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女人,身边永远不会缺好男人。这句话被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又再次证明了。今早看到她再次订婚的消息,我都服了。
新未婚夫叫汤姆・伯恩索尔(Sheryl Sandberg),比桑德伯格小3岁,曾作为NBC新闻的制片人得过艾美奖,也曾在克林顿 任职,之后成立了行销咨询公司凯尔顿全球Kelton Global,任首席执行官。
50岁的桑德伯格在官网发布了这一喜讯: 订婚!汤姆・伯恩索尔,你是我的一切。我再爱你不过了。
据悉,两人在一起,还是桑德伯格前夫的哥哥介绍的,伯恩索尔跟前妻有3个孩子,桑德伯格跟前夫有2个孩子,如今将组成一个有5个孩子的大家庭。
桑德伯格官网宣布喜讯,Facebook的首席执行长马克・祖克柏带头恭喜: 你们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我为你们两人感到高兴。
未婚夫伯恩索尔回应: 想到能和你共度余生,实在太让人激动了!
讲真的,桑德伯格是真实妥当的女强人,前半生在职场相当得意,但婚姻却相当坎坷。 虽然屡屡受伤,却始终没有丧失爱的能力 ,看到她,才是真正让人相信了爱情。
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1969年8月28日出身富有的犹太人家庭,很重视家庭和教育。
桑家外婆这代已经是个人物,那时碰到全美大萧条,家里穷得不行,别的女孩靠嫁人谋生,她外婆坚持读完高中,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靠一人的高薪救全家于水火,成了桑德伯格的人生楷模。
父亲是眼科医生,母亲是大学老师,一连生了三姐弟,桑德伯格是大姐大。 父母对桑姐的希望是:男孩能做的,女孩也能做,你有选择职业的自由。
在这样的家庭教育观下,桑姐从小火力全开,高中毕业成绩绩点是4646,一步跨进哈佛大学读经济。
进了哈佛这种学霸成堆的地方,爹妈就开始罗嗦人生大事:婚姻要先于事业,要在好男人被抢光之前先下手为强。桑姐一脸懵,说好的像男生一样长大呢?
没恋爱经验呀,那就从19岁开始练习。她一边狂读书一边睁大眼睛找好男人,从不敢浪费时间,把每个对像都当成潜在丈夫候选人,一约会先来顿考验,结果可想而知。
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哈佛毕业后,桑姐去华盛顿一边工作一边找老公,那里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第一次婚姻来得有点早,她才24岁,当时只是觉得到结婚时间了,就糊里糊涂嫁了人。男方叫布莱恩・卡拉夫,是个商人。结婚才一年,桑姐就意识到这是个错误,两人很快离了婚。
对这场失败婚姻, 桑姐在自传里是这么说的:「我还没有成熟到能够做出一个有关一生的决定,这场婚姻很快就破裂了! 」
25岁,我不仅完成了结婚这件大事,也经历了离婚。那段时间,于我自己,以及在旁人眼里,这似乎都是一场巨大的失败。之后很多年里, 我都感到胸口上赫然贴著「离异」的标签 ,相形之下,事业上取得的任何成就都显得黯然失色。”
这话听起来好令人丧气, 既然情场失意,不如静下心来拼事业。 她的哈佛导师萨默斯给克林顿当财长,拉她去白宫当首席幕僚,两人曾一起来中国访问。
克林顿 卸任后,她又转战商界。从麦肯锡到Gooe,整个在男人堆里打滚。身边都是优秀男人,桑姐很快又燃起了爱情的斗志。
碰到戴夫・戈德伯格时,她是Gooe最出风头的高级主管,男方比她大两岁,是个有名的文艺青年转战商界,智商情商兼备。
戈德伯格跟她一样从哈佛大学毕业,在洛杉矶搞音乐,U2主唱波诺、影帝本・阿弗莱克都是他朋友。他创立的音乐公司卖给了雅虎,还上任担任管理职。
这个男青年很支持她事业,两人谈恋爱时,男方在南加州,周末坐飞机找她约会。结婚以后,男方放弃雅虎职位,跟她北上矽谷,重新创业。
35岁的大龄女青年二度婚姻,嫁了个踏实的男青年,还生了一儿一女,这个自称贴著「离异」标签的女人突然又成了人生大赢家。
这回不光情场得意,连职场运都爆了。祖克柏为了挖角她,连续6周一起吃晚饭谈心。她跳槽到Facebook,当这家企业的第二把交椅,也成为全世界最年轻的十亿级女富豪。
桑姐成了女性楷模,她写的自传《Lean In》成了美国畅销书。她的TED演讲观看人数超过400万次。
推荐阅读:职场女强人难以兼顾婚姻,如何跳脱懊悔循环重新开启新视野
我们去看了一下,觉得她对女性的三点建议很有道理:
第一:女性要争取自己能胜任的职位和应得的薪水。
第二:找一个愿意和你平等相处的伴侣,共同分担家庭和养育孩子的责任。
第三:在得到自己梦想职位前不要提前退场。
很多人问过桑姐:你这么有名气,老公怎么想?
她老公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有过困扰,因为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我的事业非常好,还能有时间花在家里,当好父亲和丈夫,很幸运。
谁做家务,谁挣得多,谁带孩子,这种敏感问题在她家都不是问题。
桑姐的说法是,一定要放手让男人去带孩子:孩子一哭,戴夫(她老公名字)自己来应付,我同意让他去哄,哪怕哄的时间会长一些。短期内这个过程很辛苦,但当你发现爸爸也能和妈妈一样照顾好孩子时,一切辛苦都值得。
意外事件震动了整个矽谷,也把她的人生震崩溃
一切都很完美,但谁也没想到,结婚11年,遭遇人生最大坎坷。桑姐和老公2015年到墨西哥度假,住四季酒店,老公一个人去健身,从跑步机上摔到后脑,摔出3厘米伤口,没救过来,就这样突然去世。
桑姐后来描述过当时的情况:「我正在午睡,戴夫去做运动,之后发生的一切都是不堪回首的。我看见戴夫躺在健身房的地板上,他的脸微微发蓝,然后向左转,脑袋下面有一小滩血。我尖叫起来,开始给他做心肺复苏,然后医生来了。」
她不得不独自去告诉两个孩子,他们的父亲突然去世。在戴夫的葬礼上,两个孩子哭到崩溃,桑姐坐在草地上,抱着哭泣的孩子。
推荐阅读:至亲离世悲恸难复元,疗伤如何「Let it go」
老公离世30天, 她在Facebook上写的纪念长文「悲伤没有尽头,爱没有尽头!」 后面有几十万人安慰,连祖克柏也回应:还有我们爱你。
桑姐有句名言:最终塑造我们的,是我们所经历的那些艰难时光,而非浮名虚利。 我们所经历的每一次挫折,都会在灵魂深处种下坚韧的种子。我们记忆深处的每一次苦难,都会在日后成为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力量。
她曾被悲痛吞噬,但最终站了起来
老公去世一年后,她在伯克利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演讲,说戴夫的离去「深深改变了她」: 我以前常常在睡前为当天搞砸的事情而揪心,现在,我会努力去回顾每天的幸福瞬间。
老公去世两年后,她的新书面世,书名叫《Option B》(B选择),里面写道:
「当生活把你摔落到谷底,你可以绝地反击,冲破障碍,再次呼吸。当面对无边无际的空虚,又或者面临任何挑战,你可以选择过快乐和有意义的人生。」
爱人离开了,但她没有丧失爱人的能力
戴夫去世后,她跟暴雪公司Blizzard的首席执行官、56岁的博比・科蒂克约会过三年。
后来,戴夫的哥哥罗伯特就给桑姐介绍给这位汤姆・伯恩索尔。伯恩索尔和戴夫之前也认识,戴夫去世时,伯恩索尔曾在自己的社交网络上这样评价他:真的是最善良、最慷慨、最有才华、最令人愉快的人之一。
戴夫的哥哥罗伯特觉得,伯恩索尔和桑姐有共同的价值观 ,他们以同样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而且都对孩子很投入,是尽职尽责的父母,于是便撮合两人,结果两人一见倾心。
罗伯特说: 他们都经历过失去,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资格再得到幸福和快乐。 他们都从艰难的生活中走出来,仍然很快乐,有动力让自己和孩子的生活更美好。
去年夏天,两人第一次公开恋情,在爱达荷州的乡村音乐会上享受彼此的陪伴。
两人住在不同的城市,但经常见面,一起旅行来经营这段关系。
他们对慈善也有相同的看法,曾一起去希腊访问难民营。
今年2月1日,两人在新墨西哥州和科罗拉多州交界处的维梅乔公园牧场徒步远足后订婚,这重现了他们的第一次约会。伯恩索尔的求婚戒指上有5颗钻石,代表两人的5个孩子。一切又再度圆满!
人生之路,道路且长,谁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坎坷
桑姐在伯克利大学的演讲中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们并非天生具有从苦难中恢复的能力,但这种能力就像肌肉一样,是可以锻炼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明白自己是谁,也会知道我们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伯克利为世界各地培养了无数的优秀人才。
英特尔公司总裁 Andrew Grove 、英特尔公司创始人之一和 Moore 定律发明人 Gordon Moore 、 Sun Microsystem 创始人之一和公司总裁 Bill Joy 、苹果电脑公司创始人 Steve Wozniak ,这些人创办的公司在不同方向和领域成为了全球 IT 行业的标准。他们都来自伯克利。世界第一个华裔宇航员 Lerog Chiao 、美国 20 世纪福克斯董事局主席 Peter Chernin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 Earl Warren 等等也都是伯克利学子中的佼佼者。
伯克利和中国以及东南亚国家一直联系广泛。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李远哲教授、国学大师赵元任教授等等都在伯克利学习和工作过。年轻一代的包括著名经济学家钱颖一、世界纳米研究领域的新星杨培东也成为伯克利的骄傲。
“比黄金更能给加州人带来光荣和喜悦的大学”
19 世纪上中叶,随着美国西进运动的迅速推进,“淘金热”、“淘银热”席卷加利福尼亚等西南部地区,一股股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为各自的利益拼命搏斗、无情掠夺。丰富的宝藏遭到野蛮的吞食,辽阔的沃野充满了杂乱与喧嚣。目睹此情此景,加州有识之士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在挖掘矿藏之前,先要开发才智。”于是,在“富口袋”的同时,“富脑袋”的声音响彻西部旷野。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加利福尼亚州宪法的起草人要求这个新州的立法机构“用各种方法鼓励知识、科学、道德和农业的发展”。他们梦想一个大学,这个大学“将比黄金更能给加利福尼亚人带来光荣和喜悦”。
1868 年 3 月 23 日,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签署法令,将私立的加利福尼亚学院和公立的农业、矿业与机械学院合并,成立加利福尼亚大学,校址在旧金山海湾旁的伯克利( Berkeley )。现在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已经有十所分校,但伯克利分校依然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的旗舰。
时至今日,加州的工农业发展在美国 50 个州中独领风骚。如果把它算作一个国家,它的工农总产值可以在世界上排名第八。 130 余年后的今天,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是全球闻名的顶级研究型大学,为美国和其他世界各国源源不断地培养着各级各界的人才。这所公立大学与私立的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共同支撑起与美国东部常春藤大学相比肩的西部学术脊梁。
毫无疑问,加利福尼亚州的创始者们对一个给加利福尼亚人带来光荣和喜悦的大学的梦想在伯克利得到了实现。伯克利分校 130 余年的发展,是加利福尼亚州和美国西部发展的体现之一。早期的加州带给人们金色的梦想,所以被称为“金色之州( Golden State )”,今天的加州是世界翘首的高科技先驱。旧金山湾区的硅谷使无数 IT 科技天才实现了梦想,他们企业和发现改变了和改变着世界。在硅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伯克利分校起了重要的作用。
古典与现代建筑艺术交融的校园
伯克利分校占地 1230 多英亩,它从伯克利城区一直延伸到林木覆盖的伯克利山麓。校园内终年绿树成荫,草坪如毯,花开不谢。 80 多座巍峨的建筑物散布其间,更显得清幽典雅,让人流连忘返。在校园深处德维内尔人文大楼后面的广场上耸立着一座高塔,它就是伯克利分校的标志性建筑萨瑟塔。萨瑟塔是仿照威尼斯圣玛可塔的式样设计的,塔高 307 英尺;塔内有 12 个大铜钟,大小不一,最大的重达 4118 磅;塔顶建有一个 48 个钟铃的报时钟。大钟每天敲响三次,报时钟 24 小时报时,钟声悠扬,在整个校区久久回荡,别有一番情趣。登上塔楼,极目远眺,但见旧金山市鳞次栉比的楼群,水天一色的海湾,状如长虹的金门大桥,一切都尽收眼底。
校园多元的建筑风格和学校的气氛都体现了”学识城市“的理想。最具代表性的钟楼( Campanile )、大学图书馆( Doe Library )和希腊剧场,在建筑师 John Galen Howard 的监督下,于 1902 年到 1917 年之间落成。由这位著名建筑师设计的建筑物体现了欧洲古典思想的优美、典雅和尊严,而其浓郁的人文色彩,与周围其他建筑风格较为现代化的大楼,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两种迥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并没有使校园杂乱无章,相反,古典和现代风格的相互交融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类智慧的多元性质。
“平民出身的孩子也梦想着接受世界上最好的教育”
1997 年,在香港科技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后,姜国华进入了伯克利来攻读博士学位; 2004 年,姜国华已经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系的助教授。在谈起伯克利的时候,姜博士的言语中充满了自豪,他说,平民出身的孩子也会梦想着接受世界最好的教育。伯克利,就能够给他们一次实现这个梦想的机会。
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加利福尼亚州宪法的起草人要求这个新州的立法机构“用各种方法鼓励知识、科学、道德和农业的发展”。他们梦想一个大学,这个大学“将比黄金更能给加利福尼亚人带来光荣和喜悦”。
姜博士介绍说,美国的大学分为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两种类型。公立大学主要是由政府投资和提供财政来源;私立学校则主要靠校友的捐赠等,很多著名的大学如哈佛、斯坦福等都是私立大学。伯克利作为一所公立大学,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加利福尼亚州的全体居民。她为任何一个有梦想的优秀学子提供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不分贫富,不分种族,不分地位。伯克利本科生的学费不到一般私立大学的一半,甚至更少,这就为来自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创造了接受一流教育的机会。
伯克利的招生政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有种族优惠政策( affirmative action ),给来自于少数族裔的学生更多的机会。近几年来,伯克利在招生中除了考虑学生的成绩以外,还考虑学生成长的家庭和社区环境,考虑到学生成长中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及他们如何应对困难和挑战的情况。所有的这些政策都给更多的来自贫困家庭和少数族裔的孩子带来一个比较公平的竞争机会。姜国华说:“我在伯克利读书的时候,他们有个说法:聪明并且家境好的孩子,可以去读斯坦福;聪明的但是家庭经济紧张的孩子呢,可以来伯克利。”然而,伯克利分校的质量与其他任何一所学校相比都并不逊色,该校为学生提供小班学习的环境和现代化仪器设备等一系列辅助教学的良好条件。
姜博士回忆说,伯克利欢迎来自美国其他州和其他国家的学生,在那里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民族服饰,听到各种各样的语言,还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不同国家的食品。事实上, 2003 年伯克利共有 33076 个学生,白人只占 34% ,亚裔占到 34% ,其中华裔就占学生总数的 16% ,其他多为非洲裔和南美裔。伯克利校园无疑是美国最种族多元化的社区之一。
“学术精神与同伴压力( peer pressure )”
1995 年,在每十年进行一次的美国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学术水平评估中,伯克利的 36 个学科中有 35 个在全国名列前十名。 18 位伯克利的教授和数目不少的伯克利毕业生曾经获得诺贝尔奖,包括近年来获得经济学奖的阿克罗夫教授( George Akerlof )和麦克法登教授( Daniel McFadden )。此外,伯克利的教授中还有大批的美国各个科学院院士(如 127 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和著名奖金获得者(如 137 位富尔布赖特奖金获得者)。
平民出身的孩子也会梦想着接受世界最好的教育。伯克利,就能够给他们一次实现这个梦想的机会。
伯克利设有许多重要的研究机构,其中有美国能源开发署的三个世界闻名的大型研究中心:劳伦斯伯克利实验研究中心、劳伦斯弗莫尔实验室、阿拉莫斯科学实验室。其中,劳伦斯伯克实验研究中心是享誉世界的物理学研究中心,该中心规模庞大,拥有实验建筑群 54 个。仅这个研究中心先后有 8 人获诺贝尔奖金!伯克利 1943 年创建的阿拉莫斯科学实验室,是美国研制核武器的重要基地,它对美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著名物理学家、美国原子弹之父J.罗格斯·奥本海默就是这个实验室的杰出科学家。
所有的这一切成就与伯克利勤勉、宽松、自由、鼓励创造性和独立性的学术氛围分不开的。在看似自由和散漫的文化背后,其实是严谨的教学和科研精神。姜国华讲述了一件至今让他记忆犹新的小事。
在姜博士学习的哈斯商学院里,年轻的助理教授们要把大部分周末和节假日用在工作上,这通常可以理解,因为他们面临着证明自己的压力。可是,许多有终身职位的教授们也经常在周末和节假日工作。“我每次和导师 Brett Trueman 教授约时间谈研究进展,他总是迅速地回复‘明天早上 8 点'。有一年的 12 月 30 日,我给他发邮件约见面,他也出乎意料地当天回复‘明天早上 8 点'。我有些措手不及,本以为还有新年前后几天时间考虑多些再谈的,不想他 12 月 31 日还会来办公室工作。”
伯克利的教授都保持一种“大门敞开( open door )”的习惯,学生即使不预约也可以随时到老师的办公室谈学术问题,教授们如果不是脱不开身的话,就会饶有兴致地讨论起来。
伯克利人崇尚民主、自由、独立和批判。教授不会把自己的观点或研究兴趣强加在学生身上。作为学生,我们可以选择和导师的研究方向不一样的题目,而导师也会和学生一起学习这个题目。导师在指导学生时会反复强调“你的研究哪里和别人不一样”,“你的方法是否严谨”,“你的结论是否经得起推敲”。教授们不光对学生这样要求,教授之间也是这样,在每周一次的研讨会上,教授们常常争得面红耳赤。正是经过这样的探讨与批判,一篇文章才越写越精。在伯克利,学术上的精益求精是一种弥漫的氛围,让每个人都受到感染。“同伴压力( peer pressure )”使任何一个教授,如果放弃或放松研究工作,就会感觉到来自周围的无形的压力。
伯克利的很多大牌教授非常平易近人,他们即使在外界颇负盛名,也依然平平淡淡地做着他们的研究。姜国华记得他选过麦克法登教授的课,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大部分时间在做研究、写文章,很少看他出去演讲,或者做别的出风头的事情。“学术精神吸引来了献身于科学研究的人才,献身于科学研究的人才又进一步维护和促进了学术精神。所以伯克利以及其他类似的大学,才能历久而常青。”姜博士深有感触。
“你的思想永远会得到尊重”
加州大学素以学术自由和学生自治著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伯克利,没有来自保守传统的约束,没有不可逾越的清规戒律,你的思想永远会得到尊重,即使别人并不同意你的观点。正是这种缘自西部开发的自由思想在伯克利加州大学孕育了无数的新思想和伟大的新发现。
伯克利的另一个传统是对人权、民主与自由的不懈追求,这也是很多学子梦想伯克利的一个原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因为反越战,这里成为了美国“言论自由( freedom of speech )运动”的发源地之一。姜博士清楚地记得,伯克利校园旁有一个“人民公园( people's park )”,这个公园因为是反越战的集会地点而出名。伯克利人也一直把人民公园当作一个“言论自由运动”的标志,引以为傲。在南非种族隔离期间,伯克利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其他分校的师生一起斗争,迫使加利福尼亚大学当局停止投资和南非种族隔离政府有关系的美国公司。
在伯克利大学的广场,经常有各种各样的集会示威活动。这些示威活动的原因五花八门。有的示威活动是因为研究生生活补助太低,学生表示不满;有的是因为国际局势上的一些大事情,比如美国入侵伊拉克的时候,伯克利师生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活动。
华人的骄傲—田长霖校长
姜国华博士说,谈起伯克利,就不能不提起曾经担任过伯克利校长的田长霖教授。田教授不仅是伯克利的骄傲,更是华人的骄傲。 1990 年,田长霖成为伯克利校长,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迄今惟一在美国主要研究型大学里担任过校长的华人。他祖籍湖北,武汉出生,在上海和台湾长大,留学美国,于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是伯克利工程学院教授。
田长霖校长对伯克利乃至华人社会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据说,刚到美国时田长霖在南方的一所学校读书,第一次坐公共汽车去上学时他发现汽车前半部分坐的是白人,后半部分坐的是黑人,他不知道自己该坐哪里。后来,司机让他坐在了前面。从那以后,田长霖宁可步行,也不坐公共汽车。这件事情对田长霖影响很大。他担任了伯克利校长以后,即大力推动校园内的种族多元化。
今天,田校长的努力已经非常有成效,伯克利校园已经是美国最种族多元化的社区之一。加利福尼亚大学很长时间内在招生过程中实行种族优惠政策( affirmative action ),主要为非洲裔和南美裔的高中生保留一定比例的入学名额。 1997 年,大学董事会取消了这个政策。田长霖校长为抗议这个决定,毅然辞去了伯克利校长职务,他的行动在美国社会中赢得了广泛的赞誉。香港回归后,田长霖教授曾经应特首董建华的邀请担任香港科技发展委员会主席,为香港的发展政策咨议。
“学术精神吸引来了献身于科学研究的人才,献身于科学研究的人才又进一步维护和促进了学术精神。所以伯克利以及其他类似的大学,才能历久而常青。”
姜博士说:“田长霖校长非常平易近人。有一次,我在伯克利一个餐馆和几个北大的同学吃饭,遇到前来就餐的田教授,听说我们是从北大来的学生,他很高兴地和我们聊了起来,还说起和我们陈佳洱校长一起上小学时的事情。”
刘宪华粉丝比较多,不仅在国内受到大家喜欢,在国外也有很高的人气。他参加了韩国综艺《Fly to the Dance》。他是从伯克利音乐学院毕业的。刘宪华出生于1989年,他爸爸是中国香港人,母亲是中国台湾人。他会好几门语言,能够和不同国家的人交流。6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古典小提琴,8岁学习钢琴,11岁学习芭蕾,15岁学习小提琴,而且在16岁的时候就已经参与了小提琴10级的考试,所以他自身的音乐天赋非常强。
刘宪华参加了韩国新制造的综艺节目《Fly to the Dance》。 在这档节目当中会有很多韩国的舞蹈选手们,他们会在美国的街头展现舞蹈实力,这是一档真人秀旅游综艺节目。以舞会友,刘宪华本身的舞蹈实力就比较强,而且他之前也参加过中国的舞蹈节目《这就是街舞》,在舞台上的表现力很厉害,也得到忠实粉丝的喜欢,虽然他没有继续参与这档节目的录制,但是他的个人发展也比较好。
他之前考入了伯克利音乐学院,这所学院在国际音乐院校当中的排名是数一数二的,很多音乐学子都想进入这所学校学习。刘宪华在小时候就已经展现出自己的天赋,一个人就可以肩负起一个乐队的责任,他会的乐器非常多。这种优秀的人自然会成为粉丝们的榜样。
刘宪华在中国的发展也比较好,是很多节目的嘉宾,他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很搞笑,虽然中文口语发音不太好,但是他的情商比较高,在节目当中总是会给大家带来很多惊喜,制造各种意外的笑点,长得非常呆萌,但是在舞台上有极具魅力。
入学条件:
伯克利音乐学院不需要任何SAT成绩。
本科雅思6分、研究生雅思75分。
简介:
伯克利音乐学院是位于美国的一所音乐学院,建校于1945年。该校约有4300名学生,学制为四年,有资格颁发学位,并于2012年设立了西班牙校区。
地理位置:
伯克利音乐学院位于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校区邻近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从学校步行即可到著名的波士顿交响乐大厅。
知名校友:
王力宏
王力宏(Wang Leehom),1976年5月17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罗切斯特,祖籍中国浙江义乌,华语流行乐男歌手,影视演员,导演,拥有威廉姆斯大学和伯克利音乐学院双荣誉博士的学历。
1995年发行个人首张专辑《情敌贝多芬》,从而进入演艺圈。1998年凭借专辑《公转自转》获得关注,并于次年获得第10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男演唱人奖、最佳唱片制作人奖。2004年在专辑《心中的日月》中首创chinked-out曲风
同年凭借专辑《不可思议》获得第15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唱片制作人奖。2006年凭借专辑《盖世英雄》获得第17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男演唱人奖。2008年被美国网站GOLDSEA评选为“80位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美籍亚洲人”之一。2017年主演音乐纪录片《火力全开》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伯克利音乐学院最开始只讲授当时还不登大雅之堂的爵士音乐。但随着爵士音乐的变化与发展,该学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有志于现代音乐的学生。到了50年代,伯克利音乐学院开设的课程又增添了乡村音乐、蓝调以及摇滚乐。
60年代,伯克利音乐学院增添了通俗歌曲写作课程,使音乐创作者能够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音乐制作室来录制他们的作品。到了90年代,伯克利音乐学院又设置了音乐商业企业管理专业,以培养懂音乐又懂市场行销的现代商业管理人才。
此后,随着音乐疗法在美国的兴起,伯克利音乐学院又设立了相应专业。2012年学院设立了西班牙校区。2016年,美国流行音乐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与古典音乐学院-波士顿音乐学院正式宣布合并,并在伯克利音乐学院表演中心举办签字仪式。
两校于2016年6月正式合并,合并后的学校名称为伯克利音乐学院,原波士顿音乐学院改名为伯克利波士顿音乐学院(The Boston Conservatory at Berklee)。合并后,两校将共享教学资源,但在招生录取和学科管理方面仍然保持相对独立。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