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岁岁年年柿杮红;
下联:山山水水天天蓝。
下联:朝朝暮暮人人疏。
扩展资料:
对联要求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岁岁年年柿柿红”与“年年岁岁柿柿红”二者没区别,都是同样的吉祥语:岁岁年年事事红的谐音。但如果作对联,“岁岁年年”与“年年岁岁”平仄关系发生了变化,岁岁是仄声,年年是平声,这两种表述,可根据作对时具体情况选用。
岁月悠悠,四季轮回。暮秋的暖阳依然挡不住冬天的脚步,美景绚丽如画的秋天即将离去,寒冬已悄然来临。在这辞秋迎冬的交替时机,回首走过的秋季,秋色宜人的画面历历在目,让人留恋铭记。
秋天有秋的风韵,有萧瑟的秋风,有一叶知秋的落叶,更有凉风拂衣的气息。秋天不光是瑟瑟的秋风秋雨,不光是无奈的落叶纷飞。秋之美在我们的心中,是无法形容的感觉,秋天为人间带来了快乐和亨受,为大地增添了秋色,万千植物在这个季节才更加丰富多彩。古人们对于秋天有一种无以言表的特殊感情,登高怀远、望秋填愁,让我们徜徉在历代文人墨客的诗句中告别秋天吧!
每年的八月立秋过后,“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此时、荷塘落月咉菡萏,金穗飘香庆丰年。稻田蛙鼓入耳旁,寒蝉鸣秋叶渐黄。初秋的景色也诞生了许多名诗佳句,唐朝诗人杜牧的巜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还有宋代诗人王镃的巜立秋》:“西风吹皱碧沙衣,金井梧桐昨夜飞。”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巜西江月夜行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都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幅初秋的美景。
处暑过后渐至中秋,榴红橘黄,桂子飘香,荷田残荷听雨声,鸿雁南飞,芦花摇曳,秋色更是绚烂迷人。此时也是秋天收获的季节,上天眷顾大自然,泽被苍生,春种一粒籽,秋后万颗果,春花秋实在秋日。所以唐朝诗人李商隐巜石榴》云:
“榴枝娜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颜一千年。”
北宋大诗人苏轼一生酷爱橘,为橘子曾留下了:“一年时光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传世名句。
然而最让人难忘的还是那桂花飘香的日子,桂子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百花中的一绝。中秋时节,丛桂盛放,秋风过处,阵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宋代“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巜鹧鸪天桂花》云: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半当年不见收。”写绝了桂花,千古名篇传颂至今。
深秋的荷塘,满目萧然,残芰断萍,红消翠衰,荷已成殇。就连擎伞的绿杆也开始干枯,秋风秋雨中唐朝诗人李商隐的名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份佛回响在耳边。秋雨中的残荷,落尽繁华、枯黄憔悴、历尽风雨之沧桑,只有荷花落尽在岁月里,悲苦的秋雨滴落在残荷上,留下的只是溢满荷田的孤寂与落寞。这是生命尽头现出的另一种美、一种精神,如诗如画!
同时,深秋时节,又是一年芦花盛放的时侯。古人把芦苇称葭、称蒹、称苇、称荻,所以人们把芦花称作苇花,荻花。我喜爱芦花,爱她的寻常和自由。芦苇不择土壤不惧风雨,每年这个季节秋风窄起,白鹭惊飞,芦絮飞舞,袅袅娜娜,万种风情,给人以秋在动,心也在动的感觉。正如唐朝诗人杜荀鹤巜溪岸秋思》所云:
“秋风忽起溪浪白,雪落岸边芦荻花。”
深秋到了,芦花自然就白了。我的家乡江边就有一大片湿地芦苇荡,每年秋天我都要和她多次邂逅。在那里,赏:风吹芦花浪浪,任季节变换,青涩尽染白霜,天地间自古恬淡悠幽,人生何必无端惆怅。
转瞬间,秋分、霜降己过来到暮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这是宋代大文豪范仲淹的巜苏遮幕怀旧》,为我们描写了暮秋的秋天景色。蓝天白云,黄叶落满地,天边的秋色与秋波相连,波上弥漫着空翠略带寒意的秋烟。
暮秋时节,满山枫叶染红了山林,金黄的银杏叶也把大地铺成了一道“银杏黄”。我望着这些菩提空影,不由对落叶的敬畏油然而生。片片落叶渲染了秋色,一地落花沧桑了流年。她们年轻时用绿色装扮大地,把大树母亲打扮得风情万种。清晨迎来第一缕阳光,晚间送走最后一轮晚霞。她们耐得住寂寞,经得起风雨雷电的洗礼,奉献出了自已最美好的年华,老时静静地枯萎,再无牵无挂风流的落下。她们悄悄的出生,潇洒的飘落,至之归入尘埃,仍风流洒脱的离开。
尤其是枫叶,每年暮秋前后,各地游客只为梦中的秋天,等待她神圣的降临。她把峰林山岗染红,万山红遍、五彩斑斓。难怪元朝诗人薛昂夫说:
“蔬林红、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
在瑟瑟秋风里,万紫千红凋谢。唯有枫叶灿烂明媚。暮秋的红叶醉了岁月,斑斓了季节,更惊艳了流年。那一枚枚在枝头绽艳的红叶,如火焰般恣意地燃烧,让清冷的时光之中多了一份温暖,多了一份明媚。故而唐朝诗人杜牧的巜山行》:
“远上寒山石经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能传颂至今。
暮秋不但有红叶,还有那一抹秋色下的金黄银杏叶,也给暮秋添色不少。片片银杏叶被秋风寒意染成了金黄,阵阵秋风过处,风舞银叶纷纷扬扬,满天飞舞。遍地的银杏黄叶犹如一条毡子,清凉凉、软绵绵、滑溜溜,把大地勾勒出一副炫目金黄秋日美景图,美不胜收。正如宋朝诗人葛绍体所云:
“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
当然,暮秋还有一副秋景“柿子红了”,清冷的秋雨秋风带着萧瑟之气,在各种乔木叶子渐渐落下之时,柿子熟了。满树的火红在翻腾,成熟了的柿子就像是高高挂起的红灯笼,更像是近在咫尺的“红宝石”,在秋阳的浸润下,饱满盈实。娇艳欲滴的红柿子,在醉人的秋风中摇摇欲坠,让人满心欢喜。故而唐朝诗人刘禹锡写道:
“晓连星影出,晚带日月悬。”
宋朝诗人刘子翚又说:
“秋林黄叶晚霜严,熟蒂甘香味独特。”
秋色浓如酒,红叶映碧流。秋天的柿子树在霜天里把一身绿叶悄悄的染红,在柿子树的红叶当中,那一嘟噜、一疙瘩、一串串的柿子,晶莹剔透漂亮极了,让人心里产生出无限的欣慰和暖意。唐朝诗人李益的名句“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很好地栓释了这一景色。
柿子,金灿灿红彤彤,有着现实安稳的饱满感。柿柿红谐音事事如意顺心,红红火火。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真心祈昐,也是最美的秋日诗词。
红柿红叶一枝秀,
沐寒浴冷战霜秋。
凌霜叶落鸿飞去,
万盏灯笼比日红。
云天独我笑秋风,
年年岁岁柿柿红。
除此之外,还有那号称花中“四君子”之一的菊花。在瑟瑟秋风中尽情绽放,她艳而不娇,潇洒恣肆。不与群芳争艳,恬然自处,傲寒不屈,其崇高品质自古多为文人墨客所称道,更为英雄豪杰明志。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其农民领袖黄巢,其《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园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表明了通过菊花耐寒的风骨,要改变天下面貌的雄心壮志。充分展示了一代农民起义领袖的抱负,令后人称赞。
江山秋色万里如画,如此多娇。秋天是一首美妙的歌,一首悠扬而又余音缭绕的旋律。唐诗宋词写不尽她的美,元曲今诗也道不完对她的不舍。因为她把这美妙的音符带到了这变化无穷的世界,我挽留这即将逝去的暮秋,更为这就要离去的秋天礼赞,多少有点遗憾和惆怅。但大自然季节更迭,一切顺其自然。季节轮回如同生命的轮回一样,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永不停歇。人生总不能在遗憾中度过,珍惜当下,拥抱即将离去的秋天的阳光,过好每一天。岁月静好,清秋平安,满怀热情去迎接冬天的到来,冬天即将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2020、11、4日于中园城
又是一年
深秋季节
秋风送爽
那红的可人的柿子
压弯了枝头
在秋风的吹拂下
随风而动
火红的柿子
是村口
一道靓丽的风景
火红的柿子
犹如一个个红灯笼
也如农家红火的日子
越过越红火
喜逢党的政策好
农村人
正以
――豪迈的情怀
――昂首阔步的姿态
脱贫致富
奔小康
那火红的柿子
把农民的心照亮
把农民的希望点燃
那火红的柿子
映衬出人们
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
谱写成一曲雄壮有力的赞歌
永亮作于2020年12月6日
全村搬迁成功,家家住上了二层小楼,有了自己的幼儿园,有了活动广场,好日子终于来了。柿红宣布了宜水村村委会新址启用仪式正式开始,王守业命令鸣炮。
柿红规划着村民近期生活,村民们畅想未来的生活,王守业更是提出了要注重精娱乐,一周搞一台晚会,家韵又表示咱们的新农村建设要开始评选十星级好农户,鼓励村民发扬优良传统。孟事成来到村委会和村民们唠家常,并告诉大伙三条消息。
影视评价
《岁岁年年柿柿红》作为一部农村题材剧,不仅题材趋时且内容厚重,在四十年农村变迁史中表现了一代农民的命运史、心灵史和情感史,从而使它具有了史诗品格。
该剧在主题的提炼上颇具功力,它不是那种贴标签式的、主题先行式的作品。该剧由深掘生活而得,它的精神力量是由本色生香的生活底蕴,由里向外发散出的。当乡村叙事多集中在一个“走”字上时,该剧在主题提炼上却站在前沿,坚持故事围绕“弃走存留”展开。
昨天,去弟弟家送我做的黄瓜小菜,弟媳说:二姐,你看柿子有能摘的你摘点哦。弟弟说:别吃了,都生虫了。
我从屋里走到院子的柿树旁,看着树上挂着的一颗颗橙红的柿子,个头大而饱满。可走近一看,远看完好诱人的柿子上,却布满了白色的斑点,难怪弟弟说不能吃了。
好端端的柿子几乎全成了病柿子,实在太可惜了,可若吃了这样的柿子真怕病菌会残留到身体里,影响 健康 。
说起来这颗柿树有三十个年头不止了。当年父亲亲手种下的柿树,从一棵低矮的幼苗,到长成枝叶繁茂并结满很多柿子的大柿树,这几十年的生长过程中,都曾倾注了父亲的心血和劳动。
曾几何时,在父亲的打理下,这颗柿树在我家的小院里不断茁壮成长,不几年的功夫,每年秋后,就成了我们全家人品尝甘甜润口大柿子的“甜蜜”时节。
我家的柿子,个头大,味道甜,汁液饱满,吃起来特别爽口。记得,母亲最爱吃柿子。所以,每年秋天摘下来的柿子,一直储存到冬天大冷的时候,家里都有柿子吃,那个时候,市场上的柿子还不像现在这么多,价格也略高一些。
我的外甥,侄子和我的儿子,他们哥仨之间都相差两三岁不等,我儿子最小。他们的童年时期,有很多欢乐的时光都是在我父母院子里的柿树下度过的。小哥仨在树下嘻笑打闹,藏猫猫,做 游戏 ,玩泥巴, 你推我搡,你哭了他笑了,相互之间时而追逐打斗,时而你逗逗我,我再哄哄他,充满童真的欢笑声,哭声以及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充满宠爱的呵斥声,无不是一幅幅充满天伦之乐的画面。
我的父母总是用充满慈祥和得意的眼神看着他们的孙辈在眼前跑来跑去,玩耍逗趣。
那些童年的趣事和欢声笑语,我想,一定会深深定格在三个孩子的记忆深处,在姥爷姥姥和爷爷奶奶的看护和陪伴下,使得他们在童年幼小的时光尽情享受着来自祖辈的疼爱和呵护,那是他们永远难忘的祖孙两代人在一起时最温馨,最难忘又最幸福的童年时光,那是多么难能可贵的时刻呢!
秋霜过后,年年岁岁柿柿红的好时光,又是孩子们围着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摘柿子的时候。一个个小馋猫们,看着树上的柿子被爷爷用勾子勾下来后,他们就用小手一个个捡起来。他们早就急切地盼望着甜甜的柿子能尽快吃到嘴里。那摘柿子的时刻,祖孙两代人摘柿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笑容。那几年仲秋时节,老人孩子共摘柿子,曾是我家院子里充满欢乐祥的一副温暖场景。
所有充溢着浓浓亲情的温暖画面不会再现了,种柿子的人再也看不到他的孙辈们一个个都已长大成人了,再也看不到院子里柿树上挂满的红彤彤的大柿子了,再吃不到他们亲手种下的软糯甘甜的柿子了。
父亲生病前后的那两年开始,柿树就明显地呈现有些“体力不支”的病态了,因为,在夏末秋初的时候,长到半生的柿子就开始掉落下来,等到天凉成熟的时候,树上的柿子也所剩无几了。
清楚记得,我最后一次陪父亲摘柿子,是二零一二年的那个秋天。那一次我们一共才摘了二十二个柿子。那是父亲已经患癌已半年的时候,经过治疗后,身体看着恢复的很不错的时候,父亲还有力气并饶有兴致地跟我一起摘柿子,我们爷俩边摘柿子边拉家常,父亲还说柿树老了,也生病了,也该用些药治疗了。可没想到,次年父亲还未看到柿红成熟的那一幕,就在第二年的九月就离开了我们。
柿树老了,病了,但依然还坚挺地活着,可父亲却永远地倒下了。
父母在世的时候,曾经的院落,花枝树影,满眼皆是,那么生机盎然的小院,总是被父亲打理的井井有条。父亲曾在院里亲手种过苹果树,桃树,大樱桃树,还种过葡萄,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又都被砍掉换成种别的了。但只有这颗柿树年头最长,曾经,每年仲秋时节,高出院墙的柿树上,挂满红彤彤的柿子,就像我红红火火的日子,也是我家院子的一道风景,分外惹人注目。而今,只见柿子红,不见栽树人了。
如今,父亲已经走了七个年头,母亲也离开十七年了,这颗柿树虽然老态有病,但依然年年结出诸多的红柿子。 前人栽树,后人享用,父亲亲手为我们种下的这棵柿树,曾结出多少甘甜的果实,我们又曾津津有味地吸吮和享受过多少蜜一样甜汁呢?数不清的。
这三十几年,这颗柿树留给我们多少难以忘怀的甜美滋味和温馨回忆啊。
我家的小院,柿树还在,柿红依旧,而那种柿树的人再也不会出现在这个小院里了。
今年,我们无法品尝这颗柿树上结出的甜美柿子了,弟弟说等打点药,好好弄弄这棵树。是的,我们应该保护好这颗柿树,因为他是父亲唯一在这个院子里留下的他亲手栽种的,有生命的植物,它年年结出的甜甜柿子,是父亲馈赠给我们幸福的滋味,当我们品尝这甘甜滋味的时候,我们的心里有思念的疼痛,但值得欣慰的是,幸好,它还在。
愿父亲的柿树年年岁岁柿柿红!
敲完这些字,我不禁热泪长流,对父母深切的思念潮水般淹没我,淹没我好想念我的父母双亲!
-en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