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一般的结婚流程一、结婚当天,新郎,新娘早点起来到化妆,化妆完毕回各自家里。二、新郎准时在八点的时候带领婚车队伍,前往新娘家去迎接新娘。(装备充足的红包和喜烟进新娘房间的时候没红包估计进步了)三、把新娘的嫁妆带走,新娘走前,新娘家的亲戚朋友都会给新娘红包,此时得提前装备个装红包的提包。四、在迎亲回来的路上会不时停车(这时候就是发喜烟和红包的时候。前往不要舍不得,不然反而用出多的来)。五、带着新娘和嫁妆直接回新房(到此迎亲结束。)六、中午转至酒店,在酒店门口迎接来宾。七、婚礼庆典结束后就是去敬酒。八、晚上闹房随机应变,但是最好听话,不然要吃苦的。 当然闹房完了后就是你们的二人世界了。
评论1 ┆ 举报
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知识人的观点
回答:地球人
学长
1月4日 11:18 通行婚俗
旧时,绍兴有指腹为婚习俗。清末民初,此俗虽基本绝迹,但将儿女自幼许字者为数不少。男女婚事大多由父母包办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宣传贯彻《婚姻法》,男女青年取得婚姻自主权,但事先多征求父母意见。
婚姻,一般经历做媒、订婚和结婚等阶段。
做媒 旧时,绍兴有以说合婚姻为业之中介人,多为中老年妇女,俗称媒婆,亦有尊称大媒太太者。间有男性媒人,俗称媒公、大媒先生。媒人平时十分留意小官人(未婚男子)、大姑娘(未婚女子),遇有年龄、财产等条件相当者,即于男女双方游说。上虞等地俗为:媒人至男家先行试探:“我来向××官人讨杯糖茶吃吃。”主人如同意其为媒,则泡糖茶以待,并付予“媒条”。媒条以中介人口吻书有“××老爷令郎年××岁大吉”字样。若小官人之叔伯较其父有声名,则改令郎为令侄。即男家以最具身份者出面托媒。开媒条之时,须择逢双之黄道吉日,且日支须与小官人生日相合。媒条字数须成双配对,书写不得错漏。
男媒取得媒条后,约女媒同去女家。如女家愿开媒条至男家,则为女家允婚之非正式表示。女家所开媒条格式与男家同,仅将令郎改作令嫒。媒人见女家开出媒条,即取出随身所带书有“茶仪”字样、内装钱币之红封筒送给女家,俗称收茶钱。
订婚 男女双方经媒人撮合,略有头绪后,即须“合肖”。旧时以为生肖不合则不能相配,如龙与虎、蛇与鼠均会发生争斗,鸡与犬、羊与鼠均素不相和,虎羊相配会“羊落虎口”,羊鼠相配会“羊鼠俱休”等等,因而忌通婚。男女年龄相距及属相亦有忌讳。男女年龄相差六岁称“大六冲”,相差三岁称“小六冲”。“小六冲”尚可,“大六冲”则忌婚配。绍兴有谚云:“男子属羊闹堂堂,女子属羊守空房”,以为男子属羊命佳,女子属羊运舛,以致男子多不娶属羊女子为妻,属羊女子或嫁命“硬”男子,或屈为“填房”。此俗表明旧式婚姻不仅须门当户对,恪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且须获得迷信认可。
昔日,绍俗同族不许通婚,同姓亦不能联姻。金、刘两姓虽不同姓,但据称金姓来自刘姓,故金、刘两姓亦不得通婚。新昌袁、吕两姓为世仇,通婚视为有违祖训。
男女双方如合肖,且均愿意结亲,即须互相送帖。订婚吉日由女方拣送,婚日则由男方择定 。女方拣定吉日后,男家出“求帖”,连同“拜帖”送至女家;女家则出“允帖”,连同“ 拜帖”于当日带交男家。拜帖书有“全福”或“正肃”字样,落款为“忝姻年家眷愚弟×××庄敬顿首诚拜”。求帖除书“全福”或“正肃”字样外,另附“敬求台允”四字大红签条一纸。允帖与求帖相同,但签条上改写“敬遵台命”。
男家送帖时,须随送荔枝、桂圆、核桃、红枣、莲子、松子、百子糕、榛子、桐子、青豆等“十全果”。女家循例收受大部礼物。女家出“允帖”后择日,男家“发盘”(即送彩礼),过礼订婚。
男家发盘有“头盘”、“二盘”、“三盘”之分。头盘彩礼,为姑娘身价钱,含有偿付女家养育费之意。一般按女子年龄计价:清道光前,“越风,贫女许字,婿家聘以钱,按女齿每岁贰仟文”计;清同治后,“女稀,钱增数倍”;民国8年(1919)前后,绍兴“女子每岁须洋钱六元,至少四元”;1949年,“订婚付的聘金,在乡下有以一石米或石半米合女人一岁”。范寅《越谚》“发盘”条云:“结婚姻行聘盛,备钱银、绸缎、喜花、红帖、钗镯、粘果、结果、响果、鸡鹅、鱼肉、船亭、果亭、茶架、花雕酒、拜柬而往”。女家收下彩礼,回赠龙糕、凤饼、袍褂料子、文房四宝、锡酒壶等物。礼品中,男家必备花雕酒,女家必备茶叶,故有“男酒女茶”之说。此礼仪,即“三茶六礼”。新昌、嵊县等山区农家贫女订婚,男方一般准备一篮外货、两壶老酒及少量聘金,由媒人送至女家即可。
男家发送头盘彩礼后,即向女家“请庚”,请问女方生日时辰,再将男女双方生辰送至择日店,请星相家排“八字”,拣定“安床”及“合卺”吉日。请庚时,男家备两份红全帖及一对提盒送至女家。红全帖亦称拜帖或求帖,只是求帖书有“敬求淑造”字样。提盒内盛湘莲、白糖等“茶料”。女家循例璧还茶料,将拜帖与允帖送至男家。
此后,男家发送二盘彩礼至女家,用于置办嫁妆。礼仪与发送头盘时大致相同。所送帖为红绿帖,分别书安床与合卺日辰,格式通常为“谨詹×月×日×时安床(或合卺)大吉”。同时,男家须送成双“缎头”(绸布料子)、“衣折”(成衣)等彩礼。
少数男家头盘、二盘同时发送,俗称“随盘进”。
结婚前夕,男家须送三盘彩礼,用于女家置办喜酒。女家如高堂健在,男家须致送孝敬钱及礼品。花轿临门迎娶时,男家还须送“开门钱”、“上轿钱”等。贫素之家有以下几种节省聘金办法:
以劳动力代聘金。经媒人从中周旋说妥,并立下条规:男方须至女家无偿劳动若干年,期满男家不必筹办彩礼,只须张罗一笔结婚时所需费用即可完婚。
调亲,即换婚。双方各将女儿许配对方为媳,藉此省却彩礼及节约婚礼费用。
老亲结亲。旧时,此俗普遍流行,多为姑表、姨表、舅表亲联姻。除为增强戚谊,亦可少花彩礼,但近亲结婚,常祸延后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革婚姻制度。男女青年虽多自由恋爱,自主结婚,但大都仍赖介绍撮合。80年代,共青团、工会、妇联、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团体、机构组织婚姻介绍所,为男女青年乐当“红娘”。恋爱成熟,即至当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旧时婚姻陋习基本不存,但婚时大办酒席之风甚炽,靡费之习未止。
结婚 旧时,新人眠床之棕棚暂用木棒搁架。婚礼前,男家须择吉“安床”,即于吉日拿去木棒,使棕棚落榫。绍俗,新人眠床不可空,自安床之日起至结婚之日,新郎或陪郎均须睡新人眠床。陪郎须为童男或夫妻双全之族中男姓。
女子出嫁前,女家即发送嫁妆至男家。嫁妆中梳头桌等称方件,脚盆等称圆件,并须有火熜等铜器,饭锡锅等锡器,彩瓶等瓷器及首饰、衣箱等。除首饰等少数 嫁妆于婚日随花轿送至男家外,大部分嫁妆均由执喜役者(俗称“行郎”)用“眠桥”或船先送至男家。行郎多为男女双方亲友、佣工,人数视嫁妆多少而定,但务必成双。
婚前,新人须举行�淴浴仪式。仪式由两位夫妻双全、多子多女之夫妇主持。一人手拿砻筛,上放红色喜果、鸭蛋,下接大脚盆,另一人以热水自砻筛淋入脚盆,再以毛巾浸盆内热水,绞干后让新人揩拭,如此重复三次,仪式即算完成。
同时,男方须剃头。先点烛,供茶食。理发匠进门须恭喜道贺,口念“七子保团圆”或“十全如意”等吉祥语,并拔下7根或10根长发,挽成花结,准备送至女家。女方则须“开脸 ”,雇用老嫚用纱棉线绞除脸上汗毛。开脸时,亦须拔下7或10长发,与未婚夫之长发混合搓线,扎于发髻,称“发线”,为结发夫妻象征,系妇女珍贵之信物。
婚前一日,男女双方均须祀神(俗称祝喜福)、祭祖(俗称请大人羹饭)。祀神礼仪与祝福相似,但唯新人及主婚人朝拜。祭祖礼仪与平时相同,但最后跪拜者应为新人。
绍俗女子出嫁,必用彩舆。不坐花轿者多为妾或再醮之妇。花轿顶有“五岳朝天”的锡制饰物,遍置灯彩,嵌空玲珑。花轿多向轿店租用,每逢嫁娶之日,必先期赁定。
男家在发轿迎娶前,须请两位夫妇齐眉、儿孙绕膝之长者作“福星”、“禄星”,至花轿内借烛光以镜映照一遍,再以满燃檀香之熨斗熏轿,俗称“搜轿”,意在驱逐轿内妖魔鬼怪。
男家发轿时,新郎身穿吉服至门口向花轿作三大揖,以示恭送,称“送轿”。迎亲仪仗队伍,轿前为对锣、铳手、吹鼓手,后有行郎手执各种灯伞、红绳束腰之木柴(俗称膛柴)等,并有乐队随行。女家收受膛柴后,换上红绳束腰之木炭送还男家,即所谓“柴新郎炭新娘”,取人财两旺之意。绍兴城内有以“五福”、“大庆”、“宝�”、“长安”、“万安”、“福禄”等吉语命名之桥,花轿自男家抬出,须绕道至少抬过其中两座桥,方至女家,以博吉利。俗以花轿与花轿不得迎头相遇,故迎亲队伍前面、手持肩头灯之两行郎,不仅带路,且负有设法回避其他花轿之责。花轿不得途中停顿,且前进时必奏乐,转弯时必鸣锣,过桥时必放铳,为驱邪亦为显示隆重。俗称结婚为“小登科”,即使官员亦须让道。
花轿临门,女家有“哭轿”之俗。除惜别外,尚有为免新娘所产子女致哑之意。
男方迎亲队伍临门前,女家须请两位“顺流”妇女将新娘衣装入箱,称“叠箱”。送嫁老嫚为新娘梳太婆头、穿耳嵌等,此举均须伴以吉语。新娘兄弟则须为新娘准备行装,称“打铺陈”。
女家于新娘上轿前亦须搜轿,仪式与男家相同,惟“福、禄”两星改由女性充任。新娘上轿时,不能随带剪刀之类快口,以免冲犯“轿”,招惹不测之祸。
女家发轿前,男家行郎不时狂敲大锣,催促新娘上轿。新娘上轿前循俗进上轿饭,叩别祖宗,辞别父母亲友,扎“兜脚绸”,穿红罗大袖、全红太婆衣,戴花冠,盖袱,由兄弟抱入花轿并挽轿杠送出大门。花轿须连绕三个圆圈(俗称望娘弯)。此时,其母须坐于房内马桶上按“哭嫁调”即兴吟唱,多为劝诫、祝颂之辞。绕罢望娘弯,兄弟将轿杠前推,以示送行。新娘穿新鞋与扎“兜脚绸”后,即不能接触地面,以免带走娘家财运。新昌、嵊县一带,哭嫁之俗为新娘之母边哭边上楼梯。新昌,新娘上轿前有腰插铜镜避邪之俗。诸暨,姑娘出嫁,须随嫁两箱上锁素衣。嵊县山区,新娘则穿素服上轿,至夫家方易吉服举行婚礼。
花轿循原路抬至男家,新娘兄弟及轿子应接踵而至。男家铺床,按规矩叠放“铺陈”。送嫁老�献妆:向男家点交新娘首饰等物。亲送新娘之兄弟通常为4位,亦可以侄辈凑数。男家出门恭候,并须放铳与奏乐欢迎。
婚礼在鼓乐声中举行。男家所雇老嫚代婆母向轿内新娘献三道茶。此时“礼生”(司仪俗称)呼:“行亲迎礼!”“奏乐!”“请新贵人登堂!”4位手执“裤脚灯”、“子孙灯”行郎步入内室请新郎。新郎身穿“开气袍”,腰束“扣带”,脚登粉靴自右边步入厅堂。面南、向北各作3个大揖,于礼生赞“请新贵人回玉”后从左边步入内室。
接着,拜堂成亲。礼生依次高赞“行合卺礼!”“奏乐!”“请新贵人登堂!”“请新玉人降彩舆!”(各请3次)新郎、新娘各由两位“顺流”太太接到厅堂“福禄寿”星像前恭立。鞭炮声中,新郎、新娘先向外拜天地,再朝内拜“三星”,最后行交拜礼。婚礼主持人为礼生,副礼生读祝词(花烛诗)。平民亦有请厨师权充礼生者。
此后,新郎、新娘又面向“三星”恭立,举行“晋福杖”礼仪。其时,请长者扮“南极仙翁 ”,由行郎迎至厅堂,以束红绳之甘蔗所充“福杖”,向新娘头上轻打5次,每次均配以如“一团和气”、“五子登科”之类祝词。其后,由行郎送出厅堂。
待礼生呼“请新贵人、新玉人喜绾同心”、“鸣锣升炮送入洞房”时,鼓乐声、鞭炮声大作,即行“牵红”。新人至新房途中,须铺放米袋、酒盅,新人行过其上,从人即须将米袋、酒盅拿起越过新人头顶,又铺放于前面地上让其走过,如此重复,直至洞房。此举名曰:传宗接代(“宗”与“盅”、“代”与“袋”均谐音)。
进入洞房,“扶郎”、“舅爷”须帮新郎、新娘抢坐新床。俗谓占坐位置多者,日后在家权力亦大。此外,新郎须设法将衣襟覆盖于新娘衣襟之上,以示权力大于妻。坐定后,两位“顺流”太太给新郎、新娘各喂7颗小汤团,俗称“喂子孙汤团”,“七子保团圆”。新昌、嵊县、诸暨一带,则让新人食糖拌饭、团圆果。此后,“顺流”太太各给新郎、新娘呷一口醇酒,交换后又各呷一口,两小盏混合后再一分为二让新郎、新娘呷完,是称“交心酒”(亦名“交杯酒”饮毕,新郎以一对同样长短、红绳束腰之甘蔗将新娘盖头袱及花冠挑起并抛至床顶。“送嫁老嫚”迅即放下帐门,以防“热脸冲热脸”。此时,撒出喜果,贺客竞相拾取。
婚日,男女双方均大办喜酒,宴请宾客。男方发轿迎娶前,办“发轿酒”、“暖房酒”。婚礼日俗称“好日”,须办“正酒”。中午,女方办“女酒”,邀女方亲友参加喜筵。晚上,男方设筵,丈人(即岳父)、舅爷循例坐首位,新郎、新娘均须向尊长、宾客一一敬酒。新昌有“满筵”之习,即男家在厅堂临时搭台为新娘设专座。送上第二道菜肴后,新娘开始“脱通换通”,即脱去一件外衣,另外换穿一件。至第九道菜肴上桌,新郎、新娘在伴郎、喜娘陪同下,从东首第一桌至西边末一桌,依次一一敬酒,此后方可进房。宴后,按俗闹新房。
绍兴各地婚礼一般于冬季夜间(多为寅卯时)举行。循序履行繁缛礼仪,往往至半夜,故有 “舅爷怕日光”之说。是日,女方兄弟均不在男家留宿。
翌日清晨,老嫚登门“送子”。即将一红衣绿裤木质“小人”送入洞房,置于床上,焚香烛奏乐祝祷,谓之送子。
是日早饭为新人首次会食,俗称头聚饭。新娘须坐上首,新郎则屈居下席。
头聚饭后,新婚夫妇循俗至附近寺庙、当坊土谷祠(土地庙)和宗祠拜谒,祈求神灵先祖保 佑。回家后至厅堂“拜三朝”,即祭祖、跪拜长辈及受晚辈拜见。
婚后第三天,新人至女家“回门”,拜见尊长,俗称“过三朝”。礼仪与男家拜三朝同。新人务必当天返回夫家,绝不能在母家过夜。
入夜,新娘须向各尊长请晚安,而且须到婆母房间“坐夜”。婆婆启齿放行,新娘方能回房歇息。
至“正三朝”,新娘又须与夫家及房族尊幼行见面礼。此时,方可开口按称谓呼叫家人(俗称开金口)并操持家务。至厨房应先添柴烧火,取其火红、兴旺之意;裁剪缝制应先做裤、袜,取“裤”“富”,“袜”“发”谐音求吉利,俗有“若要富,先做裤;若要发,先做袜”之说。
绍兴婚姻观念与习俗亦有变化。民国时期,城区开明士绅曾倡导简化礼仪,文明结婚,但城区平民及农村依然如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婚俗趋向文明、简约。结婚时间多在五一劳动节、国庆、元旦或春节,并出现集体婚礼或旅行结婚等形式。
揪错 ┆ 评论 ┆ 举报
我来自四川,这里有许多有趣的结婚习俗让我十分自豪。
首先,四川人的婚礼通常会派出一支队伍来接亲,被称为“迎亲队”或“迎娶队”。队伍一般由自行车、电动车、面包车等多种交通工具组成,车跑在前头,队伍里面的年轻人则打着响亮的锣鼓,边打边唱着四川民间的婚庆歌曲,传统的迎亲队规模越大,越显气势磅礴。
其次,在四川婚礼上,新人在进门前必须要请神,并请道家道士为新房子、新车、新衣服、新床铺、新相册等进行婚礼道观仪式活动,祈求吉祥如意。新婚夫妇在拜天地和拜堂后,要到娘家敬糖,在娘家吃喜饼,以示感恩和谢意。
还有一种打糍粑的仪式也十分有趣。在四川婚礼仪式上,女方亲友会在当晚婚礼宴会结束后,把糯米磨成糯米粉,然后挟着辣椒、花生等馅料,用手搅拌成糯粉泥。最后,将糯粉泥压成核桃大小的圆团,一起放入一个大锅里,大家一起在锅里翻动拌炒,等到糯粉团子煮熟后,就可以品尝纯天然、严选优质的四川特色糍粑。这种习俗不仅可以体现四川人的团结感和乡土精神,还能增强整个婚礼的喜庆氛围。
最后,在四川婚礼上,一个有趣的传统是,男方要在婚车上放置竹笋、红薯、红枣等寓意幸福生活、早生贤子的食物,在四川地区,这被称为“安挂”。此外,四川婚礼上,新人还会在婚礼中会游戏、叫客等方式,增加气氛,让现场充满喜悦和欢乐。
总之,四川婚礼上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浪漫的情调,例如迎亲队等仪式,以及赏月、作糍粑等传统习俗,都能让人感受到四川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喜庆气氛。它们凸显的是四川人民欢乐、热情、豁达的性格和家族、族群的团结与亲情,让四川婚礼变得更加难忘和有意义。
我的家乡是四川,四川的结婚习俗非常丰富多彩,以下是其中一些有趣的结婚习俗:
1蒸糯米饭:在四川,结婚大多要在酒楼完成,当主婚人入场时,酒楼便会蒸上几盆糯米饭,然后再将糯米饭倒入对新人敬茶时所用的双喜杯中,供新娘献茶。
2浴沐花簇:婚礼当天,新郎新娘要在婚礼前洗澡,这次洗澡叫“浴沐花簇”,即将鲜花和香料装进布袋中,一起放进洗澡水中,以驱邪、祈福。然后,用牛奶、蜂蜜、鸡蛋等调和的浴沐汤液,从头到脚浸泡,以象征“洗去前世的污垢,汲取新生的活力”。
3吹龙笛:结婚的前一天晚上,新娘娘家要请人吹龙笛放鞭炮来“护床”,也就是用鞭炮声驱逐妖邪。
4燃放爆竹:在结婚仪式中,新郎家人会点燃几个红色的鞭炮,让爆竹的声音代替人们的嗓音,来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和欢呼。
5亲友围攻门:在婚礼当天,新娘出门时,拜堂后回归新房时,要经过亲友围攻的“娘家门”,亲友们会抢门抢阀花钱、讲笑话、唱歌,尽情表达祝福。
以上是一些传统的四川结婚习俗,有趣又有意义,让人流连忘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方的结婚习俗也就是不一样,所以新人们在结婚的时候很有必要提前了解下自己的当地习俗,如果新人双方不是在同一个地方,那么也就更需要了解对方的习俗了。下面本网站就来给大家分享下四川的结婚风俗。
四川结婚的风俗
1说媒,虽然现在是自由恋爱,不过在四川一些地方还说习惯做媒。媒人来撮合男女。一般都是男方家长找媒人给自己儿子说媒,做媒的也多是熟悉的亲戚朋友。男方家长要轻媒人给自己儿子找个对象,会把对象要求说明,媒人则是按照男方家的要求来找女方。
2由媒人介绍,如果合适那就需要约定时间男女见一面,看感觉如何。若是双方感觉都行,在四川女方会先到男方家拜访,女方拜访后还满意,男方会陪女方到女方家拜访。
3在男女相亲后并不就是直接定好婚期,这是要男女再相处一段时间,看彼此是否相处的来。毕竟短时间相处还很难确定双方是否就适合,有一段相处过程才更好考察对方。相处过程中,男方和女方关系有进步,有节日活动双方都会走动,一般相处几个月或1年时间。
4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相处,男女都认定了对方,那么就可以考虑定婚期。并没有订婚,而是定的日子就是结婚当天。在婚礼当天,男女方家中都会摆宴邀请邻里亲戚朋友,男方要到女方家中迎接,女方家中要派未婚女性一同前往男方家中参加婚礼。
5婚礼第三天,女方会在男方的陪同下回娘家见父母,看望父母并不是空手的,而是要准备些礼品。在娘家一般是吃过午饭后就会返回家中,并不是要在娘家休息一晚。回门后这个结婚流程就全部结束,男女新人则会进行自己的小家庭生活。
四川结婚需要准备什么
1、第一个准备的东西当然是检查结婚礼中各项情况。
2、第二个也是至关重要的,核对婚礼致辞是否正确。
3、新人的妆容要做好准备,化妆品需要准备防水性好的,因为在这一天难免会掉眼泪,保证妆不花才行!
4、婚车和摄像的工作要准备好。
5、红包准备红,公婆给新娘的见面红包要准备好,还有新郎的开门红包。
6、酒店的桌牌、签到台、音响是否做好相关准备事宜。
8、把烟、酒和喜庆蜡烛等东西带去酒店。
9、最后还有婚宴蛋糕、香槟等要准备好。
绵阳结婚习俗是绵阳本地老人传承下来的结婚的风俗习惯,对于结婚的仪式和流程都有着俗成的约定,在订婚、结婚、聘礼各个方面都有习俗讲究,这些习俗对新婚的夫妇都是一种寓意。默认的结婚习俗是新人结婚时需要遵守的约定。
绵阳属于四川省,多是山脉围绕,民风淳朴,祖辈的风俗俚语在一代一代的相传,而结婚的风俗习惯更是有多种讲究。从婚前的准备到娶亲的聘礼,从新娘的嫁衣到宴席的座位都有习俗约定,从这些约定中可以看出绵阳人对于孩子殷切期望和真心地祝福,对长辈的尊敬和敬重。一些习俗在现代的年轻人婚礼中虽然有所变化,但是其中包含的感情一样的深沉。以下介绍一些常见的绵阳结婚习俗:
一、结婚前的准备
男方要带着女方姑娘选购一些金银首饰,一般是戒指、手镯和项链,再买两套新娘嫁娶后需要穿的新衣服,有时女方需要还要买些化妆品。在男方去女方家订婚那天,需要带半头猪和一些酒水饮料以及给家中长辈买新衣服钱,表示对女孩家里抚养之恩,送给他们做吃食。将之前购买的东西都给女孩送过去,在结婚那天女孩会随着嫁妆带过去。
二、结婚三天的事宜
绵阳有结婚酒席办三天的习俗,第一天是男方需要到女方家里下聘礼,送双方商量好的礼金和整只猪羊和一些酒水。礼金一般是女方要求多少给多少,男方给礼金是感谢女方父母的养育之恩,一般女方父母会再添一部分钱留作女儿做嫁妆,猪羊和酒水就是给女方父母设宴款待宾客用的。第二天就是男方正式迎娶新娘,仪式用的仍是常见的拜天地,入洞房后就是宴请宾客,第三日就是新娘拜见家人和犒劳婚礼上帮忙的朋友邻居。
三、酒席上的规矩
女方的亲戚在结婚当日来送新娘是必须坐在贵宾席的,一般是大伯或者叔叔,带着新娘的嫁妆,在新人敬酒时掏出来表示女方家中对女儿的看重,以后夫家对新娘也要好好爱护,相亲相爱。每一桌宴席对门的座位是首位,一定是长辈坐的,新人敬酒也是先给每桌的首位。
以上就是绵阳结婚习俗的一部分,具体的细节需要亲自到绵阳本地感受一下结婚的热闹氛围,相信你一定会爱上这个热情淳朴的地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