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扎克被他爸爸送进精神病院,苏珊发现了,就叫朱莉设法进去和他交流,就这样这两个人一直有书信往来,扎克后来逃出来了就躲在了朱莉房间,两人就这样恋爱了。之后苏珊发现了,极力阻止,一开始朱莉相信扎克,在以后和苏珊的一次争吵中,扎克暴露出了恐怖的一面,朱莉害怕了,开始思考了和扎克的感情,扎克却一直当时扎克被他爸爸送进精神病院,苏珊发现了,就叫朱莉设法进去和他交流,就这样这两个人一直有书信往来,扎克后来逃出来了就躲在了朱莉房间,两人就这样恋爱了。之后苏珊发现了,极力阻止,一开始朱莉相信扎克,在以后和苏珊的一次争吵中,扎克暴露出了恐怖的一面,朱莉害怕了,开始思考了和扎克的感情,扎克却一直纠缠,朱莉彻底对他失望了。有这个结果也是因为他们相爱的时候太年轻了,不成熟。后来扎克变得特别偏执,他为了遗产,亲手杀了他的外公,中、得到了亿万家财,他开始迷失。又一季中他追求离婚后的加比,只是因为他儿时觉得她是紫滕街最漂亮的人,他想得到她。整个绝望的主妇后期没怎么写他的故事。而朱莉也是感情不顺。和有妇之夫恋爱。和离过三次婚的人恋爱。类似种种,一直希望她能有个好的归宿,命运却尽不如人意。纠缠,朱莉彻底对他失望了。有这个结果也是因为他们相爱的时候太年轻了,不成熟。后来扎克变得特别偏执,他为了遗产,亲手杀了他的外公,中、得到了亿万家财,他开始迷失。又一季中他追求离婚后的加比,只是因为他儿时觉得她是紫滕街最漂亮的人,他想得到她。整个绝望的主妇后期没怎么写他的故事。而朱莉也是感情不顺。和有妇之夫恋爱。和离过三次婚的人恋爱。类似种种,一直希望她能有个好的归宿,命运却尽不如人意。
1955年,美籍俄裔作家弗拉基米尔那博科夫出版了小说《洛丽塔》故事描述一位中年教授汉伯特不可救药的爱上了房东12岁的女儿洛丽塔,近乎病态的执迷把他引向毁灭的结局由于小说的题材——**/恋童——为道德社会之禁忌,因而该书岁广泛流传但却遭到持久而激烈的非议小说在法国遭到短期禁毁,在美国迟至1958年才出版,在澳大利亚则直到1964年还被列为非法书籍
然而小说的影响之大可谓经久不衰,它曾获选纽约公共图书馆1995年"世纪之书"(books of the century)中"当代文学的里程碑"(landmarks of modern literature)类,以及美国蓝灯书屋1998年二十世纪百大英文小说的第四名。"洛丽塔"一词甚至被收入词典,人们约定俗成的用它来形容极富诱惑力的早熟女孩(有人说Lolita这个名字原本指射的是查理卓别林的第二任妻子——未成年的女演员Lillita McMurray)"洛丽塔"本身已经外延为一种现象,一种"病症"
另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解读是,洛丽塔并不单纯是性的小说它影射了以欧洲为代表的传统精英文化向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流行文化的臣服,或曰老迈的欧洲文明妄图通过劝诱年轻的美国文化而达到复兴,表达的是前者的悲哀无奈和后者的傲慢狂欢
三十年间分别有两位导演将小说搬上银幕片名《洛丽塔》又译作《一树梨花压海棠》,典出宋代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和苏东坡之间的文人调侃。张先在80岁时娶了18岁的女子为妾,一次聚会上,好友苏轼做诗调侃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可见,此处的梨花指白头丈夫,海棠指红颜**,再用一个暧昧的"压"字,可谓风流尽显
1962年,**大师库布里克将小说搬上银幕在今天开来,这一版本显得过于"保守",但在六十年代初期,如此大胆的银幕题材可谓惊世骇俗,非库氏此等先锋不敢吃这个"螃蟹"
很明显,库布里克是把这个故事当作"讽刺画"处理了,因而其主旨更接近于文化层面上的嘲讽和隐喻,而不是个体层面上的悲悯和描摹——他要把人物的可笑和荒谬剥给人们看比如本片的配乐几乎是清一色的泡泡糖舞曲,轻佻的"cha cha cha"全片充满黑色幽默,其不合时宜的"搞笑"甚至让人怀疑库氏居心何在比如有一场戏,汉伯特和一个黑人侍者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打开一张折叠帆布床,其滑稽的身体语言和与环境/道具的互动直让人想起卓别林的桥段洛已经睡了,这张打不开的床可谓遂了汉伯特的心愿(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和洛同床了)但不幸的是,这张床到底还是被多事的黑人侍者制伏了——汉伯特的性企图落败,萎了这个捣蛋的黑人侍者代替库布里克调笑着可怜的汉伯特
从故事的角度看,这一版本有很多不足最大的缺憾是:影片根本没有交待汉伯特"为什么"会如此迷恋洛丽塔,库氏完全忽略了原著中安娜贝尔这个人物按说150分钟的片长随便抻出一段来也已足够铺陈汉伯特少年时期打下的心理基础,但导演似乎假定了观众对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耳熟能详,因而砍去了必要的"前因",使汉伯特几乎一上来就是个心理变态者可实际上,小说中的汉伯特曾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我最终未能使我的安娜贝尔阶段保留一个完整的结局也许是因为最初那次不成功的约会"——成年后的汉伯特始终留恋着那种像童年一般纯真的美妙的感觉,因而在他第一眼看到草地上穿着比基尼,戴着太阳镜,沐浴在阳光中读书的洛丽塔之后,就彻底沦陷为她的俘虏
其次是演员问题
扮演汉伯特教授的人选可谓几经周折导演库布里克和制片人詹姆斯 B 哈里斯的首选是James Mason但由于此君有百老汇的演出任务在身,所以库氏不得不考虑劳伦斯奥立弗但后者在经纪人的劝说下拒绝了这个角色于是库转而考虑Peter Ustinov,后被刷掉;制片人又推荐了David Niven,他倒是同意了,但考虑到自己的电视节目赞助商"四星剧院"会反对这一决定,这厮还是临阵脱逃了最后,James Mason终于痛下决心,从百老汇的演出剧目中退出,参加洛丽塔一片的摄制然而遗憾的是,这个演过西北偏北的"恶棍"总是一脸坏相,我始终看不到他诠释的汉伯特表现出剧烈的感情调动影片一开始就是故事的结尾:汉伯特枪杀Quilty据说是因为发行商想让汉伯特被观众发现是恋童癖者之前先成为冷血杀手,这样就不会有人同情他的遭遇(!)
扮演迷人而危险的电视剧作家Quilty的是Peter Sellers你也许奇怪为什么我第二个就提到了他,这也正是我想问库布里克的问题因为在影片中,这个角色即使没有喧宾夺主也至少和汉伯特平起平坐——以致新版导演亚得里安林恩笑称本片应改名为"Quilty"他的戏分太多了,一会是电视剧作家,一会是便衣警察,一会是德国精神病医生,一会又是诱拐洛丽塔的花花公子,他像变色龙一样不懈的与汉伯特周旋,其噼里啪啦的语速简直像个饶舌的rap歌手也许库的意思是他和汉伯特两人是硬币的两面,一个君子一个小人一个明枪一个暗箭,一个是英国的高级知识分子一个是美国的低级性倒错者不过Sellers确实演技出众,这在稍候的"奇爱博士"中有更淋漓尽致的表现
至于洛丽塔,这个混杂了天使与魔鬼的尤物,在书中只有12岁(!),而她的扮演者Sue Lyons当时年届14(影片1961年首映时15岁,未出席;直到62年英国首映时,方才获准入场),以今天的审美观来看并不具备"小妖精"的素质虽然挑不出什么大毛病,不过始终缺少那股"致命"的吸引力相信是因为**分级制度尚未实施的原因,库氏必须小心翼翼的处理性场面以避免禁映的命运——实际上,片中根本没有"成人"镜头,这无疑使洛丽塔空有一身本领而无用武之地假设库布里克是在1999年"大开眼戒"之时拍这个片子,想必就真的是"大开眼界"了
Shelley Winters扮演洛丽塔的母亲夏洛特 海斯一个富有漫画般喜剧色彩的悲剧人物粗俗,多情,敏感,神经质
总之,库氏没有在人物身上倾注(我认为)应有的同情或理解,缺乏悲剧感虽然是大家手笔,但我仍然对片中的诸多手法不明就理而且,你会发现这个片子带有很明显的西区科克似的悬疑味道,比如汉伯特策划谋杀海斯时的心理活动,Quilty化身后的匿名电话和跟踪----尤其是他在旅馆里背对汉伯特时两人的对话,以及后来在公路上若即若离的追车场面,都极尽西区科克的精髓这些使得全片颇具"娱乐性"——可是你知道,在库布里克的片子里出现"娱乐"意味着什么
1997年,拍电视广告出身的美国导演亚得里安林恩(Adrian Lyne) 重新拍摄的"洛丽塔"在欧洲上映同30年前相比,这一版本无疑更加"狂野",更加忠实于原著尤其是对男女主人公性关系的描绘,可谓"赤裸裸"毕竟是《爱你九周半》的导演,片子的整体氛围颇有"软核"色情片的味道
我国影迷应该对亚得里安林恩的风格非常熟悉,像D市上很早就出现的《爱你九周半》《致命吸引力》《不道德的交易》等等都出自他的手笔其特点是情欲味道很浓,深层思考不足,总是长久的纠缠于中上层资产阶级意乱情迷的男女两性关系当年他放出口风来要重拍洛丽塔的时候,很多评论当即回应"太糟了",但林恩依旧不为所动,只不过拍竣之后做了重新剪辑,以符合美国严厉的反儿童色情法(就是这项法律把"铁皮鼓"一片告上法庭)但紧接着又在国内院线遇到红灯,虽然导演名头很亮,且片子有强大的演员阵容和成功的海外票房,但依然没有美国发行商愿意摸这块烫山芋,因为**题材在美国社会可谓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于是此片只落得在有线电视网"秀时间"(Showtime)率先放映的厄运不过还好,塞缪尔高德温公司(注)高价买下了该片的影院放映权,并在98年9月25号开始了小规模的局部上映在将近2年的漫长等待之后,美国观众终于可以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从技术上讲,两部片子可谓今非昔比新版的摄影(Howard Atherton)极为出色,用光和服装都非常考究,配乐更请来驰骋多年的大师级人物Ennio Morricone,两相呼应,狠狠的渲染了那股阴郁,绝望和晦暗的情绪全片预算高达五千六百万美元,足见林恩重塑经典的野心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杰瑞米艾恩斯所扮演的汉伯特教授,其毁灭性的反英雄形象绝对胜过当年的James Mason另,小说的磁带版由艾恩斯本人亲自朗读,可惜国内影迷无缘聆听其杀人声线
扮演洛丽塔的是从2500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15岁少女Dominique Swain,当时的她还是一名中学生,之前没有任何表演经验其沐浴着阳光和洒水器溅出的水滴,趴在草坪上读书的出场可谓情色经典日后她还在吴宇森的《夺面双雄》中扮演约翰屈弗塔的女儿——又一个"洛丽塔"形象
Melanie Griffith和Frank Langella分别扮演海斯和Quilty
综上可见, 两位导演对同一题材的处理截然相反前者是讽刺的黑色幽默,后者是移情的黑色哥特必须承认,后者比前者更加激动人心,对情绪的搅动有股欲罢不能的气势也许是先入为主的影响(新版很早就出过vcd),我觉得97年的版本更加原汁原味,人物丰满,各方面都很精致虽然诋毁大师库布里克的版本有沦为乱臣贼子之嫌,但我仍然坚持认为,新版要更胜一筹
注:塞缪尔高德温(1882-1974),美籍波兰**制片商,他在1917年创立了自己的**公司,1925年跟路易斯·比·梅耶公司合并成立了迈拓-高德温-梅耶公司(Metro-Goldwyn-Mayer),即米高梅
1随波逐流(2011)
相信看过亚当·桑德勒的《初恋五十次》和《人生遥控器》的朋友都会喜欢他在表演中自然流露的那种幽默感。而女神安妮斯顿在影片中则是贤妻式助手和重口味辣妈随意切换。看完**的我除了被这部**超出预想的搞笑和温暖所吸引,还有就是想马上飞到夏威夷感受sun of beach。
2时空恋旅人(2013)
“对于我们最爱的人,不说永远,只说珍惜”。男主成年后得知家族男性遗传可以穿越时空的能力,他曾试图穿越让暗恋对象爱上自己,但没有成功。遇见女主后,他用自己的能力让他们的爱情更加美好,还让房东的话剧由失败变成功,让妹妹远离渣男。但其实男主和父亲之间的感情也是本片最温馨和感人的部分之一,父亲为了孩子放弃了穿越时空改变自己患癌的机会,男主也从父亲身上学到了用能力让自己珍惜当下的生活,抓住此刻的幸福。总之是一部很感人的**。
3幸福终点站(2005)
汤姆汉克斯和凯瑟琳泽塔琼斯的搭配真是很神奇,而汤叔总是给人一种很踏实的感觉。相比片名中的“终点站”,男主在片中似乎一直处于没有尽头的等待中。他的乐观,坚强,坚定让自己在等待中生活的有滋有味,与女主的邂逅,相知到相爱更是意料之中。当初看这部**的时候才上初中,很多地方都没有感同身受,现在再看一遍有了更多体会,是一部能让我们笑着流泪的**。
爱伦·坡大概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倒霉的作家之一了,1849年刚刚过身,就受到了自称是他指定遗嘱执行人鲁弗斯·格里斯伍德的狂轰滥炸,直到八年后随着格里斯伍德本人的死亡才告一段落。事实上,在坡和格里斯伍德相识的八年里,他们两人的关系一直就没好过。而自诩为美国诗歌界权威的格里斯伍德在坡死后不仅上蹿下跳地担当起他的遗作编纂任务,还出示了若干封书信,以召明坡对自己的信任以及向自己借钱等种种劣迹。离奇的是,信件莫名其妙地失踪了,只剩下副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格里斯伍德对爱伦·坡的一面之词占据着文坛对他的盖棺论定,直到若干年后,严谨的爱伦·坡研究者们才想起来要考证格里斯伍德的清白,从遣词用句到史实鉴定,找出格里斯伍德手中坡信件的种种伪造之处,把他当年写给爱伦坡的那一句“后世人若提起他来,必会说这是一个辜负了大家信任的不诚小人”,连本带利送还给了他。然而无可否认,坡这一生毕竟是一个酗酒发癫,错乱与天才并居的人生。两次婚礼,都因为前夜的宿醉而搞砸了,年仅四十岁便潦倒地死在巴尔的摩的街头,他有许多喝酒的理由,“担心身染沉疴的妻子弗吉尼亚不久人世”,“为《铁笔》杂志的生存而烦忧”,或者仅仅就是,“酗酒是为了忘记身为一个酒鬼的耻辱”。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曾经拥有一个八岁就享誉美国戏剧界的童星母亲,并且在母亲过世父亲离家出走之后,三岁不到的爱伦·坡也还没有来得及尝到孤儿院和收容所的恐怖滋味,就被富裕的约翰·爱伦夫妇收养了。爱伦夫妇没有办过正式的收养手续,只是把他原本的名字拆开来,加上爱伦家的姓,变成埃德加·爱伦·坡。在爱伦家,他过的是一位真正的小少爷的生活,吃穿讲究,行为教养有礼,出入高级场合,上的是贵族学校。遗传了母亲优秀基因的坡在爱伦家是个人见人爱的洋娃娃,深色卷头发,机灵的大眼睛,对音律的敏感让他从小便能背诵许多优美的诗歌,常常被骄傲的养父母带出来,站在餐桌台子上,举着小酒杯给大家念祝词。甚至有一次,坡犯了错误,被老师以一种满含污辱的体罚方式,在脖子上挂了一串蔬菜赶回家来,约翰·爱伦的第一反应也是跑去谴责老师,并扬言要让儿子从学校退学。谁也不会了解一个幼年失怙的孤儿的真正心路,随着养父母在英国生活几年之后,重又回到美国的爱伦·坡爱上了同学的母亲,其实从坡对初恋情人弗吉尼亚的“圆圆脸肥嘟嘟孩子气的面庞”的迷恋中,也不难找到他的母亲伊丽莎白·阿诺德八岁崭露头角时,媒体对她庶几类似的赞美的影子──当然弗吉尼亚本身就是伊丽莎白·阿诺德的外甥女,长相上相似也不足为奇。或者敏感的坡始终没能从商人养父母过于物化的爱里找到过安全感,或许他这一生都有一个巨大的母爱缺口也未可知。去英国又回来,去西点军校,废除了坡的第一桩婚约,这里面有多少的不能沟通谁也不曾知道,只听说随着爱伦夫人的去世,坡与养父的关系最后也彻底决裂了,在约翰的最后遗嘱中,坡也被除名了。他的文学之路也并不是一直都顺利,像所有的鬼马作家一样,坡写的故事总是先在周围朋友中赢得收视率。不断的投稿中,一时因获奖声名大噪,一时又因酗酒丢掉了工作。私生活更是如此,动不动向这个人那个人求婚,可因为酗酒,也没多少人肯真的嫁给他,就这样在美国东海岸过着颠沛流离的动荡生活。在当时的美国文坛,他可能更像一则常常可以用来点缀花边的小新闻,而并不是我们现时所默认的伟大的侦探小说鼻祖,优秀诗人。所幸“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句话在文学家这里倒并不适用,文字是会留下铁证的东西,功过是非总有一天会分晓,也因此爱伦·坡自己也说过,“文学是唯一适合一名男子汉的职业”。他或许不曾想到,但一定有过这样的自信,有一天所谓“不入流”的侦探小说《失窃的信》,也会进入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的视野,占据一席严肃之地。作为侦探小说鼻祖,他以无可争议的《毛格街血案》,《失窃的信》和《黑猫》等,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他是福尔摩斯的爷爷,阿加莎的前辈,斯蒂芬·金的导师;作为科幻小说的好手,他忽悠了全世界的《气球骗局》成为启发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写作《气球上的五星期》的灵感之源。此外,流连在东海岸的生活也为他创作哥特小说带来丰富的体验,《厄歇府的倒塌》至今仍作为坡的代表作被屡屡提起。可是别忘了,这位醉酒的鬼马故事家还是一个诗人,一个幼年就读经诵典的天才诗人。他这一生写过很多流芳后世的诗,《帖木儿》《致海伦》,《罗马竞技场》,还有《乌鸦》。可最最动人的《安娜贝尔·李》却是在爱伦·坡死后才发表出来的(奇怪,腹黑的格里斯伍德怎么没有烧毁它?),诗歌仍然充满了坡笔下一贯的那种死亡的气息,却在极致优美的韵律里散发出迷人的色彩,开头第一句便是温温柔柔的“那是很多很多年以前,在海边的一个王国里”,……“那时她是个孩子,我也是个孩子,在这海边的王国里”,“we loved with a love which was more than love,”这优美的句子几乎叫人很难再去想象一百六十二年前那个十月的早晨,倒在巴尔的摩街头的爱伦·坡,竟是怎样的一种孤寂和狼狈。坡一生留下了太多的谜团和争议,对于拥有酒仙诗人,饮酒时不时被附加上浪漫主义色彩的我们这个民族来说,或许很难理解,在一个饮酒合法化都走了漫长道路的国家里,酗酒这个致命的伤口给他带来的是怎样的羞辱和非议。就连死后,周围朋友对他的评价也截然两种:一个是宵小酒徒浪荡疯子,另一个是为人正直,有情有义。而关于这首没有致词的《安娜贝尔·李》,评论家一般认为是写给他的初恋,十四岁就被他娶回家(或者不能说娶回家,彼时他已经寄居在姨妈家好几年了)的表妹弗吉尼亚。却总有读者愿意相信,它不是写给任何一个人:在坡颠沛流离的一生里,何曾有过这样一个人,给过他灵魂的救赎和安慰,让他有勇气面对这令人失望的世界?或许有一天,事情不过是这样,在被格里斯伍德篡改得面目全非的遗物里,我们会发现一樽空酒瓶,上面印着一个潦草的酒家名字──安娜贝尔·李。就像**里的那朵玫瑰花蕾,永不曾盛开,也不会凋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