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独游曲江原文_翻译及赏析

暮秋独游曲江原文_翻译及赏析,第1张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唐代·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暮秋独游曲江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爱情思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荷叶初生时,春恨已生。

荷叶枯时,秋恨又成。

深深知道,只要身在人世,情意地久天长永存。

多少惆怅,只有那流不尽的江水声。

赏析

刘熙载《艺概·诗概》独推李商隐诗“深情绵邈”,这首悼念所爱者的小诗便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佳作。

这首七绝虽都是律句,但句与句之间不尽符合粘对规则。作者故意让一二句之间不对,二三句之间不粘,并采用其独擅的字句重用的手法来叙事抒情。冯浩赞此“调古情深”,正说出了这首以律句所写的古绝,声调感怆悲凉,情思缠绵哀痛的特点。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诗一开头就用缓慢沉重的语气喃喃诉说起作者内心的憾恨。上、下句七字中有四字重复,类似的字句重用令人想起其七绝名篇《夜雨寄北》中关于“巴山夜雨”的吟咏,读来自有回环往复、似直而纡的情韵。这两句赋中寓比,把无情的曲江荷叶化为有情之物,仿佛荷叶的春生、秋枯都与诗人的哀思有关。句中春生、秋枯,恨生、恨成映衬对比,更丰富了诗的内涵。这样,诗的前半从语气、字句、修辞、写法诸方面无不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悼亡的沉痛感情。类斯情事在义山的悼亡诗中颇有可印证者,取以参读有助于对此诗内容旨意的理解。《房中曲》云:“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大中三年(849)春,王氏已患病。时义山因府主郑亚被贬,罢桂管幕职落魄返京。夫妻久别重逢,无语凝噎。了解义山长年飘泊,依人作游的经历,自会对其诗中“春恨生”的含意有较具体切实的理解。第二年,诗人为生计所迫,又不得不奔波千里,到徐州卢弘止幕府。《房中曲》又云:“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大中五年(851)春,义山徐幕罢归,补太学博士,在京与爱妻一起度过最后几个月的光阴。不幸王氏于秋天病殁。“柿叶翻时独悼亡”、“秋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这些悼亡诗名句佳句,正可说明其“秋恨成”所指为何。“人世死前惟有别”,义山伉俪情深,却为著仕途生计夫妻常常在分离中,王氏遽尔病逝,这给诗人留下多大的憾恨。只有知人论世,才能比较确切地把握其中叙事抒情的内容。

“深知身在情长在”一句无限凄惋,将前两句所蕴含的绵绵深情推向无以复加的诗境。如此一往情深的悼亡语,正如其作于东川的《属疾》诗所云:“多情真命薄,容易即回肠。”他也只不过暂存人世,最为伤心的是常常触绪成悲,哀思难禁。不过,这一句显得更为沉痛哀绝,唯《无题》诗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至情之语可以仿佛。诗情亦由此臻于极至的境界。

创作背景

李商隐妻子王氏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秋病故。大中十年(856)冬,柳仲郢被命入朝,李商隐随柳氏返京。第二年春上抵达长安。《冯谱》谓其“似十一年春初方还京”,是也。大中十二年(858)春,李商隐已病殁于郑州。由此推之,此篇当为李商隐大中十一年(857)秋暮独游曲江之作。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820篇诗文

看垂杨连苑,杜若侵沙,愁损未归眼。信马青楼去,重帘下,娉婷人妙飞燕。翠尊共款。听艳歌、郎意先感。便携手、月地云阶里,爱良夜微暖。无限。风流疏散。有暗藏弓履,偷寄香翰。明日闻津鼓,湘江上,催人还解春缆。乱红万点。怅断魂、烟水遥远。又争似相携,乘一舸、镇长见。——宋代·姜夔《眉妩·戏张仲远》

眉妩·戏张仲远

宋代 : 姜夔

看垂杨连苑,杜若侵沙,愁损未归眼。信马青楼去,重帘下,娉婷人妙飞燕。翠尊共款。听艳歌、郎意先感。便携手、月地云阶里,爱良夜微暖。

无限。风流疏散。有暗藏弓履,偷寄香翰。明日闻津鼓,湘江上,催人还解春缆。乱红万点。怅断魂、烟水遥远。又争似相携,乘一舸、镇长见。 写人 , 爱情 , 抒情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五代·牛希济《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五代 : 牛希济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圞意。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宋词三百首 , 乐府 , 民歌 , 月亮 , 思念 , 爱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唐代·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宋词三百首 , 写景 , 桃花爱情

1 刘克庄关于炊烟的诗句

刘克庄关于炊烟的诗句 1关于炊烟的诗句

桃源忆故人·斜阳寂历柴门闭》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然如世外。予留七十日,被命参成都戎幕而去。临行徙倚竟日作桃源忆故人一首

斜阳寂历柴门闭。一点炊烟时起。鸡犬往来林外。俱有萧然意。

衰翁老去疏荣利。绝爱山城无事。临去画楼频倚。何日重来此。

《菩萨蛮·炊烟一点孤村迥》

年代: 宋 作者: 赵长卿

炊烟一点孤村迥。娇容敛尽天容净。雁字忽横秋。秋江泻客愁。

银钩空寄恨。恨满凭谁问。袖手立西风。舟行秋色中。

《踏莎行·日月跳丸》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日月跳丸,光阴脱兔。登临不用深怀古。向来吹帽插花人,尽随残照西风去。

老矣征衫,飘然客路。炊烟三两人家住。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

2描写炊烟的古诗词

1、疏林外、一点炊烟

周邦彦

《一寸金·州夹苍崖》

2、田舍炊烟常蔽野

洪适

《望江南/忆江南》

3、苒苒炊烟一缕

袁去华

《水调歌头·鸟影度疏木》

4、一点炊烟时起

陆游

《桃源忆故人·斜阳寂历柴门闭》

5、认炊烟

张孝祥

《多丽·景萧疏》

6、炊烟一点孤村迥

赵长卿

《菩萨蛮·炊烟一点孤村迥》

7、乱云剩带炊烟去

辛弃疾

《鹧鸪天·千丈清溪百步雷》

8、旧岁炊烟浑欲断

辛弃疾

《满江红·我对君侯》

9、炊烟深巷听缫茧

陈三聘

《蝶恋花·阊阖城西山四面》

10、野灶炊烟里

刘过

《六州歌头·镇长淮》

11、柳影人家起炊烟

高观国

《留春令·断霞低映》

12、数旬间、浑不见炊烟

魏了翁

《念奴娇·被东风吹送》

13、见炊烟又起

黄机

《沁园春·日过西窗》

14、炊烟三两人家住

刘克庄

《踏莎行·日月跳丸》

15、淮河北去炊烟少

刘克庄

《忆秦娥·梅谢了》

16、炊烟少

刘克庄

《忆秦娥·梅谢了》

3历代描写“炊烟”的诗词有哪些

1忆秦娥·梅谢了

宋代:刘克庄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2沁园春(甲辰寿王总侍)

宋代:李曾伯

北固台端,南渡后来,无此伟人。自从容佐鼎,光华揽辔,

几年中外,属目经纶。万灶炊烟,千艘漕雪,手整江淮如掌平。

诗书效,看马腾士饱,酒好兵精。

平生。余事功名。岂管葛诸人能拟伦。暂牙筹游戏,小淹惟月,

金瓯注想,便合为霖。沆瀣一襟,风流八咏,秋入诗坛如许清。

为以寿,有黄花不老,长伴香名。

3普天乐_湘阳道中岳

元代:卢挚

岳阳来,湘阳路。望炊烟田舍,掩映沟渠。山远近,云来去。

溪上招提烟中树,看时见三两樵渔。凭谁画出,行人得句,不用前驱。

4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

宋代:刘克庄

日月跳丸,光阴脱兔。登临不用深怀古。

向来吹帽插花人,尽随残照西风去。

老矣征衫,飘然客路。炊烟三两人家住。

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

5望江南(答徐守韵)

宋代:洪适

嗟故岁,夏旱复秋阳。十雨五风皆定数,

千方百计为灾伤。小郡怎禁当。

劳拊字,惠露洽丁黄。田舍炊烟常蔽野,

居民安堵不离乡。祖道免斋粮。

4形容炊烟的诗句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九月晦日作(陆游) 炊烟漠漠衡门寂,寒日昏昏倦鸟还数树丹枫映苍桧,天工解作范宽山舍北晚步(陆游) 漠漠炊烟村远近,冬冬傩鼓埭西东三叉古路残芜里,一曲清江淡霭中外物已忘如弃屣,老身无伴等羁鸿天寒寂寞篱门晚,又见浮生一岁穷归园田居 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5关于炊烟的诗句

《桃源忆故人·斜阳寂历柴门闭》年代: 宋 作者: 陆游然如世外。

予留七十日,被命参成都戎幕而去。临行徙倚竟日作桃源忆故人一首斜阳寂历柴门闭。

一点炊烟时起。鸡犬往来林外。

俱有萧然意。衰翁老去疏荣利。

绝爱山城无事。临去画楼频倚。

何日重来此。 《菩萨蛮·炊烟一点孤村迥》年代: 宋 作者: 赵长卿炊烟一点孤村迥。

娇容敛尽天容净。雁字忽横秋。

秋江泻客愁。银钩空寄恨。

恨满凭谁问。袖手立西风。

舟行秋色中。《踏莎行·日月跳丸》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日月跳丸,光阴脱兔。

登临不用深怀古。向来吹帽插花人,尽随残照西风去。

老矣征衫,飘然客路。炊烟三两人家住。

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

6有关“炊烟”的诗句有哪些

1《桃源忆故人》

宋 陆游

然如世外。予留七十日,被命参成都戎幕而去。临行徙倚竟日作桃源忆故人一首 。

斜阳寂历柴门闭。一点炊烟时起。鸡犬往来林外。俱有萧然意。

衰翁老去疏荣利。绝爱山城无事。临去画楼频倚。何日重来此。

2《 沧滩》

宋 陆游

百夫正讙助鸣橹,舟中对面不得语。

须臾人散寂无哗,惟闻百丈转两车。

呕呕哑哑车转急,舟人已在沙际立。

雾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

故乡回首已千山,上峡初经第一滩。

少年亦慕宦游乐,投老方知行路难。

3《九月晦日作》

宋 陆游

炊烟漠漠衡门寂,寒日昏昏倦鸟还。

数树丹枫映苍桧,天工解作范宽山。

4《暮秋》

宋 陆游

清秋又是一年新,满眼丹枫映白苹。

海内故人书断绝,汀洲鸥鹭却心亲。

5《清平乐》

宋 施岳

水遥花瞑,隔岸炊烟冷。

十里垂杨摇嫩影。宿酒和愁都醒。

6《西太一宫楼》

宋 王安石

草际芙蕖零落,水边杨柳欹斜。

日暮炊烟孤起,不知鱼网谁家。

7《踏莎行 雪晴纵步》

清 汪斌

踏雪桥边,访梅溪曲。春风初破梢头玉。村村茅屋晚炊烟,更寻村酒穿茅屋。

8《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舍北晚步》

宋 陆游

漠漠炊烟村远近,冬冬傩鼓埭西东。

三叉古路残芜里,一曲清江淡霭中。

外物已忘如弃屣,老身无伴等羁鸿。

天寒寂寞篱门晚,又见浮生一岁穷。

10《归园田居 其一》

晋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7历代描写“炊烟”的诗词有哪些

1忆秦娥·梅谢了宋代:刘克庄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

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

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2沁园春(甲辰寿王总侍)宋代:李曾伯北固台端,南渡后来,无此伟人。自从容佐鼎,光华揽辔,几年中外,属目经纶。

万灶炊烟,千艘漕雪,手整江淮如掌平。诗书效,看马腾士饱,酒好兵精。

平生。余事功名。

岂管葛诸人能拟伦。暂牙筹游戏,小淹惟月,金瓯注想,便合为霖。

沆瀣一襟,风流八咏,秋入诗坛如许清。为以寿,有黄花不老,长伴香名。

3普天乐_湘阳道中岳元代:卢挚岳阳来,湘阳路。望炊烟田舍,掩映沟渠。

山远近,云来去。溪上招提烟中树,看时见三两樵渔。

凭谁画出,行人得句,不用前驱。4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宋代:刘克庄日月跳丸,光阴脱兔。

登临不用深怀古。向来吹帽插花人,尽随残照西风去。

老矣征衫,飘然客路。炊烟三两人家住。

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5望江南(答徐守韵)宋代:洪适嗟故岁,夏旱复秋阳。

十雨五风皆定数,千方百计为灾伤。小郡怎禁当。

劳拊字,惠露洽丁黄。田舍炊烟常蔽野,居民安堵不离乡。

祖道免斋粮。

8描写炊烟的古诗词

1、疏林外、一点炊烟宋周邦彦 《一寸金·州夹苍崖》2、田舍炊烟常蔽野宋洪适 《望江南/忆江南》3、苒苒炊烟一缕宋袁去华 《水调歌头·鸟影度疏木》4、一点炊烟时起宋陆游 《桃源忆故人·斜阳寂历柴门闭》5、认炊烟宋张孝祥 《多丽·景萧疏》6、炊烟一点孤村迥宋赵长卿 《菩萨蛮·炊烟一点孤村迥》7、乱云剩带炊烟去宋辛弃疾 《鹧鸪天·千丈清溪百步雷》8、旧岁炊烟浑欲断宋辛弃疾 《满江红·我对君侯》9、炊烟深巷听缫茧宋陈三聘 《蝶恋花·阊阖城西山四面》10、野灶炊烟里宋刘过 《六州歌头·镇长淮》11、柳影人家起炊烟宋高观国 《留春令·断霞低映》12、数旬间、浑不见炊烟宋魏了翁 《念奴娇·被东风吹送》13、见炊烟又起宋黄机 《沁园春·日过西窗》14、炊烟三两人家住宋刘克庄 《踏莎行·日月跳丸》15、淮河北去炊烟少宋刘克庄 《忆秦娥·梅谢了》16、炊烟少宋刘克庄 《忆秦娥·梅谢了》17、万灶炊烟宋李曾伯 《沁园春·北固台端》18、炊烟逗屋宋仇远 《水龙吟·晓星低射疏棂》19、炊烟巷陌元王恽 《水龙吟 赋春雪》20、炊烟处处新元王冕 《雨后》21、西村林外起炊烟宋陆游 《北园杂咏》22、炊烟出茆屋宋陆游 《春日杂题》23、炊烟漠漠衡门寂宋陆游 《九月晦日作》24、米竭炊烟静宋陆游 《贫居即事》25、茶灶炊烟野寺秋宋陆游 《山行》26、日或无炊烟宋陆游 《示子遹》27、我突无炊烟宋陆游 《书志》28、闭门但见炊烟起宋陆游 《西村》29、遥望炊烟疑可憩宋陆游 《闲游》30、眼明一点炊烟起宋陆游 《烟波即事》31、炊烟起沙际宋陆游 《忆昔》32、晓见寒溪有炊烟宋黄庭坚 《武昌松风阁》33、青山窟里起炊烟宋王庭珪 《移居东村作》34、林外炊烟暗青树宋艾性夫 《次韵旷翁四时村居乐》35、炊烟孤起半开扉宋牟巘五 《四安道中所见》36、篷窗细雨湿炊烟宋王炎 《湘中杂咏十绝》37、村或断炊烟宋王之望 《龙华山寺寓居十首》38、茶烟炊烟先后生宋张继先 《庵居杂咏九首》39、炊烟出林梢元赵孟頫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40、城中起炊烟明李流芳 《南归诗十八首。

9含有炊烟的诗句

蝶恋花(陈三聘)

阊阖城西山四面。鸭绿鳞鳞,轻拍横塘岸。一阵东风羊角转。望中已觉孤帆远。独恨寻芳来较晚。柘老桑稠,农务村村遍。山鸟劝酤官酒贱。炊烟深巷听缫茧。

水龙吟(仇远)

晓星低射疏棂,殢寒却枕还慵起。炊烟逗屋,隔房人语,镫前行李。霜滑平桥,雾迷衰草,时间流水。怅雕鞍独拥,清寒满袖,入斜月、空山里。谩把鞭梢暗指。酒旗边、柴门又闭。分水点墨,因风欲寄,梅花万里。宝帐春慵,梦中肯信,有人憔悴。待归来、别倚新腔,换却泪毫愁纸。

早发竹下(范成大)

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留春令(高观国)

断霞低映,小桥流水,一川平远。柳影人家起炊烟,彷佛似、江南岸。马上东风吹醉面。问此情谁管。花里清歌酒边情,问何日、重相见。

次韵子瞻与舒尧文祷雪雾猪泉唱和(黄庭坚)

老农年饥望人腹,想见四溟森雨足。

林回投璧负婴儿,岂闻烹儿翁不哭。

未论万户无炊烟,蛛丝蜗涎经杼轴。

使君闵雪无肉味,煮饼青蒿下盐菽。

岂云剪爪宜侵肌,霜不杀草仍故绿。

幽灵奰贔西山雾,牲肥酒香神未渎。

得微往从董父餐,宁当罪系葛陂渊。

卜择祠官齐博士,暴露致告苍崖颠。

请天行泽不汲汲,尔亦枯鱼过河泣。

生鹅斩颈血未乾,风马云车坐相及。

百里旌旗洒玉花,使君义动龙蛇蛰。

老农欢喜有春事,呼儿饭牛理蓑笠。

博士勿叹从公疲,明年麦饭滑流匙。

发白沙口次长芦(黄庭坚)

篙师救首尾,我为制中权。

挂席满风力,如椎强弩弦。

晓放白沙口,长芦见炊烟。

一叶托秋雨,沧江百尺船。

反观世风波,谁能保长年。

念昔声利区,与世阙周旋。

大道甚闲暇,百物不废捐。

谁知目力净,改观旧山川。

武昌松风阁(黄庭坚)

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

我来名之意适然。

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

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

嘉二三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

夜雨鸣廊到晓悬,相看不归卧僧毡。

泉枯石燥复潺湲,山川光辉为我妍。

野僧早饥不能饘,晓见寒溪有炊烟。

东坡道人已沈泉,张侯何时到眼前。

钓台惊涛可昼眠,怡亭看篆蛟龙缠。

安得此身脱拘挛,舟载诸友长周旋。

玉芝园(黄庭坚)

春生潇湘水,风鸣涧谷泉。

过雨花漠漠,弄晴絮翩翩。

名园上朱阁,观后复观前。

借问昔居人,岑绝无炊烟。

人生须富贵。

河水清且涟。

百年共如此,安用涕潺湲。

蒋侯真好事,杖屦喜接连。

车载溪中骨,推排若差肩。

厌看孔壬面,丑石反成妍。

感君劝我醉,吾亦无间然。

乱我朱碧眼,空花坠便翾。

行动须人扶,那能金石坚。

爱君雷氏琴,汤汤发朱弦。

但恨赏音人,大半随逝川。

平生有诗罪,如痼不可痊。

今当痛自改,三衅复三湔。

望江南/忆江南(洪适)

嗟故岁,夏旱复秋阳。十雨五风皆定数,千方百计为灾伤。小郡怎禁当。劳拊字,惠露洽丁黄。田舍炊烟常蔽野,居民安堵不离乡。祖道免?粮。

沁园春(黄机)

日过西窗,客枕梦回,庭空放衙。记海棠洞里,泥金宝斝,酴醿架下,油壁钿车。醉墨题诗,蔷薇露重,满壁飞鸦行整斜。争知道,向如今漂泊,望断天涯。小桃一半蒸霞。更两岸垂杨浑未花。便解貂贳酒,消磨春恨,量珠买笑、酬答年华。对面青山,招之不至,说与浮云休苦遮。山深处,见炊烟又起,知有人家。

卜算子慢柳永翻译赏析 ,是北宋婉约派著名词人柳永的作品,卜算子慢是词牌名,柳永的这首卜算子慢的全名是《卜算子慢·江枫渐老》,这首词描写了游宦异乡的客子暮秋时节登高怀人的情事。

原文: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

柳永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幕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卜算子慢翻译:

江岸的枫叶渐渐衰老,水洲的蕙草半已枯凋,满眼衰败的红花绿叶。楚乡作客,登高望远,正逢这样的暮秋天气。传来了稀疏的捣衣声,断断续续回响在残阳里。面对这傍晚景象,我悲伤怀抱,思念远人,新愁和旧恨,接连涌起。

卜算子慢字词解释:

①江枫:江边枫树。

②汀蕙:沙汀上的葱草。楚客:客居楚地的人。温庭筠《雨》诗:“楚客秋江上,萧萧故国情。”登临,登山临水。

③疏砧:稀疏继续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④脉脉:含情不语貌。见温庭筠《梦江南》(梳洗罢)注。

⑤翠峰十二:即巫山十二峰。《天中记》:“巫山十二峰,曰: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

⑥谁会:谁能理解。

⑦归云:喻归思。唐薛能《麟中寓居寄蒲中友人》诗:“边心生落日,乡思羡归云。更在相思处,子规灯下闻。”

卜算子慢背景:

古代妇女,每逢秋季,就用磁杵捣练,制寒衣以寄在外的征夫。所以他乡作客的人,每闻石甚声,就生旅愁。这里也是暗喻长期漂泊, “伤怀念远”之意。

卜算子慢赏析:

上阕写景,奠定了凄清的基调,烘托出抑郁怀人的氛围。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篇头三句,乃登高所见。“败红”就是“渐老”的“江枫”,“衰翠”就是“半凋”的“汀蕙”,而曰“满目”,则是举枫树、蕙草以概其余,点出当时已是深秋时节了,整个画面呈现红和绿两种时比色。不是鲜红嫩绿,而是黯淡、憔悴的红和绿。 “败红”和“衰翠”是对应上文的“江枫”和“汀蕙”:请注意不是已老和全凋,而是“渐老”和“半凋”;所以还残留一些凄凄惨惨的红和稀稀疏疏的绿,“渐”和“半”意味正老、正凋,还将不断地老下去、凋下去。

“楚客登临,正是幕秋天气。”这是一幅大笔渲染、满画面的深秋枫黄图,秋色极浓。在写足秋色之后,睹此浓浓秋色的抒情主人公出现了,并点明了“暮秋”季节。“楚客”两句,引用宋玉《九辩》悲秋之意,柳永曾宦游于荆襄一带古代楚地,故这里自称为“楚客”;“登临”补出了上文之秋景是他登高所目见,并暗示主题。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写所闻。深秋万物衰败,已让人心生哀愁,何况在这“满目败红衰翠”之中,耳中又闻这断断续续、稀稀朗朗的磁杵之声,在残阳中回荡呢?古代妇女,在秋天到来时,便以磋杵杵捣,制寒衣以送漂泊在外之人。所以在异地漂泊的行人,听闻捣衣声便生旅愁,这里也是暗寓长期漂泊,“伤怀念远”。“暮秋”是秋天将尽,“残阳”则是一日将尽,都是“晚景”。对景难排,因此下文就直接道出“伤怀念远”的主旨。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浓重的秋声秋色深深地触动诗人的离情,接着“对晚景”三字,承上文的所见所闻,启下文的“伤怀念远”,是对主旨的补充,说明这种“伤”和“念”并非偶然触发,而是本来心头有“恨”,才见景生“愁”。“旧恨”难忘,“新愁”又起,故曰“相继”。从写景过渡到抒情、“新愁旧恨相继”,此刻先后涌上心头,这愁恨又是多么的浓重。

下阕抒情,承接上阕直接写出愁恨的缘由。

“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脉脉”,化用《古诗十九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其字当作“哌哌”,相视之貌。(“脉”,繁体“作哌”,形近而误。)相视,就是我与她互相对望,也就是她怀念我,我也怀念她,因此接着才会有二、三句。“两处风情”,从“脉脉”来;“万重烟水”,从“千里”来。细针密线,丝丝人扣。“念两处风情”紧扣“脉脉”,“万重烟水”与“千里”呼应,绘出词人与伊人远隔千里,山水重重,两相怀念的情状。一个“念”字,令作者怀人之情顿生层澜。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雨歇”一句,不但写出登临时天气的实况,而且点出是风吹雨打才使红败翠衰,补暮秋雨后之状,秋雨初停,天高山青,而怀人之情让这雨后晴景引逗得愈加郁厄,将山峰望穿亦难消解。“望断”句既是写实,又是寓意。就写实方面说,是讲雨收云散,天高气朗,极目所见,惟有山岭重叠连绵不断。就寓意方面说,则是讲那位“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巫山神女,由于云散雨收,此时也看不见了。“望断翠峰十二”,也是徒然。巫山有十二峰,诗人常在诗中使用李唐神女的传说。词人在这里暗中抒发了对情人的思念,而且暗示了所思之人,乃是天仙般的一流人物。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深进一层。“凭高”之意,无人可会,只能默然无语。以“尽”字至“无言”之上,表达了词人复杂深沉的情感无人能解,也无法自诉,使得作品的情感更显深进。“无言”、“谁会”更是紧扣上阕“脉脉人千里”,表达了词人无人与说的心情。无人与说,只好把书信寄予千里之人,然而“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既无人与说又千里难寄,词人的苦闷愈加深重了。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结尾两句再深进两层。第一层,既然此刻此处无人可诉,无人能会此情此意,那么这“离肠万种”,就只有写之寄于词中。第二层,可是即使写下思念,又如何才能送至她手呢?一种无可奈何之情,在柔情百转中倾吐而出,增强了感染力。“归云”,此处意为无乘归去之云的人托付鸿信。

此词艺术上的特色主要是衬托渲染的手法和宛转往复的情思。词的上片,取正衬的手法,以苦景写悲怀,同时又将凄怨之情灌注到客观的景物中去,以悲写悲,渲染烘托出浓烈的悲苦气氛;下片写出了词人感情上的波澜起伏,采取了总起总收、间以分述的笔法,以使感情的抒发层层逼进,步步加深。

个人资料: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3868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