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粤曲清新柔丽,是中国曲艺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它用广州方言演唱,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广州方言区域,并流传到东南亚、北美等粤籍华侨及华人聚居的地区。
粤曲源自戏曲声腔剧种粤剧清唱。约于清道光年间,有以清唱粤剧为业的八音班,他们用粤剧的剧本,用粤剧的曲调,用粤剧的“戏棚官话”分脚色演唱。以后又出现了穿街过巷卖唱的女盲艺人,被人们称作“瞽姬”、“师娘”。她们每人都要掌握不同脚色的唱腔,一人演唱多个脚色,较之“八音班”在歌唱技艺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这种演唱盛行了60多年,在粤曲史上称为“师娘时期”。她们主要演唱的曲目有《百里奚会妻》、《黛玉葬花》、《弃楚归汉》等“八大名曲”。
民国以后,在茶楼歌台上逐渐出现了明目女子演唱粤曲,人们呼她们为“女伶”。她们改“戏棚官话”为广州方言,改假嗓为真嗓,并划分为大喉、平喉(此为男角专用腔)、子喉(为女角专用腔)3种唱法,粤曲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女伶时期”。
近百年来,粤曲紧跟时代而发展,它善于吸收,能够兼融并蓄,不断丰富,不断创新,拓宽了唱腔音乐,如将粤剧的“梆、簧”,广东的曲艺龙舟、南音、粤讴、木鱼歌,乃至广东音乐(包括杂曲小调或器乐曲)均拿来填词演唱。伴奏除高胡、扬琴为主奏乐器外,还加入了萨克管、小提琴、电子琴等等。粤曲脱胎于粤剧,它和粤剧在唱腔音乐方面长期存在着互相吸收、互相融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粤曲和粤剧至今仍基本唱着相同的腔调。
粤曲的形成,大致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八音班阶段(1821--1886年) 早期以器乐演奏为主,兼唱广东外江班(戏曲)唱腔,后逐渐改唱粤剧唱腔。
“师娘”阶段(1862—1917年)
“师娘”全是失明女性,自小由专门收养盲女传习粤曲弹唱技艺的“堂口”培养成职业艺人,以自弹自唱形式应邀登门卖唱谋生。民国初年,“师娘”开始进入茶楼开设的曲艺茶座演唱,开创“一几两椅”的演出形式。
“女伶”阶段(1918—1938年) 称为女伶的非失明女艺人逐渐取代“师娘”,改坐唱为站唱,改“一人多角”和“一人多腔”套唱有故事情节的“套曲”(又称大曲)为多段体的单曲,开始奠定广东曲艺演唱的基本形式。“女伶”阶段是粤曲历史上的全盛时期。这时期的广东曲坛人才辈出,流派纷呈,名家、名曲、名腔不断涌现。
建国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粤曲出现了更加繁荣兴盛的局面,人民政府成立了专业曲艺团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力改革创新,使粤曲从单一的站唱,发展为有自弹唱、独唱、合唱、说唱、表演唱、小组唱等多种形式。培养出大批新生力量,创作出一批反映新生活,歌颂新社会的优秀曲艺作品。在“文化大革命”中,粤曲备受摧残。打倒“四人帮”后,粤曲逐步得到恢复。政府采取繁荣创作,培养接班人以及大力推动群众性粤曲演唱活动等措施,使粤曲从80年代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粤曲音乐性强,注重唱功,不长念表,表演基本属于戏曲清唱范畴。粤曲的基本唱腔是梆子、二黄;也有唱曲牌、小曲的;并吸纳了粤语方言地区其他曲种如龙舟、木鱼、南音、粤讴等说唱体唱腔和使用器乐曲(主要是广东音乐)、歌曲曲调填词演唱。粤曲唱腔在“师娘”时期向“女伶”时期交替期间,产生了一些重大的改革:如改“戏棚官话”演唱为用广州方言演唱;改原用假嗓演唱为用真嗓演唱;把粤剧原来十大行当的唱腔并归为大喉(又称左撤、霸腔,属男角唱腔)、平喉(男角唱腔)、子喉(女角唱腔)三大类。伴奏乐器也由原来的几大件(粤胡、扬琴、琵琶、笛子)发展成分硬、软弓的乐器组合和中(民乐)西乐组合。以二弦、提琴(广东特色乐器)、月琴、短喉管为主奏乐器的硬弓组合,多用于大喉唱腔的伴奏;以粤胡、扬琴、琵琶、横箫、长喉管为主奏乐器的软弓组合,多用于平喉、子喉唱腔的伴奏。还有以椰胡、洞箫、秦琴为主奏乐器,用来伴奏南音等唱腔的乐队和加人了西洋乐器的中西混合乐队等,伴奏形式不拘一格。
粤曲各个时期均有一批杰出人才。“师娘”时期有月英、汉英、翠燕、馥兰、群芳、二妹等。“女伶”时期著名演员众多,代表性人物有大喉唱家熊飞影、子喉唱家张琼仙和四大平喉唱家小明星、徐柳仙、张月儿、张惠芳。这时期还涌现出一批著名乐师和撰曲家,如称音乐“四大天王”的吕文成、尹自重、何大傻、何浪萍;撰曲家王心帆、吴一啸、曾浦生、陈冠卿、杨子静等。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粤曲更是人才济济,著名演员有李少芳、关楚梅、黄佩英、何丽芳、白燕仔、谭佩仪、黄少梅、李丹红、何紫霜、何世荣(失明艺人)、陈燕莺、赖天涯等。著名乐师有梁秋、方汉、朱海、陈萍佳、苏文炳、屈庆、黎浩明等。著名撰曲家有蔡衍棻、陆风、刘汉乃、潘邦榛等。80年代以后,还陆续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演员和乐师。
粤曲早期的曲目大都来自粤剧的“班本”,到了“师娘”时期,粤曲开始积累本身特有的曲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八大曲本”:《百里奚会妻》、《辨才释妖》、《黛玉葬花》、《六郎罪子》、《弃楚归汉》、《鲁智深出家》、《附荐何文秀》、《雪中贤》。“女伶”时期竞唱新曲,著名演员均拥有自己的首本曲目,如大喉唱家熊飞影的《岳武穆班师》、《武松大闹狮子楼》、《夜战马超》;平喉唱家小明星的《风流梦》、《知音何处》;徐柳仙的《再折长亭柳》、《梦觉红楼》;子喉唱家张琼仙的《燕子楼》、《秋江别》等。抗日战争时期,产生不少抗战题材曲目,如小明星演唱的《恨锁五羊城》、《人类公敌》,徐柳仙演唱的《热血忠魂》、《血债何时了》,李少芳演唱的《烽火危关》、《闻鸡起舞》,张惠芳演唱的《杀敌慰芳魂》等。建国后,创作曲目多不胜数:历史题材作品有《牛皋扯旨》、《周瑜写表》、《秦琼卖马》、《穆桂英挂帅》、《花木兰巡营》、《蔡文姬归汉》、《孔雀东南飞》等。现代题材曲目有《河清有日》、《一条赶牛鞭》、《朱老巩护钟》、《二泉映月》、《牧马人》以及歌唱羊城八景的《双桥烟雨》、《罗岗香雪》、《鹅潭夜月》、《东湖春晓》、《珠海丹心》、《红陵旭日》、《白云松涛》、《越秀远眺》等。
唐伯虎点秋香
樱桃女声 倪雅丰
制作:70231834
为了小秋香啊
叫我想到狂
卖身相靠好比跳粉墙呀
功名么富贵么谁指望呀
只羡么鸳鸯么快快配成双
-----------
真心来相诉呀
我就是唐伯虎
卖身投靠原是假戏做呀
独步么,
三无么,
跳花舞呀,
巧姻缘对你吗当面莫错过
-----------
好一个唐伯虎呀
我把你官衙诉
卖身投靠来做小登徒呀
辱没了斯文么,
真呀真可恶
上堂去先打你五百五十五
-----------
告诉你小秋香呀
切莫太猖狂
一笑三笑秋香莫慌逃呀
上堂去谁个么说得最响,
皮鞭呀扳子呀要你先尝尝
-----------
为了小秋香啊
叫我想到狂
卖身相靠好比跳粉墙呀
功名么富贵么谁指望呀
只羡么鸳鸯么快快配成双
-----------
真心来相诉呀
我就是唐伯虎
卖身投靠原是假戏做呀
独步么,三无么,跳花舞呀,
巧姻缘对你吗当面莫错过
-----------
为了小秋香啊
叫我想到狂
卖身相靠好比跳粉墙呀
功名么富贵么谁指望呀
只羡么鸳鸯么快快配成双
-----------
真心来相诉呀
我就是唐伯虎
卖身投靠原是假戏做呀
独步么,三无么,跳花舞呀,
巧姻缘对你吗当面莫错过
-----------
好一个唐伯虎呀
我把你官衙诉
卖身投靠来做小登徒呀
辱没了斯文么,
真呀真可恶
上堂去先打你五百五十五
-----------
告诉你小秋香呀
切莫太猖狂
一笑三笑秋香莫慌逃呀
上堂去谁个么说得最响,
皮鞭呀扳子呀要你先尝尝
皮鞭呀扳子呀要你先尝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