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可以提供威尼斯商人英文版故事简介?

谁可以提供威尼斯商人英文版故事简介?,第1张

出身贵族的巴萨尼奥(约瑟夫·费因斯饰)是一个典型的情人,他年轻、冲动又浪漫,奢侈的生活习惯已经让他欠下巨额债务,但他还是不可救药地爱上了美丽的富家嗣女鲍西娅(琳恩·科林斯饰)。为了赢得美女的芳心,他必须证明自己的价值;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他必须拥有一笔财富。此外,他还必须正确解决鲍西娅父亲为求婚者设下的三匣难题。

巴萨尼奥一心要娶鲍西娅为妻,可是他现在身无长物,只能向老友安东尼(杰里米·艾恩斯饰)求助。安东尼奥是一个成功的威尼斯商人,他拥有一支远洋贸易船队,但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为了帮助老友达成心愿,安东尼奥不得不向死对头夏洛克(阿尔·帕西诺饰)借贷。夏洛克是一个犹太人,靠放高利贷收取高额利息为生,在这座城市很不受欢迎。

安东尼奥早就看不惯夏洛克,他不仅严厉谴责过以夏洛克为首的高利贷者的恶行,还曾经以无利息帮助他人的形式来抵制苛刻的夏洛克。夏洛克一直对安东尼奥怀恨在心,他干脆地答应了安东尼奥的借贷,但这一次他对利息不感兴趣,要求签署一份严苛的合同,如果安东尼奥不能如期还款,就必须割下身上的一磅肉抵债。

安东尼奥坚信老友会如期归还,便毫不犹豫地签下了合同。於是,巴萨尼奥带著巨款,和朋友葛莱西安诺(克里斯·马歇尔饰)奔赴贝尔蒙多,向鲍西娅求婚。可是巴萨尼奥万万没有想到,鲍西娅身边又出现了强大的情敌纳里萨(海斯·高登赫斯饰),他不仅身世显赫还富甲一方,看来也随时可能解决三匣难题。

与此同时,安东尼奥的贸易船队空手而归。夏洛克的女儿杰茜卡(祖雷克哈·罗宾逊饰)也带著大量钱财,和巴萨尼奥的朋友罗兰佐(查理·考克斯饰)私奔了。人财两失的夏洛克恼羞成怒,对安东尼奥步步紧逼。听说老友的危急处境,巴萨尼奥连夜离开贝尔蒙多,匆忙返家寻求解救安东尼奥的办法。

就在巴萨尼奥赶回来之前,安东尼奥的合同已经到期,恼怒的夏洛克要求他履行诺言,割下身上的一磅血肉,两人为此闹上法庭。就在此时,这个城市的主宰者杜克公爵(安东·罗格斯饰)派出了一个律师,来参加这场特别的诉讼案。安东尼奥真的违约了吗?夏洛克能得到偿付吗?巴萨尼奥能及时赶回吗?所有的故事在顷刻间变得扑朔迷离……

  威尼斯商人

  莎士比亚不仅是文艺复兴时期三大作家之一,而且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作和诗歌,有《威尼斯商人》、《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威尼斯商人》 它是一部著名喜剧。它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大约作于1596~1597年。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威尼斯商人》的主要情节取材于古老传说。剧情是通过三条线索展开的:一条是鲍西娅选亲,巴萨尼奥选中铅匣子与鲍西亚结成眷属;一条是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与安东尼奥的友人罗伦佐的恋爱和私奔;还有一条是主线,即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巴萨尼奥成婚,向高利贷者犹太人夏洛克借款三千元而引起的“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夏洛克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不要利息,影响高利贷行业,又侮辱过自己,所以仇恨安东尼奥,乘签订借款契约之机设下圈套,伺机报复。

  威尼斯商人安东尼欧是个宽厚为怀的富商,与另外一位犹太人夏洛克的高利贷政策恰恰相反。他的一位好朋友因要向贝尔蒙一位继承了万贯家财的美丽女郎——波西亚——求婚,而向他告贷三千块金 币,而安东尼欧身边已无余钱,只有向夏洛克以他那尚未回港的商船为抵押品,借三千块金币。没想到夏洛克对安东尼欧往日与自己作对耿耿于怀,于是利用此一机会要求他身上的一磅肉代替商船。在一番口舌之后,安东尼欧答应了,与他定了合约。

  巴珊尼(安东尼欧的朋友)欢天喜地的到贝尔蒙脱去求亲了,在贝尔蒙脱,他的侍从葛来西安诺喜欢上了波西亚的侍女聂莉莎,两对新人在一个意外事件来临时,匆匆同时结了婚。

  原来,安东尼欧写了一封信来,信中说明了他的商船行踪不明,他立刻就要遭到夏洛克索取一磅肉的噩运,因这一磅肉可能会导致他性命不保,所以,他希望见到巴珊尼的最后一面……听到这个消息,巴珊尼与葛来西安诺赶紧奔回威尼斯,波西亚与聂莉莎也偷偷地化装成律师及书 记,跟着去救安东尼欧。

  在法庭上,波西亚聪明地答应夏洛克可以剥取安东尼欧的任何一磅肉,只是,如果流下一滴血的话(合约上只写了一磅肉,却没有答应给夏洛克任何一滴血),就用他的性命及财产来补赎,因此,安东尼欧获救,并且,庭上宣布以谋害威尼斯市民的罪名,没收其财产的三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则给安东尼欧,而后者却把这笔意外的财产让给了夏洛克的女婿——罗伦佐,罗伦佐也是安东尼欧的朋友之一,又是个基督徒。夏洛克见阴谋失败,也只好答应了,并遵依判决,改信基督教。

  波西亚及聂莎莉戏弄了她们的丈夫,要回结婚戒指做为替安东尼欧辩护的代 价,然后再回到家中,等她们丈夫回来时责备他们忽视了结婚戒指的意义,并咬定他们一定是把它们送给了别的女人,一连发窘的解释后,终于真象大白,除了夏洛克外,每个人都有一个满意的结局(安东尼欧的船只也顺利地到达港口里了)。

也许恋爱中的女人是盲目的,鲍西娅爱上巴萨尼奥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巴萨尼奥向鲍西娅求婚的理由却实实在在为了金钱。巴萨尼奥是一个没落贵族,浪荡公子,除了高贵的出身一无所有,还欠下大笔债款。他希望得到鲍西娅的财富来还债和维持他奢侈的生活。他不守信用,对爱情不忠,将鲍西娅送给他的爱情信物随意送人。他对朋友不忠诚,滥用安东尼奥对他的友情,让安东尼奥为了他签下危险的契约。当安东尼奥陷入危境,他不积极想办法搭救,只是以空洞的言词安慰自己的良心。鲍西娅富有、机智、果断而有侠义心肠,却对巴萨尼奥谦逊地表白自己,说:“我这一生却是一无所有,我只是一个不学无术、没有教养、缺少见识的女子。”是什么使鲍西娅对巴萨尼奥如此谦逊而倾心呢?鲍西娅相信巴萨尼奥纯粹是为了爱情才向她求婚,因为巴萨尼奥选中的铅盒上刻的话似乎表明了他的心迹:“谁选择了我,必须准备把他所有的一切作为牺牲。”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巴萨尼奥的求婚是为了索取,相反是鲍西娅准备把她所有的一切作为牺牲。巴萨尼奥假惺惺地表示为了爱情而牺牲的决心,实际上让女性不计得失地为男性牺牲一切,这反映了男权社会下男性在婚姻中对女性的期待。鲍西娅牺牲自我时所感受的甘心和幸福,是男性的一厢情愿;在女性作家陈端生笔下,孟丽君就没有这样的甘心和幸福。 孟丽君才能冠世,十八拜相,她希望皇甫少华能做她的知音。后者因征战有功而十八封王,可谓与她相当。孟丽君团圆之心渐冷,除去后者用情不专外,也因为后者为逼迫孟丽君现身而软硬兼施,其品行令孟丽君失望。首先是不孝和虚伪。皇甫少华不念父仇,与仇家之女结婚。既结婚而无婚姻之实,故意传扬自己“义夫”的美名,目的是让孟丽君动心。其次是仗势欺人。皇甫少华没有能力赢回孟丽君的心,转而借皇上和皇后的势力来威逼她就范,行为莽撞而不够磊落,对孟丽君极不尊重。以孟丽君的自尊,皇甫少华的诡计只能让她徒增反感,坚定不相认的决心。孟丽君并非不愿牺牲,她曾经作过放弃官职而与皇甫少华结婚的打算;但她渐渐发现皇甫少华不值得她牺牲。如果她放弃宰相之尊而接受这桩婚姻,那么她得到的不是一个知己,而是一个不忠的丈夫,一个支配她、利用她的主人。孟丽君看重的是行为和事实,而不是虚名与许诺,她比鲍西娅更为理智;她对自身的价值有充分的认识,而不像鲍西娅那样妄自菲薄。莎士比亚赞扬鲍西娅慷慨的牺牲和对男权的服从;陈端生则让孟丽君作审慎的权衡,张扬自身的价值。 在《威尼斯商人》和《再生缘》中真正说话的其实分别是拥有话语权而力图抑制女性话语的男权社会和竭力颠覆男权话语的不屈女性。因此同样是女扮男装的杰出女性,鲍西娅的爱情观表现出顺从、容忍和自我牺牲;孟丽君则表现出独立、执着和自我实现。可见,尽管莎士比亚着力塑造一位能力超凡的女性,他仍然没能摆脱男权主义的局限,将鲍西娅的美德限制在符合男性利益的范围之内。鲍西娅的形象反过来又强化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道德要求。女性作家陈端生笔下的孟丽君则超出男权主义对女性的期待,对抗社会对女性的压抑,张扬女性自我,体现了女性对自身价值的认识。

  贝尔蒙特:鲍西亚,一个富人的女儿,按照她父亲的遗嘱,她得到了三个盒子:一个金盒子,一个银盒子,还有一个铅盒子。其中一个盒子里面装着她的画像,如果哪个男人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那么她将嫁给那个男人。于是,求婚者从世界的四面八方云集到这儿,都希望能得到她……

  威尼斯:镇上有一个年轻人名叫巴萨尼奥,他下定决心要赢得鲍西亚。但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愿望,他需要三千达克特,这可是一大笔钱。于是,他向好友,富商安东尼奥求助,希望安东尼奥能借给他这笔钱。

  然而,由于在海上投入的钱还没收回,安东尼奥手头上暂时也无法拿出这么多钱。于是他被迫向另外一个富有的犹太放债人,夏洛克借这笔钱。

  安东尼奥和夏洛克都不喜欢对方:对于安东尼奥来说,他看不起放高利贷的,另一方面,他不喜欢夏洛克也因为他是犹太人;对于夏洛克来说,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从不收利息,这样就损害了他的利益。尽管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夏洛克还是同意借钱给安东尼奥,而且也不收他的利息;但是夏洛克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如果安东尼奥拖欠还款的话,他将会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

  巴萨尼奥去了贝尔蒙特,他选择了正确的盒子,铅匣,也就是装有伊人肖像的匣子。也赢得了鲍西亚。鲍西亚送给他一枚戒指,安东尼奥发誓将永远把这枚戒指戴着。与此同时,鲍西亚的女仆,娜瑞萨也接受了格拉夏诺的求婚,将自己的戒指也送给了他。

  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同自己的爱人克里斯汀·罗伦佐私奔了,并且偷走了她父亲的钱和珠宝。

  而夏洛克也因为失去自己的女儿和钱财心情烦乱……当他得知安东尼奥在海上的投资全部丧失的消息之后,他决定向安东尼奥讨回借款。

  在法庭上,夏洛克要求他和安东尼奥的合同能够履行。鲍西亚和娜瑞萨假扮律师,为安东尼奥辩论,使得夏洛克的计划没有达成。鲍西亚同意夏洛克按照契约规定割下安东尼奥的一磅肉,但是割这一磅肉必须严格按照契约执行,就是不能多割也不能少割,不能流一滴血,也不能因此伤害安东尼奥的性命。夏洛克无法做到,只好认输。这样,鲍西亚巧妙地挽救了安东尼奥的性命。同时,为了证明自己爱人是否专心,她们要求自己的丈夫交出戒指作为偿还。最后,真相大白,安东尼奥重新得到了自己的财产。

  好心的安东尼(杰里米·艾朗斯)为了好友的婚事,向刻薄的犹太人夏洛克(艾尔·帕西诺)借钱,还不出钱来,就得让夏洛克割胸前一磅肉。如果不是聪明的包西雅**假扮律师出手相救,安东尼可能早已一命呜呼……

人文主义新女性的典型--鲍西娅。

她是一个富豪贵族的孤女,在与夏洛克的法场辩解中凸显出她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女性,一个新时代的女性形象。

她的美貌远近闻名,并且智慧超群。虽然她是个名门闺秀,却没有那种矫揉造作或高傲矜持的精神状态,而是热情大方,开朗活泼,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她的人文主义思想首先表现在婚姻上。她不慕权势,不图钱财,而追求以爱情为基础的婚配。

父亲三匣择婿的遗嘱,完全违背了她自由择婚的意愿,她一方面不得不尊重父命,一方面又想方设法使那些不中意的求婚者作出错误的选择。

她有学问,又机智勇敢,为了援助丈夫巴萨尼奥的朋友安东尼奥,女扮男装,作为出庭的法律顾问,判决夏洛克的案件,有胆有识,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置恶人于死地,大快人心。

可以说,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件奇案一筹莫展时,却让这位妙龄少女快刀斩乱麻地解决了,在她的身上闪耀着女性觉醒时代的曙光。

夏洛克——贪婪、阴险、凶残

  夏洛克是一个客居意大利威尼斯的犹太富翁,是个高利贷者。他这种牟利方式,偏偏遭到新兴商人的冲击。新式商人安东尼奥,常常把钱借给别人,不收利息,夏洛克因此丢掉了几十万元钱的生意,蒙受具大损失。夏洛克多次被安东尼奥当面唾骂、斥责,屡屡遭到一个犹太人常常受到的民族歧视和欺凌,饮忍在心,伺机报复。乘安东尼奥借钱的机会,有意订下了一磅肉的奇怪合同,而且假作和安东尼奥开玩笑,竭力讨好他,使他不疑,入他的圈套。我们看,他在听见安东尼的船触了礁时是多么高兴,连说“谢谢上帝!谢谢上帝!是真的吗?是真的吗?”那时离满期还有半月,他就叫杜拔尔去帮他上衙门走动。“要是他愆了约,我要挖出心来,我不怕他逃出我掌心”这种处心积虑是多么阴险。安东尼奥被捕入狱后,威尼斯公爵曾一度对夏洛克作过劝告,可夏洛克一味坚持“照约处罚”,不作让步,公爵不得不让他们当庭质对。法庭上巴撒尼奥愿意当庭还他加倍的数目,又愿意签署契约还他十倍的数目,他都不应允。公然宣称:“即使这六千块钱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把整个的威尼斯给我,我都不答应”。一心要从心脏那里割去安东尼奥的肉。所以这是显然的谋害。夏洛克的这些表现并非偶然。他早就想好,他和安东尼奥是水火不相容的,只要安东尼奥在威尼斯活动就没有他的好日子过。“只要威尼斯没有他,生意买卖全凭我一句话了。”为了消灭对手,为了今后的利益,他顾不得其他。所以,在第四幕第一场的前半场,使我们看到了夏洛克对于他的对手的凶恶面目。他的残忍和固执实际上是他唯利是图本性的一种表现。在后场半场,夏洛克的复仇愿望不能实现,金钱立刻就成为他追求的目标,捞不到三倍的赔款也要保住本钱。一当宣判他的财产充公,“你们夺去了我的养家活命的根本,就是夺去了我的家,活活的要了我的命”这才是真正的本性毕露。

就在其他的情节上,我们也能看到夏洛克的本质特征。为了追求金钱,积攒金钱,他吝啬到了极点。他雇佣人而不给饭吃,致使佣人逃跑。他让女儿过禁闭式的生活。他的家简直成了“一所地狱”。金钱成了他思想感情的轴心。女儿吉雪加与情人罗伦佐私奔,他感到难受,然而最使他痛心的却是女儿带走了他大批钱财。“我的女儿!呵,我的银钱!呵,我的女儿!跟一个基督教逃走了!啊,我的基督银钱!公道啊!法律啊!我的银钱,我的女儿!一袋封好的,两袋封好的银钱,给我的女儿偷走了!还有珠宝!两颗宝石,两颗珍珠的宝石,都给我女儿偷走了!公道啊!把那女孩找出来,他身边带着宝石,还有银钱。”从这些话语中可以看出夏洛克爱财如命,爱财胜于爱自己女儿的性格。再当他听见杜拨尔告诉他四处找不着他女儿时,“我希望我的女儿死在我的脚下,”“我希望他就在我的脚下埋葬着,那些金银都放在她的棺材里!”通过这些话语刻画出夏洛克还是一个唯利是图、宁愿女儿死,不愿财宝丢的一个拜金主义者。

二、鲍西娅——真诚、善良、机智、果敢

鲍西娅是贝尔蒙特一个美丽、多情的名门千金。可她没有封建社会贵族**的那种精神状态。从她照她父亲的遗嘱,让求婚者从预设的三个匣子中去选择来决定她的婚姻。首先从她评论求婚者优劣的谈话中,我们就看出鲍西娅知人的眼力。她不喜欢声威显赫的亲王勋爵,而赏识文武双全的穷贵族巴撒尼奥。再从她要她的侍女采取些措施使她不喜欢的人不会选上。都可见她的聪明和不慕虚荣、真诚相待的婚姻要求。巴撒尼奥一来就选中了时,她对他又热情、又有礼、有谦虚。仅此一举,就不同凡俗。这是对封建传统世俗的摒弃,也是对“门当户对”封建伦理习俗的蔑视和否定。听见巴撒尼奥的朋友为了替她借三千块钱,命在旦夕。她马上命他带很多的钱去救安东尼奥。从这里我们看出她既大方又果断。最惊人的是她和她的侍女女扮男装以法律顾问的身份去出席威尼斯的法庭,去判犹太人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案子。以及在计划这一行动时向她的侍女聂莉莎所说:“可是我们要打扮得叫他们识不出我们的本来面目。我可以拿无论什么东西跟你打睹,要我们都扮成了少年男子,我一定比你漂亮点儿,带起刀子来也比你格外神气点儿;我会沙着喉咙讲话,就象一个正在发育的男孩子一样;我会把两个姗姗细步并成一个男人家的阔步;我会学着那些爱吹牛的哥儿们的样子,谈论一点击剑比武的玩意儿,再随口编造些巧妙的谎话,什么谁家的千金**爱上我啦,我不接受她的好意,她害起病来死啦,我怎么心中不忍,后悔不该害死了人家性命啦,以及二十个诸如此类的无关紧要的谎话,……”。通过一段话,作者充分地显示了鲍西娅的聪明、能干、调皮、活泼的性格,也显示出她多才多艺多办法。很能使人信服。在法庭上,她并不直载了当地宣判,而是从劝导入手,先从人道、慈悲的道理去说服夏洛克。她的道理比公爵高明而周到,她的手段比别人委婉而可亲。她一再强调法庭执法无私,法律不能变通,如果坚持依法审理,那就只好把商人宣判定罪。这种做法无异于鼓励夏洛克坚持照约处罚,把斗争的主动权掌握在手里。结果在她的劝导过程中,夏洛克抛弃了道义,放弃了三倍赔款。最后鲍西娅劝她从起码的人道出发,在割肉时请一个外科医生,免得安东尼奥流血致命。夏洛克一口拒绝,这就等于当众承认自己蓄意杀人,为鲍西娅判他有意谋害威尼斯公民的罪名提供了依据。鲍西娅的三步棋表面上看来被夏洛克顶回去,实际上他把夏洛克一步一步引进了死胡同。鲍西娅接过夏洛克坚持的办法,照约执行,判决只准割肉,不准流血,只准割一磅,不准轻一点或重一点,即使相差一丝一毫,也要诉讼者抵命,并将其全部财产充公。夏洛克惊愕之余慌忙退却。他报不了仇,就想要钱,从三倍赔款退到捞本,再退到放弃诉讼。然而鲍西娅执法无情,判处夏洛克改信基督教,财产半数充公,半数“为被企图谋害的一方所有”。夏洛克在这场诉讼中一败涂地。

在《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形象最为成功,他并不是某种理念的形象图式,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物。作为一个高利贷者,他嗜钱如命,作为一个犹太人,他倍受欺凌,他的复仇心理正是这种复杂的社会地位和多年的经历所造成。正因如此,他变成了一个残忍、固执、冷酷无情的复仇主义者。鲍西娅的形象更是光彩夺目。她要求个性解放,追求幸福爱情;她热情大方、深明大义,为了支持未婚夫去拯救朋友,可以推迟婚期。在法庭斗争中,她是那么果敢、沉着和聪明、机智,最终打败夏洛克。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新女性的特征。安东尼奥是个忠厚善良,慷慨好义的人物,为了朋友牺牲心甘情愿、死而无忌。莎士比亚的一贬一褒,鞭鞑了资产阶级拜金狂的残暴和冷酷,歌颂了他所幻想的真诚、无私、和谐的人文道德理想和生活理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7663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8
下一篇2023-07-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