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怎么飞起来的

飞机怎么飞起来的,第1张

在真实且可产生升力的机翼中,气流总是在后缘处交汇,否则在机翼后缘将会产生一个气流速度为无穷大的点。这一条件被称为库塔条件,只有满足该条件,机翼才可能产生升力。在理想气体中或机翼刚开始运动的时候,这一条件并不满足,粘性边界层没有形成。

通常翼型(机翼横截面)都是上方距离比下方长,刚开始在没有环流的情况下上下表面气流流速相同,导致下方气流到达后缘点时上方气流还没到后缘,后驻点位于翼型上方某点,下方气流就必定要绕过尖后缘与上方气流汇合。由于流体黏性(即康达效应),下方气流绕过后缘时会形成一个低压旋涡,导致后缘存在很大的逆压梯度。随即,这个旋涡就会被来流冲跑,这个涡就叫做起动涡。

根据海姆霍兹旋涡守恒定律,对于理想不可压缩流体在有势力的作用下翼型周围也会存在一个与起动涡强度相等方向相反的涡,叫做环流,或是绕翼环量。环流是从机翼上表面前缘流向下表面前缘的,所以环流加上来流就导致后驻点最终后移到机翼后缘,从而满足库塔条件。

由满足库塔条件所产生的绕翼环量导致了机翼上表面气流向后加速,由伯努利定理可推导出压力差并计算出升力,这一环量最终产生的升力大小亦可由库塔-茹可夫斯基方程计算:L(升力)=ρVΓ(气体密度×流速×环量值)这一方程同样可以计算马格努斯效应的气动力。

根据伯努利定理——“流体速度越快,其静压值越小(静压就是流体流动时垂直于流体运动方向所产生的压力)。”因此上表面的空气施加给机翼的压力F1小于下表面的F2。F1、F2的合力必然向上,这就产生了升力。升力的原理就是因为绕翼环量(附着涡)的存在导致机翼上下表面流速不同压力不同。

扩展资料:

飞机(aeroplane,airplane)是指具有一具或多具发动机的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由机身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飞机是最常见的一种固定翼航空器。按照其使用的发动机类型又可被分为喷气飞机和螺旋桨飞机。 

飞机是20世纪初最重大的发明之一,公认由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他们在1903年12月17日进行的飞行作为“第一次重于空气的航空器进行的受控的持续动力飞行”被国际航空联合会(FAI)所认可,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

自从飞机发明以后,飞机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它深刻的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开启了人们征服蓝天历史。

参考资料:

-飞机

陈都灵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陈都灵,1993年10月18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

2013年,陈都灵因获得Facejoking“女神排行榜”冠军而获得关注。2015年,其主演的**处女作 《左耳》上映,她也因此获得第24届上海影评人奖最佳新人女演员提名。此后,陈都灵还相继主演了悬疑片《双生》、科幻动作冒险片《破梦游戏》、爱情剧《求婚大作战》等影视作品。

2019年,在现代剧《七月与安生》中饰演女主角之一的林七月。2021年,参演的历史题材剧《光荣与梦想》播出。2022年,其主演的民国剧《良辰好景知几何》播出;11月25日,领衔主演的现代都市女性情感励志剧《我们的当打之年》在腾讯视频、爱奇艺播出。

早年经历

1993年,陈都灵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小学和初中均就读于厦门市音乐学校。而陈都灵的高中生活则是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度过的。同时,她也会偶尔从事一些模特方面的兼职工作。

2012年,陈都灵以621分的高考成绩顺利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飞行器制造与工程专业,2013年2月,陈都灵在Facejoking校花校草评选中被网友们推到了“女神排行榜”冠军的位置,这也使她在网络上获得了颇高关注度。而在这次评选中,陈都灵也是唯一用证件照参与评比的女生。

2014年,还在读大二的陈都灵被编剧饶雪漫和苏有朋导演选中,与欧豪、杨洋、马思纯联袂主演了现代青春爱情片《左耳》,其在片中饰演的女主角李珥,性格温柔坚毅,并有着一种执着和对爱的倔强,因左耳失聪又被称作“小耳朵”。

我们都知道无人机的种类有很多,无人农用机也是其中的一种,其应用的领域也是非常多的,目前无人农用机应用于农用、巡线、安防的市场先发于其他细分市场。那么,在这三个领域中,无人机的优势到底在哪里呢?下面就为您讲解卡特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及优势:

1、农业无人机的应用优势kt02

  农业无人机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主要集中运用在农用、施肥、播种、灾害预警、产量评估、农田信息遥感等领域。是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来实现喷洒药剂作业。无人机农用作业与传统农用作业相比,具有精准作业、高效环保、智能化、操作简单等特点,为农户节省大型机械和大量人力的成本。

2、多旋翼农业无人农用机应用优势

  多旋翼无人农用机地形适应性好,适用于我国现有的农地中小面积的丘陵、山区、坡地等复杂地形的喷雾作业。多旋翼无人机对环境要求低,无需跑道助跑起飞,可垂直起降和稳定悬停。由于采用远程操纵飞机,可以大大节省农药和水资源,减少了人工长时间接触农药而产生的中毒和身体内有毒物质超标而对人体造成的损害。而且适合我国农村现状,通过改变飞行高度可以自动适应作物高度,无需增加变地隙成本,适合我国农村使用推广。

3、电力无人机应用优势

  具备防雨水功能的电力无人机可在大雨、中雪天气飞行,不受恶劣天气影响,可随时巡航,有利于加大重点区段的特巡力度,增加大负荷运行下设备检测次数。电力无人机机动灵活,机身轻巧可靠,结构紧凑、性能卓越,使用不受地理条件、环境条件限制,特别适合在复杂环境执行任务,可定期对线路通道内树木、违章建筑等情况进行重点排查、清理,确保输电通道安全。

4、林业消防无人机的应用优势

  林业消防无人机的应用,重点解决了在地面巡护无法顾及的偏远地区发生林火的早期发现,以及对重大森林火灾现场的各种动态信息的准确把握和及时了解,也可以解决飞机巡护无法夜航、烟雾造成能见度降低无法飞行等问题。作为现有林业监测手段的有力补充,林业消防无人机显示出其它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林业火灾的监测、预防、扑救、灾后评估等方面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5、林业消防无人机应用优势

  林业消防无人机可搭载红外成像仪,可穿透烟雾进行人员搜救;实时图传系统及地面控制系统可以有效确认人员、危险品等重点关注事物方位;红外成像仪具中心十字线测温功能;具区域温差显示功能;具区域最高温度定位功能;具全红外、视频影像、双视频通道叠加功能。

6、警用安防无人机的应用优势

  警用安防无人机能利用承载的高灵敏度照相机可以进行不间断的画面拍摄,获取影像资料,并将所获得信息和图像传送回地面。应用于反恐维稳,如遇到突发事件、灾难性暴力事件,可迅速达到实时现场视频画面传输,传供指挥者进行科学决策和判断;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重要工具。无人机能进一步提高公安干警的响应、决策、评估效率,推动公安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7、警用安防无人机应用优势

  警用安防无人机可采集现场数据,迅速将现场的视、音频信息传送到指挥中心,跟踪事件的发展态势,供指挥者进行判断和决策(空中电子眼)。机载摄像头到达现场之后能够迅速展开还可以多角度大范围的进行现场观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般监控设备无法比拟的。

  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农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农用、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前景会更加的广阔。

您好,智能家居、智能手环、可穿戴设备、无人机等智能硬件成为当下潮人们的新宠。无人机走入大众消费市场,我们将像选购手机一样,在挑选无人机时会看花眼。那么如何选择一架无人机航拍飞行器呢?

首先,作为新手应该购置一台消费级无人机。不仅能够安全飞上天,还具有一定智能程度,有一定任务载荷余量、扩展性高,还能执行诸如航拍等各种任务的空中平台,而不仅仅是一个能飞起来的玩具;它可以航拍、空投各种奇怪的东西、第一视角飞行、执行行测侦察任务、户外极限运动跟拍、送钻戒求婚上头条等。

消费级无人机特点

1、开箱即用或到手即飞,即不需要组装,可以直接上手试飞;并且对于从未操控过航模或小型飞行器的用户,很容易操控;

2、加装GPS模块,在程序里设置禁飞区,无人机在敏感区域无法升空;

3、加入传感器,使用可靠性更高的元件或备用系统,降低故障率;

4、在程序中设置飞行高度限制,避免飞行高度过高;

5、具备一键起飞降落、自动避障及自动返航功能。

无人机的推荐:

劲鹰650航拍专用飞行器

航拍无人机

技术参数

机架

对称电机轴距650mm

单臂长度280mm

单臂重量(含电机、螺旋桨)270g

中心架直径220mm

中心架重量500g

机身尺寸(不含桨)460mm(长)×460mm(下底宽)×200mm(高)

飞行参数

起飞重量20Kg ~ 60Kg

整机重量2 Kg(不含云台)

动力电池LiPo(6S、10000mAh)1组

最大功耗1600W

悬停功耗900W(@ 起飞重量4kg时)

悬停时间≥30min(@10000mAh&起飞重量4Kg)

抗风5级

高清单电相机

满意望采纳

制作组件

  Archwing由三个部件构成。部件的取得方式因Archwing不同而异。

  玩家可以得到的首个Archwing,Odonata,是通过完成The Archwing任务来获得的。只要玩家达到段位2就可以做这个任务。而Elytron的部件则是天王星上的Archwing拦截任务在每四轮(4,8,12,16轮,以此类推)结束时作为奖励出现的。

  第三款Archwing,Itzal,则是通过道场研究获得。

装备

  Archwing界面可以通过点击军械库画面右下角的“Archwing”按钮进入。

使用场景和操作方法

  当玩家拥有了自己的Archwing之后,他们就能参加Archwing专用任务。这种任务可以分为两种模式:自由空间和Corpus壕沟。自由空间中的地形较为宽阔,玩家可以自由的在外太空和大场景内移动。而Corpus壕沟中则充满了各种狭小的通道和急转弯,移动起来相对困难。

  尽管Archwing可以在立体坐标中移动,但其控制方法和普通战甲的地上移动有很多相似之处。WASD键配合鼠标可以控制移动的方向。Space键则可以让角色上升(以镜头方向为基准)。Ctrl的功能则是下降。

  战斗的控制方式和传统控制方式几乎完全相同。不过近战攻击时,战甲会自动冲向附近的地方单位。利用此功能,玩家可以不必仔细瞄准就能一个接一个地攻击周围敌人。近战招式MOD是在Archwing上不起作用。不过格挡和充能都是可以使用的。跳跃攻击和震地攻击无法使用,只有滑行攻击可以施展出来,不过其动作也变成了附带旋转的前冲攻击,攻击造成的伤害比一般攻击要高。

  Archwing有其自己专用的武器和能力。搭载Archwing时,战甲本身的武器和能力就会被替换。Archwing能使用的MOD也是其特有的。只有光环和其他一些只影响生命、护盾、能量和护甲的战甲MOD才能在Archwing上通用,其他MOD不会产生任何效果(已被验证可以使用的战甲MOD后面有列出)。和战甲冲刺速度相关的MOD不会影响到Archwing的飞行速度。飞行速度只和战甲固有的奔跑速度有关。如Loki装备Archwing时,其飞行速度就比Frost的Archwing快。

  在Archwing任务中是不能使用战宠的。

飞行器属性

  Archwing配备有生命维持装置,它能保证使用者在真空环境中不会窒息。这一观点已得到多方认证。从演示视频和Mag Prime的资料库条目都有提到。条目原话为“I could feel my lungs fill as it wrapped me in its wings”。

  是在Liset内部存放的。因为在任务开始战甲同Archwing组合时,Archwing是从飞船下部投射出来的。

  目前除了Odonata之外,仅有两款Archwing:Elytron和Itzal。

  大多数消耗品如团队弹药回复、Codex扫描仪都是可以在Archwing任务中正常工作的。

  魅影无法带到Archwing任务中使用。

  Archwing不占战甲槽位。

  不能交易Archwing。

  Archwing武器不占武器槽位。

Archwing的背景及出现

  在Mag Prime的资料库文章中早就暗示了Archwing的存在:在Warframe Archive - Debrief Excerpt 条目中记录了条目作者如何被Mag Prime用Archwing所救。

  预览画面中的背景中有一艘Fomorian太空船。这已被确认是在Operation Cryotic Front任务中被提及的Balor-class的Fomorian船只。

DJI 大疆创新致力于持续推动人类进步,自 2006 年成立以来,在无人机、手持影像、机器人教育及更多前沿创新领域不断革新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重塑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DJI 大疆创新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开拓空间智能时代,让科技之美超越想象。

DJI 大疆创新目前涉猎多条产品线,您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和使用场景选择不同的产品。

若您需要外出旅拍,可以选择 DJI 大疆创新消费级航拍器。消费级机型具有良好的便携性,画质突出,完全满足平时出游拍摄的场景。参考机型:精灵 Phantom 系列、御 Mavic 系列、晓 Spark 系列。

若您需求专业级使用场景的成像方案,您可以了解DJI 大疆创新专业级航拍器“悟 Inspire 2”。Inspire 2 可搭载 S35 传感器云台相机,最高支持 6K 30fps 无损视频;可双人操作,360°无死角拍摄,大片镜头,一气呵成。

若您对无人机有行业级使用需求,您可浏览DJI大疆创新行业应用。

热销的飞行器

DJI Mini 2迷你易拍,眼界大开。

御 Air 2:性能更进一步,价格触手可及。

御 Mini:全新小飞机,249克超轻可折叠机身,30分钟超长续航

大众首款载人飞行器亮相,可运载四名乘客

 大众首款载人飞行器亮相,可运载四名乘客,2020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启动空中移动出行项目,旨在探索下一代出行解决方案,大众首款载人飞行器亮相,可运载四名乘客。

大众首款载人飞行器亮相,可运载四名乘客1

 眼看空中出行成为热潮,造车的大众也忍不住掺和一脚。

 是的,造车的大众要 " 上天 " 了。大家别想歪,还没厉害到汽车直接飞起来,大众要搞的是载人飞行器。虽然大家对飞行器、飞行汽车已经听的够多了,但对于大众来说,这确实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图来源网络▲

 早在 2 年前,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就启动了空中移动出行项目。去年 2 月,现任大众集团 CEO 赫伯特 · 迪斯(Herbert Diess)还曾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一段视频,表示大众希望开发出拥有牌照的无人驾驶飞行器,为参与未来市场打下基础。

 为了研发出更好更专业的产品,大众集团组建了一支中国本土专家团队推进空中移动出行项目的进展,同时还与轻型运动飞机领域的市场领导者——湖南山河科技等中国本土的合作伙伴紧密协作。

 图来源网络▲

 历经了近 3 年的研究、概念设想和产品研发,项目团队现终于完成首款验证机—— VMO。作为尚处于试验阶段的产品,原型机基于现有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与电池技术打造,可实现空中长距离飞行!

  零排放出行,最高航程200公里

 这款被命名为 VMO 的原型机采用了类似虎纹的黑金配色,以纪念在中国农历虎年完成了这一重要项目,有 " 如虎添翼 " 的美好寓意。外观上,相比其它奇形怪状的国外飞行器来说,它设计要日常些,有点像甲壳虫汽车上装了一对翅膀。

 在机身结构上,原型机设计为翼长 112 米、翼展 106 米的豪华 X 翼构型,两侧配备有八个用于垂直起降的旋翼以及两个用于航向水平推进的螺旋桨,在构型上极大地满足升力与推力的混合平衡。

 VMO 是面向城市群之间出行的产品 ,可容纳四名乘客从一个城市飞往另一个城市。而且它是全自动驾驶,无需人工操作,相当于变向给用户腾出了一个位置。这下,不用担忧 " 三人行 " 的尴尬。

 动力方面,该原型机将基于现有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与电池技术,打造零排放的移动出行。相较于传统的城际交通方式,它将有望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省时高效、绿色环保、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并进一步扩展城市空中交通服务的承载力。

 由于目前该载人飞行器仍处于原型机阶段,因此未有更多细节流出。但大众表示,将于今年下半年通过数轮飞行试验进一步优化方案,改进后的原型机将于 2023 年夏季末进行更高标准的试飞。

 最终这款纯电动、全自主飞行的 eVTOL 载人飞行器将实现运载乘客及行李物品飞行长达 200 公里。

 一个造车的,跑去造载人飞行器,还真让他琢磨出来了,难怪自 VMO 曝光后,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好奇,大伙纷纷表示这非常未来感。还有网友在底下发言求问:有驾照 C 证能不能开。

 不过在一堆点赞里,也有不少网友针对该载人飞行器的量产提出了担忧,毕竟从现有经验来看,原型机能造出来,不代表它能安全无误,一路畅通,按照团队所设想的方式实现在空中飞行。

  实现量产困难大,问题多

 同样是在空中飞行,飞机是长距离交通运输,所停之处是专门设置的停机坪,人烟稀少。而 eVTOL 载人飞行器作为未来日常交通工具,它的应用场景是人口密集的城市空间内、点对点的交通运输。

 因此,它要面临的问题有很多,例如安全、造价、法规等。安全性问题嘛,从技术角度看,飞机都这么安全,小飞行器的安全只要技术能跟得上,在投入实用前相信这类问题还是能解决。

 但一旦涉及技术问题,研发成本就上来了。毕竟这是一个新兴玩意,各种技术都需要琢磨,在这层层加码之下,最终它的造价就上来了。而这直接影响的便是其售价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会有网友在大众官博底下调侃:不仅能载人,肯定也宰人。

 另外,抛开各种技术和价格因素,目前限制这种 eVTOL 载人飞行器的一个现实因素在于——法规。说它属于航空体系吧,这种交通工具一旦发生意外,干扰的还是地面交通,非常麻烦。

 所以说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摆在大众面前的还有很多问题解决。但目前它要考虑的还在于产品本身,如何做得更好。

 而对于载人飞行器日后使用问题,大众表示,在商业化应用初始阶段,VMO 将提供 VIP 空中穿梭服务,打造高端体验,给用户带来更快速、高效、灵活的出行。额 这种服务,想必花钱也不少。

 其实不止大众,随着城市空中交通市场快速兴起,目前有不少企业都纷纷踏入了这一 " 造机 " 领域。

  车企纷纷入局,空中出行成为香饽饽

 纵观国内,像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等知名车企,均在 " 飞行汽车 " 有所投入,这里有走 eVTOL 路线,也有陆空两栖汽车。其中,小鹏发布的第六代飞行汽车,有望在 2024 年实现量产,速度之快令人震惊。

 今年央视元宵晚会上,两位演员乘坐小鹏旅航者 X1 飞行汽车穿梭在巨型花灯丛中,成为当时一大亮点。

 除了上述所说的企业外,目前也有消息传出广汽在研发飞行汽车。

 这两天,还有人在招聘网站上看见广汽研究院正在招聘飞行器领域的工程师岗位,薪资在 2 至 4 万元之间。

 种种迹象表明,空中出行的前景是向好的。各位不妨猜一猜,下一个入局飞行汽车领域的玩家又会是谁呢?

 希望随着大众和其他汽车厂商的入局,这一天能早日到来。届时,就如同科幻**中一样,打车的时候直接设定目的地:XX 小区 2 号楼 X 单元第一个阳台。连电梯都不用,直接进行房间到房间的点到点运输。

大众首款载人飞行器亮相,可运载四名乘客2

 7月27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发布首款电动垂直起降(eVTOL)载人飞行器原型机,以探索与开拓全面电动化和可持续的个人移动出行。

 据了解,2020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启动空中移动出行项目,旨在探索下一代出行解决方案,包括城市空中交通市场与城市交通向空域的拓展。经过深入研究、概念构建及开发,项目团队现已完成首款验证机——VMO。为纪念在中国农历虎年完成这一里程碑,该原型机的外观设计采用独特的黑金配色,寓意“如虎添翼”。

  核心提要:

 1、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发布首款电动垂直起降(eVTOL)载人飞行器原型机——VMO。

 2、城市空中交通将成为未来移动出行领域的重要细分市场,集团在华推出空中移动出行项目,首阶段以追求创新科技体验的中国高净值客户为目标群体,打造全新高端出行理念。

 3、 最终完成的纯电动、全自主飞行的eVTOL载人飞行器可运载四名乘客及行李物品飞行长达200公里。

 4、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博士表示:“我们以推动该领域实现产业化为长期目标,致力于在这一新兴并快速发展的市场中以‘如虎添翼’之势,开辟新的机遇。”

 据悉,该原型机基于现有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与电池技术,打造零排放的移动出行。原型机设计为翼长112米、翼展106米的豪华X翼构型,八个用于垂直起降的旋翼以及两个用于航向水平推进的螺旋桨。大众集团将于今年下半年通过数轮飞行试验进一步优化方案,改进后的原型机将于2023年夏季末进行更高标准的试飞。

 这款纯电动、全自主飞行的eVTOL载人飞行器最终将实现运载四名乘客及行李物品飞行长达200公里。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博士表示:“我们致力于通过该开拓性项目打造高端的移动出行产品,以满足中国客户对创新科技以及未来空中移动出行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发扬大众汽车一直以来在精密工程、设计和创新领域的优秀传统。我们年轻的中国专家团队从零开始,通过运用全新的设计理念、材料,制定新的安全标准,不断为这一开创性项目注入创新活力。

 VMO验证机的亮相是我们探索城市空中交通的首个重要里程碑,再次彰显了集团‘在中国,为中国’的发展使命。我们以推动该领域实现产业化为长期目标,致力于在这一新兴并快速发展的市场中以‘如虎添翼’之势,开辟新的机遇。”

 目前,大众中国正在迅速扩大本土研发和软件能力,组建了一支年轻的中国本土专家团队推进空中移动出行项目的进展,他们具备在全新领域的跨学科和创新思维,同时与湖南山河科技等中国本土的合作伙伴们紧密协作。湖南山河科技是位于湖南省的山河智能装备集团下属公司,从事航空产品的开发、销售和服务,是轻型运动飞机领域的市场领导者。

 大众中国表示,城市空中交通市场正在快速兴起,其核心是利用空中空间,特别是在大城市低空及城市间实现短途和中途的交通出行。在中国,这一领域的发展将纾解大型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在未来城市和城际交通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商业化应用的初始阶段,VMO将以追求创新科技体验的中国高净值客户为目标群体,打造高端出行产品,如VIP空中穿梭服务。相较当前传统的地面交通方式,eVTOL载人飞行器将实现更快速、高效、灵活的出行。随着空中移动出行项目的发展,集团将与中国相关部门合作以获得认证。

大众首款载人飞行器亮相,可运载四名乘客3

 在飞行汽车这个领域,国内又迎来了新的车企玩家。

 7月25日,有消息称广汽集团正在着手研发飞行汽车,在招聘网站上,广汽研究院正在招聘飞行器领域的工程师岗位。7月27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发布首款电动垂直起降载人飞行器原型机——VMO,向未来空中移动出行领域迈进。

 两大车企先后涉足飞行汽车市场,这并非偶然。在中国市场,吉利和小鹏早有布局,2021年出台的《国际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要发展低空经济。作为未来出行市场的一部分,飞行汽车被业内普遍看好。

  广汽和大众,盲目跟风还是长期投入?

 据广汽研究院副院长张帆透露,广汽将在未来出行技术方面进行广泛布局,对多元的出行场景载具都会有所研究。飞行汽车作为当前汽车行业的潮流,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广汽必然不会置之不理。

 在招聘的众多飞行器工程师岗位中,广汽研究院给出的薪资区间在2-4万,报酬还算丰厚,招聘的范围也覆盖到试飞测试、设备采购、标准化体系建设、自动驾驶、结构设计等各方面人才,可以看出,广汽对飞行汽车的研发要来真格的了,而不是跟风而动。

 数据显示,2021年广汽集团实现汽车销量21444万辆,同比增长492%,净利润7335亿元,增长2295%。在多数传统车企业绩下滑的情况下,广汽的增长显得格外亮眼。当前,广汽的转型还主要集中在电动化方面,埃安和传祺分别主攻EV和混动两大市场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去年全年,广汽的研发投入达到52亿元,新增专利申请2580件。在对公司的定位上,广汽与同在广州的小鹏汽车方向较为一致,目标都是科技型企业。

 而大众中国对飞行汽车的布局,要比广汽早两年。在2020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启动垂直出行项目,开发城市空中交通和城市交通向空域拓展的解决方案。

 这次推出的VMO载人飞行器,采用自动驾驶模式和纯电动力,能够载送4名乘客,飞行距离可达200公里,用于短途出行场景再合适不过。这款飞行器在进一步优化改进后,预计将在2023年夏末进行试飞。

 大众汽车目前面临着广汽一样的转型期,除了汽车电动化、超越特斯拉的目标,大众还需要在自动驾驶、软件开发、动力电池、充电网络等各个领域拓展,对于一家全球汽车巨头而言,这将是异常难走但又不得不走的一条路。

 在飞行汽车领域,大众算是抢得了先机,毕竟大多数车企都没有布局,这意味着在未来出行市场上,大众握有主动权。

  吉利与小鹏,快人一步能否挺到最后?

 吉利的飞行汽车业务,从2017年就已开始布局,从收购美国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太力),到2021年9月与空中出行公司Volocopter成立合资公司沃珑空泰,吉利在飞行汽车领域保持着足够的低调。

 据透露,太力TF-1飞行汽车完成汽车与飞行模式的切换仅需1分钟,续航里程高达640公里,最高时速160km/h。遗憾的是,这款飞车不具备垂直起降功能,需要借助30米跑道才能上天,据说开发中的TF-2会解决自动驾驶、垂直起降等问题。

 而小鹏汽车,在飞行汽车领域的摸索已经长达9年之久,这要归功于小鹏旗下的生态企业小鹏汇天。早在2013年,小鹏汇天就已经开始研发飞行器,在去年更是拿到了包括IDG资本、红杉中国、高瓴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在内的超过5亿美元的A轮融资,小鹏汇天的名气顿时大涨。

 而真正让小鹏飞行汽车名噪一时的,是去年“1024科技日”上,小鹏发布的第六代飞行汽车。不仅能够自由切换飞行和陆行状态,外观设计方面更符合大众对飞行汽车的想象,而不是一个飞行器的样子,显得非常科幻。而这样一台科幻产品,何小鹏却在发布会上声称,2024年争取量产,售价不超过100万元,顿时掀起了行业热议。

 小鹏将智能汽车的智能辅助驾驶、智能语音等功能应用到飞行汽车上来,并将开飞行汽车的难度降低到开车的程度,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飞行汽车的使用门槛。

 现在经常用于测试的旅航者X2飞行器,能够承载2个人的重量,最大飞行速度为130km/h,可在1000米以下低空飞行35分钟,并且拥有自主飞行路径规划、对地监控、无死角环境感知、自助返航降落、百公里双向实时通信等功能,在欧洲亮相后成为明星科技产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68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4
下一篇2023-06-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