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德华爱的是老丁,而最爱德华的人却是他,你知道他是谁吗?

《父母爱情》:德华爱的是老丁,而最爱德华的人却是他,你知道他是谁吗?,第1张

德华是江德福的妹妹,一个纯朴善良,大大咧咧,嘴上不饶人的农村妇女。她没什么文化,心直口快,生气开心都是那么直截了当,不藏不掖。她的笑容总是那么爽朗,纯净,没心没肺。帮着哥哥和嫂子照顾几个侄子侄女长大;为了秀娥和哥哥,将嫂子逼去海岛;她在秀娥去世后,照顾着老丁和他的孩子;她对老丁的执着和志在必得时常令人忍俊不禁。

那么,德华是什么时候看上老丁的呢?安杰曾开玩笑地问过她,是不是王秀娥在世的时候,她就已经喜欢上老丁了。德华连忙否认,并说这种玩笑开不得。那么德华撒谎了吗?

个人觉得,德华第一次见到老丁就是喜欢他的。这种喜欢不是爱情,不是占有,只是对于自己喜欢,欣赏的异性的一种朦胧的感觉,说不清,道不明。不能否认,老丁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男人,他比江德福有文化,比江德福长得英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比江德福更有思想,更有深度。当然,也更现实和势利。

秀娥去世后,老丁也来到了海岛。仕途不顺,一个大男人带着孩子,生活方面总是捉襟见肘。在安杰的眼里,他成了一个无精打采,胡子拉碴,面黄肌瘦,怪话牢骚一大推,穷困潦倒的穷光蛋。这种穷不是经济方面的穷,而是生活方面的贫乏。德华曾与秀娥嫂子交好,老丁是哥哥的好朋友,好战友。热心肠的德华当时应该并没有多想,只是想着帮秀娥照顾照顾她的孩子,帮哥哥照顾照顾他的战友。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德华几乎成了老丁家的一份子。不知不觉中,德华发现,自己越来越愿意往老丁家跑。每一次见到老丁心情就会非常好,看不见就会有无限的烦恼。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德华知道老丁喜欢有文化的女人,就如哥哥喜欢嫂子。既然,没有文化的哥哥娶了有文化的嫂子,那么有文化的老丁自然可以娶没有文化的自己。德华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看上老丁的,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看上老丁。只知道自己要嫁给老丁,没有万一,也不会有万一,她就是这么笃定。虽然,她不知道什么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但她想见老丁,想照顾老丁和他的孩子,想让老丁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他把老丁当一块石头,她觉得,就算是一块石头也会被自己捂热的。

嫂子觉得她花痴,哥哥认为她成了老丁的备胎,给他丢了脸。可是,德华的心里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她就是喜欢老丁,她对老丁的喜欢跟老丁喜不喜欢她没什么关系,跟别人怎么看她也没什么关系。

她知道老丁有关节炎,就借了哥哥的狗皮褥子,送给老丁。被老丁拒绝后,她生气,委屈,可是过了一夜,她又扛着狗皮褥子雄纠纠,气昂昂地向老丁家走去。她跟安杰说的话,斩钉截铁,气势磅礴:“他不让我去,我就不去了?那个家又不是他一个人的家,那个家还有俺秀娥嫂子的份呢。俺又不是去侍候他,俺是去侍候秀娥嫂子的儿子,俺不能看秀娥嫂子的儿子没人管。想当初秀娥嫂子对俺多好呀,做人不能没良心。”她的话与其说是说给安杰听的,不如说是说给老丁和自己听的。她的要求不高,她就是想多看看老丁,想照顾他,想他能恢复秀娥嫂子在的时候,那个红光满面的老丁。

“他结婚该我什么事儿呀?我帮他干活又不是为了他,我是为了秀娥嫂子,为了孩子们。”嘴硬的德华在听到老丁即将与葛美霞结婚时,还在给老丁和孩子们做被子,送吃的;

心宽的德华在知道葛美霞与老丁的婚姻未成时,笑得像个孩子,兴冲冲地跑回来跟哥哥和嫂子报喜;

知道老丁要到家里吃饭,她开心地唱起了歌,逼着嫂子拿出茅台款待老丁,她那眉眼含笑,嘴角露俏的样子,藏都藏不住。

想着老丁就在隔壁屋里吃饭,德华在厨房里有使不完的劲儿;她偷偷地躲在隔壁的房间门前,抿着嘴,紧张地听着哥哥与老丁的谈话,那时候的她,脸上没有了横冲直撞的嚣张,没有了笑容满面的喜悦,带着几分紧张,几分惆怅,还有几分少女的羞涩。

听到哥哥劝老丁继续争取与葛美霞的婚姻时,她忍不住说:“真不是个东西!”

“有他这么劝人吗,把人往火坑里劝。”在德华的脑子里,老丁跟谁在一起都是火坑,只有跟自己在一起才是天堂;

瞧着老丁喝多了,她一把推开哥哥,疾言厉色地埋怨他把老丁灌醉了;

听说老丁在跟吴医助交往,她想看看她,看看她长啥样,能不能对孩子好。

实际上,只要是跟老丁结婚的,她都看不顺眼,都觉得不像善茬。

看着哥哥跟欧阳喝茅台,她因为哥哥没叫老丁而生气了。安杰叹息着说:德华呀,你对老丁是真好。

听到老丁要与吴医助结婚的消息,她恨恨地说:“让他为难更好,我不管!”

这就是爱情呀!我爱你,不管你爱不爱我。我爱你,跟你爱不爱我没有关系,我对你好,跟你爱不爱我也没有关系。

当她垂头丧气地从老丁家回来,呆呆地对安杰说:“也不知道咋回事,这钥匙死活也打不开门了。”德华真的不知道咋回事吗?她知道,但她不愿意相信,也不敢相信。听了安杰言词凿凿地说:人家把锁换了时。她旁若无人地大声痛哭了起来,宣泄着自己没有得到回应的爱和委屈。可当她看到葛美霞,又痛快地擦干了泪水,恨恨地讲:奶奶的,哭什么,哭有啥用?

“就是那个该死的老丁,把家门钥匙给换了,不让我进去了。”换一个女人,肯定不会对着以前的情敌,说出这么一番自暴其短的话来。可是德华就这么大言不惭地说了。她这种对爱情的勇气和坦荡,让葛美霞和安杰都自愧弗如。

“还是你好,你都要跟他结婚了,也没有挑拨他换钥匙。”德华对葛美霞的话,还是那么直接了当,不作伪,不虚饰。

“今天我要不骂他一顿的话,我就过不去,我就要疯了。”她逼着安杰把老丁叫到家里。可是,当看到老丁清瘦的身影时,她又坐立不安地躲进了房间。她对着镜子,打理着自己的头发,自言自语地说:不能让他看出我哭过。

在安杰的呼唤声中,一向牙尖嘴利,横冲直撞的江德华一步一步地挪着脚,低眉顺眼地走出房间,走到老丁面前,忐忑不安地不知道把眼睛安放在哪里算好。

“对不起呀,没事先跟你打个招呼。”老丁低沉的声音,让德华心里酸酸的。

安杰义正言辞地训斥了老丁。而那个时候,德华的脑子是空的,她的心,她的眼只有老丁。看着老丁要走,她机械地给老丁倒了一杯茶,安杰要给老丁钥匙,她屁颠颠地上前准备接钥匙,交到老丁手上。她就是爱着这个男人,想接近他,亲近他,无关这个男人爱不爱她,无关自己的意识和思想。

老丁走了,德华的心和魂才算回来。她心疼耷拉着脑袋,被训得孙子似的老丁,跟嫂子吼了一通后,她又蔫蔫地坐在厨房里。她不知道嫂子是为了她吗?她知道,可她控制不住自己想护着老丁的心思。

德华坐在屋顶,遥望着远处的大海,看着云舒云卷,一脸怅然,“嫂子,你说老丁咋就看不上我呢?”她的泪顺着脸颊流进了嘴里,是那么苦,那么涩。

当意识到老丁要娶她时,她定定地望着老丁:“你说吧,咱俩啥时候办事?”一句话差点儿把正在喝水的老丁呛着。

在回家的路上,德华笑了,笑着笑着,眼泪却喷涌而出。她哭得停都停不下来,这时候,似乎只有眼泪才能把这么些年自己对老丁的感情,自己为了老丁而承受的压力,还有自己为了老丁而品尝过的酸甜苦辣全部宣泄出来。

当哥哥嫂嫂问她什么时候办喜事好时,她说:“我想越快越好,免得夜长梦多。”

德华是《父母爱情》中最亲切最真实最美好的存在。因为没有文化,所以,她所说所做的都是不加修饰和矫情的自己。这种为了爱的真实,勇敢和不顾一切令人钦佩和向往。

“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不能不说江家兄妹对爱情的态度如出一辙,都有些色令智昏的味道。江德福为了娶安杰,宁愿放弃党籍,军籍,脱下军装,回家种地;德华为了老丁,几年如一日的任劳任怨,不畏人言。兄妹两人也都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老丁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包办婚姻。媳妇勤劳肯干,能生娃,会持家。只是没有文化,两个人说话经常是鸡同鸭讲,交流不通。看着好朋友,好兄弟,找了一个漂亮能干,有文化,又有格调的媳妇。老丁是又羡慕,又嫉妒。王秀娥去世以后,他确实是摩拳擦掌地想找一个有文化的,有共同语言的老婆,两个人能谈谈天,说说地,聊聊人生和理想。可是,他确实也是时运不济,或者说他就是与有文化的老婆无缘。与葛美霞的婚姻遭到了王政委的阻拦,与吴医助的婚姻有江德福的“谗言”。他不能像江德福当初那样义无反顾地娶葛美霞,也庆幸自己在婚前发现了吴医助的本来面目。

最后,看着屋里屋外,忙忙碌碌的德华,老丁认命了。他终究是娶了德华,可能娶的时候还是有几分不甘心。但是德华陪伴了他三十年,事无巨细地照顾她,为她生了一个小女儿,帮他带大了几个孙子孙女,这个朴实善良热情的农村妇女,让他在工作时没有后顾之忧,晚年生活幸福美满。

经常有人会为了选择嫁一个爱自己的人还是嫁一个自己爱的人而烦恼。江德福娶了自己爱的安杰,江德华嫁给了自己爱的老丁。这两家过得都很幸福美满。江德福只要看着安杰快乐,自己就会高兴;德华只要每天能看到老丁,把老丁侍候得舒舒服服的,自己就会每天乐乐呵呵;安杰被德福宠得几十岁的年纪依然眼神纯净澄澈,甜美安静;老丁每日里看看报纸,练练毛笔字,也获得了身心的平静安宁。每个人需要的都不一样。就如亚菲对亚宁讲的,“我不是姑姑,我做不到姑姑那样任劳任怨,忍辱负重的,如果那样的话,我就要委屈我自己。”

在亚菲眼里的委屈,在德华来讲却是享受,彼之砒霜,吾之蜜糖,她享受着跟老丁在一起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所以,每个人想的,要的都是不一样的。随着自己的心去选择。两情相悦固然好,如果不能,那就随着自己的心寻找一个自己爱的人或是爱自己的人也没什么大不了。

在电视连续剧《父母爱情》中,主线是“父母”的爱情,即海军军官江德福和资本家**安杰的50年爱情。但为了衬托,也用较重的笔墨描述了老丁的爱情婚姻生活。

老丁的第一任妻子留下四个“样儿”,在生四样儿时大出血死去。他工作调动,从青岛炮校带着四样儿来到岛上。

老丁是一位有文化的海军军官,想找一个有文化的对象,多一些共同语言;也不排除他有同老战友、老同学江德福攀比的心理。这都无关大局,无可非议。

老丁在这个小岛上首先看中了学校女老师葛美霞。正当他们悄悄地打得火热,到了谈婚论嫁、生米要做成熟饭的时候,一盆冷水泼得他们晕头转向、垂头丧气。对他们的婚事,组织上(其实就是王政委)坚决不予批准,因为葛老师是渔霸的女儿。

年纪大一些的人都知道,老丁谈情说爱的那个年代,特别注重“阶级成份”,反动“血统论”也曾盛兴一时。尤其是军队干部,找对象找谁,更要经过组织的严格审查。找家庭出身好的,谁都可以,批准;找家庭出身不好的,谁都不行,不批准。

那么江德福怎么就能和资本家的女儿安杰结为夫妻呢?因为江德福能豁出去脱军装、回农村也在所不惜,更在于他们遇到了炮校一位好校长及其妻子医院杨书记,懂政策,不极左,通情达理。老丁就不一样:上有老,下有小,脱了军装就养不活家;遇到的“组织”王政委又是一个思想很“左”、心眼很死的人。可怜老丁和葛老师这对有情人最终未成眷属。

老丁只好又相中医院一位护士,未成想是一只“母老虎”,八字未见一撇,脸上被挖出几道血印,无颜见江东父老。最终,老丁还是和没有文化但心里一直有他的德华组成了幸福的家庭。

后来,已经退休、曾不让老丁和渔霸的女儿葛老师结婚的王政委,却主动求婚,和渔霸的女儿葛老师喜结良缘。

这叫人说什么好呢?我只能说:这是对反动“血统论”的绝妙讽刺、有力批判。

主观上不想娶的成分要大于客观上不敢娶的成分。

不敢娶是客观。剧中说“老丁的上面不同意”。那个时代,家庭成分是婚姻关系考虑的首要因素,最讲究门当户对。老丁不是老江,做不到不要军籍、党籍,也要安杰。老丁有老丁的负担与责任,上有八十老母要赡养,下有如狼似虎的四个儿子,他不是当年的江德福“光棍一条”。我们理解老丁的难处,也对葛老师表示愧疚,幸好王政委出现了,他给葛老师带来了梦寐以求的晚年生活。

不想娶是主观。对比江德福和安杰,老江对安杰是喜欢更是爱,他从第一眼看到安杰,就认定非她不娶,为了她练字、寻药,甚至回家种地。反观老丁对葛老师,是喜欢不是爱,是好感、是兴趣、是与秀娥的不一样,是与安杰的小相似,是多年来择偶的初步标准。但就不是爱,没有感情基础,只是心心念念的一时冲动。所以,在遇到难关的时候,想到的是不是坚持,是不想、是逃避和回头。

所以,与其说是不敢,更不如说是不想。为了德华,我支持老丁!

《父母爱情》里,老丁的人设,在娶媳妇这方面,就是和江德福进行对比。

江德福不顾一切,娶了安杰。

老丁思前想后,不敢娶葛老师。

首先在娶媳妇的时机不同。

江德福娶安杰时,属于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大不了回家种地去。豁出去的就是他自己。他的退路就是一无所有,回老家当农民。

老丁在海岛上,他已经是上有父母,下有四个大儿子的人,拖累太广。而且他已经遭受了领导王振彪的警告。所以,他不仅面临着一无所有,而且还更有可能无法养家养老养儿子的艰难境地。

其次,性格上和爱情上 。

江德福还是很有勇气,敢作敢为,老丁有点瞻前顾后。但是,究其根本原因,江德福是真的爱安杰,老丁,说实在的,真不是那么爱葛老师,你看老丁,一会和一个牙医勾勾搭搭,一会和葛老师眉来眼去,真说明,他并不是非葛老师不娶。

所以,他并不真的非要娶葛老师不可。而江德福,一定要娶安杰。

所以,在最后,老丁,左思右想,还是娶了德华,还是过上了“热乎乎”的小日子。

老丁前老婆和后老婆,都是那种心肠热,说话直,疼爱丈夫的好老婆,老丁还是很有福气的

有他人阻挠的因素,但主要还是为前途考虑,不敢娶成分太高的葛老师。后来反而让王振彪捡了便宜。

王振彪是松山岛的政委,因为阻止老丁和葛美霞结婚,让江德福、江德华、安杰等人对他意见非常大。后来在原配张桂英去世后不久就要娶葛美霞,还让安杰做媒人,实际两人已经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了。

首先一个是因为安杰,安杰一上松山岛真是引起了大的轰动,一改军官太太是满脚泥的农村妇女的形象,安杰挑个水都能成为满海岛的焦点。王振彪和老丁一样,内心里是无比羡慕江德福能娶上这样一个有文化、又漂亮又知书达理的老婆,可反观自已的老婆,真是惨不忍睹啊!

一次王振彪和江德福走在路上,先是碰到了挑水还挑得很美的安杰,随后是赶海回来赤着双脚、裹着头巾、挎着篮子、大笑大喊的张桂英。两相一对比,王振彪心生感叹,为什么别人老婆挑个水都挑得那么好看,对着自已的老婆冷哼一声。可见王振彪对有一个知性漂亮的老婆是非常渴望的。

葛美霞是松山岛上唯一一个与安杰类似的有气质的女子了。有一次,王海洋在吃饭时说葛美霞是个老姑娘,将来指不定嫁给什么丑八怪呢。当时王振彪就发火了,一巴掌就朝着自已儿子头上打了过去。可见那时候王振彪就从心底里很维护葛美霞了。

因此在老丁申请与葛美霞结婚的时候下狠手阻挠。所以,王振彪虽离岛多年,却在张桂英死后要娶还在松山岛的葛美霞。

老丁和葛老师算是有缘无分吧

首先是老丁和葛老师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老丁是因为学校闹革命被下放到小岛上去的。只是由于江德福的关照,在小岛上没有人很为难老丁。但是和江德福的顺风顺水,显然老丁的日子过得很艰难。缺衣少食,还需要德华从家里拿东西被褥救济。而葛老师更不用说了,是渔霸的女儿,属于被打击的对象。开始还能在学校教教书,后来连教书的资格都没有了。

其次是当时特定的生活条件。不能说老丁不如江德福有魄力,毕竟他还有四个儿子,不能仅仅考虑自己的爱情,更要考虑儿子的生活。当时王政委不批准他和丁老师结婚,如果他一意孤行,很难想象他们一家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只能是有缘无分吧。

老丁与葛老师俩人同病相怜,一样的遇人不淑,一样的身不由己,一样的对现实充满无可奈何。

老丁一直以来,就想找一个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的妻子,尤其看到好哥们江德福娶了安杰,一个文化高颜值高的老婆后,于是老丁更迫不及待想续弦了。

葛老师,可以说是最符合老丁的择偶对象了。为啥他们两个人没走到一起呢?原因有三。

其一,葛老师的家庭“成分”问题

葛老师人美心善,肚子里还有墨水,这样的女人很能得到男人们的怜惜,偏偏为何她就成了大龄剩女呢?

只是因为她是渔霸的女儿,在那个时代,她这样的家庭成分,一般男人都不敢娶她,何况是身为副参谋长的老丁呢?

葛老师受家庭所累,在岛上过得步履维艰,后来她的生活才步入正轨,奈何那会年纪已经有些大了。

她本人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与安杰结交后,她打心底羡慕安杰的小资生活,所以她挑对象也是眼光较高,从而导致高不成低不就。

老丁是个不错的人选,若葛老师嫁给他,定然能过上安杰那样的小资生活,所以葛老师是愿意的。只是她的家庭成分让老丁望而却步。

其二,老丁的仕途会受影响

若是老丁还是单身,没有托家带口,也许他会冒着仕途受影响的风险,毅然决然得跟葛老师走在一块。

除了家庭成分问题外,葛老师就是老丁理想的结婚对象,老丁此生都在寻觅这样一位红颜知己,可明明找到了,他却放手了,为什么?

因为家庭。葛老师被家庭成分所累,成了大龄剩女。老丁一共有四个儿子,都是依靠着他,还有老家的父母,所以左右衡量之下,老丁还是放弃了葛老师。

若是老丁跟葛老师走在一起,有可能会丢官,一家老小都指望他养活,所以他不能为了一个女人,牺牲他的家人。娶葛老师的代价太大,老丁承担不起,所以他放弃了自己的爱情。

其三,痴情的德华

德华一直明恋着老丁,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老丁一直嫌弃德华没文化,所以德华一直在单相思。

安杰江德福一直知晓德华的心思,他们也很想帮忙,却使不上劲。

老丁虽然不想娶德华,可是却离不开德华,他的孩子还说出了想让德华当他们妈妈的话,这充分说明德华在丁家有了立足之地,位置举足轻重。

德华对老丁的好,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那种,经过日积月累,一点一滴在老丁的心头留下了印记,一开始他不在意,后来老丁还是注意到了德华的好。

最后老丁放下了坚持,将德华娶回了家,皆大欢喜的结局。

因为老丁真心暗恋的人是安杰。以前因为有王秀娥,所以只有心里想一下而已啦,后来王秀娥去世了,老丁就把按照安杰的标准找对象列入计划,所以才对安杰的好朋友葛老师一见钟情,但是,葛老师必竟只是一个渔村里面长大的漂亮女人,在那种特殊的环境下,处处表现的唯唯诺诺,自卑感极强,气质学识都比不上安老师,虽然是读过书的人,但比较当过高级炮校教员的老丁,教小学的葛老师也算不上啥文化人……

尽管如此,如果没有王政委反对,已经是四个儿子父亲的老丁还是会娶没结过婚的葛老师的,他之所以放弃了葛老师,一方面是来自王政委的压力,另一方面是他从没有像江德福爱安杰那样的爱过葛老师(包括后来的吴医助),所以稍微有点外界压力就选择放弃了。

老丁之所以选择了没有文化的德华,应该是他深思熟虑后做出来的决定,用一句话就是:既然找不到他爱的就找个爱他的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德华是江司令的亲妹妹,与江家攀上亲,对他自己以及儿子们都有好处。

老丁怕影响他的前途,因为葛老师是鱼霸的女儿。

跟江德福不一样,同样都是结婚遇到政治审查,要么结婚回家种地,要么不结留在军队高升,江德福选择结婚回家种地,是因为他当时上没有老下没有小,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当然他很幸运,没有被开除军籍,而老丁上有老下有小,还有4个孩子,如果为了结婚被开除,那他的父母孩子谁来负担,老丁不敢赌,也是不能赌,如果他敢赌,同样也证明老丁太自私了,为了自己的婚姻,置父母孩子于不顾,所以老丁权衡利弊,作出了不跟葛老师结婚的决定

我想,老丁不敢娶有文化的渔霸女儿葛老师,是因为老丁犯有生活作风错误的"前科"。老丁从青岛炮校调动到海岛守备师,没有升职,还是中校团级干部,肯定是出了事被"发配"过去的。在当时那个年代,军官在部队犯了错误,只要是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几乎没有例外都会脱军装转业到地方去的。只有生活作风问题,只要没有造成大的影响,一般就是异地调动的,不会转业,老丁或许就是这种情况的。而且,在炮校时,老丁的原配秀娥嫂子 ,就多次数落过老公是花花肠子,这就是在给观众暗示老丁很可能会在生活作风上栽跟斗的。正因为这样,在娶葛老师的问题上,他退却了,放弃了找个文化人做老婆的梦想,以避免在个人问题上再栽跟头。

因为一部《大江大河》的火热播放,同为孔笙导演制作的另外一部年代剧《父母爱情》也掀起热潮,引起网友的热评。《父母爱情》这部作品表现的是缓慢的节奏和平稳的生活以及甜蜜的爱情。剧中的安杰嫁给了一个好男人,一生都过得非常的幸福。

德华爱而不得,在等待了十几年的老丁之后,终于得到了老丁的求婚。重新回到德华的爱情,并讲述了德华的婚事。德华为老丁付出了这么多,但他还是无法等待老丁的求婚。在等待的痛苦中,老丁和另一个女人。德华的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助,任凭老丁自由支配爱情。老丁两段恋情以失败告终,德华等待机会,才嫁给了老丁。那时的德华已经四十多岁了。德华知道老丁永远不会接纳自己,是因为他不爱自己;德华知道,老丁当时向自己求婚,并不是因为爱情。德华知道。但她知道老丁不爱自己,为什么又不能违逆老丁呢可能是没有更好的选择德。华为了老丁,等待了十几年,把美好的青春都抹去,错过了人生最好的时光,错过了当时所有的机会。然而德华嫁给老丁的时候,已经差不多过了四十岁了。如果德华不嫁给老丁,以她的年纪,也没有比这更好的路了。而且,老丁是吃谷物的人,是参谋长。如果德华和他结婚,就可以成为参谋长夫人。

或许是因为情痴情。德华总是知道老丁不爱自己,一直喜欢老丁的是安杰利可式的女人,有文化,有品味,有教养,长得漂亮,老丁心里好。前葛医生和后吴医助都符合老丁的选择标准。老丁把德华当作普通的保姆,背着德华在外面和其他女人谈了爱情,但德华并没有放在心上。那是因为爱。因为德华对老丁有着深厚的感情。要不是这情浓,支撑着痴情,想想德华也不可能等老丁十几年了。

也可能因为老丁确实是个好人。德华认准了老丁,非老丁不嫁。大家在青岛的时候,王秀娥和老丁相爱的时候,看到了老丁的好品质,看到了老丁好男人的本性。王秀娥一身缺点,老丁都不嫌弃。也不像其他男人那样抛弃妻子,对王秀娥非常亲切。这就会引起德华的注意,被认可为德华。德华爱上老丁,一辈子非老丁不嫁!

老丁最后答应娶江德华,当然不是因为爱情,只是妥协于现实的生活。在那个年代,爱情是奢侈品,只有脚踏实地的过日子,才是最接地气

老丁喜欢的是安杰(梅婷饰演的女主)那样才貌出众,知书达理,有着小资情调的女性。但是迫于安杰是老战友江德福的老婆,所谓“朋友妻不可欺”。所以只能把喜欢默默的藏在心底。

但是老丁作为一个,长相帅气,风趣幽默的知识分子,十分抵触自己包办婚姻。觉得和乡下老婆没有共同语言。更多的只是柴米油盐和相濡以沫。所以当看到战友江德福的小资老婆安杰的时候,就不由得心生向往。

但只能默默的放在心里,不敢表露出来。作为邻居和朋友,在生活上对他们也是多加照顾。最后老丁在妻子去世之后,还喜欢上了小岛上小学里的一位老师,也是和安杰有的相似之处,温柔、漂亮、善解人意。

但是迫于现实的压力,最后只得放弃,这不得不让老丁十分遗憾。最后在战友江德福和安杰的撮合下,才答应娶江德华为妻。因为江德华人虽然出身农村,但是品性单纯,又确实对老丁情有独钟。

在那个年代来说是属于成分比较好的人,所以娶江德华是老丁最好的选择。而且人到中年,爱情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只是一种对生活的妥协与习惯,过日子就是要相濡以沫,脚踏实地,那些虚幻的想象,并不能落实到实处,也不现实。

所以最终老丁还是向现实妥协了,娶了江德华。婚后的生活他们过得也确实比较平静安详,岁月静好。其实这也未必不好,谁的人生会是十全十美的呢?不留遗憾的也不是完美人生吧。

在经典的家庭情感剧《父母爱情》中,老丁最大的梦想是找到一个有文化的妻子,然而,生活总是违背他的意愿。原来的妻子王秀月死于难产后,老丁有了两个妻子的人选。一位是海岛小学的葛老师,另一位是岛上医院的吴医生。然而,葛老师却因为身份问题而被老丁抛弃。至于吴医生,当老丁在婚前坦白自己的第二次婚姻时,宣告失败。

最后,江德福的妹妹来到老丁家帮忙。临走时,老丁拦住江德华,向她求婚,大家都发自内心地为德华高兴。老丁和江德华生活得很和谐,比和王秀娥的日子好多了。老丁本来最不受欢迎的没有知识的女性。江德华和老丁怎么能谈笑风生,可以看出,除了德华没有文化之外,两个人的日常生活还是很有趣的。要知道,自从老丁原来的妻子来了,老丁整天都在叹气,苦脸也频繁出现。

然而,王秀娥与江德华不同,面对喝了酒的老丁,她不仅没有走开,而且找到了自己的理由。虽然德华和王秀娥一样是文盲,没有文化,但他在哥哥江德福和嫂子安杰的婚礼上学会了“相处的智慧”。不要打断别人的谈话,也不要和喝酒的人讲道理。这看起来很普通,但把它放在婚姻中却是大智慧,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吵和莫名其妙的委屈。

有时候,婚姻中的矛盾始于误会,在老丁的眼里,德华恰到好处。老丁一个人练习书法,德华陪着他,这对他有好处。宁可无知,也不要到处走动。明辨是非是件好事。在很多情况下,德华对老丁的努力和对老丁的维护让人印象深刻,就连她的嫂子安杰也经常生气到无话可说,甚至生气地笑。德华在婚姻中善于学习哥哥和嫂子的“相处智慧”。即使她没有文化,不是老丁梦想中的妻子,她也可以成为老丁最爱的,最愿意陪伴一生的妻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755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