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越南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4世纪已生活在红河流域的中下游,并逐步形成了部落联盟。从公元前111年起,越南处于中国封建王朝的管辖之下,直到中国的宋朝以前都是中国的郡县,当时越南称为"交趾"、"安南",这就是越南历史上的郡县时代。公元968年,丁部落建立"大瞿越国",自称"大胜明皇帝"。从此,越南摆脱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成为自主的国家,但仍然与中国保持"藩属"关系。1802年,越南的阮氏政权完成了全国的统一。1804年,定国号为"越南"。1858年法国殖民主义者侵略越南,1884年阮氏王朝与法国签订了《顺化条约》,承认了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1885年,中国清政府和法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结束了越南的"藩属"关系。法国占领越南后,全面推行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将越南分割为交趾支那、安南、东京三个部分,将它们和柬、老拼凑为"法属印度支那联邦",集大权于法国总督一身。
越南人民为反抗法国的殖民统治进行了长期的英勇斗争。1945年8月19日,越南八月革命成功。同年9月2日,胡志明主席在河内巴亭广场发表"独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1945年9月23日,法国对越南发动殖民主义战争,越南人民进行了9年的全国抗战。1954年5月7日,越南取得了奠边府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迫使法国于同年7月20日签订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全部解放了越南北部国土。此时,越南从北纬17 划分为南北两方。
日内瓦协议签订后,美国取代法国,在南方扶持亲美政权。1960年12月20日,越南南方民族解放战线成立,越南进入了抗美救国时期,也就是著名的越战时期。经过长期的军事、外交斗争,1973年1月27日,越美在巴黎签订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美军被迫从越南全部撤走。1975年春季,越军对西贡伪军发动总攻击,同年4月30日解放西贡,5月1日解放南方全境,统一了越南。1976年7月2日,越南国会正式宣布南北统一,并更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姓名与称呼〕
越南主体民族——京族的大姓有阮、陈、吴、黎等。与中国人一样,越南人也是姓在前,名在后,多数是单姓双字名,少数也有单姓单字名。越南人在称呼中,除了第一人称较常用中性的“我”(发音为“堆”)外,第二人称“你”和第三人称“他(她介都没有中性的人称代词,通常根据对方的辈份或身份来称呼,以表示亲热或尊重。如对父辈的人,第二人称直接用“大伯”、“大娘”、“叔叔”、“阿姨”等;第三人称则用“那位大伯”、“那位大娘”等。越南人问候不分“早晚”,也不分“你好”。“再见”,通常都用一声“召’朝上称呼来表示。例如见面时说“召同志”是“同志你好”,分别时说“召同志”是“同志再见”。越南人称呼对方时,一般是称呼与最后一个名字连用,很少带姓连名都叫,那样被认为是不礼貌。如一位名叫阮兴强的男子,可根据他的年龄和亲疏程度,称为“强伯”、“强叔”、“强哥”、“强弟”或“强先生”、“强同志”。
服饰
古代时,越南的京族人穿各种套头的衣服和长裙。到了中世纪,平民穿褐色布衣,官吏穿蓝葛衣。到了15世纪后,富者通常穿锦罗沙葛,参加祭扫和宴会时穿红袍,吏役穿褐色或黑色布衣,官吏们穿青色衣,平民百姓穿赧色粗布衣。法国人进入越南后,平民的衣着开始有了较大变化,妇女穿结纽上衣和裤子。进入现代,越南城市的男子多穿西装,妇女穿花色窄油长袍。越南妇女的长袍可以说是越南女子的国服,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显得啊娜多姿,下摆舒展,开权至腰际,活动方便。特别讲究的是,越南妇女穿长袍时,还穿一条黑色或白色的宽腿拖地长裤。越南妇女喜戴项链、手阈、戒指,多留披肩长发,或用发夹束于脑后。
阳核挪与牙之美〕
越南的京人、岱人、泰人、埃迪人都有一种嚼食滨榔的特殊爱好。他们常将按椰擦上一点石灰膏或碱发放火嘴中咀嚼,使模榔产生化学反应,汁不吞咽,顺嘴角流出,嚼到无汁时把渣吐掉。嚼按榔通常是先苦后甜,可刺激神经,提神醒脑,除积消肿。京人还把摈榔当作信物,无论求婚、请客,均送上一颗摈榔。嚼模榔、染牙是京族的古风,过去男男女女只要到了十七八岁就开始染牙。按照他们的习俗,开始嚼按榔、染牙,便象征已经成年可以成亲了。从此,这些青年男女便可以自由参加当地举行的任何娱乐聚会,参加对歌,选择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古风已日渐衰微,但在越南农村,你依然还可以看见不少老年妇女的牙齿被染得又黑又亮。在他们眼里,保持牙齿洁白如玉是品质不良、作风不正的表现,而将牙齿染得又黑又亮才是最美的。
节日
越南也使用阳历与阴历,除了国家法定的节日如元旦、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外,越南也过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与中国人一样,阴历的春节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越南有一句民谣“肥肉姜葱红对联,幡旗爆竹大粽粑。”意思是,春节到了,要为过节准备丰盛的肉菜,煮好粽粑,门口贴上大红对联,高高的幡旗随风飘扬,爆竹鸣响。从这句民谣中,可见越南人对春节的重视程度。在新年与旧年交接之时,越南人也有守岁的习惯。除夕夜,人们通常要睡歌供土兵娱乐,后传人民间。所谓的军鼓实际上是一只木桶或洋铁桶,在村头立两根柱子,用麻绳或钢丝绳将桶绷紧后固定在柱子上,用棍子敲打绳子使其发出鸣鸣的响声,男女双方各站一边,边敲边对歌,笑语欢歌汇集在一起,气氛欢快热烈。一些青年男女通过对歌建立感情,确立恋爱关系。
祖先崇拜
越南人也和其他东方人一样,注重孝道。在每一个家庭中,子女孝敬祖父母和父母是不可缺少的意识。对死去的先人,越南人崇拜甚笃,因而对祖先的崇拜信仰十分重视,世代承袭,形成规模。人们认为,亲人虽然死去,但他的灵魂仍然存在,对后人还起着保护和督促作用,主宰人们的一切活动,人间许多灾害祸福,都要依靠先灵庇佑与解脱。
越南人每家每户都没有神龛、神台、神位,是敬奉祖先的祭坛,是敬奉祖先神的圣地,任何人不可触犯,也不能有任何污秽。在城里,由于住处狭窄,祭坛的设法小型多样。如在墙上钉块板或使用柜顶作为供奉祖先的祭坛。祭坛中央摆上一个香炉,两旁是两根香烛。香炉前摆上用细腰红漆木盘或塑料。玻璃盘盛放的水果,此外还摆上一对花瓶和若干祭把用的杯碟。在一些家庭的祭坛两边还贴有对联,如“祖宗功德千年盛,子孝孙贤万代昌”、“福生礼仪家堂盛,禄发荣华福贵春”等。
越南人视祭把供奉祖先为重大之事,用以感激祖先的养育之思。许多家庭尽管宗教信仰不同,但供奉祖先是不可忽略的。春节来临前,必须重新布置祭坛,插上香烛,摆上供品。春节三天期间,祭坛总是香火擦绕,合家吃团圆饭前,家长和族人都要祷拜。
越南人对祖先的崇拜还表现在忌名上。平时,子孙忌提到祖辈、父辈的名字,如果现实生活中一些名词与祖辈、父辈的名字相重,要回避或用同义词代替。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不让其知道先祖的名字,以防孩子乱喊,对先祖不敬。如果被别人指着先祖的名字奚落或辱骂,被奚落或被辱骂者会认为是受了奇耻大辱,会激起深仇大很。近年来,忌名在城市已少见,但在农村,这一习俗仍保持。
除了崇拜祖先,古代越南人普遍迷信城隍、占卜、星相、风水、精灵等。一切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如河流、湖泊、高山、大树、野兽、刮风下雨等,在他们的心目中,都有精灵寄寓其中,应当供奉祭扫,以求祛灾降福。如在河内栋多郡的金莲村,至今还保存着一块立于 1510年的高山大王神碑铭。在农村,通常供奉的有土地神、榕树神、蛇神、老虎神以及村里的中心石。中心板等。人们在老虎经常出没的地方祭把它,而且言谈举止中不能冒犯它,低声称它为“山大王”。如遇上老虎,不但不能打死它,还要供奉上各种祭品。古代越南人普遍崇拜四季常青、枝繁叶茂的古树,他们认为这些长期经受狂风暴雨、雷电袭击的大树能存活下来,树下必定有神灵,因此经常有人在树阴下,尤其在榕树下摆设香案或在树旁空地建盖庙宇,风水先生和占卜者也常聚集于此。
宗教信仰
从公元前111年中国的西汉时代起,儒教、佛教、道教开始从中国传入越南,对越南人的意识形态起了很大的影响。从中国传入的佛教为大乘佛教,越南人称为“北宗”。此外还有部分越南人信仰小乘佛教,并称之为“南宗”,从泰国和柬埔寨传入。信教的越南人中,信仰佛教的占比例最大,其中又以信大乘佛教者居多,各地寺庙不少。佛教徒忌杀生,讲因果报应。重大节日、个人生日一般都要到佛寺去拜佛,献礼,听和尚诵经。
天主教传入越南约有500多年历史。历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开始到越南传教,但遭到官方的禁止。最 早到越南传教的是奥德雷科·巴德诺和弗朗西斯·沙维尔两位法国传教士。法属时期,天主教在越南取得了合法地位,迅速发展。到了1966年,越南南北两地已有教区11处,天主教信徒300万人。基督教在越南也有不少信徒,主要分布在河内、海防、河西、承天、广南现港、波莱古、平顺等地。基督教为天主教分裂出来的新教派,传入越南只不过近百年的历史,在越南称为“福音”。1893年基督教牧师大卫·罗拉汉到西贡传教,随后陆续有牧师到越南传教,但遭法国殖民当局的禁止。直到1920年,基督教才在越南立住脚跟。
越南南部的西宁、迪石等地的京族农民大部分信仰高台教,该教的全称为“大道三期普渡高台教”,为吴文昭、黎文忠于1926年创立。该教将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儒教探合在一起,信奉孔子(人道)、姜太公(神道)、耶酥(圣道)、老子(仙道)、释迹(佛道)。高台教信徒可以供奉祖宗,但不能供草,不能使用纸马,要忌杀生、忌贪欲、忌荤、忌色、忌粗口,每日6点、12点、18点、24点要焚香诵经。
在越南南部的安江、同塔梅、河仙、东川等地,有不少人加入和好教。该教为佛教的变体,由越南人黄富楚创立于1939年,因黄富楚居住的村子名为“和好村”,故以此取名,其含义为孝和交好。与佛教一样,该教也讲慈悲。博爱、大同和因果报应,信徒多为农民,又被称为“农民佛教”。和好教设僧侣,但不建寺庙,用一块红布代替神佛的图像,信徒早晚供佛两次,供品为鲜花和清水,鲜花代表坚贞,清水代表纯洁。
小说--引言
托尔斯泰卷帙浩繁的长篇小说。场面浩大,人物繁多,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成就非凡。《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 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历史,战争,人间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间的啼声到气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后迸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的内心思绪,从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觉,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 —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作者对生活的大面积涵盖和整体把握,对个别现象与事物整体、个人命运与周围世界的内在联系的充分揭示,使这部小说具有极大的思想和艺术容量。 这是托尔斯泰创作的第一部卷秩浩繁的长篇小说。 作者把战争与和平,前线与后方、国内与国外、军队与社会、上层与下层连结起来,既全面反映了时代风貌,又为各式各样的典型人物创造了极广阔的典型环境。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形象既复杂又丰满,常用对比的艺术方法来表述,体裁在俄国文学史上是一种创新,也超越了欧洲长篇小说的传统规范。
小说--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ЛНТолстой,Lev Nikolayevich Tolstoy, Leo Tolstoy,1828—1910),19世纪俄罗斯文学写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公认的最伟大的俄罗斯文学家,《西方正典》作者、美国著名文学教授兼批评家哈洛·卜伦甚至称之为“从文艺复兴以来,惟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对文学拥有“狂恋式爱情”的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最崇高的作家,重情节、重典型、重写实、重批判的文学时代,在他笔下达到巅峰。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托尔斯泰文学艺术上的三个里程碑。百年来,他的作品被译为各国文字,销售量累积超过5亿册,是大师中的大师。
《战争与和平》恢弘的构思和卓越的艺术描写震惊世界文坛,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和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英国作家毛姆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称赞它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宏伟巨著,它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康斯基、劳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是一部再现当时社会风貌的恢弘史诗。作品中的各色人物刻画精准细腻,景物如临眼前,虽是19世纪的小说作品,但流传至今,却没有任何隔阂感,其中流露出来对人性的悲悯情怀,穿越时空背景,仍旧撼动人心。
小说--内容简要
1805年7月,拿破仑率兵征服了欧洲,法俄之间正酝酿着激烈的战争。然而在彼得堡上层的人们依旧过着恬静悠闲的生活,达官贵人们都汇聚在皇后的女官兼宠臣安娜·巴甫洛夫娜举办家宴招待会上。
赴宴的有宫廷官高位重的伐西里王爵和他漂亮却行为不端的女儿美伦,还有个头高大健壮的年轻人彼尔,他戴着眼镜,剪短发,穿浅色的流行短裤和褐色燕尾服。彼尔是莫斯科著名贵族别竺豪夫的私生子,从小出国留学,今年20岁,学成回国到首都谋职。他一进宴会厅,对人们议论拿破仑征战欧洲颇感兴趣。在这里,他高兴地结识了英俊而刚毅的青年安德烈--先朝保罗皇帝的退职老总司令包尔康斯基的长子,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此时,安德烈正应库图佐夫将军的召唤,去任他的传令官,将出国跟征战欧洲的拿破仑军队作战,任即将分娩的妻子和妹妹玛丽再三劝留,也改变不了他的决心,他期望通过这次战争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在出征之前,安德烈把妻子从首都送到了在莫斯科郊外居住的父亲那里,委托父亲加以关照。于是他急奔前线,在波兰追上了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总司令派他到联合纵队去任职,并受到了嘉奖。
彼尔回到莫斯科,他继承了别竺豪夫伯爵身后所有的遗产,摇身一变成为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成为社交界的宠儿。他的亲戚伐西里早就窥视别竺豪夫家的财产,本想通过篡改遗嘱来谋得,失败后,又处心积虑地要拉拢彼尔,一方面为他在彼得堡谋得一个不小的官职,又挖空心思巧安排,让已是宫廷女官的女儿美伦嫁给彼尔,以图钱财。结果他的计谋顺利达成,可这桩婚事实在不幸之至。彼尔发现了妻子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的暧昧关系,他与多勃赫夫进行搏斗,并幸运的击倒对方,随之与妻子分居,自己也陷入了善恶和生死的困扰之中,在加入共济会后,受到宽宏大量的哲学的熏陶,接回了妻子。
当安德烈再次回到总司令身边,俄奥联军对法的奥斯特里齐战斗就要打响了。由于在战前的军事会议上,否决了几位老将军的意见,采取了马上出击的战略,结果惨败。安德烈受伤被俘,途中昏迷,被敌人误以为活不成而丢下,库图佐夫也以为安德烈阵亡,给他的父亲去信报丧。可是安德烈在老百姓的救治下又康复了。愈后的他直奔老家,是日夜晚,妻子莉沙正好产下一名男婴,但她却在分娩中死去了。安德烈在孤独与绝望之中给妻子最后一个吻,他觉得人生已再无意义,决定终老于领地。
一八零七年六月,俄与法言和,和平生活开始了。
一八零九年春天,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因贵族会之事而去拜托罗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他被充满生命力的年轻**娜达莎深深地吸引了。但由于秃山老公爵强烈反对,只好互相约以一年的缓冲期,而 后,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即出国去了。但是,年轻的娜达莎无法忍受寂寞,且经不起彼尔之妻爱伦的哥哥阿纳托尔的诱惑,而擅自约定私奔,因此,与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婚约即告无效。
一八一二年,俄、法两国再度交战,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于多勃琪诺战役中身受重伤,而俄军节节败退,眼见莫斯科即将陷于敌人之手了。罗斯托夫家将原本用来搬运家产的马车,改派去运送伤兵,娜达莎方能能于伤兵中发现将死的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她向他谢罪并热诚看护他,但一切都是徒劳了,安德烈·保尔康斯基仍然逃不过死亡之神而去世了。
彼尔化装成农夫,想伺机刺杀拿破仑,但却被法军逮捕而成为俘虏。其妻爱伦于战火中,仍继续其放荡行为,最后,因误服堕胎药而死亡。
几番奋战后,俄国终于赢得胜利,彼尔于莫斯科巧遇娜达莎,两人便结为夫 妇,而安德烈·保尔康斯基的妹妹玛莉亚也与娜达莎之兄尼克拉结婚,而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庭。
小说--精彩语句或段落
1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象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2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它一定也有值得喝彩的地方。
3只要人们没有发现生命的游戏是愚蠢的,他就会期待它,人们一旦能够认识它的愚蠢,便会自杀,这是我将要做的。
4没有人想到,承认与是非标准不相符合的伟大,不过是承认他自己的没有价值和无限的卑劣。
5假使每个人只为他自己的信念去打仗,就没有战争了。
6她们哭,因为她们是朋友,因为她们有好心肠;因为她们从小是朋友,却为金钱这样庸俗的事烦心;还因为她们的青春都过去了……但两人的眼泪都是愉快的。
7生命、生活,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被人感觉出它的美好的,在平时往往被人忽略的内涵。其实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自由地享受阳光,森林,山峦,草地,河流,在于平平常常的满足。其它则是无关紧要的。
8最高的智慧只有一种科学——整体的科学,这科学解释整个宇宙,以及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要自己获得这种科学,就必须清涤并革新自己内心的“自我”,因此,在认识之前,必须信仰,并使自己趋于完善。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在我们心里放进了上帝的光,它叫作良心
9一个人为他自己有意识地生活着,但他是全人类达到的历史目的的一种无意识的工具。人所作出的行为是无法挽回的,一个人的行为和别人的无数行为同时产生,便有了历史的意义。一个人在社会的阶梯上站得愈高,和他有关系的人愈多,他对于别人的权力愈大,他在每个行为的命定性和必然性就愈明显。
10帝王——是历史的奴隶。
11自信得可以殉道的人,只有德国人才是这种人,正因为只有德国人的自信是根据一种抽象观念——科学,就是绝对真理的虚假知识。法国人自信,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在智慧上和身体上,对于男人对于女人,是同样不可抗拒地有魅力的。英国人自信,是根据他是世界上最有组织的国家的人民,因此他,作为英国人,总是知道他所应做的事,并且知道,作为英国人,他所做的一切,无疑他是对的。意大利人自信,因为他是冲动的,并且容易忘记他自己和别人。俄国人自信,正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想要知道,因为他不相信,他能够充分了解任何事情。德国人的自信,是最坏的,最固执的最令人讨厌的,因为他以为他自己知道真理、科学,这种科学是他自己发明的,但在他自己看来是绝对的真理
12好的统帅不但不需要天才或任何特殊品质,他所需要的,是缺少人类最高尚、最好的品质——爱,诗,亲切,哲学的、探究性的怀疑。他应该是克制的,坚决地相信他所做的是很重要的,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是一个勇敢的统帅。上帝不许他有人性,不许他爱什么人、同情什么人,想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
13“是的,爱,但不是那种爱,即因为什么东西,为了什么目的,或者因为什么缘故而爱,而是这种爱,即当我临死时,我看见了我的敌人却仍然爱他的时候我第一次所体验到的爱。我体验到那种爱的心情,它是心灵的本质,它不需要对象。我现在也体验到了那幸福的心情。爱邻人,爱仇敌。爱一切——爱有着各种表现的上帝。爱亲爱的人,可以用人间的爱;但是爱敌人,只能用神圣的爱。因此当我觉得我爱那个人的时候,我感觉到那样的快乐。他的情形怎么样了?他还活着吗?
14用人间的爱去爱,我们可以由爱转为恨;但神圣的爱不能改变。无论是死还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本质。
15历史事件的原因是一切原因的总和,这是唯一的原因。只有在我们完全放弃了在个人意志中探求原因的时候,才可以发现这些我们不知道的规律,正如同只有在人们放弃了地球不动的概念的时候,才可以发现行星运动的规律
16为什么从未留意到这高高的天空呢?不过,如今总算注意到了。我真是幸福,没错。除了这辽阔的天空外,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虚都是欺骗,除了这天空外,任何东西都有不存在。
17人民战争的巨棒以全部威严雄伟的力量举了起来,并且不问任何人的趣味和规则,不考虑任何东西,愚笨单纯地,却是合乎时地举了起来,落下去打击法军,直到侵略者的军队全部消灭。
18基督徒的爱,对于别人的爱,对于仇敌的爱,比起一个青年的美丽的眼睛在像您这样诗意的多情的少女心中所能引起的情感,更有价值,更甜蜜,更美丽。
19只在我的心中和这个太阳光下有那么多幸福,而这里……呻吟,痛苦,恐怖,和这种不可知,这种匆忙……他们又在这里喊叫了,又都向回跑了,我要和他们一阵跑,它,死亡,就在这里,在我头上,在我周围……俄顷之间——我便永远看不见这个太阳,这个河水,这个峡谷了!……
20你要死了——一切都要完结了。你死了,你就知道一切,或者停止发问了。
21“不,生活并不在卅一岁结束,”安德莱公爵忽然最后地、断然地决定了。“单单是我知道我心中所有的一切是不够的,一定要大家都知道这个:彼埃尔和那个飞上天的姑娘也在内,一定要大家都知道我,要我的生活不只是为了我自己,要他们的生活不是和我的生活那么毫不相干,要我的生活在大家的身上反映出来,要他们和我在一起生活!”
22一个妩媚聪明的妇人的名声那种不可动摇地确定在叶仑那•发西莉叶芙娜•别素号娃的身上,以致她能说出最俗气最愚蠢的话,而大家仍然称赞她的每一句话,在她的话里面寻找深奥的意义,而这却是她自己没有想到的。
23一个人为他自己有意识地生活着,但他是全人类达到的历史目的的一种无意识的工具。人所作出的行为是无法挽回的,一个人的行为和别人的无数行为同时产生,便有了历史的意义。
24一个人在社会的阶梯上站得愈高,和他有关系的人愈多,他对于别人的权力愈大,他在每个行为的命定性和必然性就愈明显。
25战争本就是丧失人性的最野蛮的行为,为何还要想到什么爱、诗、哲学等人类最文明的东西呢?
26“他不会有任何自己的主张。他不会去计划什么的,也不会去做什么的,”安德莱公爵想,“但是他要听一切,要记得一切,要使一切各得其所,不会去阻挠任何有用的东西,不会许可任何有害的东西。他知道,有一种比他的意志更有力、更重要,——这是事件的不可避免的趋向,他能看见这些事件,能了解这些事件的重要性,并且在了解这个重要性时,他能不干预这些事件,能够放弃他的个人的意志,他的个人的意志是另有目的的。
27“啊,我的朋友,近来我觉得活着是痛苦。我知道,我懂得太多。人不适宜尝试善恶的知识的果子……”
28他所感到的意识,是对一切人世的的事物的疏远,和身体的快乐的、奇怪的轻飘之感。他不着急,不焦虑,等待着他就要遇到的东西。那个严厉的,永恒的,不可知的,遥远的东西,——他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断地感觉到它的存在,——现在和他靠近了,并且,由于他所感觉的身体的那种奇怪的轻飘,几乎是可能的,实在的。
小说--书本目录
乐天贵族
参加舞会
难忘的一天
公爵与少女
秘密订婚
骑兵尼古拉
快乐的狩猎
伯爵家的悲哀
顽固的老公爵
爱的诱惑
恶魔的招待
陷阱
悲壮的决意
阿那托尔的失败
娜塔莎的绝望
理想主义者彼埃尔
诱拐者的真相
三个条件
安德烈反国
悔悟与死心
法军侵俄
玛丽亚在危难中
紧急的局势
意外的见面
四轮马车上的人
逃出莫斯科
奇怪的言语
暗杀拿破仑的计划
深夜的谢罪
彼埃尔的失策
两封信
悲伤的相会
法军退却了
被捕的日子
为国捐躯的少年
祸不单行
怀念的人们
真正的爱
生与死
天定良缘
坏掉的戒指
成为好妻子
索妮亚
春到人间
[编辑本段]战争与和平-**介绍
**1947版
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战争与和平
外文片名:Senso to heiwa
更多外文名:War and Peace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年代:1947年
国家:日本
对白:日语
类型:剧情/战争
片长:100分钟
色彩:黑白
上映时间:日本Japan 1947年7月22日
剧情简介: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小柴健一所在运输船被炸沉后,他被中国渔民救活,从此留在中国军队服务。健一的死亡通知单被送到东京的妻子町子手中,町子和健一幼年时的朋友伍东康吉结合了,带着健一的儿子茂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在空袭中,康吉精神上受到了刺激变得失常。日本投降后,健一回到家乡,他没有想到,妻子町子已经与康吉结了婚,他在绝望中要求把茂男交给自己抚养,但是茂男已经和康吉有了感情,健一不得不放弃带走茂男的念头。康吉的精神病有了好转,但他对健一对町子的关系产生了怀疑,冲动之下用手枪打伤了健一的手腕。可是健一并不怨恨康吉,他认为这是战争带来的不幸。康吉被健一的大度所感动。为了让孩子们意识到战争的可憎和残酷,健一到小学任教,为争取和平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幕后制作:
此片是按照当时占日美军的意图拍摄的,是为日本新宪法放弃战争作宣传的影片。但对于两位导演来说,这正是他们想要拍摄的主题,因为在战争期间,他们目睹了战争带给人民的残酷和不幸生活。此片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导演龟井文夫把大量表现中国难民的镜头组接在影片中,使日本人民看到了真实的战争残酷的一面,对日本人民的触动很大,因此广大日本人民对此片的评价很高,影片在日本**史上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本片曾入选日本名片200部。
**1956版
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战争与和平
外文片名:War and Peace
更多外文名:Guerra e pace (Italy)
年代:1956年
国家:意大利/美国
对白:英语/意大利语
类型:爱情/剧情/战争
片长:208 min
色彩:彩色
混音:单声道
级别:Australia:G USA:PG Canada:PG Spain:18 Italy:VM18 Chile:18 Argentina:16 Finland:K-14
摄制格式:35 mm (horizontal)
洗印格式:35 mm
导演 Director:金·维多 King Vidor
上映日期:美国USA 1956年8月21日
发行公司: 派拉蒙影业公司
剧情简介:
本片描述了在拿破仑指挥军队进攻俄国时大动荡年代中的一段经典爱情故事,是一部史诗般的战争巨片。安德烈不顾怀孕的妻子和年迈的父亲,坚持到军队服役。战役失败,他颓丧回家,恰逢妻子难产而死,彼埃尔则在父亲临终前被立为财产继承人,并承袭了其父的伯爵称号,和贵族库拉金的女儿艾伦结婚。婚后不久,因两人性格不合而分居。彼埃尔与罗斯托夫伯爵一家在去打猎的路上,把沉浸在丧妻之痛的安德烈也拉去打猎,伯爵的女儿娜塔莎·罗斯托娃对安德烈产生了好感。不久,娜塔莎接受了安德烈的求婚,订立了婚约。过了一段时间,安德烈重返军队。艾伦的弟弟阿纳托里骗得娜塔莎的爱,唆使其与他私奔。俄法战争开始,担任总司令的库图佐夫将军决定暂时放弃莫斯科。在撤退途中,娜塔莎遇到受重伤的安德烈,安德烈谅解了娜塔莎,但他却因伤势过重而离开了人世。战争胜利结束后,彼埃尔回到了莫斯科,娜塔莎把自己的命运永远的与彼埃尔结合在了一起。
幕后制作:
根据俄国文豪托尔斯泰名著改编拍摄的美国版,论艺术成就虽不及苏联版,但灿灿巨星和好莱坞式叙事手法则更能让本地观众接受这部通俗版本。气质高雅的奥黛丽·赫本饰演娜塔莎和文质彬彬的亨利·方达饰演皮埃尔都是不错的选择,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成为剧情的焦点。但其他有如八国联军的演员组合却难以忠实地重现拿破仑挥军进攻俄国时的大时代动荡,导演金·维多显然大幅度简化了原著的情节和内涵,但战争大场面还是拍得相当认真可观。1967年的苏联版更长达403分钟,据称当时耗资一亿美元。
**1968版
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战争与和平
外文片名:War and Peace
年代:1968年
国家:前苏联
对白:俄语
类型:剧情/战争
片长:UK:401 min (video version) / UK:511 min / USA:390 min
色彩:彩色
色彩:彩色
幅面:70毫米宽银幕**
混音:单声道 70 mm 6-Track
级别:Australia:G USA:Unrated
摄制格式:70 mm
洗印格式:70 mm
上映日期:
美国
USA
1968年4月28日
勇敢的心[经典史诗战争片]
在威廉华莱士还是孩子的时候,他的父亲,苏格兰的英雄马索华莱士在与英军的斗争中牺牲了。幼小的他在父亲的好友的指导下学习文化和武术。光阴似箭,英王爱德华为巩固在苏格兰的统治,颁布法令允许英国贵族在苏格兰享有结婚少女的初夜权,以便让贵族效忠皇室。王子妃伊莎贝拉是个决断的才女,她知道这道法令会让英国贵族有意于苏格兰,但更会激起苏格兰人民的反抗。年轻的华莱士学成回到故乡,向美丽的少女梅伦求婚,愿意做一个安分守已的人。然而梅伦却被英军无理抢去,并遭杀害,华莱士终于爆发了。在广大村民高呼“英雄之后”的呼喊声中,他们揭竿而起,杀英兵宣布起义。
《天国王朝》-欧美经典史诗战争片
本文来自:流浪人E部落 http://bbsliulang01cn版权所有(无注明,视为侵权)
影片类型:
动作 / 剧情 / 战争 / 历史
片长:
145 min / USA:194 min (director's cut)
国家/地区:
西班牙 德国 美国 英国
对白语言:
阿拉伯语 英语 德语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混音:
杜比数码环绕声 DTS SDDS
评级:
Rated R for strong violence and epic warfare
级别:
Portugal:M/12 Argentina:13 Australia:M Norway:15 Sweden:15 UK:15 Brazil:14 France:U Peru:14 Spain:13 USA:R Italy:T Canada:13+ Hong Kong:IIB Singapore:NC-16 Germany:12 Netherlands:16 South Korea:15 Canada:14A Switzerland:12 Finland:K-15 PhilippinesG-13 Malaysia:U Indonesiaewasa Ireland:15A Taiwan:R-12
本文来自:流浪人E部落 http://bbsliulang01cn版权所有(无注明,视为侵权)
\
《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 欧美经典史诗战争片
改编自康拉德原著《黑暗之心》,是柯波拉筹划四年,耗资千万的代表作之一。
越战期间,美军情报官员威尔德上尉奉命“毫不留情”地除掉库尔兹上校,一个叛逃美国军人。接到命令后,威尔德率领小分队,乘小艇逆河而上,冒险深入柬埔寨。在一处偏僻的热带丛林内,精神失常的库尔兹上校以其嗜血成性的残暴统治着当地土著居民,成为他们盲目崇拜、迷信的图腾。随着小艇驶入柬埔寨,威尔德一行人似乎卷入一个超乎现实、彻底疯狂的世界,淹没在人类灵魂最黑暗、卑劣的阴影里……
虽然本片在当年是一部备受争议的作品,但整体而言,《现代启示录》的确是一部能够震撼人心的**。柯波拉的手法雄浑,将炮火漫天的越战,塑造成人类末世的地狱景观,是一部非常值得探讨的战争史诗巨片,尤其剧中以交响乐搭配直升机大屠杀的一幕,更是众多影迷们所称道的经典镜头。
吕克·贝松经典史诗战争片《圣女贞德》
英国超经典史诗战争片][最后的摩根战士][完美DVD-RMVB][495M]
1757年,英法两国为争夺美洲殖民地而不停交战。在哈德逊河以西地区的诸多土著中,有一支叫莫希干族的,战争使之仅剩了老战士千家谷父子和他的白人养子豪克依三个人。一次,英军少校德勤在护送上校之女歌娜姐妹去威廉亨利堡途中,被实是奸细的休伦族向导马瓜诱骗,遭到法军民团的伏击。危急之中,三个莫希干人解救了他们,并护送他们去威谦亨利堡上校蒙路的营中。 途中,他们看到了被法军屠戮的民宅, 从豪克依口中,歌娜也理解了她们与土著在文化习惯上的诸多差异,并为他们对自由的维护精神而感动。
当他们来到威廉亨利堡时,却发现法军正在围攻英军。原来蒙路上校早已向韦将军发出求援信,不想落入马瓜手中而战况告急。于是,他只能迅速再向爱依堡的韦将军发信求援。
在蒙路营中,歌娜拒绝了德勒的再次求爱,却渐渐与正直、勇猛的豪克依产生了爱意。一次,因豪克依协助英军民团中的积逃跑而被抓,蒙路上校决定按军规吊死豪克依。歌娜十分不满,为这些土著的自由而激烈辩护。由于鞭长莫急,求援无望的蒙路只能率军向法军投降。法国将领文锦将军想以和平的方式逐出英军,而马瓜却因过去的宿仇而发誓要亲手杀死蒙路。于是,在英军的撤退途中,马瓜带领休伦族人再次围攻英军并杀死了蒙路上校。情急之中,豪克依挣脱索链救出了歌娜姐妹俩。三个莫希干人与歌娜姐妹和德勒少校在被敌人追捕中躲入一山洞。最终,马瓜他们还是赶到那里。无奈中,三个莫希干人跃入水瀑,而歌娜姐妹和德勒落入敌手。
豪克依等来到休伦族营地,豪克依冒死徒手入营,请求放人并揭露了马瓜的野心。可酋长最后还是决定要烧死歌娜,而其妹爱莉则被马瓜带走。关键时刻,德勒自求烧死以替换歌娜。在解救爱莉的途中,马瓜杀死了千家谷的亲子雍加,而不屈的爱莉跳崖而死。最终,马瓜死于千家谷刀下。而千家谷也成了最后一个莫希干人。
[法国]游牧部落DVD中字无水印[经典史诗战争片]0 D@54QJ<
剧情 n)CH^WHL&
swt\Ru6,
**讲述的是哈萨克斯坦的第一任总统努尔苏尔丹那扎尔马耶夫成长的历程影片采用旁述的形式,以恢宏的战争场面娓娓道来:在无边无际的辽阔之地,从阿尔泰山到里海,远古就住着游牧的哥萨克民族,在这片土地上,一波又一波的敌人倒下,在他们的身后留下灰烬和骨头。影片在努力定义哈萨克斯坦的民族意识形态,聚焦于如何让18世纪的哈萨克斯坦各部落团结起来一致对抗外来侵略。 Cqa3n[Mhw1
Rk{$S"8S_
[战争片 ][经典史诗战争大片][特洛伊]
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约3000年前的古希腊,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奥兰多布鲁姆饰)爱上了斯巴达国王(布兰登格雷森饰)的妻子海伦(黛安克鲁格),并把她带回了特洛伊。斯巴达王又是嫉妒又是愤怒,他找到了自己的哥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布莱恩寇克斯饰),请求他的帮忙,阿伽门农正好也希望征服特洛伊,于是借此机会建立了一支希腊联军以讨伐特洛伊。在这支联军中,第一勇士自然是阿喀琉斯(布拉德彼特饰),桀骜不逊的阿喀琉斯并不打算向任何人臣服,他向特洛伊进发,是在为自己的名誉而战,而在影片中,我们将会发现,最终决定了他的命运的,是爱。
但是,要攻下特洛伊又谈何容易,这是一座被坚固的城墙保护着的城市,易守不易攻,在赫克托耳王子(艾瑞克巴拉饰)的带领下,特洛伊人民为守住自己的家园而战……
◆冲冠一怒为红颜◆
特洛伊城(Troy)遗址位于达达内尔海峡和爱琴海之间,现在这里山峦迭翠,流水潺潺,柑桔树和橄榄树漫山遍野,红瓦白墙的农舍点缀其间,展现出一派土耳其当地典型的乡村景致。当时间回溯3000多年的时候,这里却是充满杀伐和嘶喊,遍布残肢和鲜血的古战场,在荷马不朽的诗史《伊利亚特》中,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战争就在这里持续10年。
《特洛伊》虽然改编自希腊神话,但事实上在**中并没有出现任何神迹,它表现的完全是战争中的英雄和勇士:公元前1193年,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和他俊美的二儿子王子帕里斯在希腊斯巴达王麦尼劳斯的宫中受到了盛情的款待。但是,帕里斯却和麦尼劳斯美貌的妻子海伦一见钟情并将她带出宫去,恼怒的麦尼劳斯和他的兄弟迈西尼国王阿伽门农兴兵讨伐特洛伊。希腊联军的统帅阿喀琉斯和Priam最小的儿子,特洛伊年轻的国王赫克托耳逐渐成为在战争中成为双方各自的英雄。由于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难攻,希腊军队和特洛伊勇士们对峙长达10年之久,最后英雄奥德修斯献上妙计,让希腊士兵全部登上战船,制造撤兵的假相,并故意在城前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高兴地把木马当作战利品抬进城去。当晚,正当特洛伊人沉湎于美酒和歌舞的时候,藏在木马腹内的20名希腊士兵杀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特洛伊立刻被攻陷,杀掠和大火将整个城市毁灭。老国王和大多数男人被杀死,妇女和儿童被出卖为奴,海伦又被带回希腊,持续10年之久的战争终于结束。
《特洛伊》肯定会成为2004年好莱坞最具吸引力的大制作。创记录的投资,豪华的演出阵容,在明年回涌的史诗片浪潮中, 《特洛伊》无可争议地占据中心位置。这是一部令人期待的影片,不仅因为它的投资创下了世界最高纪录的175亿美元,更因为将体系庞杂的《荷马史诗》和它所描述的希腊古典神话再次搬上银幕,这本身就是一种冒险。
◆特洛伊--神话和**的契合◆
希腊神话一直颇受**创作者的偏爱,这不仅仅因为它本身所具有的深沉文化,更重要的是它所构造的那个颠覆传统的人神世界,扎根在这个独特的价值体系之上的希腊神话更注意英雄的塑造,在这里,神退居次位,他们自私,妒忌,小气,*荡,更像是奴隶主或奴隶主的化身;英雄才是希腊神话的主角,这也正暗合了包括好莱坞在内的**制作的推崇英雄主义的态度,于是在银幕上就多了这些希腊神话和**的契合。
特洛伊的故事几乎完全来自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女神忒提斯的婚礼没有邀请离间女神厄里斯,怀恨在新的她将一个刻有"赏给最美者"的苹果丢在婚宴上,这引起了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阿西娜,爱与美神阿佛洛狄忒只的争吵,为他们评判的帕里斯将苹果给了爱神,于是,另外两个女神发誓要向特洛伊人抱负。希腊的皇后海伦被特洛伊王子夺走,这成了双方交战的导火索,除了1000只战舰和双方的20万大军之外,奥林匹斯众神都加入到这场大战之中,战争持续了10年,双方都损失巨大,在最后阶段希腊方面的奥德修斯设"木马计"攻破了特洛伊的城池,海伦又被带回希腊。
希腊神话镜像史
◆特洛伊之战人物谱◆
阿喀琉斯(Achilles)--布拉德·彼特(Brad Pitt)
阿喀琉斯是海神之女忒提斯与人类英雄佩琉斯的儿子,也就是在他们两个的婚礼上发生的"金苹果之争",导致了特洛伊的爆发。阿喀琉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第一武士,同时也是罕见的美男子,他的母亲不让他去特洛伊,因为她知道他注定会死在那里。
在好莱坞,布拉德·彼特绝对是饰演阿喀琉斯的最佳人选。《大河东流》(A River Runs Through It)、《燃情岁月》(Legends Of The Fall)证实了他的身上具备的古典气质和反抗精神;《搏击会》(Fight Club)、《夜访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更多地证明了他对特殊角色的把握能力,在这部希腊神话改编的**中,我们看到的也许是一位最"彼特"的希腊嬉皮英雄。
阿伽门农(Agamemnon)--布莱恩·考克斯(Brian Cox)
阿伽门农是特洛伊战争中希腊军的统帅,他私欲较重,因为抢回阿波罗神庙祭司的女儿克律塞伊斯触怒了阿波罗而导致希腊军中瘟疫盛行,也因此和阿喀琉斯结下了不解之怨,但在重要时刻还是能起到领军作用。
作为拥有四十年演艺经历的老牌影星,布莱恩·考克斯的演技从来不会令人担心,影片中他与布拉德·彼特的对手戏将会是《特洛伊》中分外抢眼的一个亮点。
奥德修斯(Odysseus)--西恩·宾(Sean Bean)
伊塔克国王之子,是真个希腊最精明最理智的人,虽然在最后为危机中的希腊联军带来转机,但也曾经在军队内部制造过不小的骚乱,特洛伊木马这个最后结束僵局的计谋就是他的想出来的。
西恩·宾的名字虽然陌生,但他的形象绝对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纵观他以往饰演的配角,无论是《魔戒》中战死的波罗莫,还是《007之黄金眼》中的制造恐怖事件的情报局间谍006,都曾经给我们留下及其深刻的印象。由他来饰演诡计多端的奥德修斯应该是不错的人选。
普里阿摩斯(Priam)--彼德·奥图尔(Peter O'Toole)
特洛伊国王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作为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在特洛伊沦陷时,他被阿喀琉斯之子刺死,他的儿子们也都殒命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之中。
已经拥有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杯的奥图尔的演技谁敢怀疑,这位阿拉伯的「沙漠枭雄」变身为特洛伊的老国王,让这部**在烧钱和偶像的吸引力之外又多了些分量,相信他怀抱赎回的儿子的尸体的桥段将会最动心的一幕。
赫克托耳(Hector)--艾瑞克·巴纳(Eric Bana)
特洛伊王子,也是特洛伊最伟大的英雄。他为人正直勇敢,是特洛伊军的****。在决战中为阿喀琉斯所杀,尸体备受凌辱。
艾瑞克·巴纳似乎不是很适合大制作的商业片,一部《绿巨人》(The Hulk)让他背上太多的骂名,但他的实力的确不容小视,他的古典绝对适合他在《特洛伊》中的角色,但不知道这次投资更高的影片会不会让他被骂得更惨。
帕里斯(Paris)--奥兰多·布鲁姆(Orlando Bloom)
特洛伊王子,就是他诱拐了斯巴达国王墨涅拉奥斯的妻子,导致了特洛伊战争。然而,这个得到美神、太阳神的偏爱的俊美王子却是个绣花枕头,不敢承担自己的责任,因而遭到希腊人以及特洛伊人的痛恨。
奥兰多·布鲁姆又一次出现在一个或有或无的地方,他就是这样不断依靠向《黑鹰降落》(Black Hawk Down)、《魔戒三部曲》和《加勒比海盗》等著名**中的小角色积攒自己的人气,相信他在《特洛伊》中也不会没有任何收获的。
海伦(Helen)--黛安·克鲁格(Diane Kruger)
倾国倾城的海伦是特洛伊战争中的"陈圆圆",是10年战争的导火索,这位绝世美女对此深感内疚。特洛伊被攻陷后,希腊人重新得到了她,她的丈夫麦尼劳斯要杀死她,但被阿伽门农阻止了。
海伦的美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悬念,她的美导致了1000艘战船和75000名勇士的灰飞烟灭,所以这位德国出生、闪亮法国影坛的黛安·克鲁格能否得到人们的认可,也将是一个悬念。
◆史诗与现实的零距离--《特洛伊》◆
即使战争真如古老谚语所叙述的那样,可以牵扯出人性最好乃至最坏的一面,可是对于那些涉足其中追求荣誉、权力或爱情的人,战争仍然不啻于一场真正的灾难。当《特洛伊》向世人展示成千上万名古士兵战斗的奇景时,不过是重复荷马史诗中永恒不变的主题--胜利和战败。为了重现那场用"传奇"二字已经不足以形容的"特洛伊之战"的宏大和悲壮,还有什么是现代科技所不能做到的呢?当史诗与现实零距离的时候,到底应该是悲剧复悲剧,还是悲剧复娱乐呢?
开始与《特洛伊》的零距离接触
◆《特洛伊》的搭建者--沃尔夫冈·彼德森◆
德国著名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凭借《U潜艇96》(Das Boot)、《惊涛骇浪》(The Perfect Storm) 和《空军一号》(Air Force One)而名扬四海,凭借对海洋战争题材的良好把握及优秀的制片经验,他成为《特洛伊》的导演和制片职位的不二之选,就像彼得·积逊对托尔金和《魔戒三部曲》的迷恋一样,从少年时代开始,彼德森就对古希腊罗马神话萌生了兴趣,能够拍摄这样一部**是他多年的梦想。在好莱坞站稳脚跟后,他几乎是想尽一切办法说服华纳公司拍摄这部《特洛伊》,曾经制作过《角斗士》(Gladiator)的华纳公司对史诗**有独特的理解,正是这种兴趣和特长的结合,也让我们对这部影片有了更多的期待。
彼德森说:“海洋最能展示令人恐惧的自然和勇士的力量和勇气,《特洛伊》中有很多场景都是在海洋里发生的,我希望**中的海洋镜头能让观众联想到他们以及特洛伊的命运,因为这一切不是他们所能控制的。但《特洛伊》绝对不会只是一部豪华的海洋片,你们会在其中得到更多的内涵。”
《特洛伊》是一部宏大的影片,其中涉及的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众多人物的命运展示了古希腊神话特有的悲剧之美。虽然《特洛伊》讲述的是一个伟大的人类悲剧,但彼德逊不希望影片因此而过于压抑:"我们的目标是表现经典的希腊悲剧,这个能够让观众体验世界性的悲剧。至于对角色的评价和结论还是需要他们自己得出来的。"彼德逊从前成功的影片有很多都是以宏大的场面和战争调度取胜,所以对于这部**所需要的群体角色的调动,他应该说是完全可以胜任的。《魔戒》三部曲已经证明了一个彼得·杰克逊,《特洛伊》与和沃尔夫冈·彼德森会是下一对吗?我们拭目以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