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博士晒毕业照,男女比例扎心,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

交大博士晒毕业照,男女比例扎心,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第1张

交大博士晒毕业照,本身是一件比较开心的事情,可是很多网友看到这样的毕业照一瞬间为男女比例感觉到扎心。这个系总共有2个博士班,7个硕士班,可是女生对只占了一点,而男生队从4号楼排到了5号楼门口。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面对这一现象对于女生来说其实还是非常能理解的,并不是女生不愿意去考博士,而是女生要面对很多性别难以跨越的障碍,其次就是年龄的问题。

1、性别带来的阻碍。博士毕业照当中女性较少而男性特别多,最大的原因就是性别带来的阻碍。在中国教育当中,很多家庭给孩子的教育,就是男性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而女性差不多的年纪就应该嫁人相夫教子。所以面对博士这个学位,很多有男孩的家庭,为了能给孩子更多的机会,自然会让孩子选择攻读博士;可对于女孩来说,读完博士之后,年龄已经达到30岁左右,如果自己的父母可以理解,那么自然可以度过这个阻碍。如果父母不理解,在读博期间,女性很容易受到身体以及心理的双重重压,最后导致无法顺利毕业,甚至是退学。

2、保守观念。虽然现在已经不是封建时代,但现在还有很多女性思想观念仍然较为保守。甚至有很多女性还在单纯的认为没有必要读这么多的书,来耽误自己大好的青春,还有婚姻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其实从一些负面言语当中就可以看出:比如稍微年龄大一点的女博士还没有结婚,人们就会带有偏见或者是歧视,甚至成为这些无聊之人的饭后痰资。就算已经毕业的博士学生,往往也会被扣上女强人的帽子。

呼吁大家。

每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选择,在选择期间是无关年龄的,也无关性别的。如果自己没有达到的事情,不要去对别人说三道四,如果世界多一份包容,又怎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01

去年暑假,我正无聊地翻看攒了许久未读的微信公众号推送,这时收到菁文发来的一条文字消息。具体的内容我已不记得,当时只是觉得书名和文风都很有趣。那是我第一次听说《送你一颗子弹》。

时隔半年,大力同学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段令我十分“来电”的文字。百度了一下,是刘瑜《求婚》中的片段,而《求婚》,正是《送你一颗子弹》中的一篇:

或许这段小字一语中的,恰好切中我当时的情思,以至于我从未觉得哪种表达能比它更有感染力。读书的愿望从未如此强烈过,因此迅速上网订购了一本。

后来才知道刘瑜是清华大学的教授,而她的这本书,豆瓣评分高达86。

为了《求婚》而入手《送你一颗子弹》,无奈购书前没有做好足够的工作,导致手中的这本是再版的,竟删去了《求婚》一文。幸运的是在网络上依然能找到该篇,才得偿所愿将其反复看了很多遍。

事实上,她的每一篇,都值得读。读罢才发现,之前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些鞭辟入里、颇有见地的评论,竟是对刘瑜文中片段的引用。这意外的发现,恰好反映了她语言的精妙之处。

02

刘瑜在后记中写道:

对,我就是那个高考语文古诗词填空连两分都很难拿到的人,是那个考研复试连一首完整古诗都背不出的人,也是那个数学差到一塌糊涂、被那68分的高考成绩赤裸裸讽刺过的人。

试想在如此关键的节点、如此的高压状态下我都没有办法拿下一手古诗或解决一道算术题,还有哪种情况下做得到呢?不是不走心,是真的记不住,真的学不会。世界上真的存在这种人,她没有说谎。

不断有人质疑:“那你是如何考上大学的?”我也只能淡淡的说上一句“全靠运气。”事实上,那点对书法的爱好和对文史的兴趣支撑了我的整个文科生涯。或者说,我只是比较擅长考试而已。

毕竟,文科试卷的主观性知识分值巨大,且容许我胡编乱造,侃侃而谈。加之那还算娟秀的字迹为我增分不少,侥幸考上了呗。

或许正是记忆力的不尽人意助长了她的写作和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我们最大的相同点大概就是同样的对记忆符号的不敏感,与忠爱通过文字来记录稍纵即逝的灵感和五味杂陈的生活了吧。

多年来我都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许是与我那轻度的自闭有关,联系到现在的好友寥寥无几。不愿打开的心门,不愿说的心事,全都向那带着密码的册子敞开,全都如数交与厚厚的日记本。

亦或是在写作,也未尝不是对日记本某种程度的代替。我很庆幸这里没有太多的熟人,也很庆幸那些熟络的朋友在我的文字里发现情绪的蛛丝马迹后没有离我而去。

面对人生的汪洋大海,写作就如沙滩上的贝壳,几度潮汐之后让人依然有机会捡拾过去,得以寻觅生活留下的痕迹。是写作成全了刘瑜,让她拥有了这样一个“小小的个人历史博物馆”,让她除了高校教授还多了一重作家的身份,从而为众人所熟知。

当然,我想成为作家并非她的初衷,而是多年来她不断用文字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习惯带来的附加效应。或许她对“作家”这个称谓并不喜欢,毕竟,多一重身份,就多一重羁绊。

无论如何,相信那些带有个人印记、个性十足的文字起初都是写给自己看的,无关功利。而且,我大胆推测,除此之外她还有很多个“日记本”。

因为,一个灵魂有深度的女人,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表达欲。那些鉴于舆论和隐私不便公之于众的,或许都藏在她那小小天地里。

03

我们都和刘瑜一样有着或深或浅的“精神疾患”。生活总是不尽人意,多数人沉湎于自己悲观的情绪中,或郁郁不得志,或无病乱呻吟。刘瑜却能将其转化成巨大的生产力,反过来激励自己,反过来为周遭的人解疑答惑。

或许,这正是她的《送你一颗子弹》备受身处困顿惶惑之中的学生一族推崇的原因。

自从《子弹》出版后她从未打开此书看过一次,刘瑜坦言。读者的热情完全与她对自己文字的自信程度成反比:“到目前为止,我自己的每一本书,好像都只是加深我的羞愧,仿佛每一次出版都是对某种神圣之物的亵渎。”

我能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她说这番话的心情。是的,我虽从不曾与作家二字沾边,但是我热爱写作。于我来说,写过的文字亦是不愿再看的,看了会失望,看了会羞愧,看了会忍不住嘲笑无知的自己。

刘瑜的坦率在于她能直视自己的成长,以及成长中的偏差和谬误。她直言以后不会再写诸如《子弹》之类的书。或许正如她所说,若再写,也不会用同样的文风,关注的事物,所写内容与主题,亦不同于当时了。

一时有一时的感受罢了。

作为一个大龄女青年,我实在和她当年有着某种程度的感同身受。所以,有时我甚至能体会到她欢快笔锋之下流转的悲情。这种感觉让人心疼,因为看到了她,也就看到了自己。

说是随笔集,《子弹》中却掺杂着篇幅不小但绝不枯燥的议论。刘瑜的议论或长,或短,或娓娓道来,或急转直下。这种写法在很多篇目的结尾处体现的特别明显:

长的结尾无不折射她在矛盾、惶惑之后自我解救的心路历程。短的如急刹车一样,发出刺耳又令人惊悚的声音,这种对自我情感的抑制,反倒又令人生出一丝心疼来。

正是源于那某种程度的感同身受,我竟能将她的情感梳理得还算条理分明。刘瑜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题和新鲜事,永远能用最有见地的分析去解释这些现象和存在。她的疑惑催生了她的求知欲,她的求知欲又反过来丰富了自己。

说到底刘瑜是个社会科学工作者。她的某些政治论点充分地与生活相结合,夹杂着一些个人的想法,幽默,又富有哲学意味,还有相当高的文学性。在她的笔下,政治变得鲜活,变得性感。

我对政治的兴趣和热情,早就随着各个年龄阶段不同形式的政治考试消失殆尽了。但是读着她的“政论文”,却意外地妙趣横生,加上多与**相联系,那画面感简直妙不可言。

04

很多时候我们都缺乏直面内心的勇气,而刘瑜做到了。她不知道也不敢相信,正是那些她随手写下的文字,给人以安慰,让人正视自己的焦虑、狂躁、抑郁、妄想、悲观……那些她认为的“不成文”的文章,给人带来的信心和鼓励,是难以用价值来衡量的。

最起码,读完《子弹》你会想到:无论学历多高,条件多优越,都会自卑,都会孤独,都有七情六欲。所以,在青春的名利场,你不再是孤身一人。

生命的广度,思想的深度,在这个曾经三十岁的未婚女博士后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想,能将这些来自内心的思考和捉摸不定的情绪化为精准的文字描述呈现在读者面前,那她一定是读了数量惊人的书,一定是带着人类诞生时的无知和无畏在探索,一定是在用撕裂一切的方式寻找答案。

有时候我怀疑,上帝在她出生时是不是偷偷塞给了她一个能够随身携带的显微镜。

她的文字一如末页的旧照,干净,朗丽,睿智,深邃。我欣赏这个博学多识又文采斐然的女人,同时又或多或少地能够理解她曾经常年居住在异国他乡的落寞和一人面对全世界的孤独与勇敢。

国外留学的那点乡愁,物化为橱窗里让人垂涎欲滴的二两猪头肉,这是她最朴实自然的情感流露。五个大龄女博士在夜店里的消遣,未尝不是一种抱团取暖。写给女儿小布谷的《愿你慢慢长大》,其实也是写给她自己……

从刘瑜的文章中,我看到一个缤纷多彩又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的远洋国度,看到一个抛去标签和荣誉的光环,普普通通、真真切切生活着的人。

也许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她那在宇宙的浩瀚和时空的轮回中,以一个人的身份、用自己的方式,独立行走的姿态。

一个从来不自持资历过高狂傲地面对世界的人;

一个从不停止带给人们善意、欢喜和感动的人;

一个永远保持谦卑的姿态不知疲倦地上下求索的人;

一个不断审视自己,将对自我和社会存在的怀疑、批判与成长的阵痛化为文字跃然纸上的人。

教我如何不喜欢她?

可以结婚。婚姻自由应该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对象大部分是博士生或是硕士生。

上海落户条件2021新规:应届生落户上海双一流大学应届毕业生落户门槛降低:

1博士应届生可直接落户;

2、双一流大学硕士应届生可直接落户;

3、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的毕业生直接落户。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应届生打分落户只针对应届毕业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申请,错过了就不能再申请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680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