此,欲望与规范就产生激烈的斗争,往往是欲望迁就规范受到压抑。由于压抑的无意识欲望不能闯进意识域里来,患者难以联想起自己的隐私这种现象,弗氏称为抵抗或抗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