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的“和亲”争夺战,算不算是谋略的较量?

南北朝时期的“和亲”争夺战,算不算是谋略的较量?,第1张

北朝后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加上南方的梁朝,三国对峙,历史从此进入了“后三国”时代。期间,北方的东、西魏之间,为争夺中原统治权,连年互相攻伐。

北齐、北周先后取代东魏、西魏建国后,齐、周之间称霸中原的争夺更是进入白热化。最终,综合国力不如北齐的北周,在一代英主周武帝宇文邕的带领下,灭掉北齐,统一中原,成为新一代北方霸主,也结束了自北魏分裂以来持续半个世纪的乱局,为其后的隋唐统一全国打好了基础。

北周能消灭势力强大的北齐,统一中原,原因多多。比如,其奠基者宇文泰从西魏时期就采取一系列治国理政措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北周武帝宇文邕智谋超群、雄才大略,加强集权、发展经济、完善府兵制,政治、经济、军事势力不断壮大,等等。

但回顾这一段历史,我们会发现,从西魏建立到北周统一中原,有一个很重要、也很容易被忽视的因素贯穿其中——即“和亲”政策。

今天,我们就换一个角度,从“和亲”策略,看一看北周在与北齐的对抗中,是如何发挥“和亲”作用,由弱而强,占尽先机,并最终在北周称霸北方中胜出的。

1

、东、西魏的“和亲”争夺:明争暗斗齐上阵

北魏分裂后,原来归附于北魏的游牧部落——柔然,再次兴兵作乱,频频侵扰东、西魏北方边境。

此时的东魏、西魏,正处于你死我活的征伐时期,为防止北方柔然的入侵,减轻自身压力,双方都采取了同一策略:与柔然和亲联姻,维持边境和平稳定。

最先采取和亲策略的是东魏和柔然。东魏建立后,虽然综合势力比西魏强大,但因为东魏主要是在原北魏的基础上建立的,曾在拓跋焘时代被北魏吊打的柔然,自然就将满腹怒气撒在了东魏身上,不时出兵侵扰东魏。

但其时东魏势头正盛,势力强大,柔然每次入侵,都被打得找不着北。即便如此,东魏权臣高欢也是不胜其烦。正好柔然主动提出和亲,高欢便顺水推舟,于535年派中书舍人库狄峙出使柔然,提出双方和亲结盟,并封常山王元骘的妹妹为兰陵公主,嫁给柔然国王郁久闾阿那瑰为妻。史载

“由是柔然不复为寇”(《资治通鉴》)

——从此以后,柔然不再侵犯东魏。

和亲结盟,使东魏没有了后顾之忧,受威胁最大的自然是势力较弱的西魏了。公元538年,西魏权臣宇文泰建议西魏文帝元宝炬也采取与柔然和亲策略,迫于外患威胁,元宝炬不得不答应。

西魏于是将宗族元翌的女儿封为化政公主,嫁给柔然国王阿那瑰之弟塔寒。同时,由文帝元宝炬迎娶阿那瑰之女郁久闾氏为妻。

东魏得知柔然与西魏和亲的消息,专门派使者到柔然进行挑唆,说西魏皇帝元宝炬已经立有皇后,且感情深厚,夫妻恩爱,柔然公主嫁过去不会有好日子过。

阿那瑰于是又提出条件,女儿嫁入西魏,必须要当皇后。

内有权臣逼迫,外有东魏和柔然结盟威胁,元宝炬只好忍痛割爱,下诏废除乙弗氏的皇后之位,令其出家为尼。又派扶风王元孚为代表,前去迎娶阿那瑰之女郁久闾氏为皇后。

为表诚意,柔然国王阿那瑰还扣留了东魏使者,并断绝了与东魏的互访。

郁久闾氏立为皇后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又先后让父亲以出兵威胁的方式,逼迫元宝炬将废后乙弗氏逐出都城,最终逼其自尽。而就在乙弗氏自尽的同年,郁久闾氏也因难产而死。

东魏得到消息,又不失时机地进行离间,说当年西魏嫁给阿那瑰的公主是假的,郁久闾皇后也是被害而死,并再次提出与柔然和亲。542年,阿那瑰孙女邻和公主与高欢第九子高湛订立婚约,两年后成婚。

为了防止西魏和柔然再次联合,公元545年,高欢又派行台郎中杜弼出使柔然,为他的长子高澄求婚。

不料阿那瑰却说:“如果是高欢自己娶亲,我就同意。”高欢早已娶妻生子,他和发妻娄昭君更是同甘共苦,感情深厚。柔然的要求,让高欢犹豫不决。他的妻子和长子高澄从大局出发,一齐劝说,高欢最终答应阿那瑰,娶其女儿蠕蠕公主为妻,深明大义的娄昭君,还主动让出了正室之位。

为了稳固女儿的地位,阿那瑰还让自己的弟弟陪同住在东魏,并要求

待见外孙,然后返国。

”(《北史》)

——生下外孙,你再回来。

但好景不长,蠕蠕公主嫁给高欢两年后,高欢就病逝,二人没有子女。按照柔然婚俗,蠕蠕公主又嫁给高欢之子高澄,二人生有一女,但几年后高澄遇刺身亡,蠕蠕公主下落不明。

东魏和西魏为了与柔然和亲结盟,明争暗斗,不惜放低身价,接受苛刻甚至屈辱的条件,从当时的现实情况看,主要是东、西魏之间的对抗激烈而胶着,双方都有图谋一统中原的雄心,却又一时难以彻底吞并对方。而柔然的日益强大,对双方来说,既是可以制衡对方的重要力量,又是影响自身安全的隐患。

而和亲结盟,无疑是最为简单有效的方式。虽然对东魏来说,柔然本身的力量并不足以抗衡自己,但一旦柔然倒向西魏,则胜负难料。而对势力相对较弱的西魏来说,和亲柔然,更是关系到自身的生死存亡。

所以,建国之初,西魏就将和亲结盟,作为立国生存、图谋发展的政治谋略。这一点,在其后的北周武帝时期更为明显和突出。

2

、北周的艰难“和亲”路:八年求婚终如愿

后来,柔然内部爆发冲突,依附于柔然内部的突厥锻奴开始壮大,552年,突厥首领伊利可汗向柔然国王阿那瑰求婚被拒绝,一怒之下联合高车族攻打柔然,阿那瑰兵败自杀,突厥逐渐崛起。宇文泰看准时机,先后多次向突厥示好,柔然衰落后,西魏迅速与突厥建立了关系。

伊利可汗死后,其子乙息记可汗继位,还曾向西魏进献良马五万匹。突厥木杆可汗即位后,西魏又应其要求,将逃亡到境内的柔然残部三千余人交给突厥杀害。

宇文泰为了与突厥结盟抗衡北齐,曾向木杆可汗求娶其女结亲,但不知为何,木杆可汗又反悔了。

太祖方与齐人争衡,结以为援。俟斤(木杆可汗)初欲以女配帝,既而悔之。”(《周书》)

尽管如此,北齐、北周先后取代东魏、西魏建国后,北周仍继续与突厥发展友好关系。

宇文邕是北周的第三位皇帝,素有雄才大略,公元560年即位后,为了借助突厥的力量对抗北齐、统一中原,他再次把和亲结盟提上了议程,先后多次派使者前往突厥求亲,突厥虽然最终答应了宇文邕的要求,但一直迟迟不动。

563年,宇文邕派使者杨荐和王庆出使突厥,再次向木杆可汗提出和亲,娶其女儿为皇后,木杆可汗很爽快地答应了北周的求婚。

但消息很快被北齐得知,北齐也马上派出使者来向突厥求婚,并带来了更为丰厚的礼物。

木杆可汗经不住北齐厚礼的诱惑,想拒绝北周、转而与北齐和亲,并想将北周使者拘押送给北齐。杨荐探听到消息,马上来到木杆可汗帐前,义正严辞地说:“我们从太祖(宇文泰)起就结下友好关系,当初曾帮助你们,将柔然部落数千人送于可汗,现在背恩负义,不怕鬼神惩罚吗?”

木杆可汗自知理亏,只好答应说:“你说的对,我决定和贵国联手,誓讨东贼,然后再送女儿出嫁。”这才放杨荐等人回国复命。

虽然还是空头支票,但宇文邕并没有灰心。其后,他一边耐心等待和亲消息,一边着手和突厥联合出兵攻打北齐,但突厥碍于北齐的强大,一直出工不出力,甚至半路撤兵,使北周孤立无援,吃了几次败仗。

为促进“和亲”战略尽快实施,565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再次派陈国公宇文纯、许国公宇文贵及窦毅、杨荐等王公大臣及宫人120多人,带着皇后的仪仗,到突厥迎亲。

但木杆可汗又变卦悔婚,打算与北齐通婚,并将宇文纯等北周使臣扣押在突厥,这一扣,就是三年多。

期间,北周使者晓以利害,反复劝说木杆可汗,但木杆可汗一直不松口。直到有一天,狂风大作,将突厥部落的营帐吹得损毁大半,一直相信鬼神天命的木杆可汗以为是天谴,最终下定决心,派人将女儿阿史那氏送到北周,和宇文邕成亲,北周的迎亲使者经过数载努力,终于不辱使命,和阿史那氏一起返回北周。

“纯(宇文纯)等在彼累载,不得反命。虽谕之以信义,俟斤(木杆可汗)不从。会大雷风起,飘坏其穹庐等,旬日不止。俟斤大惧,以为天谴,乃备礼送后。”(《周书》

这一年,是公元568年。距宇文邕第一次求亲已经过去了七、八年。历经波折,宇文邕终于在和亲结盟突厥方面甩开了老对手北齐,为统一中原赢得了先机。

3

、宇文邕灭齐定中原:“和亲”策略显智慧

实践证明,宇文邕与突厥的和亲策略,在其争霸北方、统一中原的战争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和亲突厥,合力攻齐,大大震慑了北齐。

早在突厥答应和亲后的当年,宇文邕就发兵四万,联合突厥十万大兵,合力攻打北齐重镇晋阳。联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克20多城,很快兵临晋阳城下。

齐主高湛赶赴前线后,一度被联军气势吓得想逃跑,后被部下劝住。大将段昭、斛律光率兵驰援,突厥担心齐军阵营强大,先是观望不战,后又趁乱抢劫一番,率军撤退,致使北周军功亏一篑,败退而走。

尽管如此,北周和突厥的联手,也令北齐上下惊骇。齐主高湛回到晋阳后,曾抱着斛律光大哭。

其后,北周和突厥又多次联合攻打北齐,虽未消灭北齐,但大大损弱了北齐的军事势力。

和亲突厥,解除边患,为北周发展国力创造了时间和空间。

北周和亲突厥后,从根本上解除了突厥对北周的边患之忧,使北周能够在对抗北齐的同时,集中精力改革政治、发展经济和军事势力。

从史料记载看,北周武帝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改军士为侍官,将军权收归皇帝;推行灭佛政策,完善均田制,改革府兵制、取消兵源种族限制等措施,基本都是在与突厥和亲后进行的,这些改革措施,从根本上增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势力,为其统一中原提供了体制、财政和实力保障。

不过,凡事有利也有弊。北周和亲结盟突厥,每年要拿出大量的财物赠送突厥。特别是木杆可汗病逝后,其弟佗钵可汗即位,随着势力增长,胃口越来越大。北周除了继续采取和亲政策,每年还要赠送给他绵彩、布绢十万段。常在长安的突厥人就有上千人,他们吃得好,穿得好,受到很高的礼遇。

北齐担心突厥入侵,也常用厚礼贿赂突厥。佗钵可汗更加骄横,常得意地对手下说:

“但使我在南两儿常孝,何忧于贫!”(《资治通鉴》)——

只要我南面的两个儿子(周和齐)常来孝敬我,我哪里还用担心贫困呢!

宇文邕虽然十分敬重皇后阿史那氏,但担心会被突厥控制,曾有一个阶段逐渐疏远了皇后,他的外甥女窦氏(后嫁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当年才六七岁,偷偷劝他说:“现在周、齐、陈三国并立,四方未定,突厥势力强大,舅舅要以大局为重,克制情感,好好对待舅妈。”宇文邕深以为然,从此对皇后的态度大为转变。

此后,在齐、周征伐期间,直至北周灭齐,突厥或参与北周的伐齐行动,或保持中立,从未给北周带来威胁,北周借机不断发展壮大。

与此同时,北齐却因为君主昏庸,朝政紊乱,国力日益衰弱。宇文邕抓住时机,于公元576年、577年两次率兵伐齐,终于577年攻灭北齐,完成了统一中原大业。

北周统一北方,客观上有北齐朝廷腐败、国力衰弱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宇文泰、宇文邕父子智勇双全、雄才大略,对内

励精图治

、富国强兵,对外加强与南朝和北方突厥的外交通好,特别是自西魏以来,把持续推行与北方柔然、突厥等夷族政权的和亲结盟,作为立国发展谋略,为北周推行改革、增强国力创造了稳定的空间,

从这个意义上说,北周的和亲结盟政策背后,体现了统治者的政治智慧和谋略。

遗憾的是,这一策略在木杆可汗去世后遭到了破坏。北周统一中原后,突厥佗钵可汗开始侵扰北周边境,宇文邕也在北征突厥途中病逝,年仅36岁。

而他的儿子宣帝宇文赟是个沉湎酒色、暴虐荒*的昏君,当了一年多皇帝就禅位给年仅六岁的静帝宇文阐,朝政很快被左丞相杨坚把持,次年杨坚篡位自立,建立隋朝。统一中原仅仅四年的北周,给隋文帝杨坚做了嫁衣。

迪丽热巴的颜值的确很高,属于那种活泼灵动的那种类型,也许因为是维吾尔族,自身就带着新疆少数民族那种特有的异域风情,浓眉大眼,五官轮廓分明。迪丽热巴是杨幂旗下的艺人,她的潜力真的是特别大的,现在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已经非常高了,因为迪丽热巴是出生在新疆的一位女孩。

自然带有地域特色的长相,五官长得特别精致,很多人都喜欢迪丽热巴可爱又甜美的形象,她和佟丽娅一样,佟丽娅也是新疆的姑娘,两个人长得各有各的特点。

《克拉恋人》中,热巴出演的是女二号高雯

《克拉恋人》中,热巴出演的是女二号高雯。当时的热巴因为这个角色,圈粉无数,风头甚至一度超过了女主角唐嫣。她在里面的演技也可以说是非常的好,而且整个人的颜值也是非常的高。

唐嫣在里面的风头完全被迪丽热巴遮盖,并且这部剧就仿佛迪丽热巴是女一一样,而且她在克拉恋人这个电视剧里面,和唐嫣可以说是不相上下但是在里面她的气质完胜唐嫣的,就因为这部剧我喜欢上了她。

《一千零一夜》讲述了鬼马少女凌凌七与才子柏海在梦中相爱相知的奇幻故事,由于高科技智能手环让二人能够进入彼此的梦境,二人在现实中也是同一公司但在前期竟都不认识,可以说这是王子与灰姑娘的翻版故事了。

迪丽热巴饰演的凌凌七就是一个典型的花痴妹

迪丽热巴饰演的凌凌七就是一个典型的花痴妹,为了追到自己的男神邓伦,简直是使出浑身解数啊!而邓伦偏偏又是那种高冷人设,所以经常对热巴的示爱无动于衷,后面终于有了互动开始发糖,简直是撩动了观众的少女心啊!

在电视剧《漂亮的李慧珍》中,小迪扮演了一个表面看起来粗心大意,长了一脸雀斑和天生拥有卷发的没落的富二代李慧珍的形象,可阳光开朗,好心眼,是李慧珍的代名词,说真的,依小迪的性格,来演李慧珍这种形象。

此类偶像剧,加上李慧珍这个傻白甜人物的设置,基本上热巴只要妹妹的站在那里,甜甜的笑着,不出大的差错,就已经很完美了。说实话,这个角色到和热巴的形象满相符的,青春阳光,傻傻的。

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到现在的《三生三世枕上书》

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到现在的《三生三世枕上书》,尽管续作没有引起当年《十里桃花》的收视盛况,但作为主演的迪丽热巴,已经感动得快哭了吧,是在这部剧里,她多年的努力终于在一部好剧里得到了发挥。

在这部剧里,迪丽热巴把这个又媚又纯,这才是男女通杀的狐狸精是彻底给“演活了”,仿佛这个角色就是为她量身定做的一样。

可是啊,没有哪个角色是为演员量身定做的,你看到的“量身定做”,都是演员默默付出精彩演技的结果。迪丽热巴凭借惹人心疼的凤九一角实力圈粉,被赞高度还原原著角色。

因为长得漂亮,出道至今,追求者众多,其实,还有很多大富豪

《漂亮的李慧珍》、《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两部电视剧,让她红遍大江南北,成名后的她,还登上春晚舞台,更重要的是,还获得过金鹰奖观众喜爱的女演员,被提名白玉兰奖最佳女配角奖。

因为长得漂亮,出道至今,追求者众多,其实,还有很多大富豪,但迪丽热巴却像自己的老板杨幂一样,是一位事业型女星,不会为了感情,牺牲事业。

所以,就多次拒绝了富豪的求婚,虽然现在的她,感情生活还是一片空白,但事业上,却达到了很多明星达不到的高度。

如今29岁的她,早已经红遍了大江南北,不仅被很多观众喜爱,而且还成为了同行羡慕的对象,有今天的成就,都是她自己努力奋斗来的,这样的迪丽热巴你喜欢吗?

在中国封建社会,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存在。那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把皇权描述得淋漓尽致。但是你可能不会相信,历史上曾经有一个阶层甚至可以和皇权相抗衡,它就是士族门阀。

科举制度成熟之前,寒门无贵子,古代的大小官员几乎都被士族门阀垄断。大家族占据了大量土地,垄断了重要知识,再通过家族之间的互相联姻,最终在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一个足以对抗皇权的门阀贵族阶层。

士族门阀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士阶层,两汉时逐渐萌芽,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唐朝时走向消亡。虽然士族门阀消亡于唐朝,但是在唐朝时期,却存在着几个令唐太宗李世民也嫉妒的超级豪门。

唐初的几大家族在当时被合称为“五姓七望”、“五姓七家”。五姓是指崔、卢、李、郑、王,七望是指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当时天下有俗谚说“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这五姓之中,崔姓被公认为“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初期甚至超过了唐朝的国姓,足见士族阶层在当时的影响。

唐朝皇室自称源自陇西李氏,但受到社会的怀疑,而且有胡化之风,因此地位不及崔、卢。李世民登基不久,命人修订《氏族志》,结果官员依然按照习惯把崔氏列为第一,排在了皇族李氏之前。李世民看后勃然大怒,说:“山东士族世代衰微,全无冠盖,而靠以婚姻得财,不解人间何为重之?”

唐太宗李世民对崔氏的影响力既嫉妒又畏惧,更不能容忍其凌驾于皇权之上。为了加强皇权、打击士族,他命人重新修订《氏族志》,将皇室李姓列为第一,皇戚族长孙氏列第二,将民间声望最高的崔姓及其他山东士族降为第三。

李世民之后的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都对士族阶层进行了打压,但是即便如此,朝中为官为相者依然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崔、卢、郑、王等传统士族。这些士族在婚姻上更是矜高,对皇族李姓都不愿意与其联姻。

晚唐时期,唐文宗曾为太子向荥阳郑氏的郑覃家求婚。按理说与皇帝结亲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但是宰相郑覃却十分不乐意,因为他想把孙女嫁给”门当户对“的崔某,而崔某在当时只是一个九品芝麻官。唐文宗听说后又气又无奈,感叹道:”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

这种门阀观念在唐朝并不是个例,房玄龄、魏徵都争相与山东士族联姻,盛唐宰相薛元超也感叹:“此生所遗憾者,未能娶五姓女!"这些都足见士族门阀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和士族门阀内部的腐败,再加上皇权的不断打压,士族逐渐走向衰落。唐朝末年的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严重破坏了士族门阀的土地根基。而唐朝中后期印刷术的普遍应用,加快了知识的传播,摧毁了士族垄断的知识壁垒。经过这双重的打击,士族制度最终不复存在。

当年冒着断子绝孙的风险,也要娶比自己大30岁的舅妈,李玉成和马玉琴现在过得非常幸福,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孩子。

倘若在我们的身边听说有男人娶比自己大三十多岁的女人,那么大家可能就会猜测这个女人一定非常的有钱,毕竟谁都想吃软饭,都不想再奋斗了。

而且如今富婆让很多的帅气小伙都丧失了奋斗的动力,但是在辽宁的一个乡下村庄里面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对忘年恋的夫妻他们在一起生活了26年,而双方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而已,这件事情当年是非常惊天动地的。

这对主角分别是李玉成和马玉琴,那一年李玉成刚好24岁,但是马玉琴已经56岁了,虽然女方已经不能够在生育,但是他们仍然结了婚并且拥有了自己的婚房,可是他们这一路走来是相当艰辛,不仅得不到家人的认可,而且旁边的人经常冷嘲热讽,不过他们坚持到现在足以向世人证明他们之间确实是真心相爱。

李玉成从小就喜欢马玉琴。

据说在李玉成八岁的时候,他就特别喜欢看戏,当时的马玉琴已经40岁了,而马玉琴在村里面靠唱戏为生,小时候李玉成根本不懂大人之间的爱恨情仇。

但是他却被马玉琴声音所吸引,觉得马玉琴就是他的女神,特别是她那白白的皮肤和长长的头发,尽管他并不懂得什么是爱情以及婚姻,但是在那一刻他对马玉琴的爱慕已经在心里种下了种子。

虽然两个人之间的年龄差距非常大,但是他们却拥有着一段幸福的婚姻,按理说李玉成应当叫马玉琴舅妈,因为马玉琴是李玉成父亲的同学。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了,李玉成早就长成了帅气的小伙子,但是马玉琴的青春已经不在了,她眼角上长满了皱纹。

想一想都知道李玉成与马玉琴之间的黄昏恋应该是不可能的,不仅是因为他们不般配,而且两个人的年龄相差实在是太大了,但是他们之间却还能够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李玉成与马玉琴因戏生情。

其实在李玉成与马玉琴结婚之前,李玉琴有过一段婚姻,她的丈夫很早就去世了,所以自己只能够在村里面唱戏谋生。

并且她与前夫有两个儿子,为了将孩子抚养长大不得不卖力地干活,据说马玉琴的大儿子比李玉成还要大,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们日后幸福的生活。

可能从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听戏,所以李玉成在村里面特别喜欢唱歌,由于声音非常的具有感染力,所以村里面的人都特别喜欢他,后来知道马玉琴在戏团里面没有了搭档,他自告奋勇地想成为团里面的顶梁柱,因此他就有了和马玉琴在一起的机会。

李玉成能够和马玉琴在一起工作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因为从小就特别爱慕马玉琴,现在能够看到真人他的内心是相当激动的。

在台上表演的时候他们是搭档,而在幕后他们却以舅妈和外甥相称,后来他们之所以感情迅速升温就是因为戏班子解散了,因此他们都失去了在团里面表演的机会。

但是隔壁村的戏班子向他们伸出了援手,邀请他们去隔壁村唱戏,但是据说两个村之间有一条小河,河上并没有桥,因此每次过河的时候李玉成都会主动背马玉琴过河,这也是两个人最亲密的时候。

毕竟在过河的过程当中两个人都能够彼此感受到双方的心跳,也就是在那一刻李玉成就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的心里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比自己大32岁的女人。

李玉成勇敢向马玉琴表白。

因为两个人是台上的搭档,因此有了很多独处的机会,一来二去的李玉成就想向马玉琴表白,毕竟一直相爱而不在一起的话确实非常的难受。

其实我们每一个男人都是这样的,如果喜欢一个女孩子的话都会勇敢地向对方表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关系进一步发展,才能够名正言顺的照顾和体贴对方。

李玉成非常坦诚地对马玉琴提出了求婚的请求,马玉琴当时听到这句话之后非常地紧张,而且顿时手足无措,因为内心有很多的顾虑,所以在第一时间并没有答应李玉成的表白。

据说李玉成在年轻的时候,也谈过几个女朋友,而且年龄也和他相仿,到最后却没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另一半。

后来李玉成表示自己和马玉琴在一起的时候,找到了最真的自己,因为能够和马玉琴一起唱歌一起跳舞感觉十分的幸福。

他认为马玉琴不仅是自己的女神,而且还是自己的知己,从小的时候就喜欢和马玉琴在一起,因为那样内心才会有安全感和幸福感,这也许就是李玉成一直喜欢马玉琴的原因吧。

李玉成坚持要娶马玉琴,被父母轰出家门。

被李玉成表白的马玉琴回到家后彻夜难眠,毕竟李玉成对自己非常的好,可是顾忌他们之间的年龄相差太大,而且她觉得没有脸面对李玉成的父母,更没有脸面对周围的邻居,而且害怕别人在她后面嚼舌根。

因为自己的年龄很大也不能够给李玉成生孩子,这些问题马玉琴都不能够解决,于是她就将问题抛给了李玉成,但是李玉成觉得这些都不是事,只要两个人能够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

不要孩子他们两个也能够生活,同时父母这边他会好好的沟通,得到了李玉成坚定地答复马玉琴的内心些许有了一些波动。

马玉群自己有两个儿子,而且大儿子比李玉成的年纪还要大,可是为了母亲的个人幸福他们也没有再说什么,而李玉成的人家都不同意这门亲事,他的父母更是大发雷霆,把所有难听的话都骂了出来。

李玉成的父母觉得儿子要娶一个与他们年纪相仿的人做老婆,而且将来还成为自己的儿媳妇,他们感觉难以接受,但是李玉成所说过的话就一定能够做到,看到看李玉成没有悔改之意,父母只能够将其轰出家门。

两个人在一起之后面对最多的就是村里面人的闲言碎语,但是不管别人怎么说李玉成一如既往的喜欢马玉琴。

从他们两个宣布在一起之后每天基本上都会手牵着手一起外出,而且不久之后马玉琴也穿上了婚纱成为了李玉成真正的妻子,虽然在婚礼上没有亲人的祝福,但是他们两个人的内心是相当幸福的。

爱情虽甜蜜,生活很寒酸。

由于李玉成被父母轰出了家门,所以领完证之后他们并没有一个漂亮和温暖的婚房,而他们只能够简单地搭建了一个小窝,听上去就十分地寒酸。

据说当时他们就在路边捡一些树枝和塑料,然后就搭建成了他们的婚房。而且一个月挣两三百块钱他们就非常的开心了,这一刻能够看出他们爱情的甜蜜。

可是生活的苦却被他们吃了个遍,每次只要能够赚到一点钱他们都会补贴家用,第一间婚房据说只有30平方米,这其中的辛酸可能就只有他们两个人才能够体会得到吧。

在盖婚房的过程当中,身边没有一个朋友和家人来帮忙,他们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房子虽然搭建好后但是里面没有电也没有水,更没有彩色的电视机,就好比原始的生活一样,而且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十年。

在这十年当中艰苦的生活并没有让他们的感情变淡,同时他们的争吵很少,一如既往地相互尊重和相互体谅,精神世界是十分幸福的,这也许是我们很多人都感受不到的。

婚房烧毁,从头再来。

有一次李玉成和马玉琴在节假日去看望李玉成的父母,但是两个老人从来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而且自始至终都没有承认过马玉琴这个儿媳妇。

不仅如此,据说李玉成的母亲去世的时候都还没有原谅儿子,有一次夫妻两个外出回家时发现他们辛苦建立起来的婚房竟然被火烧着了。

他们也没有抱怨生活,只能够从头再来,毕竟这样艰苦的生活他们已经习惯了,可是没有钱盖房子他们只能够露宿街头,所以李玉成只能动了歪脑筋去偷村里面的电线杆,可是后来被抓进警局拘留了十个月。

马玉琴回忆称在那十个月当中,每天白菜蘸盐巴就是一顿的伙食,但是从来没有后悔自己和李玉成过的艰苦生活。

其实在他们26年的婚姻生活当中,马玉琴曾经和李玉成提过分手,并且给李玉传写了很长的一封信,但是最终在李玉成的坚持之下他们才没有离婚。

26年的婚姻生活是相当艰苦的历程,同时李玉成与马玉琴之间的故事传遍了大江南北,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因为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如此珍贵的爱情是十分难得的。

据说现在李玉成和马玉琴已经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入驻了,虽然他们没有日入斗金,但还是可以改善他们此前艰苦的日子。

如今的李玉成已经五十多岁了,而他的妻子已经84岁,在这一段婚姻当中他们是辛苦的,同时也是幸福的,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共同的孩子。

李玉成和马玉琴之间的感情确实非常的珍贵,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一定要理性地去寻找自己的另一半,因为有网友表示李玉成和马玉琴之间的爱可能是在小的时候缺少亲情所致的,这种爱是畸形的。

不管怎样他们之间的爱情持续了二十多年依然没有消散。他们能够彼此一直爱着对方值得我们去学习。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如果你觉得你爱对了,那么就请珍惜眼前人,倘若你觉得你爱错了,那么请及时止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6893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8
下一篇2023-07-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