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谁的爱情故事?背后典故介绍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谁的爱情故事?背后典故介绍,第1张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可能大家在其他作品或者影视剧中也有看到过这句话,但你知道这背后讲述了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吗在天上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下愿为并生连理枝,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誓言,可能对于多数人来说爱情就是要这样缠缠绵绵。但这个故事恐怕算不上完美,甚至有些心酸,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这个典故,就一起来看看吧。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人们对爱情美好的期许,也是一句忠贞不渝的誓言。这句话几乎人人都知道,可它背后的故事却很少有人了解。

你以为连理枝天生就是长在一起的吗不,不是,至少传说中不是。

战国时期,宋康王戴偃驱车出游,来到河南封丘。见一采桑女子貌美过人,便心生恶念。为了能时常看到她,康王令人在青堆村东筑一土台望之,名为青陵台。接着他差人访查,得知是此女子是中书舍人韩凭之妻息氏。于是康王命韩凭将妻子献给他,韩凭夫妇不从,凭在台下自杀,息氏亦投台死。

宋康王将其二人分葬于大路两旁,不准合墓。后两墓各生一梓树,根交于下,枝交于上,树栖鸳鸯,雌雄各一,声音凄婉感人。宋人哀之,给这棵树起名为「相思树」。文人墨客,对此多有题诗,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路过此地时,感触颇深,于是就有了他著名的诗篇《长恨歌》中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千古绝唱。

还有一个更古老的传说,相传混沌之初,玉皇大帝的一个女儿流落人间。因其父为玉皇,人们称其女为玉女。她降生在两江之交的地方——雅砻江与金沙江汇合处的一户农家。玉女长得十分美貌,不仅天姿聪慧,而且心地善良。她与邻居的田姓小伙子自幼一起玩耍,一起放羊,一起长大成人。

后来当地的头人他抓走了玉女,田姓小伙子得知后邀约了几个村子的伙伴前去要人,闹得天翻地覆。这场人间争斗又被玉帝得知,玉帝派出天兵天将,要人间交出玉女。小伙子趁乱救出玉女,二人逃到金沙江边,天地为媒,结为夫妻。玉帝要玉女返回人间,玉女不从,玉帝降洪水于金沙江淹死了二人。洪水退去后,江边长出了连理枝。

钱蕙荪是大家闺秀,其父爱如掌上明珠。蕙荪长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就美丽出众,且以文才知名。前来求婚的人络绎不绝,父亲总要亲自考试。可就算父亲看过眼的,到蕙荪那里也会被驳回,而且理由十分中肯。惹得表兄梁霞城说她“你的才华,真可以说是上官婉儿再生。”

这个叫梁霞城的年轻人,与蕙荪为中表兄弟,擅长诗词。蕙荪的母亲去世后,后妈对她很约束很严,蕙荪平时循规蹈矩,唯独与霞城表兄十分亲密,二人互相读书请教,整天在小屋里谈诗论文,一点也不避嫌疑。二人互生爱意,可梁霞城的父亲却不同意自己的儿子娶表妹为妻。蕙荪知道后,整日哭泣,也未将心意告诉父亲。

后来,钱家回乡养老,霞城也因事到外地。直到有一日,一位姓秦的公子到来,他家世好,样貌好,又有才华,钱父没跟女儿商量就答应了这门亲事,直到两家议定互送聘礼时蕙荪才得到一点消息。表哥听说后也匆忙赶回,可木已成舟,二人相顾无言。最终,蕙荪自杀,表哥随她而去,两家人将二人合葬,园中长出了两棵树,枝叶交缠。

1、庄生晓梦

“庄生晓梦迷蝴蝶”, 此典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齐物论》中有一段妙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面对群雄逐鹿,变化剧烈的战国社会,庄周产生了人生虚幻无常的思想,而李商隐则是有感于晚唐国势衰微,政局动乱,命运如浮萍而用此典故,意为岁月如梦,往事如烟,理想终究破灭。正如周汝昌所说的“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境,不复成寐”。

其大意就是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2、望帝春心

望帝春心托杜鹃”,此典出自《蜀记》。《蜀记》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号曰望帝;宇死,俗说云宇化为子规。子规,鸟名也。蜀人闻子规鸣,皆曰望帝也。” 杜宇托春心于杜鹃,佳人托春心于锦瑟,大有异曲同工之妙,浑然天成。锦瑟繁弦,哀音怨曲,何尝不似杜鹃啼笑那般凄悲动人!

诗人借此典故喻其一生不得志,壮志难酬。

3、鲛人有泪

“沧海月明珠有泪”,此典出自《博物志异人》,其中说道:“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传说珠生于蚌,蚌居于海,月明宵静之时,蚌向月而开,得月华以养其珠,始极光莹。皎月泻于沧海之上,如明珠漾荡于泪波之峰,此处月似明珠,珠以泪喻,鲛人泣泪,却颗颗成珠,奇情异景,高旷皓净,却难掩凄寒孤寂之情。

诗人借此典意在表明自己怀才不遇,如沧海遗珠,美好理想破灭之后只剩下满眼不尽的泪水。

4、蓝田日暖

这句话出自陆机的《文赋》中的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则川媚。”晚唐诗人司空图曾引过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李商隐的这句“蓝田日暖玉生烟”当是用此典。据《长安志》载:“蓝田山在长安县(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并名玉山。”传说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故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

诗人借此说明理想情思与追求幻灭后的迷惘和矛盾,对于高洁的追求,诗人是热情执著的,然而诗人又无法接近,只好哀思叹惋。(唐洁)

5、良玉生烟

源自南北朝干宝《搜神记》。

传说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小女儿紫玉爱慕韩重,并想嫁给他,但没有成功,因此郁闷而死。韩重从外地游学回来,前往她的墓上哀悼。忽然紫玉现出原形,赠送明珠给韩重,并对他唱歌。韩重想抱住她,紫玉却像轻烟一般不见了。

诗人以“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形容可望而不可即的诗景。

爱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情感,指的就是对某个人或某个事物有深挚的感情,这种感情所持续的过程也就是爱的过程。通常多见于人与人或人与物。爱是喜欢的最终升华目标,不同种类的爱对应着不同种类的喜欢。下面我分享相关的爱情典故,让我们感受爱的力量!

十八相送情切切

主人公:梁山伯 祝英台

发生地:浙江上虞县

发生时间:东晋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贸阝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

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鄞州区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贸阝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心有灵犀意思是比喻恋爱着的双方心心相印,现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出自《无题》。以下是我整理的心有灵犀典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有灵犀典故 篇1

 李商隐是唐朝晚期的著名诗人。唐文宗太和年间,李商隐参加了岭南节度使王茂元举行的一次宴会。在宴会上,他认识了王茂元的小女九朝云。朝云长得端庄秀丽,李商隐对她一见倾心,产生了强烈的爱慕之情。

 席终人散,李商隐回到自己的寓所。这短暂的相遇,使他难以忘怀。于是,在此后的一段日子里,他多次情不自禁地托人传递诗笺,向朝云倾吐自己的爱意,但使他遗憾的是、朝云却始终没有给他任何回音。 不久以后,朝云随家从洛阳迁居长安。李商隐得知这一消怠,也将寓所搬到了长安,希冀能再次见到朝云。

 第二年春天,李商隐独自去郊外曲江池风景区踏青游玩,碰巧,朝云带着侍女秋玉也来到曲江池畔春游。两人邂逅重逢,李商隐不由喜出望外,而朝云在上次的宴会上,也对李商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商隐的才华和品貌,也早已使朝云心有所属。李商隐给她的几封传情的诗笺,她也一直珍藏着。虽然她也能写诗,却不敢用同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意。

 这次重逢,终于使两人有机会相互表白了自己的爱意。朝云含情脉脉地对李商隐说:‘‘我是父亲最疼爱的小女儿,我的终身大事必须得到父亲的同意,希望你能及早托人前来说媒-”

 李商隐回到寓所,兴奋的'心情难以平静。他想马上托人前去做媒,但考虑到自己至今还是个白衣秀才,怕遭到王茂元的拒绝,不由十分踌躇。他思虑再三,想到大比之年即在眼前,便决定等自己功成名就,再托人前去求婚。

 第二年,李商隐凭着自己的学识才华,果然应试及第,考中了进士。这时,王茂元已被调任为渭原节度使,驻扎在离长安不远的泾州。王茂元的大女婿韩畏之是李商隐的同榜进士。李商隐得到韩畏之的推荐,被王茂元召请到渭原幕府担任书记之职。

 朝云得知李商隐中了进土,并来到泾原任职,便在一天晚上约他到内宅相会。约会的地点是在她闺房附近的一处幽静的水轩,西面是一座画楼,东面是一幢桂堂。

 李商隐依约而来,两人坐在水榭中,相拥相依,畅叙相思之情。

 两人依依惜别后,李商隐回到白己的住所。天亮后,昨夜幽会的情景仍历历在日,不由诗兴勃发,写下了一首七言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衅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第二天,他便请韩畏之出面向王茂元提亲。王茂元早就知道朝云和李商隐的感情,当然一口答应。于是,这对“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一诗句中,“犀”是指古代的一种犀牛,角中心有一线白纹,从角尖直通大脑,感应灵敏,因此被称为灵犀。

 后来,“心有灵犀”这一典故,用来化喻心灵相通,心心相印。

心有灵犀典故 篇2

 典源出处

 《汉书·西域传》如淳注:“通犀,中央色白,通两头。”《后汉书 ·章帝纪》注引 《异物志》 曰:“ (犀) 角中特有光耀,白理如线,自本达末则为通天犀。” 《抱朴子·登涉》:“通天犀角,有一白理如綖。有自本彻末,以角盛米,置群鸡中,鸡欲啄之,未至数寸,即惊而退。故南人或名通天犀为骇鸡犀。以此犀角著谷积上,百鸟不敢集。大雾重露之夜,以置中庭,终不沾濡也。”

 释义用法

 传说犀角有灵异,中央有一白色纹理,两头相通者,为通天犀。后以此典形容彼此心意相通。

 用典形式

 一点灵犀宋 ·张孝祥:“玉立 娉婷,一点灵犀寄目成。”

 心有灵犀唐·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灵犀一点清·袁枚:“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灵犀心通宋·向子諲:“要相逢,得相逢,须信灵犀中自有心通。”

 灵犀暗通宋·秦观:“无端银烛殒秋风。灵犀得暗通。”

 1梁祝化蝶

  这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鄮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鄮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中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是中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它是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3白蛇传

  “白蛇传”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乃是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发源地在河南汤阴(今河南鹤壁市)黑山之麓、淇河之滨的许家沟村。

  许家沟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墨山、大(亻加呸右)山,古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余脉之一。这里峰峦迭嶂,淇水环流,林木茂盛,鸟语花香,环境清幽,亚赛桃源。早在魏、晋时期,左思就在《魏都赋》里记载了“连眉配犊子”的爱情故事传说:“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好时丑。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后来这一典故衍化为“白蛇闹许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连眉女”衍变为白蛇。

  “白蛇闹许仙”里的白蛇精,当年曾被许家沟村一位许姓老人从一只黑鹰口中救出性命。这条白蛇为报答许家的救命之恩,嫁给了许家后人牧童许仙。婚后,她经常用草药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变得冷落起来,也使黑鹰转世的“金山寺”长老“法海和尚”大为恼火,决心破坏许仙的婚姻,置“白娘子”于死地。于是引出了人们熟悉的“盗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节。白娘子因为水漫金山而触动胎气,早产生下儿子许仕麟。法海趁机用“金钵”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将其镇压于南山“雷峰塔”下。通过此事,许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护塔侍子。18年后,许仕麟高中状元,回乡祭祖拜塔,才救出母亲,一家团圆。

  4 长恨歌

  《长恨歌》是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

  5西厢记

  《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亦相传为元稹假借张生的自传体小说或故事。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改编成说唱和戏剧,王实甫编写的多本杂剧《西厢记》就是在这样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6凤求凰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义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即使是后人伪托之作,亦并不因此而减弱其艺术价值。历代同名的诗歌、小说、歌曲、影视很多。

  7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治舒县,汉末迁皖县,均在今安徽境内)的一桩婚姻悲剧。

  《孔雀东南飞》通过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女主人公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她对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为后来的青年男女所传颂。

  8天仙配

  《天仙配》为安庆黄梅戏戏曲传统经典剧目。内容讲的是董永卖身葬父,玉帝的第七女(七仙女)深为同情,私自下凡,在槐树下与董结为夫妇。一百日后,玉帝派托塔天王和四大金刚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在槐树下忍痛分别。董永行孝故事在魏晋时已见于曹植《灵芝篇》和干宝《搜神记》。戏曲或名《织锦记》、《百日缘》、《槐荫树》。黄梅戏整理本较有影响。有同名**和电视剧。

  9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远古神话,是我国十大古代爱情故事之一。

  嫦娥又是怎样奔月的呢在古书上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根据《淮南子》的记载是,后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嫦娥却偷吃了全部的长生不死药,奔逃到月亮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后,很快就后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对她的好处和人世间的温情,对比月亮里的孤独,倍觉凄凉。《淮南子·外八篇》中说,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大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广寒宫里寂寥难耐,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大羿团聚。

  10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之一,属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它的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作者曹雪芹。现通行的续作是由高鹗续全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8673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9
下一篇2023-07-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