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 文化 历史久远,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2000年以上,华夏民族在中华大地上演绎出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 故事 ,出现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 事迹 ,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经典 历史故事 七年级,欢迎查阅。
经典历史故事七年级1
范仲淹的新政失败以后,北宋的朝政越来越腐化,特别是在京城开封府,权贵大臣贪腐贿 赂的风气十分严重;一些皇亲国戚更是肆无忌惮,不把国法放在眼里。后来,开封府来了个新任知府包拯,这种情况才有了点改变。
包拯是庐州合肥人,早年做过天长县(今安徽天长)的县令。有一次,县里发生一个案件,有个农民夜里把耕牛拴在牛棚里,早上起来,发现牛躺倒在地上,嘴里淌着血,掰开牛嘴一看,原来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这个农民又气又心痛,就赶到县衙门告状,要求包拯为他查究割牛舌的人。
这个无头案该往哪里去查呢包拯想了一下,就跟告状的农民说:“你先别声张,回去把你家的牛宰了再说。”
农民本来舍不得宰耕牛,按当时的法律,耕牛是不能私自屠宰的。但是一来,割掉了舌头的牛也活不了多少天;二来,县官叫他宰牛,也用不到怕犯法。
那农民回家后,果真把耕牛杀掉了。第二天,天长县衙门里就有人来告发那农民私宰耕牛。
包拯问明情况,立刻沉下脸,吆喝一声说:“好大胆的家伙,你把人家的牛割了舌头,反倒来告人私宰耕牛”
那个家伙一听就呆了,伏在地上直磕头,老老实实供认是他干的。
原来,割牛舌的人跟那个农民有冤仇,所以先割了牛舌,又去告发牛主人宰牛。
打那以后,包拯审案的名声就传开了。
包拯做了几任地方官,每到一个地方,都取消了一些苛捐杂税,清理了一些冤案。后来,他被调到京城做谏官,也提出不少好的建议。宋仁宗正想整顿一下开封的秩序,才把包拯调任开封府知府。
开封府是皇亲国戚、豪门权贵集中的地方。以前,不管哪个当这差使,免不了跟权贵通 关节,接贿 赂赂。包拯上任以后,决心把这种腐化的风气整顿一下。
按照宋朝的规矩,谁要到衙门告状,先得托人写状子,还得通过衙门小吏传递给知府。一些讼师恶棍,就趁机敲榨勒 索。包拯破了这条规矩,老百姓要诉冤告状,可以到府衙门前击鼓。鼓声一响,府衙门就大开正门,让百姓直接上堂控告。这样一来,衙门的小吏要想做手脚也不敢了。
有一年,开封发大水,那里一条惠民河河道阻塞,水排泄不出去。包拯一调查,河道阻塞的原因是有些宦官、权贵侵占了河道,在河道上修筑花园、亭台。包拯立刻下命令,要这些园主把河道上的建筑全部拆掉。有个权贵不肯拆除。开封府派人去催促,那人还强词夺理,拿出一张地契,硬说那块地是他的产业。包拯详细一检查,发现地契是那个权贵自己伪造的。包拯十分生气,勒令那人拆掉花园,还写了一份奏章向宋仁宗揭发。那人一看事情闹大,要是仁宗真的追究起来,也没有他的好处,只好乖乖地把花园拆了。
一些权贵听到包拯执法严明,都吓得不敢为非作歹。有个权贵想通 关节,打算送点什么礼物给包拯,旁人提醒他,别白操心了,包拯的廉洁奉公是出了名的。他原来在端州(今广东肇庆)做过官。端州出产的砚台,是当地的特产。皇宫规定,端州官员每年要进贡一批端砚到内廷去。在端州做官的人往往借进贡的机会,向百姓大肆搜刮,私下贪腐一批,去讨好那些权贵大臣。搜刮去的端砚比进贡的要多出几十倍。后来,包拯到了端州,向民间征收端砚,除了进贡朝廷的以外,连一块都不增加。直到他离开端州,从没有私自要过一块端砚。
那权贵听了,知道没有空子好钻,也只好罢休。后来开封府的男女老少,没有人不知道包拯是个大清官。民间流传着两句歌谣:“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阎罗”是 传说 里管地狱的神。)
包拯对亲戚朋友也十分严格。有的亲戚想利用他做靠山,他一点也不照顾。日子一久,亲戚朋友知道他的脾气,也不敢再为私人的事情去找他了。
宋仁宗很器重包拯,提升他为枢密副使。他做了大官,家里的生活照样十分朴素,跟普通百姓一样。过了五年,他得重病死了,留下了一份遗嘱说:后代子孙做了官,如果犯了贪腐罪,不许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许葬在咱包家的坟地上。
由于包拯一生做官清廉,不但生前得到人们的赞扬,在他死后,人们也把他当作清官的典型,尊称他“包公”,或者叫他“包待制”、“包龙图”(包拯得过天章阁待制、尤图阁学士的官衔)民间流传着许多包公铁面无私、打击权贵的故事,还编成包公办案的戏曲和小说。虽然其中大都是虚构的传说,但是也反映了人们对清官的敬慕心情。
经典历史故事七年级2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
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唐太宗即位以后,把魏征提拔为谏议大夫(官名),还选用了一批建成、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来秦王府的官员都不服气,背后嘀咕说:“我们跟着皇上多少年。现在皇上封官拜爵,反而让东宫、齐王府的人先沾了光,这算什么规矩”
宰相房玄龄把这番话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笑着说:“朝廷设置官员,为的是治理国家,应该选拔贤才,怎么能拿关系来作选人的标准呢。如果新来的人有才能,老的没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啊!”
大家听了,才没有话说。
唐太宗不记旧恨,选用人才,而且鼓励大臣们把意见当面说出来。在他的鼓励之下,大臣们也敢于说话了。特别是魏征,对朝廷大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么意见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说。唐太宗也特别信任他,常常把他召进内宫,听取他的意见。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唐太宗听了,感触很深,叹了口气说:“唉,过去的教训,就是我们的老师啊!”
唐太宗看到他的统治巩固下来,心里高兴。他觉得大臣们劝告他的话很有帮助,就向他们说:“治国好比治病,病虽然好了,还得好好休养,不能放松。现在中原安定,四方归服,自古以来,很少有这样的日子。但是我还得十分谨慎,只怕不能保持长久。所以我要多听听你们的谏言才好。”
魏征说:“陛下能够在安定的环境里想到危急的日子,太叫人高兴了(文言是‘居安思危’)。”
以后,魏征提的意见越来越多。他看到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就当面力争。有时候,唐太宗听得不是滋味,沉下了脸,魏征还是照样说下去,叫唐太宗下不了台阶。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后来,他不但不记魏征的恨,反而夸奖魏征说:“人家都说魏征举止粗鲁,我看这正是他妩媚可爱的地方哩!”
公元643年,那位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由于唐太宗重用人才,能采纳大臣的直谏,政治比较开明,而且注意减轻百姓的劳役,采取了一些发展生产的 措施 ,唐朝初期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历把这段时期称做“贞观之治”
经典历史故事七年级3
唐太宗灭了东 突厥后,又派李靖击败了西南的吐谷浑(我国古代民族之一,在今青海省,谷音yù),打通了西域的通道。西域各国纷纷和唐朝交往,远在西南的吐蕃(我国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蕃音bō),也派使者来了。
当时的吐蕃赞普(吐蕃王的称号)名叫松赞干布,是个能文能武的人才。他在十三岁的时候,就精通骑马、 射箭 、击剑等各种武艺,而且 爱好 民歌,善于写诗,受到吐蕃人的爱戴。他的父亲死去后,吐蕃贵族发动叛乱,松赞干布靠他的勇敢才智,很快把叛乱平定了。
年青的松赞干布并不满足吐蕃的贵族生活,为了学习唐朝的文化,他派出使者,长途跋涉,到长安来要求跟唐朝建立友好关系。
唐太宗也听到吐蕃的名声,愿意跟他们结交,还派使者到吐蕃去回访。
过了两年,松赞干布又派使者到长安向唐朝求亲,唐太宗没有答应。吐蕃使者怕松赞责备他不会办事,回到吐蕃后,向松赞撒谎说:“唐天子快要答应把公主下嫁给我们啦,因为吐谷浑王也去求亲,才把我们求亲的事给担搁了。”
吐蕃和吐谷浑两国本来就在闹摩擦,松赞干布听了使者的回报,更加怨恨吐谷浑。他马上出动二十万人马进攻吐谷浑。吐谷浑王看吐蕃军攻势很猛,抵挡不住,就退到环海一带。
松赞干布打败了吐谷浑,乘胜打 到唐朝境内的松州(今四川松潘),又打了个大胜仗。松赞干布骄傲起来,派人威胁唐朝说:“如果不把公主嫁给我,我就带兵打 到长安。”
唐太宗生气了,派大将侯君集带兵反击吐蕃。吐蕃将士对松赞干布挑起跟唐朝的战争,本来不愿意,看到唐朝派大军前来,都要求退兵。松赞干布眼看蛮干下去,要遭到失败,就向唐朝求和。
唐太宗本来愿意同吐蕃友好,也就同意讲和了。
公元640年,松赞干布又派了个能干的使者禄东赞带了一百人的出使队伍,备了五千两黄金和许多珍宝的厚礼,到长安去求亲。
唐太宗接见了禄东赞。禄东赞传达了他们的年青国王想跟唐朝友好的心愿,说得娓娓动听。唐太宗心里挺满意,就在皇族的女儿中,挑选一个美丽温柔的,封为文成公主,把她许嫁给松赞干布。
据说,使者禄东赞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后来,在青藏高原的人民中,流传着一个“五难求婚使”的动人故事:
禄东赞在长安求亲的时候,各国来求亲的使者很多。唐太宗下了一道命令,要前来求亲的使者先解答五个难题。哪一国使者能够解答,就答允跟那国和亲。
第一道题目是要求把一根很细的丝线,穿过一颗有九曲孔道的明珠。禄东赞把丝线系在一只蚂蚁的腰部。蚂蚁带着丝线,爬过明珠的九曲孔道,丝线也就带过来了。
第二道题目是把一百匹母马和一百匹小马驹儿放在一起,要求辨认出哪匹马驹儿是哪匹母马生的。禄东赞把母马和马驹儿分开关了一天,断绝了马驹儿的饲料和水。第二天,再把它们放在一起。饿慌了的马驹儿分别奔到自己的母亲那里去吃奶。它们的母 子关系也就认出来了。
禄东赞通过了一道道考试,最后一道是要从二千五百名美貌年青的女子中,找出谁是文成公主。禄东赞凭他敏锐的眼力,一下子就把那仪态大方的公主认出来了。
这些传说不大可能是事实,但是却反映了吐蕃人民对唐蕃友好的愿望和完成这个使命的使者的赞美。
公元641年,二十四岁的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的护送下,动身到吐蕃去。唐朝廷为公主备了一份十分丰富的嫁妆。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当然是少不了的,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吐蕃没有的谷物、果品、蔬菜的种子,药材,蚕种。她还带了大批的医药、种树、工程技术、天文历法的书籍。
文成公主出嫁的消息传到吐蕃,从唐朝边境到吐蕃,一路上都有人准备好马匹、牦牛、船只、食物,接送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亲自从逻些(今西藏拉萨)赶到柏海(今青海鄂陵湖或札陵湖)迎接。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那里举行了隆重的婚礼。
婚礼结束后,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越过雪山高原,到了逻些城。公主入城的那天,逻些人民像过盛大节日一样,载歌载舞,夹道欢迎。松赞干布还在逻些按照唐朝的建筑格式,为公主专门建造了一座城郭宫殿,给公主居住。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她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联系和发展藏族经济文化作出了贡献。直到现在,在西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公元650年,松赞干布死去。唐太宗也在前一年病死,接替他的是太子李治,这就是唐高宗。
经典历史故事七年级4
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负,楚怀王又想重新和齐国联合。秦昭襄王即位以后,很客气地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南)相会,当面订立盟约。
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不去呢,怕得罪秦国;去呢,又怕出危险。他就跟大臣们商量。
大夫屈原对楚怀王说:“秦国强暴得像豺狼一样,咱们受秦国的欺负不止一次了。大王一去,准上他们的圈套。”
可是怀王的儿子公子子兰却一股劲儿劝楚怀王去,说:“咱们为了把秦国当做敌人,结果死了好多人,又丢了土地。
如今秦国愿意跟咱们和好,怎么能推辞人家呢。”
楚怀王听信了公子子兰的话,就上秦国去了。
果然不出屈原所料,楚怀王刚踏进秦国的武关,立刻被秦国预先埋伏下的人马截断了后路。在会见时,秦昭襄王逼迫楚怀王把黔中的土地割让给秦国,楚怀王没答应。秦昭襄王就把楚怀王押到咸阳软禁起来,要楚国大臣拿土地来赎才放他。
楚国的大臣们听到国君被押,把太子立为新的国君,拒绝割让土地。这个国君就是楚顷襄王。公子子兰当了楚国的令尹。
楚怀王在秦国被押了一年多,吃尽苦头。他冒险逃出咸阳,又被秦国派兵追捕了回去。他连气带病,没有多久就死在秦国。
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秦国欺负,死在外头,心里很不平。特别是大夫屈原,更是气愤。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
可是他这种劝告不但不顶事,反倒招来了令尹子兰和靳尚等人的仇视。他们天天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他们对楚顷襄王说:“大王没听说屈原数落您吗他老跟人家说:大王忘了秦国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们不主张抗秦,就是不忠。楚国出了这种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儿能不亡国呢大王,你想想这叫什么话!”
楚顷襄王听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去。
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以后,经常在汨罗江(在今湖南省东北部,汨音mì)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
附近的庄稼人知道他是一个爱国的大臣,都挺同情他这时候,有一个经常在汨罗江上打鱼的渔父,很佩服屈原的为人,但就是不赞成他那愁闷的样子。
有一天,屈原在江边遇见渔父。渔父对屈原说:“您不是楚国的大夫吗怎么会弄到这等地步呢”
屈原说:“许多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个干净人;将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还醒着。所以我被赶到这儿来了。”
渔父不以为然地说:“既然您觉得别人都是肮脏的,就不该自鸣清高;既然别人喝醉了,那么您何必独自清醒呢!”
屈原反对说:“我听人说过,刚洗头的总要把帽子弹弹,刚洗澡的人总是喜欢掸掸衣上的灰尘。我宁愿跳进江心,埋在鱼肚子里去,也不能拿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去染得一身脏。”
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活着,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终于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
附近的庄稼人,得到这个信儿,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大水,哪儿有屈原的影儿。大伙儿在汨罗江上捞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
渔父很难受,他对着江面,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的。
到了第二年五月初五那一天,当地的百姓想起这是屈原投江一周年的日子,又划了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后来,他们又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小船改为赛龙船。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渐渐成为一种风俗。人们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称为 端午节 ,据说就是这样来的。
屈原死后,留下了一些优秀的诗歌,其中最有名的是《离骚》。他在诗歌里,痛斥卖国的小人,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对楚国的一草一木,都寄托了无限的深情。后来人们认为屈原是一位我国古代杰出的爱国诗人。
经典历史故事七年级5
项羽进了咸阳,杀了秦王子婴和秦国贵族八百多人,还下命令烧阿房宫。跟随项羽进关的五十多万兵士,谁没受过秦朝的压迫他们见了豪华的阿房宫,想到他们过去受的罪,心里燃烧起报仇的火苗。项羽一声令下,大伙儿就放起火来。
这场火一直烧了三个月,把阿房宫烧成一堆瓦砾。
项羽原来是楚国的贵族,趁着农民起义的机会,参加了反秦战争。灭了秦朝以后,他不可能为广大农民着想。他决定重新划分封地,把统一了的中国又弄得四分五裂。
当时名义上的首领还是楚怀王。项羽把他改称为义帝,表面上承认他是帝,实际上只让义帝顶个虚名,一切分封的事,都得听他主张。他把六国旧贵族和有功的将领一共封了十八个王,自称为西楚霸王。春秋时期不是有霸主吗项羽自称霸主,等于宣布他有权号令别的诸侯,诸侯都得由他指挥。到了第二年,项羽干脆把挂名的义帝杀了。
分封诸侯以后,各国诸侯就都分别带兵回自己的封国去,项羽也回到他的封国西楚的都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在十八个诸侯中,项羽最忌的是刘邦。他把刘邦封在偏远的巴蜀和汉中,称为汉王;又把关中地区封给秦国的三名降将章邯等人,让他们挡住刘邦,不让刘邦出来。
汉王刘邦对他的封地很不满意,但是自己兵力弱小,没法跟项羽计较,只好带着人马到封国的都城南郑(今陕西汉中东)去。
汉王到了南郑,拜萧何为丞相,曹参、樊哙、周勃等为将军,养精蓄锐,准备再和项羽争夺天下。但是他手下的兵士们却都想回老家,差不多每天有人开小差逃走,急得汉王连饭也吃不下。
有一天,忽然有人来 报告 :“丞相逃走了。”
汉王急坏了,真像突然被人斩掉了左右手一样难过。
到了第三天早晨,萧何才回来。汉王见了他,又气又高兴,责问萧何说:“你怎么也逃走”
萧何说:“我怎么会逃走呢我是去追逃走的人呀。”
汉王又问他:“你追谁呢”
萧何说:“韩信。”
萧何所说的韩信,本来是淮阴人。项梁起兵以后,路过淮阴,韩信去投奔他,在楚营里当个小兵。项梁死了,又跟项羽,项羽见他比一般兵士强,就让他做个小军官。
韩信好几回向项羽献计策,项羽都没有采用。韩信感到十分失望。赶到汉王刘邦到南郑去的时候,韩信就投奔汉王。
韩信到了南郑,汉王也只给他当个小官。有一次,韩信犯了法被抓了起来,差不多快要被砍头了。幸亏汉王部下一个将军夏侯婴经过,韩信高声呼喊,向他求救,说:“汉王难道不想打天下了吗,为什么要斩壮土”
夏侯婴看韩信的模样,真是一条好汉,把他放了,还向汉王推荐。汉王派韩信做个管粮食的官。
后来,丞相萧何见到了韩信,跟他谈了谈,认为韩信的能耐不小,很器重他,还几次三番劝汉王重用他,但汉王总是不听。
韩信知道汉王不肯重用他,趁着将士纷纷开小差的时候,也找个机会走了。
萧何得到韩信逃走的消息,急得跺脚,立即亲自骑上快马追赶上去,追了两天,才把韩信找了回来。
汉王听说萧何追的是韩信,生气地骂萧何说:“逃走的将军有十来个,没听说你追过谁,单单去追韩信,是什么道理”
萧何说:“一般的将军有的是,像韩信那样的人才,简直是举世无双。大王要是准备在汉中呆一辈子,那就用不到韩信;要是准备打天下,就非用他不可。大王到底准备怎么样”
汉王说:“我当然要回东边去。哪能老呆在这儿呢”
萧何说:“大王一定要争天下,就赶诀重用韩信;不重用他,韩信早晚还是要走的。”
汉王说:“好吧,我就依着你的意思,让他做个将军。”
萧何说:“叫他做将军,还是留不住他。”
汉王说:“那就拜他为大将吧!”
萧何很高兴地说:“这是大王的英明。”
汉王叫萧何把韩信找来,想马上拜他为大将。萧何直爽地说:“大王平日不大注意礼貌。拜大将可是件大事,不能像跟小孩闹着玩似地叫他来就来。大王决心拜他为大将,要择个好日子,还得隆重地举行拜将的仪式才好。”
汉王说:“好,我都依你。”
汉营里传出消息,汉王要择日子拜大将啦。几个跟随汉王多年的将军个个兴奋得睡不着觉,认为这次自己一定能当上大将。
赶到拜大将的日子,大家知道拜的大将竟是平日被他们瞧不起的韩信,一下子都楞了。
汉王举行拜将仪式以后,再接见韩信,说:“丞相多次推荐将军,将军一定有好计策,请将军指教。”
韩信谢过汉王,向汉王详详细细分析了楚(项羽)汉双方的条件,认为汉王发兵东征,一定能战胜项羽。汉王越听越高兴,只后悔没早点发现这个人才。
打那以后,韩信就指挥将士,操练兵马,东征项羽的条件渐渐成熟了。
经典历史故事七年级相关 文章 :
★ 古代历史故事七年级
★ 初一历史人物故事3篇
★ 古代成语故事七年级
★ 神话传说故事七年级
★ 古代经典历史故事
★ 七年级上册历史远古的传说教案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经典神话故事七年级
★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 以我的青春七年级满分作文
张齐贤字师亮,山东菏泽人,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知识渊博,具有胆子大和食量大的特点。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张齐贤考中进士。经宰相赵普极力推荐,宋太宗对他破格任用。张齐贤入仕后,在北宋初期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限于篇幅,仅举一例。在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战略行动中,由于前期取得了胜利,使部分将领居功自傲、用兵懈怠,加之粮草供应不及时,在强敌面前逐步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被迫撤退(后来变成溃逃),导致宋军死伤惨重,名将杨业阵亡,不仅使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成为泡影,更使北宋东北方向的边关防御体系危如累卵。急得宋太宗束手无策,寝食不安。此时担任左谏大夫的张齐贤主动请缨去镇守边关。他用奇计打败了辽军,俘获了辽国北大王的儿子,取得了具有战略意义的胜利,辽国逐步退回到了自己疆界。
向敏中字常之。开封人,北宋名臣,后汉符离县令向瑀独子。向瑀性情严肃刚毅,他对向敏中从小就亲自教育督促,不假脸色,曾对夫人说:“光大我们门庭的就是这个孩子。”向敏中后随父赴调京城开封,某日有书生从门前经过,看见向敏中就对邻居说:“这孩子风骨秀异,尊贵而且年寿高。”邻居把这件事告诉向敏中母亲,向母出来时,书生已远去。向敏中二十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他自立自强,不计较贫寒。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向敏中进士及第,历任工部郎中、给事中等职,政绩卓著。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升任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正式拜相。受任后,向敏中心如止水,谢绝宾客来贺,不搞大操大办,门庭寂静无声,受宋真宗称赞。
柴氏本是左领军卫大将军薛惟吉的老婆。薛惟吉的父亲薛居正是宋太祖朝的宰相,在任期间的最大功劳就是主编了二十四史中的《旧五代史》。
据《宋史》载,“居正妻妒悍,无子,婢妾皆不得侍侧,故养惟吉,爱之甚笃。”用现代语释意,薛居正是个“妻管严”,正妻非常厉害且不能生育,虽然家中婢妾不少,在悍妻的监管下,薛居正无法“种树栽花”,为了续接香火,收薛惟吉为养子。薛居正十分喜爱养子。
薛惟吉的原配妻子死得早,柴氏是续妻,前妻给薛惟吉留下了两个儿子薛安上、薛安民。柴氏嫁给薛惟吉后就成了后妈。薛惟吉像他的养父薛居正,也不善治家,家庭关系处理得不好。柴氏没能为薛惟吉生儿育女。薛惟吉意外去世后,如同现代某些富商家庭一样,后妈柴氏与薛惟吉前房留下的一双儿子为了家产,矛盾越来越激化,最终闹上了公堂。
矛盾越来越激化的根源始于柴氏打算携财产再嫁给右仆射(仆射相当于宰相)张齐贤。薛家儿子以柴氏想私吞薛家财产为名,将柴氏告到开封府。开封府不敢擅自受理,便直接上报宋真宗,宋真宗不愿把事情闹大,就派御史悄悄审问柴氏。
柴氏不是逆来顺受之人,她认为肯定是私买薛家宅院未遂的向敏中在背后捣鬼。柴氏向御史揭发向敏中曾向自己求婚,遭到拒绝后,心怀愤懑,这才唆使薛家二子诬告自己的。御史一听,这案又牵涉到另一个当朝宰相,更不敢擅自作主,又将案子推给宋真宗。宋真宗闻奏后亲自询问向敏中。向敏中说,他前不久才死了老婆,哪顾得上再娶之事呢?自己没有向柴氏求婚。
宋真宗下旨不再追究。
然而柴氏却不想就此息讼,据《宋史》载,柴氏“又伐鼓,讼益急”。柴氏此次的诉讼事由是,薛惟吉的两个儿子都是游手好闲之辈,为了让薛家后人能有正常的生活保障,宋真宗曾下诏,不许他们卖掉父祖的产业。作为左仆射的向敏中却违旨私购。
这事让宋真宗不爽,下旨由御史台认真查处。
一向跟向敏中不和的盐铁使王嗣宗也借机跑来揭发,说向敏中向皇帝说的妻丧不娶是假话,向敏中最近正准备要迎娶已故驸马都尉王承衍的妹妹为妻。为此,宋真宗专门找人询问王氏,得知确有此事,就把向敏中找来当面批评,说他不诚实,明明私下在安排再婚,居然骗皇帝说没有这种想法。估摸宋真宗想来,向敏中说他没有向柴氏求婚的说法,恐怕也靠不住。
案情还有进展,御史在调查中发现,柴氏之所以如此固执地一再上告,是张齐贤的儿子、时任太子中舍张宗诲唆使的。进一步审问柴氏的心腹仆人,还发现柴氏埋藏了金贝财宝约两万缗(一缗即一贯)。
宋真宗颇为恼怒,诏令:张齐贤贬为太常卿、分司西京,其子张宗诲贬为海州别驾。罢向敏中为户部侍郎,出知永兴军。
柴氏不仅没如愿嫁给张齐贤。还被罚款铜八斤,可谓“赔了老公又折金”。抗旨出售薛家老宅、诬告母亲的薛家兄弟二人,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全案六个当事人可谓“六败俱伤”。
(古代耽美)《小人物之钓福记》作者:圈圈猫(全本)简介:
要跟老爷玩,不先亮出自己的好牌,怎么玩得起来……
唉,怎么一不小心,引起老爷的兴趣了呢?他现在只想当平凡的阿福、一个平凡的厨子,只要躲在厨房做菜就好……结果这算是天不从人愿,还是他装笨装过头?不然就是老爷太无聊,所以寻他开心?看著用陈年佳酿诱惑自己的老爷,阿福心底再一次的动摇了……
(现代耽美) 《倒栽葱》作者:朱大屁 [完结]
简介:
现代文,年下,有H,此文以恋爱为主扯淡为辅,据说好笑。
倒栽葱:指栽跟头时头先触地,即栽得很重,比喻一次惨重的失败。
何年抱着词典突然悟了,这个词形容他的情路,真TMD贴切!
小受被小攻的车撞了,一个倒栽葱扎进了雪堆里,人民群众叫120把人送倒了医院,嚣张的小攻和被害人因为赔偿等系列问题,矛盾进一步升级,最终两人被110待进了派出所后来,小受以德报怨,在平安夜救了被人围攻的小攻,两人关系开始进入融冰期,但这种缘分还没结束外冷内热的小受是个有故事的人,而且原男友幡然悔悟后,又回头要求继续当这个故事的主角,于是,咱家正牌小攻开始坚守阵地
[青青校园] 《当死变态爱上死变态》 作者 :弃妇A(完结)
简介:
明明看起来知书达理、温柔内向、乖巧贴心、邻家大哥哥类型的一枚弱受,实际上言辞激烈、脾气暴躁、斤斤计较。而且是导游厨师电焊工、推销物业清洁工,六位一体。只有小攻想不到,没有小受做不到!明明看起来英俊潇洒、高大帅气、人中之龙、貌似最佳伴侣的一枚强攻,实际上思想偏折、行为诡异、实打实的行为艺术者一个。完全继承了“妻奴”的传统,老婆是天老婆是地,老婆就和行为艺术一样重要!
天平分两边,一边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压的小攻喘不上来气的女王受,一边是成绩优异脑筋贼快、总是用奇异思想气得老婆跳脚的忠犬攻,两人的爱情PK……结局自然是最完美!
[青青校园] 《差劲和差劲的简单相加》作者:赭砚(全本)
简介:
苏路说,郭骁?奥……大好人哪。不管什么事情找到他就安心了,对谁都那么照顾。
然后一回头,微翘嘴角不屑的憋出冷笑,装的,全他妈装的!只配吃屁的伪君子。
郭骁说,苏路?嗯……不错啊。开朗,幽默,易于相处,很难得的朋友。
完美的笑容等旁人走远,慢慢垮成嗜血的诅咒,也就你们这些脑障被他骗死活该,那个自私的小王八羔子。
[现代耽美] 《被XX以后》全+番外+外篇 作者:万小迷
简介:
上部+下部
番外合集
外篇-----叶子的婚礼
文案:何向原认错求婚以后,小叶子的幸福生活就要开始了,怎知他那对活宝父母卷了进来,非要给他们办一场隆重的婚礼,于是两人一边防止母亲去公司发喜帖一边奔波在各种婚礼准备场所……叶子觉得,自己要得婚前恐惧症了~~)
正文文案:
被XX以后,应该有什么反应?是害羞,是流泪,还是要他负责?
何向原和程叶,两个原本关系普通的上司和下属,因为一场酒醉的误会,让程叶认定何向原是个禽兽。
一心想要抓住何向原把柄的程叶,紧紧盯着他的一举一动,逐渐展开复仇计画,可当复仇之箭射出,才发现射中的,竟是他自己的心……
男人的手掌温暖厚实,在胸膛上来回摩擦的感觉……有些诡异!
这一刻我才发现,做为男人要被另一个男人摆弄,是件多么别扭又羞辱的事情。
眼睁睁的看着他脱掉我全身的衣服,感觉好象一只青蛙躺在实验台上,任人把你的皮一层一层扒下来,内脏一个一个翻出来……真不敢相信这种恐怖行为,还是我千心万苦求来的!……
(穿越)《七五奇案录》作者:耳雅
原创CP 白玉堂/展景天 不是鼠猫
简介:
cp如下:
白玉堂x展景天
赵普x公孙
每对cp的感情都会花比较多的笔墨去描写,而且文章很长。
请注意:这篇绝对不是鼠猫文,请要看鼠猫/猫鼠的绕道!
对于鼠猫和猫鼠的迷来说,这文是雷雷雷雷雷!
此文小白(虽然偶觉得还好,但是大家都说白那就白吧)
主角可爱健气腹黑还是个穿越~~~
展景天是警校的大一学生,在现代,他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聪明伶俐、英俊潇洒外带活泼可爱~~硬要说的话,身手也不错。这样一位大好青少年却始终为一件事情耿耿于怀……十年前,他的父母离奇地过世了~~为了查明父母的死因,景天相信了自己的半桶水科学朋友孔志翎~~坐上他发明的时光机,想穿回十年前……但是……时光机不出所料地出了差错~~他也很狗血地穿回了1000年前的北宋开封城,想再穿回来就要等一年以后。(好吧,偶承认,这是个很大众化的开场,但是——天天接下来的经历绝不大众化~~!!)因为他的长相竟和一年前因襄阳王一案过世的展昭,一模一样!(只是年轻了十几岁)反正也要在这里过上一年,所以,展景天假扮成展昭的儿子,华丽丽地横空出世~~不会武功?不要紧!天天有聪明的脑袋~~人生地不熟?不要紧!天天有无人能及的好运气~~经常闯祸?不要紧!天天有倾倒众生的可爱笑容~~总之,一切的一切都不要紧!唯一要紧的——是他遇到了传说中的锦毛鼠白玉堂……于是,原本有些脱线的古代探案之旅,开始变得甜~蜜~蜜~
Ps:这篇不是鼠猫文~~此猫非彼猫!!展景天不是展昭的转世,也不是谁的替身,而是只独一无二的~~凶悍小野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