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白族的传统节日有三月街、火把节。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夏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川、藏及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新中国成立后,三月街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大会。
火把节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举行,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你知道苗族和白族有什么传统节日吗 白族 白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住房多采取“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格式。他们十分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及山墙彩画的装饰艺术。门楼装饰,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组成串角飞檐,花枋精巧,斗拱重叠,雄浑稳重,美观大方,体现了白族劳动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白族人民偏爱白色,他们建房的总体色调是白色,白族传统服装的色调也是偏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通常穿白色的对襟上衣,外面套一件黑领褂;海东地区男子则外套皮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小”,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妇女是白上衣,再套一件蓝色、红色或黑色的坎肩、腰上系着绣花的小围裙。已婚妇女的头饰一般是蓝色。姑娘是把辫子和一根红绳结在一起,然后把一块五颜六色的手贴缠在头上,雷白的缨穗在头右边飘飘洒洒,很能显出姑娘的妩媚。 大理白族酷爱花,几乎家家都种药,当地有“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之说,姑娘的名字大部分都带有花字,如:金花、银花、德花、美花、春花等。 白族独特的节日有“绕三灵”、“石宝山歌会”、“本主节”“耍海会”和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三月街”、也有白族人自己的“火把节”等众多的节日。 苗族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族,自称“木”、 “蒙”、“达木”、“达吉”。他称有几种情况,一是以服饰 颜色而称“红苗”、“花苗”、“白苗”、“黑苗”等;二是 以住地或种植的作物而称“高地苗”、“八寨苗”、“栽姜 苗”等;三是旧时代统治者对他们的侮称,如“生苗”、“熟 苗”、“麻布苗”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苗族”。广西的苗族占全国苗族人口55%,占广西人口1%,在广西各族人口中排在汉、壮、瑶族之后位居第四。全国苗族的主要分布地在贵州和湖南,广西的苗族主要居住在与湖南、贵州、云南接界的广西北部、西北部和西部的山区。苗族最大的特点是盛产各种木材和土特产,保持灿烂古朴的民族传统 苗族有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如苗年、拉鼓节、芦笙节等,但其中最隆重和内容最丰富的就是苗年。 过苗年的时间,各地并不相同。融水、三江、龙胜一带的苗年一般在农历十一月的 亥日。苗年隆重热烈,除祭祖、饮宴之外,还举行各种活动。新年来临,全家守岁。吃 了“过地餐”(这是苗家人与在阴间的祖先共进的团圆餐),拜过年,人们就开展各种 活动。祭龙潭、祭田神、吹笙伴舞,热闹非凡,是苗年最隆重的场面。祈神求丰收,是 苗年活动的一个大主题。 苗族过年,食品也多种多样,有米饭、糯米粑、肉(酸肉)、鱼(酸鱼)等,还有 一种特殊的食品叫“辣椒骨”,它味香而辣,可增进食欲,驱风御寒,防治感冒,是苗 家常备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品. 瑶族 瑶族现有人口2134万人,分布于广西、广东、湖南、贵州和云南等省。云南现有173万人,主要分布在河口、金平、马关、富宁、文山、麻栗坡、邱北、元阳、绿春、 红河等地。此外,勐腊、景东、江城等地也有少数分布。历史上,瑶族和苗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同源于秦汉时的“武陵蛮”部落。大约在隋代,居于现在湖南、湖北 一带的瑶族和苗族已分化成两个族群。云南的瑶族是明、清以后分别从两广和贵州迁入文山境内的。以后又分迁到红河流域和墨江、勐腊等地。云南的不少瑶族不仅会 说本民族的语言,还兼操汉语、壮语和苗语,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瑶族过去因其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曾有“过山瑶”、“红头瑶”、“大板瑶”、“平头瑶”、“蓝靛瑶”、“沙瑶”、“白头瑶”等自称和>>
白族最隆重的节日是什么 白族最隆重的节日是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盛会,它既是云南西部最为古老而繁荣的贸易集市,也是大理州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民间文艺体育大交流的盛大节日。
还有就是白族火把节。
在云南,许多民族都过火把节,而各自过法不同。白族火把节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白语称为“夫汪舞”,意为“六月狂欢”。无论城市乡村、山区坝区皆普天同庆。在白族人心目中,它是仅次于春节的最隆重的节日。除了村寨竖大火把的集体活动,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佳肴美食、各种节日用品,嫁出去的姑娘都要回娘家团聚。节前,遍街卖的是火把节的标志物――用竹篾彩纸糊扎的小升斗、小火把、纸火香袋以及专供妇女用来染红指甲的凤仙花根等等,恭日气氛非常浓郁。
白族有什么节日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远近闻名。
年节
居住在云南碧江的白族,有自己的独特的年历。他们根据树木的生长来确定时令。当桃花发苞时就是他们的三月,漆树叶发到五寸时,就是五月……这样,他们视一年不是十二个月,而是十三个月。
在一年中,三月和十三月是他们的休息月。三月为三月节,十三月为过年月。但是,过年月只有一天为新年,这一天又不固定,它是由寨中各宗族的老人在每年来商定的。新年确定后,这天清晨,全寨成员在有威望的老人的率领下,带着自酿的米酒和糯米粑,一齐到寨头的大树下举行祭树仪式,预祝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祭奠完备,人们将带来的年礼,先赠给老人一份,然后互敬年酒、粑粑……
祭奠活动结束后,大家回去杀年猪。如果商定这天要合伙煮肉吃,杀猪人家就要拿出十分之一的肉来大家煮吃;如果不合伙吃,杀猪人家也要向没有养猪的人家赠送猪肉,以示团结友爱。
三月街
三月街:古代亦称观音市或观音会,据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年夏历三月举行,地点在大理城西苍山中和峰脚下。节日内容原是佛教庙会,举办隆重的讲经拜佛活动。是白族人民的传统佳节,每年在大理古城的中和峰麓,中溪河畔的空旷地上举行。每到“三月街”期间,远至千里,近到邻县的商人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交易。市场商品,从药材到食品、家具、牲畜,应有尽有,它是滇西商品交易的最大聚集地。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暴君,奢望长生不老,听信一个侍从的话,每天吃一对人的眼球,这给当地白族人带来深重的灾难。当时有个充满神奇威力的勇士,为了给白族人民除魔灭害,在三月的一天,巧施妙计,把暴君骗到苍山的中和峰麓,唤来神狗咬断了暴君的咽喉,喝干了他的血液,消灭了这个魔王,为白族人民除了祸害。为了纪念这个勇士和白族人民得救的大好日子,人们每年在农历三月十五――二十日,聚集在苍山脚下,欢歌乐舞。年复一年,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三月街”。现在“三月街”期间,除了交流物资,还表演民族歌舞、体育等活动。特别是参加赛马会的各族骑手,云集苍山脚下,扬鞭策马,腾云驾雾似的向洱海边奔去,其情景煞是壮观。
火把节
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是白族人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这天,每个村寨都要竖立高大火把,各家立起小火把。夜幕降临,大小火把一齐点燃,犹如千万条火龙在 漫山遍野奔驰,人们 田间,捕虫灭害。刚生婴儿的家庭,在大火把下请乡亲们喝“喜酒”,祝贺母子平安。
绕三灵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举行。届时白族群众朝拜金龟寺、圣源寺、崇圣寺,同时在寺庙前的草地上通宵尽情歌舞。
抢头水
大年三十,是大理白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抢头水”的佳节。夜幕降临的时候,姑娘小伙子个个忙着梳妆打扮。他们穿上艳丽的民族服装,手上拎着一串鞭炮,肩上挑着一担水桶,笑逐颜开地行进在村头巷尾,来到水井边。到了午夜零时,只听鞭炮齐鸣,只见大家争先恐后的“抢头水”。每家每户把“抢”来的“头水”挑回家去后,便用它赶做汤丸、面条等食物,煮好后装在碗里或盘里,恭恭敬敬地挨家挨户送到老年人手里,祝贺老人新年快乐,幸福健康。老人收下礼物后,在还碗盘时,在碗盘中放几分钱,以示压岁。祝年轻的一代健康成长,美好幸福……“抢头水”活动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敬老爱幼的民族传统。
耍海会
云南洱海沿岸的白族人民,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都要举办一次传统的耍海盛会。相传过>>
白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三月街
白族
人口约140万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善种水稻。大理雪梨、宾川桔柑都是驰名中外的特产,白族有本民族语言,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信仰佛教。白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创世纪》、《火烧松明楼》、《望夫云》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不少被编入戏剧上演。
习俗: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对客人,无论是否认识都热情接待。凡客人光临,必以“三道茶”款待。三道茶是最讲究的茶礼,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点。为客人斟茶不能斟满,白族民间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之说。白族就餐很讲礼仪,长辈、客人坐上首,晚辈依次坐两旁或下首,并随时要为长辈和客人添饭加汤,热情待候。
婚俗: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时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
食俗:平坝地区的白族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的白族则多以玉米、洋芋、荞麦为主食。主食都以蒸制为主。
因鲜菜常年不断,白族人每餐都喜食鲜菜和各种腌菜。白族妇女大都善作腌菜,腌菜的种类很多,除腌制鲜菜外,还做豆瓣酱、豆豉、面酱;剑川、鹤庆的白族常采撷洱海的海菜花,加工烹制成各种风味菜。
肉食以猪肉为主,除用鲜猪肉做各种炒菜外,还喜腌制年猪,加工成火腿、腊肠、香肠、猪肝、吹肝、饭肠等精美风味食品。冬天,白族都喜欢大锅牛肉汤,食用时要加蔓菁、萝卜、葱等佐料一起食用。临河而居的白族,擅长水鲜烹调。
白族大都喜饮酒,由于所用的原料和方法不同,酒的种类很多,制酒时常用40多种草药制成酒曲,制成各种白酒,其中以窑酒和干酒为传统佳酿。另外还有一种糯米甜酒,是专为妇女和孕妇制作的,据说有滋补和催奶的作用。
饮茶是白族人的另一嗜好,白族很注重每天清晨和中午两次茶。晨茶称“早茶”或“清醒茶”,一起床就喝茶,成年人都喝;午茶又叫“休息茶”或“解渴茶”,内放米花和奶,括小孩也要喝一杯。
白族的风味菜肴很多。生皮是为白族逢年过节必备的菜肴之一,是用多种辛麻辣拌成的冷荤菜。毛驴汤锅,是用毛驴肉烧制而成。柳蒸猪头也是白族传统名菜之一,是用猪头放在柳条架上入锅蒸制而成的。大面糕是白族中秋节特制的糕饼,用发酵面团加佐料蒸制而成。
服装:男子的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在云南洱源县西山区,每个成年后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个小巧玲珑的绣花荷包,荷包上绣着“双雀登枝”、“鸳鸯戏水”等字样。绣荷包是爱情的象征,它是白族姑娘聪明智慧的结晶。
女子服饰则各地不一,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浅色蓝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未婚妇女梳独辫子盘于头顶,并以鲜艳的红头绳绕在白色的头巾上,红白相衬,相得益彰。腰系绣花短围腰,更显得色彩鲜明,美观大方。已婚妇女改为挽髻。洱海东岸妇女则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住,或绾以簪子,均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白族妇女有佩带耳环、手镯的习俗。居住在大理洱源县的白族妇>>
白族的节日习俗是什么 居住:
白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分布于云南省各地及贵州省毕节地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湖南省桑植县。
语言文字:
白族人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彝语支。有南部、中部和北部3种方言。绝大部分白族人使用本民族语言,并通晓汉语。
民族艺术:
白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创世纪》、《火烧松明楼》、《望夫云》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不少被编入戏剧上演。
宗教信仰:
族崇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
民族节日:
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每逢节日,除必备节日食品之外,还要进行拜佛、祭天和敬祖等祭祀活动。年节最为隆重。自腊月起家家都要置办年货、杀猪、磨豆腐、舂饵块和糯米粉。除夕时,各家主事人都要带着饭菜、茶酒用托盘顺着天地、大门、水井、灶神、祖先牌位的顺八进行祭拜。然后全家人吃团圆饭。隆重的团圆饭在餐桌中央摆一个大的铜火锅,必上猪头肉,周围有八大碗寓意深刻的日菜肴。
祭祀:
中元节和祭天是专门祭祀性节日,特别是每年阴历七月的中元节,是祭祀祖先亡灵的节日,如果是新丧之家祭祀更要隆重,届时要准备八大碗馔肴祭奠,其中有千张肉、排骨、酥肉、酿茄子、百合、羊肚菌,以及脍鱼包肉馅,每道菜不仅用料讲究,做工精备,并且要富有观赏价值。如是直系亲属或姻亲户,在发丧前还要做名为“三滴水”全席来吊唁。所谓“三滴水”全席是指有果品、牲礼(做成凤鱼狮象状的菜肴)和八大碗三大类。
食俗:
白族通常习惯于日食三餐。农忙季节或节庆期间,则多加早点和午点,平坝地区的白族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的白族则多以玉米、洋芋、荞麦为主食。主食都以蒸制为主,常吃干饭,外出做活随着携带盒饭,就地冷餐。
饮茶是白族人的另一嗜好,白族很注重每天清晨和中午两次茶。晨茶称“早茶”或“清醒茶”,一起床就烤茶,全成年人都喝;午茶又吃“休息茶”或“解渴茶”,内放米花如乳扇,包括小孩也要喝一杯。
白族大都喜饮酒,酿酒是白族家庭的一项主要副业。由于所用的原料和方法不同,家酿酒的种类很多,制酒时常用40多种草药制成酒曲,制成各种白酒,其中以窑酒和干酒为传统佳酿。另外还有一种糯米甜酒,是专为妇女和孕妇制作的,据说有滋补和催奶的作用。
婚俗: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恋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斯间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
礼仪:
对客人,无论是否认识都热情接待。凡客人光临,必以“三道茶”待。三道茶是白族最讲究的茶礼,即斟茶三道:第一道为纯烤茶,第二道加入核桃片,乳扇和红糖,第三道加入蜂蜜和几粒花椒。因而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点。进餐时,老人客人坐上首,晚辈依次坐两旁或下首,并随时要为长辈和客人添饭加汤,热情待候。>>
白族的节日 白族主要的传统节日包括: “绕三灵”――“绕三灵”又称“绕山灵”、“绕三林”,是云南大理白族的传统节日,白语叫“观上览”,意即“游逛园林”。“绕三灵”的会期为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共三天。“三灵”指“神都”圣源寺,“仙都”金奎寺,“佛都”崇圣寺。“绕三灵”主要是串游这三个寺庙。节日期间,人山人海,在“三那绕南四绕北”中,歌舞不断;晚上宿营田野,唱白族的大本曲,对歌到天亮;可谓狂欢通宵达旦。 “三月街”――“三月街”又称“观音市”、“观音街”,“祭观音街”,是云南大理白族盛大的节日和街期,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耍海会”――“耍海会”,又称“捞尸会”,是云南大理白族的民间传统节日。“耍海会”的会期长达一个月,从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三日。而规模最大的,要数大理洱海西岸的沿湖村庄八月八日的耍海会。是日,周围许多村寨都将花船云集到才村附近的水面,但见洱海里白帆点点,岸上人头攒动,船只连绵十几里,观者逾万人。 白族其他独特的节日还有“石宝山歌会”、“本主节”和白族人自己的“火把节”等众多的节日。
白族传统节日 云南白族是怎样过春节的 白族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愿日子比蜜甜。早饭后,孩子们由成人带领到亲友家给长辈拜年。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是节日不可缺少的活动。
1、春节: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六,是白族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
2、过小年:即元宵节。
3、忌日:除夕晚上、大年初一忌串门子,忌口吹火。妇女忌洗衣梳头。
4、4、忌食:除夕晚杀的公鸡肉外人不能吃。
5、每逢节日,除必备节日食品之外,还要进行拜佛、祭天和敬祖等祭祀活动。年节最为隆重。自腊月起家家都要置办年货、杀猪、磨豆腐、舂饵块和糯米粉。除夕时,各家主事人都要带着饭菜、茶酒用托盘顺着天地、大门、水井、灶神、祖先牌位的顺八进行祭拜。然后全家人吃团圆饭。隆重的团圆饭在餐桌中央摆一个大的铜火锅,必上猪头肉,周围有八大碗寓意深刻的日菜肴。如:藕有眼寓意开窍通畅;蒜苗白语意“顺”寓意万事通顺;烧鱼寓意富富有余等。大年初一早晨要煮汤圆,有的做面条,都寓意团圆、和顺、益寿等美好的祝愿。从初一到初五,每天吃什么都有一定的规范。居住在碧江的白族,过年的方式与其他地区不同,在碧江的白族把一年分成十三个月,年节则在13月的下旬属猪或属蛇日进行。除夕晚全家都要先祭树神,而后全村要一起聚餐。在其他一些节日里,除要杀猪或宰羊置办酒席外,还要有应时的食品。如三月街要有各种蒸糕、凉粉;清明节要凉拌什锦;端午节包粽子,喝雄黄酒;栽秧会吃栽秧肉、炒蚕豆;六月二十五日火把节吃甜食和各种糖果;中秋节吃白饼、酥饼;尝新节吃掺新米饭等。
蒙古族和白族和傣族有什么节日 蒙古族是那达慕,白族是三月三歌会,傣族是泼水节
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就不得不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导游词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云南的元阳梯田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云南的元阳梯田导游词1大家好,欢迎来到红河哈尼梯田。现在由我来介绍一下红河哈尼梯田,它是以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据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里的梯田规模宏大,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元阳、绿春、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9万亩。这里水源丰富,空气湿润,雾气变化多端,将山谷和梯田装扮得含蓄生动。上世纪80年代经一些摄影家的介绍,红河哈尼梯田开始名扬世界,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被它壮美的自然景观所吸引。
下面我们进入元阳梯田,元阳梯田的知名度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在不断提高,从封闭的哀牢山走向了全国和世界。国内外 专家学者和游客纷至沓来。在1993年的第一次国际文化研讨会期间, 中国、荷兰、日本、美国、英国、泰国等1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代表参观过胜村乡全福庄哈尼梯田,深为其景观的壮丽与文化的丰富所折服。1995年,法国人类学家欧也纳博士也来元阳观览老虎嘴梯田,面对脚下万亩梯田,欧也纳博士激动不已,久久不肯离去。他“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就是真正的大地艺术家!”只要登上元阳随便哪一座山顶,就会看到充满在大地之间的、那如山如海汹涌而来的都是梯田。
这里共居一山的七个民族大致说来是按海拔高低分层而居的,海拔144米到600米的河坝区,多为傣族居住;600米到1000米的峡谷区,多为壮族居住;1000米到1400米的下半山区,多为彝族居住;1400米到20xx米的上半山,多为居住;20xx米以上的高山区,多为苗、瑶族居住;汉族多居住在城镇和公路沿线。居住的上半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在15度左右,全年日照1670小时,非常适宜水稻生长。
故先民自隋唐之际进入此地区就已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在此1200多年间,倾注了数十代人的心力,发挥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毅垦殖梯田。同时,等民族还发挥了巨大的天才各创造力,在大山上挖筑了成百上千条水沟干渠,已建成骨干沟渠4653条,其中,灌溉面积达50亩以上的有662条。条条沟渠如银色的腰带,将座座大山紧紧缠绕,大大小小沟箐中流下的山水被悉数截入沟内,这样就解决了梯田稻作的命脉——水利问题。垦殖梯田的想象力令人惊绝,其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之中,无不奋力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
元阳梯田从古至今始终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大系统,今天它仍然是人民物质和 精神生活的根本。166689亩梯田在养育着336971个农业人口,高山上的639584公顷森林 提供着全县人民的生活用水和农田用水,全县4653条水沟干渠仍在灌溉着千山万岭之上的梯田,这就是元阳梯田奇观的突出特点。它是人民与哀牢山大自然相融的相谐互促互补的天人合一的人类大创造,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
云南的元阳梯田导游词2元阳哈尼梯田主要有3大景区:坝达景区包括箐口、全福庄、麻栗寨、主鲁等连片14万多亩的梯田,老虎嘴景区包括勐品、硐浦、阿勐控、保山寨等近6000亩梯田,多依树景区包括多依树、爱春、大瓦遮等连片上万亩梯田。如此众多的梯田,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云海的覆盖下,构成了神奇壮丽的景观。
元阳梯田分布较广,除了上述三大景区以外,还有大坪乡小坪子梯田,逢春岭乡尼枯浦梯田、老曹寨梯田、大鱼塘梯田,小新街乡石碑寨梯田、大拉卡梯田,嘎娘乡大伍寨梯田、苦鲁寨梯田,上新城乡下新城梯田、瓦灰城梯田,沙拉托乡坡头梯田,马街乡瑶寨梯田,等等,都是几千近万亩的梯田,形状各异,各具特色,但因路远、交通不便而很少有旅游者涉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元阳哈尼族梯田的知名度日渐提高,从封闭的哀牢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国内外 专家学者和游客纷至沓来。在1993年的第一次国际哈尼族文化研讨
会期间, 中国、荷兰、日本、美国、英国、泰国等10多个国家的100多名代表参观过胜村乡全福庄哈尼梯田,深为其景观的壮丽与文化的丰富所折服。1995年,法国人类学家欧也纳博士也来元阳观览老虎嘴梯田,面对脚下万亩梯田,欧也纳博士激动不已,久久不肯离去,他称赞:“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艺术家!”无论登上元阳随便哪一座山顶,都能看到充满在大地之间的,那如山如海汹涌而来的都是梯田。
一座座的“田山”,仿佛就是一部非文字的巨型史书,直观地展示了哈尼先民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哈尼族古老的《天地人的传说》中说:大鱼创造了宇宙天地和第一对人,男人叫直塔,女人叫塔婆;塔婆生下22个娃,其中老三是龙,龙长大以后到海里当了龙王,为感激塔婆的养育之恩,向塔婆敬献了三竹筒东西,其中一筒里盛有稻谷种。也就是说,哈尼人认为,自开天辟地以来便有了稻子。说明哈尼人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民族之一,水稻种植是哈尼人古老的生产内容。千百年来,哈尼族将哀牢山区三江流域的野生稻驯化为陆稻,又将陆稻改良为水稻,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中,使三江流域成为人类早期驯化栽培稻谷的地区之一。
云南的元阳梯田导游词3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漱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
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这一景观构成了千奇百态变幻莫测的天地艺术大交响乐,成为举世瞩目的梯田奇观。
元阳梯田多数都在元阳至绿春公路两旁。元阳老县城往绿春方向5公里就是土锅寨梯田,在公路的`左边,早晨拍最好;由土锅寨前行11公里到猛品梯田,在公路右侧,下午、黄昏拍效果最好。
元阳哈尼族梯田从古至今始终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大系统,今天它仍然漱尼族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根本。166689亩梯田在养育着336971个农业人口,高山上的639584公顷森林提供着全县人民的生活用水和农田用水,全县4653条水沟干渠仍在灌溉着千山万岭之上的梯田,这就是元阳哈尼族梯田奇观的突出特点。它不像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等已失去功能的古迹,也不像泰山、黄山、尼加拉瓜大瀑布等单纯的自然景观,也不像曲阜孔庙、拉萨布达拉宫、北京颐和园等单纯的人文创造,它漱尼族人民与哀牢山大自然相融的相谐互促互补的天人合一的人类大创造,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
云南的元阳梯田导游词4“七彩云南,山水田园!”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到元阳梯田来游览观光。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有一些西方人在卫星云图上发现,中国云南的东部有一大片神秘的白色亮点,随后就吸引了法国专家特意到云南进行勘察,最后发现那个地球上的大白亮点就是元阳梯田。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20xx年,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哈尼梯田被成功列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名录。
各位游客朋友,元阳梯田漱尼族人1000多年来生生不息地“雕刻”的山水田园风光画。法国的欧也纳博士曾经来到元阳参观游览,他面对着脚下的万亩梯田,久久不肯离去,发出了:“哈尼族的梯田是真正的大地艺术,是真正的大地雕塑,而哈尼族就是真正的大地艺术家!”的绝美赞叹。那么这样一件艺术精品是怎么来的呢?早在唐朝,哈尼族就来到了元阳,利用这里的垂直气候明显、雨量充沛、适合种稻的特点,再结合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地在坡缓大的地方开垦大田,坡陡小的地方开垦小田。不仅如此,勤劳的哈尼族人还在沟边坎下的石隙也开田。就这样经过哈尼族人世世代代辛勤劳作,最后就形成了现在的壮观元阳梯田。
各位游客朋友,元阳梯田一共有“五绝”。这第一绝就是形式多:在这里的每片山坡上都布满了形状各异的梯田,其中小的有簸箕那样大,大的高达六七千平方米。这第二绝就是地势陡:一般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都要求退耕还林,但在这里,无论是15度的缓坡,还是75度的峭壁,我们都能看见梯田,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佩服哈尼族人的智慧了!这第三绝就是级数多:在这里一面坡上大约就有3000多级阶梯,这个极大地提高了耕地质量和数量。这第四绝就是海拔高:山区地形呈V形分布,海拔已经达到了20x多米,这可是水稻种植的极限了。这第五绝就是品种佳:哈尼梯田生产出来的水稻,是没有施过化肥的,他们使用的都是牲畜的粪便。哈尼族人利用村寨在上,梯田在下的地理优势,发明了“冲肥法”。在这里的每个村寨都挖有一个公用积肥塘,主要是用来储蓄牛马牲畜的粪便和污水用的。经年累月,沤得乌黑发臭,这就成为天然高效的农家肥。每到春耕的时候,他们就会挖开塘口,再从大沟中放水把这些“营养品”冲到田里。
云南的元阳梯田导游词5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红河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xx 。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漱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20xx年(癸巳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使中国超越西班牙成第二大世界遗产国,仅次于意大利。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位于哀牢山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被誉为“哈尼人的天梯”的元阳梯田。每年晚冬是这里农民最忙的季节,因蓄水养田所呈现的光影色彩,也成为了看梯田最美的季节。元阳县以梯田稻作为主,被明代农学家徐光启列为中国农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早在1320年前的唐朝,哈尼族就来到了哀牢山南部沟壑纵横、“地无三分平”的山区定居,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利用这里垂直气候明显、雨量充沛、适合稻种的特点,经过53代人的辛勤劳作,在山间开垦出了梯田并沿用至今。
元阳梯田有四绝:一是形式多,每片山坡上都布满了形状各异的梯田,大的可达10多亩,小者仅有簸箕大。二是地势陡,我们知道,大于25度的耕地一般都要求退耕还林,但在这里,从15度的缓坡到75度的峭壁上都能看见梯田,可谓巧夺天工。三是级数多,一面坡上竟能开垦3000多级阶梯,极大地提高了耕地质量和数量。四是海拔高,山区地形呈“V”形分布,海拔高度2795米,达到水稻种植的最高点。这里的水稻品种上佳、不施农肥,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云南连续3年大旱,这里的山里看不到任何水源地,而梯田中的水是从何而来呢?哈尼人民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在低纬度河谷常年高温使江河的水大量蒸发,到了高空受到冷气团的冷却,形成云雾终年缠绕于山间,云雾钻入全县6万多公顷的森林中,形成水滴汇成小溪,形成骨干沟渠4653条,提供了全县所有梯田和人畜用水。这一结构被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良性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位于哀牢山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被誉为“哈尼人的天梯”的元阳梯田。每年晚冬是这里农民最忙的季节,因蓄水养田所呈现的光影色彩,也成为了看梯田最美的季节。
云南的元阳梯田导游词6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红河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有多高,这如诗如画、巧夺天工的大地艺术,就是红河哈尼梯田。
水绕着田,田依着寨,人居与农耕和谐交融,这千层叠翠的美好家园,正是北回归线上的绿色生态明珠。
红河哈尼梯田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在唐代,梯田开垦已达相当规模,明代大农学家徐光启,在其著作《农政全书》中将红河哈尼梯田列为 中国农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
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
红河哈尼梯田主要分布于红河哀牢山南段的元阳、绿春、红河、金平等县,规模近7万公倾,仅世界遗产申报地元阳县境内就有19万亩,集中连片的达700公顷,其中以多依树梯田、牛角寨梯田、麻栗寨梯田,勐品梯田最具代表性,气势宏伟,蔚为壮观。
在依山而建的哈尼村寨的上方,茂密的森林是哈尼人民的水源地,村寨的下方是梯田,为人的生存奉献粮食,中间是人们生活的村寨居所。在这三者之间,经过 精心保护的森林中渗出水流,通过自成一体的灌溉 网络通向村庄,再流入梯田,田灌满以后再以田为渠流向河谷。梯田中的水和河谷中的水蒸发而上,在山腰受来自南面海洋性季风和海拔高低悬殊的气候影响而形成云海水分被森林充分吸纳,化为云雾阴雨贮于高山丛林,在林中汇成无数的水潭和溪流、被哈尼人民在半山腰截流而成特殊的灌溉水系。如此循环反复,生生不息。在申报地元阳县境内的哈尼梯田,没有一座水库,却拥有充分的水源,这科学的水系和良性生态令人惊叹。
人的命根子是田,田的命根子是水,水的命根子是森林和树木,为此,哈尼人民崇拜自然、崇拜树木,以树为神,将森林分为水源林和寨神林,这两种树林任何时候禁止砍伐,否则,乡规民约将给予制裁。这种特殊的乡规民约对保护梯田、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智慧的哈尼祖先在半山腰水源充足、温暖向阳的山坡上选择建寨的最佳位置,形成村落,以梯田田埂和水渠水沟为交通要道连接村寨与村寨。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形成自然和谐的景色。以高山森林为源泉把水引入村中的供人畜饮用,同时,利用水流经过村寨,在房前屋后建起了水碾、水磨和水碓,充分利用水能的作用,节省劳力,为家庭生活服务。哈尼先民还发明了“自然冲肥”法,通过水沟将自家门口的肥料化在水中,冲到田里,既减少劳动强度,又合理利用水资料。
这块有着1300多年的分水石刻就是哈尼祖先创造的水的法律,看似简单的分水刻度,将水按浇灌的需要,合理的进行分配,这种哈尼梯田独特而又科学的用水方法,保证了每块梯田公平而合理的得到充分的肥料和水量。有了“木刻分水法”的存在,哈尼人民从不为水而闹纠纷。
梯田是哈尼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哈尼族的农耕技术、宗教习俗、乡规民约、民居建筑、节日庆典、服饰歌舞、文学,无不以梯田为核心,处处渗透出梯田文化的 精神,更包含在哈尼族每年以农耕为中心的三大节日之中。
春天来临的时候,哈尼人民庆祝隆重的祭寨神“昂玛突”节日,举行农耕仪式,以村寨为单位祭拜天地、自然神,在街心摆起长街宴,吃团结饭,喝同心酒,祈求天地赐福百姓,一年一度的农耕活动由此拉开序幕。
夏季6月的“石乞扎扎节”,插完秧苗的哈尼人民,敲锣击鼓,撵磨秋,荡秋千,祭祀天地,请神与人同乐,预祝哈尼梯田无灾无祸,粮食丰收。
金秋时节的“车朗嘎通十月节”,哈尼人民庆祝梯田丰收,感激天地,祈祷来年子嗣安康,人畜兴旺。
千百年来哈尼人民崇拜自然,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变自然生态为农业生态,将森林、村庄、梯田、水系四个要素和谐统一,科学而又实际,既解决了吃饭生存问题,又使环境得到了保护。1300多年来,这个生态系统养育了这方水土的哈尼族、彝族、苗族、瑶族、傣族、壮族、汉族等世居民族,各民族互帮互助,成为红河哈尼梯田一道美丽的人文风景线。
江河——森林——村寨——梯田以及哈尼族以梯田农耕活动为核心的人居环境的选择、独特的农耕技术、以及相关的保护生态的民俗活动,它所蕴涵的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人与人和睦相亲的古老文化特征正是21世纪人类回归自然所追求的一种 精神,具有无可替代的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红河哈尼梯田所创造的大地景观艺术,是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的完美结合,具有令世人震憾的美学意义。
红河哈尼梯田,是申报地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是活的文化生态系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属于 中国的,而且是属于世界的,应该得到世界的珍惜和保护。哈尼梯田期待着全人类的关注和热爱。
红河哈尼梯田,通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天梯。
云南的元阳梯田导游词7元阳县以梯田稻作为主,被明代农学家徐光启列为中国农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早在1320年前的唐朝,哈尼族就来到了哀牢山南部沟壑纵横、“地无三分平”的山区定居,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利用这里垂直气候明显、雨量充沛、适合稻种的特点,经过53代人的辛勤劳作,在山间开垦出了梯田并沿用至今。元阳梯田有四绝:一是形式多,每片山坡上都布满了形状各异的梯田,大的可达10多亩,小者仅有簸箕大。二是地势陡,我们知道,大于25度的耕地一般都要求退耕还林,但在这里,从15度的缓坡到75度的峭壁上都能看见梯田,可谓巧夺天工。三是级数多,一面坡上竟能开垦3000多级阶梯,极大地提高了耕地质量和数量。四是海拔高,山区地形呈“V”形分布,海拔高度2795米,达到水稻种植的最高点。这里的水稻品种上佳、不施农肥,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云南连续3年大旱,这里的山里看不到任何水源地,而梯田中的水是从何而来呢?哈尼人民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在低纬度河谷常年高温使江河的水大量蒸发,到了高空受到冷气团的冷却,形成云雾终年缠绕于山间,云雾钻入全县6万多公顷的森林中,形成水滴汇成小溪,形成骨干沟渠4653条,提供了全县所有梯田和人畜用水。这一结构被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良性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在这直上云天的梯田里,哈尼族广种稻谷及各类杂粮瓜果。哈尼长街宴吃的东西全部都是来自梯田中的产品。每年10月10日左右的昂玛突节漱尼族人民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节日,妇女们准备近40种风味的菜肴,各家男主人将鱼雀、竹笋、木耳、蘑菇等梯田中的特产和高粱焖锅酒端到指定的街心,一家摆一至二桌,家家户户桌连桌沿街摆,百来张桌子排在一起,恰似一条长龙,每年慕名而来看梯田美,吃哈尼菜的人络绎不绝。不论谁,只要您愿意都可以融入这浩浩龙宴之中,体验哈尼风情。哈尼族祖先把伟大力量和崇高人格镌刻于大山,哈尼子孙让幸福的长街宴、和睦亲善的民族品格飘香四方。元阳梯田和哈尼长街宴漱尼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缩影,是当地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家园。听小伙们沿街吹起了牛角号,姑娘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长街宴开始了,咱们看看去!
元阳县境内全是崇山峻岭,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元阳哈尼梯田主要有3大景区:坝达景区包括箐口、全福庄、麻栗寨、主鲁等连片14000多亩的梯田,老虎嘴景区包括勐品、硐浦、阿勐控、保山寨等近6000亩梯田,多依树景区包括多依树、爱春、大瓦遮等连片上万亩梯田。如此众多的梯田,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云海的覆盖下,构成了神奇壮丽的景观。
云南的元阳梯田导游词8各位游客朋友,现在的元阳哈尼梯田主要有新街景区、坝达景区、勐品景区、多依树等景区。这些景区目前准备申报世界遗产的核心保护区。那么接下里就请大家随我走进景区进行参观游览吧!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新街景区了。新街景区就位于元阳县南部,距离省城昆明大约为300多千米,原本是元阳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城搬迁后现在属于新街镇管辖。在这里众多的自然景观里最负盛名的就是日出了。住新街瞭望四方,一片白茫茫云海展现。唯见波涛滚滚,不闻浪有声,海中点缀着大小几个青翠山头,欲沉似浮,红日东升,五彩缤纷,壮观难书,美景难言。我们知道,登泰山观日出一一无海,海上观日出又少了山的壮美无限。这里山、海、梯田、山寨、凤尾竹俱全,与阳光共辉。新街的确售赏、拍摄日出日落云海、梯田、山城的好地方。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坝达景区了。坝达梯田位于元阳县的新街镇南部,也售赏日落、云海风光著名的景点之一。埂达梯田是元阳最大的一处梯田区,包括全福装、麻栗寨、主鲁等连片上万亩的梯田,这里的梯田面积大、壮观、线条美、立体感强,从海拔1100米麻栗寨河起连绵不断,直伸延至20多米的高山之巍。随着时间和光线的不同,上万亩的梯田还会泛着不同颜色的光辉,震撼至极。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元阳梯田最险峻的的老虎嘴景区了,大家可以站在老虎嘴向下观赏,整个地形是不是就呈现出两山夹一川的面貌呢?除此之外,梯田的颜色的层次感也是非常的强烈,五彩斑斓,就像是人画上去的,所以这里也是摄影者的挚爱。那么接下来请大家在这里稍作休息,拍出美丽的照片作为一生留恋吧!
这就是表白的第一步,一定要有很好的印象管理。心理学研究就发现,男人是通过视觉信息来建立印象的,而女人是通过听觉信息来建立印象的。
所以各位女生注意,在跟男生打交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个人形象。打理一下形象,把自己打扮成他喜欢的样子,爱穿一件他喜欢的衣服,这都是非常有效的加分因素,能起到很好的促进沟通的作用。
各位男生就注意了,女生都是通过听觉信息来建立印象的,所以跟女生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有赞美,要有认可,而且表达就一定要有含糖量。大家就记住,甜言蜜语对任何年龄段的女生都具有无穷的杀伤力,从幼儿园到敬老院那是可以横扫的。
借助视听信息,加强印象管理,这是杏仙的第一步。

杏仙
第二步是香茶助兴,制造氛围。
接下来一个特别经典的场景出现了,在《西游记》里边我特别喜欢这个场景。
只见两个黄衣女童捧着一个红漆丹盘,盘内有六个细磁茶盂,盂内设几品异果。提一把白铁嵌黄铜的茶壶,壶内香茶喷鼻。斟了茶,那女子微露春葱,捧磁盂先奉三藏,次奉四老,然后一盏,自取而陪。
大家看一看,这个视觉场景、颜色搭配特别地美好。黄衣、红盘、香茶、异果、白铁、黄铜、春葱微露,这些元素混合在一起,制造出了一个特别美好、让人动心的环境氛围。
而且背后还有两个因素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就是食物连结,了解一个人,首先要了解他的日常饮食;关心一个人,首先要关心他的日常饮食。
食物连结是培养感情、建立感情的好方法,约人就是从约饭开始。各位男生,你要想追一个女生的话,了解这个女孩爱吃什么,有什么食物偏好,这是非常重要的。感情建设从饮食入手,抓住她的胃,就能抓住她的心。

杏仙
第二点就是表达关爱。这位杏仙双手捧茶,面带微笑,先送到唐三藏的眼前,请他品尝,其次再斟给别人品尝。大家看一看,这感情就体现在细节小事上。这里边也有我们一直强调的一个要点,就是“先有表现,后有表白”。
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干什么事情都要先抓基础。把基础打牢,后边的文章才好做。在感情过程中就有一个基本规律,日常表现就是临场表白的基础。所谓日常表现就是小事上体现关心,细节上体现关爱,平常时体现关注。
还有就是表白氛围特别重要。你看在香茶雅剧、烛光晚餐上拿出玫瑰花就显得特别美好。如果你选择嘈杂的自由市场,在卖肉的摊旁边表达这个玫瑰的感情,就显得特别让人难以接受。所以表白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氛围。
以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做点总结,就是视听信息,印象管理,食物连结,细节关爱和环境氛围。这些策略都落实到位了,下一步就需要言语表达了。其实在言语表达上,还有几个具体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这一部分内容今天我们就不再探讨展开了。

杏仙和唐僧
白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白族的传统节日有三月街、火把节。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夏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川、藏及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新中国成立后,三月街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大会。
火把节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举行,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你知道苗族和白族有什么传统节日吗 白族 白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住房多采取“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格式。他们十分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及山墙彩画的装饰艺术。门楼装饰,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组成串角飞檐,花枋精巧,斗拱重叠,雄浑稳重,美观大方,体现了白族劳动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白族人民偏爱白色,他们建房的总体色调是白色,白族传统服装的色调也是偏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通常穿白色的对襟上衣,外面套一件黑领褂;海东地区男子则外套皮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小”,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妇女是白上衣,再套一件蓝色、红色或黑色的坎肩、腰上系着绣花的小围裙。已婚妇女的头饰一般是蓝色。姑娘是把辫子和一根红绳结在一起,然后把一块五颜六色的手贴缠在头上,雷白的缨穗在头右边飘飘洒洒,很能显出姑娘的妩媚。 大理白族酷爱花,几乎家家都种药,当地有“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之说,姑娘的名字大部分都带有花字,如:金花、银花、德花、美花、春花等。 白族独特的节日有“绕三灵”、“石宝山歌会”、“本主节”“耍海会”和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三月街”、也有白族人自己的“火把节”等众多的节日。 苗族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族,自称“木”、 “蒙”、“达木”、“达吉”。他称有几种情况,一是以服饰 颜色而称“红苗”、“花苗”、“白苗”、“黑苗”等;二是 以住地或种植的作物而称“高地苗”、“八寨苗”、“栽姜 苗”等;三是旧时代统治者对他们的侮称,如“生苗”、“熟 苗”、“麻布苗”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苗族”。广西的苗族占全国苗族人口55%,占广西人口1%,在广西各族人口中排在汉、壮、瑶族之后位居第四。全国苗族的主要分布地在贵州和湖南,广西的苗族主要居住在与湖南、贵州、云南接界的广西北部、西北部和西部的山区。苗族最大的特点是盛产各种木材和土特产,保持灿烂古朴的民族传统 苗族有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如苗年、拉鼓节、芦笙节等,但其中最隆重和内容最丰富的就是苗年。 过苗年的时间,各地并不相同。融水、三江、龙胜一带的苗年一般在农历十一月的 亥日。苗年隆重热烈,除祭祖、饮宴之外,还举行各种活动。新年来临,全家守岁。吃 了“过地餐”(这是苗家人与在阴间的祖先共进的团圆餐),拜过年,人们就开展各种 活动。祭龙潭、祭田神、吹笙伴舞,热闹非凡,是苗年最隆重的场面。祈神求丰收,是 苗年活动的一个大主题。 苗族过年,食品也多种多样,有米饭、糯米粑、肉(酸肉)、鱼(酸鱼)等,还有 一种特殊的食品叫“辣椒骨”,它味香而辣,可增进食欲,驱风御寒,防治感冒,是苗 家常备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品. 瑶族 瑶族现有人口2134万人,分布于广西、广东、湖南、贵州和云南等省。云南现有173万人,主要分布在河口、金平、马关、富宁、文山、麻栗坡、邱北、元阳、绿春、 红河等地。此外,勐腊、景东、江城等地也有少数分布。历史上,瑶族和苗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同源于秦汉时的“武陵蛮”部落。大约在隋代,居于现在湖南、湖北 一带的瑶族和苗族已分化成两个族群。云南的瑶族是明、清以后分别从两广和贵州迁入文山境内的。以后又分迁到红河流域和墨江、勐腊等地。云南的不少瑶族不仅会 说本民族的语言,还兼操汉语、壮语和苗语,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瑶族过去因其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曾有“过山瑶”、“红头瑶”、“大板瑶”、“平头瑶”、“蓝靛瑶”、“沙瑶”、“白头瑶”等自称和>>
白族有什么节日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远近闻名。
年节
居住在云南碧江的白族,有自己的独特的年历。他们根据树木的生长来确定时令。当桃花发苞时就是他们的三月,漆树叶发到五寸时,就是五月……这样,他们视一年不是十二个月,而是十三个月。
在一年中,三月和十三月是他们的休息月。三月为三月节,十三月为过年月。但是,过年月只有一天为新年,这一天又不固定,它是由寨中各宗族的老人在每年来商定的。新年确定后,这天清晨,全寨成员在有威望的老人的率领下,带着自酿的米酒和糯米粑,一齐到寨头的大树下举行祭树仪式,预祝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祭奠完备,人们将带来的年礼,先赠给老人一份,然后互敬年酒、粑粑……
祭奠活动结束后,大家回去杀年猪。如果商定这天要合伙煮肉吃,杀猪人家就要拿出十分之一的肉来大家煮吃;如果不合伙吃,杀猪人家也要向没有养猪的人家赠送猪肉,以示团结友爱。
三月街
三月街:古代亦称观音市或观音会,据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年夏历三月举行,地点在大理城西苍山中和峰脚下。节日内容原是佛教庙会,举办隆重的讲经拜佛活动。是白族人民的传统佳节,每年在大理古城的中和峰麓,中溪河畔的空旷地上举行。每到“三月街”期间,远至千里,近到邻县的商人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交易。市场商品,从药材到食品、家具、牲畜,应有尽有,它是滇西商品交易的最大聚集地。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暴君,奢望长生不老,听信一个侍从的话,每天吃一对人的眼球,这给当地白族人带来深重的灾难。当时有个充满神奇威力的勇士,为了给白族人民除魔灭害,在三月的一天,巧施妙计,把暴君骗到苍山的中和峰麓,唤来神狗咬断了暴君的咽喉,喝干了他的血液,消灭了这个魔王,为白族人民除了祸害。为了纪念这个勇士和白族人民得救的大好日子,人们每年在农历三月十五――二十日,聚集在苍山脚下,欢歌乐舞。年复一年,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三月街”。现在“三月街”期间,除了交流物资,还表演民族歌舞、体育等活动。特别是参加赛马会的各族骑手,云集苍山脚下,扬鞭策马,腾云驾雾似的向洱海边奔去,其情景煞是壮观。
火把节
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是白族人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这天,每个村寨都要竖立高大火把,各家立起小火把。夜幕降临,大小火把一齐点燃,犹如千万条火龙在 漫山遍野奔驰,人们 田间,捕虫灭害。刚生婴儿的家庭,在大火把下请乡亲们喝“喜酒”,祝贺母子平安。
绕三灵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举行。届时白族群众朝拜金龟寺、圣源寺、崇圣寺,同时在寺庙前的草地上通宵尽情歌舞。
抢头水
大年三十,是大理白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抢头水”的佳节。夜幕降临的时候,姑娘小伙子个个忙着梳妆打扮。他们穿上艳丽的民族服装,手上拎着一串鞭炮,肩上挑着一担水桶,笑逐颜开地行进在村头巷尾,来到水井边。到了午夜零时,只听鞭炮齐鸣,只见大家争先恐后的“抢头水”。每家每户把“抢”来的“头水”挑回家去后,便用它赶做汤丸、面条等食物,煮好后装在碗里或盘里,恭恭敬敬地挨家挨户送到老年人手里,祝贺老人新年快乐,幸福健康。老人收下礼物后,在还碗盘时,在碗盘中放几分钱,以示压岁。祝年轻的一代健康成长,美好幸福……“抢头水”活动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敬老爱幼的民族传统。
耍海会
云南洱海沿岸的白族人民,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都要举办一次传统的耍海盛会。相传过>>
白族最隆重的节日是什么 白族最隆重的节日是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盛会,它既是云南西部最为古老而繁荣的贸易集市,也是大理州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民间文艺体育大交流的盛大节日。
还有就是白族火把节。
在云南,许多民族都过火把节,而各自过法不同。白族火把节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白语称为“夫汪舞”,意为“六月狂欢”。无论城市乡村、山区坝区皆普天同庆。在白族人心目中,它是仅次于春节的最隆重的节日。除了村寨竖大火把的集体活动,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佳肴美食、各种节日用品,嫁出去的姑娘都要回娘家团聚。节前,遍街卖的是火把节的标志物――用竹篾彩纸糊扎的小升斗、小火把、纸火香袋以及专供妇女用来染红指甲的凤仙花根等等,恭日气氛非常浓郁。
白族的节日习俗是什么 居住:
白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分布于云南省各地及贵州省毕节地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湖南省桑植县。
语言文字:
白族人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彝语支。有南部、中部和北部3种方言。绝大部分白族人使用本民族语言,并通晓汉语。
民族艺术:
白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创世纪》、《火烧松明楼》、《望夫云》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不少被编入戏剧上演。
宗教信仰:
族崇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
民族节日:
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每逢节日,除必备节日食品之外,还要进行拜佛、祭天和敬祖等祭祀活动。年节最为隆重。自腊月起家家都要置办年货、杀猪、磨豆腐、舂饵块和糯米粉。除夕时,各家主事人都要带着饭菜、茶酒用托盘顺着天地、大门、水井、灶神、祖先牌位的顺八进行祭拜。然后全家人吃团圆饭。隆重的团圆饭在餐桌中央摆一个大的铜火锅,必上猪头肉,周围有八大碗寓意深刻的日菜肴。
祭祀:
中元节和祭天是专门祭祀性节日,特别是每年阴历七月的中元节,是祭祀祖先亡灵的节日,如果是新丧之家祭祀更要隆重,届时要准备八大碗馔肴祭奠,其中有千张肉、排骨、酥肉、酿茄子、百合、羊肚菌,以及脍鱼包肉馅,每道菜不仅用料讲究,做工精备,并且要富有观赏价值。如是直系亲属或姻亲户,在发丧前还要做名为“三滴水”全席来吊唁。所谓“三滴水”全席是指有果品、牲礼(做成凤鱼狮象状的菜肴)和八大碗三大类。
食俗:
白族通常习惯于日食三餐。农忙季节或节庆期间,则多加早点和午点,平坝地区的白族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的白族则多以玉米、洋芋、荞麦为主食。主食都以蒸制为主,常吃干饭,外出做活随着携带盒饭,就地冷餐。
饮茶是白族人的另一嗜好,白族很注重每天清晨和中午两次茶。晨茶称“早茶”或“清醒茶”,一起床就烤茶,全成年人都喝;午茶又吃“休息茶”或“解渴茶”,内放米花如乳扇,包括小孩也要喝一杯。
白族大都喜饮酒,酿酒是白族家庭的一项主要副业。由于所用的原料和方法不同,家酿酒的种类很多,制酒时常用40多种草药制成酒曲,制成各种白酒,其中以窑酒和干酒为传统佳酿。另外还有一种糯米甜酒,是专为妇女和孕妇制作的,据说有滋补和催奶的作用。
婚俗: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恋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斯间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
礼仪:
对客人,无论是否认识都热情接待。凡客人光临,必以“三道茶”待。三道茶是白族最讲究的茶礼,即斟茶三道:第一道为纯烤茶,第二道加入核桃片,乳扇和红糖,第三道加入蜂蜜和几粒花椒。因而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点。进餐时,老人客人坐上首,晚辈依次坐两旁或下首,并随时要为长辈和客人添饭加汤,热情待候。>>
白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三月街
白族
人口约140万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善种水稻。大理雪梨、宾川桔柑都是驰名中外的特产,白族有本民族语言,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信仰佛教。白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创世纪》、《火烧松明楼》、《望夫云》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不少被编入戏剧上演。
习俗: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对客人,无论是否认识都热情接待。凡客人光临,必以“三道茶”款待。三道茶是最讲究的茶礼,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点。为客人斟茶不能斟满,白族民间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之说。白族就餐很讲礼仪,长辈、客人坐上首,晚辈依次坐两旁或下首,并随时要为长辈和客人添饭加汤,热情待候。
婚俗: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时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
食俗:平坝地区的白族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的白族则多以玉米、洋芋、荞麦为主食。主食都以蒸制为主。
因鲜菜常年不断,白族人每餐都喜食鲜菜和各种腌菜。白族妇女大都善作腌菜,腌菜的种类很多,除腌制鲜菜外,还做豆瓣酱、豆豉、面酱;剑川、鹤庆的白族常采撷洱海的海菜花,加工烹制成各种风味菜。
肉食以猪肉为主,除用鲜猪肉做各种炒菜外,还喜腌制年猪,加工成火腿、腊肠、香肠、猪肝、吹肝、饭肠等精美风味食品。冬天,白族都喜欢大锅牛肉汤,食用时要加蔓菁、萝卜、葱等佐料一起食用。临河而居的白族,擅长水鲜烹调。
白族大都喜饮酒,由于所用的原料和方法不同,酒的种类很多,制酒时常用40多种草药制成酒曲,制成各种白酒,其中以窑酒和干酒为传统佳酿。另外还有一种糯米甜酒,是专为妇女和孕妇制作的,据说有滋补和催奶的作用。
饮茶是白族人的另一嗜好,白族很注重每天清晨和中午两次茶。晨茶称“早茶”或“清醒茶”,一起床就喝茶,成年人都喝;午茶又叫“休息茶”或“解渴茶”,内放米花和奶,括小孩也要喝一杯。
白族的风味菜肴很多。生皮是为白族逢年过节必备的菜肴之一,是用多种辛麻辣拌成的冷荤菜。毛驴汤锅,是用毛驴肉烧制而成。柳蒸猪头也是白族传统名菜之一,是用猪头放在柳条架上入锅蒸制而成的。大面糕是白族中秋节特制的糕饼,用发酵面团加佐料蒸制而成。
服装:男子的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在云南洱源县西山区,每个成年后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个小巧玲珑的绣花荷包,荷包上绣着“双雀登枝”、“鸳鸯戏水”等字样。绣荷包是爱情的象征,它是白族姑娘聪明智慧的结晶。
女子服饰则各地不一,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浅色蓝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未婚妇女梳独辫子盘于头顶,并以鲜艳的红头绳绕在白色的头巾上,红白相衬,相得益彰。腰系绣花短围腰,更显得色彩鲜明,美观大方。已婚妇女改为挽髻。洱海东岸妇女则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住,或绾以簪子,均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白族妇女有佩带耳环、手镯的习俗。居住在大理洱源县的白族妇>>
白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白族最隆重的节日是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盛会,它既是云南西部最为古老而繁荣的贸易集市,也是大理州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民间文艺体育大交流的盛大节日。
还有就是白族火把节。
在云南,许多民族都过火把节,而各自过法不同。白族火把节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白语称为“夫汪舞”,意为“六月狂欢”。无论城市乡村、山区坝区皆普天同庆。在白族人心目中,它是仅次于春节的最隆重的节日。除了村寨竖大火把的集体活动,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佳肴美食、各种节日用品,嫁出去的姑娘都要回娘家团聚。节前,遍街卖的是火把节的标志物――用竹篾彩纸糊扎的小升斗、小火把、纸火香袋以及专供妇女用来染红指甲的凤仙花根等等,节日气氛非常浓郁。
白族传统节日 云南白族是怎样过春节的 白族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愿日子比蜜甜。早饭后,孩子们由成人带领到亲友家给长辈拜年。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是节日不可缺少的活动。
1、春节: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六,是白族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
2、过小年:即元宵节。
3、忌日:除夕晚上、大年初一忌串门子,忌口吹火。妇女忌洗衣梳头。
4、4、忌食:除夕晚杀的公鸡肉外人不能吃。
5、每逢节日,除必备节日食品之外,还要进行拜佛、祭天和敬祖等祭祀活动。年节最为隆重。自腊月起家家都要置办年货、杀猪、磨豆腐、舂饵块和糯米粉。除夕时,各家主事人都要带着饭菜、茶酒用托盘顺着天地、大门、水井、灶神、祖先牌位的顺八进行祭拜。然后全家人吃团圆饭。隆重的团圆饭在餐桌中央摆一个大的铜火锅,必上猪头肉,周围有八大碗寓意深刻的日菜肴。如:藕有眼寓意开窍通畅;蒜苗白语意“顺”寓意万事通顺;烧鱼寓意富富有余等。大年初一早晨要煮汤圆,有的做面条,都寓意团圆、和顺、益寿等美好的祝愿。从初一到初五,每天吃什么都有一定的规范。居住在碧江的白族,过年的方式与其他地区不同,在碧江的白族把一年分成十三个月,年节则在13月的下旬属猪或属蛇日进行。除夕晚全家都要先祭树神,而后全村要一起聚餐。在其他一些节日里,除要杀猪或宰羊置办酒席外,还要有应时的食品。如三月街要有各种蒸糕、凉粉;清明节要凉拌什锦;端午节包粽子,喝雄黄酒;栽秧会吃栽秧肉、炒蚕豆;六月二十五日火把节吃甜食和各种糖果;中秋节吃白饼、酥饼;尝新节吃掺新米饭等。
白族的节日 白族主要的传统节日包括: “绕三灵”――“绕三灵”又称“绕山灵”、“绕三林”,是云南大理白族的传统节日,白语叫“观上览”,意即“游逛园林”。“绕三灵”的会期为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共三天。“三灵”指“神都”圣源寺,“仙都”金奎寺,“佛都”崇圣寺。“绕三灵”主要是串游这三个寺庙。节日期间,人山人海,在“三那绕南四绕北”中,歌舞不断;晚上宿营田野,唱白族的大本曲,对歌到天亮;可谓狂欢通宵达旦。 “三月街”――“三月街”又称“观音市”、“观音街”,“祭观音街”,是云南大理白族盛大的节日和街期,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耍海会”――“耍海会”,又称“捞尸会”,是云南大理白族的民间传统节日。“耍海会”的会期长达一个月,从农历七月二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三日。而规模最大的,要数大理洱海西岸的沿湖村庄八月八日的耍海会。是日,周围许多村寨都将花船云集到才村附近的水面,但见洱海里白帆点点,岸上人头攒动,船只连绵十几里,观者逾万人。 白族其他独特的节日还有“石宝山歌会”、“本主节”和白族人自己的“火把节”等众多的节日。
白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白族的传统节日有三月街、火把节。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夏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明清时期,川、藏及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贸易。新中国成立后,三月街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民族体育文艺大会。
火把节于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举行,是白族的传统节日,节日当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白族有什么节日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远近闻名。
年节
居住在云南碧江的白族,有自己的独特的年历。他们根据树木的生长来确定时令。当桃花发苞时就是他们的三月,漆树叶发到五寸时,就是五月……这样,他们视一年不是十二个月,而是十三个月。
在一年中,三月和十三月是他们的休息月。三月为三月节,十三月为过年月。但是,过年月只有一天为新年,这一天又不固定,它是由寨中各宗族的老人在每年来商定的。新年确定后,这天清晨,全寨成员在有威望的老人的率领下,带着自酿的米酒和糯米粑,一齐到寨头的大树下举行祭树仪式,预祝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祭奠完备,人们将带来的年礼,先赠给老人一份,然后互敬年酒、粑粑……
祭奠活动结束后,大家回去杀年猪。如果商定这天要合伙煮肉吃,杀猪人家就要拿出十分之一的肉来大家煮吃;如果不合伙吃,杀猪人家也要向没有养猪的人家赠送猪肉,以示团结友爱。
三月街
三月街:古代亦称观音市或观音会,据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每年夏历三月举行,地点在大理城西苍山中和峰脚下。节日内容原是佛教庙会,举办隆重的讲经拜佛活动。是白族人民的传统佳节,每年在大理古城的中和峰麓,中溪河畔的空旷地上举行。每到“三月街”期间,远至千里,近到邻县的商人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交易。市场商品,从药材到食品、家具、牲畜,应有尽有,它是滇西商品交易的最大聚集地。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暴君,奢望长生不老,听信一个侍从的话,每天吃一对人的眼球,这给当地白族人带来深重的灾难。当时有个充满神奇威力的勇士,为了给白族人民除魔灭害,在三月的一天,巧施妙计,把暴君骗到苍山的中和峰麓,唤来神狗咬断了暴君的咽喉,喝干了他的血液,消灭了这个魔王,为白族人民除了祸害。为了纪念这个勇士和白族人民得救的大好日子,人们每年在农历三月十五――二十日,聚集在苍山脚下,欢歌乐舞。年复一年,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三月街”。现在“三月街”期间,除了交流物资,还表演民族歌舞、体育等活动。特别是参加赛马会的各族骑手,云集苍山脚下,扬鞭策马,腾云驾雾似的向洱海边奔去,其情景煞是壮观。
火把节
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是白族人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这天,每个村寨都要竖立高大火把,各家立起小火把。夜幕降临,大小火把一齐点燃,犹如千万条火龙在 漫山遍野奔驰,人们 田间,捕虫灭害。刚生婴儿的家庭,在大火把下请乡亲们喝“喜酒”,祝贺母子平安。
绕三灵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举行。届时白族群众朝拜金龟寺、圣源寺、崇圣寺,同时在寺庙前的草地上通宵尽情歌舞。
抢头水
大年三十,是大理白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抢头水”的佳节。夜幕降临的时候,姑娘小伙子个个忙着梳妆打扮。他们穿上艳丽的民族服装,手上拎着一串鞭炮,肩上挑着一担水桶,笑逐颜开地行进在村头巷尾,来到水井边。到了午夜零时,只听鞭炮齐鸣,只见大家争先恐后的“抢头水”。每家每户把“抢”来的“头水”挑回家去后,便用它赶做汤丸、面条等食物,煮好后装在碗里或盘里,恭恭敬敬地挨家挨户送到老年人手里,祝贺老人新年快乐,幸福健康。老人收下礼物后,在还碗盘时,在碗盘中放几分钱,以示压岁。祝年轻的一代健康成长,美好幸福……“抢头水”活动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敬老爱幼的民族传统。
耍海会
云南洱海沿岸的白族人民,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都要举办一次传统的耍海盛会。相传过>>
白族最隆重的节日是什么 白族最隆重的节日是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盛会,它既是云南西部最为古老而繁荣的贸易集市,也是大理州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民间文艺体育大交流的盛大节日。
还有就是白族火把节。
在云南,许多民族都过火把节,而各自过法不同。白族火把节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白语称为“夫汪舞”,意为“六月狂欢”。无论城市乡村、山区坝区皆普天同庆。在白族人心目中,它是仅次于春节的最隆重的节日。除了村寨竖大火把的集体活动,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佳肴美食、各种节日用品,嫁出去的姑娘都要回娘家团聚。节前,遍街卖的是火把节的标志物――用竹篾彩纸糊扎的小升斗、小火把、纸火香袋以及专供妇女用来染红指甲的凤仙花根等等,恭日气氛非常浓郁。
你知道苗族和白族有什么传统节日吗 白族 白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住房多采取“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格式。他们十分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及山墙彩画的装饰艺术。门楼装饰,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组成串角飞檐,花枋精巧,斗拱重叠,雄浑稳重,美观大方,体现了白族劳动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白族人民偏爱白色,他们建房的总体色调是白色,白族传统服装的色调也是偏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通常穿白色的对襟上衣,外面套一件黑领褂;海东地区男子则外套皮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小”,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妇女是白上衣,再套一件蓝色、红色或黑色的坎肩、腰上系着绣花的小围裙。已婚妇女的头饰一般是蓝色。姑娘是把辫子和一根红绳结在一起,然后把一块五颜六色的手贴缠在头上,雷白的缨穗在头右边飘飘洒洒,很能显出姑娘的妩媚。 大理白族酷爱花,几乎家家都种药,当地有“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之说,姑娘的名字大部分都带有花字,如:金花、银花、德花、美花、春花等。 白族独特的节日有“绕三灵”、“石宝山歌会”、“本主节”“耍海会”和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三月街”、也有白族人自己的“火把节”等众多的节日。 苗族 苗族是一个古老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族,自称“木”、 “蒙”、“达木”、“达吉”。他称有几种情况,一是以服饰 颜色而称“红苗”、“花苗”、“白苗”、“黑苗”等;二是 以住地或种植的作物而称“高地苗”、“八寨苗”、“栽姜 苗”等;三是旧时代统治者对他们的侮称,如“生苗”、“熟 苗”、“麻布苗”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苗族”。广西的苗族占全国苗族人口55%,占广西人口1%,在广西各族人口中排在汉、壮、瑶族之后位居第四。全国苗族的主要分布地在贵州和湖南,广西的苗族主要居住在与湖南、贵州、云南接界的广西北部、西北部和西部的山区。苗族最大的特点是盛产各种木材和土特产,保持灿烂古朴的民族传统 苗族有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如苗年、拉鼓节、芦笙节等,但其中最隆重和内容最丰富的就是苗年。 过苗年的时间,各地并不相同。融水、三江、龙胜一带的苗年一般在农历十一月的 亥日。苗年隆重热烈,除祭祖、饮宴之外,还举行各种活动。新年来临,全家守岁。吃 了“过地餐”(这是苗家人与在阴间的祖先共进的团圆餐),拜过年,人们就开展各种 活动。祭龙潭、祭田神、吹笙伴舞,热闹非凡,是苗年最隆重的场面。祈神求丰收,是 苗年活动的一个大主题。 苗族过年,食品也多种多样,有米饭、糯米粑、肉(酸肉)、鱼(酸鱼)等,还有 一种特殊的食品叫“辣椒骨”,它味香而辣,可增进食欲,驱风御寒,防治感冒,是苗 家常备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品. 瑶族 瑶族现有人口2134万人,分布于广西、广东、湖南、贵州和云南等省。云南现有173万人,主要分布在河口、金平、马关、富宁、文山、麻栗坡、邱北、元阳、绿春、 红河等地。此外,勐腊、景东、江城等地也有少数分布。历史上,瑶族和苗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同源于秦汉时的“武陵蛮”部落。大约在隋代,居于现在湖南、湖北 一带的瑶族和苗族已分化成两个族群。云南的瑶族是明、清以后分别从两广和贵州迁入文山境内的。以后又分迁到红河流域和墨江、勐腊等地。云南的不少瑶族不仅会 说本民族的语言,还兼操汉语、壮语和苗语,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瑶族过去因其居住和服饰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曾有“过山瑶”、“红头瑶”、“大板瑶”、“平头瑶”、“蓝靛瑶”、“沙瑶”、“白头瑶”等自称和>>
白族的节日习俗是什么 居住:
白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他分布于云南省各地及贵州省毕节地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湖南省桑植县。
语言文字:
白族人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 藏缅语族 彝语支。有南部、中部和北部3种方言。绝大部分白族人使用本民族语言,并通晓汉语。
民族艺术:
白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创世纪》、《火烧松明楼》、《望夫云》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不少被编入戏剧上演。
宗教信仰:
族崇拜相当于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
民族节日:
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每逢节日,除必备节日食品之外,还要进行拜佛、祭天和敬祖等祭祀活动。年节最为隆重。自腊月起家家都要置办年货、杀猪、磨豆腐、舂饵块和糯米粉。除夕时,各家主事人都要带着饭菜、茶酒用托盘顺着天地、大门、水井、灶神、祖先牌位的顺八进行祭拜。然后全家人吃团圆饭。隆重的团圆饭在餐桌中央摆一个大的铜火锅,必上猪头肉,周围有八大碗寓意深刻的日菜肴。
祭祀:
中元节和祭天是专门祭祀性节日,特别是每年阴历七月的中元节,是祭祀祖先亡灵的节日,如果是新丧之家祭祀更要隆重,届时要准备八大碗馔肴祭奠,其中有千张肉、排骨、酥肉、酿茄子、百合、羊肚菌,以及脍鱼包肉馅,每道菜不仅用料讲究,做工精备,并且要富有观赏价值。如是直系亲属或姻亲户,在发丧前还要做名为“三滴水”全席来吊唁。所谓“三滴水”全席是指有果品、牲礼(做成凤鱼狮象状的菜肴)和八大碗三大类。
食俗:
白族通常习惯于日食三餐。农忙季节或节庆期间,则多加早点和午点,平坝地区的白族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的白族则多以玉米、洋芋、荞麦为主食。主食都以蒸制为主,常吃干饭,外出做活随着携带盒饭,就地冷餐。
饮茶是白族人的另一嗜好,白族很注重每天清晨和中午两次茶。晨茶称“早茶”或“清醒茶”,一起床就烤茶,全成年人都喝;午茶又吃“休息茶”或“解渴茶”,内放米花如乳扇,包括小孩也要喝一杯。
白族大都喜饮酒,酿酒是白族家庭的一项主要副业。由于所用的原料和方法不同,家酿酒的种类很多,制酒时常用40多种草药制成酒曲,制成各种白酒,其中以窑酒和干酒为传统佳酿。另外还有一种糯米甜酒,是专为妇女和孕妇制作的,据说有滋补和催奶的作用。
婚俗: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恋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斯间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
礼仪:
对客人,无论是否认识都热情接待。凡客人光临,必以“三道茶”待。三道茶是白族最讲究的茶礼,即斟茶三道:第一道为纯烤茶,第二道加入核桃片,乳扇和红糖,第三道加入蜂蜜和几粒花椒。因而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点。进餐时,老人客人坐上首,晚辈依次坐两旁或下首,并随时要为长辈和客人添饭加汤,热情待候。>>
白族有什么习俗 白族生活习俗
一、服饰
早期男女衣服多用棉布自制而成。老年男子多穿对襟短衣、大襟长衫、大摆档裤。头戴瓜皮小帽。脚穿布制圆口虎头鞋或荷叶绣花鞋。青年男子多穿蓝白对襟衣,套银钮黑褂,黑蓝色摆档裤,头戴瓜皮帽或包头、毡帽。系腰带。脚穿布制连绊鞋或绣花叫底皮衲。到民国初,年青妇女穿着改变,衣着各色大姊妹装和红、紫、黑褂,自绣各种花案,配上各色宽窄花边。银光片订在衣袖衣襟上。裤子为黑蓝、水红。中老年妇女也有裤脚镶花边的。姑娘们系有黑蓝布系腰或绣花围腰。脚穿各种布制的绣花鞋。喜戴银、玉耳边环、柳叶耳环。手镯有滑标、扭丝、平扁银、玉镯、还多戴金银戒指。
已婚妇女束后发髻,髻上有红头绳别上银簪、玉簪,有的套上网兜。也有用4寸宽、1寸长的黑衣布条围住发髻和顶部的。五十多岁后,衣服花纹逐渐减少,多穿短而宽、袖口大、长到膝的大襟衣,外套一件满镶满滚的黑褂,系黑蓝色系腰,穿普通裤,脚穿鼻尖船形布鞋。封年过节和做客,才戴耳环郸镯。
二、 婚姻
1、说亲 :男方父母探好女方姑娘后,托媒到女方家提亲。女方父母同意,就把姑娘生辰八字告知男方,经男方请人“合八字”,若婚姻合,表示这门亲事已定。
2、订婚:在合婚后,男方择定吉日“喝订酒”,日期多以正月初二、十六为吉。
3、结婚:日期多在十冬腊月或正二月,分搭彩(杀猪)、正婚(正客)、回门(谢彩)三天。
4、迎亲:俗称讨媳妇。过去是骑马或坐轿,吹唢呐接亲。
5、认亲:第三天回门认亲,就是娶亲后的第一天。
三、喜事
1、满月酒:这是婚后生头胎婴儿请客,届时男女双方的伯母、婶婶:姑妈、舅母、娘娘,每人送20个鸡蛋,红糖1斤,米1升,布料3尺,到男方祝贺恭喜。
2、报喜:这是妇女生育后第三天,丈夫要带上一瓶酒,到岳父母家报喜。
3、戴百家锁:小孩满周岁,要到本主庙祭祠。并请夫妻双全、子女多的二老给小孩戴一把长命百岁锁,祝小孩健康成长,兴家立业。
4、建新房:地基选择、动土挖基必须请地师择定,立木梁这天称造大吉,要贴新对联,亲朋好友送礼鸣爆竹祝贺,主人杀猪祭祀土地神、祖先和鲁班,请客一天。
5、 做生日:老人活到六十花甲,要请客做生日祝寿。
小孩一年一度做生日,往往杀只鸡,摆上点糕点。
四、节日活动
1、春节: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六,是白族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
2、过小年:即元宵节。
3、清明和冬至这两个节日,要到坟山墓祭祀祖宗。
4、端阳节:大人小孩都要戴五色线,喝菖蒲雄黄酒,以消患难。
5、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晚上杀鸡祭祖。晚饭后天黑,点火把,把全家端午节戴的五色线剪下塞入火把烧掉。
6、中元节:又叫“七月半”是白族的“接祖节”。
7、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五、禁忌
1、忌日:除夕晚上、大年初一忌串门子,忌口吹火。妇女忌洗衣梳头。建房办喜事,忌家长属相年月日。丧葬忌重丧、重佛,立秋之日,忌做农活,忌用刀、锯、斧、镰、锄。
2、忌人:在外死亡忌抬入村进家,只能在村外收殓入葬。非正常死亡忌入祖坟。“安财门”后一周内忌外人进入。妇女生育不满月忌入他家。老人落气未安埋前孝子不能进入别人家门。
3、忌讳:妇女忌披头散发和赤脚哭闹而上别人家门。在别人家中忌哭泣流泪。出人家门忌踩门槛,手排门枋。饲养牲畜不得进别人家门。
4、忌食:除夕晚杀的公鸡肉外人不能吃。
六、丧葬
1、装棺守灵:老人寿终,一般将丧事作喜事办。选好吉日,念经超度,亲友前来奠祭后,才能出殡安葬。在家停放期间,儿女要昼夜守灵。在超度期间,要办酒肉,请前来奠祭的亲友吃饭。
2>>
白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三月街
白族
人口约140万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善种水稻。大理雪梨、宾川桔柑都是驰名中外的特产,白族有本民族语言,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信仰佛教。白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创世纪》、《火烧松明楼》、《望夫云》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不少被编入戏剧上演。
习俗: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对客人,无论是否认识都热情接待。凡客人光临,必以“三道茶”款待。三道茶是最讲究的茶礼,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点。为客人斟茶不能斟满,白族民间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之说。白族就餐很讲礼仪,长辈、客人坐上首,晚辈依次坐两旁或下首,并随时要为长辈和客人添饭加汤,热情待候。
婚俗: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时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
食俗:平坝地区的白族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的白族则多以玉米、洋芋、荞麦为主食。主食都以蒸制为主。
因鲜菜常年不断,白族人每餐都喜食鲜菜和各种腌菜。白族妇女大都善作腌菜,腌菜的种类很多,除腌制鲜菜外,还做豆瓣酱、豆豉、面酱;剑川、鹤庆的白族常采撷洱海的海菜花,加工烹制成各种风味菜。
肉食以猪肉为主,除用鲜猪肉做各种炒菜外,还喜腌制年猪,加工成火腿、腊肠、香肠、猪肝、吹肝、饭肠等精美风味食品。冬天,白族都喜欢大锅牛肉汤,食用时要加蔓菁、萝卜、葱等佐料一起食用。临河而居的白族,擅长水鲜烹调。
白族大都喜饮酒,由于所用的原料和方法不同,酒的种类很多,制酒时常用40多种草药制成酒曲,制成各种白酒,其中以窑酒和干酒为传统佳酿。另外还有一种糯米甜酒,是专为妇女和孕妇制作的,据说有滋补和催奶的作用。
饮茶是白族人的另一嗜好,白族很注重每天清晨和中午两次茶。晨茶称“早茶”或“清醒茶”,一起床就喝茶,成年人都喝;午茶又叫“休息茶”或“解渴茶”,内放米花和奶,括小孩也要喝一杯。
白族的风味菜肴很多。生皮是为白族逢年过节必备的菜肴之一,是用多种辛麻辣拌成的冷荤菜。毛驴汤锅,是用毛驴肉烧制而成。柳蒸猪头也是白族传统名菜之一,是用猪头放在柳条架上入锅蒸制而成的。大面糕是白族中秋节特制的糕饼,用发酵面团加佐料蒸制而成。
服装:男子的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在云南洱源县西山区,每个成年后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个小巧玲珑的绣花荷包,荷包上绣着“双雀登枝”、“鸳鸯戏水”等字样。绣荷包是爱情的象征,它是白族姑娘聪明智慧的结晶。
女子服饰则各地不一,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浅色蓝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未婚妇女梳独辫子盘于头顶,并以鲜艳的红头绳绕在白色的头巾上,红白相衬,相得益彰。腰系绣花短围腰,更显得色彩鲜明,美观大方。已婚妇女改为挽髻。洱海东岸妇女则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住,或绾以簪子,均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白族妇女有佩带耳环、手镯的习俗。居住在大理洱源县的白族妇>>
白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白族最隆重的节日是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盛会,它既是云南西部最为古老而繁荣的贸易集市,也是大理州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民间文艺体育大交流的盛大节日。
还有就是白族火把节。
在云南,许多民族都过火把节,而各自过法不同。白族火把节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白语称为“夫汪舞”,意为“六月狂欢”。无论城市乡村、山区坝区皆普天同庆。在白族人心目中,它是仅次于春节的最隆重的节日。除了村寨竖大火把的集体活动,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佳肴美食、各种节日用品,嫁出去的姑娘都要回娘家团聚。节前,遍街卖的是火把节的标志物――用竹篾彩纸糊扎的小升斗、小火把、纸火香袋以及专供妇女用来染红指甲的凤仙花根等等,节日气氛非常浓郁。
大理主要的民俗节日有哪些 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白族的节日和盛会多集中在每年的3-4月之间。三月街、绕三灵是传统节日。白族三月街各族人民齐欢唱,赛马唱歌做买卖。
三月街
时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三月街是白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既是各民族物资文化交流的盛会,又是赛马、滇戏、花灯等各种文艺体育表演的中心,热闹非凡。三月街在大理城西的苍山脚下举行,节日期间,周边各少数民族纷纷前来大理,进行物资交流和文艺体育赛事,共同欢庆节日,每天与会者多达数十万。
绕三灵
时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绕三灵是大理白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又称绕山灵或祈雨会,是大理洱海周围白族人民农忙前游春歌舞盛大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大理、洱源、宾川、巍山等地的白族群众,无论男女老少,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成群结队地来到苍山、洱海,人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地 和祈祷。
鸡足山朝山会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鸡足山位于宾川县城西北30公里处,相传,释迦牟尼的大弟子在此讲经,故鸡足山成了历代朝佛的胜地。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为朝山会,大理州境内和邻境的各族群众都纷纷前往朝山,祈求国泰民安和观赏鸡足山风光。游山朝拜者都要到鸡足山金项观日出,尤以正月十五日凌晨观日出者最多。此外,节日期间民族文化活动丰富,有耍龙、舞狮、狩猎、赛马、打歌、闹花灯、猜灯谜等,独具特色。
葛根会
时间:农历正月初五葛根会时间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内举行。葛根会以交易葛根和游览三塔寺风光为主,同时有各种小吃供人享用,并且有各种小商品出售。
蝴蝶会
时间:农历四月十五日蝴蝶会时间是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传说是为了纪念白族男女青年霞郎和雯姑坚贞爱情的一个民俗节日。这一天青年男女在蝴蝶泉边对歌、寻找美好爱情。据说每年此时也会许多蝴蝶栖息在泉边的合欢古树上,首尾相连,从树上直垂到泉中,形成奇观。
火把节
时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火把节是中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都过的一个传统民族节日,以彝族和白族过得最隆重。大理地区的白族过六月二十四日,彝族过六月二十五日。节日这天,各村寨教师阿竖一把大火把,在上面插上写有“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本主节
“本主”崇拜,在白族地区极为普遍。大理一带,几乎每个白族村寨都供奉“本主”,作为村社的保护神。被奉为“本主”的有神佛、菩萨、龙王、君主、将军,各类神灵和民间传说中的英雄好汉等。“本主”节无统一节期,主要以“本主”的诞辰、忌日或其他纪念性日期为祭会日期,并由此发展衍化为地区性节日。由于大理地区本主众多(主要者即有一百多种),“本主”节也名目繁杂,日期不一。本主节的主要内容是迎送本主(水路陆路均可),诵经唱文,焚香磕头、歌舞、游乐、竞技等活动。
巍宝山朝山歌会
时间:农历二月初一至十五日农历二月十三至十四日是巍宝山歌会,举办地点在巍宝山培鹤楼打歌场。周围山寨的彝族群众会身着绚丽的民族服装、带着萨签等乐器汇集到打歌场,围成圆圈举行打歌活动。朝山群众先是围观歌舞,随后也加入打歌行列,打歌队伍可以有数圈之多。如今的巍宝山山会也是群众性的娱乐打歌活动,也是盛大的民族歌咏比赛。
大理当地的主要节日表
朝鸡山:举行日期(农历):一月初一至十五日:地点:宾川鸡足山
葛根会:举行日期(农历):元月初五:地点:大理三塔
松花会:举行日期(农历):元月初九:地点:大理、巍山道教寺观
花灯会:举行日期(农历):元月初十五(元宵节):地点:弥渡密址
彝族年节:举行日期(农历):二月初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