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都鲁揭里迷失暴病而死,王昛为何竟申请退位?

忽都鲁揭里迷失暴病而死,王昛为何竟申请退位?,第1张

高丽国王王昛的退位主要是出于对忽都鲁揭里迷失公主(安平公主)逝世后国家安全的保障,消除安平公主死因所引起的有关于他的流言,以期望继续得到元朝的庇护和帮助。

从公元1231年开始,元朝军队东征高丽国(今天的朝鲜半岛地区),打了近四十年,虽然屡屡战败高丽军队,却始终未让高丽军民臣服认输。当时的高丽国王叫王禃,也就是王昛的父王,采用向元朝奉表谈判的办法以期望得到高丽国的和平。 公元1271年一月王禃派枢密使金炼向忽必烈求婚结果未得允许,又于同年六月王禃把自己的儿子王昛送到元朝大都作为人质,并为王昛向元世祖忽必烈求婚。看到高丽国王把自己的亲儿子都送到元朝来了,王禃的一片真诚打动了忽必烈,当即答应了王禃的求婚。忽必烈打算把安平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嫁给高丽王子王昛。

安平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是元世祖忽必烈的长女,她的母亲是元朝王后阿速真。这是一位从小娇生惯养的公主,性格上非常的骄横跋扈,泼辣任性,真的像草原上的野马一般。而这位公主更是极不情愿嫁到小小的高丽国那边去,奈何她的父皇忽必烈圣谕已下,无法更改。她只能忍气吞声,她年龄还小,才十五岁,在皇宫长大,也没有什么主见和主义,不得不服从她父皇的命令。

公元1274年十一月,时任高丽国王的王昛与到达国清寺的安平公主同辇进入皇城。两人婚后安平公主依然是在娘家的脾气,甚至更加任性使气,常常令王昛和大臣们难堪不已。王昛作为高丽国王虽然常常受这位元朝公主的气,但由于他对这位公主级王后极为尊宠,令忽必烈非常满意,从而保全了高丽国的国家稳定,经济也持续地得到了发展,可以说得大于失,荣大于辱。

公元1297年五月安平公主突然间逝世后,因为牵扯到靠山崩倒有亡国灭族的不测,王昛担心忽必烈会相信流言而倒戈相向,怕使元朝再次入侵高丽,所以王昛坦诚向元朝请求退位,并传位给和安平公主生的儿子王謜,也就是忽必烈的外孙。结果是换来高丽国的平安繁荣,而王昛也得享天年。这就是他决定退位的原因。

《骄傲的公主》,是捷克斯洛伐克1952年的片子。

主要演员: 拉斯 弗拉诺娃

简介:

描写夜半国一个美丽而骄傲的公主,在和平国的帮助下,恢复了温厚善良的本性,从此他们幸福愉快地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

故事讲“和平国”的国王乃一少年英俊的明君,治国有方,与人民打成一片,和平国国泰民安,和谐美好。且此国王热爱劳动,擅长耕种。——啊,多么优秀的人民公仆代表!然后这少年君主爱上画像中的“半夜国”公主,但求婚遭拒,那傲慢公主将画像看都没看就退了回来。国王自尊受伤,决定亲自去邻国一探究竟,在公主奶娘的帮助下作了王宫园丁,最后不仅赢得公主的心,还把公主培养成了勤劳能干的复合性人才。国王还蛮英俊的,片子里男女主角针锋相对啊,追杀啊,打架啊,这些娱乐片该有的素材都一应俱全。有故事,有内涵,有爱情,有政治,有美善有丑恶,完全具备经典优秀**的全部条件。

你说的是不是《大明宫词》陈红演的那一版呢,武则天是归亚蕾饰。先从你的第一个问题答起:我的回答是电视剧情,不能代表历史。她的第一位老公是被太平公主用剑刺死的,她并不想真的杀死他,可是他的第一位老公不想再活下去了,于是就顺势用太平公主刺在自己身上的剑又插深了几分。第二位老公是太平公主想与自己的母亲作对,赌气把自己嫁给武攸嗣。太平公主忠于自己的爱情,对待爱情的态度真的令人感动。她的爱情至上的观念,至死不变。这部电视剧我看了无数遍了,每次电视播放我都看,百看不厌!我个人喜欢陈红饰演的太平公主,因为她把这位太平公主诠释非常善良!对爱情忠贞不二,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如果真的能拥有一份那样对爱情忠贞不二的心,真的是太宝贵了!

历史记载如下:

(约665年—约713年)

人物简介

太平公主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她不仅仅因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武则天的女儿,而且几乎真的成了“武则天第二”。

作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唐睿宗的胞妹,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被称为“几乎拥有天下的公主”。有人依《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其实,太平公主一生很不太平,她的血管里流动着的是她那极不安分的母亲的血液。从小,她骄横放纵,长大后变得凶狠毒辣,野心勃勃地觊觎着那高高在上的皇位,梦想像她母亲那样登上御座,君临天下。然而,正如黑格尔所言,历史往往会发生惊人的重复,但如果第一次是以喜剧面目出现,第二次则以闹剧出现。太平公主虽不乏心机和才干,也曾纵横捭阖得意于一时,但终未能承传母志,位列九五,只是在史书上留下许多五颜六色的斑痕而已。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幼年

太平公主出生年份目前尚无确切说法。根据她第一次结婚的时间和她的哥哥李旦出生的时间推定,她可能生于665年前后,是高宗和武后的最后一名子女。

太平公主5、6岁时,常常往来外祖母荣国夫人家,她随行的宫女(一说为太平公主本人)遭表兄贺兰敏之逼奸,此事引起武则天大怒,加上此前贺兰敏之曾奸污内定的未来太子妃,武则天最终决定,撤销贺兰敏之作为武家继承人的身份,流放并中途处死贺兰敏之。

太平公主8岁时,以替已经去世的外祖母荣国夫人杨氏祈福为名,出家为女道士,太平一名,乃是她的道号。虽然号称出家,她却一直住在宫中。一直到吐蕃派使者前来求婚,点名要娶走太平公主。李治和武则天不想让爱女嫁到远方去,又不好直接拒绝吐蕃,便修建了太平观让她入住,正式出家,借口公主已经出家来避免和亲。

第一次婚姻

681年,太平公主约16岁时,下嫁唐高宗的嫡亲外甥,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婚礼在长安附近的万年县馆举行,场面非常豪华,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树木,为了让宽大的婚车通过,甚至不得不拆除了县馆的围墙。

武则天对女儿非常宠爱,她认为薛绍的嫂嫂萧氏和成氏出身不够高贵,想逼薛家休妻,有人以萧氏出身兰陵萧氏,并非寒门相劝说,才使她放弃了这个打算。薛绍的兄长薛顗也曾因太平公主来头太大而怕惹来祸事。不过太平公主在第一次婚姻期间,安分守己,并未有不轨事件传出。

太平公主的第一次婚姻结束于688年。因为薛顗参与唐宗室李冲的谋反,牵连到驸马薛绍,武则天下令将薛顗处死,薛绍杖责一百,饿死狱中。当时太平公主还正怀着她和薛绍的第四个孩子。事后,武则天为了安慰女儿,打破唐公主食实封不过三百五十户的惯例,将她的封户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户。

第二次婚姻

不久,武则天曾打算将寡居的太平公主嫁给武承嗣,因武承嗣生病作罢(一说是因为太平公主看不中武承嗣)。690年太平公主改嫁予武攸暨。这次婚姻被认为是武则天为了保护太平公主而采取的手段,武则天在太平公主第二次结婚的两个月后正式登基,太平公主因为成为了武家的儿媳而避免了危险。

武攸暨性格谨慎谦退。太平公主在第二次婚姻期间,大肆包养男宠,与朝臣通奸,并曾将自己中意的男宠进献给母亲武则天。

武周时期

太平公主“喜权势”,武则天认为她长相,性格都像自己,常与之商议政事,但武则天生前从不让太平公主将她参与政事的事情外泄。太平公主畏惧母亲,因而行事比较收敛,对外只大肆装修府邸,购买别业。武则天朝,太平公主见诸史书的建树只有为自卫而铲除来俊臣势力这一件。(有记载称,薛怀义也是她定计处死的,但也有说法称,处死薛怀义的是建昌王武攸宁。另有记载称,太平公主同相王李旦一起作为李家的代表参与了武李盟誓,同样的,这种说法也存在争议。)

武周末年,武李两家矛盾尖锐化,武则天召回庐陵王李显,立他为继承人,并通过一系列联姻将武李两家联系起来,以图能消弭未来的政治斗争。同时,她也开始让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以及她的两个男宠张昌宗、张易之掌握权力。太平公主本人虽是武家儿媳,但政治上一直是李家的拥护者。

大足元年(701年),二张因进谗言害死了两家的嫡系继承人而同时得罪武李两家。长安二年八月(702年),李显、李旦与太平公主联名表奏,请封张昌宗为王,为武则天拒绝,改封二张为国公。这次表奏缓和了双方关系。但不久后的长安三年九月(703年),张昌宗诬告魏元忠与太平公主的情人司礼丞高戬,引起武则天大怒,将魏高二人下狱。二张与太平公主及李家的关系彻底破裂。

705年,李家的拥护者、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诛杀二张,逼武则天逊位给太子李显。太平公主由于参与诛杀二张兄弟有功,而受封“镇国太平公主”,其兄李睿封“安国相王”,开府,封五千户。

中宗、睿宗时期

唐中宗复位之后,太平公主逐渐走到幕前,积极参与政治。她受到中宗的尊重,中宗曾特地下诏免她对皇太子李重俊、长宁公主等人行礼。中宗朝,韦后与安乐公主乱权,唯惧太平公主多谋善断。

景龙三年七月(709年),太子李重俊谋反。安乐公主与宗楚客想趁机陷害太平公主与相王李旦兄妹,遂诬告他们与太子同谋,因主审官御史中丞萧至忠对中宗流泪进谏,“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罗织害之乎!”,太平公主与李旦而得以幸免于难,但太平公主与安乐公主的敌对已明显白热化。(也有野史记载称,上官婉儿因崔湜的原因,与太平公主成为情敌,并投入韦氏阵营)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谋政事,试图在韦后与皇族之间谋取平衡,但宗楚客与韦后党羽商议,改相王李旦为太子太师,架空了李旦,打破了这一平衡。七月,太平公主派其子薛崇简与刘幽求一起参与了李隆基等诛杀韦后的行动,清除了韦氏党羽,并亲手将李重茂拉下皇位,拥立相王李旦复位,是为唐睿宗。太平公主因此番功劳而晋封万户,三子封王,为唐朝公主权势之顶峰。

太平公主在协助李隆基政变除掉韦后以后,与李隆基发生权争。她曾经要求睿宗废掉太子李隆基,并积极培植党羽。此时,朝中七位宰相有五位是经由太平公主任命,文武百官除了姚崇,宋璟等寥寥数人外,大多数都依附太平公主。睿宗则试图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寻求政治平衡,以避免伤害到任何一人。

在此期间,太平公主曾劝说唐睿宗下旨,搜集编撰了上官婉儿的著作,保留了这位才女的作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7821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9
下一篇2023-07-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