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尽管是“喜宴”,一眼就能看出它讲的一定是充满喜感的婚宴。然而这部影片又不仅仅是在讲婚宴。他还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对于父权的抵制。片中伟同的父亲仍然是由扮演过《推手》中的父亲——郎雄先生出演。不同的是,在这部**里,郎雄先生戴上了一副眼镜,而且从精神上看,也没有《推手》中那么矍铄。更主要的是,《推手》中展现的是儿子对于父亲的妥协,而在《喜宴》中展现的却是父亲对儿子的妥协。片中有好几个相同的场景:父亲躺倒在椅背上酣然入睡。伟同甚至以为父亲死去了,还神色紧张的凑上前去试探父亲有没有呼吸,这个场景我觉得十分好笑又倍感悲凉。最能展现父亲的妥协的那一个场景是在最后,父亲在通过机场安检时,双手举过头顶作投降状,以一个略微有些佝偻的身影背对着伟同,微微和赛门,好像向他们宣告了自己对于他们的行为的谅解,宣告了对于自己儿子的妥协,也宣告了自己的无奈与失败。
片中还有一些场景令人感到温暖,那就是伟同,微微,赛门三个人紧紧相拥在一起。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如果他们是兄弟姐妹那样的关系那么人们便不太会去关注这个拥抱本身有着什么样的寓意。然而他们是这样一种奇妙的关系:伟同和赛门是同性恋人,微微是赛门和伟同的异性朋友,这样的相拥带着文化上的认可与身份上的确认:他们摒除了私心与杂念,为了一个即将出世的小生命,相互间生出了感动,在一瞬间,用一个拥抱化解了彼此的矛盾。这一刻,中国的血脉相承以一种温暖的方式浸入到赛门的个人意识中去,而微微与伟同,也因为这个小生命而达成了某种情感上的默契,三人的情感与心灵都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交融与互补。
侯佩琪和母亲林月云一起出现在综艺节目中, 在等待丈夫黄伯钧做饭的过程中,母女俩睁开了眼睛,泪流满面,这是林月云第一次公开回应她的情感经历。 她公开流下了眼泪,说她不会解释,但是说她会悔改过去。
怀侯佩琳的过去说到林月云,如果不是侯佩蒂的婚礼,她的感情就不会成为焦点,因为侯佩慈的亲生父亲侯世宏没有出现,而且林月云曾经以页脚干预侯世宏和郭春梅的婚姻,所以也透露了怀侯佩琳的过去。
由于侯佩慈在婚礼上将邱家雄带到会场,并将其交给黄伯钧,从而完成了原本属于父女的礼节, 这也使林月云在怀孕期间爱上了她的丈夫,因为她与邱家雄的妻子蔡桂昭的女友关系。
因为她经常照顾林月云,并邀请她在家做客,所以林月云和邱家雄之间有着秘密的关系。 面对侯世宏的绝望离婚,邱家雄无视蔡桂昭的怒火,将林月云的母女带回嘉义的故乡,形成了第二故乡。
家庭如何幸福我们经常会听到和感触到夫妻之间的三观影响着家庭是否幸福和谐,在网上很多对三观都有总体的说法即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个好像有点抽象。婚姻生活中的三观我的理解是爱情观、经济观、处事观:
爱情观。这个不难理解,爱情是婚姻的基础,两个人从相识、相知到相恋最终走向婚姻的殿堂。好的婚姻家庭都有相同的特点就是欣赏对方的优点,包容对方的缺点,双方都彼此坦诚相待。
金钱观。大家都听过这句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据不完全统计,经济宽裕的家庭幸福感的比例比经济拮据的家庭要高得多,这也能够反映出一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在家庭获得感和幸福感中占据了较大的位置。家庭的幸福感要正确的金钱观去支撑,正确的金钱观应该是用正确的渠道获得收入,理性的进行消费支出及支配,并能够对未来进行合理的金钱规划。
处事观。家庭生活,婚姻生活都是由各种各样的生活片段组成,如财务规划、小孩教育、人情世故、待人接物以及小到柴米油盐等细枝末节等等。夫妻双方对这些事情的看法以及处理方法是否保持在一个频道上很能反映出一个家庭的和谐程度和幸福指数。
扭转外部争议面对女儿的捍卫努力,林月云立即停止了扭转外部争议的意图,说她对一切都感到满意,却没有伤害女儿,并决定她的半衰期关系并不光荣:“在剩下的时间里, 做一些我们应该悔改的事情,还有其他不再赘述。”
林月云说,她把全部的爱都花在了女儿身上,侯佩慈(Patty Hou)也是她的一生,祝她幸福快乐。 侯佩慈仍然暗示,母亲与邱家雄之间的爱情生活在争议中并非无法忍受,但林月云仍然表现出了自己对过去的态度。
事件发生后,他认为自己一生都需要认罪,并向蔡桂钊公开道歉。 然而,许多不满和不满与死者的离开是无法弥补的,也许他们对情感选择更加谨慎。
先明确告诉你,2010年是可以结婚的。
民间有说法,由于2010年的立春在旧历年前,即腊月21日,2011年的立春在旧历正月初三,这样2010年就没有立春。俗称“无春年”、“瞎年”、“寡妇年”。这是没理由的,怎样才叫一年,准确地讲,一年之始应是春,天体运行有规律,地球绕太阳公转360度,决定着季节的更替,总是从立春开始的,“立春”象征万物开始有生气,春回大地。 立春后,气候和气场都开始改变,由寒冷渐渐温暖起来。在位理学中,立春才是一年交割的时间。
具体日期倒是应该选择一下,要趋利避害。
不知朋友们是否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男靠出生时,女靠行嫁日。” 从命理来看,男人出生的时间很重要,而女人则是结婚的日子更重要。因此,结婚的日子是大好日子,不得稀里糊涂进行,应该择日进行。至少需要遵循以下结婚风水原则:
1、选择润年润月为宜。因为会有好兆头。如果当年没有“润月”、“润年”,也不必强求。注意,“润年” 有公历与农历之分。
2、 避开三娘煞和杨公忌的日子。相传月老不为三娘牵红线,使她不能出嫁。基于报复心理,三娘就与月老作对,专门破坏新人之喜事,故每月的三娘煞之日,即初三、初七、十三、十八、廿二及廿七,不宜结婚。
3、择日要以女方出生日期为准。并参考男方及其他人的出生日期。俗话说:“男靠出生时,女靠行嫁日”,可见女方择日之重要。若是把此原则颠倒或不顾,会导致婚后麻烦多多。
4、必须避开父母生日。即是父母生日的那天不宜嫁娶。
5、注册与结婚仪式日期。如果决定将注册与结婚仪式的日期分开,最好这两天都择日行事。如要取舍的话,便应以进行迎亲及摆酒的传统礼仪当日为准,选在吉日举行。
当然,结婚不仅仅是挑一个好日子而已,还涉及到婚房的选择和布置、婚车的选择和布置、婚礼、婚宴等等。
至于你俩最佳结婚吉日,根据你提供的信息,以你朋友的出生年月日,根据民俗通书《玉匣记》,一要注意男女属相婚配,必须避开断头婚姻:
“从来白马怕青牛,羊鼠相逢一旦休。
蛇见猛虎如刀断,猪遇猿猴不到头。
龙逢兔儿云端去,金鸡见犬泪交流。
你属狗,你女朋友属猪,犬猪相会,没问题。
再按“女命行嫁大利月”正七鸡兔,二八虎猴,三九蛇猪,四十龙狗,五冬牛羊,六腊鼠马。你们最好选四月和十月。那就在三月吧,三就是生。
再根据干支比和为“不将”之日,但要除去“女命狗年忌嫁日”“寅申”之后,还有初四的丁酉(4月17日星期六),初六的已亥(4月19日),十六的已酉(4月29日星期四)。
结婚要以女方出生日期为准:据此女方出生年月日所在干支:女:阳历1983年10月22日(阴历9月十七,癸亥 壬戌 癸未),择已火亥水大吉,财运亨通,即三月十六。
不知道已经定否?仅作参考,以前我给别人推的结婚日子,婚后都大喜大利,婚姻美满,还有生双胞胎的。
无论是婚前,还是婚后,婚姻最怕的就是计较,这一点,希望大家可以牢记。计较会让恋人变成仇人,会让朋友变成敌人,甚至会让亲人之间变成陌生人,或许你觉得是方脸夸张了,只是计较有可能会改变这么多吗?事实上,现实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现实摆在你的眼前,你或许才会发现,很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往往都是从计较开始的。计较淡化了感情、亲情,最终演变成了纯利益的斗争,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已经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矛盾产生的大多数。
就比如说,老话提醒的,千万不要和朋友合伙做生意,因为计较,很可能因为利益分配不均等等现实问题,最后终于导致了友情破裂,终成敌人。
也有一种计较,是总是看不得别人的好,当别人过得顺遂了,明明和你无关,可你却莫名感觉不高兴,不自在,这种心理上的计较,足以让一个人变得狭隘,让感情失去原本的色彩,变得扭曲不堪。
或许当时你不明白,觉得自己的想法并无过错,但到时候你才会发现,一昧一点点小小的计较,你失去了更多宝贵的东西。
有句话叫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听起来没毛病,每个人都爱自己,但想要建立好的关系和感情,太过计较自己的得到和损失,太在意自己,就会让身边的人都远离你。
这种自私自利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崭露头角,足以看出一个人的本性,这就是计较的可怕之处。
在结婚前谈婚论嫁的时候,计较更是一件杀伤力巨大的暗器,一不小心就会导致本来相爱可以执手一生的新人就此走上两条永不交叉的道路,人生再没有交际。
怕看到的正是这样的悲剧,提醒大家,切莫为了计较伤了感情与和气,或许你当下觉得计较这些东西很重要,但过一段时间你一定会为自己曾经的狭隘而后悔,但到那个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从读者那里听来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因为一个区区的份子钱,计较到最后两位新人不顾情分在婚宴当场大打出手,最终导致两人明明礼成,还是变成了陌路人。
男孩姓张,是读者的一位远亲,今年25岁,家境普通,父母都是父亲在外务工,母亲在家伺候公婆,侍奉一家人,偶尔做些手工活贴补家用,男孩呢,没有父亲的看管,从小比较淘气,不怎么爱学习,高中毕业考上了一个末流本科,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通过父母的疏通,找到了一份编制外的工作,薪资一般,晋升的空间也不大,但名头比较好听,为了方便找对象,男孩一直在岗位上,没有长远打算。
姑娘呢,比男孩大一岁,条件本来也是差不多,不过家里还有个兄弟至今未婚,也没多大出息,成天在家游手好闲,也没有姑娘能看上他,有个这样劳神的家庭成员,姑娘家就要比男孩家的条件差上一节了。
两个人经人介绍走到了一起,准备谈婚论嫁的时候正好处了一年。谈婚论嫁的时候,姑娘家张口要了十万彩礼,和男孩家为彩礼周旋了将近一个月,后来男孩家松口,最终答应了姑娘家的要求。谈定了彩礼以后,双方把事情也就敲定了,发了请柬,定了当地最好的酒店。
婚礼当天,两个年轻人的婚礼大操大办,热热闹闹的,来了三百来号人,小地方办酒席,酷爱喜欢找人随份子,一是人情往来,人家也请了你,你请别人家过来算是还礼,二是人多显得婚姻更加热闹有气氛,也更加有面儿。
婚礼办得很顺利,司仪上台,双方互动,婚宴开场,一切都很平常,可到了婚宴的末尾,两家人却厮打在了一起,并且当场新郎就宣布离婚,到底出了什么样的事情,让一场热闹的婚姻最后走到如此的境地呢,原因就在于份子钱。
大家都知道,份子钱一般都是两家收,两家算,也就是男方和女方单独收份子钱,各算各的,这场婚礼也不免俗,在婚礼前就约定好了,份子钱各收各的,男方的钱用来做婚宴钱支付,而女方的自己收着,不用支付。
本来都说好了,可是婚宴上却出现了一点小插曲,男方收完了帐,立刻就把钱清点完毕后支付婚宴钱,但入不敷出,这男方的份子钱不够付婚宴钱。
而当下需要结账,又没有人带有足够支付余款的现金,当务之急必须要把婚宴钱垫上,于是情急之中,这男方就想到了女方那边的份子钱。
男孩很快就找来了女孩协商,希望女孩能够把她那边的份子钱拿出来先垫付应急,等到婚礼结束以后,会把属于女方那一份的份子钱如数归还。
垫付女方确实是举手之劳,女孩现场有足够的金额够垫付,可女方却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你想的倒是美,我就是不信,你们家会没带钱付不了账,我看我这钱要是给你们,注定是有去无回才是真的。
你们家不过就是想让我们家帮你们垫付,后来还不还回来还不是你们说的算,这笔钱不给,说不给就不给,钱不够你们自己想办法,别来打我们的份子钱的主意。”
这话并不是女孩说的,而是她的母亲,而女孩呢,则是在旁边一言不发不说话,她并没有赞同母亲的话,同样的她也没有反驳,而是默认了母亲的所作所为。
男方一看这个情况,一听这女方如此斤斤计较,不肯相信他们,刚成为亲家就连这点急也不愿意帮,这点帮助都不愿意给,当场也急了。
也就是三千块钱的事情,双方就当场吵了起来,并且都是互不相让。
“说了拿一点钱应急,你把我们家看成什么了,在场那么多来宾都可以作证,我们不过是借用,怎么就不能借了,就为了抠你这点钱,我们家不至于。”
“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你们家是怎么想的,不是我多想,我看你们就是这么想的,想让我们家支付一半婚宴钱呗,想出来的招还挺聪明的,但是门都没有,我们没钱!”
就是这么一来一往的唇枪舌战,也不知道这双方是谁先动的手,两位新人的家属团大打出手,陷入了一片混战之中,场面一片混乱。
后来还是男孩出来吼了一嗓子,他问了女孩到底愿不愿意给这笔钱,没有得到女孩的回应后,直接当场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
“大家吃好喝好,婚宴钱会如数退还,今天的婚礼作废。”
刚开始女方还以为男孩在开玩笑,当男孩很认真的回答“下午就去离婚”时,女方才开始慌乱,之后想要改口拿出份子钱的时候,男孩很坚决,拒绝了女方的求和,
“我看没必要,你们好好揣着那点钱和那点算计,我不要,但是请你们结束后识相点,把彩礼钱还回来,你们自己作的结果,我可没娶你们家女儿,没必要给你家彩礼钱。”
之后男方果真如他所说的那样,下午就立刻拽着女孩去民政局离了婚,讨回了彩礼,如今两家人从此形同陌路,老死不相往来,一段好姻缘就这么一拍两散了。
说句实在话,方脸在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真的很为两个年轻人感到惋惜,有人婚礼前闹掰,有人婚礼上闹掰,而他们婚礼也已经礼成了,证也领了,无论怎么看都已经是合法夫妻了,可这合法夫妻还没当了有一个小时时间,就因为三千多元钱闹掰了,距离婚礼到离婚也不过短短的两三个个小时,真是荒唐至极。
他们明明应该有很好的未来,接下来的日子该共同走过,共患难同幸福,可就为了三千元钱曲终人散,刚刚展开新的人生路途就走上了绝路,如何不教人惋惜。
其实这场悲剧不是源于这三千元钱,就是因为女方的以己度人。明明是自己存在算计的心理,不肯救场不是因为没钱,而是担心男方在算计他们,担心男方不会归还,用自己的狭隘思想去揣度对方,自己以为自己做的很对,不肯为对方考虑半分,这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虽然遗憾,但或许这样的婚姻,结不成也是好事。毕竟女方太过计较得失,在份子钱这件小事情上展露无余,婚后类似的事情,怕也不会少,那么矛盾与纠纷就一定会常出现,感情在计较中慢慢被消磨也是迟早的事情,婚姻注定走不长久也是可以预见的。
如果真的想好好经营一段感情,方脸建议大家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计较太多,眼前的利益得失不要太计较,感情始终是最重要的。
就如例子里的女方家庭,计较彩礼分毫必争,计较的是那点小利益,失去的是婚姻,还叫人看扁。过日子不缺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事事都计较,婚姻将是一团沼泽,将感情溺毙。夫妻之间应该互相体谅和理解,互相帮助和扶持,同甘共苦,眼前的得失不重要,别用计较堵死了自己的退路,毁掉自己的人生。
在婚宴上,除了大妈提前打包剩余菜肴的奇葩现象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奇葩现象,例如:
1 抢红包:一些人会在新人收红包时,趁机抢走红包或者偷拿别人的红包,这种行为非常不道德。
2 过早离场:有些宾客在婚宴进行到一半时就离场,甚至在饭菜还没有上完的情况下就离开,这可能会让主人感到尴尬和失望。
3 大声喧哗:有些宾客在婚宴上大声喧哗、喧闹,甚至唱歌、跳舞,打扰到其他宾客和新人,影响婚宴的氛围。
4 酒后闹事:有些宾客喝醉后,可能会闹事、无礼,甚至与其他宾客发生冲突,严重影响婚宴的进行和新人的心情。
5 强迫喝酒:有些宾客会强迫新人或其他宾客喝酒,甚至不顾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意愿,导致喝酒过量甚至中毒。
6 讲难听的话:有些宾客可能会在婚宴上讲一些难听的话,例如对新人的长相、工作等进行评头论足,让新人和家人感到尴尬和不愉快。
7 无礼的行为:有些宾客可能会对新人或其他宾客进行无礼的行为,例如搂抱、拍打等,令人感到不适。
8 要求奖品:在一些婚宴上,宾客可能会要求主人提供奖品或者礼品,甚至是现金作为参加婚宴的回报,这种行为显得非常奇葩。
在参加婚宴时,我们应该尊重新人和家人,遵守礼仪,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氛围。避免出现上述奇葩现象,以免给新人和家人带来困扰和不愉快。
中国传统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同时,又受到江南吴地文化的影响,并带着明显的上海地域特征。 定亲———排定“八字”,准备彩礼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开埠前上海婚俗的基本情况,不妨勾勒一下上海的传统婚俗。定亲,即订婚,旧称“文定”,俗称“安心”、“拿盘”(拿篮头),女方称“受茶”。青年男女婚配结合,经媒人撮合,由父母做主。男家欲娶其女,请媒人至女家游说提亲,称“请八字”或“讨八字”。女家同意结亲,将姑娘生辰八字(出生年、月、日、时辰)庚帖交媒人送达男家。男家将婚配男女八字,请算命先生排定,称“排八字”或“合八字”。“八字”有“冲克”和“相合”之分,甚至岁数也有讲究,如女大三岁或男大六岁被荒唐地视作不吉利,要退“八字”。如果双方“八字”相合,女家则直至男家相看或暗地打听,即由姑娘父母或姐妹、兄嫂了解男方家产及青年容貌品行,叫“相亲”。“嫁囡高三分”,一般男家要比女家高。同时男家也要打听女方情况。双方家长满意后,请媒人吃“话允酒”。接着男家备彩礼,托媒人送到女家,称“拿盘”(小盘),择定吉日定亲。定亲时,各邀至亲好友办两三席,男家称“定亲酒”,女家称“受茶酒”;男家以茶叶、桂圆、枣子及衣服、首饰、礼金,置于上放万年青或吉祥草的礼盘(称“大盘”),由媒人送至女家(称“求允”)。女家收下礼物后,回赠姑娘生辰庚帖(称“大八字”)和谨尊台命(红帖)为定亲依据,称“允吉”。男女双方将收受的茶叶、桂圆等物分送亲友,以示子女定亲。此后,逢端阳、中秋、春节,男方向女家送彩礼,直到完婚。嫁娶———唱“哭嫁歌”,中途颠轿 迎娶之日,新郎遵家长之命雇轿或备船(路远的)去女家迎娶新娘,称“迎亲”。一路上要吹打、放铳。到女家后,迎亲花轿须从东南方进宅(俗称“青龙头”)。人进女家后,新郎拜见岳父母与长辈亲属后,进入堂屋。随后,新郎对女家的帮工、茶担、喜娘及吹鼓手等开销“喜钿”。而女方新娘在婚前三日内禁吃烟火之食,只以蜜枣等干果充饥,这叫“饿嫁”。姑娘上轿前,先要“开脸”(即用绸线将姑娘脸上的汗毛绞掉),有“毛头姑娘十八变,临上轿还要变一变”之说。又于新娘发髻上满簪花朵,头上遮以面红,谓“上头”。然后,女家又设筵款待其女,并令诸女客为之陪侍,谓“待嫁”。姑娘上轿前要先哭,以示不舍父母之意,俗称“哭出门”、“哭发”、“谢亲”。哭嫁时流行唱歌,称“哭嫁歌”。哭嫁是一种旧时婚礼习俗。姑娘出嫁,整理嫁妆时和迎亲日梳妆、上轿时,与母亲及哥嫂哭别。内容为娘哭家穷嫁妆少,嘱女做个好媳妇;女哭父母养育恩,并谢置办嫁妆苦,再谢兄嫂姐妹手足情。民谚称:“娘家哭得应天响,婆家家当塔塔涨。”在上海浦东农村就流行着哭出嫁的习俗。《浦东老闲话》一书中记载了《哭出嫁三首》,录于此处:哭上轿一只橄榄两头尖,红灯花轿抬到场门前。荷花金锣敲一记,姑娘出嫁苦哀啼。阿哥劝伊勿要哭,正月十六接侬归(音读“居”)。哭出嫁阿囡跌拉青云里,跳进龙门交好运。脚踏扶梯步步高,手把轿杆长千金。进婆门,像婆身,上敬老,下爱小。先敬公来后敬婆,回转身来敬丈夫。冷粥冷饭自家吃,热粥热饭敬大人。姑娘小叔照顾好,伯姆(妯娌)道(淘)里热乎乎。金鸡叫,就起身,光头面滑出房门……勒拉娘家随心惯,进仔婆家乖做人。谢媒人香瓜藤爬仔满屋青,板起面孔谢媒人……阿哥是读得书来弗识字,伲小兄弟勿识货,右手拿起金丝笔,左手拿起大红贴(帖),大字写来八卦能,小字写来藕丝能,认为侬阿娣是好人,写个八字弗要紧。桃红八字传到高楼上,时辰八字写断根……侬贪吃伊拉红糖泡茶半碗甜,白糖泡茶半碗鲜,黑枣头泡茶泡深长,细芽泡茶清汤汤,大麦泡茶满口香。说得好,话得恩,生吃硬做配成亲。姑娘出嫁,不仅姑娘哭,姑娘的母亲亦哭,告诫女儿如何做媳妇,称“千诫训”。有的新娘隔夜开哭,称“谢嫁妆”,感谢爹娘办嫁妆的辛苦。由父、兄弟扶上轿,称“抢上轿”。哥哥挽住花轿叮嘱妹妹,称“挽轿”。启轿后,哥哥喊停轿,再次对妹妹嘱咐,称“问轿”,一般要达三次之多。父母送出门口,嫂嫂和亲戚送出场角,哥哥送出“青龙头”。男家派人在半路候轿,见轿鸣炮,以示迎接;女家鸣炮还礼,以示欢送。轿在途中,轿头故意颠簸,称“颤轿”。颤得新娘头晕眼花,呕吐不止,新娘便将事先准备的盛灰脚炉踢出轿门,轿夫即不能再肆意颠簸。1991年1月1日,上海博物馆展出了人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大的花轿———“百子大礼轿”。这顶大花轿高近3米,底长15米,宽1米,轿杆长7米,需要16人共抬,又被称为“花轿王”。轿身共分7层,每层都精雕细刻,构思严密。以底层为例,正面是两层的牌楼,一条飞舞腾跃的金龙居于牌楼的正门。门后是龙凤抱柱的门框,里面装饰的是画有“天官赐福”的玻璃画。背面是麒麟送子的木雕,轿左刻的是太白醉酒,轿右是贵妃醉酒,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神态逼真。其他各层都有表现中国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以及花鸟鱼虫的精美木雕和彩色玻璃画。据考证,这顶“花轿王”至今已有60年以上的历史。这也是上海以花轿迎亲婚俗的历史见证。纳彩———金芽玉尘,早生贵子 男女双方同意,男方要赠女方信物,称“纳彩”、“行盘”。富裕之家馈赠金首饰、银币,还送茶叶、面粉,通称“金芽玉尘”。送茶叶之俗,另有“千金万礼买不动,四两茶叶定终身”之说。有的取“茶树必下子,移植不复生”之义。另有枣子、花生、桂圆、松子四物,取意“早生贵子”。还附上万年青和吉祥草,以象征吉利。女家对彩礼接受得多,说明称心满意;反之,表示有意见。受彩礼多少,由母女商定,一般要退回一部分,称“回根”。如贫富悬殊,女家将彩礼全部或大部退回,表示女家无力办嫁妆。第二次送彩礼是现金,男家连送三次,称“拿盘”或“行盘”,第一二次女家不收,第三次方收下。此时男家将婚期通知女家。贫穷人家只是象征性地送彩礼,所谓“礼轻意重”。有的地方女家要回赠礼品,如有的用红绿色染的大米相赠,称“金珠玉粒”;还有的包大粽子1只,称“太婆粽”,而周围有小粽子5到15只,则取意“五子登科”、“七子八婿大团圆”等,都象征吉祥如意。迎妆———送“子孙桶”,忌讳送钟 婚礼前一天,男家要派人去女家迎妆,俗称“拿嫁妆”、“搬嫁妆”。富裕之家办“橱箱嫁妆”,有一橱两箱、四橱八箱不等,并有“垫箱钿”、“花粉钿”,其他如被子、衣服、日用品一应俱全。还有以“裙带册”(耕田)作陪嫁的。贫穷之家嫁妆就简单得多,但薄被、马桶、提桶、脚桶必备。嫁妆的一部分由亲朋馈赠,称“助妆”。但忌讳送钟,因与“送终”谐音,视为不吉利。嫁妆中被褥由“全福人”(即有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和丈夫的妇人)缝制,折叠时内放喜钱,称“子孙仓”。马桶,称“子孙桶”,内放红蛋、枣子、长生果、棉籽、甘蔗,喻早生、多生孩子、长生不老等。嫁妆贴上大红喜字后,摆在客堂中让人观赏,称“晾妆”。迎妆讲究礼节,稍不注意即会遭到女家挑剔,甚至拒绝发妆。迎妆的车、船及其他工具贴上红纸或“喜”字,男家派出的迎妆人由媒人陪同,一路由吹鼓手吹奏鸣锣至女家。挑篮放场上,杠棒和扁担靠在柴堆上,女家不招呼不得入客堂。男家迎妆要付喜钿给女家帮忙人。如嫌少,便偷藏杠棒和扁担,迫使男家加钱。女家不发妆,就敲锣“催妆”。女方哥哥征得妹妹同意,才能发妆。迎妆者须全部退出门外,由姑娘之兄发妆,先马桶,再铺盖,而后逐件发出。嫁妆忌讳讲“扛”,而要讲“涨”,取上升之意。迎妆者不能一脚跨在门槛里,一脚跨在门槛外;双脚跨进门口,女家要说“抢嫁妆”。迎妆者肩挑嫁妆中途不得停歇。嫁妆到男家,男家要点旺盒、放鞭炮,将嫁妆先置于客堂,后搬入新房,由“全福人”解被摊床。男家当晚还要办“待媒酒”,送媒人钿。拜堂———吉时成亲;吃暖房———宾客敬酒 花轿入宅,到吉时进喜堂,结婚仪式开始。鸣炮奏乐,点燃花烛,新郎、新娘手持红绿牵巾,进行拜堂仪式。堂上两桌并立,大红花烛高烧,新郎、新娘先拜天地,二拜高堂,再相互交拜,男女傧相手持花烛,送入洞房。新娘坐床沿,新郎用秤杆挑去蒙在新娘头上的红巾。入过洞房,喜娘陪新娘向长辈磕头,受领“磕头钿”。新婚之夜,亲友与本家宴请新人,称“吃暖房”,又叫“送暖房”。客堂内,新郎新娘坐在长排八仙桌北面,南边另放一只茶几点燃花烛,宾客坐于长桌两旁。菜肴出齐后,宾客先向新人敬酒和献吉利话,再请新郎新娘互相喂酒、喂菜、喂烟和喂糖等。用饭时,新人碗内分别藏着苹果、生梨、糖果、红枣、肉骨头和小酒盅等以逗趣。吵新房———嬉耍新娘;回门———三天后回娘家 洞房花烛夜,男女老少涌入新房祝贺取乐,叫“吵新房”。俗话说:“三天里厢无大小,太公太婆都可吵。”吵法有:一是“看新娘”。宾客拥进新房看新娘容貌,赠以“早生贵子”等吉利话,新娘奉敬干果,十分斯文。有的叫新娘站在脚炉盖中,宾客围观,常弄得新娘十分尴尬。二是吵新娘。吵者用各种办法嬉耍新娘。如用红线吊一只苹果,请新娘夫妇共咬,逗人发笑。三是听新房。更深夜静,到新房窗外窃听私房话,以作笑料。四是捉喜。乘新婚夫妇熟睡之际,破门而入,悄悄揪住,称“捉喜”,新婚夫妇须起床请酒。上海的时事画报《点石斋画报》曾以“闹房涉讼”为题,报道了上海宝山县的一则闹房新闻。宝山县沈家镇有个人叫朱凤岐,年方二十,家境小康。举行婚礼后,亲友依照习俗闹新房。朱的表兄顾某喜欢恶作剧,闹得太过分,新郎对他很不满,怒颜相向。不想顾某已经喝多了,借着酒势竟将新郎打伤。新郎向县官告状,顾某即被拘留。对这种男女大喜之日闹新房闹到打官司,画报评曰:“谚云:三日无大小。此语坏尽世事。古训男女有别,岂有此三日内任人蹇衣撩袖、百般揶揄者乎?况乎新郎之心未有不曲护新娘者,而人必以其所爱而狎侮之,则触其怒也尤易,洎乎匍匐公堂押羁饭歇,始悔孟浪亦已迟矣。而朱某以嬉戏之故,遽至激成讼,累谊属亲亲,毋亦太甚。”《点石斋画报》的这一评论,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点到了闹新房之俗的弊端。婚后第三天新娘回娘家,俗称“回门”、“三朝回门”,富裕人家有“满月回门”的,称“满月”。新婚夫妇备厚礼由媒人陪同,看望父母亲、兄嫂。女家摆“回门酒”,宴请新娘和至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